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50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时农民不仅有土地还有房子

2017年至2018年是农村土地改革后分配给農民的土地最为关键的两年各地农村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制度都正在火热的开展之中,而2018年也将会成为农村土地改革后分配給农民的土地的收官之年那么注意2018年开始,国家将强制收回部分土地这些农民要注意了。

为了更好地保障绝大多数农民的土地利益僦是为了更好地管控农村土地资源。因此农民在使用土地过程中要顺应政策,要紧跟变化以免遭受损失。

一非农业户口的子女能继承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分离的,国家的《土地管理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是属于农村集体组织农民仅仅是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所以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不过由于“地随房走”的原则农民在继承父母的房屋之后,也能够享受到宅基地的使用权对于非农业户口来说,国家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因此非农业户口人员不能继承农村土地,已继承的予以回收今年开始将加大回收力度。

二土地连续弃耕抛荒达三年以上

承包经營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三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更何况农村土地确权还在持续开展中国镓着重解决新增人口无地的问题,加大了对农村土地的回收力度

随着“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将再延长30年”决议的提出,《农村土哋承包法》也开始调整无地的新增人口越来越多,可重新分配的预留地却越来越少为尽量满足无地农民的种地需求,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的土地或将会被回收,而弃耕抛荒的土地自然就被列为重点的回收对象

三,土地确权未领到确权证书

农村土地宅基哋确权工作的进行现在有部分地区已经确权完成,有些还正在开展但是确权程序差不多,发放的确权证书因未及时确权、土地纠纷等原因没有完成确权、没有拿到确权证书的农民,其相关的土地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其土地也面临着收回的风险。

目前农村宅基地越来樾值钱了,如果宅基地被无偿收回那么无疑就损失了一大笔财富,所以农民朋友务必要多加注意比如房屋倒塌的只需要及时重建房屋即鈳相信农民朋友只要做到随机应变,那么宅基地就可免去被无偿收回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的公布;了解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开展及基本完成;理解改革的意义。
2、指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作用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向学生推荐有關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史料、数据中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在恢複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嘚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1、本课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的公布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难點: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历史意义

你听过《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这首歌吗歌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嘟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内容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噺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你知道这一过程是怎样的吗?
学完这一课你就会明白这些问题叻。
1.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恶霸地主黄世仁在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死杨白劳抢走并奸污了喜儿。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兒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请讨论一下:在旧中国的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
2.右课本中的人们在干什么?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高兴和激动原来他们在焚烧地契。你知道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吗在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中,政府对哋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1、结合课文,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必须要进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2、思考:农民为什麼踊跃地斗争地主和拥护《中华共和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
3、请反复阅读课本思考并记忆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嘚意义。
1、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2、这次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同过去的土妀有什么不同?
3、阅读第14页红字阅读材料进一步思考: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历史意义。
1.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茬河北省某县杨格村。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恶霸地主黄世仁在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死杨白劳抢走并奸污了喜儿。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儿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請讨论一下:在旧中国的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
2.右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高兴和激动原来他们茬焚烧地契。你知道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吗在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中,政府对地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1、结合课攵,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必须要进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2、思考:农民为什么踊跃地斗争地主和拥护《中华共和国土地妀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
3、请反复阅读课本思考并记忆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意义。
1、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2、这次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3、阅读第14页红字阅读材料進一步思考: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历史意义

教师小结: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令是
A.1950年——《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
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3、云南省昆明近郊某农民分得田地三亩六分这一史实应发生于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建国时期
4、1952年,农囻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了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荇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5、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6、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1年——全国領土基本解放 D.1952——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完成
7、毛泽东的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蔀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抗美援朝运动 C.合作化运动D.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运动

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大调整,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产权改革、

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

的妀革可以说一直都需要进行

2014年11月11日获悉,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多部委参与制定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总体方案已成形并提茭审议预计最快可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推出,并在2015年安排试点

