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从1998年到2001年粮食连续增产多少年百分之10,2001年产133100斤1998年产多少斤

【地理位置】?汉滨区地处陕西省东南部,汉江上游。区境东临旬阳县,南接平利县、岚皋县,西连汉阴县、紫阳县,北邻宁陕县、镇安县。区域介于东经108°30′至109°23′,北纬32°22′至33°17′之间。东起坝河镇白龙庙,西至牛蹄镇王根树梁,最宽处110公里;南起平头山,北至岩屋河脑,最长处310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3645.91平方公里。

汉滨区处在全国30个城市经济圈(群)中综合实力排名第5位的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排名第7位的成渝经济圈、综合实力排名第10位的关中经济圈、综合实力排名20位的兰州城市群的交点上,与西安、重庆、四川、湖北、甘肃的通达时间将缩短为2至4小时,是成渝、江汉、关中—天水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和连接西北、西南、华中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东中部企业向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桥头堡和承接地。阳安、襄渝、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及其复线,国家南北大通道包茂高速、国家高速公路网东西联络线十天高速以及安康到重庆城口、安康到重庆巫溪、安康到湖北竹溪等7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316、210等5条国、省道穿境而过,境内已实现水泥路通乡到村随着安康机场的迁建,以及汉江梯级水电站建成后汉江航运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汉滨区是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安康军分区机关驻地,是安康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旧志称其地理位置“东接襄沔,南通巴蜀,西达梁洋,北控商洛”,历代为陕南东部重镇,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的枢纽,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位置。

地形地貌  汉滨区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汉江、月河横贯其中,以月河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沿巴山余脉,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类型。区内群山叠障,地形起伏,垂直高差达1925米,最高点为叶坪镇佛爷岭,海拔2141米,最低点处216米,位于早阳乡与旬阳县段家河镇的汉江交界处。主要山脉有凤凰山、牛山、文武山、平头山等,分为川道、丘陵、山地三大自然地貌。

气象水文  汉滨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光照适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799.3毫米60%集中在7、8、9月,最低值540.3毫米(1966年),最大值为1109.2毫米(1983年) 相差568.9毫米;无霜期263天,年日照时数1811.5小时,年≥10℃积温为4000℃~4400℃,历时220天;年太阳总辐射量107.53千卡/平方厘米。区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河流纵横,沟溪密布,汉江在境内流径110.2公里,流域面积356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01亿立方米;流经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河沟有210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条。过境江河容水总量213亿立方米,自产水13亿立方米,水质在二类以上。

矿产资源  汉滨区古称金州,因盛产黄金等矿产而闻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区境内已探明矿藏27种。其中:岩金储量2万公斤。石英岩储量2000万吨,其中二氧化硅平均品位在99.1%以上。钒矿储量20万吨,平均品位0.75-1.05%。重晶石矿储量1500余万吨,平均品位80%;石灰石储量1.8亿吨,平均品位52%。熊家山大型金红石矿储量12.28万吨,平均品位3.29%。已查明富硒、富锌矿泉水各一处,其品质均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仅洪山一处日流量近5000吨。陶土、绢云母、叶腊石等非金属矿储量均较大。随着重晶石的进一步开发,汉滨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钡盐生产基地。

生物资源  汉滨区属南北过渡地带,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光照适中、雨量充沛、气候湿和、四季分明。区内生物种类繁多,南北荟萃,山货土特产驰名中外。区境内具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资源2000多种。“秦地无闲草”,全省产中药材600多种,这里就有400多种。素有“漆、麻、耳、倍”之乡和“中药材摇篮”之美称。生漆产量居全国之首,蚕桑产量居全省第一。烤烟、黄姜、茶叶、中药材、魔芋、油桐、食用菌、绞股蓝等农副产品生产初具规模,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全省前列、全国知名的生猪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魔芋生产、研发基地。

