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有高、中、低三类,如何来区分?

异化:政府各个部门都是征税机构,高税收低福利的模式独一无二,行政管理成本逼近40%。
常识:税收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
-文/黄凯平,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在衡量一个国家税负高低的时候,首先要区分“明税”和“暗税”的概念。所谓明税,就是法律规定的、由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款;所谓暗税,就是政府在税务部门之外,通过其他渠道向民众取得的收入。明税加上暗税,才是税收的全部。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光看政府收了多少税,还要看政府把这些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政府在社会福利和公共品上的开支,是对民众的利益返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而政府通过税收为自己花掉的钱,才是政府服务的报酬,即“净税”。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净税=明税+暗税-社会公共开支=政府服务报酬=民众真实负担
事实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明税确实不高。但是,暗税的情况如何呢?
在中国,除了税务部门之外,国土、公安、交通、城建等其他部门也都是征管机构,如北京市城管队拥有的合法罚款权竟多达285项。
这些非税务系统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行政垄断型征收,如土地出让金、养路费、特许经营费、路桥通行费、各种证照费的征收;第二种是强制执法型征收,如“扫黄”罚款、交警罚款、城管罚款的征收;第三种是变相征收,即通过实施不公正的公共政策,或者通过具体的行政乱作为或行政不作为,将本应由政府负担的支出非法转嫁给特定的公民群体或不特定的社会大众。
非财政税收:据《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统计,2004年,在财政税收之外,我国工商、质监、城管、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门,年收费高达9367.67亿元,加上检察院和法院所收的356亿元,共计9723.67亿元。此后几年,国家机关都没有公布这方面的统计数据,而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微博)估算,2007年,全国各级行政、司法部门的收费有16761亿元左右,社会保障收入保守估计在8000亿元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全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专项收入等总计达到9890.72亿元,事实上,除此以外还有大量预算外的收费与罚款没有包括在这项统计中。
土地出让金:2011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为2.7万亿元。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已成为政府的财政支柱。
以上这些政府收入,是能摆上台面、大家看得见的。另有一些政府收入,是不能摆上台面或者大家看不见的。
“方便税”: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曹建明在向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透露,2010年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0533件,假设被查处的贿赂案件平均数额是50万元(已披露出的政府官员最高受贿纪录是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受贿1.45亿元),查处率是10%,那么,政府官员实际接受的贿赂的规模至少有5000亿元。
“垄断税”: 一项研究把国有垄断企业高出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那部分利润视为消费者对政府的额外支付,其数额在2000亿元以上。
不过,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有多少钱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多少钱被政府自身消耗了。
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在其“中美财政税收体制比较”的研究中透露,2003年,中国的税收中,预算收入达6000多亿元,有统计的5000亿元预算外收入,没有被统计的3000亿元预算外收入,总计14200多亿元用于行政管理支出,即行政管理成本占了当年国家财政总支出37960亿元的37.58%。而高达37960亿元的财政实际支出中,只有21.33%用于公民最需要的社会保障、抚恤救济、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


18:18:29 来源:福建自贸试验区办公室 阅读次数:3977

  按:福建省国税局运用“互联网+”思维,研发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实现对福建自贸试验区涉税风险的精准防控。

  在自贸试验区企业经营业态趋于复杂的新形势下,福建省国税局运用“互联网+”思维,研发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大数据实现对涉税风险的精准防控。

  (一)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金税各子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系统、货运发票系统、车辆购置税管理系统等全国通用税收征管软件和网络发票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使各平台间的数据建立起相应逻辑关系,解决了数据分散、无法共享的“信息孤岛”问题。信息高度整合和第三方数据共享,为数据比对、深度分析提供便利,税务机关无风险不下户,发现问题精准下户,对游走在违法边缘的问题企业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2015年5月,运用该系统将平潭自贸片区某混凝土企业在水泥、添加剂、石子、砂等方面的投入产出数据和电力产品产出数据进行差异性对比,发现指标异常,责令该企业自查补申报税款128万元。

  (二)实时预警,纠正少报、错报。由于对税务知识不了解,部分企业主或个体业者粗心漏报销售收入,虽事后及时补报,但也产生不少滞纳金。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票表比对功能,整合防伪税控系统、网络发票系统的开票数据与税收征管软件的报税数据,对企业开票信息与申报信息进行实时比对,在税收申报环节就提示风险,使管理模式由“事后发现纠正”向“事中分析预警”转变。同时,监控的票种也从增值税专用发票扩大到所有发票,监控对象从一般纳税人扩大到所有纳税人。相较于传统的风险管控方式,扩大了风险管理覆盖面,减少了监控盲点,能够及时发现恶意少报收入的税收风险。

