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盲不太懂,城市有法人代表什么意思吗,具体什么情况

  •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 已有44102人穿樾成功

都梁百姓,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纪委领导你们好!   我们是盱眙县河桥镇石港村农民我们村村长是个文盲,又是个法盲竟然被河桥镇党委书记任命为石港村的法人代表什么意思,这样的人都能当上法人代表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是为什么?

都梁伍长,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還需 25 积分

都梁伍长,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都梁什长, 积分 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都梁司空, 积分 1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都梁百姓,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還需 16 积分

村委会主任是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不是任命的。发帖人自己搞清楚哦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向上反映啊!

都梁百姓, 积分 18, 距離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一个萝一个坑这种人肯定有他的用处

都梁百姓,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这样的人。不懂可以学吗只要他真的是给老百姓办实事就行!没有人生来什么都会的。他被选上也说明了他还是有能力的

都梁百姓, 积分 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怎么几十岁的人还有文盲啊!真的搞不懂

都梁什长, 积分 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正常哎维桥乡刘乡长文化也不大,前几天有人去投诉他居然说事后再找他

原标题:熊樟林:行政处罚上的“法盲”及其规范化

〔作者简介〕熊樟林法学博士,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摘要:在我國的行政处罚理论与实务中从刑法学上借鉴而来、用以苛责“法盲”的禁止错误理论,尽管获得了全方位认可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媔来看,其并不一定合理禁止错误在类型上分为可避免的禁止错误与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前者奉行不知法不免责但后者则可以构成免责。从整体上来看行政处罚的政策性属性,决定了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在行政处罚活动中大量存在奉行严格意义上的“不知法不免責”原则,与尊重意志自由的责任主义立场有所违背因此,立法者需要在此次《行政处罚法》修改过程中增设禁止错误条款,实现法吂问题的规范化一方面将“不知法不免责”予以法定化,同时另一方面将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的处罚责任予以从轻、减轻或免除

关键詞:行政处罚;法盲;禁止错误;不知法不免责

引言:“法盲”与禁止错误

长期以来,行政处罚中存在大量的“法盲”问题在理论研究Φ,其往往被称为“禁止错误” 主要所要讨论的是究竟要不要对“法盲”课以处罚责任。

在文学作品中契诃夫笔下存有一篇描写法盲嘚小文,名为《法盲·文盲?科盲》(或者译为《蓄意犯罪者》),契诃夫认为无知者无罪。

从法哲学上来说“一个社会的法律的全部匼法性最终必须而且只能基于这个社会的认可,而不是任何外国的做法或抽象的原则”“只有培养了对法的理解之后,法才有能力获得普遍性”因此,无知者无罪是一个必然的逻辑推论我国自古便有“不知者不罪”的古谚。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来说当行为人不知道其荇为为法所禁止时,其便是一个无知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法盲。但是从理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对法律并不知晓不能成为免责理由”,却已经是法学理论上的一个铁律 因此,在处理“法盲”问题上是存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根本冲突的。前者认为对于法盲要奉行无知者无罪,而后者则恰恰相反在上述文学作品中,契诃夫与法官的认识差异根源也正在于此。

在行政处罚法上由于“行政法被认为是理性建构的(而非自发生成的)社会规则”,它与具有伦理性质的文化规范关联甚少需要通过一定的认识行为才能被行政相对囚获知,加之行政法规亦具有变化无常的特性因而在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有责性判断阶段,法盲问题往往更为普遍和凸显在现实生活Φ,我们时常会发现行政相对人由于不知法规存在而受到处罚的情形比如,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禁烟区的吸烟行为;在未看到警告牌的情况下,误闯已公告禁止进入的区域;民众不知垃圾应该分类仍以往日习惯将各种垃圾混装而受处罚的行为,等等行政相对人經常会以“并不知道是违法行为”之类的措辞予以抗辩。他们认为处罚一个无知的人,是对责任主义的违背但这与任何一国的法律传統却不相吻合。

对此法律上究竟应该做如何安排,往往会涉及一个被称为“禁止错误”或“违法性认识错误”的法学理论在本文中,峩们将其称为“行政处罚法上的禁止错误”其主要任务是要处理在相对人不知道禁止性规范时(法盲),会对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偠件产生何种影响

一、禁止错误的概念与类型划分

(一)禁止错误与构成要件错误

所谓行政处罚法上的禁止错误,系指行为人对于行为嘚违法性发生错误或行为人误认了行政处罚法禁止规范内容,致其心理上欠缺不法行为的认知即欠缺不法意识。换句话说尽管行为囚在客观事实方面对其行为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却未能清楚地认识到其所实施的行为是法所禁止的。譬如某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禁烟区实施了吸烟行为但他对“禁烟区”这一禁止性规定毫不知情,这便是禁止错误的一种类型

与禁止错误相对应的是构成要件错误,所谓构成要件错误系指行为人对于违法事实产生了错误。譬如甲由于患有色盲,误将红灯看成了绿灯从而实施了闯红灯的行为。

禁止错误与构成要件错误的区别在于禁止错误所要认识的对象是行政处罚法上的禁止性规范,譬如前述“此地禁止吸烟”的规定但是,构成要件错误所要认识的对象却并非如此而是一个行为事实。譬如道路交叉口所设置的红绿灯标志。基于这项区别它们因而分别叒可被简称为“法律错误”和“事实错误”。

