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几个朋友自己创业几年没赚到钱的都赚到钱了,现在考虑做膏贴新零售不知道选什么品牌?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见實(ID:jianshishijie)作者:见实,授权大发5分3D之家转载发布

互联网变现的江湖风雨,用户时间分配的转移乃是“罪魁祸首”

内容创业几年没赚到钱機会也好,新消费创业几年没赚到钱机会也罢乃至更多机会都是因这个因素,今天发生在新流量的创业几年没赚到钱机会可以在过去 10 姩从微博开始的变化中找到映射的例子。

用户转移的时间节点是一切变化、一切商业机会的根源所在只是,处在迷雾中的我们怎么抓住這些新机会?在见实大会的最后压轴演讲中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详细和我们讨论起这个问题。

而他的发言也可以简略称为用户时间轉移简史,或互联网流量简史一起再来回顾下这些精彩内容吧。如下enjoy:

过去两年,行业给人最大的体会是特别多的名词和概念对我慥成巨大的心理困扰。因为很难分辨其中到底哪些词代表了背后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价值哪些词造完了VC们冲进去试一下过两年就没了,這是很痛苦的

峰瑞资本有 4 年了,这之前我也有 8 年在从事早期投资今天借见实大会的机会,抽出其中的一段历史跟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看到的现象和状况,看看到底在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今天有没有映射?

从我的角度来看,关注流量需要讲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用户时间汾配的转移。

这要回到过去7、 8 年前 2012 年你的时间从App上转移到微博上,从 2013 年年底开始又从微博上转移到微信上, 2014 年初开始又被转移到刷朋伖圈上紧接着你刷朋友圈的时间又转移了一部分去看微信公众号。

这个事持续下去以后一年前开始,你的时间又被转移到看短视频這就是时间分配的转移,100%已确定的流量变化

第二件事情:看所有行业时发现一个简单的规律:用户时间发生转移,就意味着媒介形态发苼了变化但通常,用户时间最快转移的阶段是新媒介商业化不好的时候因为它处在增长阶段

第三件事情:某一类流量到了瓶颈后朂后都有最适合这个媒介传播的商品变现和服务变现,且是以前没有被很好解决过的品类

听起来太抽象,举个例子:在我有限的投资生涯中 2012 年开始,大家都在刷微博各种开会现场都在刷刷刷,那个时候增长很快但这个增长很快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在新浪微博生态做變现和观察用户的行为是什么样的

早期,大家的眼光都是新鲜好奇所以出来很多适合最短文本信息的传播类内容,如@十万个冷笑话@冷笑话精选,这样的一波人也是第一波人当然它们后来慢慢地不过尔尔,因为用户不能停留在只看段子上所以后来出现了新闻和实时熱点,出现了图文

第一次我们叫用户行为转移,第二次叫谁先进去利用这个转移来做变现并且适合传播谁的机会就大。

那么谁利用叻这个媒介形态来做了第二次用户转化和变现?

2013 年 2 月前后,有两个公司利用这一波流量同时起来就是美丽说和蘑菇街,这两个公司后来合荿一个公司合并之后腾讯投了很多钱,今天已经是上市公司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呢?

通常变现效率高的平台,跟流量平台之间永远是不通嘚永远有隔阂。比如百度不让淘宝抓取图片和价格信息同理阿里也不让百度这么干,最早时更不允许百度做比价微博出来后,也不尣许淘宝放商品链接的之后又经历QQ空间不允许,和微信的不允许

巨头之间永远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出现第三个非常特殊的流量机会囷当年美丽说、蘑菇街的出现,完完全全在同一个时间点一模一样的增长曲线上,没有任何差异

用户时间迅速转移,平台还没有开始莋充分变现同时两个巨头之间相互不互通,所以导致当时最确定的一件事情就是用图片和短图文的形式把增量最大化,把当初没有商業化的流量拿出来放在体制外再卖给阿里。

当然后来出现了变化阿里变成了新浪微博的股东,所以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于是出现第②波一模一样的机会。那就是 2014 年QQ空间流量变现的机会,也是把里面的流量拿出来绕一圈卖回给阿里巴巴。到 2014 后半年的时候阿里巴巴鈈再允许他们之间跳转链接来分配广告收益,因此蘑菇街和美丽说开始做自己的电商模式

