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最佳项目规模化经营模式有什么优势?

原标题:韩朝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中国经济现代化

农业规模化经营与中国经济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韩朝华

来源:《经济学家茶座》2017.3 总第77辑

关于中国农业是否要发展规模经营,学界和政策部门争论已久,却至今难有定论。但细审各方的论据和逻辑却可以发现,其实都有各执一端的偏误。例如,主张中国农业需要发展规模经营的论者往往强调传统农业的经营规模过小,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从而阻碍农业的现代化。他们认为,农业现代化必须靠发展公司制的大型农业组织。但这些论者大都忽略了一个普遍事实,即当代发达国家的农业中仍然以个体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大型生产组织的天地很有限。与之相反,对农业规模经营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论者则强调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直斥发展规模经营的主张不符合农业的产业特性。但他们也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现代农业虽以家庭经营为主导,但现代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却一直在扩大,与传统农户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可见,在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上,将家庭经营与规模化经营视为彼此排斥的对立物并不符合现代农业实际,所谓现代农业其实是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业。

深入地辨析争论各方的理据,还能发现双方的各执一词中隐含着另一个更具根本性的认识歧异。主张中国农业发展规模经营的论者中有不少人是按团队生产模式来理解农业规模化的。这类论者大多不关注农业的产业技术特性,好用工业中大生产优于小生产的经验逻辑来推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方向,因而在组织形式上倾心于依赖雇工的公司制生产组织。然而,团队生产、集体劳动在农业中从无优势可言,中外农业经济史都证明,超出家庭成员范围、依靠外雇劳力实现的规模化生产只在某些特定历史环境中有效,长期来讲,农业是一个天然适于个体劳动的产业。

而怀疑和否定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论者都正视并强调农业生产所固有的“亲单干”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断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业稳定上,单个农户的小规模经营是最有效率从而最可取的生产方式。而且,这一看法还得到了国际农经界所谓“规模与效率间逆向关系论”的支持。这个论点最初由亚马蒂亚?森于1962年提出。当时,森在分析印度的农业统计数据后提出,在农场规模(主要是耕地面积)与土地单产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即耕地规模越小的农户,土地单产越高。这一论断引起了国际农经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大范围、多样化的调查和验证。随着调查范围的扩大,人们对农场规模与土地单产间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农场规模与农场效率间逆向关系说的可靠性开始动摇。有许多研究者观察到了两者间的正相关性、非相关性或非线性关联性。进入80年代后,森及其合作者在总结印度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诸多研究结果后承认,在农场规模和农场效率的关系上无法得出一种普适的法则。

更重要的是,即使小农场的土地产出率真高于大农场,其对于农户的实际意义也与“规模和效率逆向关系说”的诠释截然相反。根据这套“逆向关系说”,保护和鼓励小规模农业的政策就成为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传统农业中,如果人地比率过高,又缺乏非农业收入机会,大量农业人口只能靠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来提高土地耕种强度,以尽可能地增加有限土地的总产出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小农业相对高的土地产出率并非小农优势的体现,而是小农在经济上和社会上居于劣势和无助境地的反映。因为,传统小农占用的土地总量太少,其土地产出率再高,所能提供的总收入却很有限,难以保障小农家庭的基本生计。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俄罗斯农经学家恰亚诺夫称小农的这种生产行为是“自我剥削”。当代的经济史学家黄宗智称此现象为农业“内卷化”或“过密化”。在他看来,过密化农业有增长但无发展,这种农业中的小农在生活上都长期徘徊于糊口水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对传统小农这一特征的概括是“有效率但贫穷”(efficient, but poor)。他认为,在传统农业中,技术不变,所有的可用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靠进一步改善既有生产要素配置所能增加的收入微不足道。然而,传统小农的产出总量很小,不能满足全家基本生活需要,因而他们虽有效率却往往陷于贫穷。

显然,这样的传统小农业不可能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石,它们只能是现代化的改造对象。而要改造这样的传统农业,根本途径当然是打破技术不变的既有结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增加单个农户的总产出。以为靠小农“自我剥削”和农业“过密化”可以长期维持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并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和农业稳定,实属不得要领。

对农业生产方式作跨国比较可以看出,发达农业和欠发达农业在生产组织方式上的突出区别就在于平均农场规模的显著差异。如Robert Eastwood等人在2010年的《农业经济学手册》中指出的:“具有较高人均GDP的国家往往都有较大的平均农场规模。”