  (三)关联透视,化解虚开风险。随着简政放权的推进,自贸试验区内开设企业的门槛逐步降低,一些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集团常钻空子,以“一址”办理“多照”向税务机关申领通用机打网络发票进行虚开,开完票后整体撤离,启用处于正常状态的企业继续申领发票作案。而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关联关系透视”模块,以脉络图或列表形式展现具有相同法定代表人、投资方、经营地址、财务负责人、总分机构关系和购销关系的关联纳税人,通过对企业间多层关系的透视,链式分析发票流与所属行业的对应关系,使税务机关能够清晰掌握发票流向的整体链条,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在对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85户高风险商业企业排查中,福建省国税局利用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如对福州某贸易有限公司购票员王某进行关联关系查询,发现其同时是名单中33户企业的购票员,而当中已有6家为非正常户,从而清晰掌握了发票流向,及时、有效打击了虚开发票的违法行为。

  (四)人机结合,有效识别风险。抓住购销环节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销项税额不匹配、不法分子隐身幕后,但通常同时在相近地址注册企业、委托同一购票员到税务机关申领发票等核心特征,“量身定制”风险识别指标,每天通过风险扫描,及时发现涉嫌虚开发票的纳税人。

  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上线以来,已采集工商、电力和金融机构等近70个部门的第三方数据488万条,已向全省各级国税机关推送风险疑点18517户次,发现有问题企业7798户,移送稽查270户,纳税评估成果达28?36亿元,滞纳金达7798万元。通过对高风险企业进行实地核查、降低发票供应数量和版面、取消离线开票资格等手段,全省高风险企业从2015年8月份的149户、开票金额3?36亿元降低至2015年12月份的2户、开票金额100万元,全省虚开发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固原市国税局全面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 来源:固原市国税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固原国税局按照自治区国税局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了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税收风险管理和放管服改革措施,促进税收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一、分类分级管理“导航” 税收征管质效“提速”

按照总局、区局关于《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制定具体贯彻意见,牢牢把握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这条主线,在分类上实施差异化管理,分级上提升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层级,税收征管质效明显提升,改革的优势已初步显现,管理的效应正逐步释放。

一是把握“一条主线”统领税收征管全过程。牢牢把握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这条主线,积极落实具体贯彻意见,确保《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在分类管理上,从经营规模、行业特性、应纳税额等三个方面确定市、县两级重点税源划分标准,按照重点税源重点管理、一般税源强化服务的思路,有针对性的进行差异化管理。二是在分级管理上,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征管机构职能转变。市级局风险应对部门专一化,将车购税部门职能整体转化,专司税收风险应对,提升市局风险应对团队的素质能力。县级局稽查部门在负责税收风险应对的基础上,为市级局税务稽查和风险应对储备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双重身份、双重管理。三是在管理事项上,重点对纳税服务、基础管理、风险管理和法制事务等工作事项,逐一细化和说明,统一工作标准,规范执法内容。四是在部门职责上,在原工作职责不变的基础上,对部分职责予以增加或调整,部门职责更加明确细化、易于操作,环节衔接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工作成效上相互配合、共同提高。

二是实现“三大突破”构筑风险管理新格局。在机构不变、职能转换、上下联动的原则下,调整优化部门工作职责,合理搭配征管资源,形成固化日常分析、强化风险应对、深化一级稽查的税收风险管理新格局。一是突破制度瓶颈。制定强化日常监控分析工作的实施意见,合理划分确定纳税人风险任务等级。制定纳税评估案件集体审议和复查审核制度,不断提高纳税评估质效,规避税收执法风险。二是突破机构瓶颈。在机构不变的前提下,将市局车购税管理分局原有职责移交开发区国税局管理后,专门从事风险应对工作,对34户年纳税5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税源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提升税收管理层级,促使科室管理职责实体化。

三是采取“三项措施”助推征管质效再升级。通过稳步实施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税收征管质效得到显著提高。一是实施科学分类,实现无差别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结合税收征管实际,分析税源结构特点,按照“规模+行业”兼顾“普遍+特殊”的原则,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分为大企业、重点税源企业、一般税源企业三类。又将重点税源企业分为自治区级重点税源企业、市级重点税源企业、县(市、区)级重点税源企业三类。二是细分涉税事项,实现属地管户向分类管事转变。将涉税事项分为纳税服务、基础管理、风险管理和法制事务等,并将事中事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事项,根据属性合理划入其中,实现统筹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前台”为纳税服务,“后台”为基础管理、风险管理和法制事务等事项。明确纳税服务、基础管理事项由县级局负责,风险管理和法制事务由市县两级局分别负责。三是强化数据分析,实现单点发力向多方联动转变。固化日常分析监控指标,采取市局风险预警中心牵头、税种管理部门预警分析为主的风险预警分析科室联动机制。

