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猪禁运外调禁运啥时开通?

原标题:禁运扩大至18个省,养殖户:自己杀猪存起来等待行情好转...

截止9月16日,全国已发生17起非洲猪瘟疫情分别是辽宁沈阳(8月3日确诊)、河南郑州(8月16日确诊)、江苏连云港(8月19日确诊)、浙江乐清(8月22日确诊)、安徽芜湖(2起,8月30日和9月6日确诊)、安徽宣城(4起,分别于9月2日、9月2日、9月3日和9月6日确诊)、江苏无锡(9月3日确诊)、黑龙江佳木斯(2起,9月5日和9月6日确诊)、安徽凤阳(9月6日确诊)、安徽铜陵(9月10日确诊)、河南新乡(9月14日确诊)和内蒙古阿巴嘎旗(9月14日确诊)。

18省份将暂停跨省调运生猪

在8月3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特急明电《农业农村部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发生疫情的县(市、区)、市、省,暂停生猪调出本县、本市、本省,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有2个及以上市发生疫情的省,暂停该省所辖市生猪产品调出本省。这就意味着在2个及以上市分别发生疫情的河南省(郑州、新乡市各1起)、江苏省(连云港、无锡市各1起)、安徽省(芜湖、宣城、凤阳、铜陵市分别2起、4起、1起和1起)将关闭本省所有生猪交易市场,并暂停该省生猪及生猪产品调出本省。

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生猪主产区,2017年,河南省生猪存栏4390万头,出栏6220万头,生猪产能近全国十分之一,加之河南地处中原的区位优势,河南也是生猪外调大省,年生猪外调量超过2000万头。暂停河南全省的生猪及产品外调,将对河南本地和全国生猪市场供给和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生猪主产、销区价格延续分化趋势,河南地区猪价跌破6元/斤,华东、西南主销区猪价依然吃紧。

在9月11日农业农村部特急明电《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的通知》中,要求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暂停时间从任一相邻省发生疫情至其全部相邻省疫情解除封锁前。并在电文中明确了疫情省的相邻省份为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陕西等10个省份(截止9月11日)。

根据目前的疫情态势,由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9月14日确诊了1起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省份增至7个,分别是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内蒙古;

由于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疫情省的相邻省份将增至11个,分别是河北、山西、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陕西、宁夏、甘肃。上述18个省份将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

警惕:养殖户自己杀猪储存

疫区生猪不能出省,也拿不到检疫票,同县之间的交易都很难。肥猪、母猪、小猪、种猪通通卖不出去。更恐怖的是,生猪无法交易,资金无法回收,猪场资金随时可能断裂。因此,不少养殖户生起了自己杀猪冻起来,等行情好再择机出售的想法。

黑龙江一养土猪的老板李旺(化名)也为猪肉的售卖发了愁。本身他饲养的就是土猪,饲养周期长,饲养成本高,售价比较高。眼看要出栏了,赶上了非洲猪瘟,风险和压力很大。无奈的他只能自己找屠宰商,宰杀后做成冷冻猪肉,等疫情缓解后,再择机出售。但是冷库每天每平米8块钱成本,一天也要好几百,现在已经损失了几十万了,而且北方的冻储冷库很少。

另外种猪企业低成本更高,损失更大。据了解,浙江等部分省份,由于本地生猪供应不足,再加上禁止引种等交易。部分种猪企业迫于资金压力,只能把二元种猪当肥猪销售,以缓解部分经济压力。

有人认为,以后非洲猪瘟可能疫情会越来越频繁,会加速散户的退出,疫情太多了政府补贴不过来,那小散户就翻不了身。也有人估计,非洲猪瘟估计到12月份会好一些,天气冷了,人员流动也少,传播也会没那么快。

更有网友担忧:疫情的猪数量并不多。好猪压在圈里不让卖。大猪小猪都压在圈里超负荷拥挤及易感染各种毛病。运转资金直接断裂,需要另想办法。即使挺到放开,都憋的资金短缺,圈舍拥挤都得急着卖。大批生猪拥入市场。屠企顺势压价,造成养猪人亏损严重。上半年本就难熬过来了!这又雪上加霜……

原标题:生猪产能大变局:北方省份几乎全被禁运!对蛋、肉鸡市场影响如何?

