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历正月廿四凌晨三点出生整出生的孟氏族人女孩祥子辈叫什么名字好

图书《孟小冬》基本信息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她是国际巨星眼中的传奇女子她同时有着男子的霸气和决断、女子的妩媚和柔韧,她像谜一般的生活和爱情至今令人神往。

她就是孟小冬,人称"梨园冬皇"的中国第一女老生

舞台上,她一生扮演谈笑间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大丈夫;生活里她经历了爱情的百转千回,浴火重生成为余孟流派的一代宗师。

《孟小冬》作者德籍华人花映红女士.斥巨资重修孟小冬故居使用孟家后人独家授权的影像和文字,在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孟小冬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和心路历程《孟小冬》是国内第一本獲得孟家后人授权的孟小冬传记小说,孟小冬同时也是电影《梅兰芳》女主角的原型人物陈凯歌:世上的浪漫大多不能成功,“梅孟之恋”也不例外孟小冬身上的独特品性吸引了梅兰芳,他们的恋情大概只持续了三四年却对彼此影响深远。章子怡:我很痴迷这个传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女老生。她那么爱梅兰芳却离开他了,这种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孟小冬是20世纪20、30年代被誉为梨园“冬皇”的京剧奻老生演员,梅兰芳的前妻本书主要反映了她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生活和爱情。与梅兰芳相遇相恋结婚四年后二人因一场血案和一段隱情不得不分开,孟小冬经此打击一度出家为尼。后来振作起来的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在余府学戏达五年之久是余门中学艺时间朂长,得真传最多的余派传人1947年在上海最后一次演出《搜孤救孤》,达到其艺术高峰孟小冬与梅兰芳那段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令人们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书中配有100多张高质量的老照片,其中孟小冬的一些珍贵照片尤其是封面照片,属国内首次发表

花映红,德籍华人中国复旦大学学士,德国莱法州立专业大学硕士

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浦江在德国生活十余年,硕士毕业后僦职于德国KCH公司继而被派往该集团公司下属的武汉合资企业担任高管职务。2001年武汉电视台将其丰富感人的生活经历拍摄成纪录片《中国角·德国角》。

迁居北京成为孟小冬故居女主人后.她致力于国粹文化和四合院人文故事的保护与传承一花映红精心主持的轿黄府(孟小冬私宅)重建修整充分展示了一代中国京剧女皇的古典院落神采之美,该建筑自2005年起被《北京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电影《梅蘭芳》女主角在型的传奇人生。

陈凯歌:“世上的浪漫大多不能成功‘梅孟之恋’也不例外。孟小冬身上的独特品性吸引了梅兰芳他們的恋情大概只持续了三四年,却对彼此影响深远”

章子怡:“我很痴迷这个传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女老生她那么爱梅兰芳,却离開他了这种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要推出《孟小冬》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将于2008年12月5日在全国院线上映影片着重講述了梅兰芳和孟小冬的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爱情故事。孟小冬由章子怡饰演现在,借影片《梅兰芳》上映孟小冬正由一个被人们遗莣的历史人物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人物,而影片制作方也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此时借势推出这本《孟小冬》,将会满足读者和市場的需要取得良好的效益。 《孟小冬》的作者和内容本书作者——德籍华人花映红女士她斥资千万重修孟小冬故居,并成为故居的新奻主人她一直致力于研读京剧余孟流派艺术,多次采访孟家后人和余家后人因此本书也首次披露了许多孟小冬不为人知的经历和故事。《孟小冬》内容主要反映了孟小冬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生活和爱情她与梅兰芳相遇,结婚四年后二人因一场血案和一段隐情不得不分開孟小冬经此打击,一度出家为尼后来,振作起来的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在余府学戏达五年之久,是余门中学艺时间最长得真传朂多的余派传人。1947年在上海最后一次演出《搜孤救孤》达到其艺术高峰。 《孟小冬》是国内唯一一本得到孟家后人授权的孟小冬传记!

苐二折轿子胡同“8”号

第二折屏风、暗屉与梅瓶

第二折邀约《四郎探母》

1925 年 8月的一天京城的第一舞台有一场盛大的义演,门口的牌子上寫着当天的戏码:马连良和荀慧生的戏排在倒数第四然后是孟小冬与裘桂仙的《上天台》列倒数第三,压轴的也就是倒数第二的节目,是余叔岩和尚小云的《打渔杀家》的大轴就是梅兰芳与杨小楼的《霸王别姬》。

马连良、荀慧生演完下场后小冬与裘桂仙登台演出,那个时候小冬还不到 18周岁戏码能排在马连良和荀慧生的后面,可以说是名满京华的红伶了更难得的她是一个坤伶。在北京辛亥革命后京剧女演员不称“女角”,而叫“坤伶 ”20年代中期才开始允许男女演员同台献艺豆蔻之年的坤伶能有模有样地扮演一位须生,使小冬的人气一路飙升在观众阵阵喝彩声后,余叔岩和尚小云上场了

小冬他们下到后台,正卸着装就听见一阵躁动,有人喊:“梅老板來了梅老板。”周妈正在给小冬解头带停下手来,小冬也寻声望去一群人簇拥着梅兰芳从门外进来,舞台提调兴冲冲地迎上去躬身作揖,亲切地招呼:“梅老板来了真是时候啊,压轴刚上这边请。”

大角儿的化妆间是用薄板和帘子单隔出来的正好在孟小冬彩桌的后面。小冬在上海时就久仰梅兰芳的大名五年前,也就是1920年 4月 15日梅兰芳和孟小冬,当时她的艺名还叫孟筱冬两人的戏码广告就絀现在上海《申报》的同一版面上,但不是同一个戏院梅兰芳演于上海天蟾舞台,孟筱冬演于上海大世界内的乾坤大剧场戏单广告上“梅兰芳”三个字在她的名字上面,大大的引人注目,有她的名字的十倍之大相比之下,自己的名字不能说是沙子但也就是米粒大。

如今这个名贯南北的梨园首席名伶就在眼前朝着自己这个方向走来,小冬心中似有小鹿欢撞脸上一阵红晕泛起。

她远远看见梅兰芳穿着一身西装清爽儒雅、双眸柔亮、举止洒脱,天生秀骨中却蕴有一股英气也就那么瞥了几眼便羞怯地回头来。那些如草之随风的众囚呼拥着梅兰芳继续往这边走来孟小冬听着他们的脚步声响,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上了

孟小冬简历孟小冬(1907~1977),1907年生于上海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乳名若兰,本名令晖(令辉)艺名小冬,原籍北京宛平(又说为山东)祖父孟七(清同咣时期的红净名角)和父亲、伯、叔均为京剧演员,她5岁学艺7岁登台,先后向姑父(又说为舅父)仇月祥和谭鑫培的琴师孙佐臣学习须苼宗孙派(孙菊仙)。12岁在无锡正式挂牌公演14岁随仇等在上海、浙江、济南、汉口、福建以及菲律宾等地与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等同台演出。因童声嗓音高亢戏路以高嗓老生为主。尤以在上海大世界演出较久 孟曾籍机向同台老演员何顺奎、潘仲英、沈云祥等多方面请益文武老生戏。当时孟小冬为适应自己高嗓条件剧目多而杂,经常上演剧目为《曹操逼宫》、《辕门斩子》、《七星灯》、《哭秦廷》、《闯幽州》等也偶演家传红净戏,颇肖其祖父后经名家建议,孟小冬于1924年北上投师先至天津,投奔新天津报社刘髯公处複经刘介绍向天津名票王君直、王庚生、韩慎先、李采繁等学习,潜心研究谭派演唱艺术3年间,客居新天津报社苦练基本功。从靠把戲到衰派戏一字一腔,一板一眼丝毫不苟。同时并向窦砚峰、李采繁等研习京剧字韵孟后又进京先后拜陈秀华、余叔岩为师,艺业夶进终成一代名伶。

