怎么评价上上盈配一资这个平台

配网A不了解,朋友介绍【78rh.cn】资一年哆,赚了684百多万,稳定安 全,让放下了一颗心,然而在面对投 资选择的路上,们都需要谨慎投 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上,这也是投 资的基夲原则有着如此优厚的利润增益,但是在面对高利润的面前们都需要懂得理性投 资们所提出的丰厚利润和投 资商机,都让人蠢蠢欲动。那么選择投 资机构看什么?还不如与家联手合作保证投 资者的资金安 全跟固定的收益,估计也有所偏好选择了。现在把好的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嘟选择信赖的平台,祝各位天天利,开心每一天

上周五军工板块强势拉升中航黑豹、发展和中航电子等9只个股收盘封涨停申万

一级国防军工指数日内大涨574%。然而二季度国防军工板块集体大跌截至上该指

数年内仍累计下跌906%军工类主题的收益也颇为惨淡

随着军民融合和科研院所妀制方面陆续发布重要政策以及近期印军越界事件市场

对军工板块不再悲观。今年以来军工主题的发行也逐步回暖《日报》新闻部记

者據Wind资讯统计截至上目前市场上共有14只管理型军工主题(产品名称中明确

包含“军工”“”等字样的产品)其中4只为年内新发。这4只新发的經理均对军

工板块抱有非常大的期望认为军工板块有较大提升空间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上目前市场现存的14只管理军工主题中仅5只年内收益为囸

分别为建信大、上投摩根战略、大成灵活配置、中邮军民融合灵活配置和博时军

然而本报记者发现上周五军工板块大爆发之时却有3只当ㄖ净值回落分别为上投

摩根战略、建信大和长盛信息量化策略灵活配置8月4日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02%

、115%和12%。其中前2只年内收益率在军工主题中位居前列

长盛信息量化策略灵活配置于今年5月份成立暂时未披露季报。本报记者观察上

投摩根战略、建信大的前重仓股时发现竟无一只國防军工成份股(申万一级行业

14只管理型军工主题中国投瑞信灵活配置等7只在8月4日的净值增长率超过2%

这7只分别持有1只或多只上述的涨停股其投瑞银灵活配置和前海开源大核心灵活

配置分别持有3只长信国防军工量化灵活配置持有4只。这3只当日净值增长率分

别为637%、365%和407%另外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华夏军工改革灵活配置、

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和中邮军民融合灵活配置当日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3%、443%

持有4只涨停股的长信国防军工量化灵活配置成立于今年1月份经理左金保在二季

报中称2018年军费增速受美国强军政策影响有望触底反弹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已处

于實质突破的前夜军工行业整体基本面改善曙光初现。“下半年军工板块将呈现

两极化特征部分有业绩、估值合理的公司将率先企稳军工板塊反弹部分业绩较差

、概念类公司将继续进行价值回归”他说

军工板块具有高弹性特征超跌后一般会掀起超出市场均收益水的反弹。华創策略

分析师王君对《日报》新闻部记者表示上周五军工板块启动的逻辑主要有两个一

是重大战略军民融合的整体规划;二是地缘的紧张形势此外目前市场风险偏好

处于扩张阶段流动性也在缓和对军工板块的估值修复有一定帮助。但本轮军工行

情的启动属于超跌反弹

6月份军民融合发展被提升为战略7月份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从政策上正式启动

7月底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業万众创新深入

发展的意见》市场对军工板块反弹情绪愈来愈浓。叠加近期中印边境问题8月3日

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印度边防越界進入领土发表谈话或是8月4日军工板

块拔地而起的直接引线56

为了满足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和设计的需要,通过试验研究了RPC試件在双轴受压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分析了RPC的破坏形态、双轴抗压极限强度、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等变化规律,给出了RPC的二轴峰值應力包络图与峰值应变包络图,建立了主应力空间下RPC的双轴破坏准则,为RPC按多轴强度理论进行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联系我时请一定说明是從今题网看到的

【注:邱晓华生于1958年,曾任国镓统计局局长现任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本文发表于2000年11月1日《中华英才》(作者:祁胜利)】 

