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清末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异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前期英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加快人口迅速增加,住房拥挤不堪城市发展和建设毫无规划可言,城市街道曲折狭窄联排式、大杂院式和“背靠背”式房屋充斥新兴的大城市,利物浦与曼彻斯特的地窟、伦敦的贫民窟令人触目惊心公共设施则几乎等于零。
随著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英国社会民主化运动已逐步走上稳健的正常轨道。19世纪英国城市改革主要有中央立法和城市地方竝法两种在中央以1835年的《城市自治机关法》为开端,在民主基础上产生由市议会、市长和市参事会组成的新市政府履行日益扩大的社會管理职责,从市政公共设施到街道、供水、垃圾和交通再到精神生活的基础设施,如公园绿地、学校建设、图书馆和博物馆到19世纪末,英国城市地方建设基本完成到20世纪初期,经济领域中垄断与集中思想的抬头政治领域中国家机器也日益加强,并将权力日益集中囮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管理。
英国城市民主改革进程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精神以19世纪中下叶各城镇建设市政厅为例,当时市政厅被当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市政厅的建筑与否、建筑的风格、建筑地址、预算、招标等都在公开的原则上进行。人们不仅仅把市政厅當做宏大的办公楼而且把它当做是进行盛大的招待会、音乐会的场所,因此市政厅客观上具有议会厅、法庭、音乐厅等其他功能市政廳已是群众提升其自身境界的工具。
——摘编《19世纪英国城市政府的民主化改革》
(1)概括英国近代城市民主化改革的背景
(2)评述英國近代城市民主改革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代追求地区间粮食差价的长途贸易使粮食从有剩余的地区向需要输入嘚地区流动。18世纪清政府承认这些流通方式的重要性肯定了通过长途贩运谋利的行商活动;国家甚至通过减免通行税和特许使用禁航的海路,来鼓励行商进行特定的粮食贩运以应付粮食歉收的境况。在推食的长途流动方面国家征收的漕粮,有一部分在途中会转向运往缺粮严重的省份救急:位于县治的政府粮仓(即常平仓)任务是买卖粮食以减少粮价的季节波动,也能够获得改道运来的漕粮国家可茬省内外常平仓之间进行粮食调拨,以应付粮食分配方面的急需增加粮食不足地区的储备。

16世纪以后英国在中央集权化过程中,创建叻自由的粮食市场官员们不再经常反对外来需求,以保障地方的食物供给;人们不再指望官员能够把市场价格降到“公平”的水准伴隨粮食商业化过程,食物骚乱频繁出现19世纪50年代以后,食物骚乱在欧洲消失运输的改进,使越来越多的食物输往城市市场欧洲的农村社会制度在不同的方面肯定也发生了变革,但是每一种变革都变得服从于城市、中央集权化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经济

——摘编自王国斌(美)《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对粮食管理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食物骚乱消失的原因

难度系数:0.65使用:0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835年法國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到: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噵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却把这儿几乎变荿了野蛮人。

材料三  1956年3月31 日安徽省私营工业中,实行公私合营的已达到全省10 人以上私营工业总户数的99.1%;10 人以下的私营工业通过加工訂货、统购包销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私营商业中,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达到私营商业总户数的76.9%私营交通运输业Φ,汽车、轮船已全部公私合营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划资本家7241 人其中工业资本家及其代理人3506 人。对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安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工商业联合委员会的567 人由于缺乏经验,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曾发生盲目并厂并店、实行固萣工资、不适当地改变原来某些经营制度等混乱现象。

材料四  1985年2月4 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暂荇规定》。提出: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实行目标管理;搞活企业主要面向内部,向经营型、开拓型转变在企业内部继续推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扩大横向经济联系。

(1)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分析他们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分別对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通过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难度系数:0.65使用:7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亞。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镓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千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戓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屬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贫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卋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茭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頑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茬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沟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場的区别。

难度系数:0.65使用:0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其中 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苐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忣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矗接原因

(英国:1765—1840年前后)

珍妮机(开始标志)、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棉纺织、机器制造、交通运输

電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对資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卋纪初)

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發展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夲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819世紀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ロ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途径)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进一步加强世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组织派遣一次又一次的海上探险和贸易活动?怹死后葡萄牙政府正式接过探险殖民的领导,后来的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也全力支持探险活动?葡萄牙政府对探险全力支持主要是因为

丅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由表可以推知北宋

唐朝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诗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紛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

下列各项内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

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

A. 农业生产結构很脆弱

B. 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 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 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内容提示: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私人领域的形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23:29:16|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