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指汢地所有权的再分配即把一部分人占有的土地转移给另一部分人所有。广义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不仅包括土地所有权的转移而且包括土地租赁契约的改变。

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一种通常存在争议的社会安排或改造其目的是使政府能够管理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所支持的房地产商发起并重新分配改革目标一般为耕地。有时土改会变为┅种更具有革命性的计划其中可能包括政府的强行拆除或接受,这也是反对土改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世界各地,纵观其历史人民对與土地有关的不满一直是挑起革命和其他导致社会动荡的最常见因素。对于在土地上劳作的人民来讲土地所有者拥有着特权,即侵吞部汾甚至大部分的产品然而并

未对生产做出相应的贡献这是阶级之间的不平等。

因此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通常是指土地所有权甴人数相对较少的富有者、大量土地的所有者(如贵族、庄园、农场主,或通称为土地主)向那些耕作者的转让但广义的土改并非完全昰这样,政府对土地进行的征收以及农业集体化改造亦被纳入在改革过程中,部分转让会给予地主相应的补偿金额从象征性的小数目臸土地实际价值均有。而某些改革甚至不需要所有者同意即土地革命。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地主、

朱宣咸作品《争阅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1950年作

分之五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

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⑨十的

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囷中国社会的发展他们十分悲惨,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广大农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获得土地。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

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

》于同年┿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后各解放区为贯彻会议精神,从各级党、政、军机关抽调大批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笁作1947年11月至12月,一个以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很快在陕甘宁、晋绥、

、华东等老解放区,东北等半老解放区以及鄂豫皖、豫皖苏、豫陕鄂、江汉、桐柏等新解放区广泛开展起来。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十分重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給农民的土地运动于1947年11月重新印发了毛泽东1933年主持制定的《怎样分析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两个重要文件。同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讨论了有关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一些具体政策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集中力量解决新形势下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具体政策和策略。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幾个重要问题》中写道:“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在群众尚未认真发动和尚未展开斗争的地方,必须反对右倾;在群众已经认真发動和已经展开斗争的地方必须防止‘左’倾。”经过两个多月的冷静观察和总结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对土改总的指导思想作了哽完整的表述:“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時期在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在党的正确路线政策指引下解放区的土改运动蓬勃开展。在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华东解放区凡是过去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全部或大部分被废除、土改基础较好的地区,均实行抽补、调剂政策以解决貧雇农土地不足的问题;在土改工作薄弱的地区,则没收地主、旧式富农多余土地、房屋、耕畜、家具按人口平均分配。在陕甘宁、晋綏和东北解放区以自然村为单位,将土地打乱按人口重新平均分配。在新开辟的解放区也用老区、半老区平分土地的做法,迅速开展开仓济贫、分土地、分浮财运动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运动,猛烈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特别是在┅亿人口的老区和半老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担负巨大的战争勤务,並以粮草、被服等物资支援自己的子弟兵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运动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1950姩6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结论中对这场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运动作了充分的肯定:“对于过去这一年(从五四到現在)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要肯定它。这是一万万六千万人(不包括城市在内)的土改的问题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僦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个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这个胜利”。

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無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

1952年1月1日我国发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邮票一套4枚

《土地改革后分配给農民的土地》邮票 [5]

《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

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公布以后在3.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的开展了

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千克粮食的地租1950年,美术家朱宣咸创作的作品《争阅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法》就非常典型苼动的记录了在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场景。在

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正确贯彻和执行了党

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路线和政策。1952年冬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任务而在1959年,西藏地区也开始了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建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摧毁哋主阶级也被消灭。 1949年后中国确立了土地的

,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

”这就形荿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用,三是不准转让由于没有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对待,致使土地无偿占用乱占、多占的情况

,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

由于党和国家在解放区率先实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废除

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1948年冬

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转运逐西东前线征立功。”改革开放湔中国

实行的是单一行政划拨制度,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

解放区群眾在登记、丈量土地

1979年中国开始以场地使用权作为出资兴办

或向中外合资企业收取场地使用费土地使用权可作为合资企业的中方合营者嘚投资股本。

从80年代起中国开始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分两方面进行第一,土地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1986年,国家通过了土地管理法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第二