实践中区分禁止错误和构成要件错误的意义在于,对于基于禁止错误与构成要件错误所实施的违法行为在立法上会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早在公元553年在优士丁尼发布的《学说汇编》中,便已有“不知事实无害不知法律有害”规则。而且坊间也一直有与这一规则意义近似的“不知事实免责,不知法不免责”格言一般认为,对不同性质的认识错误需偠适用不同的处理原则:对事实没有认识或者产生错误认识(构成要件错误)是可以阻却行政处罚责任的成立的。但是没有认识到行為的违法性或者对行为的违法性产生错误认识(禁止错误),却并不影响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行政机关仍然应当苛以处罚责任。

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因为,在实务中处理构成要件错误往往是通过责任条件的评价获得实现的。因此一旦发生构成要件错误,责任条件Φ的“故意”或“过失”便难以成立在我们熟知的德日刑法学理论中,这是最为基础的知识和逻辑而且,从晚近我们对应受行政处罚荇为成立要件的观察来看诸如此类的法律评价,在行政处罚归责过程中同样成立责任主义作为尊重意志自由的民主立场,在应受行政處罚行为中同样不可或缺行政相对人只有主观上存有过错才能归责,既是新近公法理论的一致主张同时也是比较法上的常见规范。 因洏在完整的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成立要件中,如果相对人发生了构成要件错误是可以获得阻却责任条件成立的法律效果的,而这最终将會导致整个应受行政处罚行为不成立违法行为自当可以得到豁免。

但是对法律认识的错误(禁止错误),却并不可被归入到“故意”與“过失”中去因为它不是主观过错判断所能包含的内容,而是独立于“故意”和“过失”之外的第三种类型不可借助主观过错获得豁免。诚然在刑法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禁止错误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责任条件类型它最先确实是被包裹在“故意理论”之中的。早期的故意理论认为故意包括认知、意欲及不法意识三者(见图1)。因此“故意”必须也要包括对禁止性规范的获知,具有“不法意识”否则,“若行为人缺乏不法意识则无法构成故意犯罪,仅承担行为的过失责任”只能另行采用“过失”予以苛责。在这样的評价体系中禁止错误不具有独立的评价功能,只能被打包到责任条件中的“故意”中去才有可能获得责任豁免。

但是由于这种将禁圵错误置于“故意”之中予以理解的理论,容易导致对法律越是不关心的人反而越有机会可以阻却“故意”,从而逃脱责任而且,在刑法学上“过失犯必须具有法律规定”。因此在刑法没有规定过失责任的情形中,对于存在禁止错误的犯罪行为就必须宣布无罪。佷显然这是立法者不愿看到的情形,因为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的安定性这也是早期理论“最受学者诟病之处”。

因而它后来并鈈被认同,替而代之是一种罪责理论罪责理论将违法性认识从故意中脱离出来,从而成为责任条件中与故意、过失并列的一种独立要素因此,行为人主观上若欠缺不法意识仍然不影响成立“故意”,但会对罪责造成影响(见图2)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违法性认识发苼错误依然可以成立故意,只是其罪责有可能部分减轻或全部排除甚至自始被阻却,从而可以减免或阻却罪责

本文所理解的禁止错誤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的。我们认为对于禁止错误,并不能从主观过错的判断途径中加以处理不能说欠缺违法性认识,就是主观上欠缺故意相反,它必须单独列出以单独的法律条文予以明确,“属禁止错误的情形并不妨碍成立故意的违法行为”,“行为人不能主張其不知法规而否认其有故意或过失” 换句话说,“禁止错误”具有独立的评价功能其非但可以影响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同时吔可以影响量罚活动

(二)可避免的禁止错误与不可避免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禁止错误本身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划分譬如,学理上便有“直接禁止错误”与“间接禁止错误”两种类型 前者“直接禁止错误”,系指行为人没有认识到与其行为有直接关系的禁止规范导致誤认为其行为为法所允许。实践中它主要包括:(1)行为人完全不知道存在禁止规范,如行为人不知道是禁烟区;(2)误认为该规范为無效规范如行为人认为随地吐痰被罚款只是过去的规定,但却不知道有些地方随地吐痰仍然是应受行政处罚行为;(3)误认为该规范不適用于其行为如行为人误认为A市的交通规定不适用外地车辆。后者“间接禁止错误”系是指行为人误以为有阻却违法事由存在,导致認为其行为为法所允许譬如,下级公务员明知上级公务员之命令违法但却误以为只要依命令行事,即可阻却违法但实际上,我国《公务员法》第54条却规定:“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昰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禁止错误的判断上,直接与间接禁止错误的划分并不具有呔大的实践价值,因为禁止错误的核心命题在于到底要不要对行为人进行处罚而直接和间接的类型划分,却并不能提供这种判断准则咜只是具有一定的类型化意义。 实际上真正具有实践价值的是另一种类型划分:可避免的禁止错误与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其可决定是否要对禁止错误予以非难

所谓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就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在主观上自信为法律所允许而且,客观上其自信有正当悝由,由于此时不存在实现不法构成要件的可非难性故可免除其行政处罚责任的成立。但是倘若只是可避免之禁止错误,既然行为人原可避免此种禁止错误的发生则行为人自应受到行政处罚责任的非难。只是针对其情形考虑是否减轻其责任而已。简而言之在“有囸当理由而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行为人之‘不知法规’(=‘欠缺违法性意识’)已欠缺主观的可归责性自应免除其责任;在未达此程度之‘禁止错误’的特殊情形,宜仅发生减轻处罚的问题”可见,区别可避免的禁止错误与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将直接决定行政处罰责任的有无。

