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锻炼出健康的未来投资方向向

  什么行业前景最好?什么行业最能赚钱?创业、赚钱一直都是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许多人都想看出或者预测未来几十年后中国的经济走势,都希望提前知道未来在中国什么行业最为火热,下面是是个行业,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看看2016年最有前景的行业是什么。

  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2016

  1、互联网服务行业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3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万元以上的年薪。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万元左右。而准二线的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薪水基本也能达到或超过20万元,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这样的收入水平绝对令人艳羡。工作经验超过5年后,互联网企业中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

  作为一个彻底的新兴行业,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多的关系户、论资排辈或刚性的学历要求,而是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如果你能力出色,快速成长为某部门的技术骨干或重要员工,那你的年薪就将直奔30万元。如果你身上的确有别人难以轻易取代的过人之处,比如某个模块的技术权威,后台存储开发的技术核心,或者在测试、前端开发、运营维护等环节成为公司骨干的话,那40万-50万元的年薪也在向你招手。

copyright 、c#等过时的技术外,其他方向的技能,包括PHP、java、PM,尤其是Android、IOS语言的平台开发,往往都能有较多的从业选择。比如大数据开发、云计算、搜索、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除了技术人员外,还有两类人才是许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电商急需的人才类型。一类是熟悉网络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B2B企业和B2C企业都对这类人才有较高的渴求。另一类是懂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的人才。相比而言,B2B企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更强烈。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总体来看,作为新兴产业,互联网企业的薪酬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数据显示,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的收入水平。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企业目前还是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大北京这三大经济最发达的都市圈。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淘金,那就不要梦想逃离“北上广”的高房价、高物价和令人窒息的交通和雾霾了。

  2、教育和培训行业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潜力从新东方火热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并且,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对下一代培养都是全力以赴,因此中小学辅导培训机构这几年也是红红火火,2009年,老虎基金5000万美元注资中小学培训机构学而思,2010年年初,黑石基金也对杭州一家培训机构投资3000万美金,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整个培训市场规模接近万亿。

  从创业的角度看,我国农村过去几乎是一张白纸,由于新农村、新郊区建设的红火,带动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市场的兴旺,催生了大量创业机会,不仅农民创业热情高涨,而且吸引了城里人和大学生前去创业。

  如今,城市创业成本高,竞争激烈,农村则生机盎然,优势凸现。农村的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创业成本低;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层次在提高,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创业资金扶持政策,使农村创业成了吸引力最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

  农村饲养野兔、野猪、野鸡、草鸡、蓝孔雀,种野菜等非常受城里人欢迎,市场很大,而农村又急需城市人的知识、技术、科技和人才。创业的机会多而且诱人,许多城里人和大学生发现了这一巨大商机,纷纷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踊跃投入到农村创业大潮之中。

  过去一些想尽法子在城市落户的“农转非”,现在出现了“非转农”到农村创业的趋势。

  未来趋势:数据表明,近3年来,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复合增长率超过3成,使得传统旅行社越来越看重在线旅游市场的力量。国际知名咨询研究机构艾瑞咨询数据表明,2011~2013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分别达到

  所谓的新文化的创造产品,不是去抢世界现成的“蛋糕”,而是创造自己特有的“蛋糕”。网络经济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当代网络经济与网络文化的一大特色。网络就是当代网络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未来趋势:生物医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

  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至少10~20年的时间内,国内的生物医药研发大趋势还会继续保持。目前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美国在技术水平和投资上的一国超强局面短期内还无法改变,大量专利非一朝一夕所能追赶。比如生物技术药领域内最为重要的单克隆抗体药,中国迄今不要说研发出原创新药,就是仿制都很困难。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正加快融入国际生物医药研发链和产业链,力争到2017年上海研发外包达到300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服务外包中心。这无疑将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相关领域对医药研发师,特别是高端医药研发师的需求会持续旺盛。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增长,但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当下,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却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相关数据表明,中国亚健康人群已经超过75%,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已占死亡原因的80%,人们的健康需求已由传统、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社会各阶层的健康需求持续不断提升,健康管理师这一职业也由此应运而生。具体而言,私人健康管理师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采集和管理个人健康信息、评估个人健康和疾病危险性、进行个人健康咨询与指导、制订个人健康促进计划、对个人进行健康维护,是融合营养师、保健师、中医师、心理师等多职业特点于一身的综合性职业。