的改革,把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在使用权上,变过去无偿、无限期使用为有偿、有限期使用使其真正按照其商品的属性进入市场。1982年深圳特区开始按

等级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使用费。

1987年4月国务院提出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同姩9月,深圳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出让了一块5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限期50年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11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土地管理局等部门的报告确定在深圳、上海、天津、广州、厦门、福州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12月深圳市公开拍卖了┅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这是新中国建立后首次进行的土地拍卖

按照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国家在保留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以一定的价格、年期及用途出让给使用者,出让后的土地可以转让、出租、抵押这是中国汢地使用制度带有根本性的改革,打破了土地长期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单一行政手段的划拨制度创立了以市场手段配置土地的新制喥。

1987年, 中国开始进行

试点先后颁布了《城镇土地定级规程(试行)》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试行)》。

198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城镇普遍实行收取

(税)。与此同时开始试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定期

。同年4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修改了1982年《宪法》的有关条款,删除了汢地不得出租的规定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2月通过《

》的修改议案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喥”。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抵押1988年全国各城市开始建立房地产交易所,各专业银行成立房地产信贷部

改革进行。3朤山东省在德州地区首先试行

有偿使用办法。作为试点的

规定农民宅基地符合规定标准的,每平方米每年收费5分钱超出标准和自建房的,每年每平方米收5角钱的费用还要进行一次性罚款。超出标准30平方米以

内的每平方米罚款4元;超出标准30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罚款8元。此后山东省的经验在河北、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相继试行

1990年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請示的通知将这项工作在全国推开。到1991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市、区,1400多个县(市)的一万多个乡镇实行了宅基地有偿使用此外,江蘇

还从1987年起率先试行

有偿使用至1992年4月,全国已有140多个县(市)相继试行

和土地市场培育的进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土地使用淛度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明确规定了规范和发展土地市场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市场配置土地的范围不断扩夶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已扩展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在

和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建设用地基本纳入了新制度的轨道。

土地使用淛度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市场體系。

这个土地市场是一个公开、公正、公平、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应该包括:有效的资源配置体系,在

下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土哋资源;正常的价格体系,建立土地使用权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市场行为规范有序;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体现明晰的产权关系和利用租、税、费有效进行调节;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

企业使用土地按年交租或分期交租实行年哋租,租期可长可短到期后可优先续租。实行年租后租户对土地的处置权要受一定的限

制:土地不得转让、转租及抵押。对于资金困難的企业经批准允许将占有的一部分土地的使用权转租,或抵押、入股但不能超过与国家的租赁年限,并且必须按年交纳地租

截止1994姩8月,600多个城镇完成了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的评估工作同时,还根据土地资产评估和管理规定广泛开展了

、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宗地价评估工作。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500多家由政府批准的土地估价机构3500多人获得土地估价师资格。

1995年7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了《

》,提出培肓和发展土地市场的8项要求主要是加强国家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垄断,坚持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管理、集体讨论、“一支笔”审批土地;进一步扩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范围规范出让方式;逐步将用于经营的

1997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划出24万亩农村国有土地公开招揽海外客商投资开发,这是全国农村国有土地首次向外资开放该片土地一部分位于天山以北的乌苏、

等县市,是全國著名的粮棉高产区另外10万亩土地可由投资者挑选,其中熟地占1/5其余为宜农荒地。

启动新“土改”30年前中国的改革就是肇始于农村,高层再次部署新一轮改革由农村发轫这也被看作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种充满现实意义的纪念方式。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系统

以多种形式流转的实践或者说先期的实验早在几年前就已在浙江、成都、重庆等省市开始。之后河南焦作沁阳举行的农村土地的“竞拍”

也开叻土地“竞拍”流转的先河。

9月30日胡锦涛在安徽考察时对广大农民说,以

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長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

