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爆雷怎么办还要还吗

 “自从跟网贷大佬们学会了分散投资,鸡蛋不要装在一个篮子里,聪明的我把资金分散放到了不同平台,结果现在所有维权群里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这是一则当下P2P爆雷潮的段子,却真切反映出投资者的痛。

近期,P2P网贷行业又爆发了流动性危机,但是这次有点不一样。

这一轮P2P网贷倒闭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型P2P平台也撑不住了

自4月中旬百亿级平台善林金融爆雷开始,网贷行业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唐小僧、联璧金融、牛板金、投融家、钱爸爸、银票网、永利宝、爱投资、银豆网……一连串耳熟能详的百亿级大平台都爆雷了。

随着行业最大的第三方平台网贷之家的关联平台投之家被立案侦查,市场的焦虑情绪到达顶点。协会也急了,连连发布维稳公告。

7月13号,深圳市互金协会发布《关于积极稳妥应对当前P2P行业流动性风险及做好相关工作的通知》;

7月16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网贷机构风险防范及稳妥退出工作的通知》;

江苏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通过公告、座谈会的形式呼吁P2P平台有序退出,妥善度过行业风险期。

7月16日晚间,中国互金协会官网发布消息,协会于当天在京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指出互金从业机构要积极主动整改、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整改合格机构顺利纳入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并对整改不合格机构实现无风险退出和有效处置。

这次P2P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一是行业本身发展放缓,二是受市场大环境影响,风险溢价上升。

2017年,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和落地,P2P行业增速放缓。从P2P行业月成交量来看,从2017年开始增长就有所放缓,在2017年7月成交量达到顶峰后,一路下滑。

严监管是导致行业发展趋缓的主要原因。2017年以来,根据监管要求,网贷平台的资产端范围进一步收窄,诸如校园贷等业务相继被禁,现金贷业务受到整顿,大额超标业务要清理,否则无法通过整改验收并取得备案。

进入到2017年,传统热门消费金融、车贷获得了稳定发展,三农资产、供应链金融等也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对象。

但是,网贷资产端“小额分散”的定位,对于平台运营成本、风险控制的要求也提高了,而2018年6月底备案登记延期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少平台此前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期待顺利通过备案,然后可以将平台光明正大地卖个好价钱。

备案延期导致一些运营相对规范、资产质量尚可的中大型平台也撑不住了,流动性危机大面积暴发。

整个大环境来看,金融去杠杆、银根收缩、债券违约、资产价格下降、贸易战,导致风险溢价大幅度上升,投资者风声鹤唳。从市场P2P平台经营角度来看,资产端和负债端都在恶化。

资产端,近期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给资产价格重重一击,出借人还款意愿下降,平台坏账增多、遭遇流动性危机。

比如,一些网贷平台相对比较正规,资产端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借款,但当中小企业景气度不高时,资产质量下降,也就带来大量逾期,如果逾期规模较高就会引发资金链断裂。

负债端,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在发生变化,对于高风险的P2P更是采取了规避态度,整个行业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

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刚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行业快报》显示,全国P2P网贷截止2018年6月末,贷款余额1.53万亿,环比下降0.38%;基本正常机构数量2163家,环比下降0.64%。

P2P网贷“双降”,是中国P2P网贷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半年度P2P网贷成交额,环比与同比同时大幅度降低,也是中国P2P网贷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

此外,从网贷平台自身经营而言,期限错配和自融是平台倒闭的两大最主要原因。多家壳公司在拟收购P2P平台上发布虚假借款标的,收购方以此实现自融,平台的待收规模进一步做大后再卖出脱手,这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网贷平台共2835家,其中,2018年上半年新增36家、消亡721家。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增平台数量仅为去年下半年三成左右,但是1/5的P2P平台消亡,而且名单还在不断更新中。

那么,在行业风雨飘摇之际,P2P还能投资吗?

