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大不大,布局很重要,这样做很重要一些,房子至少再大20㎡

阳台砖贴的好,颜值也能蹭蹭升高哦!你家阳台装的不好看可能就是贴砖的问题。今天小编要给大家捋一捋阳台要不要贴砖?阳台怎么贴砖更好看?

不论是封闭式的阳台还是开放式的阳台,地面都会长期被紫外线照射,或者刮风下雨的时候被淋湿,晒衣服的时候有积水。

因此阳台的地砖一定要具有耐磨、防滑等特点,不能看着好看,就随便买来贴。

如果是封闭式的室内阳台,贴砖可以参考客厅的贴砖材质;如果是外阳台,可以选择防滑性和耐磨性比较好的砖等。

阳台装修选砖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是防滑、耐磨、抗老化。目前使用最多的有以下三类:

阳台常用砖,表面不上釉,且正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耐磨性和防滑性是所有瓷砖中最好的。但是花色的设计比不上釉面砖,比较适合素色的室内设计环境,多用于地面少用于墙面。

表面经过烧釉处理,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图案,防滑耐磨的同时具有比较好的防污效果。

可按原材料的不同分为陶制釉面砖和瓷制釉面砖;按照光泽不同,又分为亚光和亮光两种,若是贴在阳台或者厨房等有水见油的空间,选用亮光釉面砖会更好。

抛光砖是通体砖经过打磨抛光后的砖,光亮度要比通体砖要高,硬度强耐磨性也非常好,通过渗花技术处理的抛光砖还能拥有各种仿石、仿木的纹路效果。

想在家里阳台贴木地板/石质砖又怕耐磨防腐蚀性不够的朋友,可以选用带木纹或者仿石纹路的抛光砖,装饰效果好也很耐用。

阳台贴砖是技术活,贴法和尺寸都有一定的讲究,细致工作做到位才能增加空间的整体感和舒适感。

1.阳台墙砖的铺贴高度人工会铺贴到1.5m的高度,如果觉得不美观可以将整个墙砖的铺贴高度调整到顶,贴满整面墙。不仅防潮美观也方便后期打墙柜。

2.阳台贴砖考虑色调搭配和整体风格,做为家里的休闲区,南阳台可以用偏冷色系;北阳台可以用偏暖色系。

3.阳台属于家里小的休闲空间,阳台砖的大小一般控制在250×360mm及以下,比较有整体的协调感。

虽然瓷砖可以仿木纹、仿石,但是一些比较注重家居舒适感的家庭还是想要在阳台贴木地板或者为打造个性阳台布置其他材质。

贴木地板是可以的,但是木地板一定要具有防水耐腐蚀等特性,才能在阳台长久的使用下去,防腐木地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用在阳台地面或者是吊顶都可以。

不过这类木地板造价一般比较昂贵,且保养起来要比普通的瓷砖更加讲究一些,选择的时候大家要做好取舍哦!

更好的衬托大自然的空间感,搭配木地板使用效果更佳哦!

总的来说,阳台贴瓷砖真的是很长颜值的一项设计,你家阳台装修会选哪款瓷砖呢?

(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荐号 | 高情商的人,都在阅读这些高质量的内容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贵州设计在线,关注装修设计、景观园林设计。

每天早上7点6分,准时和你分享,你们懂哦!

为你的家增添更多精彩,还有更多福利!等你~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每晚18点18分更新精彩视频,你们懂哦!

绝对真实刺激,还有更多福利!等你~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好客贵州人,了解贵州,发现贵州!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徐青勇,遵义设计在线创始人

全面负责遵义设计在线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视频等您,不要错过哦!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内容等您,不要错过哦!

陪你体味生活中的美,做自己的设计师

遵义设计在线公众微信平台,每天及时更新装修、景观园林、设计工程等相关文章及资讯。遵义设计在线,让我们一起来学设计!

遵义设计在线:承接室内外装修设计、景观园林设计、效果图制作。欢迎来电咨询,电话:(微信同号,人员已满!)请另加微信:(微信号:zysjqqq,微信号:gzsjzx8,欢迎添加,谢谢!)