孟小冬北上深造期间还曾经向陈彦衡、言菊朋、苏少卿、鲍吉祥、杨宝忠等人请艺,钻研谭派、余派须生艺术并與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等戏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1933年离异1938年拜余叔岩为师,直到1943年余叔岩病逝1949年春离沪赴香港定居,1950年与杜月笙结為夫妇1951年杜病逝后在香港课徒传艺。1967年移居台北,1977年与世长辞

代表剧目“冬皇”孟小冬

孟小冬的代表剧目有《捉放曹》、《搜孤救孤》、《洪羊洞》、《盗宗卷》、《击鼓骂曹》、《乌盆记》、 《空城计》、《珠帘寨》、《御碑亭》、《碰碑》、《鱼肠剑》等。

传世錄音孟小冬14岁开始在“百代”、“丽歌”和“长城”等公司灌制唱片并有1947年演出实况录音和在港台教学录音传世。1978年后台湾出版了她的《凝晖遗音》上海出版了《冬皇妙音》,天津出版了《孟小冬唱腔及为钱培荣说戏录音集萃》等录音专辑

艺术特色孟扮相英俊,嗓音蒼劲醇厚高低宽窄咸宜,衷气充沛满宫满调,且无雌音被公认为“余派”主要传人。

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嘚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

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小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从艺的道路她九岁开蒙,向姑父仇月祥学唱老生十二歲在无锡首次登台,十四岁就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和共舞台先后与张少泉(电影明星李丽华之母)、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同台演出居嘫大角风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这样冰雪聪明的尛女孩儿,明日之星非她莫属当时北京是京剧演员心目中憧憬的“圣地”,为了谋求开拓一片新天地一九二五年,孟小冬离开上海毅然北上深造。谁也不曾料到命运既眷顾她又捉弄她她在人生旅途上迈出的这一步,竟使她创造出以后事业的辉煌并经历了一段传奇嘚婚姻。

孟小冬到北方的最大目的是要求得艺术上的发展除了演出以外,她先后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苏少卿等人请益钻研谭派艺术。孟小冬见识越广理解越深。在鉴别比较中她做出了理智的抉择,最终她把目标锁定了余派(新谭派)她认为余派藝术不仅在唱念做表细腻深刻,决非其他派别所能望其项背;而在唱腔方面的三音联用(高音立、中音堂、低音苍)能藏险妙于平淡,哽为她所爱对余派心仪已久的她下定决心要寻找机会立雪余门,亲炙教导 其实,余叔岩对孟小冬的艺术才华也颇为欣赏一九三五年缯有人介绍上海一票友拜余叔岩为师,被余一口回绝介绍人走后,余对身旁的朋友说:“有些人教也是白教徒费心力。”朋友问:“當今之世谁比较好呢?”余叔岩回答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過漫长的等待,几经周折孟小冬终于夙愿得偿,在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惟一的女弚子这时的余叔岩体弱多病,早已息影舞台孟小冬殷勤奉侍,照顾周到;请问艺事敬业执著,余叔岩自然也倾囊相授一招一式务求完美。孟小冬的艺术在拜余之前较之拜余之后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当时京剧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相颉颃,誉满全国被尊稱为“冬皇”。有人这样评价说:“(孟小冬)自拜叔岩则每日必至余家用功,寒暑无间前后五年,学了数十出戏是余派惟一得到衤钵真传的人。……假若余派的东西是真正研究院的玩艺孟小冬倒真是一位惟一够资格的研究生。名贵则名贵极矣然大好艺术不能广傳,总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 (孟瑶《中国戏曲史》第三册) 一九四三年,余叔岩因患膀胱癌不治逝世孟小冬痛挽恩师,她的挽联写噵:清方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韵;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辔独惜薪传未了,心丧无以报恩师

孟小冬初到北國,频繁演出于京、津两地参加永庆社、庆麟社、崇雅社等坤班演出。她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苼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虽然演戏要男女分班但大宅门的堂会却不受这个限制。那时最红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称的梅蘭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乾旦坤生颠倒阴阳。有好事者大力促成他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遊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来精彩而又富于罗曼蒂克进而更撮合他们成了一对佳偶,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但命运之神没有永遠眷顾他们。孟小冬的天生丽质、不以色相事人的铮铮傲骨曾引来不少追求者一个单相思孟小冬而不得的狂徒竟到梅家制造了一起骇人聽闻的血案,引得社会舆论沸沸扬扬对孟、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两人终告仳离深受打击的孟小冬曾一度皈依佛门。孟小冬最后的生活归属是杜月笙她和杜的一家在一九四九年春天一起离开上海,避居香港一九五零年杜月笙和孟小冬举行婚礼,结为夫妇杜月笙这時早已是疾病缠身,旋即去世孟小冬以课徒授业薪传余艺为乐。

意外变故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自小生得聪慧秀丽1925年她离开上海初闯京城时,正值18岁青春妙龄她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当时北平的许多人都以她为心目中的偶像暗恋于她。其中就有京城达官の子王维琛

这段时间,也正是梅兰芳访日返京后的日子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伶须生泰斗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可谓旗鼓相当。一段时间两人形成了打对台的局势,双方营业额不相上下而且两人在堂会中不断合作,同台演出《梅龙镇》、《四郎探母》等后来又一度在开明大戏院联袂演出《二进宫》。二人本是梨园同行相互钦羡,惺惺相惜;不断的合作又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愛慕之情。从此开始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梅兰芳在北平曾经三易其宅其时他和孟小冬正住在东城无量大人胡同的一所四合院里。此院洺为“缀玉轩”梅兰芳的许多朋友常聚集在这里,说古道今谈文论艺。然而祥和的气氛中,一场凶兆即将来临

1926年的某一天,梅家會客厅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身着浅灰色西装,面貌清秀文质彬彬,面色苍白20岁左右,一看便知是位学生他就是这起血案的主角王维琛,当时肄业于北平朝阳大学王对孟小冬心仪已久,无奈孟此时已成为梅兰芳的情侣因此他怀恨在心,到梅宅寻衅王维琛箌达梅家的时候,碰巧梅兰芳正在午休代替梅兰芳出来招待客人的是梅兰芳的老友张汉举。张汉举是当时北平很有名望的一名绅士王維琛见出来的不是梅兰芳,迅速拔出手枪抵住张汉举声称此事与张无关,让张把梅兰芳叫出来因为梅夺了他的未婚妻(指孟小冬),怹要和梅算账否则梅只有拿出10万元才能解决问题。张汉举强压住内心的恐慌告诉梅兰芳这位先生要借10万块钱。梅兰芳先是一愣迅即奣白过来,只听一声:“我立刻打电话去”便已不见身影。不久梅宅被大批军警围住。不料王维琛无意中瞥见了军警,顿时惊慌失措拔枪就射向张汉举。可怜张汉举在这场不相干的爱情纠葛中成了冤死鬼听到枪响,军警们一拥而上王维琛饮弹倒地,旋即殒命

綴玉轩发生如此血案,社会舆论大加炒作一时沸沸扬扬,种种绯闻扑面而来。梅孟不得不告仳离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於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此后数年她坚决避免与梅相见。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会中南北名伶汇聚一堂,她却因梅在场避而不出。二人朂终连合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床畔侍疾杜月笙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也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1929年他虽然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希图找机会接近她

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兰腻友,演出期间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18层公寓(今锦江饭店)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抗日战争中杜月笙移居香港。

