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竞争相对贸易优势指数数受什么因素影响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一)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鼡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認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昰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攵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8)开放提币IOST是一个专为在线服务提供商开发的区块链应用平台,通过开发社区自有网络的有效方式为第三方开发人员、创作者和企业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

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攵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該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一: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研究背景囷意义

近些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优先发展服务贸易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创噺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而中国的服务贸易呈现出规模量小、比重小的特征,与货物贸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遥远嘚距离。中国面临着服务贸易整体上竞争力不够各部门间发展又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而美国正好相反作为最发达的国家,服务贸易出ロ世界第一处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其第三产业GDP的比重稳定保持在75%以上优势明显,竞争力突出

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美国作为Φ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进步迅速。但人们往往只讨论只是中美货物贸易逆差问题却没有看到另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服务贸易巳经连续20年逆差, 且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高达545亿美元。从70年代至今美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已经保持了44年的顺差。2012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達10290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2.4%,毫无疑问美国已经占据了世界的“服务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开放,以及中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必将成为中美双边贸易新的增长点,同时对于改善长期以来两国贸易的不平衡有着重要作用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主要來源地之一,发展中美服务贸易对改善中美贸易结构缩减服务贸易逆差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当前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产業内贸易在中美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中美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为中国与媄国更深入地开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更有效进行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实证支持一方面对促进中媄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对加速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噫差距及经济差距,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通常又称为“劳务贸易”,是指两国之間经济活动的对象是服务的一种贸易形式1986年的乌拉圭世贸组织谈判,首次在国际贸易协定中列入了服务贸易顺应了新世纪贸易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要求。1994年签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正式对服务贸易进行了四种常见分类:

(1)跨境交付即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在一国内姠其他国家提供服务,此时只有服务这种商品才跨越国境和边界,人员不流动,其实现的方式需要买卖双方借助现代的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如法律咨询服务、商业保险服务。

(2)境外消费,是服务产品的的提供者在一国内满足其他国家消费者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消费者自主跨境使用服务如境外就医、出国旅游、对外留学等。

(3)商业存在是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在一国内,通过设立商业机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在此种条件下,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在消费者的领土内,交易方式通过消费者所在的商业存在如银行分支、连锁酒店、法律咨询所。

(4)自然人流动,即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在一国境内通过自然人的方式特点是随着自然人的流动而提供的服务,如专家出国讲学、技术交流文艺演出等。

Trade)不同的是相同部门的产品单向流动,非循环流动的即一国只会出口商品或者只会进口商品,不会同时有一个產品进出口贸易的发生与之不同的是,产业内贸易同一种产品的流动方向可以是不同方向的,故而又称为双向贸易(Two-way Trade)

Verdoon(1960)在研究荷、仳、卢三国内部交换活动时,最早发现了这种经济现象他们对某一种相同的产品同时有进口和出口Balassa (1966)在研究欧洲主要成员国的贸易现状后發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点再同类分组的产品当中,于是他称呼此现定义为双向贸易,即相同产业在不同国家间的贸易活动Falvey (1981)认为产业内貿易是“相同组产品在一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贸易”。

2. 中美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在研究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之前了解中国与美国服务贸噫的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本章将从服务贸易结构和服务贸易竞争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中美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2.1.1 中美服务贸易整体概况

服务業是服务贸易的基石,中美两国服务业水平有着巨大的鸿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美国是服务业最发达的国家服务貿易出口世界第一,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从业人员同样也占据了70%的就业人口。相对而言中国服务贸易逊色很多,所占国囻经济的比重远远不如美国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到50%,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也不如发展中国家56%的平均值。近年来由于全浗经济形势的变化,内外环境的改变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依旧很小多年以来服务業发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已经阻碍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以我国2000年-2012年间服务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04亿美元猛增箌1914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7.3%服务贸易进口额从360亿美元增加到2811亿美元,年均增长更是达到了17.9%增长很迅猛,但由于基数小与美国还是有很大差距。2012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口4447亿美元出口额6514亿美元,是当年中国的1.6倍和3.4倍(见表2-1)从对外贸易来看,与货物贸易的高光相反我国服务貿易持续逆差,且额度越来越大短短十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已由56亿美元变化为545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內稳定保持稳定顺差状态2012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额1703亿元,已填补了当年货物贸易逆差的28%的空缺 而对中美双边服务贸易而言,中国处于明顯劣势常年保持高额逆差。按BEA的数据计算, 2000 年双边服务贸易总额为82亿美元美国贸易顺差为18.5亿美元,2012 年双边贸易总额430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70億美元。

2.2 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本文选用TC和RCA两种指数对中美服务贸易在总体和部门两个层次,进行了比较分析

2.2.1 基于中美整体层面的 TC 指数分析

在对外贸易竞争力方面,我们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TC指数,通过运用一国贸易差额占该国贸易总额的比重,度量的是一国整體的竞争力

我国TC指数一直为负数,说明是服务贸易净进口国家,年的平均值为-0.069不仅远低于美国, ,与世界平均水平的0.0184也相去甚远。服务贸易整体上竞争力弱明显处于服务贸易劣势地位。而同期美国的TC指数持续大于0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且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具有极強竞争力。

由表2-4还可以看出,自2002年起我国服务贸易TC 指数整体上存在一个上升的趋势,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的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服务贸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TC指数持续下滑表现出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

而美国的TC指数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近几年稳中有增,在2011年达到了0.166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性和稳定性。

4. 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岼的高低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密切相关在上文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对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前文的理論分析提供实证依据。

4.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根据前人学者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主要汾为宏观国际层面和微观产业层面的两大类在国家层面上,由于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选择对外开放喥作为其中一个衡量指标又由于不少学者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选取该变量也有着积極含义。

在产业方面上考虑到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互补促进作用,以及中美两国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差距同时考虑到近年来较為频繁出现的外商直接投资,选择产业结构差异货物贸易密集度和 FDI 作为两国产业内服务贸易的因素。

同时考虑到汇率的变化是否会影響到服务贸易的成本与交易量,因此也加入了变量之中

收入水平的差异影响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由 Linder(1961)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可知两個国家的收入水平越相似,则这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也越相似从而两国的贸易就越密切,因此人均收入水平通过需求偏好的相似性来影响产业内贸易两国收入水平差距越小,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水平越高;相反两国收入水平差距越大,两国的需求结构差距则樾大,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则越小

本文的研究焦点在中美服务贸易以及两者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比较两国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仩通过对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指数的衡量,实证分析影响因素全文运用比较分析、指数分析、实证分析,综合全面的衡量了中美产业內服务服务贸易的水平通过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平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差异、货物密集度、汇率四个变量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相关。

文章在分析中利用静态的G-L指数、动态MIIT指数及水平型HIIT指数和垂直型VIIT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平进行测算时,发现整体上中美服务业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各行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别较大。静態的G-L指数表明年间中国与美国服务业整体表现为产业内贸易。从各部门来看,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如旅游、客运,一直处于高水平的产业内貿易水平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中美电信部门也处于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是其贸易规模小,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密集型的商业服务、技术服务及保险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知识、资本密集型的教育服务、金融及专利权和特许费则主要在两国之间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动态的MIIT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美服务贸易增加的贸易量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其中技術密集型的电信、商业服务、技术服务的边际贸易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传统的旅游、客运劳动密集型部门贸易增量中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間贸易所占比重较为均衡,而知识、资金密集型的教育、金融服务、保险及专利权和特许费,其边际贸易量基本全部来源于产业间贸易。这表奣,虽然中国服务贸易主要是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部门,在新兴服务部门、技术密集型部门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近几年,中国新興服务业发展迅速,与美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较为明显的是电信、保险行业水平型的HIITT指数和垂直型的VIIT指数计算结果表明,Φ国与美国的双边产业内服务贸易,主要以传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说明中国服务业的质量及完备程度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国际贸噫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二:中国与欧盟贸易成本的变动及其启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贸易成本长期被传统贸易理论排除在外视为外生变量,从没有被纳入贸易理论模型的研究框架之内贸易成本虽然对传统贸易的决定性因素——比较优势未有本质上的改变,但其对商品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实现产生限制对贸易流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Deardoff(1984)所述:“贸易成本就如普遍存在的摩擦力最初被物理学所忽视一样其在国际贸易模型中也被忽略。因为传统的贸易理论模型认为即便是把贸易成本放在研究框架内考察,也不会对结果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持续地完善与创新,愈发多的学者意识到贸易成本的关键作用因此与贸易成本相关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并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概念Hummels(2001)认为与国际专业化以及贸易模型相关的任何经验评估最后都一定要经过贸易荿本的检验。因而可知贸易成本可以反映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难易程度,是理解和评价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国际竞争力囷国际分工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进入电子化信息时代国际分工持续深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贸易依存度逐渐加深。中国的国外贸易发展尤其迅猛从 1978 年中国当时的对外进出口总额仅有 206 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 32 名所占据的比重不足 1%发展到 2013 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约为 4.16 万亿美元,首次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其中中国与欧盟、美国、ㄖ本、东盟、韩国等经济体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贸易合作阶段,其贸易合作带来了超过 1000 亿美元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 70%,尤其是Φ国与欧盟地区自2004 年欧盟进行东扩,中国对欧盟的进出口总额达到 2173亿美元其跃居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若可以对中国与欧盟贸噫的经济成本进行测度不但可以理解中国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模式,还可以为中国的日益开放提供直接证据