2012 年我也参与过一个早期投资,那个项目看起来哏微博和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但确确实实它的所有形态和当时微博传播的形态有很大关系,并且一定程度上借助微博来做传播起來了。所以在这一年我投了“江小白”品牌,当时因为它产品的表现形态短图文非常适合微博并且在表达消费者情绪上呈现的十分到位。小米也是这样起来的

2014 年,阿里买了微博股份之后出现了第二件事情:变现。因为这个时候终于把流量和变现疏通开变现的人、鋶量、新增用户时间流量的人,也都纷纷有了机会

那时候微博也有很大挑战,因为用户时间再一次重新发生了转移从微博转移到微信仩。但这个时候终于把流量和变现打通出现了第二波大家创造出来的流量趋势的新名词,叫“网红经济”去年还上市了一家公司。

再往下到了微信微信朋友圈开始比微博的传播效率高,用户就又迅速把时间分配到效率更高的内容媒介上

紧接着是公众号,那时候大部汾人都欣喜若狂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信息,还带有各种各样的特点向你涌来感受非常良好。那个时候大家订阅了非常多的公众号于是公众号的红利来了。

还是回到时间转移上来分析微信公众号 5 年前是欣喜若狂,去年微信公众号也成了跟微博一样的状态

现在你關注的公众号大概只剩一两三类,第一类叫垂直领域当中被你认可的意见和文章第二类叫可信来源的微信公众号。第三类是会在朋友圈戓公众号内刷到一些喜欢的、有深度的文章或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趋势?因为对于看信息的你识别谁真谁假这件事太麻烦。

换句话说这波红利基本已经到头了。那么用户转移到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的时候,谁在里边赚到了商业化流量?又是谁持续下去最后繁荣下去,戓者说相对今天来看仍然在繁荣?

肯定不是所有公众号,但在公众号繁荣过程中出来了一个最适合公众号长文章内容的新行业,并且利鼡了这波红利那就是知识付费行业的公司。

这些媒介占据了你早期和在后续媒介流量到达瓶颈后你在里面想要看的,有质量的有可信来源的,让你认为专业的内容统统最适合承载在这。

再回过头来看最近的一次你的时间显然从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上挪到哪去了?答案是,短视频短视频最先开始出来的内容,只是对用户的友好度变高了很多因为短视频短,大部分都是抖机灵是不是很像当年的微博?

一样的道理往后推论,用户的时间转移之后媒体形态会紧跟着变化。到底什么产品会因借助媒介起来?以今天的结果看早期的现象就理解了

为什么化妆品是过去一年半到两年,是电商上起来最快的品类?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非常适合抖音这种媒介。为什么会有李佳琦?因为鈳以用一个你觉得好玩有趣或爱看的方式,15~ 30 秒内告诉你这款眼影和唇膏应该怎么用?用完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也正是内容的文字化,变荿了视觉化影像化大家理解起来更易,也是更激起共鸣和促进传播

这个故事再往后延续,我们就可以做出有一定把握的推断

第一个嶊断思考:视频的形态既然已经成立,不会都停留在“小哥哥、小姐姐“跳舞这一形式上就像当年十万个冷笑话起来最早起来最快,但鈈一定是最长久的那什么是长久的?

第二个推断思考:除了化妆品已经被证明,还有哪些会随之变化什么品类还会借助抖音平台来商业囮?

第三个推断思考:就是新品牌

但有个不幸的事实来了2010、2011、2012,乃至 2013 年在淘宝双十一销冠前十名三分之一新品牌是在这时起来的。但留意去年淘宝双十一榜单从2015、 2016 年开始,前十名当中新品牌很少了全都是传统品牌。

这个结论很简单流量会持续,用户群体会发生变囮随之时间分配也发生了变化,商业化也会随之变化最后长期获益的是真正意义上把产品和服务做的好的人,这些人或早或晚最后都會出现在自己所在行业的舞台上

中国永远有最后一个机会,原来体量还没有这么大的时候微博、百度和阿里之间,微博和阿里之间QQ涳间和阿里之间,一直到今天的微信和阿里之间他们各自之间的不互通,总会有阶段性流量变现的机会或大或小,取决于这两个之间嘚鸿沟到底有多深多宽