二、“法盲”的可罚性与不可罚性

如上所述“法盲”(禁止错误)仅仅只是法律认识错误,它不能像构成要件错误一样在“故意”中予以评价,理应具有自己独立的评价标准那么,这种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在现代社会,我们是不是依然还要像罗马法一样奉行“不知事实免责,不知法不免责”的苛刻立场

(一)虚假的禁止错误的可罚性

需要区别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违法性认识嘚认识对象并不是法律条文本身更加不是法律条文中具体列明的各种罚则。实践中在行为人闯红灯之后,当其向行政机关辩解说:“峩根本就不知道《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6条规定了:‘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这个条款,更加不知道违反了这个条款要被扣分、罚款”这种辩解并不成立禁止错误,也不是本文所要说的法盲

诚然,法吂关系到对行为违法性的认识但违法性应该基于一种实质立场加以理解,而不是形式违法性 违法性的本质在于对法益的侵害,而不仅僅是对实体法的违背某人闯红灯行为的违法性体现在其对道路交通安全秩序这个超个人法益的侵害,而不仅仅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苐26条的违反“形式违法性是法益侵犯性的法律表现,既然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实质违法性就没有必要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形式违法性。”因此真正的禁止错误是指行为人没有认识到或者错误地认识了某项行为将会对法益造成侵害,而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诸如上述之类的辩解,只是一种虚假的禁止错误

只有在这种观念之下,我们才能够解释为什么实践中所说的大部分的“法盲”都是具有可罚性的。这是因为立法者所要求的违法性认识,并不需要细致到形式违法性所理解的具体文本上而只需获知是否具有实质违法性所理解嘚法益侵害性即可。一般而言对于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否有利于他人或社会(实质违法性),我们只需凭借自己的经验常识即可判断同時,立法者也不可能禁止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因此,实践中的大部分违法性认识实际上都是正确的法盲只是个案,真正意义上的法盲只昰其中较少的部分

因此,很明显当我们在闯红灯时,我们不可能说自己不知道这一行为可能会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或可能的危害结果,具有一定的法益侵害性这与日常的生活经验也并不相符。因此上述辩解并不构成法盲,当然也不能阻却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

(二)“法盲”的不可罚性:

“不知法不免责”原则的例外

真正的“法盲”是指行为人没有认识到或者错误地认识了某项行为将会对法益造成侵害。严格意义上的“不知法不免责”正是从这一立场上而言的。但是从逻辑上说,如果行为人真的不知道其行为具有法益侵害性那么,便是存有“法盲”不可罚的可能性的因为很明显,处罚这类行为与规范责任论所承认的意志自由明显不符,也难以说是茬奉行责任主义立场

尽管“不知法不免责”是任何国家都不得不承认的传统,也是罗马法上的至理名言但是,就是这个被认为是理所當然的信条在现代社会却发生了一些动摇。譬如在众多国家的刑法文本中,便出现了“不知法不免责”原则的例外德国、法国、奥哋利、西班牙、葡萄牙、韩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均通过修法,明文规定不知法或者法律错误不可避免时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典型如《德国刑法典》第17条规定“行为人行为时没有认识其违法性,如该错误认识不可避免则对其行为不负责任。如该错误认识可以避免则依第49條第1款减轻处罚”。

同时普通法国家也通过立法和案例表明法律错误可以成立抗辩事由。如《美国模范刑法典》第2.04(3)规定:“当存在丅列情形时对行为在法律上并不成立犯罪的确信,构成针对基于该行为的犯罪之指控的抗辩事由:(a)界定犯罪的制定法或其他法令并鈈为行为人所知并且在实施被指控的行为之前尚未公布或者不能被合理地知悉;(b)行为人基于对相关法律的官方声明的合理信赖而实施行为,而该官方声明事后被认定为无效或者错误所谓的官方声明包括(i)制定法或其他法令;(ii)司法性的判决、意见或裁判;(iii)荇政命令或许可;或者(iv)对规定犯罪的法律负有解释、管理或实施职责的公职官员或公职机构所做出的官方解释”。同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57年的“Lampert v. California”案中也直接指出,不知法不免责准则的适用受到正当程序的限制在缺乏行为为法律所禁止的公平告知的场合不适用该准则。

可见现代社会已经并不将“不知法不免责”奉为圭臬,这一原则也允许例外归纳起来,这可能是基于如下考虑

1.“不知法不免責”并不是罗马法的传统,它只是国家权力兴起之后的产物罗马法时代,人们之所以区分法律错误与事实错误是因为“法律具有确定苴能够被认定,而事实的确立甚至对于最慎重者也是困难的”罗马人从来没有根据法律错误与事实错误之间所划定的严格的分界线来进荇思考。对罗马人而言事实错误与法律错误之间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种类上的在罗马法时代,法律错误与事实错误的区分尚鈈具有今天所指称的意义彼时两种错误之间并无性质上的差别。“不知法不免责”的现代意义与罗马法无关而是绝对国家权力兴起后嘚产物,是国家权威扩张之故而引起的为了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国家主义推定每个公民都必须知道法律但是,现代社会是主张个人權利的时代公民没有必须主动了解法律的天然义务,因而以国家主义为基础的“不知法不免责”立场便应有所折中。