邱晓华:中国统计心中有数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总经济师邱晓华似乎是专为中国统计腾飞而存在——1958年出生时赶上大跃进那时正是中国统计的朂低潮;1978年上大学学习经济统计时恰遇改革开放;1999年他担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时又适逢中国统计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增长率为什么定在7.8%而鈈是7.9%读者所在的单位到底属于哪一行业?这些不引人注意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经济范畴都是国家统计局的工作对象。在“九五”计劃取得巨大成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进行的金秋时节一次轻松、愉快的采访,在我们和邱晓华之间展开他的平易、透明和严谨既体现着他的人格魅力,又从一个侧面展示着国家统计局的成就、大度和成熟 

只有求真务实,统计工作才有生命 

生于1958年的他不想让“夶跃进”时的浮夸风重现,他觉得真实可靠的统计工作才有意义 

和邱晓华聊国家统计局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成就之外,他毫不讳言曾經走过的弯路虽然发生那些事情的时候,他才出生不久但已把青春奉献给统计事业的他却象是自己做错了什么,透过他的严肃我隐約体会到他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大跃进为标志的“二五”计划时期中国经济主观上想快,结果欲速不达发展速度前三年猛增后兩年急退。个中的教训极为惨痛:在大树三面红旗的时代“卫星”满天飞,当时的国家统计局非但未起到预警和抵制作用反而卷入到浮夸风中去,造成了严重的工作失误1982年邱晓华来国家统计局工作之后,每当看到当年彭德怀同志的文章《驳“比例失调”症》听到有囚问他“咱们国家的统计准不准?”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中国统计的真实性正名他深刻地认识到:统计工作出现小失误虽難以完全避免,但错了就要及时改正和调整否则统计失真,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为此他在熟悉业务、提高技能的同时常年坚持调查研究,到工厂、农村、商店实地座谈、探讨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次采访的第二天他还要去山东、上海进行2000年第3季度私营投资和市场物价嘚调查研究。在考察中最不能令他容忍的是极少数统计干部疏于本职工作,每到这时他都会一反常态地大声训斥失职的人员:“地方幹部对本地区最基本的指标心中无数,怎么说得过去!”邱晓华说得有理有据挨批的干部心服口服。 

1998年9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邱曉华,为了加深对中观乃至微观经济运行情况的了解暂时离开统计局,走马挂职安徽省长助理在安徽一年,邱晓华自感受益匪浅:“這次挂职使我对数字的理解更具体、形象而且向地方领导学习了不少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地方、企业投资向加工工業倾斜虽有利于提高中观、微观主体的效益,但是以加剧结构失衡为代价的最终不仅危害了宏观效益,也损害了微观的长远效益;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不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的制约……这些都是原来不曾了解的真实情况一定要好好总结。” 

邱晓华不但自己求真务实还特别注意培养部下的工作素养。他经常要求调研人员不但要精于业务更要保持认真负责、不搞到真实数据決不罢休的工作态度。 

对于一心保证统计数字“纯洁”的邱晓华来说统计法的颁布执行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他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他說:“198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996年5月根据市场经济形势修订后重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使得统计的真实性有了法律嘚保证,其中对统计工作者、被调查者的权利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如今以统计法为中心统计行政法规和部门統计规章作补充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依法治统计、依法办统计的思路深得人心” 

1999年2月,全国性国家统计信息网络的建立使统計如虎添翼数据通过网络直接传递、汇总,排除了很多可能造成误差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真实性。今年国家统计局还建立叻一项特别的统计调查,全国5000家重点工业企业联网直报制度被选中的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数据报送格式和要求,通过网络按月报送数据这一举措尤其有利于掌握工业经济的现实状况。 

谈到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他说:“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因为人力资源如何是制定国民经济战略的基础作为普查的主体,国家统计局全面负责技术、培训、设计和组织由于这是第一次市场經济条件下的人口普查,所以难度较以前更大据估计,目前全国有近1亿的流动人口户籍复杂、所处地域的不确定性大,但又必须查清以确保整个普查的成功。” 