免责声明:本号所载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原标题:香港再升级!提议在大湾区建130平方公里新城,可容纳350万人

继借鉴深汕!香港提出将租借大湾区30平方公里建60万港人新城!目测惠州最合适,之后,香港建议又升级了!

香港房地产协会倡与广东省合作发展「大湾区国际商贸互联港」,开发130平方公里土地,料可容纳350万人,当中拨100平方公里地予香港管理,首期最快3年后上马。

据星岛日报报道:港珠澳桥大桥通车在即,香港房地产协会倡议利用该项大型基建的优势,于大桥人工岛的位置,向南再兴建一条长约十二点五公里的行车大桥,连驳至距离大屿山以西三海里的桂山岛。协会建议与广东省政府合作,以分阶段方式,于桂山岛一带水域填出三个大型岛屿,开放合共一百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估计最终可以容纳三百五十万人居住,并提供国际科研及创业基地等设施,打造成一个「小大湾区」。建议填的桂山岛一带,位于大屿山以西三海里,现属广东省近珠海市海域。协会建议在该处填出两个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和一个面积三十平方公里的岛屿,令岛与岛之间留有水道,以减少对珠江口水流的影响,不同的人工岛会以桥梁相连。

香港房地产协会会长陈伟能表示,桂山岛现时只有约二千人居住,搬迁居民不太困难,加上该处已有土地平整和近岸填海,能以较快及较低成本完成填海工程,估计在动工后三年内,就能先行提供十至十五平方公里土地。他估计,日后只需要二十分钟车程,便可往来大屿山北部,而当区内人口增加,日后更可考虑兴建铁路线,接驳至正规划的东涌西站。

他建议,将五十平方公里建设为公营房屋,可供三百五十万人居住,解决本港未来三十至五十年房屋需要。至于八十平方公里,他建议预留三十公里供广东省作发展,另外五十公里则供附近地区作经济发展之用,包括国际科研及创业基地、办公室、度假村、大型体育馆及高等学府基地等,合作建造「大湾区国际商贸互联港」。

香港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黄俊康指出,澳门亦早有向内地「借地」和「借水域」填海的先例,认为技术问题不大,并相信桂山岛一带有潜力打造成「小大湾区」。

另外,据新华社报道,土地短缺问题近年一直困扰香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月6日重提填海造地对香港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填海对解决香港市民住屋问题起着关键作用。当天,陈茂波为特区政府土木工程署的“海港工情90──90周年展览”主持开幕礼。

在大部分打工族不吃不喝近20年才有可能“上车”买楼的中国香港特区,一场与增加土地供应有关的大辩论,已在持续数月后进入收尾阶段。

作为香港现任特首林郑月娥的施政重心,土地利用是其在竞选时便着重强调的议题之一。2017年8月底时,她作为新任特首宣布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进行政策准备。时至今年4月底,相关辩论正式启动。

究其此举初衷:香港过去近20年相对畸形的土地供应及使用机制,早已衍生出高房价等诸般问题。为开拓更多土地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香港应多管齐下,既开源节流寻觅土地新来源,亦弥合社会民意差距,为跨越利益纠葛改变土地政策寻找可能途径。

在乐观者眼中,此次辩论可作为一个黄金机遇,证明香港人有能力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理性地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悲观者则认为,香港土地问题早已积重难返,各利益方执拗的立场亦难以调和,讨论将仅止于讨论而已。

早在此次大辩论展开当日,相关负责人已表态称,“(土地调整)没有一个无痛的选项。只能寻求支持度相对较高的数个选择,多管齐下满足土地短缺。”历经数月至今,香港各群体对土地及与其相关的利益调整将接受到何种程度,行政当局又将如何应对出招,答案即将揭晓。

有人说,香港是天堂和地狱的两面,当夜幕降临,每一盏闪亮的霓虹背后,都隐藏着绝望的面孔。

香港电影《一念无明》讲述了一对父子挣扎在贫困和漠视的社会边缘的故事。影片里两人生活的房子局促放了一张双层床,儿子侧卧在上铺,父亲站立在床前,剩下不足1平方米的空间摆满了饭桌和各类生活用具。