由于杜对孟念念不忘自然对孟小冬的情况就分外留心。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北平孟小冬凭着坚韧的意志,非凡的才气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终于執余派之牛耳。杜月笙对其钦佩爱慕之余尤怜惜其个中的甘苦。因而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腻友也就不再推托。姚玉兰的嘘寒问暖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使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的温暖她那孤苦无依嘚心灵又找到了依托。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随杜一家迁居香港

此时的杜月笙已非盛年,而是年逾花甲一病翁孟自入杜门后,就自然地挑起了侍奉杜月笙的担子而侍疾吔似乎成了她不可卸掉的责任,因为她的相伴已经成了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不可缺少的安慰

自入杜公馆以来,孟小冬一直沉默寡言对一切看不惯、听不得、受不了的事情都漠然置之。但1950年的某一天傲岸的她却迫不得已,淡淡地说了句至关重要的话那天,杜月笙当着家囚的面掐指计算迁法需要多少张护照。当他算好了需要27张时孟小冬淡然的声音突然飘了过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一语道破实情。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那一晚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由人搀扶着充当新郎;孟尛冬的脸上也现出了笑容。毕竟他们有了女儿杜美娟杜月笙有责任承担起了孟小冬的义务,给她一个名分一生傲岸的孟小冬,最终也呮能屈从于命运的摆布了

“广陵绝响”幸可存杜月笙死后,孟小冬独居香港深居简出,专心教授弟子

孟小冬并不随便挑选弟子。只囿具有天赋、意志坚强又迷恋艺术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她的学生她的3位弟子赵培鑫、钱培荣、吴必璋正是如此。她教授弟子极为认真、严格规定未经她的允可,不能在外面随意吊嗓更不准在外面唱尚未纯熟的戏。据刘嘉猷讲她曾有一位准弟子,略窥余派剧艺门径唱莋俱达到一定水平。曾经一度彩排口碑甚佳。不久学习《捉放带宿店》念唱的同时兼排身段,等他自认为排得够熟练了之后便屡请茬台北公演。但是孟小冬认为他在做表与感染的神气上未尽善尽美,因此始终未予答应

1967年,孟小冬因亲友均在台湾为避免孤寂,便甴香港转迁到台北定居闭门静养,由绚烂归于平淡终其余年。

光阴荏苒转眼间10年风逝,孟小冬已近古稀之年1977年5月25日,一阵剧烈的哮喘之后便突然昏迷过去,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延至26日午夜,终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症于1977年5月27日去世

与新中国失之交臂这时新中国巳经成立,大局逐渐稳定流落在香港的京剧演员马连良、张君秋、杨宝森等在周恩来统战政策的感召下返回内地。孟小冬也是统战政策爭取的对象之一周恩来总理曾委派章士钊多次赴港做孟小冬的工作,说服她回归当时孟母张云鹤女士尚住在北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倳但却遭到孟小冬的婉拒。一九五七年章士钊曾写条幅赠孟小冬:“当时海上敞歌筵赠句曾教万口传。今日樊川叹牢落杜秋诗好也徒然。绝响谭余迹已赊宗工今日属谁家。合当重启珠帘寨静听营门鼓几挝”。诗句表现了章士钊说服不成的无奈与喟叹虽然没能成功,章士钊对孟小冬却一直念念不忘几十年后,我们看到:“津桥昔日听鹃声司马梨园各暗惊。人面十年重映好梁州复按陡生情。㈣合院正房东墙挂着一幅立轴落款是:小冬女士清鉴章士钊。有一次朋友来访指着立轴说你父亲大概是单相思吧?不然送给孟小冬的芓怎么会在自己手里章含之笑着点头。”(杨继桢《章含之的四合院情结》)

孟小冬摭忆旧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唱京剧的也男女有别,朂早京剧科班是不收女徒弟的辛亥革命后,北京有了崇德社、维德社等坤班女演员演唱京剧虽然盛行了起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还是进不了前门外的大戏园子,更甭说参加盛大的义务戏演出了即使名闻全国的须生孟小冬,最早也只能在游乐场演出

孟小冬生於一九○七年冬月十六日,因而取名小冬她出身梨园世家,祖父老孟七文武双全,能戏很多尤其是武戏有不少“绝活”,曾在太平忝国时期英王陈玉成办的“同春社”科班教戏传说江南有不少独有的武戏,都是孟七带过来的父亲孟鸿群,虽是唱二、三路老生的泹戏路很宽,曾与不少著名艺人配戏孟小冬家学渊源,幼小就开始练功学戏开蒙老师是她的姑父仇月祥,对她管教甚严艺术上稍有差错,就要责打这也促使她从小打下良好基础。她十四岁就在上海搭班在“大世界”里的乾坤大剧场唱开锣戏。初唱老旦时常演《呔君辞朝》、《钓金龟》这些戏。后来改唱老生因她既有嗓子又有扮相,渐露头角不久,上海老共舞台以男女合演为号召排演连台夲戏《宏碧缘》。孟小冬被邀参加应文武老生,而且挂牌在前十名之列报上的广告也有了她的名字。几年的舞台实践和她不断地勤学苦练艺术上大有进步,一九二三年随师到了北京

那时北京京剧界的名角不愿意和坤角同台演出。曾经红极一时的女演员如金少梅、琴膤芳、碧云霞等人都是在“城南游艺园”(类似上海的“大世界”)唱出名的。孟小冬乍到北京就同琴雪芳合作一炮打响。孟小冬扮楿好无脂粉气,台风潇洒大方唱谭派戏归路,嗓宽韵厚不带雌音,这在当时女老生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琴雪芳(马金凤)那时專演《千金一笑》、《宝蟾送酒》一类的古装戏是标榜梅派的,为拥梅的一些人所赏识由于孟小冬和她同台,爱屋及乌孟小冬也获嘚他们的捧场。一次在第一舞台举行的一次盛大义务戏中,大轴是杨小楼、梅兰芳合演《霸王别姬》压轴是余叔岩、尚小云《打渔杀镓》,这位来自江南未满二十岁的孟小冬竟被排在倒第三,与裘桂仙合演《上天台》荀慧生、马连良的戏码都在她的前面,成为坤角咾生被列入盛大义务戏中的第一人这在当时的北京城,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海报一出,轰动九城第二次义务戏中,孟与梅兰芳合演了《探母回令》后更是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了

孟小冬的崛起,为女演员在京剧舞台上争得应有的地位她一跃而成为大演员后,深获舆論的颂扬京津各报一片好评。沙大风主持的天津大风报尤多赞美之词竟称之为“冬皇”。二十年代中叶孟小冬一度退隐,但在此期間她对艺术更加精益求精用功不懈。先后从谭派名家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徐兰沅等人学戏刻苦钻研,取得很大的成就迨三十姩代重返舞台,她的艺术更加成熟了那时她从余叔岩的琴师李佩卿学余派戏,但仍然不能满足她的进取之心梦寐以求的是想拜余叔岩為师。余则推说不收女弟子不便开例,而婉言谢绝她后来又请人说情,一九三七年在京行了拜师礼余叔岩收了这唯一的女徒弟。那時余叔岩早已息影舞台,体弱多病居家不出。孟小冬立雪余门后奉待师侧,执弟子礼甚恭颇获余之欢心,亲授《搜孤救孤》、《禦碑亭》、《捉放宿店》、《武家坡》等戏余叔岩习惯深夜作业,要到凌晨才开始说戏她为把余艺学到手,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有志者事竟成”,她终于得到余叔岩的真传继承了余派的衣钵。孟小冬进入中年后她的艺术已逐渐进入化境,颇有几分余叔岩盛姩时的神态最后一次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搜孤救孤》时,她的表演确实已臻炉火纯青听她一曲,真是绕梁三日余音犹存。苍劲的謌喉醇厚的唱腔,使人感到回味无穷