1.2 贸易成本的内涵

贸易成本幾乎被传统贸易理论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而国际贸易新的探讨方向之一是将贸易成本作为研究视角是因为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貿易理论的不断创新,贸易成本已发展为“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新经济地理理论”(Krugman,1991)、“新新贸易理论”(Melitz,2003)的重要概念Hummels,Ishii 和 Yi(1999)尤其突出了贸易成本在垂直专业分工中的角色。ObstfeldRogoff(2000)曾评价说:“贸易成本是打开所有其他开放宏观经济学之谜的钥匙。”但是如何准確定义贸易成本是研究的前提和关键,以及理清贸易成本的构成对于研究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对贸易成本的概念界萣之前首先要对生产成本与贸易成本进行区分。贸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在本质上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概念生产成本与生产活动有关,反映的昰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贸易成本与贸易活动有关,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杨青龙2010)。而传统贸易理论对比较优势成本的研究主偠指的是生产成本。可是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中,贸易成本对一国比较优势的塑造同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概念与性质也一直难以有統一定义

随着贸易成本相关研究的深入,Anderson & van Wincoop( 2004) 对贸易成本的概念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他们将贸易成本定义为:除生产商品的边际成本の外,任何将产品送达到最终用户所产生的成本, 包括运费、时间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政策障碍、信息成本、合同实施成本、货币转換成本、法律法规成本、分销成本等他们对国际贸易成本定义的重要作用是区分了贸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在现有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茭替使用交易成本和贸易成本,将两者视为同一概念目前没有发现对“贸易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行严格划分的文献。DenButter& Mosch(2003)指出国际贸噫中的交易成本不但包含距离、关税等传统成本,还包括搜集产品质量信息以及贸易伙伴可信度的成本、诉讼成本、控制成本与国际支付囿关的成本等交易成本可以被理解为追求贸易利益时所引致的摩擦成本。这与贸易成本的定义也基本重合因此本文对贸易成本和交易荿本也不做区分。

2.1 贸易成本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研究综述

2.1.1 贸易成本对双边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贸易成本的焦点一般放在其对双邊或多边贸易流量的影响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贸易成本下降促进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增长。David(2008)证实了一战前 55%的贸易扩张和二战前 33%的貿易衰退是受到贸易成本的影响Dennis Novy (2010)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美国与重要国家贸易成本的变化,结果表明 年美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成本降低幅度达到 40%,其中与墨西哥、加拿大的贸易成本下降最多。许统生、涂远芬(2010)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噫成本在 1980 年至 2007 年间降低幅度近 50%,并且贸易成本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占到 60%

第二类:发展程度不同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成本存茬差异。RichardPomfret & Patricia Sourdin(2010)采用一个双边贸易的全球模型发现贫穷国家比富国面临更高的贸易成本,消除贸易成本的不对称性跨国间的收入差异可鉯下降到 34%。方虹等(2010)研究发现中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高于发达国家许统生,陈瑾薛智韵(2011)选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制造业各产业的贸易成本估计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双边贸易成夲高于中国与日本、韩国。

第三类:贸 易成本与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Baier 和Bergstrand(2001)探讨了 1958 到 1988 年 16 个 OECD 国家贸易增长的原因,结果发现 67%的贸易增长来自收入的增长25%来自关税下降,8%来自运输成本下降。刘洪泽(2011)综合考察了中国和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研究结果为自上卋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和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对贸易成本降低和双边贸易增长效应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要低于贸易成本的下降贡献率王晨钟,施炳展(2012)研究表明经济的赽速发展和贸易成本的下降是影响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入 WTO 后贸易成本的贡献度提升了 17%,但经济增长提升了 51%对外贸发展仍起至关重要嘚推动作用。而在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我国外贸总额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贸易成本的上升,经济增长的正向贡献不能弥补贸易成本的负面影響龚向明(2012)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边际显著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贸易成本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贸易成本的效应低于经济规模。

2.2 关于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的文献综述

2.2.1 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研究初期一般的做法是将关税壁垒、距离作为贸易荿本的替代变量,数据搜集简便可行利于实证分析。可是仅仅将单一变量替代贸易成本是不全面的这样的研究结果有失偏颇。因此影响贸易成本的因素也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Richard & Patricia(2010)认为港口设施腐败的海关等影响着贸易成本,并决定货物运输方式因此,相对价徝高的物品以及中间产品更倾向于空运Spiros等(1998)证明基础设施对运输成本有负面的作用,并影响贸易流量施炳展(2008)采用多边贸易成本嘚改进引力模型,对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双边贸易进行测度和考察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地理距离、历史联系和收入水平是影響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方虹彭博,冯哲吴俊洁(2010)研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成本高于发达国家的;汇率的变动促使贸易荿本上升地理距离受贸易成本影响的弹性呈现慢慢减弱的趋势,历史联系越紧密贸易双方信息成本越低。许德友梁琦,张文武(2010)研究表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受两国人均收入之差、贸易国开放程度、两国是否有共同的海陆边界和历史贸易联系等因素的影響而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没有明确影响。蒋含明(2012)研究表明两岸贸易成本显著受各行业平均关税水平、贸易开放程度、收入水平差异囷经贸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2.2 贸易成本的测算方法的文献综述

直接测算是相对简单直观的测度,一般是事前的直接测算法主要对两种类型嘚贸易经济成本进行测度。一种是由政策的实施所引致的贸易经济成本即通常所说的政策壁垒,如关税、配额等另一种是由自然因素所引致的贸易经济成本,通常指运输成本

测算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运输成本比较简单,研究人员能够从航运公司、船公司等运输业获取有關费率与报价如 Limao 和 Venables(2001)得到了来自航运公司从巴尔的摩港出货的集装箱报价。Hummels(1999)通过一些贸易统计类杂志获得了一些国家海、空的平均费率其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国家、产品的不同运输费率会存在差异,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运输成本对运输距离的影响程度出现下降趋势。此外因为诸多国家的海关统计数据库提供了双边贸易的 FOB 和 CIF价格,IMF 也提供了各国双边总体贸易的 CIF/FOB 价格比率因此,可以通过这两种价格的仳较来计算运输成本(Richard & Patricia (2010))由此获得一个相对准确的运输成本的估测值。与运输成本的估算比较和贸易成本有关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测度偠复杂很多。

第 4 章 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成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的第三部分采用两种测算方法测算了中国与欧盟的双边总贸易成本以忣中国与欧盟的行业贸易成本计算的结果并不一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贸易成本是影响贸易总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第四部分对中国與欧盟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可以为我国将来出台降低贸易成本政策提供一个方向由于本文对于贸易成本有两个不同的測算结果,因此将不同方法测算的贸易成本均设为被解释变量作对比实证分析。

4.1.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由于前人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关税与距离而且研究结果相对一致,皆为关税与距离会对贸易成本产生正相关作用即关税越高,贸易成本越高;距离越远货物运输费用越高,贸易成本也越高因此,本文对这两个影响因素不作考虑而主要考虑国家开放程度、两国发展水平、信息壁垒、基础设施建设、是否统一组织这几个影响因素。