从基本面讲,投资者有资金配置的需求,个人和企业有借款需求,现有金融体系无法全部满足,网贷有存在价值。

从监管层面来看,央行等监管机构期望的是互联网金融规范经营。7月9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这一轮P2P爆雷,也是行业自我净化的需求,经营不合规、风控不严的平台都会在这场暴风雨中被清洗掉,剩下的是经营规范、稳健的平台。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要谨守如下投资原则: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你分散配置在不同的大类资产中——分散投资在银行存款、股票、债券、P2P、黄金、房产等各类资产中,而非全部配置在高风险的P2P资产中——虽然你分散投资在多个平台,但在此行业风险集中爆发之际,你很可能在所有的维权群中都出现。

投资经营规范的平台,不追求高收益。很多问题平台都是以高返利或高利率为诱饵,致使投资人中雷。高风险高收益,一般而言,P2P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平台在投资时都要小心谨慎。

此外,一定要了解平台的资产有哪些类、是否真实。如果平台对于资产端不做完整披露,而是遮遮掩掩,那么投资者就要小心了。此外,要关注平台是否分散投资——如果有巨额标的,一旦违约就会拖累整个平台。

不要迷信上市系、国资系、投资大佬的背书。网贷行业发展至今,头戴“光环”而倒塌的网贷平台并不在少数,投资者要查清楚平台股东背景是否真实、实力如何,股东实力强、平台规模大、经营规范、存续时间长,这类P2P平台安全性较高。

时刻注意平台的现金流。一旦平台出现投资净现金流出,而且突然加大了发标力度,优惠活动不停且力度大,那么很可能平台是最后搏一把,投资人就要小心了。

为何中央决心在这个时候去杠杆?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国务院近日部署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情况。国家开始以雷霆之势整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重压之下,近期,各大互联网理财平台纷纷爆雷,涉及人数几千万,涉及资金几千亿。

如果你也在互联网平台中存钱,请务必看完这个帖子。

一、7月6日牛板金爆雷,涉及82万投资者,390亿元。

二、7月7日,云端金融爆雷,涉及13万人,45亿元

三、7月6日,祺天优贷爆雷,涉及68亿元,15万人

四、7月6日,优杨投资爆雷,涉及百万人,500亿元。

五、近日,沃客生活爆雷,涉及35万人,50亿元

六、4月9日,善林金融爆雷,涉及600亿元

七、6月16日,唐小僧爆雷,涉及千万用户,750亿元

八、6月23日,联璧金融爆雷,涉及人数和金额巨大

九、6月28日,旺财猫爆雷,涉及13万人,53亿元

十、6月27日,抢钱通爆雷,涉及千人,数亿元

十一、6月13日,小诸葛爆雷,涉及百万人,10亿元

具体的细节不说了,还有以下这些平台,正处于爆雷的边缘。

在此,警方正式发出高危预警:如果你在互联网平台有钱,赶紧去看看那些钱还在不在了!如果在,最好先取出来。

网贷平台频爆雷 存管银行低调求“隐身”

出处: 作者:刘双霞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曾热衷于宣传上线银行存管的网贷平台变得“低调”起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部分已上线资金存管业务的网贷平台,在网站上悄然隐藏了关于资金存管银行的介绍,进一步调查发现,存管宣传“隐身”的现象是在网贷平台爆雷事件出现后,银行主动要求部分平台下架相关资金存管宣传。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事件引发了市场对银行存管效力边界的关注,同时也给开展存管业务的银行敲醒了警钟。

在网贷平台掌中金融网站上,虽然显示有“银行存管字样”,但是点击之后并没有具体介绍。该平台客服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平台是在广东华兴银行进行的资金存管。网站之所以未显示出来,是因为华兴银行规定,不能在网站宣传资金存管。不过,该客服人员表示,在投资者的投资账户中仍可以看到存管银行。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并非所有华兴银行存管的平台都不显示存管银行名称。如粒子财富等平台仍显示““广东华兴银行资金存管”。对此,掌中金融客服人员表示,华兴银行上周五作出了相关要求,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华兴银行工作人员。

而华兴银行客服人员表示对于银行存管业务并不知情。北京商报记者对于银行存管等相关问题给华兴银行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还关注到另一家名为“中兴财富”的平台,该平台公告显示,“中兴财富平台于2017年8月18日正式上线安徽一家银行直接资金存管”。中兴财富客服表示,平台对接的是徽商银行存管,徽商银行不允许在平台网站上对银行存管进行宣传。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徽商银行向发去采访提纲,但徽商银行暂未回应。

在分析人士看来,存管银行的这一行为,或许与近期频发的已上线存管的平台爆雷事件有关,有平台过度借存管银行来宣传,对银行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进行银行存管之后出现逾期的平台不断涌现,银行也感受到了风险,因此提出上述要求。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银行确实有权要求平台不得宣传。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据其了解,银行并没有公开发文,而是通过客户经理做的通知。最近因为已存管的平台爆雷事件,特别是一些平台借存管大肆宣传,让存管银行承受了很大压力。银行对平台宣传进行限制情有可原,也合情合理。