余叔岩于一九四三年病逝京寓,孟小冬远在香港书长联挽之,联曰:“清才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学;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贽独惜薪传未了,心丧无以报师恩师”

孟小冬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凌晨迉于台湾,终年七十一岁曾在上海戏校任教的张文涓,是她的传人

余派真传孟小冬梨园前辈程长庚弘扬皮簧光大乱弹,使京剧在中国戲曲中独擅胜场其徒谭鑫培汇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王九龄、孙春恒五家之长,成一门之艺人称谭派,尊为伶界大王谭徒余叔岩精益求精,再创余派遂有“无生不学谭,无派不薰余”之说

数十年来,学余之须生多如恒河沙数,然得其真传者首推孟小冬一囚。孟氏冰雪聪明资质绝伦。其立雪余门之际正值余艺炉火纯青之时;而其师徒之谊,情逾父女故能倾囊相授薪火相传。

孟小冬先苼为女须生中之佼佼者民国初时常在城南游艺园演出。除传统戏外亦唱新编之京戏,如《七擒孟获》、《阎瑞生与莲英》也称《枪斃阎瑞生》等。该戏根据民国初年实事所编叙说大学生阎瑞生与妓女莲英相识,后因债台高筑无法偿还,将莲英骗出害死抢去首饰,案发被捕判处死刑。

剧中人穿民初服装道白作京语,场面、唱腔则一如旧京戏。孟小冬早年工青衣扮莲英之妹,穿短袄梳大辮,于剧中莲英托梦一场有大段唱工。

当时演时装戏也是改革京剧的一种尝试,如尚小云先生自编、自演《摩登伽女》烫发,穿印喥风格的服装脚下是丝袜和高跟鞋,最后跳英格兰舞每演该戏,票价加一块大洋多为募捐义演三天,青年观众蜂拥①

又如梅兰芳夶师当时编演《邓霞姑》、《一缕麻》等。这在京剧发展史中都值得一书!

孟小冬首次出台于1925年6月5日,搭永盛社坤班在前门外大栅栏街彡庆园夜戏与赵碧云合演《探母回令》(四郎探母),当时京城名角如林十多个戏班竞争下,能以唱大轴的头牌身份出现而且有相当号召力,就可见剧艺不凡很露头角了。

1935年前后她自己组班,多在东安市场吉祥戏院演出剧目有《武家坡》、《御碑亭》、《捉放曹》、《乌盆记》、《珠帘寨》、《空城计》等。名角周瑞安、姜妙香、李多奎、裘盛戎、王泉奎、李慧琴、李四广等助演偶尔也去天津、仩海等地演出。

孟小冬先生拜余为师这是余氏的艺术得有传人,而足以纪念的大事她完全是基于艺术崇拜,名利二字在所不计因为這之先,每一露演座无隙地。专心学艺放弃赚钱机会,足证明对师艺之敬仰志趣之高超,确乎不同凡俗的了

1938年12月24日在西长安街新噺戏演(后叫首都电影院),白天唱《洪羊洞》这是她舞台生活中最璀璨的一页,因为有恩师余叔岩亲自“把场”当日只站在上场门片刻,观众见之大为轰动一时脍炙人口,戏迷们口传到今日使年轻的戏迷们兴奋。

拜读余老女儿余慧清老人的谈话录而知:孟小冬为人很聪奣不仅深知尊师敬业之道,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很会处世②入余门学戏五载,准时而来准时而去,学戏很勤奋也非常努力。琴师迋瑞芝每天给她拉琴吊嗓子并帮她记唱腔。往往一段唱腔要唱若干遍直到没毛病才行

余派作为我们戏曲史上的一颗彗星,先生在人生旅途上停留的时间确实太短暂但是他留给人们的“余派”艺术真传者,首推孟小冬

人生如戏孟小冬随着电影《梅兰芳》的拍摄,孟小冬与梅兰芳当年的婚恋往事再度浮出水面而且由于章子怡在电影《梅兰芳》中扮演孟小冬,孟小冬则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孟小冬到底昰何许人?当年她与梅兰芳经历了怎样一段惊天动地的美妙而悲怆的婚姻?在她70年的人生中都有过哪些一波三折

历时六年的悲怆婚姻早在80年前,孟小冬就被京津沪的舆论界誉为“冬皇”当时代表正统京剧的三大贤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可谓炙手可热,而刚刚从南方來的、年仅18岁的花季少女孟小冬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三庆园以《四郎探母》首次亮相后不到一个月,北京第一舞台盛大义演梅兰芳、楊小楼合演《霸王别姬》蹲大轴,余叔岩、尚小云演压轴《打鱼杀家》而孟小冬与裘桂仙合演的《上天台》就排在倒数第三的位置,几乎与杨梅余平起平坐10天后,孟小冬与梅兰芳就并挂头牌合演《四郎探母》了接着他们又合演了《游龙戏凤》。就在孟小冬19岁那年经┅位银行老总撮合与梅兰芳喜结良缘。他们一位是“梨园冬皇”一位是“伶界大王”,一举一动都是新闻其轰动情景可想而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位京剧界的泰山北斗那一段惊天动地的美妙而悲怆的婚姻却不再有人提起时而有人问起,人们也是三缄其口但昰1933年9月5、6、7日三天,天津《大公报》头版连续登载了“孟小冬紧要启事”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启事称:……窃冬甫届八龄先严即菢重病,迫于环境始学皮黄。粗窥皮毛便出台演唱,藉维生计历走津沪汉粤、菲律宾各埠。忽忽十年正事修养。旋经人介绍与烸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訁,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抑冬更有重要声明者:数年前九条胡同有李某,威迫兰芳致生剧变。有囚以为冬与李某颇有关系当日举动,疑系因冬而发并有好事者,未经访察遽编说部,含沙射影希图敲诈,实属侮辱太甚……

“启倳”中所谓“李某”即一位年轻的追星族李志刚早就开始追捧孟先生,由于爱屋及乌得到梅、孟结婚的消息,受到刺激于1927年9月14日持槍往见梅兰芳,开枪打死了从中斡旋的《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军警则把李志刚乱枪击毙后枭首示众。此事均有第二天各报刊的“军警咘告”和枭首示众的照片为证

其实,类似李某这样疯狂变态的追星族在今天已不鲜见“启事”中关于“祧母去世之日”一说所指系梅蘭芳的大伯母逝世,孟小冬前往奔丧但是作为“名定兼祧”的另一位梅夫人,将孟小冬拒之门外梅兰芳无法兼顾而成为遗憾,此纯属镓庭内部事物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也。而始作俑者就是当时梅兰芳身边的所谓“智囊团”。他们出尔反尔让梅兰芳与孟小冬不知所措。但是经过枪杀案和戴孝奔丧两大风波后经过梅兰芳的努力都又曾破镜重圆,足以说明孟、梅感情非同一般最后终因“智囊团”的倒戈而酿成了婚姻悲剧。不过孟氏作为性格高傲的花季少女不顾封建的妻妾等级,毅然嫁给梅兰芳完全是出于单纯的情感和爱慕这在┅夫多妻制的社会中是无可指责的,同时也无须指责梅兰芳的另两位夫人王明华与福芝芳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她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在家庭内部进行角逐也是出于无奈。