今年8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中国决定执行更加严格的生猪调运政策,这打乱了生猪市场原本正常的流通秩序。

截止9月14日,非洲猪瘟禁运区再增两个省份,全国已累计出现17起疫情,共18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北方几乎全被禁运。其中河南作为生猪养殖第三大省份,生猪产量远远高于销量,近日河南再发非洲猪瘟致全省禁止外调,其影响不容忽视。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没有新的疫情发生,猪肉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不少券商则认为,长期来看,如果疫情大规模爆发,将导致生猪供给进一步收缩,行业产能加快出清,猪周期有望提前迎来反转。

中国生猪产能大变局:调运遭非洲猪瘟冲击,猪价南北分化

综合第一财经、国家统计局

今年8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中国决定执行更加严格的生猪调运政策,这打乱了生猪市场原本正常的流通秩序。随着生猪调运难度的增加,南北生猪价格开始出现分化。

作为生猪主产区,东北地区猪价持续走弱,跌幅远超其它地区。原因就在于,原本要南下的生猪调运基本停滞,造成了大量生猪被动压栏,供应过剩,价格走弱。作为生猪主销区,比如浙江、上海等地区,因为生猪供应紧张,缺口明显,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导致猪价上涨。

非洲猪瘟禁运区再增两个省份,北方几乎全被禁运

9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和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各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全国已累计出现17起疫情,涉及辽宁、河南、江苏、安徽、浙江、黑龙江、内蒙古等7个省份。

另外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至此,河北、山西、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陕西、宁夏、甘肃等11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再加上7个发生疫情的省份,全国共18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

红色为疫区,蓝色为相邻省份

全国生猪产能持续变化,部分省份生猪缺口呈现过大趋势

从全国来看,自2000年开始,我国生猪养殖的产能分布就处在持续变化当中。其中,区域人口流动、猪肉需求、农村劳动力供应及饲料原料保障等因素,都在基本面上影响着我国生猪区域产能的变化情况。

再加上,近年来我国东南地区的环保压力增加,土地及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来说,开始逐渐选择将生猪产能转移布局到东北三省、内蒙古及其它中西部地区。

与此同时,四川、甘肃、陕西、贵州、云南也有一定的产能布局,这在有利于我国生猪产能分布均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随着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工业企业转移伴随人员内流的需求增长缺口。

未来全国生猪调运将呈现以下转变: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的大量产能拆迁,缺口呈现扩大趋势,而珠江、长江流域环保整治,减少了中部地区的生猪供应潜力,而中部地区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及江苏南部的重要生猪调入产区,那么,华东及华南地区的生猪调入将只能从华北的河南、山西,西部的陕西、甘肃调运,而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量产能释放,保证了京津地区生猪需求,并挤出河南、河北的生猪调入,若价差大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调入河北、河南市场。

与之相应,有一些省份的调运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地区,借助于这次环保压力倒逼养猪产业转型升级所提供的良好契机,促成其主要生猪调出区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猪供应,比如安徽、江西、湖南,将从当前的供应平衡有少量富余外调,随着调出潜力的持续下降,转为供应偏紧需要少量调入;河南需求持续增加,可供调出数量将减少;浙江的生猪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稳居全国最大的生猪调入省份;广东的猪肉需求放缓,但大量产能拆迁或转移,缺口将呈现过大趋势。

全国生猪调运遭疫情冲击,南北猪价持续分化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强生猪调运的限制。8月31日,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的特急文件,要求根据发生疫情的严重程度,地方做出相应的生猪及产品暂停调运的限制规定。受此影响,8月以来,全国猪价开始出现普遍上涨,区域性猪价走势分化严重。东北地区猪价持续走弱,而上海、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涨幅领先,四川、云贵地区涨幅次之。