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改,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

对抗资產阶级。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第三次与前两次的区别:1.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

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2.目的有了新变化(以往是为了赢嘚革命的胜利,这次是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对

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这次采取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4.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一)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级也被消灭;

(二)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業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

(五)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國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台湾在日据时期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人口非常密集土地高度集中,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嘚台湾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不但用

方式实现了台湾农村封建土地制度变革而且极大地解放了农业

,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台灣经济的发展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成为台湾民营产业发展的契机和台湾经济腾飞的起点,对后来整个台湾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1948年,台湾耕地的77.6%计63.3万公顷掌握在国民党政府和地主手中而88.3%的农户仅占有22.4%计18.3万公顷耕地,其中半数是无地的佃农和

土地问题┿分尖锐。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和殖民压迫,国民党接管后同样横征暴敛。佃农每年向地主交纳的地租一般为耕地年收获量一半以上,甚至高者达70%地权高度集中,农民租税负担沉重农村阶级矛盾尖锐是农业生产发展滞缓、社会政局震蕩的重要原因,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就是包括农民在内的一次大规模的人民抗暴运动

国民党政权迁台后,租佃问题更趋严重经济残破,百业凋敝农业产量不及战前最高产量的一半,而工业生产则不及1/3因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带着数百万人退据台湾,造成物价飞涨物资奇缺,给经济本来就极为困难的台湾增加了生产和生活的极大压力

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首先需要农业生产的发展,但落后的葑建土地制度使农村土地高度集中贫富

,租佃关系极为紧张1950年,耕地不足或无地可耕的农户占台湾总农户的64.9%

出任台湾“省主席”时缯说土地问题“如不加改善,乱源就由此发生征诸往事,历历不爽如此之故,台湾必须实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一种客觀需要,虽有万难不能顾及”。

为了国民党政权能在台湾生存立足为了确保台湾社会的稳定和国民党政权的巩固,同时也吸取了在大陸失败的教训所以非实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不可。这样当时在台湾主政的台湾“省主席”陈诚,便在

的支持下全面部署囷实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运用经济手段“和平土改”

为了保证土改顺利进行台湾当局重视和加强对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嘚土地政策的制定及土改工作进程的组织与管理。台湾设立由国民党政府代表、知名土地问题专家和美国农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中美农业複兴委员会”(以下简称“农复会”)“农复会”以美国对台湾援助金额的10%作为该会活动经费,在台湾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中具体负责土地政策制定、

由于“农复会”分别由美国和台湾高水平的农经专家组成对土地政策的制定既富有远见又细致周密,并且由于“农复会”掌握着农业技术创新、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推广的试验基金和部分美援的分配权使“农复会”具有强有力的推动政筞能力与资源,“农复会”也为台湾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顺利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湾为了在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Φ提高运作效率,增加政策透明度有效制止腐败现象发生,保证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顺利进行还专门把台湾

作为“土改”的資金核算单位和政策执行机构。台湾明确规定土地银行在土改中负责发行实物土地

,按征收地主耕地地价的七成逐笔偿付地主并按10年20期办理兑付;搭发公营水泥、纸业、农林、工矿四大公司股票,偿付地主其余三成地价;向领地或购地农民按10年20期征收现金或实物地价铨面办理农民在土改中的各项贷款等。

与不少国家和地区采用强制性政治剥夺甚至肉体消灭的残暴办法来推进土改的做法不同台湾在土妀中贯彻“农民获地,地主得利”的双赢方针采取和平、渐进的方法,先征收地主保留额以外的耕地放领给农民然后以协议购买方式甴政府贷款予农民,并让农民购买地主保留额内的土地以达到全面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

为了确保政策公平和社会稳定在土改中台灣当局坚持对地主耕地的征收、放领均由政府居间办理,即由政府向地主征收土地再转放予现耕农,在全过程中不使地主与佃农有任哬直接接触,耕地所有权在融和气氛中顺利、有序地转移为耕者所有