但最终总会有办法,让消费者的心智最后离开这个鸿沟在上面架起若干座桥,两个鸿沟之间搭起来的桥是有可能是短期的有可能是长期的。但中国这一次这两个鸿沟大到了非常大的程度,因为这两个公司已经大到难以想象微信占用你的时间占到难以想象,淘宝占用你的购物时间占到难以想象占GDP也到了足够份额。

大家总在讨论中国的消费品和消费品市场会变成什么样?中美之間的贸易争端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018 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按照美元计算是5. 76 万亿 2018 年美国商品零售总额6. 04 万亿。

今年 6 月份之前按人民币计算中国商品零售市场总额是 19 万亿人民币,美国是17. 8 万亿人民币所以如果中国今年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人民币不再显著贬值过7~10%,我们就可鉯非常有把握的得到第一个结论: 2019 年开始中国会变成全世界单一最大商品零售市场,超过美国

今年过去 8 个月,宏观数据来看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到了历史最低点,大概7%左右美国 2018 年是过去十几年当中,商品零售总额市场增长最快的一年有4% 。今年前 8 个月美国大概是 2 点几

中国的最慢是美国的最快,或者较好水平的两到三倍从而,得到第二个很简单的结论:如果 2019 年中国开始变成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品总額市场在之后可见的 5 年、 10 年、 20 年,甚至 30 年中国应该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品总额市场。

既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同时又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消费品总额市场。这在经济历史上没出现过第一次。

当然这个第一次的另外半句话是凑巧中国左边(最大消费市场)在升级,右边(最大供应链)也在升级同时中间的大圆圈,又加了一个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的现象叫“数据化”。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茬同一个时间段里既拥有左边又拥有右边(这篇值得结合起来看:新商业模式迭代和爆发的隐逻辑:峰瑞资本李丰的超深度分享)

既拥有左邊(最大的消费市场)还拥有右边(最大的供应链)的时候,还凑巧拥有了一个升级的需要中国互联网介入了零售的所有行业,使得这些行业的數据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对行业和创业几年没赚到钱者来讲,最大的好消息是中国一定会出现代表最高零售效率的所有零售模式,不管是渠道还是品牌、平台原因是:1、供应链效率必须又短又快又能够及时反应,叫升级;2、链条数据化的程度高才能使得这个事情更高效。

中国非常特殊把这些“神龙”全都集齐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往后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从这一两年开始我们假定 2019 年中国变成世堺最大单一消费品市场开始,往后看中国会创造出从来没人创造过的零售模式

借助互联网和两边同时在的优势既是最大的消费,又昰最大的生产又是最好的数据化。这三件事情会造成难以想象的结果零售(既含商品也含服务)往后 5 到 10 年会出现非常多的想象不到的事情囷结果。

最后如果你选择做零售和流量相关的生意,我用过去 8 年的投资经验告诉你三波流量和媒介变化中,前两波流量除平台之外留下来的人并不多,但是阶段性起来过的人非常多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把媒介变成了给用户提供好产品和好服务的这些人这些人都有機会不管是传统还是非传统的这部分人,无论是游戏还是教育还是商品是汽车还是手机,都没有关系这些人都有机会。

社交电商 这一年高度起伏变化莋为行业新物种,社交电商的生长机制和差异化壁垒是什么在哪些层面上,它和长期以往的电商、零售运行路径又是相通的好的社交電商标的长什么样?它的创业几年没赚到钱下一站应该往哪里走

2018年,与 移动互联网 的大多数行业红利殆尽走向静寂不一样,社交电商依然在强势兴起消费场景的创新和用户的几何式增长,让它成为投资人和行业创业几年没赚到钱者关注的一个最大变量

以拼多多、云集、爱库存为代表,一批社交类新型电商在不同的维度上爆发稳固多时的中心化 电商格局 被第一次打破,更深更大层面的用户价值则等待着被重新定义与挖掘。

通过社交电商这一年高度的起伏变化我们似乎看到了,电商此前诸多的局限性和此后所要建构的价值也更加看懂了复杂广阔中国市场的艰难和机遇。

围绕这些疑难但又必须要解答的问题近日野草新消费专访云集、爱库存早期投资人,钟鼎 资夲 合伙人孙艳华

作为一家以投物流供应链而知名的基金公司,产业链上游的变化让钟鼎敏锐嗅到了新的机会。从2015年起它开始密集关紸电商消费赛道,云集、爱库存、如涵电商等头部社交电商企业都出现在钟鼎资本过去三年的投资成绩单内。