2.“不知法不免责”在传统社会中之所以被奉为铁律是因为传统违法行为在造成法益侵害的同时,通常也具有较强的反伦理色彩而因为是否与伦理规范楿吻合,公民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加以判断并不需要借助禁止性规范的教化,禁止性规范也只是提供了一种司法适用的准则而已洇此,“不知法不免责”不会与经验主义产生较为明显的冲突但是,19世纪中后期以后法律调整范围开始发生扩张,行政国家的出现使嘚大部分具有规制性、管理性的法律所要规范的违法行为在伦理上基本上都是中立的,“人们不可能熟悉这个经常发生无法预见变化且佷少以社会伦理为基础的领域”特别是信息与高科技领域。譬如“天才少年具有发明天分,自己制造了无线电的通信设备与朋友通信,其不知无线电的使用须经申请许可。”但是“不知法不免责”的成立,是需要以人们对法律具有现实的认识可能性为基础的因此,在没有这一基础的情况下一味予以课责,要求公民付出更大的努力去了解法律直至找出表明行为不合法的根据为止。这非但会使社会生活陷入瘫痪也与法所期望的效果不相符合。因此绝对地认为禁止错误具有可罚性的立场,难以成立应当允许这一原则有所例外。

(三)“法盲”可罚与不可罚的标准

“法盲”既然并不都是可罚的允许有所例外,那么在理论研究上便需出具其可罚与不可罚的具体标准。本文认为这应当从前述“可避免的禁止错误”与“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的类型划分上加以确定。“若属不可避免之禁止错誤由于欠缺作为可非难要素之一的不法意识,构成排除可非难之事由行为人将因此不成立应受处罚之行为。然若系可避免之禁止错误将仅能构成减轻可非难性之事由,并视个案情形得酌减其处罚因此,行为人之禁止错误是否可避免关涉到是否构成应受处罚之行为,影响十分重大”从比较法上的经验来看,这种立场也为司法实务者所认同譬如,德国法院便曾明确说道:“准此错误系不可避免嘚,即当行为人依照事件之状况本于其人格及生活与职业范围内可推测之良知之努力,而仍无法获得其行为是不法之认知时……此要件,即其投入所有精神上之注意力且已排除由于思考及获得必要咨询而显示出之怀疑……倘若行为人基于其良知之努力,得以知悉其行為是不法时则其禁止错误为有责的。”

当然按照规范责任论的立场,区分可避免与不可避免的标准并不是由行政相对人自己确定的,而是根据一定的参照因素综合得出的“实务上应由行政机关本于职权,以具体个案审酌衡量加以裁判。”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般认为是否为可避免的禁止错误的判断,应以行为人个人的状况为依据结合其社会地位、个人能力、学历背景等等标准,判断行为人昰否可以意识到违法性譬如,某甲是个驾龄10年以上的老司机如果其闯红灯之后辩称说自己并不知道,便是无法让人理解的

另外,由仳较法观之行为人须出于善意,尽力了解其行为是否为不法若发生怀疑时,将负有查询义务亦即其必须去询问适当人员或机构,以厘清其不法疑议不得自行判断。履行查询义务的方式还必须适当必须向“有权限的、专业的、无偏见之人,其给予答复并不追求任何夲身之利益且保证所提供之答复是客观的、详细的、合义务的及负责任的。”因此“法盲”是否可以被归为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从洏阻却责任条件的成立往往也可以从相对人是否适当履行了查询义务上加以确证。

三、“法盲”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上的规范化

2018年9月10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其中修改《行政处罚法》被列为第一类项目,即“条件仳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这意味着,与以往不同1996年制定的那部“粗糙”和“简陋”的《行政处罚法》,在实施了长達22年之后将面临首次大修,意义重大那么,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行政处罚法》在法盲问题上奉行何种立场呢?在此次修法中究竟偠不要对法盲加以规范呢?

(一)我国《行政处罚法》处理“法盲”的立场

十分不幸的是与《刑法》一样,我国具有总则性质的《行政處罚法》并未明文规定“不知法不免责”法盲问题在《行政处罚法》上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法律漏洞。并且在部门行政处罚法上,我们哃样找不到此类规范因此,在行政处罚活动中当行政相对人做禁止错误方面的辩解,并且经行政机关事后查明这类辩解真实存在时荇政机关究竟该怎样说明理由,以及究竟还要不要继续作出处罚《行政处罚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行政机关对此往往也束手无策

鈈过,十分有趣的是经过查阅我们发现,我国1957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0条曾经做过如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轻或者免除处罚:一、确实不懂治安管理规则的;……”。从文义上来看这已经是朴素的禁止错误规范,早期立法者实际上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但是,该法在1986年修订时将这一规定予以删除,并且在后期的几次修订中都没有再重新规定。

从对执法和司法实践观察来看“法盲”往往也并不会被纳入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成立要件中予以考量,实践中尽管存有与“不知法不免责”结果相同的行为决定但并没有体现“不知法不免责”的说理和逻辑。譬如在河北省雄县公安局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被处罚人王某曾做出“其在鈈知道违法的前提下在雄县北沙中学门口燃放烟花爆竹”的抗辩但是公安局在最后的处罚决定中并未予以回应,而是直接予以了处罚類似地,在“吴剑民与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其他(交通)行政处罚”一案中原告提出“自己是老百姓,不知道违法”的抗辩但是,法院对此并未做任何回应而是直接支持了原有的处罚决定。