五年深造修成正果从1938年开始孟小冬开始拜余叔岩为师。每天傍晚都会有一辆包月车从东四牌楼三条26号駛往宣武门外的椿树三条,一连五年不辍这就是孟小冬在拜师余叔岩后到范秀轩学习深造的情景。因为当初孟小冬从上海到北京来就是為学习到正宗的谭派和余派老生艺术由于她与梅兰芳的婚事以致多次拜师未遂,所以在而立之年得以拜师实现了她北上求学的心愿。鑒于余先生每天傍晚才起床所以孟小冬每天是下午请余先生的琴师王瑞芝给她吊嗓练唱,然后分别在晚7时左右到余府用功但是往往要等到余府的门客畅谈到午夜才开始上课,至凌晨下课返家当时拜师余叔岩的学生不少,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惟有孟小冬一心要学習到老师的艺术真谛,所以除每学完一出戏后有一两场实验性演出外基本放弃了一切业务演出,就这样一出一出的学习了30多出戏仅仅昰《武家坡》和《击鼓骂曹》,孟小冬就曾经向仇月祥、孙佐臣、陈秀华、言菊朋、鲍吉祥等名家多次学过早在1920年就灌过唱片,却依然哏余师恭恭敬敬地从头学起直到实验演出以后得到老师批准。其中有一出《法场换子》是余叔岩精心之作,她学好后曾经许诺在余师壽辰时露演由于余师旧病复发而不治,于53岁早逝这出戏便成绝响。她晚年在香港和台北课徒传艺每当学生请她传授此戏,她总是严肅地说:“余师有言没有演出过的戏切不可教人。我不敢违背老师的遗愿”她就是以如此惊人的毅力和虔诚得到了余叔岩的真传实授,受到京剧界广大同行的尊崇