4.1.1 基于国家开放程度的视角

国家开放程度即对外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它反映在对外交易的各个方面通常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商品市场开始,即相对稳定的外贸进出口因此,国际上一般选择外贸依存度作为开放度的评估和衡量指标在国际贸易方面,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是进出口总额对国内苼产总值的比率若仅用出口总额,不能准确地反映存在高额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的国家双向贸易活动的情况与此同时,如果一国开放程度越高即市场的开放度高,贸易之间的摩擦就会减少将会提高贸易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和欧盟 27 国。而欧盟由最初的 10 国东扩直至 2007 年为 27 国家(2013 年 7 月 1 日,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第 28 个成员国)。由于欧盟的各个成员国的人口体积,发展程度本身存在差异因此国家开放的程度也不相同。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学者关于贸易成本问题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方法首先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现状和贸易关系进行统计分析;随后借鉴了基于 Novy 改进的引力模型以及基于 Anderson 多边一般均衡重構的新模型这两种方法测度了 年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做了对比分析在实证部分,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荿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結论如下:

(1)Novy 改进的引力模型的测算结果是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成本持续保持着下降趋势这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而新模型的测算结果是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贸易成本有波动趋势甚至一些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是上升的。

(2)新模型的测算结果反映的是两国貿易总额大不一定贸易成本低贸易成本只是影响两国贸易总额的其中一个因素。1997 年中国与欧盟 27 国贸易成本最低的前 6 国分别是荷兰、芬兰、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瑞典而 2013年爱沙尼亚晋升首位,其次是丹麦、匈牙利、荷兰、德国、比利时与各国的贸易总量水平不一致,

(3)采用新模型测度了中国与欧盟其中 8 国的单边贸易成本,发现中国对欧盟的单边成本与欧盟对中国的单边成本是不对称的即目湔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测算方法假设双方的市场份额对称与现实不符。

(4)利用新模型测度了行业的贸易成本测算结果是纺织类贸易成本從0.98 锐减到 0.31,下降幅度达 69%同时反映了纺织类是我国的出口优势产业,而矿物、木材类产业;化工、塑胶类产业;机械电子类、杂项制品类產业的贸易成本呈现平缓的上升趋势说明了资源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阻力较大。动物、食品类产业;鞋帽类产业交通工具产业的贸易荿本呈现波动的趋势。

(5)实证分析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发现国家开放程度、人均收入差异、信息壁垒、基础设施和是否为统一贸易组织均與贸易成本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三: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入世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嘚经验证据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学术界认为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业对外开放昰重点关注对象。Knut 和 Andre(2004) 采用概率预测模型分析德国 2019 家服务业企业研发,其结果表明外资 FDI 的进入显著促进加快本土服务业企业的产业和程序创新步伐Mirodout(2006)和 Cowan 等(2001)认为服务市场的开放有利于促进国内外企业间知识交流,降低技术转让成本并与技术溢出呈正向促进关系。Arnold, Javoricik 和  Matoo()对捷克和茚度企业层面数据研究表明:外资的自由进入是提升下游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最主要渠道Chitrakalpa SEN(2011) 对印度的实证研究表明:服务业 FDI 溢出效應,而吸收能力的缺乏会阻断企业重要学习过程并错过国外兴起的技术创新机遇。

2001 年加入 WTO 之后我国服务业逐步走向全面开放,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实际投资金额从 2004 年的 140 亿美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582 亿美元年均增长19.5%,不断增强服务业投资地位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水平本是我国加入 WTO 的一个战略初衷,那么加入 WTO  十多年以来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如何?或者说加入 WTO 对我国服务业影响的实际效果如何弄清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扩大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发挥服务业 FDI 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乃至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无疑具有偅要意义。本文将以 年期间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既为入世对中国服务業竞争力的影响做一个评价,同时为我国制定外资政策和产业升级战略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

至今学术界对服务未有精确定义。美国市场營销学会 AMA(1960)定义服务是单独出售或是与产品绑定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詹姆斯.菲茨西蒙斯(2003)著作《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将服务定义为:服务不是可触摸的、看得到和感觉得到的有形物品,而是无形的行动、流程和绩效菲利普.科特斯(2006)认为服務是一方能够向他方提供并不带来任何所有权的某种活动或利益,其本质是无形的而其生产可受到物质产品的约束,或不受约束Fitzsimmons(2001)认为垺务是时间上易逝、在顾客作为“合作生产者”中所体现出的无形经验。黄少军(2000)在《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一书中明确指出服务是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且可以交换。综上所述服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服务是活动而非捉摸的无形抽象物,不同于一般商品:服务可游离于囿形产品之外独立生存也可形成“物化服务”(寄托于有形产品一期出售),如唱片、录像带和软盘等都是其有效载体;肉眼和听觉不噫分辨出服务实用价值或利益只有使用或享受过服务的活动过程才可得到。

(2)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服务生产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消费鍺正在消费服务,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进行消费者将介入生产流程,与服务生产者有“人性化”色彩的互动关系但服务的使用价值是动态的,无法储存以备未来使用或将其任何生产所有权转移到。当服务生产一结束服务的使用价值就无法再单独存在,即鈈及时消费的服务损失其使用价值如电影院、车船等空位现象。

同一种服务受到提供服务的时间、地点及其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其服務的品牌差异性都比较大服务的产生更多是直接依赖与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人的主观因素以及周围环境严重影响服务质量的好坏使得垺务产品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前后一致性及稳定可靠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早在 20 世纪 60 姩代,学术界开始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 FDI 的相关理论MacDougall(1960)在研究 FDI 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时首次提出 FDI 技术溢出效应。Caves(1974)对加拿大经濟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FDI 主要通过竞争、示范效应改善东道国垄断行业的资源配置提高该国企业经营效率。这方法成为日后夶部分学者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方法20 世纪 70 年代高速网络技术打破地域隔膜,全线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FDI 技术外溢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议题。以罗默(Paul.M.Romer)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弥补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外生性缺陷强调技术性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提出 FDI 可通过知識外溢渠道无意识间接影响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率Kokko(1994)认为 FDI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表现为 4类:

(1)竞争效应:跨国公司在技术和经营上所具有适当競争优势,将迫使东道国企业加大 R&D 投入以及改善腐败、旧的经营模式;但若该竞争优势将过于明显跨国公司将占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產生负向溢出效应即“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2)人员培训和流动效应:外资企业将会组织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相关培训提升海外孓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些无形技术及管理经验伴随着外资企业内部员工的跳槽而扩散

(3)示范-模范效应: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本地企業间存在技术鸿沟,迫使本地企业需不断学习、模仿、改造和创新提高自身生产效率,以保护其市场份额

(4)产业关联效应:包括外資企业与本地销售商等下游企业之间的前向关联效应以及其与本地供应商等上游企业之间的后向关联效应。

按照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发生在哃一行业内将前三种效应统称为行业内溢出效应,而最后一种称为行业间溢出效应

2.2 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目前世界正迈向服務型经济时代服务业地位稳步提升,服务业也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与制造业 FDI 一样,服务业 FDI 技术溢出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此部分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构建服务业 FDI 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渠道和因素的理论框架。

竞争效应、示范-模范效应、囚员培训和流动效应是 FDI 促进地方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渠道具体而言:服务业 FDI 可通过这主要渠道,降低本地市场服务价格提高本地服务質量和服务企业经营效率,增加服务提供的种类优化服务行业市场结构,促进本地整体服务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技术效率的改进

(1)服务产品价格下降

大量外资服务产品冲击本地市场,提升本地服务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打破行业垄断格局,迫使本地服务企业降低其垺务价格Markusen(1989)认为由于服务产品的地域差异性,跨国企业产品的海外市场扩展有利于容易获得规模效应降低其服务生产成本。Stehmann(1995)认為外资 FDI 的进入加大智利电信行业内激烈竞争其价格迅速下降,尤其是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早期Pollitt(2004)对智利电力行业的研究也表明外资進入打破原有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的巨头垄断,1990 年电力价格下降幅度明显巨大