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已有1个半月,东北地区猪价持续走弱,其它疫情区猪价也有所下跌,但跌幅小于东北地区。这主要在于,东北地区的生猪消费不足,需要大量外调才能保证供需平衡,疫情爆发后,京津地区从东北大量调入生猪的现象基本停滞,造成东北地区大量生猪被动压栏,供应过剩,价格走弱。

而东部的浙江、上海,由于其生猪需要从其它省份大量调入,调入量往往占据总供应量的40%以上,生猪调运禁止后,本地区的生猪供应缺口明显,猪价快速上涨。9月13日,浙江、上海生猪价格达到了17.5-18元/斤,较全国均价高出4元/公斤左右,辽宁猪价不足12元/公斤,较浙江猪价低5.5-6元/公斤。

国家统计局:如没有新的疫情,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按照一般年份,猪价进入9月份后,将会出现季节性回调。但当前疫情的持续扩散,终止8月初猪价已经出现的回落趋势,并出现反弹。不过,疫情导致当前大量大猪被迫压栏,增加了11-12月大猪的供应,将会打压这一时间段猪价季节性上涨的态势,限制该季节猪价上涨幅度。

而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在9月14日上午的发布会上表示,从猪肉价格来看,自2017年2月份开始,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生猪的存栏、出栏数量有所下降,再加上前一段时间个别地区发生疫情,所以猪肉的供应有所减少,造成猪肉价格上涨。从目前来看,天气转凉,特别是中秋、国庆节假日来临,居民对猪肉的需求还会有所增加。但同时,由于价格的上涨,猪肉的供应包括生猪的出栏也会相应增加,如果没有新的疫情发生,猪肉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也就是说,造成8月份消费价格涨幅扩大的因素主要是一些季节性的短期因素,这些因素在未来几个月不会给价格上涨带来压力。

非洲猪瘟或加快产能出清,猪周期有望提前迎来反转

此外,疫情区猪价的下跌,导致了生猪养殖户的亏损,疫情可能持续扩散,且无有效疫苗,这使得养殖户的补栏意愿不足,后备母猪补栏处于停滞状态。正因此,在本轮猪周期中,猪价向下运行的态势,将会发生较大概率的改变,并增加在2019年1季度中后期(一季度末期二季度初)进入新的上涨周期的可能性。

多家券商研报认为,长期来看,如果疫情大规模爆发,会对消费端造成较大负面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探底,而政府对疫区采取的限制生猪调运的处置措施,将导致生猪供给进一步收缩,行业产能加快出清,猪周期有望提前迎来反转。且饲料原料有价格优势,但也导致了我国生猪调运难度的加大,且过度集中的产能,在出现疫情之后,直接导致东部、南部地区的生猪因调入量偏少,而价格飙涨。

业内建议,在未来,东北地区除了发展生猪养殖业外,应该重点发展生猪屠宰—深加工产业,减少活猪调运量,进而减少活猪流通所带来的疫情风险,积极应到消费者冷鲜肉消费,减少热鲜肉消费比例。

编者语:非洲猪瘟来势凶猛,你认为突如其来的猪瘟对蛋、肉鸡市场会有什么影响?欢迎参与投票和留言活动~

北方省份几乎全被禁运!国家统计局说猪价将会……
来源:综合第一财经、国家统计局 时间: 9:23:16 浏览:3090次
??今年8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中国决定执行更加严格的生猪调运政策,这打乱了生猪市场原本正常的流通秩序。