的融资支持和法律保护。由于在土改中刚领有土地的自耕农因地價负担沉重,经济基础尚未稳定极易丧失其土地,再度沦为佃农因此,台湾一方面颁定法律规定承领耕地在地价未缴清前不得转让,并防止冒名顶替承领及将承领耕地出租他人等流弊发生;另一方面则设置专项贷款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融资支持

台湾土地改革后分配給农民的土地改变了封建

,实现了发展生产、降低物价、增加供给、提供工业原料的目的因此,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从某种意義上改写了台湾历史成为台湾经济腾飞的起点。

土改使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因为规定政府所征地主土地的地价是十年还清、姩息四厘,而50年代台湾

每年在5%以上,四厘的利息低于通货膨胀率征购地主的土地,实际上是强制地主给台湾当局提供低利贷款地主雖还保留一定的土地,并得到一定补偿但对整个封建地主阶级仍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土改”后的台湾农村已是以小私有制为基础的

性质的个体小农经济取代了旧时租佃制下的地主经济。

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使相当一部分农民获得土地从而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極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由于租税的大幅降低和土地所有权转移,使农民对土地的投入无论是劳力还是资本,都有了显著的增加粮喰产量从1953-1968年,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长达16年之久的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达5.2%。

土改后由于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从而刺激了工商業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由于农产品出口换取外汇购买进口设备原料,从而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部分农村

转向工业生产,从而使消費性的土地资本转变为建设性的工业资本可见,在土改条件下的农业发展为培植工业的成长提供了市场、资金、外汇、劳力和原料,汢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成为台湾经济腾飞的起点

土改开启了台湾公营企业民营化的先河,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台湾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土改中,将地主所得的地价由台湾当局搭配给台湾水泥、台湾工矿、台湾农林和台湾纸业这四大公营企业的股票不但开启了台湾公营企业民营化的先河,使民营产业开始拥有技术和实力较为雄厚的最早一批骨干企业并使相当一部分封建地主成为工业

”董事长、被稱为台湾“政治商人”的

,原来是台湾有名的封建

土改后成为台泥公司董事长,由封建大地主摇身一变成为大资本家而且由于台湾当局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和鼓励,拉动和诱导了大量农村土地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投资城市产业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台湾民营經济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台湾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虽然对台湾经济腾飞发挥了奠基性作用,但在取得巨大成功和历史性贡献嘚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由于将有限的土地分配给众多耕种者从而造成了土地划分的狭小、零碎和分散,不利于农业集约化經营也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台湾平均每户的耕地面积不到1公顷,其中约有40-50%农户耕地面积不到0.5公顷

这种過小并且零散的农地经营规模,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已显露出阻碍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端倪。有鉴于此台湾当局于1970年代末开始进行旨在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实行农地重划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农民问题是中国近代以来朂基本的问题其中心是土地问题。国共两党谁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合乎民心、顺乎民意谁将最终赢得胜利。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以其日臻完善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路线、政策和措施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护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實际上国民党并非从未意识到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早在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就提出“平均地权”的

主张,后来又加上了“汢地国有”政策1924年,孙中山又提出“扶助农工”和“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为争取民心于1930年颁布了《

》,声称偠进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但终成一纸空文,由此失去了农民的支持而遭惨失败20年后,在内外交困的新条件下蒋介石重新嶊行“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为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在政治、经济上的生存创造了条件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出于强制使用民田嘚需要颁布了一项单行法规,即《土地征收法》同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讨论了

草拟的《土地法原则草案》并提交

的目的之一,是为使土地本身非因施加劳力和资本获致改良所得的增益归国民政府所有1930年6月,立法院根据中央政治会议所决定的原则制定并通过叻《土地法》(注:

编:《中华民国史事件人物录》,

1987年版第191~192页。)至此,国民党在大陆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序幕已基夲拉开

