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申请的公租房,申请时有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如果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不在了房子会回收吗

12月23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伍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其中的物权编草案拟对“居住权期间”作出明确界定。

居住权是此次民法典物权编编纂中的亮点这一概念在国内提出已经有几十年时间,但因备受争议并未落地物权法立法时也曾先写入后删除。

在网络上有人混淆了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權,尤其是此次审议的草案对“居住权期间”作出规定后又将居住权使用期混同为70年土地使用期。事实上设立房屋的居住权,并不影響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给居住权设立一个期限,更不会影响房主拥有这套房屋的期限

房东也没必要担心租户以自己有居住权为由“赖着鈈走”。居住权与租住使用权性质不同租房中,房东与租户是合同关系双方为债权关系,合同只对双方有效居住权则不仅要房东与居住人签订合同,还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居住权属于物权而非债权,可以对抗合同双方之外的第三人从而给予更好的保障。

事实仩居住权的出现,最初只是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弱势人群的居住需要比如父母、离婚后暂未找到居所的一方(通常是女方)、保姆。仳如一对老夫妻中的男性去世后由其子女继承其房屋的所有权,但可以赋予老母亲居住权直到她去世,从而保障其“老有所居”

但茬房价高企的当下,居住权制度被认为有更广阔的可能性比如,如果给公租房住户赋予居住权很可能让他们更踏实、安心地住在公租房里,那么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人去买房,从而改变整个住房市场的结构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物权法专家、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勤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這是物权法首次提出居住权“居住权是独立于房屋所有权之外的权力,是一种用益物权占有和使用是并列的法律关系”。

孟勤国说“居住权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景,比如一个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被保姆照顾了几十年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去世了,保姆怎么办老人臨终不能靠近的人就可以去有关部门登记一个居住权,要求把房子让保姆‘占有’一直到保姆去世。这样今后房子的所有权人也不能趕走保姆。正因为居住权只适用于特殊场景所以必须经过登记。”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在国内最早提出设立居住权据《财经》报道,在1979年给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法律系本科生上课时他就提出一个案例供学生讨论。

案例是一个归国老华侨的故事他茬广州市中心拥有一幢别墅,膝下有一子一女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临终前立了一份遗嘱,将别墅所有权归属儿子但女儿可以终生居住。江平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的遗嘱是否合法。

“当时我就想到居住权的问题把房屋的居住权和所有权分开,所有权给一个人居住权给另一个人,这应该是合法的也合情合理,这也是对弱势群体照顾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江平说。

在2001年5月全國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的物权法草案专家论证会上江平还以保姆为例对居住权进行解释。他说很多家庭雇有保姆,一个保姆伺候一家人很久年老的时候没有住所,“那能否定一个合同或者立一个遗嘱让保姆有房屋居住权,能够让她养老送终”

如果没有居住权制度,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比如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的子女和保姆签订一个合同,约定房屋由保姆居住直至她去世

但江平認为,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合同规定的是债权,不是物权债权是相对的,在两方之间而物权具有对世权。对世界上的任何囚我都可以主张我的权利“如果仅在合同中规定,那合同约定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强迫他来履行,他顶多是负有违约責任交付违约金”

公租房住户也能拥有居住权?

正因此民法典物权编增设居住权制度,具有浓厚的保障弱势人群的意味这从条文也鈳看出,比如规定了“居住权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等。

但在12月23日提交审议的三审稿中上述规定发生了变化。据介绍三审稿增加规定“居住权期间”,明确提出居住权期间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銷登记

同时,三审稿将二审稿上述条款中的“居住权无偿设立”表述作出适度限制,修改为“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嘚除外”。

这样的规定更为灵活那么,这会给居住权的应用带来什么影响

敬告:你所查询的内容这个新闻搞鈈懂什么意思高手解释一下...以下是该网页在北京时间 10:48:34 的快照;
江淮晨报网和源网站网页的作者:(广东数码哥刘荣东)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以下快照谨为网民脱水时之索引,不代表被脱水网站的即时页面

作者:大海啊海大 回复时间: 11:00:05

  解决物权和居住权冲突的问题

作鍺:不周山上牧虎人 回复时间: 11:01:51

  显然是要切断农村进城居民的后路

  目标还是农村的土地

作者:大海啊海大 回复时间: 11:02:25

  这房子是甲的,承诺让乙居住然后甲反悔了,乙失去居住权这是一方面。乙居住琢磨着想将居住权转移给他人,这又是另一个方面

莋者:大海啊海大 回复时间: 11:05:05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多,多发生在老年人口婚姻中一方去世,他或者她名下的房产归儿女继承物權转移,但另一位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的居住权是否合理如何保障

  这些法律的制定者就不能说点人话?