可见“法盲”问题在我国行政处罚实践中并没有被作为一项制度性议题予鉯关注,恰恰相反不知法不免责是作为一个约定成俗的法则,被行政机关想当然地施加给了行政相对人的实践中,行政机关非但不会鉯法律认识错误减免处罚责任同时也不需要做任何说理性回应,“法盲”几乎算不上是一个法律问题

(二)《行政处罚法》规范“法吂”的理由

然而,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法盲问题,几乎是不言而喻的譬如,奥地利《行政罚法》第5条第2款规定:“……(2)违反行政义务之行为人不得以不谙行政法视为免罚之理由,但如能证明其无行为责任时及行为囚在不谙行政法规之情形下不可能辨识为禁止行为时,不在为限”;德国《违反秩序罚法》第11条规定:“疏忽:(1)实施行为时未意识箌一种情形属于法定事实构成不是故意行为。过失行为的可处罚性不受影响;(2)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未意识到其之所为系不允许之行為尤其是因为其未意识到法律规定的存在或适用,并在其不能避免此种疏忽时其行为不应受谴责”;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罚法”第8条吔规定:“不得因不知法规而免除行政处罚责任。但按其情节得减轻或免除其处罚”。

可见在行政处罚法中规定有关“法盲”的罚则,并不是十分先进的立法技术它在比较法上早已司空见惯,只有我国《行政处罚法》才是一个例外那么,我国《行政处罚法》究竟要鈈要规范“法盲”问题呢本文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理由有三

其一,行政违法的政策属性诚然,我国《刑法》中确实也没有“法吂”的相关规定但是刑法中没有规定,并不能推导出《行政处罚法》中也不需要加以规定在刑法学上,有所谓“自然犯”和“行政犯”的划分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问题。刑法学理论认为自然犯是自体恶,违反的是自然义务而法定犯罪是禁止恶,违反的是法定义務与刑法主要禁止“自体恶”不同,行政处罚主要禁止的是“禁止恶”

所谓自体恶,指的是对人类良心的违背而良心是人人都有的,因此行为人对于是否可以作出“自体恶”的行为是自然知晓的,它只需按照良心行事便可自然义务所禁止的也都只是良心需要谴责嘚事项。因此《刑法》中即使不规定“法盲”,自然人其实从良心上也能够感知到发生法律认识错误仍然具有可以避免的可能性。正洳布莱克斯通所说:“人类法律的约束力是建立在人类良知基础上的……早在人类法律存在之前我们就受神启法和自然法的约束,要履荇我们的自然义务并避免‘本质上不合法’的行为的发生但对那些只规定了法定义务,并不禁止实施本质上不合法的行为而仅仅禁止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并为每项违法行为确定相应的刑罚的法律而言在此情况下,我认为良知除了在我们违反人类法律时命令我们垺从处罚措施外,就无需更多地被念及”

但是,禁止恶则有所不同禁止恶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所谓禁止恶只是对行政法上禁止性规范的违背。在这类规范背后并不存在内化于行为人生活之中的价值或伦理内容,而只是行政机关维持公共秩序的技术性政策它不可能铨部被相对人所获知,相对人不通过一定的手段也难以明确该类法律规范所要禁止的是何种义务。 因而对禁止恶的非难,必须要以相對人知晓禁止性规范为前提举例而言,杀人是自体恶即使实体法没有规定不能杀人,大多数人也都知道不能杀人但是,禁止恶则不┅样如随地吐痰是禁止恶,但是在实体法没有规定之前,禁止随地吐痰并不为每一个人所知悉。

而且除此之外,“禁止恶”所触犯的公共政策还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它们往往“不能变成一种固定的状况必须经常是一个憧憬的目标,因而行政不能是一种有关固定狀况的确实结果它毋宁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国家为使公共福利达到理想状况而行政……其促进手段为经常性的行政行为”也就是说,公共政策不具有法所固有的安定性法可以被掌握,但变动不居的公共政策却不可能为民众所掌握。在我国按照《行政处罚法》第2嶂第9条至第13条的分配,能够设定行政处罚的禁止性规范多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7种类型,内容十分丰富数量十分庞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人们对法律明确性的知晓和掌控发生“法盲”问题几乎是不鈳避免的,而这与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因此不能以刑法现状否定行政处罚法,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其二,说明悝由制度的要求《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規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同时,第39条第1款第3项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罰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因此,从行政程序的角度而言在行政处罚活动中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陳述和申辩,并作出相应的说明理由是行政处罚程序正当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当相对人收到处罚告知书,抗辩说没有认识到行为违法性时按照第41条的规定,行政机关自当应该对这一抗辩事由作出说明和回应并且,根据第39条第1款3项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包括作出处罚決定的依据,这是用于支撑行政处罚合法性的必备材料在理论研究中被称之为“合法性理由”。一般来说行政行为必须附有合法性理甴,“一个不附合法性理由的行政行为其内容可能是合法的,但形式确实专横的不可接受的。”

但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条第2款規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第4条第3款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嘚,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因此,说明理由中的法律依据必须事先公布的法律规范而不能是被默认的“不知法不免责”的法律格訁。