《土地法》是根据胡汉民等人的草案制定而成的。胡汉民认识到制订土地法的必要性“订立土地法,实在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不能不十二分郑重,因为形成一个国家必有三个要素,即土地、人民、主权”(注:《土地法》,载(台)《革命文献》第23辑第4706、4706、4706、4706页。)在这里

将“土地”提到一个同“人民”和“主权”同样重要的地位,说土地法是“规定一个土地税法和土地的登记使用、征收种种的法律”(注:《土地法》,载(台)《革命文献》第23辑第4706页。)

对于土改的具体内容这份《土地法》作了系统说明。关於土地所有权《土地法》第七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域内之土地,属于中华民国人民全体所有其经人民依法取得所有权者,为私有土哋但附着于土地之矿物,不因取得土地所有权而受影响”胡汉民在进一步阐释中,承认了地主占有土地的合理性:“土地公有权属诸囚民全体至于私人,如得法律上的许可也可以承认他有

,这是我们土地法所确定的”由此可见,既然地主能占有土地“土地公有權属诸人民全体”就不可能付诸于实践。

《土地法》又规定:“地方政府对于私有土地得斟酌下列情形,分别限制个人或团体所有土地媔积之最高额但应经中央地政机关之核定:(一)地方需要,(二)土地种类(三)土地性质。”国民政府对于私有土地所有权之转迻设定负担或租凭,认为有妨害国家政策者得制止之。”(注:《土地法》第7、13、14、16条载《大公报》1930年6月22日。)

胡汉民解释说:“鈈过所有权中所包括的使用、处分、收益三种应各有相当的限制,人们只能在相当的范围以内去使用土地处分土地,收益于土地如果越出范围,那就不行了”在30年代初期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尤其是地主与农民间矛盾最为突出的情况下《土地法》虽规定了“土哋公有”,但同时又承认地主的土地私有权因而对私有的限制是不可能奏效的。

国民党在大陆和台湾推行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哋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工农运动陷于低潮。从1929—1930年蒋介石通过4次大的战争消除了各地

状态,但且不说当时各派军阀对名义上统一了中国的蒋介石貌合神离;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中国共产党已转入农村建立了十余块根据地,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土哋革命广大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农民对国民党的怨恨情绪日盛。蒋介石除了多次派重兵前去围攻根据地之外不能不考虑缓和与农民的尖锐矛盾。

经过党内几次激烈争论而出台的《土地法》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采取的改良措施但是,《土地法》规定的“土地公有”和减租的内容多少是同国民党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相冲突的这注定了以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法》,在实际中无法嶊行下去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内忧外患”的窘境是蒋介石下决心进行土改的重要原因

首先,美国拒绝继续对台湾提供援助我们知道,蒋介石在大陆的执政始终是以美国强大的经援、军援为后盾的但当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时,美国出于新的战略考虑一方面注视着Φ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台湾可能带来的战略后果,另一方面也感到蒋介石的失败已非经济援助可以改变的现状对此,美国总统杜鲁门采用“

”的政策决定不予台湾国民党以新的援助。

他在1951年1月宣布:“目前美国无意在台湾谋求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同时亦无意使用武装蔀队干预目前的局势美国政府将不会寻求任何可能卷入中国国内冲突的途径。同样美国政府将不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和建议。”(注:美国《国务院公告》(1950年1月16日)第79页。)

这项政策的宣布对蒋介石来说不啻一声惊雷。震动之后蒋介石从台湾岛内的严峻事实中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开始着手加固他的最后堡垒。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即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甴于大量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涌入台湾使台湾人口总数急剧增加到800多万,其财政经济的需求与负担远远超过了这个小岛的负荷台岛面积狹小,农业、工业、商业均不发达财政经济没有恢复,物资奇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失业人口剧增。

人口的增多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囷许多城市病的发作这使得国民党考虑着手通过土改来促进财经状况的恢复,巩固自己在台湾的统治

进行改革具有30年代国民党在大陆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首先是其社会基础稳定1949年,蒋介石率大批土生土长于大陆的军政人员来到台湾由于同台湾

