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皈金归皈是什么意思思?

1法曲子“三皈依”为词牌说——敦煌本、霞浦本《三皈依》比较研究包朗 杨富学——原刊《文献》2014 年第 1 期第 49~58 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为佛教三皈依,佛教僧众常加頌唱久而久之,一种配合礼拜行仪 的法曲子“三皈依”应运而生关于这种曲子,北宋天禧间学僧道诚《释氏要览》卷下杂记“法曲 子”条云: “毗奈耶云:王舍城南方有乐人名臈婆取菩萨八相,缉为歌曲令敬信者闻,生欢喜 心今京师僧念梁州八相、太常引、三皈依、柳含烟等,号‘唐赞’ 而南方禅人作渔父、拨棹子, 唱道之词皆此遗风也。 ”①由于道诚并没有举出作为“唐赞”之一的三皈依嘚例子遂使学者们 对哪些法曲子是三皈依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敦煌写本《三皈依》及学界的争讼对敦煌写本《三皈依》的研究饶宗颐先生首开其先河,撰文指出: “真正唐赞之三归依在 敦煌写本中存有一首,殊可珍贵” ②该文献即 S. 4508,内容如下:归依佛大圣释迦化主。兴慈愿救诸苦。能宣妙法甚深言闻者如沾甘露。慈悲主 接引众生,同到净土到净土,五色祥云满路双童引,频伽舞┅回笺动向珊珊。闻者 轻楼阶鼓慈悲主,接引众生同到净土。 归依法须发四弘誓愿。捻经卷频开转。速须结取未来田且要频亲朤面。闻身见 速须达取,菩提彼岸和同前 归依僧,手把念珠持课焚香火,除人我速须出离舍娑婆,且要频亲法座消灾祸, 速须結取未来因果。和同前③饶公认为这些“三皈依” 、 “柳含烟”的曲子,原来都是配有音乐的在河南、陕西的古乐流 传曲调,至今尚有遗留的旧谱④然而,任半塘先生却质疑此说认为“唐代歌辞之曲子体内能①[宋]道诚《释氏要览》卷下, 《大正藏》卷五四No. 2127,页 305a ②饶宗颐《 “法曲子”论——从敦煌本〈三皈依〉谈“唱道词”与曲子词关涉问题》 , 《中国史研究》 1986 年第 1 期第 65 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 》第 6 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第 119 页。 ④饶宗颐《从敦煌所出〈望江南〉 〈定风波〉申论曲子词之实用性》 《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 集》 ,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1 年,第 397 页2否容纳佛赞,乃一严肃问题” ①在 S. 4508 之外,任先生又从敦煌写本 S. 4878 中检得另一首《三 皈依》文字弥足珍贵:归依佛,大圣释迦化主兴慈愿,救诸苦能宣妙法甚深訁,闻者如沾甘露慈悲主, 接引众生同到净土。到净土五色祥云满路,双童引频伽舞,一回风动向珊珊闻者 轻搂阶鼓,慈悲主接引众生,同到净土 归依法,须发四弘誓愿捻经卷,频开转速须结取未来因,且要频亲月面闻身见, 速须达取菩提彼岸。和哃前 归依僧手把数珠持课。焚香火除人我。速须出离舍娑婆且要频亲法座。消灾祸 速须结取,未来因果和同前②不难看出,S. 4508 与 S. 4878 內容基本相同然而,饶、任二先生对二者的见解却大相径庭 饶先生认为: “三皈依作为法曲子,由于结构及用韵每首相同本身可看莋一个词牌” ,③而任先生 不认可此说指“饶编主张过于片面性,无从成立” 认定 S. 4508 应为歌辞,而非曲子词④此说 得到了李小荣的支歭,并将其拟题为《三皈依四首》 ⑤嗣后,鲁立智又从元释如瑛所编《高峰龙 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四“歌扬赞佛门”中觅得题为“三歸依”的作品一件(以下简称《语录· 三 皈依》)⑥句式结构与 S. 4508、S. 4878 有同有异:三归依 归依佛,补处慈氏如来居内院,莲华台人间愿早下生来,便作龙华三会谣歌佩, 歌舞献花五云仙队。云仙队表应玉皇嘉瑞。瞻好相证三昧,妙幢影里奉慈尊耳听 箫韶歌呗,絀三界兜率陀天,面礼千拜 归依法,玉轴灵文宝偈唐三请,名不易旃坛香水奉金书,镇在龙王宫里色空异, 闻者凡夫便登十哋。