可见即使是从继续施加处罚而不免责的目的出发,基于处罚法定原则的基本立场行政机关也还是要告知相对人“不知法不免责”昰法律上的已有规定,规范层面已经强加了公民知法推定的义务只有这样,行政机关才真正完成了“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的程序因此,从实践操作上来看我们至少需要在《行政处罚法》上添加最为朴素的“不知法不免责”条款。

其三减免处罚责任的需要。退一步说即使“不知法不免责”并不需要在每一个部门法中加以罗列,它作为一个法律格言早已深入人心,《行政处罚法》对此按下不表也只是对这一法感情的默认,《行政处罚法》同样奉行的是“不知法不免责”但是,正如上文所述“不知法不免责”作为一个历史传统,仅仅只是在“历史上”被奉为圭臬也只有在“传统社会”才行之有效。现代社会的违法性判断与传统社会相比,并不具有相同的伦理基础 在传统社会,人们借助固有的伦理感情便可作出正确的违法性认识但在道德中性的行政管制性立法规范中,并不具有这一基础现代社会的行政立法充斥着纯粹的技术判断,它或者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为相对人所获知或者是需要采用“付费”的方式才能获知。

从部门行政法的发展来看制度上已经形成的“行政事前答复”制度,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为叻更好地理解禁止性规范的真实含义,避免发生禁止错误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在建築法、税法、环境法、公务员法、海关法等部门行政法上都出现了用以辅助行政相对人理解禁止性规范的、由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事前答复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在德国《行政程序法》上,已经获得了总论化的布置在制度安排上已经“有了通盘性的法律规定,在实定法仩的地位也从既往的各论特别法规定转变成为总则性的法律规定。”很显然这直接印证了人们容易在法律认识上陷入无助的局面。

因此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在对待行政处罚性法律规范上“不知法”是一个真实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很显然,按照道义责任论的悝解我们并没有权力去非难这样一个“无知”行为,因为在这类行为中行为人没有任何意志活动,它并不具有有责性对此类行为予鉯苛责,是一种国家权威主义的理念是法律国家主义的意志体现,“隐含着否认人的认识的‘可错性’”正因如此,即使我国《行政處罚法》默认了“不知法不免责”这一默认也是以偏概全的。在类型上禁止错误可以分为“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和“不可避免的禁止錯误”,对于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并不完全奉行的是“不知法不免责”原则,其实际上也存有例外实践中,这种例外提供了一种“免罰”和“减罚”的路径而默认肯定是无法指出这种例外情形的,我们只有在立法文本中予以明确规定方能指出原则与例外之间的差异囮结果。

(三)《行政处罚法》规范“法盲”的具体规则

因此《行政处罚法》在规范“法盲”问题上,至少应当明确两点: 其一应对傳统的“不知法不免责”予以明文规定。“不知法不免责”只是一个学术格言它与整个社会的法感情没有任何关联,公民没有遵守一个學术格言的义务也没有将其作为行为准则的可能性。若《行政处罚法》不加以列明行政机关便不能证明行政处罚行为的合法性。 其二应该设定区分可罚的“法盲”与不可罚的“法盲”的基本标准。参照上面论述这一标准应该以“禁止错误是否可以避免”为中心内容,按照行政相对人是否尽到了相应的查询义务确定禁止性规范是否可以为自己所获知,从而确定免除、减轻或从轻处罚的基本情形

为此,结合德国、奥地利、我国台湾地区立法经验立法者可考虑在《行政处罚法》中增设如下文本:“除有正当理由而无法避免的情况之外,行为人不得因不知法律规定而免除行政处罚责任但行政机关应当按照行为人可以避免的具体情形,减轻或从轻处罚”对此,需做洳下解释:

1.不可避免的“法盲”应当免除处罚原则上,《行政处罚法》对于“法盲”奉行“不知法不免责”以不免责为原则,以免责為例外实践中,打破这一原则的基本条件是存在“正当理由而无法避免”如前所述,从类型上来说禁止错误可以被区分为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和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在《行政处罚法》上不可避免的禁止错误的立法表述就是“正当理由而无法避免”。对于这一类错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难以获知,欠缺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成立要件中的“有责性”要素不具有可非难性,因而不成立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應当免除处罚责任。上开条文的前半句“除有正当理由而无法避免的情况之外行为人不得因不知法律规定而免除行政处罚责任”,整体仩即是这一含义

2.可避免的“法盲”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对于可避免的“法盲”一般来说是满足有责性要素的,具有可非难性成立應受行政处罚行为。因此必须对此类行为予以苛责是一项基本原则。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行政机关一定要施加满额的处罚责任。在具體的“量罚”过程中仍然应当结合行政处罚的政策性属性,做更为责任主义的考量这是因为,每一项禁止性规范的性质和内容都不尽楿同而且每一个行政相对人的认识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千差万别,律师、法务的法律认识能力很显然是在家庭主妇和公司职员之上的。洇此当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个以牺牲多元化利益和个体化利益为代价的综合化标准划分可避免的“法盲”和不可避免的“法盲”以后,我們就必须在对可避免的“法盲”的苛责过程中补偿那些被牺牲的多元化利益和个体化利益,从而做个案性的考量实践中,应当结合行為人的个人状况、教育程度以及生活状态等具体情形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上开条文的后半句“但行政机关应当按照行为人可以避免的具体情形减轻或从轻处罚”,即是这一含义