水电资源  全区水电能源优势明显,是国家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汉江在区境流径110.2公里,流域面积3562.5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01亿立方米。全区过境江河容水总量213.33亿立方米。自产水1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654亿立方米,地下水3.00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420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36万千瓦。距城区18公里的火石岩水电站总装机85万千瓦,年发电量28亿度。已建成安康水电站装机88万千瓦,有小水电站85处,全区小水电开发量为1.084万千瓦,已建成小水电5处,总装机2365千瓦。水资源和电力资源非常富裕。

旅游资源  汉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汉水、汉剧、汉文化,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境内有3个国家4A级景区:西北最大的人工湖——瀛湖,77平方公里人造高峡平湖,碧波万顷,岛屿棋布;人文历史悠久的香溪洞风景区;以龙文化为精髓的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531处文物点入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境内河流纵横、奇山险峰、明清古镇、战争遗址、自然湿地、宗教庙宇等自然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汉滨观光旅游,极具开发价值。一年一度的汉江龙舟节成为文化体育搭台,旅游经贸唱戏的独特载体,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节庆100强”,被中国节庆协会评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和“十大博览赛事类节庆”。

 随着中等城市骨架的拉大,江南老城改造面貌一新,江北新区日新月异,有“中国莱茵河”美称的汉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山水园林城市风格日渐形成。城区内学校、酒店、交通、银行、通讯网络、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同时,境内有陕西安康工业园区一处国家级工业园区,恒口、五里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大同、建民、关庙3个工业园区正在筹建审批之中,这些园区和省市正在规划建设的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共同构成发展工商业的承载平台。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汉滨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土地、税费等面为各方来汉滨投资的客商提供最优的投资政策,并着力建设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开工建设全方位服务和竣工投产运行环境保障三大服务体系,客商发财、地方发展、互惠双赢的格局已经形成2015年,已有浙江、福建、江苏、山东、上海、西安等省市一大批客商在此投资兴业,落户发展。

【建置沿革】?汉滨区建置始于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设汉中郡西城县,迄今2300多年。西汉至南北朝相沿秦制,北周初废西城县辖于吉安县,后废县置郡,隋复设西城县,开皇年间改成吉安县,仍属金州。大业三年改称金州县。唐武德元年,划金州一部复设西城县,城区设置金州。天宝元年撤州设安康郡。元代降金州为散州,西城县至此废。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洪水毁州城,于赵台山下筑新城改名为兴安州。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州升为府,以原兴安州并汉阴地在府城设县,取“安民康泰”之意,称安康县。

    1949年11月安康解放,建立县人民政府,城区设置安康市,直属安康专署。1954年4月,撤市改设城关区。全县划16个区(区公所为县政府派出机关),辖218个乡。1956年3月合并为12个区120个乡。

    1957年3月,从旬阳县划入水泉乡烂泥湖地段归茨沟区东镇乡。1958年4月,将张滩区文武乡划为直属乡隶县政府直接领导。同年12月,撤销岚皋县建置,所属境地并入安康县。期间,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以区公所辖区范围成立大公社,将原乡政府改制为管理区。时设20个公社114个管理区。1961年恢复岚皋县建置,归属旧置。撤销原区级人民公社体制,恢复区公所派出机构,将管理区更名为人民公社。

    1963年3月,将岚皋县新坝公社及晓道河公社何家生产队划入安康县流水区。1967年,将镇安县太平、紫荆两公社划归安康县大河区。

    1983年10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改为乡(镇),设立乡政权。乡下为村,设村民委员会。同年,将月池乡划归岚皋县。改恒口、五里、大河、流水4个乡为乡级镇建置。

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安康县改县建市称谓安康市。1995年底,安康市辖11个区,一个区级镇;有93个乡(镇),7个办事处;65个居委会,878个村民委员会。

1996年,安康市对所管辖的区乡(镇)进行了行政区划和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在全市认真组织实施了撤区并乡建镇工作。经省政府批准,全市由原11个区、一个区级镇、93个乡镇、7个办事处调整为20个镇、27个乡、3个办事处、70个居委会、876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陕西省人民政府[2000]31号、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00]76号文件,安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安康市(县级)改为县级汉滨区,其行政区划和下设机构不变。