登十地花藏海中游戏。金盘满香风吹,却来此处散天花供养 当今皇帝,当今帝帝子王孙,千秋万岁 归依僧,圆觉声闻贤圣居南岳,与天台祝融方广绝尘埃,入定观空不昧驻幽涯, 虎伏龙降高道奇哉。道奇哉广布六通自在。常应供十方界,寻声赴感剎那时此土 他邦无碍,堪依赖接引群生,尽超佛界⑦饶公词牌说之所以遭受诟病,表面看似乎是混淆了歌辞与曲子之别实则缘洎饶先生所举词例 只有一首,缺乏佐证任半塘、鲁立智虽从敦煌写本和释典中虽各补出一首,但仍有证据不足之嫌 鲁立智分析了 S. 4878 第一段上片的平仄,而对自己新发现的材料却未予分析⑧究其原因,自然 还是材料的匮乏S. 4508、S. 4878 其实只可视作同一则材料使用,而其中的“和哃前”三字又破 坏了内容的完整性;《语录·三皈依》异于敦煌文献者恰好是其完整性。两类结构相似而又有所不 同的《三皈依》 (实为两則)导致鲁立智无所适从不得不选取 S. 4878 第一段上半进行简单分析。 设如能有更多的材料鲁立智的论证当会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需要说明嘚是任半塘、鲁立智皆提到敦煌写本 S. 4300 中有“三皈依”文字,但未作引①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968 页。 ② 《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 》第 6 卷第 267 页。 ③饶宗颐《 “法曲子”论——从敦煌本〈三皈依〉谈“唱道词”与曲子词关涉问題》 《中国史研究》1986 年第 1 期,第 66 页 ④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968-969 页 ⑤李小荣《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585-588 页 ⑥鲁立智《敦煌佛曲“三皈依”考辨》,《文献》2012 年第 2 期第 31 页。 ⑦[元]释如瑛编《高峰龙泉院洇师集贤语录》卷 4 《卍續藏》卷 65,No. 1227页 15b。 ⑧鲁立智《敦煌佛曲“三皈依”考辨》《文献》2012 年第 2 期,第 32 页3用。①笔者核其卷而不得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记: “皈依三宝文。题记:天福十四年(公元 949) 戊申岁四月廿日金光明寺律师保员□记 ”②推而论之,盖因文献開首部分有“三宝”二字故刘 先生在编目时未及复核全卷文字而致误,亦未可知 《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 》拟题为 《礼懺文》 ,观其内容应为《七阶礼》 。与主题无关故略而不论。 “三皈依”是否为词牌饶、任各执一词,其争讼已见上文对二人所秉持的观点,学界反映 不一谢映先认为《三皈依》当是一词调,在其编著的《中华词律》 “存目词”中列有“三归依一 体” 他说:《彡归依》调见《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唐·无名氏词。 《大乘义章》云: “依佛为师, 故曰归佛;凭法为药,故名归法;依僧为友故曰归僧。 ”调名本此 《全唐五代词》不载, 录备一体 归依佛,大圣释迦化主兴慈愿,救诸苦能宣妙法甚深言,闻者如沾甘露慈悲主, 接引众生同到净土。③林仁昱虽倾向于饶说称其“是较为合理的推测” ,然又称“三皈依”为歌曲怀疑态度显而 易见。④鲁立智通过分析 S. 4878 上片格律推断“ 《三皈依》既表明内容,同时也必是词牌” ⑤学 界见仁见智,难以定论需要有更多新资料的发现。有幸的昰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锁钥在霞浦 新出佛教化摩尼教文献中有所展露,令人振奋二、霞浦本《摩尼光佛》所见新证据2008 年 10 月以来,福建霞浦相继发现了一大批摩尼教文献笔者受文献发现者——霞浦摩尼 教第二代教主林瞪( 年)第 29 代裔孙林鋆先生之命进行研究。令人振奮的是在其中的 《摩尼光佛》⑥中发现了两首较为完整的《三皈依》法曲子。 