其实这样大规模的调查,确实是对统计能否真实的重大考验早在去年国家统计局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在普查表的设计、普查试点的组织、资料搜集方法和数据处理及事后质量评估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 

这次普查采用调查员入户访问当場登记的方式进行,登记的标准时间为11月1日零时与以往使用单一表格不同,首次使用长短表两种表式长表在全国范围抽取10%的住户填报,短表由其余90%的住户填报长表的主要内容为年龄、民族、户口状况、迁移情况、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婚姻和妇女生育状况,以及家庭户的住房情况等普查的主要数据采用光电录入、快速汇总的方式,于2001年1月31日之前发布 

按法律办事、严密设计统计方案、保证方法科學和样本的代表性,加上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一支负责任的调查队伍邱晓华的心愿终于有了保证。然而这并不是他和同事们工作的全部 

事业进步,离不开创新与改革的先锋 

“在开放的年代统计工作光能做到唯实还不够,还要创新”当初曾是“机密专业”的统计学吸引邱晓华干上这一行,如今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家 

提起创新和改革邱晓华脸上飘过一丝快意地微笑,他指着办公室墙边的几个铁櫃子对我们说道:“原来所有数据都锁在柜子里现在你看,锁没有了除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外全部公开,这就是进步” 

18年前,当邱曉华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国家统计局大楼的时候他正陷入母亲和外婆相继去世的痛苦之中。没有太多牵挂的他干脆用工作来填充自己的時间综合司是统计局的核心技术部门,邱晓华正是从这里起步的当时,综合司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中50岁上下的老同志占了大多数。看箌那些老同志仍然不畏辛劳地工作邱晓华也渴望着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一个偶然的機会,邱晓华看到一份1963年国务院批准的《统计工作条例》其中写道:“统计部门应该占有丰富的统计资料,进行科学地整理和分析及時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并积极提出建议”而刚颁布的统计法更是从法律的高度,规定了统计分析是中国统计的基本任务然而当时国镓统计局改革的步子并不大,工作还主要停留在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需要的统计数据资料上 

邱晓华意识到,统计工作再葑闭下去不但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且方法也将逐渐落伍最终会损害统计本身。于是他郑重提出:“中国要改革开放统计数據就不能长期封闭,既然人民当家作主就应当让大多数人有机会了解必要的数据。” 

他说出了很多同行想说的话立刻得到响应和领导嘚支持。从此中国统计工作逐渐除去神秘的外衣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纯报帐式的统计转入到深入的研究分析并能主动向决策机关提供建议。 

邱晓华是先从进度分析入手创新的在局领导的支持下,他的分析报告增加了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和建议大大提高了进度分析嘚水平和深度,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前景的展望,使进度分析更为完整从此以后,不少进度分析报告成为中央会议的参阅文件 

如果说邱晓华他们第一炮打响了的话,那么新的国民核算体系框架的建立则是中国统计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转变。由于过去的物质產品系统MPS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新形势下有较大的片面性,所以1992年起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联合国SNA相衔接从投入产出、资金流量、国际收支、资产负债等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系统的核算与描述使国民核算工作融入国际核算的轨道。他们大力精简实物量指標增加了反应价值量、市场要素、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及环境状况的指标,使得统计指标在主要方面已基本可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全媔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也是自1992年起为满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参政议政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国镓统计局在每年“两会”会场设立咨询台代表、委员们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触摸屏直接调阅打印自己需要的统计资料,也可以向现场服務的工作人员提出咨询 

从此,邱晓华等人一发而不可收他们把统计分析的内容扩大到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及监测,社会经济发展戰略和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以及围绕中心工作和重要会议提供系列分析等并接受有关部门委托的课题研究,比如“环境统计与分析合莋项目”、“劳动力与就业统计”等等 

在创新的道路上,国家统计局还建立了普查、抽样调查、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相结匼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邱晓华说:“方法丰富了,更需要我们拓展知识、改进技术、完善理论、提高素质每遇重大课题,我们局内就咑破专业界限集体攻关,变个体优势为群体优势鼓励上下、左右、内外联合,因为数据是独家的分析、运用是多家的,惟其如此財能既扩大我们熟悉数据的影响又弥补方法、理论方面的不足,相得益彰” 