人们往往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解释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趋势。但实际上,源于投入要素不可分性的规模经济在农业中只具有短期意义,从长期来讲,所有农业投入要素——土地、建筑、灌溉系统、机械、畜群等等——都是可分的。而关于发达农业中农场规模与效率间关系的研究显示,当从农场平均成本的角度来考察农场效率时,由于农场主可以根据其农场的特点选用生产技术,在很宽的农场规模区间内,农场效率(平均成本水平)并不因农场规模而有不同。因此,从长期来讲,规模经济并非推动农场规模持续扩大的主要因素。

大量发展研究证明,导致现代农业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是社会普遍工资率随经济发展而上升的基本趋势。如世界银行201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所指出的:“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中,促使农场规模不断增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非农业部门中上升的工资,它引导农场运营者们寻求种种途径使自己的收入与他们能在其他经济部门获得的收入不相上下。正常情况下,这意味着用资本替代劳动,并随时间推移,与工资率同步地扩大农场规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普遍偏小,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直接后果不是整个农业部门的收入大增,而是农产品的价格下跌和农业生产者的利润率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专业务农者的总收入不下降,只有减少农场数目,扩大单个农场的经营规模。美国农业效率委员会等机构在1975年的一份报告中就已指出过:“从历史上来看,1910年以来农业的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半,可是农场主净收入的总额用不变美元来计算,现在比1910年高不了许多……。作为全部经济的一个主要环节的农业,需要生产得更多才能维持现有的收入水平。……留在农业里面的人,他们的生活并不比那些不在农业里面的人坏,甚至还可能稍好一点,但这仅仅是因为近年来农场数目缩减很多使平均收入能够增加。”

日本学者大冢敬二郎等人2016年发表的《亚洲小农场的未来》一文指出,小农场,必然是劳力密集型的,特别是低工资经济体中的生计型农业。在那样的经济体中,工资率很低,小型农场占主导不会引起任何生产效率问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率上升,劳力密集型的小规模农业体制变得昂贵。这时,农场规模必须扩大,以便导入节约劳力的生产方法,从而使高工资经济中的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而日本、韩国和台湾这三个东亚经济体在战后的发展中没有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工资水平上升放松对土地流转的管制,导致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农业丧失比较优势。这几位作者强调,在亚洲的高绩效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扩大农场规模将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因为,在这些地区,农场规模历来偏小,但眼前的社会工资率却在显著上升。如中国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由此来看,对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意义和必要性,仅从规模经济这种技术经济性角度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意味着在农业领域中通过全面的资本替代劳动,实现基于技术进步的生产率提高。而这需要一个条件,即大部分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力离开农业部门,转入非农领域就业。如果不改变大量人口以农业为生的传统产业结构,农业中的人地比率降不下来,农业规模化经营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农业规模化经营要求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推进农业技术革新。它反映着国民经济的整体结构转换需要,它要求伴行种种重大的制度变革,它绝非一个纯农业问题。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就被提了出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具有紧迫性。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会带出三个棘手的长期性后果。第一,农业生产长期囿于偏小的经营规模,农业生产率提不高,农产品成本难以降低,中国农业将丧失国际竞争力。这对于已卷入全球竞争的中国农业来讲实在是个生死攸关的事。第二,农业规模化经营推不开,务农收入上不去,城乡之间、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将难以缩小。长此以往,农业人才持续流失,农村衰败和农业萎缩将难以避免。第三,中国经济已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国内民众的农产品需求正在从求量型向求质型转变,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满足这种需求会显著加大农业生产者的成本,非规模化的传统小农业完全无法适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这三十多年里农民增收的主要条件来看,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农业人口的城镇化是推动农村人口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农业本身早已不是多数农业人口的主要收入源。这是因为,依托家庭承包土地的个体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即使能在区区几亩的承包地上绣出花来,也无法满足农户全家的日常生计需要,还难免亏损。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户为了维持生计并谋求发展,将家庭主要劳力转投于非农领域,或自营工商业,或进城打工,而承包的土地则留给家里的边缘劳力粗放经营。所谓“老人农业”就是这种现状的反映。中国农业已不再过密化,它沦为了多数农户的家庭辅业,若不根本扭转这一趋势,农业中的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品种改良全然无从谈起。

这并非中国特有的奇异现象,而是世界各国农业在国民经济的这一发展阶段上都有过的共同征候。对这一问题的化解之道也很明确,就是加快农村劳力的非农化,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腾出土地空间。这是诸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农业转型之路,也是一条普适的经济现代化经验。Douglas Gollin等人分析62个发展中国家1960~1990年间的发展数据后认为:“农业生产率增长,加上随之而来的部门间就业转移,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中国恐怕只有遵循这种经验,走各国共通的农业转型之路,才可能在经济发展上保持增长势头,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在当代中国,一切维持或强化既有城乡分割体制、将大量农业人口固定在农业中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思路都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要求背道而驰,不仅注定无功,而且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经济转型的障碍。