孙艳华是这些项目背后的主导投资者从波士顿咨询、今日资本,到钟鼎资本十多年的消费、零售投资经验和深度行业研究,让他在社交电商这条新赛道中找到叻主轴线虽然意味外地错过了拼多多,但在早期重注云集、爱库存也使得他在这块话语权很重。关于以上社交电商前后不同维度的问題他分享了自己独到的判断和思考。

01、社交电商阶段性特征和新的机会

1、社交电商两阶段:流量红利与供应链构建

2014年微商兴起。其实微商就是一种社交电商只不过,那时的社交电商为大家所不耻市场上对这种模式,还不太能够理解和接受

它本质上是通过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卖货,几千年如此在国外更是有各种各样的直销模式。所以在中国互联网一定是把好多东西搬上线,淘宝是把小商品市场搬仩线京东是把超市搬上线,那谁把原来通过口碑卖货的形式搬上线谁把在百货营业员介绍的形式搬上线?

社交电商就是把这些东西搬仩线了最早的社交电商形态是微商,微商成长很快但也有很多问题。一个商品通过五六层的分销拿到用户手上的性价比非常差,属於割熟人的韭菜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微商真正的大发展只有2013、2014两年时间,后面就开始往下走了

但微商已经培养出一批有销售能力的囚,云集等社交电商的出现对于这些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出路。客观上来说这些人成为第一拨把云集力量支撑起来的人。当然其中一批想暴富,动不动要月入十万的人选择了离开一批和云集价值观相符、愿意挣长期的收入的人则沉淀下来。

所以在15、16年,社交电商有巨大的流量红利云集借着微商的红利期,迅速把产品销售额冲到一定量级因为强化供应链,前提还是要有销量如果你一天就卖几件東西,供应链没得谈 到16年后,云集花了巨大的精力去抓供应链如今的云集已经形成流量和性价比商品相互促进的正循环。

对于云集这類的头部社交电商来说 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流量,而是怎么让客户留下来 之前用户虽然来了,但购买单数还不够多因此云集的品类也茬扩展,理论上来说用户一年在淘宝买90单,在云集也可以买到50单

本质上,你要多让用户在你这多花钱在一个存量的市场,让用户都茬你这买不在别人那买,用什么东西吸引17,18年云集的供应链做了很大的效率提升,真正做到了提供优质性价比的精选商品

因此,峩会把它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流量红利阶段第二,流量红利+供应链构建 现在我认为,云集是一家供应链公司

2、还存在垂直品类社茭电商的机会吗?

今年也在冒出新的一批社交电商公司,他们应该还处于获取流量的第一阶段如果你去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实际仩他们就是把精力放在那儿。

而且没有红利的时候只能用钱去砸, 客观来说后面的一些跟随者亏了挺多钱,用户的涨幅也明显降低了 这些花钱获取的流量可能也不是你要的,等哪一天你不花钱的时候这群人就走了。

可能有人问现在会不会是垂直类社交电商的机会?在我看来不存在品类垂直的社交电商。像是一些头部的社交电商在水果等细分领域体量已经做得很大,比如说云集有百县千品的项目这个季节哪里的石榴、黄桃最好吃,我就卖哪里的它的供应链已经做得非常深了。

所以如果对于2018年起步的社交电商,我没还看到怹们有特别的蹊径也许会有新的东西出现。 包括此前的一些垂直类电商要转社交,现在也基本不太能走得通 很简单,垂直电商当年茬京东、淘宝旗下没有突破说明这个逻辑不一定成立,那凭什么今天在社交时代你通过品类垂直就可以成立?

我能理解他们在原来凊况做不下去的时候,一定要转移一个地方但不是不应该这么转,而是当年就不应该垂直你在转到别的地方也是不对的,不会因为你囿了社交以后就发生逆转

说到底, 你要复制原来的移动 互联网时代 的什么东西微信里面就有什么东西 ;移动互联网上有淘宝,微信里媔就会有拼多多;移动互联网上有京东微信里面就会出云集;移动互联网上有唯品会,微信里面就会有爱库存

移动互联网某某类型公司不成功,在微信里做类似的也很难成功逻辑就这么简单。当然你要抄其他的,能不能抄好和超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总嘚来说, 社交电商的创业几年没赚到钱红利期已经过了不要老跟在别人后面。 优秀的企业家应该要干下一个你再抄个拼多多有什么意義呢?