  未来趋势:根据日本卫生部公布的相关数据,在日本,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健康管理师或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的数量相当于临床医师的

  未来趋势:从宏观角度来分析,越来越大的市场规模,会导致人才需求剧增。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对信息安全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应用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规模2012年为)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或发邮件到处理!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推动境外投资持续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从喜马拉雅到阿拉伯海,数千名中国工人在建设一条战略走廊。这条走廊已经创造了至少30万个就业岗位,而这不过是开始。”法国《费加罗报》曾发文如此描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推动境外投资持续合理有序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旨在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促进企业合理有序地开展境外投资活动,防范和应对境外投资风险,推动境外投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与东道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指导意见》中提出,鼓励开展的境外投资包括“重点推进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境外投资”、“在审慎评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稳妥参与境外能源资源勘探和开发”等。《指导意见》对鼓励开展的境外投资领域的明确表态,再一次给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让全球政治经济实力的中心从西方转向了东方。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获得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中国与巴基斯坦迅速达成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共识,并于2014年正式进入实际建设阶段。乘着“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的东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信心满满地来到“巴铁”,参与到国家伟大战略的建设中来。

  今天,这条绵延3000公里、被称为“一带一路”盛大交响曲中甜蜜开场曲的中巴经济走廊,已奏响华美的乐章,迈入早期收获阶段。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017年8月13日,中巴重要合作项目竣工和开工揭牌仪式以及双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在伊斯兰堡举行,联合新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作为中巴经济走廊中竣工项目的代表位列其中。这个巴基斯坦和中巴经济走廊目前最大的风电项目,正是由一家民营企业——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设计规划并投资建设而成。

  多年来,巴基斯坦一直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电力短缺已经成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夏季用电缺口有时高达5000兆瓦,不仅生产用电不能满足,就连居民生活用电也难以保障。巴基斯坦政府迫切希望利用其丰富风能资源建设风力发电站以缓解供电紧张局面,并改善能源、供电结构。针对巴基斯坦能源极度短缺的国情,中巴经济走廊在设计之初就确定将能源电力项目作为建设重点和优先方向。

  为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清洁能源事业,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组建了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此前,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通过其海外能源拓展平台——联合能源集团在巴基斯坦积累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开发经验。联合能源集团是香港上市公司,联合能源巴基斯坦油气项目已连续五年产量复合增长40%以上。随着“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提出,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立即响应,并把目光聚焦在了巴方最亟待解决的电力短缺问题上,迅速成立巴基斯坦风电项目公司,由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巴基斯坦风电项目公司99%的股权。相较于其他电力项目,风电项目具有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有助于短期内缓解巴基斯坦的电力紧缺问题,因此,风电正成为中巴能源合作的重要突破口。经过16个月的建设期,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于今年6月成功竣工投产,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项目总装机容量99MW(兆瓦),每年产生的发电量可惠及当地50万户家庭。

  而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做的还远不止这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司在巴基斯坦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样为人称道。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在这条长长的丝路上流淌,中国的民营企业正成为中巴友谊的新使者。

  深入践行“一带一路”战略 中国民企吸引国家目光

  作为中巴两国重要战略合作平台,“中巴经济走廊”旨在加强中巴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全面合作,加强两国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其中,“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项目更是被列入重中之重,向能源极度匮乏的巴基斯坦提供电力供应,被中巴双方共同认为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作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典范项目,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受到了中巴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早在2014年,作为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代表之一,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就被列入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项目14个优先实施清单,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中重要一项。此后,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见证了项目重要协议的签署。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京召开期间,中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强强联手,联合能源集团巴基斯坦风电公司与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公司在京签署《联合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一期项目EPC总承包合同框架协议》,李克强总理和来访的谢里夫总理一起出席了签约仪式。该项目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之一。

  2015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会谈后共同下达中巴合作项目开工指令,见证了国家开发银行签署的一系列相关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国开行与联合能源(巴基斯坦)风电公司关于信德省贾姆皮尔风电项目的提款协议。