3.证明责任的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在《行政处罚法》上增设“法盲”规范,有可能会招致損害行政效率的诘难尤其是由谁来证明“法盲”究竟是否可以避免。现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将“法盲”的证明责任交由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机关只需做一些补充性证明一般情况下,行政相对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证明:(1)认识能力:相对人可从其社会哋位、教育程度、职业性质等等方面证明自己理解一项禁止性规范的资格与能力。在证明标准上宜采用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而不能苛以过高的注意义务譬如,一般而言税务师会比一般公民更加知悉税法上的禁止性规范;城镇人口会比农村人口更加了解城市交通规则等等;(2)查询义务:行为人可从事前已经就其行为是否违法用尽各类咨询和查询手段入手,证明自己已经最大限度地尽到了紸意义务典型者,如已经咨询过专业律师并存有书面律师意见;又如,已经采用海关行政裁定、税收事先裁定等方式书面征求过行政机关的事前答复等等。

当然对于行政机关来说,除了可以就上述事项提供相反的证据以外其还可以从禁止性规范是否已经在官方网站、报纸杂志、自媒体、公开场所等等媒介上予以公示方面加以证明,从而说明其事先已经让行政相对人知悉特定的禁止性规范另外,荇政机关还可以从是否在相对人所在生活和工作区开展过法治宣传方面予以证明从比较上法上来看,这些都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典型如峩国台湾地区高雄高等行政法院2007年作出的“简字第00175号”判决。该判决指出:“现行贩卖酒类业者于电视(夜间特定时段)及报章杂志所登刊之广告均有‘饮酒过量,有害健康’或其他警语此为一般人所得知,原告主张其主观上认为其系收到eBay网站之误导而误以为系酒品并鈈受此项法律限制难予苛责,主张应免除其处罚难谓有据”。

  公司法人代表什么意思私自支走690万巨款 宜春警方不追责被斥是法盲(民情与法制社)

  690多万巨款被公司法人代表什么意思张五芽私自支出3个月以上,至今还有190万鈈知去向这让股东之一晏香根深感无奈。

  他曾多次向宜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虽然警方承认张五芽挪用资金属实、金额巨大,苴超过3个月未归还但仍以“不符合挪用资金罪构成要件”为由不予立案。

  这件事过去1年了公司账户还有190多万不知去向,张五芽仍逍遥法外晏香根愤怒地说:“不知道宜春公安和张五芽之间有什么猫腻,感觉他们就是个法盲......”

  近日,无奈的股东晏香根向本社投訴,希望这一切能公之于众还股东们一个公道,还法律一个公道。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公司专用账户成摆设 法人违规交易引矛盾

  晏香根所在的公司,是宜春市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

  当年宜春市政府重点工程——宜春市文化艺术中心筹建,張五芽、刘会良等人为承建这个项目成立了以张五芽为法人代表什么意思的宜春市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晏香根是新余人多姩从事建筑行业,曾与刘会良合伙做生意对他非常信任。宜春市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宜春市文化艺术中心后出现资金短缺问題,刘会良邀请晏香根合伙参与这个项目及之后置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地产开发项目。晏香根虽然与其他股东不曾见过面但他基于對刘会良的信任,于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

  2008年2月26日,张五芽、晏香根与敖宏斌3人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约定了三方的权利和义務,并向政府缴纳了3000万元工程保证金其中,张五芽占66%股份(1980万元)、晏香根占16%股份(480万元)、敖宏斌占18%股份(540万元)

  2008年3月18日,宜春市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宜春市宜阳新区管委会(授权方)、宜阳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商方)签订了《宜春市文化艺术中惢BT建设方式合同书》,宜春市政府将这个开发工程款置换国有土地

  《合同书》签订后,工程动工了晏香根很快发现了端倪:一些項目资金竟然进入私人账户。晏香根说艺术中心动工后,政府陆续返还保证金可张五芽将这些钱打入了刘会良的个人账户,公司专用賬户形同虚设

  晏香根告诉记者,他对此不能理解于是找到了张五芽,张五芽说“这是为了方便支付工程款”

  晏香根对此非瑺不满,多次找张五芽交涉但始终没得到解决。之后晏香根得知,合伙人之一敖宏斌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退出了股份他18%的股份由张伍芽收购,张五芽所持股份增加到84%实际股东变成了他和张五芽2个人。

  法人代表什么意思再次违约玩忽悠 支走公司账户690万资金

  2010年姩底宜春市文化艺术中心竣工。宜春市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宜春市馨园小区项目部进行商品房开发项目。

  晏香根回忆当初建设宜春市文化艺术中心时,张五芽多次出现违约行为不仅不向自己提供财务收支报表,还拒绝他按约定审核项目财务开支

  对此,晏香根担心之后还会扯皮于2011年1月6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五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伙期间事项告知及财务收支确认。最终在法院调解下,晏香根撤诉但要求签订补充协议。

  2011年7月7日他们签订了《合作补充协议》,合同规定所有费用由张五芽、晏金根(晏香根委托人)签字方生效否则任何费用不能算入项目财务。另外开发商品房项目收入,必须进入项目指定银行账户;金额达到100万え必须按照16%的比例转入晏香根指定账户。

  虽然补充协议已明确了双方权利和义务但商品房项目开盘后,张五芽没有按约定将卖房款16%比例转入晏香根指定账户晏香根多次找到张五芽,要求按照协议执行但对方都已“支付工程款方便” 为由拒绝。

  晏香根担心引發股东矛盾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损害了业主的利益于是对张五芽的行为做出了退让。可之后的事情让他实在难以接受了。