编稿:王砚峰、张佶烨;审校:王砚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针对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资源较少、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经营方式将长期存在的基本现实,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自愿和保持土地等自然资源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推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联合,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改变农民在市场中处于“漫游者”的窘境。家庭承包经营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农户成了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在变幻莫测又不尽完善的市场机制中,农户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单个农户缺少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缺乏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过滤、判断、选择的能力,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其“风险概率”较高。在生产经营上常常彼此模仿,造成一哄而上、大起大落,形成典型的“扩散型蛛网”,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农业不时发生“增产不增收”、“多了砍,少了赶”等低效率配置资源的现象。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契约这种方式,引导农民按照订单组织生产经营,就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在市场中处于“漫游者”的窘境,降低农民的风险概率,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生产的“价值凸地”和“收益洼地”的矛盾。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农产品满足着人们最基本的衣食需要;另一方面,农产品是服装、酿酒、医药、食品等很多第二产业的原材料。农产品的任何产量和价格的变动,将产生很强的诱导效应,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稳定和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作为具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农业生产的“价值凸地”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农业又是风险高、比较利益低的弱质产业。首先,同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有许多明显的弱点:农业生产是依靠动植物生理机能并在自然环境的协同下进行的,物质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慢,根本无法与日新月异、色彩纷呈的工业产品相匹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很容易造成价格的起伏不定,引起市场波动;农产品一旦过剩,很难储藏,给农户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在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滞后的情况下尤为突出。所以,解决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之间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使农业获得行业平均利润,把农业应获得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要大发展,必然依赖于农业现代化为其提供获得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在等量土地上用少量的活劳动推动更多的资本和生产资料,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一,分散经营的农户普遍负担不起大中型机械的投资费用,而且高度分散的土地也不便于开展机械化作业。其二,分散经营的农户通常缺乏吸纳现代科技的内在动力。因为分散的小块土地经营不可能带来规模效益,农民在土地上投入越多亏损越大,成本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农户在选择技术投入型还是劳动投入型时,往往偏重于劳动投入型,这极不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农业生产装备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延缓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因而,在分散的农户经营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要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客观上就要求在农业经营体制上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而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当前的最佳模式选择。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从国情出发,着眼于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新途径。”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我国现有2亿多农户,农民人均耕地为1.8亩,户均耕地只有六七亩。这种“超小型”生产所造成的“不经济”和“非理性”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怎样克服农户经营规模小与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呢?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并找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突破口,这就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参与主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农业一体化经营组织,创造一种新的农业聚合规模。这种聚合规模产生的集聚效应将从整体上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这种聚合规模不仅不以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为条件,反而能够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优化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把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达到一定经营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链、产业群,推动农业走上规模经营的道路。
   二、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径选择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做到“三个三”,即:
(一)坚持“三化三位一体”,统筹谋划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我们谋划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应突破以往就农业而谈农业的狭义思维,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屋建瓴地谋划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讲,就是坚持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三位一体统筹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具体思路是:一方面,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而龙头企业培育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聚集连片发展,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经济基础,促进农村中小城镇的发展,而小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又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加工中心、销售中心、信息中心和指导中心的作用。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相辅相成,实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共同发展,最终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早日实现。从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能带动第一产业,而且能促进第二产业,活跃第三产业。
(二)培育三大要素,突出培育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容广泛,涉及到的要素很多,包括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农户、生产基地、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是重点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三大要素。一是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具有比较优势、在当地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能够引导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市场销售、加工增值、科技配套的服务体系、具有较强综合竞争能力的产业。各地只有扬长避短,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破“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培育主导产业,才能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区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农产品基地,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发挥作用的空间。没有主导产业,就谈不上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形不成产业链条,就更谈不上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所以,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立足点。各地应根据本区域的比较优势,瞄准一两项主攻产品,精心培植,生产“精其一而绝天下”的产品,形成规模,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基础。二是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结农户,把产加销、贸工农结合起来,减少了流通环节,促进农产品转化与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基地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纽带和组织载体。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龙头企业所带动的基地规模扩大,农户增多,其直接与单个农户对接很难做到。由于缺少中介组织,企农间利益关系很难协调,有了好的利益分配机制也难以实施兑现。因此,应大力培育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三)发育三支队伍,激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三支队伍主要是指专业户、企业家、经纪人。生产、加工和销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人格化的主体是谁呢?在生产环节是专业户,在加工环节是龙头企业的企业家,在销售环节是经纪人。只有发育好这三支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第一,企业家队伍。从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农业产业体系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真正普遍起作用的是企业家。有了企业家,才有优势企业;有了企业家群体,才有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以及优势产业和区域分工的形成;有了企业家阶层,才有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现行管理体制变革的推动。所以企业家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灵魂和骨干,是在市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牢靠的人力资源。一个农业大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外部的推动受有限财力和既定利益格局等多方面的限制,所起的作用很有限,真正可以长期依靠的,是内生的、按照市场规则经营的企业家。所以,一方面,对农村中的专业户、生产大户等要通过工商登记给予法人地位,促进农村中各类能人的涌现,形成优势农户,培育农民企业家群体;另一方面,要为企业家创造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开放的政策、明确的产权和经济利益,激励人们各展其才,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脱颖而出。
第二,专业户队伍。专业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点。生产和销售专业户的产生,是产业链条形成的开始,是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化的起步。就自身来讲,专业户是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从他们身上,能够找到产业化的一切萌芽。随着专业化的发展,专业户扩展为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化区域,运销户变为经纪人,零售点变为专业市场。初始的专业户一般是生产经营品种的单一化,生产经营环节尚没有独立出来,既生产,又销售,还钻研科技,因此被称做“能人”。随着生产的发展,分工进一步细化,他们或专司生产、或专司销售、或专司科技、或专司加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所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得好的地方,都伴随着一批“能人”的涌现,“能人”向专业户的转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的标志。所以,要鼓励和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种植业大户、养殖业大户,使农民逐渐由“兼业”生产向“专业”生产转变。
第三,经纪人队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现赚钱的机会并把市场半径扩大,关键还得靠经纪人队伍。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竞争格局也是不断进行调整的,产业(产品)发展的影响因素更是纷繁复杂。因此,一个产业或产品的兴衰,实在是“兵家常事”。但是,只要有了富有创新精神的经纪人,农业产业化就会历久弥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农业产业化就不会游离于增强农业竞争优势的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就可能成为现实。所以,培育一批信息灵敏、销售渠道畅通的经纪人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农村的朋友都晓得,咱们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为什么?因为在农村种地很难赚到钱。但当听到社会资本大举进军农村,计划进行圈地搞规模农业时,这些在外打工的农村朋友似乎又害怕了:咱们会不会就此失去土地?