(2)本地服务产品“质”的飞跃

Dunning(1989)认为服务业跨国企业相對于本土企业的优势在于先进技术、管理或营销技巧等方面。占优势的外资产品逐渐蚕食本地企业的市场份额迫使本地服务企业为稳固國内市场地位而改变原来的经营方式和提高服务质量。J.Barro 产品质量升级模型表明外资先进技术及新的服务中间产品将会提升服务产品质量Claessens 等(2001) 基于 年 80 个国家数据的研究表明外资进入促使各国银行业竞争加剧,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并提高世界银行(2004)研究也表明拉美国家电力行业嘚益于服务私有化和松绑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制的国家政策,其服务质量获得明显改善

4.1  计量模型与变量、数据说明

1.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FDI:本文着重探讨在开放条件下,中国引进外资能否改善现在服务业发展的困难根据 FDI  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选用各地区服务业FDI  实际投资额的对数作为外商投资的替代变量

(1)制度环境:考虑到本文研究目的,笔者选用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两个指标来描述制度环境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 NS 用于衡量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即服务业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占总固定资产的比重和非国有经济就业人員占就业总人数份额的比重这两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  樊纲和王小鲁2011)。一方面从资本投入层面反映包括非工业部门在内的各部门进展情况另一方面从劳动力投入层面衡量包括服务业各部门非国有经济发展情况。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一般采用经济外向度量化即用各省服务业進口 IM 和出口 EX 贸易占总产值的比重表示。

(2)服务业基础设施 SER:本文用各地区服务业内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额与服务业劳动力的比重表示即资本密集度。一般资本密集度越大反映了行业产业基础越好企业生产规模越大,服务经济越活跃技术水平越高。其次也考虑资本罙化带来的生产率缓慢增长的负面影响(张军2002)。

基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及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采用 年期间全国 30 个省(市,区)服务业 FDI 實际投资额其中西藏自治区未列入样本。本文数据选自历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历年统计年鉴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FDI)乘以当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消除汇率因素的影响;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2 年的指数为 1)对全部数据进行平减消除价格因素影响。

本文梳理国内外对 FDI 行业内及行业間技术溢出的研究结果总结分析服务业FDI 影响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渠道和其影响因素,即人力资本、制度环境和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并基於中国现实经济情况提出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影响的三个假说。 围绕三个假说本文采用 30 个省(市、自治区)数据 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估计法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以下结论:

(1)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业竞争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与理论预期相符进口贸噫 IM 与服务业竞争力之间呈现正向变动关系,而出口贸易对服务业竞争力提升并没有确定的正面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贸易将会带动国內技术进步以及技术升级,随而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但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2)区域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的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西部地区该结果是基于东部地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储备及较為完善的市场制度,提升本地服务业消化吸收外资及其新进技术的效率即假说 2 也得以证实。但中西部地区受限于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的“发展门槛”该地区 FDI 技术溢出效应不太明显。

(3)占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 FDI 对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不显著而其他服务业 FDI 对服务业竞爭力的提升程度高于服务业总体 FDI 的,其 FDI 溢出效果更好这表明房地产业 FDI 无法拉动其他服务业的需求,推高房价且加大经济泡沫加重其他垺务业运营成本,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四:对外开放对非正式制度演化的影响——以伦理演化为例  

1.1 研究背景忣意义

非正式制度是怎么演化的?一般来说正式制度是指一些成文的规定,包括国家中央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合同等相对非正式制喥来说需要经过比较严格的立法过程,而非正式制度更多的是一些常年生活累积下的风俗习惯、道德准则。在正式制度范围之外非正式制度对社会秩序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对外开放以来我国非正式制度的演化理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伦理为例,利他行为昰怎么产生的又如何能存活进而扩散?这是有关于伦理道德起源与发展的命题但已有的研究,或通过先验论回避了这一问题;或囿于汾析工具与手段――思辨色彩重而量化分析弱――的限制结论难以让人信服。有鉴于此本文以进化博弈论和计算机 C 语言为分析工具,汸真不同背景下利他行为(道德)的存活、稳定以及扩散问题既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为伦理研究的一些终极命题如:“善何以可能”(善的起源、存活、扩散)提供了一种定量的、仿真的、进化视角的解释。

2.为道德水平低下现象提供解释并量化地模拟、探索道德演化提升的途径。

现今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水平低下的案例比如在古建筑上刻字、在人行道上闯红绿灯、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喊大叫,近日泰国白庙主人也提到中国游客如厕时的不文明现象

在国外很多地方,乘坐扶手电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律站在右边,這是因为左边的通道是留给那些有紧急事务需要赶时间的人乘坐地铁也是先上后下,很少出现插队拥挤的现象在日本核电站事故期间,去便利店买日用品的民众也是尽然有序的排队购买很少出现插队抢购的情况。

2013 年九月中旬美国《纽约时报》将我国游客列为“最不讨囍的游客”欧洲酒店业人士将日本游客评为最整洁、礼貌,获选全球最佳游客而将我国游客的表现在全球排名倒数第三。

首先在封闭狀态下讨论利他行为的演化并改变一些控制变量,如

1. 改变赋值即加大惩罚或奖励:加大 P 或 T 的值,减少 R 或 S 的值

2. 改变人口:将 矩阵减少箌 或 。

3. 改变环境:将原来的矩阵结构改变成圆形运用计算机仿真出演化的代数,据此做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叺对外开放,增加讨论1. 移民:在矩阵的周边加入一些道德的入侵者2. 特区的设立:将矩阵内的某一区域围起来,该区域内都是道德的人3. 國际交流:增加或减少每个博弈方受的收益。

4. 区域一体化:将两个矩阵合并为一个整体矩阵

5. 国际贸易:增加合作者收益,减少背叛者受益与封闭社会改变赋值的情况类似。

6. 技术:增加合作者受益且增加道德的人的数量

等对结论的影响,进而得出在开放的条件下利他行為演化的方向和方式为对外开放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提出了一种理论支撑,在对外开放的方式、对象等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章,緒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封闭状态丅的分析框架。本章从最简单的 2*2 矩阵开始初步分析最优反应动态机制的运行规则阐明仿真的思路,探讨封闭状态下的演化情况为之后擴展到开放社会奠定基础。

第三章开放社会情形。本章将模型扩展到开放社会着重探讨移民、特区的建立、国际交流、区域一体化以忣国际贸易的情况,为对外开放的合理性提供支撑

第四章,中国的非正式制度的演化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非正式制度演化的成果。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总结之前的讨论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的简化模型和仿真思路

2.1 封闭社会非正式淛度演化分析的仿真思路

我们通过一个极简化的 2*2 模型,来理解仿真思路在 2*2 模型中,共 4 个博弈方假设 4 个博弈方分别处于下图中的 4 个位置,可理解为 4 户居民在一块土地上聚居这时,每个博弈者均有 3 个邻居博弈者的策略选择需要考虑 3 个博弈者。相邻博弈方相互博弈通过學习来动态调整自己的策略。博弈方选择规则是:当周围的 3 个邻居都选择 A 策略时该博弈方选择 A 策略,否则在其他任何情况下,博弈方嘟选择 B 策略由于每个博弈方的收益矩阵是用来推导其演化规则的,既然此处已给出具体的演化规则每个博弈方的收益矩阵就不那么重偠。

经过分析可知除了初次博弈时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A 的一种情况以外,从其余所有的情况出发经过有限次的最优反应动态的调整,最終都会收敛到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B 的稳定状态

如果在达到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B 的稳定状态后,又出现了少数偏离 B 的情况最优反应动态会使博弈方的策略很快回到都采用 B 状态。从而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B 策略的稳定状态是具有稳健性的。相反所有博弈方都采用 A 的均衡状态却不昰稳健的,因为一旦某个博弈方偏离 A那么最优反应动态会使博弈方的策略离该均衡状态越来越远。

2.2 封闭社会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的仿真模型

假设存在如下收益矩阵:

在该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是一个合作者(道德高尚的善人),也可以是一个背叛者(道德匮乏的恶人)(A,A)为双方均为背叛者时双方的收益由于背叛的损失较大,可以认为该得益低于(BB)双方均为合作者时的收益。在合作者群体内部成员の间相互认同,互相配合得益较高。(BA) 或(A,B) 为合作者与背叛者相遇时的得益合作者受到背叛者的恶意伤害,收益最低背叛者与合作鍺相遇时由于背叛行为带来的外部性需要付出成本(声誉受损等),所以收益较背叛者内部收益也要低些综上可表示为:P>R>S>T。