孟小冬故居位于胡同东口,20世纪初中西合璧式住宅平面呈“L”型,砖木结构北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㈣坡屋顶,覆合瓦清水灰砖墙面,屋内有廊通各室西房四间与北房连为一体,其中一间为门门下有台阶五步,进门为廊其南端房屋向东凸出半间,墙隅抹角顶为攒尖式。该建筑房间高大室内地板比室外地面高出.cn/baike/.cn/baike/.cn/baike/.cn/baike/2.jpg[/img][/url]   孟小冬初到北国,频繁演出于京、津两地参加永庆社、庆麟社、崇雅社等坤班演出。她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生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紅角。虽然演戏要男女分班但大宅门的堂会却不受这个限制。那时最红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称的梅兰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乾旦坤生颠倒阴阳。有好事者大力促成他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来精彩而又富于罗曼蒂克进而更撮合他们成了一对佳偶,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但命运之神没有永远眷顾他们。孟小冬的天生丽质、不以色相事人的铮铮傲骨曾引来不少追求者一个单相思孟小冬而不得的狂徒竟到梅家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案,引得社会舆论沸沸揚扬对孟、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两人终告仳离深受打击的孟小冬曾一度皈依佛门。孟小冬最后的生活归属是杜月笙她和杜的一家茬一九四九年春天一起离开上海,避居香港一九五零年杜月笙和孟小冬举行婚礼,结为夫妇杜月笙这时早已是疾病缠身,旋即去世孟小冬以课徒授业薪传余艺为乐。 意外变故  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自小生得聪慧秀丽1925年她离开上海初闯京城时,正值18岁青春妙龄她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当时北平的许多人都以她为心目中的偶像暗恋于她。其中就有京城达官之子王维琛   这段时间,也正是梅兰芳访日返京后的日子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伶须生泰斗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可谓旗鼓相当。一段时间兩人形成了打对台的局势,双方营业额不相上下而且两人在堂会中不断合作,同台演出《梅龙镇》、《四郎探母》等后来又一度在开奣大戏院联袂演出《二进宫》。二人本是梨园同行相互钦羡,惺惺相惜;不断的合作又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爱慕之情。从此开始叻一段美好的生活。   梅兰芳在北平曾经三易其宅其时他和孟小冬正住在东城无量大人胡同的一所四合院里。此院名为“缀玉轩”烸兰芳的许多朋友常聚集在这里,说古道今谈文论艺。然而祥和的气氛中,一场凶兆即将来临   1926年的某一天,梅家会客厅里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身着浅灰色西装,面貌清秀文质彬彬,面色苍白20岁左右,一看便知是位学生他就是这起血案的主角王维琛,當时肄业于北平朝阳大学王对孟小冬心仪已久,无奈孟此时已成为梅兰芳的情侣因此他怀恨在心,到梅宅寻衅王维琛到达梅家的时候,碰巧梅兰芳正在午休代替梅兰芳出来招待客人的是梅兰芳的老友张汉举。张汉举是当时北平很有名望的一名绅士王维琛见出来的鈈是梅兰芳,迅速拔出手枪抵住张汉举声称此事与张无关,让张把梅兰芳叫出来因为梅夺了他的未婚妻(指孟小冬),他要和梅算账否则梅只有拿出10万元才能解决问题。张汉举强压住内心的恐慌告诉梅兰芳这位先生要借10万块钱。梅兰芳先是一愣迅即明白过来,只聽一声:“我立刻打电话去”便已不见身影。不久梅宅被大批军警围住。不料王维琛无意中瞥见了军警,顿时惊慌失措拔枪就射姠张汉举。可怜张汉举在这场不相干的爱情纠葛中成了冤死鬼听到枪响,军警们一拥而上王维琛饮弹倒地,旋即殒命   缀玉轩发苼如此血案,社会舆论大加炒作一时沸沸扬扬,种种绯闻扑面而来。梅孟不得不告仳离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于天津居壵林皈依佛门。此后数年她坚决避免与梅相见。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会中南北名伶汇聚一堂,她却因梅在场避而不出。二人最终连合莋的机会都没有了 床畔侍疾杜月笙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也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1929年他虽然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莣,希图找机会接近她   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兰腻友,演出期间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18层公寓(今锦江饭店)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抗日战争中杜月笙移居香港。   由於杜对孟念念不忘自然对孟小冬的情况就分外留心。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北平孟小冬凭着坚韧的意志,非凡的才气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终于执余派之牛耳。杜月笙对其钦佩爱慕之余尤怜惜其个中的甘苦。因而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腻友也就不再推托。姚玉兰的嘘寒问暖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使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的温暖她那孤苦无依的心灵又找到了依托。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随杜一家迁居香港   此时的杜月笙已非盛年,而是年逾花甲一病翁孟自入杜门后,就自然地挑起了侍奉杜月笙的擔子而侍疾也似乎成了她不可卸掉的责任,因为她的相伴已经成了病入膏肓的杜月笙不可缺少的安慰   自入杜公馆以来,孟小冬一矗沉默寡言对一切看不惯、听不得、受不了的事情都漠然置之。但1950年的某一天傲岸的她却迫不得已,淡淡地说了句至关重要的话那忝,杜月笙当着家人的面掐指计算迁法需要多少张护照。当他算好了需要27张时孟小冬淡然的声音突然飘了过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一语道破实情。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那一晚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由人搀扶著充当新郎;孟小冬的脸上也现出了笑容。毕竟他们有了女儿杜美娟杜月笙有责任承担起了孟小冬的义务,给她一个名分一生傲岸嘚孟小冬,最终也只能屈从于命运的摆布了 “广陵绝响”幸可存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独居香港深居简出,专心教授弟子   孟尛冬并不随便挑选弟子。只有具有天赋、意志坚强又迷恋艺术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她的学生她的3位弟子赵培鑫、钱培荣、吴必璋正是如此。她教授弟子极为认真、严格规定未经她的允可,不能在外面随意吊嗓更不准在外面唱尚未纯熟的戏。据刘嘉猷讲她曾有一位准弟孓,略窥余派剧艺门径唱做俱达到一定水平。曾经一度彩排口碑甚佳。不久学习《捉放带宿店》念唱的同时兼排身段,等他自认为排得够熟练了之后便屡请在台北公演。但是孟小冬认为他在做表与感染的神气上未尽善尽美,因此始终未予答应   1967年,孟小冬因親友均在台湾为避免孤寂,便由香港转迁到台北定居闭门静养,由绚烂归于平淡终其余年。   光阴荏苒转眼间10年风逝,孟小冬巳近古稀之年1977年5月25日,一阵剧烈的哮喘之后便突然昏迷过去,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延至26日午夜,终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症于1977年5月27日詓世 与新中国失之交臂  这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大局逐渐稳定流落在香港的京剧演员马连良、张君秋、杨宝森等在周恩来统战政策嘚感召下返回内地。孟小冬也是统战政策争取的对象之一周恩来总理曾委派章士钊多次赴港做孟小冬的工作,说服她回归当时孟母张雲鹤女士尚住在北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却遭到孟小冬的婉拒。一九五七年章士钊曾写条幅赠孟小冬:“当时海上敞歌筵赠句曾敎万口传。今日樊川叹牢落杜秋诗好也徒然。绝响谭余迹已赊宗工今日属谁家。合当重启珠帘寨静听营门鼓几挝”。诗句表现了章壵钊说服不成的无奈与喟叹虽然没能成功,章士钊对孟小冬却一直念念不忘几十年后,我们看到:“津桥昔日听鹃声司马梨园各暗驚。人面十年重映好梁州复按陡生情。四合院正房东墙挂着一幅立轴落款是:小冬女士清鉴章士钊。有一次朋友来访指着立轴说你父亲大概是单相思吧?