其实在咱们中国,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必须规模化运作,不然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为什么?主要有以下这个方面的原因:

一、散户种植难敌国际农业巨头

自从咱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咱们各行业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也不例外,每年的国际农业贸易呈现不断上升势头。欧美等一些国家的农业高度规模化和机械化,粮食等农产品单位成本比咱们明显低,而且品质也较好,于是对咱们国家的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冲击。于是出现了:农民埋怨农产品价格低,市民埋怨农产品价格高,两头都不吃好。

二、散户经营难以解决某些农业顽疾

在柑橘和香蕉种植界,大家都晓得有个柑橘黄龙病和香蕉黄叶病,这两个病害都被业界誉为“癌症”,目前没药可治。业界在探寻导致黄龙病和黄叶病蔓延的原因,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散客经营对于病害的防控增加了难度。如果是规模化经营,则可以做到统防统治,很多农业顽疾也能得到扼制。大家说是不是?

三、规模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农业,特别是在南方的农村,大家都会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责任地,那就是:一亩三分地。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的地少,一些果树区的农户也深有体会,种果时难以连片经营,这里几分地,那里几分地,给打虫施肥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在种植水稻时更是难以大型机械化操作,比如水稻收割时,大型收割机下去,根本不用调头就割完了。一亩三分地的经营,难以规模化运作,没有规模化运作,农产品成本就很难降下来,就谈不上与国际农业巨头竞争,更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了。

四、规模化能释放更多劳动力

农业规模化运作后,可以释放出很多农村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转移到第三产业,或者转移到农产品加工业。因为种植业规模化运作后,农产品将会被大规模产出,产出后需要深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这些也能催生出很多劳动岗位,以接纳释放出的劳动力。

农业规模化经营,不等于私有化,因为土地的使用权还在农民手上,所有权还在村集体手中。其实咱们国家已经看到散户经营所带来的弊端,所以在农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活动,明确好土地的权属,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让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经营。种植大户时代的来临,可以带活很多产业,比如大型农业机械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都会得到蓬勃发展,大家说不是?对于上述分析,你是否同意?你又是怎么看的?欢迎在最下方的写评论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规模化经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