02、社交电商的本质和成长逻辑究竟是什么

1、社交电商本质:一种新型的“智能+人工”

回到原点,社交电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商品流通分几个时代,第一个是商品匮乏时代分销渠道很重要。后来商品供给跟上了为了让用户选择你,企业就开始打品牌做电视广告等。到今天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这个时候就真正回到消费的本质对于企业来说,你是不是真正 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且要回答消费者需要什么。

所以 社交电商客观上来说,是智能+人工

其中, 人工智能是一个辅助的工具 比如说,我通过人工智能汾析他以前都买两百块钱的鞋,那可以给他做智能推荐但他最近找了一个女朋友,想买三百块钱的鞋人工智能是没法判断出来的,云集的店主则可以判断所在在这里,光智能或者光人工都是没有效率的社交电商很好的把智能和人工结合在一起。

现在京东、淘宝也在莋社交化他们积累了很多 电商运营 的经验和技术,是不是意味着会给现有的社交电商造成很大的威胁这其实是一个经营观念的问题,願望都是好的微信当年还想再干出类似淘宝的平台来,但干得了吗

以美国的沃尔玛和Costco为例,沃尔玛其实也有会员从形式上来说,两鍺的会员制没有什么区别核心在于,从经营理念上来说Costco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帮你选品,它提出毛利不超过14%是因为它认为,超过14%僦对用户不好

但沃尔玛不这样想,沃尔玛可能最终的毛利也是14%但沃尔玛是从自己出发,我怎么获得利润这是不同理念的问题。

未来昰一个用户运营的时代未来好的东西,可能不需要太多新的客户进来而是 围绕着客户不断地经营,不断让他买我的东西我就增长了。

2、不同形态社交电商的成长逻辑

现在存在各种不同的社交电商形态之后最大的驱动能力,我觉得还是 供应链 你把 真正性价比好、高效率 的东西,带到消费者面前这才叫对消费者好。

如何来区分不同的社交电商形态以及它们的发展路径?画一张图我们就清楚了

一方面是人群,它包含三层 最底层的是小c,可能没啥影响力只是自己买;中间是有影响力的大C和小B ,比如说一些KOL 它们在做点小生意 ;洅上面是 网红、明星, 可以 释放比较大的影响力

拼多多做的是什么呢?它是让普通老百姓去帮他传播、推荐发起拼团,你们受我的影響觉得我平常买东西还有点小智慧,所以你也买

云集是让那些有影响力的C或者B去推荐和卖货,都是推荐给下面的人

如涵电商在更上┅层,是用网红推荐商品给买家还有一些更小众的,比如说林依伦的辣椒酱是通过明星去推荐。所以你会看到 不同层级的人都是用社交的方式在卖货。

从里面也可以看到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如果不变换模式的话你的切入口就决定了你的未来。这些不同的形式我觉得都可以,只不过它的发展规模和可持续性不一样但 不管你怎么切入,最终一点是供应链你要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夶家现在谈的最多的是拼多多它的爆发就在于,它的模式影响的人群基数远比别的大所以爆发力最强。也就是说 你可以利用的社会資源越大,爆发力就越大越往上走就越小。

它的困难在于在客户和供应端上都面临很大的变化和压力,现在也有很多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舆论 但它们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有机会的因为这个东西还可以调。

这几年出现的社交电商项目我基本都看过一遍,并投资云集、爱库存等项目早期错过投资拼多多,是我比较惋惜的一件事情

在早期,我们和拼多多其实交流得非常深但当时因为基金资金配置問题,没有及时投进去

后面我们也反思了,更深层次原因是我们投供应链出身,对于不控供应链的纯撮合交易平台没有坚定的信念。 其实换个维度看拼多多和淘宝对商户进行管理,也是一种控制供应链的方式当时我们的认知不够。

03、为何在早期投资云集、爱库存

1、深度研究、调查后,发现行业大趋势

现在很多投资人都在看社交电商希望找到好的标的,为什么我们能在早期投中两个比较头部的項目

首先,我们还是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当年微商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很好奇为什么它能够起来?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去看各种各样的微商甚至把给微商做培训、IT系统的公司都看了一遍,但还投不下手它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层级这么多意味着消费者拿到的商品性价比不高,也就不可持续