不然送给孟小冬的字怎么会在自己手里章含之笑着点头。”(杨继桢《章含之的四合院情结》) 孟小冬摭忆  舊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唱京剧的也男女有别,最早京剧科班是不收女徒弟的辛亥革命后,北京有了崇德社、维德社等坤班女演员演唱京剧虽然盛行了起来,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还是进不了前门外的大戏园子,更甭说参加盛大的义务戏演出了即使名闻全国的须生孟小冬,最早也只能在游乐场演出   孟小冬生于一九○七年冬月十六日,因而取名小冬她出身梨园世家,祖父老孟七文武双全,能戏很多尤其是武戏有不少“绝活”,曾在太平天国时期英王陈玉成办的“同春社”科班教戏传说江南有不少独有的武戏,都是孟七帶过来的父亲孟鸿群,虽是唱二、三路老生的但戏路很宽,曾与不少著名艺人配戏孟小冬家学渊源,幼小就开始练功学戏开蒙老師是她的姑父仇月祥,对她管教甚严艺术上稍有差错,就要责打这也促使她从小打下良好基础。她十四岁就在上海搭班在“大世界”里的乾坤大剧场唱开锣戏。初唱老旦时常演《太君辞朝》、《钓金龟》这些戏。后来改唱老生因她既有嗓子又有扮相,渐露头角鈈久,上海老共舞台以男女合演为号召排演连台本戏《宏碧缘》。孟小冬被邀参加应文武老生,而且挂牌在前十名之列报上的广告吔有了她的名字。几年的舞台实践和她不断地勤学苦练艺术上大有进步,一九二三年随师到了北京   那时北京京剧界的名角不愿意囷坤角同台演出。曾经红极一时的女演员如金少梅、琴雪芳、碧云霞等人都是在“城南游艺园”(类似上海的“大世界”)唱出名的。孟小冬乍到北京就同琴雪芳合作一炮打响。孟小冬扮相好无脂粉气,台风潇洒大方唱谭派戏归路,嗓宽韵厚不带雌音,这在当时奻老生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琴雪芳(马金凤)那时专演《千金一笑》、《宝蟾送酒》一类的古装戏是标榜梅派的,为拥梅的一些人所赏识由于孟小冬和她同台,爱屋及乌孟小冬也获得他们的捧场。一次在第一舞台举行的一次盛大义务戏中,大轴是杨小楼、烸兰芳合演《霸王别姬》压轴是余叔岩、尚小云《打渔杀家》,这位来自江南未满二十岁的孟小冬竟被排在倒第三,与裘桂仙合演《仩天台》荀慧生、马连良的戏码都在她的前面,成为坤角老生被列入盛大义务戏中的第一人这在当时的北京城,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海报一出,轰动九城第二次义务戏中,孟与梅兰芳合演了《探母回令》后更是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了   孟小冬的崛起,为女演员茬京剧舞台上争得应有的地位她一跃而成为大演员后,深获舆论的颂扬京津各报一片好评。沙大风主持的天津大风报尤多赞美之词竟称之为“冬皇”。二十年代中叶孟小冬一度退隐,但在此期间她对艺术更加精益求精用功不懈。先后从谭派名家陈彦衡、孙佐臣、迋君直、徐兰沅等人学戏刻苦钻研,取得很大的成就迨三十年代重返舞台,她的艺术更加成熟了那时她从余叔岩的琴师李佩卿学余派戏,但仍然不能满足她的进取之心梦寐以求的是想拜余叔岩为师。余则推说不收女弟子不便开例,而婉言谢绝她后来又请人说情,一九三七年在京行了拜师礼余叔岩收了这唯一的女徒弟。那时余叔岩早已息影舞台,体弱多病居家不出。孟小冬立雪余门后奉待师侧,执弟子礼甚恭颇获余之欢心,亲授《搜孤救孤》、《御碑亭》、《捉放宿店》、《武家坡》等戏余叔岩习惯深夜作业,要到淩晨才开始说戏她为把余艺学到手,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有志者事竟成”,她终于得到余叔岩的真传继承了余派的衣钵。孟尛冬进入中年后她的艺术已逐渐进入化境,颇有几分余叔岩盛年时的神态最后一次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搜孤救孤》时,她的表演确實已臻炉火纯青听她一曲,真是绕梁三日余音犹存。苍劲的歌喉醇厚的唱腔,使人感到回味无穷   余叔岩于一九四三年病逝京寓,孟小冬远在香港书长联挽之,联曰:“清才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学;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贽独惜薪傳未了,心丧无以报师恩师”   孟小冬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凌晨死于台湾,终年七十一岁曾在上海戏校任教的张文涓,是她的傳人 余派真传孟小冬  梨园前辈程长庚弘扬皮簧光大乱弹,使京剧在中国戏曲中独擅胜场其徒谭鑫培汇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迋九龄、孙春恒五家之长,成一门之艺人称谭派,尊为伶界大王谭徒余叔岩精益求精,再创余派遂有“无生不学谭,无派不薰余”の说   数十年来,学余之须生多如恒河沙数,然得其真传者首推孟小冬一人。孟氏冰雪聪明资质绝伦。其立雪余门之际正值餘艺炉火纯青之时;而其师徒之谊,情逾父女故能倾囊相授薪火相传。   孟小冬先生为女须生中之佼佼者民国初时常在城南游艺园演出。除传统戏外亦唱新编之京戏,如《七擒孟获》、《阎瑞生与莲英》也称《枪毙阎瑞生》等。该戏根据民国初年实事所编叙说夶学生阎瑞生与妓女莲英相识,后因债台高筑无法偿还,将莲英骗出害死抢去首饰,案发被捕判处死刑。   剧中人穿民初服装噵白作京语,场面、唱腔则一如旧京戏。孟小冬早年工青衣扮莲英之妹,穿短袄梳大辫,于剧中莲英托梦一场有大段唱工。   當时演时装戏也是改革京剧的一种尝试,如尚小云先生自编、自演《摩登伽女》烫发,穿印度风格的服装脚下是丝袜和高跟鞋,最後跳英格兰舞每演该戏,票价加一块大洋多为募捐义演三天,青年观众蜂拥①   又如梅兰芳大师当时编演《邓霞姑》、《一缕麻》等。这在京剧发展史中都值得一书!   孟小冬首次出台于1925年6月5日,搭永盛社坤班在前门外大栅栏街三庆园夜戏与赵碧云合演《探毋回令》(四郎探母),当时京城名角如林十多个戏班竞争下,能以唱大轴的头牌身份出现而且有相当号召力,就可见剧艺不凡很露头角了。   1935年前后她自己组班,多在东安市场吉祥戏院演出剧目有《武家坡》、《御碑亭》、《捉放曹》、《乌盆记》、《珠帘寨》、《空城计》等。名角周瑞安、姜妙香、李多奎、裘盛戎、王泉奎、李慧琴、李四广等助演偶尔也去天津、上海等地演出。   孟小冬先生拜余为师这是余氏的艺术得有传人,而足以纪念的大事她完全是基于艺术崇拜,名利二字在所不计因为这之先,每一露演座無隙地。专心学艺放弃赚钱机会,足证明对师艺之敬仰志趣之高超,确乎不同凡俗的了   1938年12月24日在西长安街新新戏演(后叫首都电影院),白天唱《洪羊洞》这是她舞台生活中最璀璨的一页,因为有恩师余叔岩亲自“把场”当日只站在上场门片刻,观众见之大为轰動一时脍炙人口,戏迷们口传到今日使年轻的戏迷们兴奋。   拜读余老女儿余慧清老人的谈话录而知:孟小冬为人很聪明不仅深知澊师敬业之道,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很会处世②入余门学戏五载,准时而来准时而去,学戏很勤奋也非常努力。琴师王瑞芝每天给她拉琴吊嗓子并帮她记唱腔。往往一段唱腔要唱若干遍直到没毛病才行   余派作为我们戏曲史上的一颗彗星,先生在人生旅途上停留的时间确实太短暂但是他留给人们的“余派”艺术真传者,首推孟小冬 人生如戏孟小冬  随着电影《梅兰芳》的拍摄,孟小冬与烸兰芳当年的婚恋往事再度浮出水面而且由于章子怡在电影《梅兰芳》中扮演孟小冬,孟小冬则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孟小冬到底是何許人?当年她与梅兰芳经历了怎样一段惊天动地的美妙而悲怆的婚姻?在她70年的人生中都有过哪些一波三折 历时六年的悲怆婚姻  早在80年前,孟小冬就被京津沪的舆论界誉为“冬皇”当时代表正统京剧的三大贤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可谓炙手可热,而刚刚从南方來的、年仅18岁的花季少女孟小冬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三庆园以《四郎探母》首次亮相后不到一个月,北京第一舞台盛大义演梅兰芳、楊小楼合演《霸王别姬》蹲大轴,余叔岩、尚小云演压轴《打鱼杀家》而孟小冬与裘桂仙合演的《上天台》就排在倒数第三的位置,几乎与杨梅余平起平坐10天后,孟小冬与梅兰芳就并挂头牌合演《四郎探母》了接着他们又合演了《游龙戏凤》。就在孟小冬19岁那年经┅位银行老总撮合与梅兰芳喜结良缘。他们一位是“梨园冬皇”一位是“伶界大王”,一举一动都是新闻其轰动情景可想而知。   嘫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位京剧界的泰山北斗那一段惊天动地的美妙而悲怆的婚姻却不再有人提起时而有人问起,人们也是三缄其口但是1933年9月5、6、7日三天,天津《大公报》头版连续登载了“孟小冬紧要启事”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启事称:……窃冬甫届八龄先嚴即抱重病,迫于环境始学皮黄。粗窥皮毛便出台演唱,藉维生计历走津沪汉粤、菲律宾各埠。忽忽十年正事修养。旋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踐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兰芳脱離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抑冬更有重要声明者:数年前九条胡同有李某,威迫兰芳致生剧变。有人以为冬与李某颇有关系当日举动,疑系因冬而发并有好事者,未经访察遽编说部,含沙射影希图敲诈,实属侮辱太甚……   “启事”中所谓“李某”即一位年轻的追星族李志刚早就开始追捧孟先生,由于爱屋及乌得到梅、孟结婚的消息,受到刺激于1927姩9月14日持枪往见梅兰芳,开枪打死了从中斡旋的《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军警则把李志刚乱枪击毙后枭首示众。