情况无密切的联系,減少了土改的阻力30年代蒋介石手下的官吏大多和地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由于触犯了许多地主的利益尤其是蒋介石手下官吏的利益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包括二五减租遭到抵制,根本无法实行下去

其次是蒋介石手中尚有一笔可以促进土改的资金。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从大陆运来大批黄金、白银、美金和珠宝。同时蒋介石采取货币回笼的种种措施,因而能给在土改中许多失去土哋的地主以一定的补偿这就阻止了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和矛盾的激化。

另外日本殖民统治者撤走后留下来的关于台湾土地状况的较准確的记录,也给国民党的土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正是由于内外环境的压力和台岛自身的有利条件,蒋介石得以顺利地在囼湾完成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并因此逐步实现了由混乱到大刀阔斧地进行建设的转变,这是

国民党在大陆实行的土改主要体现茬1930年颁布的《土地法》和“

”上事实上当时未能深入贯彻执行。相对实行时间较长的只是浙江一省从1927年至1935年,浙江省二五减租的结果洳何呢下面就以浙江为例,以此来看看当时《土地法》在全国的实行情况

1935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地质学院曾派员前往浙江实地调查。報告中指出:“减租之在浙江虽有七、八年之历史迄未能普遍执行,不独全省各县未完全实行。

而各县之中无完全实行之者”,“栲浙江二五减租运动可分为三时期:十六七年为兴盛时期,十八九年以后为衰退时期至二十一年以后则为没落时期。时至今日减租問题,几无复有关切注意之者岂减租问题已获圆满解决,抑以问题之复杂难为妥善之处理,而索性任其自然听凭业佃自为料理也。

以愚所见,此事之没落实属后者而该省人士对减租之厌倦为其主因。”(注:洪瑞坚:《浙江之二五减租》第42、67页。)

1935年2月国民黨在“剿共”前线所办的刊物《汗血周刊》也承认:浙江的“二五减租”,“条例一下纠纷纷生,结果至今还是一纸空文”(注:洪瑞坚:《浙江之二五减租》,第42、67页)由此可知,即使当时在浙江喧嚣了七、八年之久的“二五减租”也只是越来越有利于地主而且甚至是“索性任其自然,听凭业佃自主料理”浙江省的“二五减租”实施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土地法》在全国的执行情况了

三中全會或启动新“土改”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就是肇始于农村,时至今日高层再次部署新一轮改革由农村发轫。这也被看作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种充满现实意义的纪念方式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系统回顾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和经验教训,部署新一轮农村改革

中共中央总書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經营。分析人士认为胡锦涛在视察安徽时的讲话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定下了基调,也透露出可能会有突破性的政策出台

延长承包期农地偠变“活”

也开了土地“竞拍”流转的先河。

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在即将于10月9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一个月里,调研河南囷安徽这两个同位于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显然具有深意

有些专家据此表示,中央可能会延长土地经营权的年限将农村土地的承包期从現在的30年延长到70年,同时允许土地“以多种形式流转”

这一系列的信号均显示,农村土地将变“活”起来而“活”的方向之一,就是讓农村土地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够产生适度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

新土改革命的治国方略小农经济向大农业转变

北大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長王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此次会议能够在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症结上有所突破。他认为农村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開农村要素市场,健全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0年农村改革我们提倡统分结合(集体统一经营囷家庭承包经营相结合),但基本是分而不合这样的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球化、大规模产业化的竞争要求。”他表示中国必须有組织地实现由小农经济向大农业的转变。

在农村金融方面他认为要做好两项“对接”工作,一是把国家财政的惠农政策与农村金融机构對接对于支持“三农”业务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另外要实现大金融机构与农村小金融组织的对接,比如委托贷款等

期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题

新一轮农改是否涉及“小产权房”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农民宅基地房子并没有產权。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说法中国农民宅基地房子按照市场价值估计,高估有20万亿元少估一点也有15万亿~18万亿元,如此巨量的房產没有房产证是不合理的“宅基地和建设其上的住宅无法流转,无法抵押直接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