麻袋理财研究院研究总监路南也认为,银行为避免为平台增信,要求平台不得宣传银行存管是有依据的。根据银监会年初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第二十一条 “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中,除必要的披露及监管要求外,委托人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明确禁止了P2P平台以“银行存管”作为增信的行为。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银行较平台而言具有更强的信用。银行要求平台不得在网站宣传由银行存管,体现了银行对平台业务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投资者产生银行为平台的背书的印象。这种要求是合理的。

不过,于百程也指出,在平台自身网站都不让露出,就有些过了。他解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第七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公众披露资金存管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包括银行全称。

随着行业整治的深入,近期已有多家网贷平台爆雷。上线徽商银行存管还不满一个月就宣布清盘的酷盈网,9月17日被北京警方认定为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刑拘。此外,广东华兴银行也接连踩雷,三分贷、网行金融、华银金服等网贷平台集中式爆发兑付危机。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华兴银行、徽商银行、包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都经历了委托存管资金的平台发生逾期、提现困难甚至爆雷等问题。

网贷平台出现逾期等问题,存管银行该担何责?银行存管的效力边界又在哪里?在平台频爆雷之后,这些问题受到市场关注。

路南表示,网贷银行存管不能保证投资者不受投资损失。实际起到的作用只是让用户资金和平台自有资金隔离,平台无法动用用户资金而已,银行并不为交易真实性背书。银行不愿意为平台做背书,面对平台海量借款标的,也没有办法鉴别真实性。正是为了增加银行做资金存管的动力,监管撇清了银行的责任。较大的银行存管服务好,门槛也高,只为资质较好的平台提供服务。为了抢存管业务这块蛋糕,一些中小银行不断降低存管门槛,没有切实进行尽调,为一些问题平台提供了存管服务。

从法律层面,王德怡指出,部分网贷平台出现逾期、提现困难,主要原因在于项目经营出现问题,上述原因并非银行造成,而是市场风险所致,除非是因银行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不能兑付,否则投资者并不能向银行主张法律责任。

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对于平台的逾期等风险,虽然不需要承担责任,但网贷平台频频爆雷也给银行敲响了警钟,后期,银行在开展网贷存管业务时将会更加谨慎。

“禁止平台宣传存管,说明银行心态已经变化了。将来可能严格执行《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隔离平台风险。另一方面,可能提高存管门槛,对已经合作的平台也会排查风险,不排除终止一些平台的合作。”路南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出现问题的平台更多的对接中小银行。尹振涛表示,中小银行开始主推存管业务的时候,相对于大行,更加激进,门槛也比较低,对接的中小平台更多,这些中小平台面临风险时,抗压能力也更弱。

路南表示,根据银监会的相关,提供存管服务的银行也有门槛限制,并非所有银行都能进入这个市场。希望监管尽快推出存管银行白名单。部分地区已经要求银行存管属地化。主要原因是监管层希望能及时发现本地平台的问题。如果平台与其接入银行处于异地,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但目前平台切换存管平台成本过高,建议对于已经接入异地存管银行的平台,既往不咎或者给予宽限期。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网贷银行存管并无统一的业务规范,部分存管等问题仍然存在。如北京商报记者此前报道过, 信融财富平台上的标的分为存管和非存管两类。蜂投网电脑端显示汇付版和华兴版两个页面,该平台客服人员介绍,汇付版上的标的为第三方支付托管,华兴版为银行存管。

对此, 尹振涛也表示,这类模式实际上在打政策擦边球,并且有些平台存管标的的利率会低于非存管标的,平台有意引导投资者投资非存管标的。尹振涛提醒,部分存管的风险需要引起监管机构关注,此类平台对接银行系统更多的是用来做广告宣传。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也指出,目前银行存管缺少统一的标准,造成投资者很难辨识,主要的问题还是银行存管的业务规范和标准不一致,网贷平台借助银行存管进行宣传的现象也存在。处理的办法就是禁止平台借助银行存管进行宣传。

王德怡也表示,网贷资金存管只是防范交易风险的基础措施之一,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交易风险。投资者更应注重考察项目背景和实力,审慎决策。

“银行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会更加谨慎,不排除会放慢节奏。对于监管方,需要加强存管宣传的规范和引导,不能让平台把存管作为一种增信手段大肆宣传。存管并不能保障平台不出现借款人违约风险、平台经营风险等,所以投资人需要理性对待。对于平台来说,需要尽快实现完全的存管。”于百程进一步补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平台爆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