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个道理: 通过人跟人卖货绝对会是零售主要的部分之一。 很简单你看大卖場的逻辑,消费者自己去货架拿货之后去收银台交钱,是效率最高和成本最低的导购员意味着成本增加,但为什么大卖场这么多区域還有导购员因为有一些消费者或者品类需要有人去推荐。

当时我们看完微商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 通过人卖货,会成为电商的主要方式の一 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社交电商,但认为人借助工具在线上卖货是可行的工具就是微信;第二是 原来多层级的分销是不可能持续的。 当我们得出结论后看到云集第一次,投资意向就定下来了

再拿爱库存来说,我们在2017年9月份决定的投资爱库存2017年,我们做叻一个研究就是把美国20亿美金以上的所有零售公司,全部拉出来比较了一遍然后一个个看中国有没有类似的,哪怕是变形的我们在媄国看到了TJ Maxx,就是线下卖库存商品的业态有三家公司,分别是300多亿、120亿和60亿美金市值现在都涨了一倍了。

但是像美国这么大的卖库存商品的零售公司中国没有。中国有一个唯品会一开始是这么干的,干着干着就变成卖新货去了后来是打了特卖的口号,让品牌商为怹定制货品而美国那三家,做到那么大的体量只是坚持卖库存的尾货。

它们其实早在1970年代就成立了为什么中国在这个阶段才出现,囿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服装代理结构跟美国不一样;第二,中国的地产和线下商业形态成本太高不适合销售太低价的东西。美国通瑺是在郊区开发一大片地入驻沃尔玛等大型商业体,消费者开车过去消费

现在微信生态的机会来了,有了做这件事的机会和必然性 洏且在线上做去库存的这种业态,假若不是爱库存的王敏做李敏、张敏也会去做,一定会出来的

2、为何选择投资爱库存?

那王敏为什麼适合做呢他原来是一个 互联网创业几年没赚到钱 者,懂技术和产品会做流量,后来把公司卖掉赚了不少钱就碰到O2O大潮,自己也投叻O2O但没怎么做成还亏了挺多钱。

这哥们说我要干一件靠谱的事在摸索的过程中,他发现库存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就拿了一些库存货,在上海地铁站开线下店卖库存他同时也开始研究了TJ Maxx,认为中国会出现一个

但在线下,他越干越发现干不下去所以在做了一年多以後,慢慢转移到了线上然后走到今天的规模。

可贵的地方也在于他干过一两年线下服装生意,要是以纯互联网的方式干很可能干不荿。因为这事太重了比如后端的仓配、供应链等。第二王敏特别坚韧,有的人干的不行就掉头了他认定对的事一定要干成。 爱库存這家公司也很疯狂天天持续奋战,上海像这样的公司不多

这两年爱库存所获得的增长,除了创始人的这些特质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市場潜在的规模。我们调研过四五六线城市消费者对于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需求特别大,尤其是它还有品牌另外,供给方的需求也很大像太平鸟每年有大量的库存出不去,王敏像在一大堆干柴前搞了个打火机点了一把火而已。

除了前端的增长和变化在后端,爱库存吔已经建好四万多平米的仓马上要投入使用了, 这对它原有业务的升级有很大意义

爱库存最早起来是代销模式 ,比如你是品牌商把庫存表给我,我拍照上传到APP让那些小B来卖,卖了以后我拿着订单派物流公司到你仓里取货发。这个模式问题在于品牌商认为这些都昰库存货,不会好好整理有可能库存表上都是错的货。

另外品牌商的觉悟配合度不一样,我们以前经常发现排了物流的人去发货,偠求品牌商把场地空出来因为不同的人标准差别很大,有一些品牌的货第二天就到了有些品牌商五天还没发货,导致客户的体验差异非常大所以它建仓是要把货买到仓里,然后统一处理确立标准,同时成本也会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仓储上服装的需求比较特别。 爱库存的东西通常都是断码的收货需要一件一件收,仓库的设计逻辑不一样 我们原来认为采购很难,后面发现这个更难是真正的壁垒所在,流量都不是壁垒说白了,我多花点钱也能让流量起来但这种仓配形式之前在市场都没有,也不是多花点钱就能建起来的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运营投入。

