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口碑好、交易口碑收款手续费多少率低的交易所?


科技的进步和快速变化的消费者偏好推动了整个中国商业的转型升级。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本地生活服务更是站在了转型的风口浪尖。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多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从内向外、从前端到后端进行数据化转型。

货架抢空,长队汹涌,刚刚过去的双十二让线下商业陷入了一场晕眩的狂喜。全国有300个城市的商家参与了双十二,德克士一天卖出30万份鸡翅,屈臣氏的40多万份面膜、万宁20多万条纸巾被一抢而空……在线下商业的历史进程中,似乎还没有出现过引爆能量如此广阔的节日——这是阿里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CTO李杨东没有想到的。

李杨东估计得略保守,在他最初在心里构建的模型中,双12口碑完成的交易笔数差不多3000万笔左右,但是那天中午刚过,就不断有年轻同事跟他打趣,“我们是不是可以加下班了”。“下午1点多一点,平台交易笔数就直往4000万笔上蹿。”李杨东尴尬而不失骄傲地回忆道,“当天商家最终发出超过1.4亿张优惠券,交易转化6500万笔。”

李杨东是老阿里人。职业生涯以2012年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到2012年,他见证了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支付业务的快速崛起。2012年后至今的第二个阶段,他主导了那些业务的无线移动化——作为支付宝App最开始的技术负责人,他曾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帮助支付宝从100万日活提升到千万级日活。

2016年加入口碑,李杨东很快捕捉到数以十万亿计的线下商业的广阔市场,因为移动互联的基础与消费升级的趋势,后者正在搅起勃勃生机。

在数据商业时代,如果说双11是电子商务普及教育的催化剂,那么,双12就是线下商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在新技术和大数据驱动之下,无论是商超便利店,又或者是餐饮、丽人、KTV等其他生活服务商家,都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

数据显示,短短四年,参与双12的商户数增长超过50倍。超市自助收银、无人餐厅技术、大数据选址、交叉营销……过去两年,口碑的数据能力已经激发线下商业的潜力,对线下商业产生影响,让商家更科学地做生意。

2017年被业内称为新零售元年,何为新零售?数据对于线下商业有着怎样的意义?口碑又带给了商家怎样的解决方案?近日,李杨东接受了品途商业评论记者的专访,针对当下热议的话题以及口碑的业务模式做了一一解答。


Q:2017是新零售元年,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零售的新模式的?

李杨东:“新零售”强调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数字技术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和商业效率,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都是让传统线下商业无限靠近线上,使得线下商业与线上商业能够实现及时高效的融合。

Q:新零售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商家关注的焦点,口碑如何看待数据对于当下商业的影响?

李杨东:新零售背景下,精准的数据能力引发了决策方式的变革。以前靠经验,通过董事会、报表等复杂工作做决定,现如今凭借先进的移动设施,数据化分析,使得决策成本大大降低。数据的应用在让消费者获得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为商家反向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消费信息反馈,从而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率,比如有利于供应链的及时调整、布局等。

众所周知,数据收集容易,而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形成千人千面的经营指导,再能产生商业价值可是有一定的技术难点。阿里巴巴一直在倡导“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作为阿里系一员,口碑洞察商家的经营实际,调动自身的专家团队,让庞大数据量的处理分析更有针对性。

具体而言,口碑通过提供“数据+开放平台+口碑客”为商家赋能,从对线上线下流量的整体运营,到把流量沉淀到商家的店铺,最后再在店铺内实现营销和支付,打造流量闭环。

Q: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新零售,其最终是要解决消费问题,面对当前的消费升级,口碑是如何应对的?

李杨东:消费者升级的背后是个性化,体验至上,这要求商家要能做到“连接、触达、洞察” 会员,认清服务的是“人”,实现用户的精准洞察。为此,在保障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口碑在行业深度渗透,致力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帮助商家把消费体验做到极致。

未来,口碑将在餐饮业态中的菜品上做数据延伸,实现动态定价等创新策略。比如,口碑的用户标签功能,客户扫码后,口碑的系统会自动识别消费者身份和喜好,调整菜单顺序,推荐既符合消费者口味,又能满足商家毛利率诉求的菜品,引导消费行为。


Q:口碑是如何利用数据让线下的商家也能实现像线上一样的高效呢?又为商家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

李杨东:在这个线下流量是线上流量数十倍的今天,O2O平台真正要做的,就是把线下没法运营的流量通过技术手段变成可以运营的线上流量,让流量流动起来。

口碑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最贴近用户,其用户黏性强,对有意打造新零售生态的阿里是一个绝佳突破口。口碑要做的 O2O 就是搭建一条让流量在线下线上自由流动的通路,让流量可被识别、管理和运营。

2017年年4月,口碑提出“码战略”下的新店商实践,消费者通过支付宝扫商家店内的“口碑码”,可直接触及线上店铺,完成领取优惠、在线预约、排队、点单、支付等智能服务。

11月,口碑推出面向餐饮商户的数据营销工具——“收入月增计划”,口碑“收入月增计划”承载的是“一个口碑码”和“三张券”。其中“三张券”是指引流券、满减券和二次券,借此巩固线下客流。这一工具将优惠券形式和新潮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让线下所有餐饮商家轻松实现精准营销。

Q:如果用关键词来给口碑的2107做一个总结的话,您将用哪个词,或哪几个词语来概括?可否做简单的分析。

李杨东:有两个词,融合和智能。融合: 今天的互联网对于O2O行业不只是一个渠道,而是整个行业和互联网的全面融合,以往传统的线下服务也正在通过互联网用更好的效率和体验触达用户,并且全面数字化,产生对运营有价值的数据。

智能:革新的软硬件技术不断涌现,首先提升了消费者体验(例如无人智能餐厅),同时强大的数据和模型正成为商家运营和消费者体验的核心竞争力,它让产品更简单,更个性化,效率更高。目前在口碑上已能实现预订、排队、点餐、选服务、选技师、支付、开发票等功能。服务自助的趋势在技术的助力下,未来会越来越加速。

Q:2017即将走过,2018年,口碑又将带给商家怎样的“惊喜”,继续以数据赋能商业?

李杨东: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数据赋能。传统企业的IT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口碑通过技术基础设施的构建,进一步降低技术和数据门槛,致力让每一个企业都能轻松获得数据和互联网产品,并且是以低成本、便捷的方式获得。

其次是环节重构。随着行业数据的深入应用,口碑会整合生态内的更多B端服务来提升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供应链、金融、异业合作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最后是软硬件创新,口碑积极探索把智能餐厅、AR、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引入行业,通过帮助口碑平台上的广大商家提升服务体验,让每个消费者都享受有口碑的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碑收款手续费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