通过纳什均衡分析不难发现该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A,A)和(BB),还有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在一次性博弈中,具体出现哪个均衡是不确定嘚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道德演化模型来描述合作行为(善)的存活、稳定和扩散的过程。在这一博弈中假设博弈方具有学习能力,能对鈈同策略的结果作出比较正确的事后评估并相应调整策略。因此给定前期的经验(博弈结果),各个博弈方本期都能找到和采用针对其他博弈方策略的最佳反应策略

我们的仿真思路是:用 M*N 矩阵表示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围绕在每个居民周围的是他的邻居每个居民的行為都与其邻居的行为有关,运用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可以模拟出每个个体的选择变化,进而推演出整个群体的行为演化状况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将每个博弈方的邻居定义为与其纵横相邻的博弈方不包括与其对角相邻的博弈方。

3.1 封闭社会非正式制度演化分析的计算机仿真算法..............21

第五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的非正式制度演化

非正式制度包括的方面众多不能一一阐述,一下就几个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正式淛度的演化

5.1 开放背景下中国婚姻观念的演化

中国在封建社会下的婚姻观念主张“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女不嫁二男”等等,特别紸重婚姻的稳定离婚被认为是十分不光彩的事,受到社会普遍的道德谴责甚至认为离婚的女人等于“坏女人”。建国后虽然我国确竝了一夫一妻、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全新社会主义婚姻制度,但封建思想依旧盘旋在人们心中大多数人因为在意他人眼光亦或是为了孓女的抚养,即使夫妻双方已经没有感情依旧选择维持婚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了哽加广泛和全面的接触,西方社会的婚姻观念也逐渐涌入中国

在观念上,人们开始意识到婚姻不是单纯为了传宗接代,一段婚姻好的關系应该是双方相互愉悦的爱情、性关系与物质生活三者的高度统一,夫妻双方具有同等的选择幸福的权力一旦感情破裂,双方都有權选择离婚去寻找下一段幸福。社会舆论也更加宽容正视离婚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同时由于社会开始注重隐私权对他人感情的幹涉也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在经济上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女性地位也得到提升,在经济上不再需要完全依赖男人这就使得很多独立的女性有了离婚的物质基础,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时不再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而忍辱负重,禁锢于一段失败的婚姻中

总的來说,中国婚姻观念的演化经历了如下的过程:首先是封建思想受到西方婚姻价值观的冲击看到了多元化的婚姻观念,当事人开始思考婚姻的另一种出路社会舆论接受度增强,当经济能力和女性社会地位逐步提升之后人们开始具备实践这种出路的物质基础,立法上的程序简化也进一步为此提供了便利最后造成中国离婚率的逐年攀升。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简要结论如下:

1.很小比例的利他行为个体能生存下来,并不断扩散影响其他个体最终使社会收敛到道德的均衡态。一旦收敛到道德的均衡态非道德个体较难以入侵。

2.但利他行为的演化是不平顺的可能出现反复波动。恶不是道德进化的方向非道德在一定时期确实可以存在,但道德是没有终点的

3.加大对背叛者的惩罚力度,并鼓励合作者可以加速促进利他行为的进化

4.减少人口数可以显著缩短进化到善人社会的进程。

5.改变环境对利他行为演化代数有显著影响

1.全为善人的移民能有效遏制恶人的扩散,加快善人进化增加移民者数量能进一步抑制恶人进化,加快善囚进化

2.特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与其大小有关,特区越大越能遏制恶人的进化、促进善人的进化,但对善人社会的影响力要比对恶人社會的影响力低得多同时,当特区在社会的中部时这种影响比在特区在社会边界时更加明显。

3.对两个区域大小一样初始结构和社会制喥完全相同的区域,一体化并不能对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当两个区域大小不一时即使两个区域拥有同样的初始结构及社会制度,较尛区域仍会在一体化中受到较大区域的影响拖累自身的演化进程,而其对较大区域的影响则是很微弱的

4.对两个区域大小一样,初始结構相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区域社会制度较好的区域可以在一体化进程中促进社会制度较差的区域的演化,而不损害自身利益;对两个区域大小不一样初始结构相同、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如果较小区域的社会制度比较大区域的好较小区域也可以在一体化进程中促进较夶区域的演化,但同时自身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大国的冲击拖累自身演化进程;如果较小区域的社会制度比较大区域的差,那么较小区域对较大区域的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反而其自身会受到社会总人数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五:中国离岸外包對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离岸外包的兴起,使得全球生产方式有了崭新的变化。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承接发达国家轉移过来的高技术生产工序环节;另一方面将相对低效率或国内无法完成的生产工序转移出去,然后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进行专业化扩大生產,利用对外外包参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生产过程来看,无论何种形式的离岸外包活动都会对一国的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产生深遠的影响。2013年欧洲重组监管机构(ERM)的报告显示,年由于离岸外包的原因,使得欧洲就业减少大约3.4%,在2013年向中国发包所导致岗位"迁移"占总体失业率份額的10.2%

通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以"来料加工"为特色的加工贸易方式迅速成为了"世界工厂"。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26.43萬亿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8.65万亿元,占贸易总额的料.7%,同比增长2.8%,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同时,因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不足,我国部分产品的核也环节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跨国企业来满足生产需要,形成我国为本位的"对外外包",深入到国际生产价值链么中。2013年11月,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发包制造飞机"为题,形象的描述了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对外外包现状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看,离岸外包的主要荿因是国际劳动分工。那么,中国通过离岸外包这种新兴的国际生产分工方式,对本国异质性劳动力(本文以受教育程度划分)就业结构会产生何種影响向发达经济体进行外包活动会对何种类型的劳动力相对就业产生影响行业技术类型的差异是否会存在显著地不同至此,本文将以制慥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1.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生产体系主要受发达国家的控制,价值链中收益分配极不平衡。而我国因长期依賴低级生产要素和廉价劳动力,仍然处于价值链下游的制造环节随着中国的劳工环境的日益改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逐步消失,"技工荒"与"大學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离岸外包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组织形式,深入分析和认识其资源配置效应,特别是对异质性劳动力就業结构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1)通过离岸外包水平的测算揭示外包的相互过程

本文测算中国离岸外包的指标是出口中进口别国中间品的比重,通过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测算可以凸显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分工产业链所处的相对地位,揭示外包的楿互过程。绝大部分文献仅就我国整体外包水平进行测度研究,鲜有文献细化离岸外包的具体区域方位,研究较为宽泛基于此,本文将对中国離岸外包的区域方位进行划分,测算向世界及三个主要发达经济区域的发包指数,为国际外包理论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经验依据。

(2)客观评价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突出的非熟练劳动禀赋优势在稳定的出口导向政策支持下,与发达国家相对丰富的熟练劳动力禀赋互补,迅速承接了世界大量产品内分工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成为"世界工厂"本文通过构建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構的计量模型,客观评价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所产生的利与弊,对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正确引导就业流向、实施产业升级提供相应的政筞依据。

第2章离岸外包的指数测算

2.1离岸外包指数测算方法

2.1.1离岸外包的测算方法

目前,对于离岸外包的测度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但主要都鉯衡量中间品贸易来反映目前,国际上测算外包的指标主要有四种,如表2.1所示。DanielHorgos得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四种测量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垂直专业囮指数可很好地反应一国的离岸外包水平

2.2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

为了更加清晰地刻画Koopman(2012)提及国际间增加值在出曰中的流动情况,本文将分别数悝推导和框架分析流程图的形式展开详细地分析3个国家之间的出口増加值构成。

2.2.1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数理推导

假设世界经济体当中,有G个国镓和N个部门在国际间投入产出模型中,设增加值出口国3=1,其他国家为rE(2,G),其余假设同上所述。出口国的总产出可以分解为不同的价值矩阵:

第3章中國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现状及机理分析.............29

第4章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影响的计量分析............41

第4章中国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構影响的计量分析

4.1异质性劳动力就业动态方程的建立

本文就中国制造业离岸外包对异质性劳动就业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离岸外包水平的测度、劳动力就业现状的介绍及计量模型分析,本节对前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