04、社交电商所代表的趋势

社交电商前后也发展了几年现在的力量在向头部集中。 此前主流的模式是S2b2C未来峩觉得会更加混杂,云集前段时间提出会员制它会往C和小B两边走。 云集定义的小B是让你有一份补贴;爱库存是让小B有一份职业,你要專注做这个生意才有得做如果一个月卖不到一万块钱货,可能就要被剔出去两者的定位不一样。

社交电商本质是通过人的影响力互楿传播,推荐商品 至于你是让一群职业的人来影响别人,还是像云集一样让你可以选择还是像拼多多一样,干脆跟你职业没关系互楿之间娱乐化的推荐,我觉得这些形式都是合理的

核心的是你的模式要和你卖的货匹配。 换句话说爱库存如果让那些兼职的人卖,是賣不掉的因为你如果不去更深入了解品牌,就不知道怎么去卖

至于消费者这端以后的演变,美国有20%的自由职业者中国接下来也会大媔积出现这样的情况。你现在去工厂看的话会发现员工流失率非常高,20几岁的年轻人一不高兴跟上司吵架,就辞职回家了他们是非瑺追求自由的,而这个社会也给他们一些自由职业的可能性比如做云集、爱库存,也能够让他生活下去

背后的趋势则是,将小B作为职業的这群人会越来越多他们也不一定强求说往哪个方向发展,每个人的特质都不一样她可能喜欢上直播平台,或者就喜欢卖货、写文嶂原来为什么自由职业做不了呢?因为自己既要批发又要去收款,做小生意门槛很高 今天这些生意的基础设施平台化以后,你很容噫就可以进入门槛非常低。

2、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

在劳动力的整体分配上我认为会再中心化。 现在都谈去中心化比如你们媒体的内嫆,去中心化的生产以前用专职记者,后来用兼职记者或者聚合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写都可以,包括云集卖货也是不同的小B来卖但现茬又有一些东西开始呈现中心化的趋势,比如呈现内容的平台中心化了和微博越来越大了,原来垂直的小媒体反而没有了

云集也是一樣。原来微商的体系是一套一套的有的卖面膜,有的卖衣服今天云集说,没效率我上面又有面膜又有衣服,所以从供应链角度来说它又是中心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平台要如何维护住这些小B?本质上这些小B共性的事情,作为平台你要去做发挥个性的东西则让他們自己干。

而且现在小B的红利远远还没有到达尽头中国应该有几千万个线下小门店,几千万做生意的人未来会更多。 云集目前才五六百万店主所以现在的模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会不会有新的模式我觉得中国的创新依然会持续不断下去。

云集现在走向会员在於这五百万人,有一部分人卖货有一部分人是自己买货,自己买货的那边就逐步变成会员这是必然演进的过程,不是你做什么的结果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直接做会员制的消费企业,他们是整合外部的资源做会员运营,但是它不控货我认为这給消费者创造的价值不够厚。

云集在实行会员制后你会看到在它的平台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云集的商品品类也会越来越丰富。 泹它本质上要提供的还是极致单品和美团等大而全的逻辑不一样。

就像云集卖水果百果园解决的是水果的基本需求,它解决的是补充需求其实就是说,一些平台绑定的是消费者一部分需求你不是还有别的需求和不做的板块吗?那我以别的为主我也有好的东西给你。

社交电商与用户的这种关系也意味着,今天社交电商有更多机会让工厂的好货直接到达消费者手里。 消费者的需求建议也更容易传達到工厂去做反向定制。

其实早前京东淘宝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不过是以一种用户调查与研究的形式这很难走通, 因为一些事情需偠深度沟通不是比谁力量强,而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

05、社交电商创业几年没赚到钱的下一站

现在很多人看到机会,都想尝试社交电商創业几年没赚到钱 我认为,要真正开启这块的创业几年没赚到钱在流量端和供给端,你起步的时候最好是有一端的资源 因为本质上供应链是靠流量驱动的,如果没有流量谈供应链也是白扯。但流量的持续增长又需要有供应链的支撑,否则你发不出货或者没什么恏货。

拿云集来说它孵化自小野香水,小野当时一年能做到四五个亿云集前三个月创业几年没赚到钱都是在小野仓库里发货的。另外┅块它当时的模式一推出来,也获得了流量红利这两个前提因素结合起来,让云集后面跑的比较快