2001年12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马坪乡、将军乡、瓦仓乡、流芳乡建置,全区设20个镇、23个乡、3个办事处。

2010年12月,根据陕西省市机构改革文件要求,结合安康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汉滨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意见的函(安乡机改办函[2010]2号)和中共安康市委办公室、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汉滨区撤乡并镇和重点镇设置的批复》(安办字[号)文件精神,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授权,省民政厅批准,汉滨区进行撤乡并镇,共设30个镇、4个办事处。

2015年6月5日,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镇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汉滨区委印发《汉滨区镇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汉发[2015]1号),公布镇村调整方案,具体情况为:撤销双溪镇,并入大河镇;撤销共进镇,并入早阳镇;撤销石转镇,并入洪山镇;撤销新坝镇,将马泥村、茶栈村2个行政村整建制划归大竹园镇;将良田村、黄泥村、碾坪村3个行政村和新坝中心社区整建制划归流水镇。撤销田坝镇,将板庙村、砖垭村、天山村、纸坊村、汪河村5个行政村整建制划归吉河镇;将胡家沟村、联坪村、雷公坡村3个行政村和田坝社区整建制划归晏坝镇。

调整后,汉滨区辖2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撤并320个行政村,保留245个行政村。

【现行区划】?汉滨区现辖25个镇、4个办事处,100个社区、395个行政村。29个镇办称谓分别为:关庙镇、张滩镇、瀛湖镇、五里镇、大同镇、恒口镇、吉河镇、流水镇、大竹园镇、洪山镇、茨沟镇、大河镇、沈坝镇、早阳镇、石梯镇、关家镇、县河镇、晏坝镇、谭坝镇、双龙镇、叶坪镇、中原镇、坝河镇、牛蹄镇、紫荆镇,新城办事处、老城办事处、江北办事处、建民办事处。

人口与民族】?2016年末,全区总人口100.83万人,常住人口87.87万人。全区民族除汉族外,有23个少数民族。分别为: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苗族、黎族、侗族、瑶族、白族、朝鲜族、佤族、彝族、藏族、布依族、达斡尔族、畲族、东乡族、维吾尔族、傣族、羌族、水族、俄罗斯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7万余人。

【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52亿元  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25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6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119.6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43.6:47。人均生产总值达28729元,增长10.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8.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9%。

农业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23.92亿元,增长6.3%;林业产值2.18亿元,增长2.9%;牧业产值11.32亿元,增长0.4%;渔业产值2亿元,增长3.5%。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1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15.42亿元,增长5.8%;林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2.3%;牧业增加值6.02亿元,增长0.5%;渔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3.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0.37万亩,比上年下降0.3%;粮食总产量21.52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产量7.31万吨,增长0.7%;秋粮产量14.21万吨,增长0.3%。

全年油料面积28.92万亩,比上年增长1.3%;油料产量4.59万吨,比上年下降0.4%。蔬菜面积27.78万亩,比上年增长4.3%;蔬菜产量43.92万吨,比上年增长5.5%。中药材面积3.99万亩,比上年增长0.2%;中药材产量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9%。茶园面积11.4万亩,比上年增长7.9%;茶叶产量0.36万吨,比上年增长21.3%。

畜牧业平稳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详见下表:

工业  辖区规模工业增加值6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辖区规模工业总产值231.88亿元,增长18.1%。其中:高新区规模工业总产值96.03亿元,增长22.8%;中省市规模工业总产值22.61亿元,下降6.1%;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113.23亿元,增长21.3%。

全年辖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0户(含陕西硒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中,高新区44户。辖区产值过亿元企业达59户,其中,辖区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28户。辖区当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7户,比上年增加7户,其中,汉滨区当年新增17户,比上年增加6户。 

建筑业  辖区全部建筑业增加值达41.55亿元,比上年增长9.2%。

辖区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63.34亿元, 比上年增长13.7%。房屋施工面积584.1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1%,其中,新开工面积219.63万平方米,增长11.2%;房屋竣工面积163.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