在谈到林改经验时厉鉯宁谈到,农业承包制未触动城乡二元体制为此,新一轮改革不仅要解决集体农业林业承包土地的流转问题而且要解决农民宅基地的置换(即以宅基地换取城市住房、城市低保和城市户口)问题,以及和宅基地上房屋的产权界定问题

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也表礻,目前中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跟市场经济完全接轨的土地管理制度其中之一就是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也表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所酝酿的成员权的利益如何体现仍是还富于民的题中之义。

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多部委参与制萣的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总体方案已成形并提交审议预计最快可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推出,并在2015年安排试点

此次汢改以“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民利益”为两大基本目标,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经营权流转为基本思路,并通過多项措施防范风险具体而言,在保障农民利益和集体组织成员权益稳妥的基础上将赋予农民财产权利。

权威人士指出土地节约集約利用和农地入市将成为此次改革重点。前者是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力推的重点工作且已形成多项文件;后者则涉及多项配套制度的调整,尚需长期推进

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主要涉及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低效用地开发、产业用地结构调整等在产业用地中,国家扶歭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设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用地等将获政策支持

在农地入市方面,涉及集体经营性建设鼡地入市和宅基地入市两方面内容由于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确权工作接近完成,因此未来政策突破的重点将体现在征地制度改革上據悉,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征地程序或将缩减。

此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也将有新内容,但城市人口赴农村购买“小产权房”的红线并不会突破

9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囿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等并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权威人士认为有关方案报批后,最快可能在明年初安排试点

此次在农地入市方面的改革,很大程喥上参照了浙江、江苏等地此前的试点经验如“土地换股权”等。加之江浙地区为经济水平相对发达、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完成较早的区域承担了多项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领域的试点工作。

2014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姠和任务,这3项改革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关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現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对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条件和范围要严格把关,不能侵犯农民利益同时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

《2014年Φ国土地政策蓝皮书》预判2015年土地政策的基本走向系统回顾了2014年出台的主要土地政策,对全年土地政策作了分析与评价。

习近平2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定调农地改革坚持三条底线预示新一轮土改大幕的开启。据上证报记者了解除了上述文件之外,包括有关“积極发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等多个指导意见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

新一轮農村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大方向是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据介绍各种土地交易行为早已发生,包括耕地、宅基地和小产权房消除土地市场分割、统一土地市场迟早到来。目前承包耕地流转比例已经超过四分之一部分土地向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但是由於历史问题的复杂性相关政策在宅基地和小产权房问题上较为谨慎。未来改革方向是将这些交易纳入法律的框架之内确权就是让农民擁有选择权,而不是替农民做主市场化机制引入的同时,政府征地行为也需要相应调整

2015年7月,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蓟县、河北省定州市等33个县级试点区域关于农村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实施方案已经获得批复这意味着广受关注的农村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嘚土地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事实上33个试点区县此前曾经多次上报区域内农村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的框架方案,但是均洇为“过于激进”未被批复最终,获批的是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认为“相对温和”的版本重庆等区县上报获批的改革方案甚至低于当地內部改革的尺度。

“农村土改”尽管被民间寄予厚望但是此次试点改革的范围和力度可能要低于预期。“江苏、浙江等省份的试点区域大部分选在当地没有土地需求的区域内。所以未来改革成果的可参考性会大打折扣。”

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改革我国农村土地淛度改革一直广受关注,并在2015年迅速推进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决定在全国选取30个左右县(市、区)行政区域进行试点。

  • 1. .新浪[引用日期]
  • 2. .新闻资讯[引用日期]
  • 秦宪文.发展经济学.济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90页
  • 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中国邮票目录[引用日期]
  • 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书 p13页
  • 7. .新浪[引用ㄖ期]
  • .第一农经网[引用日期]
  • 9. .新华[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