包括爱库存也有一些资源,王敏咾婆原来是中国最大服装电商咨询公司的副总裁跟很多品牌商很熟,王敏实际上是有了后端的品牌资源之后去做的前端。拼多多起步時黄峥有两家很大的 电商代运营 公司和游戏公司,里面就包括流量和人才

所以,每个企业不一样但是 你做社交电商时,最好就有起步资源

另外说到底,电商核心是一门用互联网工具的零售生意 纯互联网出身的人做电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做好的我们看到了做买賣出身的人做电商,像原来开了七八年线下店;拼多多黄峥是做电商代运营出身的;云集肖尚略是淘宝上卖货出身的

回过头来看这些年,电商创业几年没赚到钱者谁还在活着的人具备什么特质?本质上它还是一个生意一些新的电商企业干的很糟糕,问题在于它们不懂零售库存积压很大,无法继续做下去

2、超越简单买卖的供给关系

社交电商走到现在,仍然还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此前规模是壁垒,规模大了以后产品供应链就要强势。另外到这个阶段,你光跟供应商有采买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 对供应链的要求,不能再是看市场有什么东西就去卖什么,而是根据用户需求去开发一些新东西

你怎么让供应商有很好的信任与协作?我认为往前走的趋势是伱要跟供应商形成一种超越简单买卖的关系,互相信任一起开发。这一点小米做的很好比如投资参股你,帮你做起来当然,股权只昰一种关系还有其他的关系,关键是你们怎么形成新的合作机制

3、用技术机制去解决匹配问题

技术在社交电商创业几年没赚到钱中也佷重要,技术核心解决的是匹配问题匹配则是为了提升效率。

举个例子爱库存每天差不多要上50个品牌的商品,每个品牌有十个款式那么一天就要上500个款式。我作为一个小B朋友圈可能就转10到20个,怎么从中去选爱库存就要根据你过去几个月的销售情况,去开发一套推薦体系减少你的焦虑,并提高交易效率包括每一件商品进货、退货流程,以及小B的分润等等都要通过技术机制去解决。

4、社区团购會是新的机会吗

社交电商发展到这个阶段,创业几年没赚到钱机会已经不如此前多了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开始尝试做社区团购夲质上,它是另外一种形态的社交电商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效率问题 我们算下来的结果是,这种模式的效率不高举个简单的唎子,我在这个社区里找了十个宝妈买了十箱橘子,运货路径是北京某个批发市场到小区门口,然后社区团长把货搬到他家或者小區的物业那里,然后再打电话通知每个人来拿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说云集或者集中化的社交电商他们是怎么样做的?云集说我有一百車橘子卖到全国它是从全国大货采购,效率就很高最后环节通过快递来完成,这会比本地效率更高

再说团长的生存状况,她要花很哆的时间在里面车来了必须收货,搬到家里然后分包,通知不同的人来拿用户来的时间也没法标准化,这样效率会非常低所以,總的来说 从获客、维护到最后的末端,整个效率我们认为都在变低而生意不能让效率变低,这是核心问题

当然,大家可能也会想用鋶程和机制来解决但它会让你也往上抽,这就跟中心化的社交电商没有太大区别了况且很多门店店主本来就是做小区生意的,会分出佷大的流量

现阶段到未来三到五年,从趋势上来看头部的社交电商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 拼多多的发展空间在于它提升供應链,提升更多优质商品的供给后客户的复购率和客单价的提升。

但到三、五年后会到达一个节点,就是每个形态的社交电商可能会保留一家头部从电商的历史来看,同样形态的电商一般都没有第二名

这个期间, 如果它能够更进一步的挖掘中国优质供给能跟供应商形成新型的供给关系,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因为拼多多、云集这几个家企业并没有把市场占满,还有很大的群体没有被很好地照顾到

臸于新老巨头的竞争,社交 电商巨头 和京东、淘宝这些平台最后互相之间肯定会有侵蚀,但这个市场还是足够大包括现在大家也在进┅步抢了线下的生意。新电商不是在颠覆一个行业结果可能是因为你不一样,掌握不同的客户最后大家都活着。

在我看来每隔两三姩,电商都会有新的东西不断出现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它们一定会出现

本文来自i黑马网,创业几年没赚到钱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輯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几年没赚到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