现实中人们又把这种房子形象地叫做“劏房”或“棺材房”。据统计,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有近21万人生活在这种空间极小、环境恶劣的居所。数据显示,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是亚洲地区最低的一个城市,仅为170平方米呎。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香港长期以来的住房与土地供应紧缺,寻求更多土地、供应更多房子是香港迫切的需求。

9月3日,香港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在一场土地咨询会中表示,香港在土地供应方面确实已经滞后,与此同时,香港的每一个人无不在为土地供应的不足付出沉重代价。包括短中期、中长期以及概念性共18项土地供应选项,成为香港新一届政府试图解决土地难题的试点方法。

而在诸如填海项目所需成本、楼房容积率高低以及新界土地如何开发等关键问题上,港府与社会各界的分歧一直存在,且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这预示着,要真正为香港找到一条解决短、中、长期土地供应问题的万全之策,仍困难重重。

在9月3日的土地咨询会上,香港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不止一次渲染土地供应短缺产生的社会问题——

“楼价非常贵,难以负担,一对出来工作的夫妇想要供到一个单位,几乎没什么希望。”

“简单吃一个50港元的快餐,成本不超过15港元,有20块是租金,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付出土地供应不足的代价。”

他同时指,根据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调查,为预留空间和弹性,满足包括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加强社区配套以及为将来老龄化提供更多养老设施的可能,香港长远欠缺的土地甚至远不止1200公顷。

根据2016年公布的《香港2030+》规划研究,香港在未来30年需要的发展土地为4800公顷,如果扣除已经落实发展的3600公顷,长远欠缺1200公顷的土地,即相当于60个维多利亚公园的土地面积,当中包括300公顷经济用地、200公顷房屋用地、700公顷休憩及社区用地。

与此同时,人口却在不断增长。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曾指出,香港人口将会由2014年的724万,增长至2043年的峰值822万,香港需要寻求更多的土地供应以应付长远的社会及经济需要。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与逐年增加的人口数量相比,香港每年落成的房屋数量却不升反降。据悉,2007年至2016年间,香港平均每年落成的房屋数量仅有2.57万伙,相对于1997年至2006年的10年,下跌了超过五成。

以香港目前的公屋为例,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的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已经达到5.3年。而这只是第一次轮候,若加上第二、三次的轮候,时间可达七到八年,甚至更长。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9月份所提供的最新咨询资料,罗列了香港在短中期、中长期以及概念性共18项土地供应选项,包括棕地发展、新界私人农地储蓄、粉岭高尔夫球场用途、填海项目以及郊野公园边陲地带试点开发等。

上述资料的矛头指向香港土地未有效开发这一问题上,人们普遍认为这引发的土地供应不足是香港大部分社会问题的根源。在目前香港逾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已建设开发的土地仅为24.3%,其余75.7%均未被开发利用。

而以林郑月娥为首的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正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土地支持香港发展需要。这支由30人组成的团队,企图通过社会咨询寻找到更多的土地供应的可能,打破土地困局。

在9月初另一场土地供应咨询会中,一位前政协委员对上述的方案以及措施均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自己所参与这场已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和咨询毫无意义,因为大家似乎都在回避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大屿山的开发,“只字未提”。

大屿山开发是除填海项目以外,香港社会提出的潜在土地供应选项,且呼声甚高。此前有人士提出要跳出香港的“框框”,在内地水域比如大屿山以南的桂山岛等地进行填海项目,这样既能做到与内地相连,而且时间上会更快,成本也更低。

上述前政协委员反驳称,大屿山是香港岛的两倍以上,若能很好地进行开发,就能提供大量的土地,为什么避重就轻就不提大屿山的发展?