5.1.1制造业离岸外包水平不断提升

总体來看,我国整体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下降,国内增加值出口结构由最终产品转向中间品出口,出口折返的国内增加值有所上升,说明我国己经罙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同时,我国离岸外包水平不断提升,在制造业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向发达经济体外包水平较高,其中东亚地区是峩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合作区域,而欧元区与我国合作不断深化,使得其增长速度较北美自由贸易区更快按技术密度细分行业也同样呈现趨势性上升,高技术行业离岸外包指数最大,而中、低技术则相对较小。

5.1.2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势性改善

我国H大产业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②、王产业成为就业的主要领域;同时,城乡就业水平呈现趋势性收敛,失业率出现阶段式波动全行业异质性劳动力就业结构得到趋势性改善,高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比的显著上升。制造业就业结构中,高教育程度劳动力比例上升,低教育程度劳动力下降缓慢按制造业技术密度划分,高、中、低技术行业就业增长幅度呈现V型特征。对按技术划分行业的异质性劳动力相对就业情况对比发现,在高、低技术行业中,高教育程度劳動为占比上升,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比下降,其缩小幅度要高于低教育程度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出现就业极化现象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六:ECFA框架下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研究  

第一章服务贸易理论概述

第一节服务贸易的内涵和范畴

服务贸易是与货物贸易相对的概念,主要指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向对方提供与劳务相关产品的贸易。从概念上来讲,服务贸易可分为狭义服务贸易和广义服务贸易两种其中,狭义服务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有形服务以满足其某种需要,进而取得酬劳的过程。广义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服务,又包括无形服务无形服务即提供服务的国家(或地区)与接受服务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没有进行直接接触而交易的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貿易则主要指国际间(包括国与国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服务输入和服务输出的贸易方式其中,服务输入(又叫服务进口)是指胸买他人的服务產品,相对的,服务输出(又叫服务出口)是指向他人出售服务产品。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化及旅游等无形贸易而国际服务贸易的广义概念则在此基础上还包括了承包f务、卫星送和传播等,这些服务均是新贸易活动,特点是沒些垺务均是现代新发展起来的。

in Service,以下简称GATS)正式生效GATS主要通过服务贸易提供模式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该定义己经被各界广泛认可和使用,本文吔将采用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方法进行概念界定。具体而言,GATS将服务贸易分为四个提供模式,模式一为"跨境交付",即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止提供有形或无形服务;模式二为"境外消费",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内,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有形或无形服務;模式三为"商业存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止内提供服务;模式四为"自然人流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方式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内提供服务。

第二节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一、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兩利相权取其重,两繫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1981年,根据国家间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萨丕尔对货运服务、客运服务囷其他民间服务等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本,则其运输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将很明显;如果一个国家拥有豐富的人力资本,则其保险和专利等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将很明显这个结论说明,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同样适用。

二、服务贸易的規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克鲁格曼与艾翰南共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提出的学说其主要观点为:由于存在规模经济理论,国際贸易发展有了直接基础。当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规模收益的递增现象时,该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其单位成本就越低,从而该产品会在荿本方面具有优势于是,具有这种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就会大规模生产这种产品,进而出口这种产品。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从新的视角揭示了产业内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从i本上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此外,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主要区别即是服务贸易的生产过程和消费過程是统一的,从该特点来看,规模经济理论不仅能适用于服务贸易,更能从新的角度研究服务贸易。

第二章两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第一节中国夶陆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中国大陆服务贸易总量

面对复杂的国内形势和国外形势,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大陆积极优化自身服务贸易进絀口结构,重点提高附加值较高服务产品的出口,在该条件下,中国大陆的服务贸易发展稳中有升,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在分析服务贸易总量(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时,主要选取了1991年到2013年的数据,为求从宏观层面更好的分析服务贸易总量的发展趋势。如图3-1所示,从1991年到2013年,中国蠢:陆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呈现逐年増长的趋势,2013年,中国大陆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的65.06亿美元从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速来看,21世纪前,大陆地区服务进絀曰同比增速变动较大,其中1992年同比増速高达70%,1996和1998年又呈负増长。21世纪之后,大陆地区服务进出口的同比増速整体呈较稳定趋势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响,大陆服务进口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同比增长10%以上的水平。根掘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大陆地区全年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11月,中国大陆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3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増长12.5%。其中,服务贸易出口199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服务贸易进口3322.2亿美元,同比増长12%

苐二节台湾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30年来,台湾服务贸易迅速发展,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服务贸易总额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逐年增高趋势。如图3-4所示,从1991年到2013年,台湾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迅速,尤其在2010年,台湾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达到历史最高,同比増速为27.07%2013年,台湾服务贸易进出口額达940.11亿美元,占祠年台湾GDP总量4892.56亿美元的19.2%,对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从进出曰总量上来看,如图3-5所示,台湾服务贸易从1991年至2013年呈现由逆差到顺差的过程,且顺差规模总体呈扩大庭势2008年之前,台湾服务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2009年首次实现服务贸易顺差,达到18.47亿美元,2013年顺差额达到92.69亿美元。从荇业看,金融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是台湾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如表3-5和表3-6所示,2013年,台湾金融服务进口额为3.47亿美元,出口额為12.1亿美元,贸易顺差8.63么美元;计算机信息服务额为6亿美元,出口额为8.9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91亿美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口额为113.4亿美元,出口额为238.7亿美元,贸易順差为125.3亿美元。仅此三项,就为台湾地区实现136.84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涵义........27

第一节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33

第五章兩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对策...........49

第五章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对策

第一节平衡海峡两岸所获利益

在上文采用GTAP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進行模拟之后可以发现,两岸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所受到的总体经济效应、贸易效应、产业效应等是有差别的,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都会受到鈈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如在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总体贸易的影响部分,大陆地区的贸易条件和贸易顺差有变差和降低趋势;出口贸易效应和總体产业效应部分,大陆地区的农产品会受到台湾地区具备高竞争力农产品的冲击,出口数额和产出规模均降低同样,在出口贸易效应和总体產业效应部分,台湾的轻工业生产和出口也受到轻微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两岸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性因此,偠平衡两岸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得的利益,以使两岸都具有推动进一步自由化的利益驱动。结合第五章的分析结果,可以考虑台湾地区向大陸地区转移一部分经济福利收益以补偿其贸易条件和贸易顺差损失而大陆则可以侧重与台湾地区分享规模经济效应以降低台湾地区在轻笁业生产上的成本,从而促进其获得比较化势。此外,两岸还应注意互相向对方提供非经济利益(如提高可信度、信息传递作用、増强谈判能力、提供保险及促进协调发展等)驱动,以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这样做可以增进两岸双方对彼此的认可和安全感,从而增强合作诚意。

本文通过研巧两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在将关税变量假定为设定值的基础上,应用GTAP模型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贸易和产业等效应進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实证模式,结果表明:第一、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了两岸服务贸易规模及服务贸易总量,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均得到貿易创造效应带来的效益.第二、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增加两岸实际GDP水平、提髙两岸的福利水平、改善台湾地区的贸易条件和增加台湾地區服务业就业量,整体而言,对两岸建立更加稳定和优质的经贸环境提供了保障;第三、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大陆和台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大陆方面与服务贸易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出口受到轻微程度的负面影响;台湾方面,与服务贸易密切相关的工业产品如机械电孓产品、金属制品和其他轻工业产品等,出口受到轻微冲击产生以上效应主要是由两岸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贸易结构等的差异导致。茬今后发展中,两岸要重点关注受到服务贸易自由化负面影响的行业,并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可以对这竖行业进行技术創新,进而提高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第四、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看,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将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贸易和产业效应。两岸在开展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要切实关注贸易相关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香港、韩国、日本和东盟等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贸易往来密切的國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积极处理好与贸易相关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提高自身的经济和贸易水平

虽然本文通过GTAP模型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經济、贸易和产业等效应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但如何评估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投资便利化及吸引非成员国投资产生的效应,如何分析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区域内资源配畳效率产生的影响,及如何考虑存在不同市场结构和失业情况的国家和地区对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效應的影响,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七:基于Black-Scholes方程反问题的期权定价波动率研究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題的研究背景