全年汉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达70户,其中,当年新增建筑业企业10户。

固定资产投资  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汉滨区完成206.29亿元,增长26.3%。辖区固定资产投资298.92亿元,增长29.3%,其中,汉滨区完成198.39亿元,增长27.6%。

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9.72亿元,增长29.6%;第二产业投资57.93亿元,增长21%,其中,区属30.4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投资221.28亿元,增长31.7%。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6:19.4:74,第一、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比上年分别上升0.1、1.0个百分点。

全年汉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达42户,其中,当年新增房地产开发企业7户。房地产开发投资61.2亿元,比上年增长53.3%;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4.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3%。

截至12月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60个,比上年增加1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29个,比上年增加56个。5000万元投资项目109个,较上年减少26个,完成投资143.8亿元,增长17.2%。

邮电  2016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13.23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84亿元。

全区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16.5万户,比上年增长11.6%;移动电话用户达85.74万户,下降6.6%。

贸易业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城镇零售额112.49亿元,增长12.9%;乡村零售额1.53亿元,增长21.4%。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69.48亿元,增长19.7%。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4.86亿元,增长22.8%;限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62亿元,增长43.3%。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达181户,其中,批发零售企业110户(含高新区29户);住宿餐饮企业71户(含高新区3户)。全区当年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66户,其中,汉滨区新增54户。

旅游业  全年全区共接待游客572万人,比上年增长7.9%;旅游总收入29.63亿元,增长11.8%。国际旅游者人数1.55万人,比上年增加500人,增长3.3%。

旅游从业人员达7200人,其中,导游人数1000人;旅行社营业收入0.34亿元,增长3.9%。

金融业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96.05亿元,增长11.4%。各项贷款余额3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教育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安康学院)共招收普通本科生人2826人,在校学生数10396人,毕业生人数3942人(含专科624),专任教师532人。

中等职业学校5所,全年共招收学生1733人,在校学生5999人,教职工人数1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3人。

普通中学79所,全年共招收初、高中学生20010人,在校学生57606人,教职工人数5342人,其中,专任教师5106人。

小学273所,全年共招收学生10870人,在校学生62880人,教职工人数3633人,其中,专任教师3545人。

幼儿园175所,全年入园人数14915人,在园人数32007人,教职工人数2812人,其中,专任教师1791人。

特殊教育1所,全年共招收学生27人,在校学生205人,教职工人数46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

卫生  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08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9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所)161个。床位数569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523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821人,其中:医院、卫生院5612人,妇幼保健院22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7人。婴儿死亡率为2.17‰。全年辖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74.08万人。

水利  全区农田灌溉面积15.47千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3.57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2.06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7.26千公顷,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55.85万人。

水利工程总供用水量1.6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1.19亿立方米,工业生产供水0.13亿立方米,城镇用水量0.15亿立方米,乡村生活用水量0.17亿立方米。

市政建设  全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面积13.2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0.79平方公里。排水管道长度2270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6.54万立方米/日,城市供水总量2366.9万吨,其中,居民家庭用水1298万吨。售水量1557.5万吨,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1155万吨。

2016年,城区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8.7%。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户数8.43万户,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入户率77.8%。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90.26%。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年报统计显示:2016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00.83万人,其中,女性47.32万人,乡村人口56.14万人,城镇人口44.69万人,暂住人口1.69万人,年出生人口1.29万人,年死亡人口0.52万人,迁入9971人,迁出8135人。

据人口抽样调查,经市局评估认定,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7.87万人,出生率9.85‰,死亡率6.65‰,自然增长率3.2‰。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14元,比上年增加1327元,增长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9元,比上年增加2057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6元,比上年增加657元,增长8.4%。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16.5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7%。

2016年末,辖区城镇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2.3万人,其中,职工8.3万人,居民14万人;城镇职工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8.73万人;农村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2.28万人;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87万人;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17万人;城镇已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01万人。

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38个,各种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床位数6220张,社区服务设施数260个。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0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5.1万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达0.8万人。

注释:1.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为季度快报数;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4.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食连续增产多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