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银行的投资产品好 选择银行投资产品可靠吗要注意什么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应注意什么? 会不会上当受骗?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以下几点,受骗?只会有收益多少的区别吧,银行是不会骗人的,当然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是年化收益率还是累积收益率,是税前收益率还是税后收益率,不同的收益率可能对应不同的最终收益。

募集资金投放于哪个市场,投资什么金融产品,将决定产品风险的大小以及收益能否顺利实现。

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购买者一般不能提前终止;少部分理财产品可质押,但须缴纳一定手续费和质押贷款利息。

  4、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理财产品前应先评估自身的可承受风险水平及风险偏好,避免片面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在购买理财产品后,投资者应及时关注银行披露的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

注意以上几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


“一定要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大众对金融风险识别意识,防范金融欺诈。如果听说保本高收益,就要去报案!保本就不可能有高收益,这是欺诈。”今年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郭树的这一提醒,再次为保本理财敲响了警钟。

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对各类资管业务进行了各种限制,其中对银行理财的影响最大。

目前,银行理财仍然是大家选择最多的理财方式,可随着资管业务政策的逐渐规范,30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以后可能要变天了。

这个意见稿中提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打破刚兑”。刚兑是刚性兑付的简称,意思是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最后都得还本付息。

其实这是违背投资的基本原理的,投资向来是投资者自己“自负盈亏”,而刚性兑付却是资管行业的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要是哪一家机构最后没有按期还钱,在资本圈里就混不下去了。

央妈下了决心要打破刚兑的限制,以后除了国债和银行存款,谁也不能说自己是保本保息的了。估计那些只投银行理财产品的人看到这个新闻会很不爽,本来就图个安全省事,这下没得投了。

打破刚兑是个大好事,往大了说可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往小了说可以使每个人正视投资本身,从而提高普通大众的投资理念。

来银行买理财产品,图的就是一个放心。一位正准备去银行办理业务的大爷诉说。在他看来,理财产品无非就是一个定期的存款。其实,在不少消费者的印象里,银行理财产品保本是“天经地义”的。“我们的理财产品,总体而言都比较稳健。”某股份制银行在北京市某网点的一位理财经理表示。

在该行提供的在售理财产品清单上,“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提醒也同时出现在清单上。“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产品,我们也会和客户说明,告知他们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来购买相应的产品。

上述人士表示,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前,还有一段过渡期留给银行业与消费者。因此,保本理财产品在现阶段尚未正式退出舞台。不过,各家银行也开始为适应新规做准备。和上述股份制银行相同,不少银行都已经减少了保本类理财产品的数量。

截至2018年2月底,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12737.17亿元,环比增加了1.95%。主要由于P2P网贷行业资金大多流入平均借款期限较长的平台。

进入3月,P2P平台的“标的荒”仍在持续中,这也引发了P2P投资的降息潮。有投资者表示:“现在打开各种P2P平台的APP,真的是很难找到投资标的,基本都是显示‘已满额’、‘收益中’等状态。偶尔有几个新标的释放出来,基本也是很快就被秒抢。”

网贷P2P理财累计交易量已经成功突破6.6万亿大关,投资者近5000万人,超过50家银行主动与优质规范P2P平台寻求资金存管合作,同时P2P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已经成为常态,大学、中学、小学教科书均不同程度的涉猎P2P相关知识;随着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普及,P2P网贷的用户、投资人对P2P网贷的认知加强,P2P或将成为全民皆知的理财方式。

P2P网贷投资,平台选择始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板凳理财APP,国资控股、银行级风控体系、“同卡进出”机制、律所监督审核……多重保障投资者利益,您投资路上多的好伙伴。

板凳理财推出了一个特大惊喜,全场加息6%,收益高达20%,各位投友们不可错过的让利活动。参与请下载板凳理财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投资产品可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