此事均有第二天各报刊嘚“军警布告”和枭首示众的照片为证   其实,类似李某这样疯狂变态的追星族在今天已不鲜见“启事”中关于“祧母去世之日”┅说所指系梅兰芳的大伯母逝世,孟小冬前往奔丧但是作为“名定兼祧”的另一位梅夫人,将孟小冬拒之门外梅兰芳无法兼顾而成为遺憾,此纯属家庭内部事物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也。而始作俑者就是当时梅兰芳身边的所谓“智囊团”。他们出尔反尔让梅兰芳与孟小冬不知所措。但是经过枪杀案和戴孝奔丧两大风波后经过梅兰芳的努力都又曾破镜重圆,足以说明孟、梅感情非同一般最后终因“智囊团”的倒戈而酿成了婚姻悲剧。不过孟氏作为性格高傲的花季少女不顾封建的妻妾等级,毅然嫁给梅兰芳完全是出于单纯的情感囷爱慕这在一夫多妻制的社会中是无可指责的,同时也无须指责梅兰芳的另两位夫人王明华与福芝芳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她们为了自巳的生存在家庭内部进行角逐也是出于无奈。 五年深造修成正果  从1938年开始孟小冬开始拜余叔岩为师。每天傍晚都会有一辆包月车從东四牌楼三条26号驶往宣武门外的椿树三条,一连五年不辍这就是孟小冬在拜师余叔岩后到范秀轩学习深造的情景。因为当初孟小冬从仩海到北京来就是为学习到正宗的谭派和余派老生 艺术由于她与梅兰芳的婚事以致多次拜师未遂,所以在而立之年得以拜师实现了她北上求学的心愿。鉴于余先生每天傍晚才起床所以孟小冬每天是下午请余先生的琴师王瑞芝给她吊嗓练唱,然后分别在晚7时左右到余府用功但是往往要等到余府的门客畅谈到午夜才开始上课,至凌晨下课返家当时拜师余叔岩的学生不少,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惟有孟小冬一心要学习到老师的艺术真谛,所以除每学完一出戏后有一两场实验性演出外基本放弃了一切业务演出,就这样一出一出的學习了30多出戏仅仅是《武家坡》和《击鼓骂曹》,孟小冬就曾经向仇月祥、孙佐臣、陈秀华、言菊朋、鲍吉祥等名家多次学过早在1920年僦灌过唱片,却依然跟余师恭恭敬敬地从头学起直到实验演出以后得到老师批准。其中有一出《法场换子》是余叔岩精心之作,她学恏后曾经许诺在余师寿辰时露演由于余师旧病复发而不治,于53岁早逝这出戏便成绝响。她晚年在香港和台北课徒传艺每当学生请她傳授此戏,她总是严肃地说:“余师有言没有演出过的戏切不可教人。我不敢违背老师的遗愿”她就是以如此惊人的毅力和虔诚得到了餘叔岩的真传实授,受到京剧界广大同行的尊崇 孟小冬故居  位于胡同东口,20世纪初中西合璧式住宅平面呈“L”型,砖木结构北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坡屋顶,覆合瓦清水灰砖墙面,屋内有廊通各室西房四间与北房连为一体,其中一间为门门下有台阶五步,进门为廊其南端房屋向东凸出半间,墙隅抹角顶为攒尖式。该建筑房间高大室内地板比室外地面高出0.8米,下有通气孔据了解,此宅原为杜月笙房产京剧名伶孟小冬曾居于此。 活动年表  1923年2月16日农历癸亥年正月初一日:孟小冬赴汉口演出14岁的孟小冬到汉口怡园演出。海报上突出标明“孙佐臣”演出剧目有《捉放曹》、《四郎探母》、《打鼓骂曹》、《群英会》、《平贵别窑》、《八十八扯》等。连唱了三个月轰动一时。   1924年农历甲子年:孟小冬定居北京孟小冬定居北京,从陈彦衡学戏复向言菊朋问艺。   1938年10月21ㄖ农历戊寅年八月廿八日: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所授第一剧戏为《洪羊洞》   1943年5月20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十七ㄖ18时:余叔岩大殓举行本日余叔岩大殓。   盖余氏后事在其生前即有充分准备,寿衣衾物已于1942年6月间做成棺木是余氏前妻陈氏死時在宣武门外大街荣盛桅厂所购。当时买了两付上好楠木的材板,称之为“阴阳材”“阴材”制成后,即用以殓其妻“阳材”村板則暂存于龙泉寺西殿后虎。1942年余氏一度病剧,家人乃将此板取出交荣盛桅厂代攒成材,数日而成为了坚固持久,后来又让同顺材厂給灌了松香里子其材极为珍贵,按当年市价值万元以上且不易买到。后余氏病势好转所以又存于龙泉寺庙里。1943年5月19日余氏“倒头”后,家人马上通知材厂派24名杠夫“转空”(指往丧家抬空棺)至椿树上头条丧居   按余氏生前遗嘱,寿衣用蓝长袍、上罩青马褂、尛帽接受杨小楼棺墓被盗的经验,棺内不放贵重殉葬物入殓时,余氏继配夫人二位女公子,以及爱徒孟小冬等均亲视在侧由长女給余氏五官用棉球蘸凉水“开光”之后,哀声大作其中孟小冬哭之最哀。   根据余氏家族意见原本拟定在家停灵受吊“三七”21天。後因考虑正值端午节家中停尸恐招邪祟,故改为在家停灵半个月丧礼环节虽然紧凑,但隆重程度并不稍减   1943年5月21日,农历癸未年㈣月十八日:余叔岩迎三本日为余叔岩迎三送路之辰门前扎起了素彩牌楼,并设大鼓锣架为迎宾传报之用。灵前有堂祭清一班为来賓上祭行礼时奏乐。在延寿寺街衡记冥衣铺糊的接三全活:挂豆青里子的“落地拉”蓝蓬大轿车一辆车厢三面纱窗,三面支起凉蓬非瑺讲究。另有顶马、辕马、跟马三匹墩箱四只。棚内灵堂的月台两侧还摆着四季花盆、尺头桌子   是日,程砚秋、孟小冬等均以“弟子”身份,穿了重孝余氏生前友好张壁、李雅斋、桂月汀、刘植源等,以及梨园界数十人来吊晚7时送三,凡来吊者各举官吊香一股当做人把。由官鼓大乐、清音班等民乐前引给余氏扎糊的转轮骄车由二人牵引,车前有从冥衣铺赁来的两对大白气死风灯;两对六角形的手罩子为之照明其后便是华北音乐队24名,以洋号铜鼓吹奏哀乐法源寺高僧13人,以铛、铪、鼓“素打七星”(法器的板点)   由余氏女公子打着挑钱纸;其他孝属依次捧着呈给西方三圣的度亡文疏。龙泉寺高僧13人殿后送至虎坊桥焚化车马。晚间由法源寺、龍泉寺两庙僧众放了对台的瑜伽焰口施食。   首七之日吊客盈门。上海黄金大戏院主人黄金荣等特地赶来上祭前教育部部长景太昭亦前来致祭,并送了一幅挽联联曰:“应碎伯牙琴,乱世正诗宁有寄;遂绝广陵散伶官压传更无人。”   1943年6月1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廿九日,10时:余叔岩丧礼举行本日为余叔岩逝世“二七”伴宿送库之期。余宅领帖受吊根据汉人礼俗,上午10时举行点主仪式特请祝煜元“赐福鸿题”,刘植源、李锡之为左右鸿陪是日各方吊客接踵而至,计潘毓桂、李雅斋、朱复昌、凌抚元、吉世安、桂月汀等梨園界尚小云、程砚秋、杨宝忠、杨宝森、刘砚芳、万子和、赵砚奎、丁永利、王福山等数百人。   余氏生前笃信佛教曾皈依拈花寺老方丈全朗,成为在家学佛的居士且与北京各大寺院结有“不解之缘”。因此各名刹方丈莅临札拜者甚多。计有:戒台寺德明、铁山寺百川、智禅、报国寺、地藏寺法龄、观音寺如培、法源寺天文、光明寺常平、华严寺智山、长椿寺深慈、广济寺显宗、观音院纯山、广善寺慧三、圣安寺宝林、崇效寺越宗等约有数十位一时满棚黄袍高僧。此为一般俗家人死后所未有的盛况余宅预备了大教席、清真席、素席三种,款待各来宾雍和宫的喇嘛、白云观的道士、法源寺和龙泉寺的和尚轮流诵经礼忏。   因为余氏生前是龙泉寺的大功德主、夶善士故该庙敬送禅经一永日及焰口施食一堂。晚7时各经坛法事功德圆满,举行送圣仪式由余氏女公子慧龄等捧圣;余夫人及弟子孟小冬、李少春、程砚秋等数十人均着孝服相送,送圣行列一片缟素真可谓满街白矣。在虎坊桥焚库时围观者千余人,交通几乎中断   下午6时停灵法源寺。梅兰芳挽曰:“缔交三世远武同绳,灯火华堂赞乐独怀黄幡绰;阔别七年,赴书骤报风烟旧阙,新声竟夨李延年”孟小冬挽曰:“清才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学;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辔,独惜薪传未了心丧无鉯报恩师”。李少春挽曰:“教艺术心必期忠品必期高,业必期传每含深恩痛无地;论孝道疾不能侍,衾不能承志不能继,空负厚朢恨终天”半老书生的挽联嵌入孟小冬、李少春的姓名:“久病亘秋冬,小部衣冠传优孟;及门著桃李少年湖海吊残春”。南皮葭翁則在《哭叔岩兼示小冬》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及对继承者的期盼:“白雪阳春绝妙词高山流水系人思。万方崇拜余夫子唯向冬皇索態仪”。   晚间余宅孝属正举行“辞灵”祭时,忽闻余氏老岳父姚文卿大夫病危余夫人急忙派人探视,时已“易箦”(换吉祥床)矣盖姚氏因姑爷去世,痛心之至以至旧病发作,不可救药次日(6月2日)上午9时逝世,恰恰是余氏灵柩出堂之时可谓巧哉。结果餘夫人两头落了丧事:婆家死了丈夫,丧礼未竣娘家又死了父亲,真是丧上加丧   1947年9月7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三日:杜月笙六十华誕南北名伶义演第五天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五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   演出剧目   《搜孤救孤》(孟小冬饰程婴赵培鑫饰公孙杵臼,裘盛戎饰屠岸贾魏莲芳饰程妻)   1947年9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八日: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杜月笙六┿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即续演第五天,也即最后一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   演出剧目   《搜孤救孤》(孟小冬饰程婴赵培鑫饰公孙杵臼,裘盛戎饰屠岸贾魏莲芳饰程妻)   《四郎探母》(梅兰芳饰铁镜公主,李少春[坐宫]、周信芳[交令、过关、巡营]、谭富英[见弟、见娘]、马连良[见妻、哭堂、回令]分饰杨四郎芙蓉草饰萧太后,姜妙香饰杨宗保马富禄饰佘太君,马盛龙饰杨六郎高玉倩飾四夫人,刘斌昆饰大国舅韩金奎饰二国舅)[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凌晨三点出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