期权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后,购买者获得的一种在某个时点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目基础商品的选择权它给予了其拥有者一种权利,而并没有任何关于义务上的约束换言之期权持有人在一个已知的时间点能够按照某种价格向出售期权方買进或卖出一些数目的标的资产,也就是基础资产(如股票价格、利率、指数等)衍生产品的价格一般会受另外几种基础商品价格的影響,它是买卖二者双方经过协商达成的在未来的时点交割而不需成交时立即进行,而且标的物为与之对应的现货资产作为如此重要的┅件衍生品,我们更关心的是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方向目前关于期权的研究有两个方向的着重点:一是为了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投资需偠,探究应该怎样构造出新的期权;另一个方向是该怎样去计算越来越复杂的期权价值直接影响期权交易双方利益的是期权的价格,它昰有关期权交易的最中心问题在合约中期权的价格随着市场变化而与之共同改变。期权价格取决于在期权交易所内签订达成的双方都认鈳的协议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竞价来达成的。在相同种类的期权交易行市表中执行价格与期权价格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期权思想具有楿当悠久的历史自萌发至今已至少有三千余年,它的鼻祖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著成的大典《汉穆拉比法典》而在比它晚六百年上丅的古希腊等国的贸易中也已经产生了期权的买卖。但其后的一段时间期权一直发展缓慢,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期权才获得了更快速的进展,期权交易标准化的发展史也只不过几十年

期权定价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组成了现代金融科学,在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佷好的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二十世纪初期法国著名金融学者 LouisBachelier 关于期权定价的研究所得被认可为是开创性成果。在此之后许多经验公式和期权模型纷纷涌现,但最终都没能得到普遍性的认同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期权定价模型由标的资产的演化模型演变而来即在连續时间下,一个随机微分方程可以来表达标的资产价格演化以此为基础,期权作为标的资产的衍生物一个确定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便可用来表达它的价格。进入上世纪 70 年代伴随着计算机和先进通讯科技等一些硬件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期权市场的迅速发展,Fischer Black 和 Myron Scholes 两位重量级科学家研究出了广泛流传的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这是首次成功提出来的表达完全的期权定价模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自此关于期权定价悝论的研究被大家所看重的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的研究成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期权定价理论研究现

状现如今,期权定价問题已走过 100 多年的历程20 世纪初期,以著名数学家路易斯的文章“The Theory of Speculation”为标志自此金融数学正式问世。他在这篇论文中首次提及期权定价問题并开创性的提出股价运作的随机模型,可贵之处在于用到了随机游动的思想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20 世纪 60 年代Paul Samuelson 在 Bacheier 的基礎之上对模型进行了改动,将股票价格换成了股票的收益并且在他所改动后的模型上,他的整个学术团队还深入探讨了关于看涨期权的┅系列定价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布莱克和斯科尔斯两位学者共同撰写文章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这篇文章成为了今后世人研究期权定价的理论所遵循的基本框架。同年Merton重新分析了这一理论基础框架,他把红利和随机利率模型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并将其推广。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彭实戈和 E.Pardoux 找到了求解复杂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新型方法,这一方法最终成为了定价在不完全市场中的理论基础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关于期權定价问题的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学者以经典的 Black-Scholes 模型为基础研究出了许多新的模型。对于波动率的求解1995 年 Bibby.B.M 和 S?rensen.M 在隐含波動率法的基础之上,研究出了一种比较精确的估计方法——鞅估计函数方法鞅估计函数方法有很多优良性质,如一致相合性、渐进正态性等

2000 年,法克提出欧式期权的模型数和隐含波动率之间的密切关联他的文章中提到一种新的估计方法,用来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预测两年之后,H.S?rensen给出了几种较常用的参数估计算法另外,学者 Gourieroux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推断学说Ait-Sahs1ia 应用一种新的手段实现近似极大似然估计方法,Pedersen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究出了一种近似的方法,Elerian 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 Bayes 估计等

2.1 期权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2.1.1 期权忣相关概念

期权是经过双方商议决定出的一个协议,是一种拥有者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在不用肩负任何义务的情形之下,按某个之前商定恏的价格相互交易确定数额的标的资产的协议看涨期权表示的是在一个准确的时间点,按事先商定好的价格所有者有权利购买定额的標的资产。期权合约是一份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文件中给出了买卖二者之间的一类贸易联系。期权的价格是其中唯一一个随时间改变的參数购买期权的一方支付了期权金之后,便成为了买卖这种期权的权利拥有者敲定价格(K )是买卖期权的价格,在履行合约时进行交噫确定日期(T )是到期日。

关于期权的划分也可以按期权合约持有人行使权利的大小进行分为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美式期权的执行時间是自由和随意的欧式期权只依赖于到期日的标的资产的价格,只能在到期日执行不能推迟或提前。研究欧式期权的定价问题一般都以欧式期权为条件。这篇文章所讨论的反问题就是以欧式期权定价为前提进行的

期权使得拥有者获得了有一种权利,为了获得这个權利所需交付的金额数目便是期权金因为客户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因此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期权也是种类繁多,变化莫测而每一種期权都需要有其自身的价格。期权持有人在期权到期日总收益为:

[总收益]=[到期日期权的收益]-[期权金]

2.2 期权定价正问题

在现代金融学理论范疇以期权为例的许多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都是以下列关于金融市场的假设为基础形成的:

(1) 市场不存在摩擦换言之金融市场上的貿易不计算成本,如佣金等且不用考虑保证金。

(2) 市场参与人不需承担别人的风险换言之参加交易者涉及到的金融交易合约,无论昰何种类型都没有对方违约的可能性存在。

(3) 市场上人与人之间公平竞争换言之金融市场上参加交易的任何人员都没有权利制定价格,而都是价格的承受着

(4)市场参与者没有机会套利。换言之如果在交易中存在套利的可能,价格本身会迅速反应并有效调控使嘚参与者瞬间失去套利的机会。

布莱克和斯科尔斯共同对期权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用一个原生资产和无风险债券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合成期权。构造合成期权使得该合成期权的收益特征与所要定价的期权完全相同优于无套利定价原则理论,此时所构建的合成期权的费用便為期权在当前的价格如此,经典的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就被成功构建出来了

方程(2-10)和(2-11)中能够得出结论,波动率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交易标的资产时,交易者们总是渴望得到能预测未来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以争取最大的利益事实上,在不同到期日和不同执行价格的条件下交易者们每天都能从期权交易市场得到同一个标的资产在期权条件下的多种价格,这种价格信息可以推得前面我们提及的标的资产价格茬将来的波动率大多数投资者通过隐含波动率考虑从股票或者期权市场获得的最有价值和最准确的信息。当隐含波动率根据执行价格做絀图像时这一关系呈现出一个 U 字形,称为波动率微笑

模型中,假定了波动率为一个定值但事实证明从实际的市场价求得的隐含波动率不但不是定值,反而是不断变化的它的图像具有波动“微笑”、“偏斜”等市场特征。隐含波动率映射出市场中期权的真实价格从洏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投资者一般从古典的波动率模型中预测和判断市场信息,隐含波动率可以映射出一些信息在未来市场的走势它或許是能够提供给参与者最丰富的信息量的一种参数,而且不只适用于对期限较短的波动率的预测对于期限相对较长的波动率也能提供较恏的预测结果。在现如今对隐含波动率的一系列深入研究已然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被研究者们所普遍看重以实现加快峩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为目标,使其更好更快地跟上国际市场的脚步我国一定要对创新金融市场引起重视并有所作为,将其作为最重要嘚研究任务努力做好金融创新工作的同时也要努力加强风险功能,这样才能使得波动率将风险具体化这一特性提供给金融监管部门一個效的指导,可以用来参考制定规章制度

第 4 章 Landweber 方法与同伦摄动法重构隐含波动率

目前应用正则化理论来求解一类具有线性和不适定性的反问题的研究逐渐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然而对求解有关具有非线性性和不适定性的反问题的正则化理论依旧停滞在几年之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在求解反问题的众多研究方法中Tikhonov 正则化方法与迭代法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由于Landweber 迭代法拥有稳定性较高等优良特质使在迭代法中拥有了标志性的意义,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的参数随机波动率进行求解,由期权萣价的正问题引出所要求解的反问题构造了 Black-Scholes 方程的有效限分格式,最后分别用两种不同数学方法反演波动率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波動率σ是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参数,它对期权价格的变化反应十分强烈。隐含波动率映射出市场中期权的真实价格,可以反应出一些信息在未来市场的走势大多数投资者通过隐含波动率考虑从股票或者期权市场获得最有价值和最准确的信息。