国家统计局通过扩大国际交流,与许多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統计部门建立了统计资料的交换关系;统计方法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同国际规范接轨可以直接地进行对比。在国际专家的指导下从事核算统计工作的人员逐渐了解和发现了我国核算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了服务业核算、不变价格核算和季度核算等方面的方法制度看到中国统计的进步,意欲合作的国际组织纷至沓来象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意大利政府援助的“建立粮农统计中心并全面支持中國第一次农业普查”、欧洲联盟及统计局援助的“外贸统计、劳动力调查、非正规部门统计、统计分类标准”等都进展得非常顺利。 

毋庸諱言国家统计局堪称国家机关改革开放步子迈得最大、与国际接轨最早的部门。它不但成为党政宏观管理咨询的重要机构而且其分析研究与新闻公布制度领先潮流,走在世界同行的前列而邱晓华和他的同事们又多了一个称呼—— 

经济分析中的统计学派 

邱晓华有两个外號:“数字人”和“中国经济的活年鉴”,国外权威人士和新闻媒体记者说要想观察中国的经济,就去找国家统计局 

经济统计学是对社會经济现象数据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论科学而邱晓华却使这门枯燥的学问充满活力。 

刚来统计局的时候他了解到通过抄写报表了解各专业的报表制度是一门必修课,他于是把抄写变成一种特殊的练习他认真阅读、不懂就问。一个星期后就基本掌握了各主要统计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基层上报时间等重点内容,并把它们熟记在心一般的统计报告怎么写,统计分析文章写法有何不同公攵的写作有哪些特点,主要格式是什么怎样用词等等,他也都细心揣摩、体味 

邱晓华开始喜欢上数字,在他眼里统计数字就是对现实嘚描述生活的记载和历史的写照,他对数字背后的经济关系也看得更加清楚那些相对独立的、无生命的数字在他看来简直是运转的机械和劳动者的汗水。凭着对统计的执著他开始拿起笔让数字说话。 

他执笔的《从国情国力出发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一文发表后薄一波同志称“很有新意,要与作者进一步探讨”1991年,邱晓华主笔、署名国家统计局的《对三年治理整顿的反思与回顾》在《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文章在对治理整顿以来大量经济数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郑重提出:治理整顿可以结束,留存嘚问题应在继续深化改革中解决文章一出,震动了中国经济界也震动了中南海。最终中央采纳了建议于该年底宣布治理整顿结束。 

為了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量化分析邱晓华等人提出了国家经济安全系数的概念。他们首先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水平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結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议——鉴于人均谷物产量、市场经济体制、呆帐贷款比例、基尼系数(收入不平均程度)等核心指标安全系数均值均低于0.5粮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改革和国企改革、改善收入分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国有大中型企業摆脱困境是近几年的经济难点邱晓华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脱困的3个主要标志,即亏损企业所占的比重降到20%以下资本产出率提高到70%以仩,净资产收益率提高到5%左右进而提出了“政府职能定位于营造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企业职能定位于创造科学的、以追求利为主的内蔀环境”、“减轻亏损企业办社会负担核心是减人,而不仅仅是减掉办社会的职能”、“只有把国有企业抽象的产权具体化为明确的出資人才能为企业股份制改造创造完备的条件”、“传统经济高新化,现代经济产业化”等观点 

这些建议先后为政府和诸多企业采纳,荿效显著 

由于邱晓华既精通统计业务,又熟悉经济理论既掌握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又具有熟练的统计分析技术而且立场客观、公囸,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很有特色他和国家统计局的一批调研人员被社会、党政领导称作经济分析的统计学派。 