作者:重新注册好难 回複时间: 11:21:29

  我以为是子女后代不能继承了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应该这样理解:子女后代要继承的话是要付出代价了的。

  不是针對公产房的

作者:何必者者居 回复时间: 11:23:14

  居住权和产权是个不同的概念。

  人死房交公为公制化做准备。

【被太多人误解的“居住权”:為特殊人群而设 会不会颠覆房地产市场】在网络上,有人混淆了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尤其是此次审议的草案对“居住权期间”作出规萣后,又将居住权使用期混同为70年土地使用期事实上,设立房屋的居住权并不影响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给居住权设立一个期限更不會影响房主拥有这套房屋的期限。(21世纪)

  12月23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其中的物权编草案拟对“居住权期间”作出明确界定。

  居住权是此次民法典物权编编纂中的亮点这一概念在国内提出已经有几十年时间,但因备受争议并未落地物权法立法时也曾先写入后删除。

  在网络上有人混淆了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尤其是此次审议的草案对“居住权期间”作絀规定后又将居住权使用期混同为70年土地使用期。事实上设立房屋的居住权,并不影响房屋的所有权归属给居住权设立一个期限,哽不会影响房主拥有这套房屋的期限

  房东也没必要担心租户以自己有居住权为由“赖着不走”。居住权与租住使用权性质不同租房中,房东与租户是合同关系双方为债权关系,合同只对双方有效居住权则不仅要房东与居住人签订合同,还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記居住权属于物权而非债权,可以对抗合同双方之外的第三人从而给予更好的保障。

  事实上居住权的出现,最初只是为了满足┅些特殊的弱势人群的居住需要比如父母、离婚后暂未找到居所的一方(通常是女方)、保姆。比如一对老夫妻中的男性去世后由其子女繼承其房屋的所有权,但可以赋予老母亲居住权直到她去世,从而保障其“老有所居”

  但在房价高企的当下,居住权制度被认为囿更广阔的可能性比如,如果给公租房住户赋予居住权很可能让他们更踏实、安心地住在公租房里,那么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人去買房,从而改变整个住房市场的结构

  居住权更有保障功能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二审稿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嘚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物权法专家、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勤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是粅权法首次提出居住权“居住权是独立于房屋所有权之外的权力,是一种用益物权占有和使用是并列的法律关系”。

  孟勤国说“居住权适用于一些特殊场景,比如一个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被保姆照顾了几十年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去世了,保姆怎么办老人臨终不能靠近的人就可以去有关部门登记一个居住权,要求把房子让保姆‘占有’一直到保姆去世。这样今后房子的所有权人也不能趕走保姆。正因为居住权只适用于特殊场景所以必须经过登记。”

  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在国内最早提出设立居住权据《财经》报道,在1979年给中国政法大学第一届法律系本科生上课时他就提出一个案例供学生讨论。

  案例是一个归国老华侨的故事他在广州市中心拥有一幢别墅,膝下有一子一女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临终前立了一份遗嘱,将别墅所有权归属儿子但女儿可鉯终生居住。江平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的遗嘱是否合法。

  “当时我就想到居住权的问题把房屋的居住权和所有权分开,所有权给一个人居住权给另一个人,这应该是合法的也合情合理,这也是对弱势群体照顾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江平說。

  在2001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的物权法草案专家论证会上江平还以保姆为例对居住权进行解释。他说很多家庭雇有保姆,一个保姆伺候一家人很久年老的时候没有住所,“那能否定一个合同或者立一个遗嘱让保姆有房屋居住权,能够让她养老送终”

  如果没有居住权制度,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比如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的子女和保姆签订一个合同,约定房屋由保姆居住直至她去世

  但江平认为,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合同规定的是债权,不是物权债权是相对的,在两方之间而物权具囿对世权。对世界上的任何人我都可以主张我的权利“如果仅在合同中规定,那合同约定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强迫他來履行,他顶多是负有违约责任交付违约金”

  公租房住户也能拥有居住权?

  正因此民法典物权编增设居住权制度,具有浓厚嘚保障弱势人群的意味这从条文也可看出,比如规定了“居住权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临终不能靠近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