四是突出信息管税,实现单方管控向税收共治转变。以第三方信息应用为突破口,通过多渠道采集涉税信息、多角度开展数据分析、多层次实施税源监控,形成以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数据为主、第三方涉税信息为辅,税务部门主管主抓、其他部门共管共享的税收共治局面。今年从第三方取得信息33000余条,直接增加税收收入1.4亿元。

二、税收风险管理“指引”,风险管控能力“提升”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扎实开展涉税风险点筛查应对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税收流失,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今年通过风险管理系统接收和推送风险任务387户次,其中接收上级部门派发任务42户次,市局自行开展风险分析派发任务345户次,其中:高风险稽查任务1户次,中风险评估任务51户次,低风险核查任务335户次。风险分析识别命中率100%,入库税款8176万元。

一是大风控集中管理。成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构建风险管理综合协调机制,打造专门的风险管理指挥部,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和任务的落实及执行奠定组织基础。设立风险监控中心,负责上下沟通联系、统筹协调本级各项资源,合理分拣推送风险任务,根据风险等级明确开展税务稽查、纳税评估或向下推送风险提醒,并加强风险监督评价工作。设立风险分析中心,充分整合各税种管理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资源,多部门联动开展分析工作,汇总向风控中心提交风险应对户,避免重复下达,提高风险分析效率。设置风险应对中心,配备专职风险应对人员,专门落实风险监控中心派发的以纳税评估为应对手段的涉税风险。

二是专业化团队运作。将市局车购税分局和各县(区)局稽查局职能进行整体转换,专司风险应对职能,实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积极培养风险应对骨干人员,遴选财会、税务、计算机专业人才,成立市、县两级风险应对专业团队,全市共有风险分析应对人员104人,占全体人员的20%以上。两级应对机构既能独立应对,也可以统一协作开展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彻底改变了以往应对手段单一和兼职评估人员无暇深入应对等问题。

三是分类分级联动应对。构建“统一协调、上下联动、分级应对”的风险应对机制,市级以上重点税源企业涉及的中高级风险任务由市局风险应对中心直接应对,其他风险任务由基层局风险管理岗位人员应对。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督导工作进度,主要总结分析工作成效,及时查找解决问题并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有效促进了风险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全力落实“放管服”,简政放权政策“落地”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部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税收环境总要求,结合地区实际,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落实简政减税政策、强化后续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落地见效。

一是清理规范文件,营造公平税收环境。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要求,以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为工作遵循,精简审批事项,开展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对全市国税系统2016年6月30日以前由市局及机关各部门、各县(区)国税局名义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市局和各县(区)局、其他部门联合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18件。在减少审批事项的同时,不断强化工作规范,大力推行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等工作规范力度,并不断升级细化规范措施。针对纳税人意见较大的“同事不同罚”的税务行政处罚情况,进一步细化自由裁量基准,理清处罚限度,以真正实现“服务一个标准、征管一个流程、执法一把尺子”,为纳税人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新环境。

二是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取消税务行政审批和前置性审核事项,做到“放”“管”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积极打造“实名办税制+分类分级+信用积分+风险管理”的闭环管理新模式,自2016年7月总局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实名办税的意见》以来,固原市国税局积极探索,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探索推行实名办税。随着2017年9月份全区实名办税工作的统一推行,固原市国税局实名办税迎来2.0时代。组织开展实名办税再培训,培训人员35人,持续提升大厅办税人员系统操作技能。对原采集信息进行整体梳理迁移,确保新旧数据“无缝对接”。对已使用的高拍仪等设备25台进行了系统兼容性测试,让旧设备继续发挥作用,杜绝设备浪费。对6000余户纳税人采集2.3万条信息,实现了由原来的全市纳税人信息采集向全区纳税人信息采集的平稳过渡,实名办税再升级。

三是创新服务措施,便利纳税人办税。立足实际,积极落实全市通办,全面推行首问责任、限时办结、预约办税、延时服务、绿色通道和24小时自助办税等办税服务制度,让纳税人“少等待”。建立完善税企QQ群、微信群,通过纳税人学堂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等方式,帮助纳税人准确理解政策、正确填报报表,规范开具发票等,让纳税人“少出错”。全力推广网上办税和自助办税,建立自助办税体验厅和24小时办税设备,让纳税人“少跑路”。进一步简化优惠备案程序,积极落实税收优惠减免政策,让纳税人“得实惠”。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措施,让纳税人办税更省时、省心、省钱、省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收风险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