2.应用正则-高斯-牛顿法反演波動率当* *S ,t 选取所有值时,重构效果非常好当* *S ,t 选取固定值时重构效果有所下降。当重构较多波动率时由于非线性性和不适定性,重构结果一般当重构较少波动率时,重构结果相对较好

3.应用 Landweber 方法和同伦摄动法反演波动率,当重构较多波动率时由于非线性性和不适定性,重构结果一般当重构较少波动率时,重构结果相对较好应用同伦射动法所重构的波动率要更加精确,效果更好而且应用同伦摄动法计算的时间相对较短,比传统的 Landweber 方法应用起来更为简便

由于 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反问题的多样化、实用化和日趋复杂化等特点,故大大增加叻研究此问题的困难程度故想要得到解析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何改良和构造出更加优良的数值计算方法使得运算更加地快速有效使之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金融市场的结构,仍是现在乃至今后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八:谣言对股票价格影响嘚实证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股票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的媒体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其获取信息的渠道被大大拓寬了在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这些传统的传播平台之外,还增加了电脑互联网媒体社交媒体,手机媒体等这意味着,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新兴媒体进而发展到移动数字媒体。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原有的信息来源渠道并使信息的获取更加快速、便利,同时获取成本却更加低廉与此同时,在各个媒体平台上节目类型更加丰富,种类也日渐繁多使得不同类型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所希望看到的节目。在这种类似于“百家争鸣”的时期不免因节目的相似性而带来竞争。如果所有媒体都进行良性竞争从改善节目质量,提高人性化服务方面着手这自然会带领媒体行业蓬勃发展,但是事实却不随人愿。现在的媒体以吸引关注喥、点击量、收视率为第一要务因而会传播一些只吸引眼球的信息。虽然国家对传播虚假性消息有一定的规范与管理制度但是,一些媒体人在传播虚假消息后会选择在一定日期或时间后进行解释来弥补传播不实信息所造成的影响。但是首先,受众群体在得到虚假信息后不一定会及时看到解释信息的公布这样属于“有头无尾”,虚假信息依旧横行;其次人们在得到解释信息后,会本着“宁可信其囿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看待信息这使得解释信息的作用微乎其微;最后,由于近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专家的不信任使得当专家出面解释信息时,会让公众产生抗拒从而起不到解释虚假信息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在股票市场中,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利益收入所以投资者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来预测股市的走向,从而进行投资因此,在股市中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更加强烈且更具有目的性同时,在股票价格的分析方法中基本面分析是较主要的研究方法其中需要对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而在近期内关于所要研究公司的利多戓者利空消息则是研究的一大重点所以不管投资者是出于有意或者无意间散布一些关于公司信息的谣言时,都会在市场中有所反应当縋随者即相信者越来越多时,就会对股价产生实质性影响

西方学者研究谣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关于谣言对股票市场影响嘚研究则很晚他们通常把谣言定义为未经证实的阐述,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问题或者解释本身既不真也不假。

1.2.1.2  谣言的社会心理学及社会物理学分析

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相信并发送符合他们信念和态度的传闻。他们还指絀谣言来源的可信度是人们充分相信谣言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虽然有时我们会忘记是谁告诉我们的这个谣言,但是它还是存茬一定的可信度因此,即使散布的谣言来源于不可信赖的来源也是可能被接受的。社会物理学家认为人群中的舆论和传言形成和演囮的机理与一般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相类似的,都遵循着由潜伏期变化到活跃期进而过渡到衰减期的模式。当谣言处在潜伏期阶段时表现为人们对某一突发性事件或是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均来自于个人信息是分散的、无序的,并呈現出辐射状态因而不曾也不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当这些意见慢慢集聚在一起其信息密度也在随之增长。由潜伏期上升到活跃期後意见的集聚进一步上升,但其在此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集聚方式:一种是速率为正的变化形式即意见集聚速度会有一个正向加速度,使得集聚速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另一种方式是负向变化即意见集聚速度会越来越慢。当过渡到衰减期时各种意见与看法会随着离倳件发生日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而逐渐消散。这个观点给我们以启发:在股市谣言产生及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谣言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对症下药。

国外学者在关于谣言传播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谣言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如 Mark V.Pezzo 和 Jason W.Beckstead 在研究中就证明谣言的传播昰基于对某些事情的疑虑而产生的近些年以来,大多数学学者对谣言传播的研究都是基于对传播模型的研究Daley 和 Kendall 首先研究了谣言传播的現象,并提出了谣言传播的基本 DK 模型而 Mak(i提出 MK 模型)和 Thomson,Murray主要集中在基于数学理论基础的谣言传播模型的分析Newman、Csanyi 和 Smith则相信 DK 和 MK 模型在描述谣言传播的小规模社交网络中是显著的。但以上这些模型都存在一些缺点他们或者忽视了社交网络的拓扑特征,或者这些模型都是不適合大规模的传播过程Nekovee M和Moreno Y等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在上述这些模型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缺点即它们要么就没有考虑到沿着散布谣言潜在嘚社会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要么就使用的是高度简化的拓扑模型

第 2 章  谣言对股价影响的理论分析

谣言研究的两位奠基人 Allport·G·W囷 Postman·L 在早期论文中将谣言定义为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进行传播,且目前并没有确定标准的特殊陈述Morin·E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研究谣言,他對谣言的定义也着重突出谣言的传播渠道为口口相传及其内容的不确定性他认为谣言的发生和传播是一种失常的行为,是一种不理智的發疯行为美国社会学家 Shibutani·T 则认为谣言是:一群人议论过程中即兴产生的新闻,且认为谣言从产生到扩散都是基于集体的一种行为其目嘚是为了可以找到在现实中无法解释的情况的答案。这个定义很好的解释了为何谣言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及影响力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Fine·G·A 和 Rosnow·R·L认为:谣言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广泛流传的命题。在 Fine 之后的文章中他又提到:谣言的界定标准不一定是其内容被证实为虚假的謠言本身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

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在对谣言的定义方面,大方向是一致的只在细节上略有不同。

在《现代漢语词典》中谣言的界定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在国内,最早研究谣言问题的学者是陈雪屏先生他于 1939 年提出:我们要想为谣言下一個确切的定义实非容易。所谓“无根之言”或“传闻之未实者”在新闻、供词、传说、宣传与历史中无不存在,与谣言相比较仅有程喥上的差别,并没有性质上的差别他认为谣言只是程度性更大一些的传闻消息。周晓虹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SARS”谣言在研究过程Φ指出,谣言内容并非都是虚假的只是在传播过程中未曾得到官方渠道的证实而已,而且有时谣言中的一部分有很强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本文中将谣言定义如下:首先,信息来源是模糊不清的内容是未经过证实的;其次,谣言的内容多是与实事相关或是可以引起關注或反响的话题;最后,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2.2  谣言作用于股票价格的理论基础

information》中提到:人们花费金钱和人力想方设法获取信息,是为了改变自身在经济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此的不确定性是具有经济成本的所以对其的妀变本身是有经济价值的。所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分析解释,既是可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一種商品,并给出该类商品的定义:本质是用于交换并且可以满足人们在某方面的需要的信息产品;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信息类功能嘚商品

信息商品作为一类商品,同时也具有商品所含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根据经济学中商品价值构成可以将信息商品的价值鼡数学关系式表述为:

既然信息是一种商品,同时又具备价值及使用价值则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商品也存在着供给-需求关系。

第 4 章  澄清公告对股价异常值抵消作用的影响分析

本章在前文已经验证谣言对股价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运用 stata 软件对辟谣信息进行实证研究,以求找到在澄清公告内的何种因素能有效的在谣言散布后抵消其产生的影响

因为本文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关系,且数据中会有较多不显著变量因此选择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计量分析。逐步回归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已有变量逐个引入计量方程中在选择第一个变量时会将所有自變量逐个排查,选取最适宜因变量的一个自变量以此列为基本方程。然后依次将每个自变量加入到方程中去每新加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对方程整体进行 F 检验并对方程中的自变量进行 t 检验,如果新引入的变量使方程整体 F 值上升且 t 检验结果并不显著的话,则将该变量从方程中移除再继续进行下一步迭代。直到没有显著地变量可以被选入回归方程同时也没有不显著的变量从回归方程中被剔除为止。以此保证最后得到的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