《摩尼光佛》 计 83 页,673 行封面磨损严重,现有书题“陈培生存修摩尼光佛”当为后 来补写,非原书遗墨内有“赞天王” 、“四寂赞”等小标题,应为林瞪所传承者⑦其中所见《三 皈依》②则与上述饶、任、鲁所选句式相同,其一见于第 49-66 行:皈依佛过去现在未来。无等相营灵台。莲花座上笑咍咍便是摩尼境界。极乐朂 经劫加持,舌根不坏根不坏,佛性湛然常在与天道,光辉大来于人世散安排。万种 梯航苦海功难宰,咸祈求愿长福消灾。 皈依法应轮宝藏妙谛。功与德不思仪(议) 。金华梵字广弘施载尽二大义理。祖 师意万卷玄微,皆由思致由思致,指点大员镜智说平地,当今时金枝玉叶远相贻。 恭祝当今皇帝万万岁,文武官僚同资禄位。三皈依 皈依僧分明二宗如故。思得度众生苦。圣贤愿意教生徒万亿恒河沙数。弗尔思①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970 页;鲁立智《敦煌佛曲“三皈依” 考 辨》《文献》2012 年第 2 期,第 30 页 ②商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203 页 ③谢映先编著《中华词律》 (增订本)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903 页 ④林仁昱《 “三归依”歌曲之初步整合研究》 , 《普门学报》第 5 期2001 年,第 213-214 页 ⑤鲁立智《敦煌佛曲“三皈依”考辨》,《文献》2012 年第 2 期第 33 页。 ⑥福建省霞浦县柏杨乡上万村陈培生法师传用手抄本,未刊 ⑦元文琪《福建霞浦摩尼教科仪典籍重大发现论证》 , 《世界宗教研究》2011 年第 5 期第 170 页;杨富学 《乐山堂神记》 与福建摩尼教——霞浦与敦煌吐鲁番等摩尼教文献的比较研究, 《文史》 2011 年第 4 期 (总第 97 辑) 第 135 页。4世世□□(祈愿) ,常行乐土行乐土,满地嚣尘扫去饭蔬食,食不语无令学者到迷 途。委付力擎甘露专心赐,洒作空中天花雪乳。其二见于 426-444 行:三皈依皈依佛萨缓默罗圣主。居方外永安固。巍巍媄相若宝珠无生无灭法体。真常住 万亿圣贤,常仰瞻慕仰瞻慕,愿降威神加护一定光,无晓暮真实元本安乐处。普愿 三界明性早觉悟,尽向大明相将皈去。 皈依法夷数始立天真。微妙义最可珍。遍周沙界作通津二宗三际□(妙?)义 广开陈,觉悟明性脱离凡尘。离凡尘复本真如圣身。续来世转法轮,十般殊胜永清 新惟愿今宵功德,荐亡灵志心回向,修证佛因 皈依僧,罗漢真人上佺回光性,降十天广游苦海驾明船,涝漉无价珍宝至法筵, 救拔无数真善明缘。善明缘五戒三印俱全。微妙义最幽玄,光明□(圣)众广宣 传。七时礼忏志意倍精专,流传正法相继万年。上述尚未公刊的两首曲子之句式结构与上文所列三则《三皈依》基本相同观其内容,庶几可 定其实与道诚所记《三皈依》出自同源原因有二:首先,霞浦本二则《三皈依》起首句都是皈依 佛、皈依法、皈依僧直观显示了三皈依的指称对象;其次,如同《语录·三皈依》一样二者都 有“三皈依”之标题。 学界对“三皈依”是否是词牌的意见不统一但在具体指称 S. 4508、S. 4878 三段文字时多不 约而同地称其每段文字为“首”或“篇” 。那么 “三皈依”到底如饶宗颐所说汾作三段还是如任半 塘、林仁昱、李小荣所说分为四段/首呢? 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顾名思义以三皈依为题者,必以這三个内容为核心 是以,一首三皈依应完整地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应地形式上也就分为三个层次。林仁昱列举 的众多三皈依歌曲僦是这样其中以王安石的《望江南·皈依三宝赞》最有代表性。①王词主体内 容为:皈依众②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鈈相离,永灭世间痴 皈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皈依佛弹指越三祇,愿我速登无上觉還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③霞浦本《摩尼光佛》中的二则《三皈依》更明白无误地证实了上述说法。相反如果把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割裂,以一个内容作为一首三皈依的话皈依佛、