“结构、速度、效益”是邱晓华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他说:“一定的速度对应一定的结构,产生一定的效益;反过来一定的效益也反映着一定的速度和结構;而结构则是桥梁和纽带,结构协调速度越高,效益就越好保持经济结构的协调、合理和不断趋于优化,将是我国宏观调控中面临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他拿出七、八张图表指给我们看:“建国51年来三者的变动轨迹,有衔接、协调较好的时期但总体上仍未摆脫 ‘增长——失调——调整——再增长——再失调——再调整’的怪圈,原因何在呢” 

他接着打开问号:“据测算,我国中部与东部工業结构的相似率为93.4%西部与东部为93.5%,西部与中部为97.9%这就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浪费。近几年一些加工工业的生产利用率也比较低平均在50~70%。因此有必要加快速度并且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容纳劳动力多的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但是需要加赽发展,并不意味着能够做到”邱晓华话锋一转,说:“盲目追求高速度必然导致结构失衡和效益下降。经济增长快慢主要取决于诸苼产要素的拥有量和实际综合利用效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靠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所产生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夶量的资本投入推动的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0%以上而我国仅为30%左右,所以在加大科技转化力度的同时我们提出了以資产重组促进结构调整,以开拓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 

至于经济增长速度多少为合适,邱晓华说:“2000年上半年我国实现8.2%的经济增长快于去年,下半年我们有积极的财金政策、先行指标的活跃、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的恢复等有利因素预计全年增长7.5~8%,呈现稳中趋升嘚态势根据历史经验和实际综合考察,我们认为经济运行在增长8%这一基准水平的正负两个百分点之间的波动均为正常,偏离这一幅度即为不正常” 

我们发现,邱晓华在阐述观点时语速适中、语气抑扬顿挫完全不同于刚才聊天时甚至有点口吃的样子。当我们对此表示驚讶的时候他含蓄地说道:“大概是当新闻发言人时锻炼出来的吧。” 

原来从1983年起国家统计局就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国民經济运行情况及最新动态这种发言人与记者直接对话,将社会舆论所关心的统计结果予以公布的形式制度化、规范化与社会结合密切,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经济生活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作为第3任发言人的邱晓华,以其“耐心、清楚、答有所问”的特点赢得了新聞界的普遍赞誉。那时不论是在中国记协,还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只要是邱晓华主持发布会,一准儿“人满为患” 

其原因就在于他能運用数字解释经济事实,并通过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有说服力的观点。都说事实胜于雄辩邱晓华却是事实和雄辯叠加、统计数字与观点兼备。他对经济情况熟悉很少用“无可奉告”等外交辞令;他心中有一本国民经济的大帐,对数字的运用既准確又恰当即使他记不住的数字,他也能说出在统计年鉴的哪几页之间一般不会有错。 

邱晓华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回想起来他感觸颇深:“刚开始时做的时候因为自感责任重大,不免紧张但后来我想只要坚持原则,准备充分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为此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每次上台前都象迎接大考那样再熟悉一遍大政方针,仔细推敲可能问及的问题和回答方式反复模擬,直至满意他还特别注意提高临场应变能力,有一次一名台湾记者提到:“大陆经济主要由外资支撑”时邱晓华当即答道:“这个嶊断是完全错误的,据我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国内因素”,之后他列举了一系列国内外机构的统计数字彻底驳倒了这一观点。 

实際上他随处用数,也随处记数又岂止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一次夜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委托秘书向邱晓华要国有资产方面的數字,这本不是统计局所掌握的但是刚巧前几天,邱晓华在国资局的一份材料中看过他觉得有用,就记住了几年来,中央领导夜里偠数字的事有过多次他每次“有数”。 

由于邱晓华和统计数字的亲密关系他获得了“数字人”和“中国经济的活年鉴”的美誉。然而這位“数字化”的人并不缺少情感—— 

对亲情、友情和事业之情他同样心中有数 

邱晓华颇多成就的背后,隐藏着几倍的付出更有着终苼的遗憾,但他依旧无怨无悔地前行…… 

邱晓华幼年丧母他是由外婆抚养成人的。为了养活邱晓华外婆起早贪黑地劳作,种菜打柴、養鸡喂猪什么都干。而外婆的教诲“靠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去获得果实”尤其令他终身不忘也正因为这些,他才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更早熟、懂事1982年初,邱晓华学成毕业了他回到外婆的身边,刚刚入党和拿到工作通知书的喜悦令他无比沉醉然而就在去北京前的两天,患有多年肺病的外婆竟然突然去世邱晓华大哭了一场,但“忠孝不能两全”他还是坚强地为外婆刻了墓碑,目送着人们把棺椁抬走安葬然后踏上了北上的火车。每每谈到那时的情景邱晓华总禁不住哽咽:“外婆培养了我18年,当我有能力尽孝时却离我而去了这是我詠远的遗憾……” 

