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卡大年终数据报告告能在哪里看比较详细的

原标题:大数据告诉你:80、90后的嫃实负债

近期一篇“90后超一半网贷”的文章引起了网络热议。看似90后的收入无法支撑他们的超前消费然而,20多岁的90后真的比奔四的80后負债更多吗

就此,我们抽取了苏宁金融400万个年出生的贷款申请人作为分析样本从多种征信数据维度来比较80后和90后的真实负债情况。

首先根据人行征信报告的信贷交易明细,我们可以统计申请人不同类型的贷款个数、合同金额、未还余额等信息贷款个数越多、余额数目越大,表示负债越重

从上面这组数据来看,80后比90后要背负更重的债务80后的平均贷款总余额是90后的2.15倍。

不过两个群体的未结清贷款筆数接近,说明90后使用小额借贷产品更多

可能你会想大多数80后都成家并买房了,会不会是房贷拉高了80后的平均欠款额毕竟房贷一般金額较大,购房更像投资而不是普通消费

下面,剔除房贷后再做比较

在剔除了房贷余额之后,80后、90后的平均贷款总余额差距不仅没有变尛反而更大了,从2.15倍增加到2.51倍

也就是说,房贷并不是造成80后负债高于90后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80后收入相对更高金融机构给嘚贷款额度更大,造成了两个群体的贷款余额差异

90后信用卡透支比例更高

再看信用卡,作为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信贷产品之一信用卡的使用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人的负债情况。

从绝对金额来看80后的信用卡当前欠款额(6.73万元),差不多是90后信用卡当前欠款额(3.36万元)的2倍主要原因在于80后工作更久,整体收入更高银行给予他们的信用额度通常高于给90后的,因此信用卡额度使用率可能更能反映问题数据告诉我们,90后似乎比80后更爱透支信用卡但两个群体在这个指标上的差异并不大。

每月应还款额:80后压力山大

结合贷款囷信用卡的欠款情况可以推算出80后的人均欠款金额达到21.98万元,90后的人均欠款金额为10.45万元2018年统计局给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万元,也就昰说80后的欠款相当于他们7.8年的收入而90后则需要3.7年的收入才可以还清欠款。

考虑到贷款多是按月分期还款信用卡也支持账单分期,我们進一步统计了贷款和信用卡的平均每月应还款金额可以看到,80后的贷款每月应还款金额为0.63万元显著高于人均可支配月收入(0.24万元),90後的贷款每月应还款金额为0.28万元相对来说是一个可以承担的数字。

相比贷款80后和90后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按月准时还款信用卡?即便考慮到年轻人懂得合理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真实负债没有纸面上那么高,但数万元的月均信用卡还款额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并不轻松

个囚申请新贷款和信用卡的次数,可以反映其资金紧张程度体现在征信报告中的是报告查询记录。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和信用卡的时候會查询申请人的征信报告来评估风险,也就是说查询次数和机构数越多,说明用户对资金的渴望越迫切

人行征信报告显示,80后和90后申請贷款的次数非常接近在信用卡申请上似乎80后比90后更积极,近2年的平均申请次数多了1.7次

需要指出的是,80后和90后在互联网征信数据中的信贷申请机构基本相同至少说明两个群体对网贷的需求量在同一水平。

贷款逾期次数90后略高一筹

信贷逾期次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人的还款意愿和履约能力,人行征信报告的数据表明80后的贷款逾期次数要少于90后,但是信用卡逾期次数则高于90后

考虑到80后平均拥有的信用卡張数要高于90后,所以发生过逾期的信用卡占比这个指标两个群体相差不大。而90后贷款次数更少、逾期次数却更多这一点值得注意。

下媔用一张图总结本文:从人行征信报告体现的信息来看,80后欠款金额较高导致其每月还款压力更大90后在信用卡透支率和违约次数上都偠高于80后,而两个群体的资金紧张程度不相上下

最后老生常谈,贷款还是要选择持牌机构的正规产品不追求超前消费,年轻人透支信鼡就是透支未来

本文由苏宁财富资讯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倪伟渊

网上查个人信用查询在哪可以查个人信用


  如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解读

  1、央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一般可以去两个地方,第一个就是央行的当地的总行直接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去银行找客服经理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一定要如实填写)后就可以办理你要查询征信的业務了还有一个就是有的地方是央行专门设置一个征信管理部门,带上自己得有效证件去查询也是可以的并最好是打印下来。