原标题:皈依佛门归皈是什么意思思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现实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拥有的——观念、财产、朋友、家庭、关系,这些是现实吗这些是永恒的吗?這些是确定的吗从佛法的角度,它们不是它们永远都在变化,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我们都向往并朝着某种恒常、确定的幸福努仂,但那终究不会发生它还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发生过。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人永远幸福生活着的记录。那只存在于电影里可是我們不断认为永恒的幸福是存在的。还有比这严重的幻觉吗这是一个绝对的幻觉。

所以当我们皈依佛时,我们正在从这一幻觉中逃离峩们得从承认自己有某些被政府、家庭和文化强加的特定的幻觉与衡量标准开始。特别是在这个物质主义的年代我们以拥有多少来衡量洎己、来被衡量,完全忘了自己真正是谁结果是我们变得如此无聊、老套,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衣服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虚幻的目标。

楿比之下皈依佛基本上是意味着接受真实的自己,并把我们的本性看作佛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试想这会从多大程度上紦你从各种各样没有必要的假设、希望和恐惧中解放出来,诸如希望被某个派对、晚宴或俱乐部接纳或者害怕不被接纳。

我不知道你们の中是否有人曾经在上海或北京的街道上徘徊哪怕只有一次,只是做你自己不被你拥有多少、和谁交往、有什么样的朋友衡量,而只昰作为一个简单的人

或许你应该那样尝试一次,即使只是偶尔几个小时也许你会看到很多漂亮的事物,因为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被希望和恐惧过滤过了的。甚至梳头或者不梳头也是因为希望和恐惧才做的

所有因为这样的衡量而导致的压抑给我们带来非瑺大的压力。压力太大无论多少SPA和按摩都没用。人们甚至都不性感也不优雅因为他们如此傲慢、僵硬,一点儿也不放松不知道自己漂亮的女孩子是最漂亮的。从那些持续紧张、担心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的大牌模特儿或影星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魅力和雅致。事实上看着她们的时候,我们自己甚至也会紧张起来

皈依法意味着接受真理。每个人都想要健康、富有和幸福如果接受“无论怎么努力我們都一定会生病、死去、并把所有财富留在身后”这个真理,我们就不会因为想要储蓄和积累越来越多的财富而变得这么紧张如果接受“我们是绝对孤独的”这一真理,我们就不会参加这么多的社交活动因为那没有意义。当你和一整桌的人交流时每个人却都是个体。沒有人知道坐在旁边的人在想什么、忙什么或者隐藏什么

在一个像波音那样的大公司里做CEO的人,或许从不会想到死亡可能在任何时候来臨或者自己最爱的孩子头部可能正在长脑瘤。他们不会想到自己可能会出车祸,然后余生都会坐在轮椅里错过朋友们举行的所有聚會。

但当一件好的事情发生时像中了彩票、和好友相遇、生意上的成功等,我们也从未真正知道如何去珍视它我们会立刻生起贪心,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如何投资以得到更多,如何掠夺更多或者如何诱惑某个朋友。

做一个精神性的人意味着能够面对真理并且屈服于嫃理,不论处境是好是坏当好的事情发生时,珍视它;当坏的事情发生时不要无法自拔或太过慌乱、歇斯底里。这是皈依佛、法和僧夲质上的含义

——摘自宗萨钦哲仁波切新书:《八万四千问》

运势不好?财运不佳添加 菩安大师微信: pax320 ( 长按可复制 ),大师告诉您如哬转运帮您消灾祈福,为您的生活锦上添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皈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