??截止9月14日,非洲猪瘟禁运区再增两个省份,全国已累计出现17起疫情,共18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北方几乎全被禁运。其中河南作为生猪养殖第三大省份,生猪产量远远高于销量,近日河南再发非洲猪瘟致全省禁止外调,其影响不容忽视。??近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没有新的疫情发生,猪肉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不少券商则认为,长期来看,如果疫情大规模爆发,将导致生猪供给进一步收缩,行业产能加快出清,猪周期有望提前迎来反转。??中国生猪产能大变局:调运遭非洲猪瘟冲击,猪价南北分化??今年8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中国决定执行更加严格的生猪调运政策,这打乱了生猪市场原本正常的流通秩序。随着生猪调运难度的增加,南北生猪价格开始出现分化。??作为生猪主产区,东北地区猪价持续走弱,跌幅远超其它地区。原因就在于,原本要南下的生猪调运基本停滞,造成了大量生猪被动压栏,供应过剩,价格走弱。作为生猪主销区,比如浙江、上海等地区,因为生猪供应紧张,缺口明显,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导致猪价上涨。??非洲猪瘟禁运区再增两个省份,北方几乎全被禁运??9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和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各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全国已累计出现17起疫情,涉及辽宁、河南、江苏、安徽、浙江、黑龙江、内蒙古等7个省份。??另外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至此,河北、山西、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陕西、宁夏、甘肃等11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再加上7个发生疫情的省份,全国共18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全国生猪产能持续变化,部分省份生猪缺口呈现过大趋势??从全国来看,自2000年开始,我国生猪养殖的产能分布就处在持续变化当中。其中,区域人口流动、猪肉需求、农村劳动力供应及饲料原料保障等因素,都在基本面上影响着我国生猪区域产能的变化情况。??再加上,近年来我国东南地区的环保压力增加,土地及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来说,开始逐渐选择将生猪产能转移布局到东北三省、内蒙古及其它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四川、甘肃、陕西、贵州、云南也有一定的产能布局,这在有利于我国生猪产能分布均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随着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工业企业转移伴随人员内流的需求增长缺口。??未来全国生猪调运将呈现以下转变: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的大量产能拆迁,缺口呈现扩大趋势,而珠江、长江流域环保整治,减少了中部地区的生猪供应潜力,而中部地区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及江苏南部的重要生猪调入产区,那么,华东及华南地区的生猪调入将只能从华北的河南、山西,西部的陕西、甘肃调运,而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量产能释放,保证了京津地区生猪需求,并挤出河南、河北的生猪调入,若价差大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调入河北、河南市场。??与之相应,有一些省份的调运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北地区,借助于这次环保压力倒逼养猪产业转型升级所提供的良好契机,促成其主要生猪调出区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猪供应,比如安徽、江西、湖南,将从当前的供应平衡有少量富余外调,随着调出潜力的持续下降,转为供应偏紧需要少量调入;河南需求持续增加,可供调出数量将减少;浙江的生猪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稳居全国最大的生猪调入省份;广东的猪肉需求放缓,但大量产能拆迁或转移,缺口将呈现过大趋势。??全国生猪调运遭疫情冲击,南北猪价持续分化??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强生猪调运的限制。8月31日,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的特急文件,要求根据发生疫情的严重程度,地方做出相应的生猪及产品暂停调运的限制规定。受此影响,8月以来,全国猪价开始出现普遍上涨,区域性猪价走势分化严重。东北地区猪价持续走弱,而上海、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涨幅领先,四川、云贵地区涨幅次之。??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已有1个半月,东北地区猪价持续走弱,其它疫情区猪价也有所下跌,但跌幅小于东北地区。这主要在于,东北地区的生猪消费不足,需要大量外调才能保证供需平衡,疫情爆发后,京津地区从东北大量调入生猪的现象基本停滞,造成东北地区大量生猪被动压栏,供应过剩,价格走弱。??而东部的浙江、上海,由于其生猪需要从其它省份大量调入,调入量往往占据总供应量的40%以上,生猪调运禁止后,本地区的生猪供应缺口明显,猪价快速上涨。9月13日,浙江、上海生猪价格达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猪禁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