对于这样的疑问,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作出回应,大屿山的发展有很详细的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北发展、南保育”。不过,他也表示,东大屿都会策略上很有价值,非常值得推进。

也有人将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开展的这种咨询会比喻为“剔点心纸”“任人拣”。

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陆宏广博士在9月5日的“土地问题”研讨会称,要解决房屋的供应,土地还不是最终的问题,其实只要把楼房建的更高,提高楼房的容积比率就可以很好的容纳更多的人,而这在工程技术上足以达到。

如果仅仅是为了房屋的需要而去填海,他认为是“掟钱落咸水海”,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陆宏广博士还向记录社会趣闻介绍,对于有人建议特区政府弹性处理工厦改建住宅以适当安置基层家庭,这并不是政府允不允许的问题,而是这些改建会影响人们安全和健康。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红绿灯问题。”

Gale Well Group Limited首席执行官纪惠集团行政总裁汤文亮博士在接受记录社会趣闻采访时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能一定程度缓解香港土地供应不足的状况。

一方面,香港和大湾区的融合,内地想要来香港发展的人可以直接定居在大湾区的城市,分散香港的承载力;另一方面,香港人也可以移居大湾区的其他城市。

对于香港本地开发商手中握有的大量新界农地,汤文亮博士称,香港特区政府应该要跟地产商达成合作,在补地价方面给予一定鼓励,这样才能很好地对这部分土地进行利用和开发。

除了填海项目,香港舆论在面对是否应该收回粉岭高尔夫球场以作发展用地,以及是否可以对香港现有的大面积郊野公园中一些生态价值较低的作适度开发的问题上,也存在重大分歧。

无疑,这种持续开展的咨询会以及全民大辩论,已把香港对于土地问题的关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讨论的情况来看,香港在解决土地供应问题方面均没有达成有效的共识,以林郑月娥为首的香港特区政府,要真正为香港找到一条解决短、中、长期土地供应问题的万全之策,估计也困难重重。

临深大亚湾会是首选之地?

2018年1月27日,时任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惠州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加大跟香港的合作,如充分利用香港的创新资源,及惠州产业的优势,建设特别合作区,打造创新产业的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在张敏今年惠州两会上,建议可以考虑建设“港惠特别合作区”,发展港惠两地飞地经济。

大亚湾作为湾区前沿之一,从考研到布局,时时刻刻地配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早在粤港澳湾区还没有形成概念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慢慢了解大亚湾,很多人看到它的前景,逐渐带动整个延伸片区。

在深圳东进的大战略下,各种配套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大亚湾发展显得更为突出,大亚湾是深圳东进的重要战略阵地,深圳要从土地局限中突破,东进就是最好的突破口。自深汕合作区成立到纳入深圳版图,大亚湾就成为深圳的地理中心、几何中心

大亚湾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了许多功夫,交通网的快速落成,大亚湾跟深圳连成非常紧密的一体,实现半小时生活圈。市政配套、商业、教育、医疗配套日渐完善,为深圳东进的人口迁移、大湾区的发展做足充分准备。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沿线城市必将享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红利。

可想而知,在深圳东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下,大亚湾毋庸置疑的成为有升值潜力的城市。

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开放硬实力。而大亚湾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对接愈发紧密。

2013年厦深高铁已开通,从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只需用时约28分钟即可直达,9月23日,开通惠州南站直达香港,从中国铁路官网上可看到,仅需约68分钟即可到达,票价约95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12306中国铁路官网)

9月1日起,港澳同胞可以申请领取居住证。领取居住证后,港澳台居民即可凭居住证享受到《办法》规定的权利、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大亚湾交通主干道呈“四横十纵一环”布局,其中与深圳对接的有9条道路,其中“四横”都跟深圳对接!

待道路全部对接后,与深圳7公里城市交界线平均每500米就有一条道路互联互通,大亚湾区连接深圳的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同城化交通畅通无阻,共同创造“”半小时生活圈”。

2018年上半年大亚湾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规上工业持续提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财税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内需外贸、存贷款余额和港口物流均较快增长。

作为拥有资源便利的大亚湾已具备突破各项发展难点的能力,深圳东进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亚湾逐渐成为了战略桥头堡、湾区前沿。

惠州南开通香港高铁班次、李嘉诚大亚湾地产项目动工、香港相关领导考察等,大亚湾的发展结合了粤港澳大湾区或是香港未来选择之一!

来源:星岛日报、香港经济日报、新华社、惠州购房宝,粤港澳大湾区买房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样做很重要一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