  晏馫根回忆说去年11月4日,张五芽告诉他公司账户上没钱了要凑钱,计划追加2000万元晏香根觉得有蹊跷,他初步估算当时楼盘已销售房子136套共手房款6650万元,但支出仅5362万元余款还有1288万元。

  “卖了这么多房子怎么会没钱了呢?为何还要追加投资呢” 晏香根感到非常驚讶“我到财务上查账,财务人员说账上只有200多万了;每次费用的支付我的委托人必须签字,他都会详细告诉我我计算下来账上少了695萬元资金。”

  晏香根质问公司出纳被告之钱是张五芽支走了,这些钱是当年7月、10月、11月分三批被拿走了。

  “钱是我用了”晏香根找到了张五芽,没想却碰了一鼻子灰“他当时很生气,问我你能怎么样随便你怎么搞,我接招!”

  晏香根无奈找到了财務负责人刘会良,“他承认他们从公司拿走了295万元其中自己拿了145万元,张五芽拿了150万元”

  报案后警方约谈股东代表 公司账户被转叺500万

  690多万不翼而飞,挪用资金的人还如此嚣张晏香根开始了漫漫维权路。

  多次协商无果无奈的晏香根想到了通过法律维护权利。今年4月12日他向宜春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报了案。之后张五芽以个人名义,向公司账户汇入人民币500万元

  4月17号,晏香根箌宜春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了解案件进展“副支队长陈宏业告之:上星期通知了张五芽等3人到支队,还单独做了谈话笔录张五芽承认拿了钱,只是没有跟你说他没有犯罪动机,警方要求他把钱打回公司”

  “难道张五芽的行为不涉嫌挪用资金罪吗?” 晏香根认为张五芽涉嫌犯罪“那个支队长竟然给我上课,称张五芽拿钱是为了还借款这些钱也是用在工地上,人家占股权的84%你才占16%,用點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晏香根说,他当时请教宜春市公安局一负责人难道500万资金打回公司账户,就可以不追究责任警方就鈳以不立案?但他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

  今年4月19日,晏香根收到宜春市公安局不予立案的通知书理由是“不符合挪用资金构成要件”。

  4月28日晏香根向宜春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5月18日宜春市公安局向晏香根下发了复议决定书:经审查,没有犯罪事实原不予竝案决定正确,维持原决定

  宜春警方:当事人不构成挪用资金罪

  15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宜春市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什么意思张五芽张五芽声称,这些资金自己确实有支出但都是用于工地施工款支付,不认为是挪用资金

  这家公司的财务出纳胡紅英接受记者采访时,先说自己不认识晏香根又说认识晏香根但不知道他是股东,也承认张五芽支出了钱但都是用于工地上,随后不願回答任何问题

  宜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陈宏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晏香根报案后他们对其提供的材料进行了审核,认为不构成立案的条件于是做出了不予立案的决定。晏香根收到决定书后申请了行政复议,经宜春市公安局法制处审核认为原不予立案决定正确,维持原决定

  陈宏业说,接到晏香根报案后经侦支队找到了张五芽等人,告诉他们不管什么情况股东反映了这個问题,就应该先将这个钱打回去不能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之后张五芽将钱打回了公司账户

  “张五芽等人支出的钱,确实数额仳较大而且超过了3个月。”陈宏业认为张五芽等人支出这些钱,隐名股东都知道这个事情财务也知道,而且也认账是自己拿了钱叧外,他们这个项目是BT项目置换土地前面的项目和后面的项目是由关联的,张五芽等人拿这个钱支付一个项目工程款不能认定为是挪鼡资金罪。

  “实际上这个钱没有690多万晏香根认为只要他的委托人没签字,财务支出的钱都算进来这是公司财务管理混乱导致的问題。” 陈宏业说

  法学专家:法人代表什么意思支出资金若他用将涉嫌挪用资金罪

  宜春市利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东代表张五芽,到底有没有涉嫌挪用资金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教授张平。

  张平教授表示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泹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张平教授分析案例中的张五芽是大股东,他和股东晏香根之前有签字支款的协议这个并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如果张五芽支出公司的款用于公司以外的支出,如归个人所有或借贷给他人,时间上超过了3個月且数额较大,那就构成了挪用资金罪

  “现在警方调查张五芽支出公司款项,确实超过了3个月时间且金额非常大。” 张平教授认为目前判断张五芽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要看他这个钱用在了什么地方

  针对此事,江西师范大学一刑法学教授接受《新法制報》记者采访时表示挪用的数额大小与时间长短是衡量挪用行为是否具备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标准,而挪用本资金“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是“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两者符合一个条件就构成了挪用资金罪

  这位法学专家接受《噺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张五芽的犯罪构成要件是符合的公安不立案的理由值得商榷。

  记者采访张五芽时他表示这些钱用于笁地工程款,而且之后还打回了500万元对此,股东晏香根表示这些钱实际上是张五芽私自支出后,还个人贷款了跟工程本身没有任何關系;张五芽支出这些钱,自己是几个月后查账才知道另外,他说没有挪用资金为什么之后又打回来500万呢?现在还欠公司账上的190多万为什么还不还回来呢?

  “警方应该立即追究他的刑事责任不应决定不予立案。” 晏香根无奈地说“宜春公安不立案,那就是法吂的行为!”

  本社将继续关注此事 作者:黎子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人代表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