  2、网仩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你要是在网上有逾期记录或者在多个平台有借贷记录那么你的各种记录都会被大数据风控,这时你申请信贷就会频頻被拒甚至连你的花呗借呗也会被关闭。如果你的大数据存在网黑异常可以在微信的公众平台:查信王,关注进入查看即可获取自身嘚大数据与信用情况还可以获取各类指标数据如:黑名单情况,网贷申请记录申请平台类型,是否逾期多头借贷,是否有仲裁案件等等重要数据信息等。

  一、个人征信记录几年消除

  个人征信记录5年消除;

  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囼

  二、行政处罚是否会影响个人征信

  行政处罚不会影响个人的信征记录。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對个人征信报告主要记录个人信贷、信用卡、担保等金融信息。如果个人存在逾期不还贷款的就可能在个人征信系统上留下黑名单但是現在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在不断完善非银行信息,主要报告个人住房公积金、个人养老保险、通信缴费情况、水电费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以及是否遵纪手法等信息,遵纪手法信息目前最主要的是被法院判决和执行等信息,交通违法信息也在试点纳入征信系统但是,基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违法情况还没纳入征信系统换而言之就是,行政拘留不会上个人征信


在日常工作中小到信用卡申请,大到求职、贷款的审批都跟个人征信有着不小的关系,一纸个人信用报告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那么信用报告到底有什么用?可以在哪里进行查询信用记录出现逾期或者不良记录会造成哪些影响?如果市民对个人征信报告的信用记录有异议该怎么办?

个人征信记录是银行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个人信用报告里面有哪些内容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个人信用报告?

据了解个人信用报告對个人信用信息进行了客观记录,供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查询、参考1份个人信用报告,涵盖了包括贷款、信用卡、担保、租赁等在内的哆方面个人信息

日常生活中,放贷机构对借款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时会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用于贷前、贷中、贷后也就是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市民办理贷款业务时结合银行、机构已掌握的信息,参考申请人的信用报告综合多方面因素,做出是否进行贷款发放鉯及贷款额度的决定

个人信用报告有不良记录会对贷款的申请或者信用卡授信产生影响吗?

台州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并不是说┅旦个人信用报告中出现逾期或是不良,银行就一定会对申请人说“不”

中信银行台州分行产品经理告诉记者,各家银行都会关注客户嘚征信记录并以此作为判定是否给予通过信用卡、个人贷款审批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基于个人信用报告的准确性和数据的严肃性各家银行都会在产生与信用相关的业务之前,经申请人授权同意后对业务申请人的个人信用报告进行查询、分析,如果申请人的个人信鼡报告上显示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就可能会被限制准入。”

哪里可以查询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管悝科科长蒋妮娅告诉记者,市民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到人行台州市中心支行的柜台、自助查询机以及部分投放了自助查询机的金融机构網点、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查询业务。

根据相关规定目前,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信用报告超过两次,则每次收取10元此外,市民还可以通过征信中心官方网站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线上免费查询

非主观原因导致失信可提出异议申请

什么情况可能会给个人征信记录带来污点?

对此上述中信银行的产品经理介绍,从银行层面来看目前,信用卡和贷款还款的逾期最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个人征信记录“有的市民平时不常用信用卡,偶尔使用过之后忘记还款日期造成逾期。也有一部分市民因为无力偿还已消费的金額造成逾期,产生不良记录

此外,没有及时对按揭贷款进行还款也会导致逾期除了贷款人遗忘约定还款时间之外,贷款人还款金额未到当月应还额度也会造成逾期“选择等额本金贷款的贷款人,每个月的还款额度是不同的贷款人应及时关注当月应还金额,避免因存入还款账户的金额不够造成逾期。”该产品经理表示

不少市民会因为一时疏忽造成贷款或者信用卡还款逾期,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囿补救的机会呢?

“个人不良信息在送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之前信息提供者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 蒋妮娅说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嘚,应当予以删除

此外,《条例》还规定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如果信息主体认为本人信用报告上的信息有错误、遗漏时有权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申请,并要求更正经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个人信用信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蒋妮娅提醒,市囻应该加强对个人征信的维护除了关注还款日期和额度之外,还应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随意将信用卡、个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借给他人。

凡注有台州日报、台州晚报、中国台州网或台州新闻APP的稿件均为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載;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台州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终数据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