  这一中巴经济走廊上的亮点项目,自然也引起了央级媒体的热切关注。“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央视历时三年、行程30万公里,重磅出品的八集纪录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丝路·商道”和“丝路·复兴”两集中重点播出了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的石油天然气项目联合能源巴基斯坦公司以及风电项目联合新能源吉姆普尔风电项目情况,深度展现了公司海外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开发、利用及企业社会责任和对当地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可以说,项目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得到了中巴两国政府的关注和肯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持续深化战略互信,相互理解支持和深化经贸务实合作,为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中的建设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深度对接“巴铁”需求 描绘中巴经济走廊好风景

  巴基斯坦长年受反恐、地区安全等压力的掣肘,巴基斯坦政府如今当务之急是快速发展经济。然而,巴基斯坦面临严重能源短缺,其中最大挑战就是电力短缺,尤其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首都伊斯兰堡每天停电时间可达12个小时;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每天停电可达18个小时以上。要知道,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总是高达40至50摄氏度。为此,发电机成为巴基斯坦富裕人家的标配;普通家庭也会安装不间断电源,就算不能靠其带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至少能勉强保证停电时家里基本用电需求;但对于穷人来说,停电遭的罪只能默默忍受。

  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就为此而来。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以东北100里的“风资源走廊”之内,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首批投产能源项目之一,总装机容量为99MW(兆瓦),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项目正式开工令于2016年1月27日生效,包括66座风机,每个风机高达140米,有26层楼那么高。风机塔身全部在巴基斯坦生产制造,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16个月的建设期内,项目部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最终于2017年6月15日完成168小时试运行,6月16日凌晨零点正式进入商业运行,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第一批成功并网的项目之一。项目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7478.2万千瓦时,将惠及当地50万户家庭用电,有力缓解巴基斯坦当地的电力短缺局面。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在政府间合作、技术移植、项目管理、文化交融等方面树立了标杆,也对中巴经济走廊后续中方投资项目的开发和推进起到指引效应。

  深情浇灌中巴友谊之花 发扬新时代丝路精神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尽管由于能源短缺,巴基斯坦经常遭遇停电的烦恼。但许多巴基斯坦朋友保留着这样的习惯:“中国朋友来了给开电风扇”。这种“高级待遇”的背后,体现了老百姓对真诚合作的朋友的尊重。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为巴基斯坦能源开发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正为当地百姓生活的改善做着实实在在的努力,把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人文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带给了当地,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和文化的融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失业难题,一直坚持本土化运营,曾最多雇佣过800余名巴基斯坦人,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收入,缓解了家庭生活贫苦状况。目前,仍有约150名巴基斯坦人在项目现场工作。而除了风电项目以外,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深耕五年的石油天然气项目——联合能源巴基斯坦公司已实现员工100%本土化,870名员工全部来自于巴基斯坦当地。不仅如此,中国东方集团联合能源集团巴基斯坦公司通过赈灾、资助当地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公益事业,已使直接受益人群达90余万人,受到当地政府、媒体舆论、社会民众的高度赞誉,在企业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为深化中巴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增强人民友谊树立了典范。

  巴基斯坦《黎明》报、《论坛快报》、《商业纪事报》等重要媒体曾多次发表文章,赞扬中国东方集团联合能源集团对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这是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一直以来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公众,陆续发起多项主旨为健康、教育、建设能力的社会责任项目,不遗余力地为维护和加强中巴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做最大努力。”在丝路精神的感召下,人与人之间跨越国境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彼此互信、共同前行的正能量。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实现各国平等、共同发展之路,这也正是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在今天国际化拓展中的真实写照。中国的民营企业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担负新丝路复兴之旨。中国东方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新能源公司表示,将借鉴巴基斯坦吉姆普尔风电项目的成功经验,肩负起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继续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进一步拓展开发新能源领域相关业务,成为联系中巴友谊和中巴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为祖国的“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战略规划添砖加瓦,用丝路精神照亮企业的前行之路。

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讲,2018年对于医疗产业来说都是卓越的一年,几乎每个季度流入这一领域的资本都创下了新纪录。敬请阅读。

来源/微信公众号“药明康德”

迄今为止,2018年健康医疗产业的可以说是成绩非凡,几乎每个季度,流入这一领域的资本都创下新纪录。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讲,2018年都是卓越的一年。几年前,5000万美元的融资轮可能就会占据新闻头条,如今一亿美元的A轮融资都已经司空见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投资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