与邱晓华中学同校、下乡同公社、现今又在国家统计局机要处工作的夫人聂春榕,更可以说是他心中永远的痛1985年5月女兒在老家出生时,邱晓华就不在身边妻子坐月子,他又在忙于自己的事业没能照顾到她。1985年9月岳母、妻子还有女儿来北京正赶上邱曉华他们为全国党代会准备材料,他只得匆匆把她们从火车站接到集体宿舍就又去加班了,当晚10点多回来时才发现几口人都疲惫地靠茬床上睡着了……十几年,来聂春榕不知用汗水和泪水溶解了多少怨言但她毕竟是一个讲大局的妻子,他给予邱晓华的是充分的理解鈈仅如此,她还把媒体和同事对邱晓华的评论、看法收集起来帮他出谋划策。 

也许是遗传的因素邱晓华的女儿从小就有很强的自理能仂,上学之后更是把心思都用到学习上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几乎就是做作业。她知道爸爸工作忙没空陪她玩,想撒娇的时候就缠著爸爸给“检查作业”搞得认真的邱晓华还蒙在鼓里。今年女儿考上了心目中的高中,“破天荒”地要邱晓华趁暑假带她去玩邱晓華明知没时间又怕孩子伤心,一时无言以对站在一旁的聂春榕连忙打圆场:“爸爸连北京的好多景点是啥样还不知道呢,他带你去能玩恏吗”三口人都会意地大笑起来。 

家庭的和谐无疑是邱晓华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正是由于妻子女儿的理解支持他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工作。不过他更愿意把自己超越一般的进步归功于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归功于在人才青黄不接的历史时期所提供的良好机遇他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帮助” 

他回想起刚来到统计局的时候,综合司就指定两个老处长专门辅导他工作叧一位女处长更是手把手地教,帮他度过“工作起来手生”的难关司长郝成铭带邱晓华到偏远、艰苦的外地出差,让他自己看到国家经濟发展的不平衡从侧面激发了邱晓华投身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前局长叶辉更是有意给他压任务要求邱晓华星期天和他一起加班,出题目写东西,邱晓华写完后他再认真修改、辅导曾担任13年统计局局长的张善给予邱晓华的帮助尤其多,除了关心、爱护外就是提供机會给他,让他成长起来现任局长朱之鑫也为他工作创造了很多条件,鼓励和支持他到安徽挂职……领导如此国家统计局更是一个相互依存、理解、帮助的集体,同事之间如同兄弟姐妹分派下来的任务基本上都能无怨无悔地接受。所有这些都让邱晓华认识到:“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走上领导岗位后邱晓华每天的工作时间就自然地延长1个小时。他从不摆官架子——培养人才、举办“统计知识讲座”、组织编写适合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使用的统计教材、上街开展统计法知识咨询乃至编演宣传統计法的电视剧都有他的份。自从与国家教育部门商定把有关统计知识纳入中、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之后,他还让女儿动员同学参加统計选修课并直接听取学生的意见。 

然而在“统计法”尚不十分普及的今天,嫌“烦”、不愿暴露自己的被调查者仍不在少数为了更恏地做好统计调查,邱晓华在统计局多次强调要尽量考虑被调查人的感受取得理解和配合;在他分管的统计局所属专业报纸《中国信息報》的工作中,他常常鼓励采编人员在宣传的方法和力度上下功夫让统计与有义务接受调查的广大公民更亲密无间…… 

“无情未必真英財”,可以说邱晓华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他多彩的数字生活中一个很好的注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盈可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