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忠路老弄堂里房子所有的都会拆迁吗。还是说会保留一部分

可谓是上海「中心的中心」

就是逛街购物吃吃喝喝的地方嘛

上海新天地多的是你不知道的「秘密」

这里有老上海宁生活着的百年弄堂

藏着激情飞扬的红色岁月和

可惜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新天地东自黄陂南路,西抵马当路

北起太仓路,南达自忠路

本来是跨打铁浜的一座古桥

是上海西乡居民入城的水陆要津

这里留有许多的人文古迹

如光复会总部、民国法政大学

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大变动

位于黄陂南路374号的

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

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

是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

(参观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随着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

一大会址纪念馆成为很多人

上海游的首选红色革命场馆

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用的警笛和哨子

李大钊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

五卅时期刻传单用的钢板……

都把人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就在自忠路上361号有一块金色铭牌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地点旧址

上海80万工人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许多起义命令的起草和发布

起义前的许多重要会议和准备工作

都是在这所房子里进行的

百年梦里老城厢 | 西成里

位于马当路278弄的西成里

建于1926年,今年已经92岁

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分外耀眼醒目

让整个西成里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还有海派画家李守白送给西成里的

大型艺术壁画《西成里》

镂空光影的设计在白天和夜晚

会展示出不同的视觉艺术

这条百年老弄堂里还住过很多名人

比如上海滩的著名影星上官云珠

创作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音乐家周巍峙

而最有名的人莫过于几位名画家

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孖兄弟和黄宾虹

也难怪西城里如此充满了文艺气息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 普庆里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新天地吧

|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历史 |

1919年,在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前两个月,朝鲜半岛发生了全民抗议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独立运动人士于4月初成立了6个临时政府,其中3个位于韩国首尔、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上海,另3个没有实际活动。同年9月,这3个主要临时政府在上海合并,在法租界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这个旧址就在马当路306弄的普庆里

一栋有90多年历史的石库门小楼

因此这条弄堂成了韩国人心中的圣地

每天都有大量韩国人来朝圣

这个临时政府在上海活动了13年

大韩民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第一任总理和第一任所有部长级长官

第一次政府代表会议、第一个议会、第一部宪法

最腻害就是,现在的韩国政府还是

以成立这个临时政府的1919年

作为大韩民国的开国元年

所以中韩正式建交以来的历任韩国总统

都曾在任期之内来这里朝拜

「屋里厢」对每个上海人来说

都是一个让人感觉温暖的字眼

因为在上海话里是「家」的意思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新天地这个

据说在当年太平桥旧区重建规划时

这片方圆52公顷内共有23个石库门街坊

最后只留下了这1个石库门

馆内主要展示了上海滩老式石库门房间

分为客堂间、书房、老人房、主人房

女儿房、儿子房、灶披间等

里面陈列的课本、口红、烟缸、炉灶

都是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弄堂里

还有墙上挂着的一张纸泛黄的老照片

真的让人感觉穿越到以前的石库门人家中

客堂间位于一楼正中,这里是全家人的公共起居室,也是接待客人举行仪式的场所。

一楼前厢房是男主人的书房,既有来自西方的电风扇和打字机,也有中国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一楼后厢房是长辈的卧室,旧时上海一些殷实的家庭会把父母从宁波乡下接来,所以这里可以看到宁波典型的家具摆设。

灶头间一般指石库门房子底楼朝北的房间,大多数人家是作为厨房派用场,大灶、米缸等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

亭子间朝北,位于二楼楼梯转角处,底下是厨房,上面是晒台,冬冷夏热,条件很艰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进步文人都住在亭子间,所以有「亭子间文学」之称。

落地留声机、红木家具、梳妆台等,精致考究的布置,会让你看到一个讲究细节、享受生活的中产阶级现代派家庭。

女儿房里里有刊登着好莱坞剧照的英语杂志、上海滩当红的各大明星以及各色化妆品、老式缝纫机等,你不难猜出这绝对是一位时髦的上海囡囡。

隔壁是儿子的房间,看起来还是中学生,桌上有当年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的教科书、字典等,以及竹蜻蜓、陀螺、风筝等流行玩具。

还记得你以前住过的石库门吗

如果已经找不到那逝去的家园

一定会让你重新想起遥远的小辰光

黄浦区太仓路181弄25号

门票:成人:20元/人,60岁以上:10元/人,持学生证参观:10元/人,团体票(十人以上):16元/人

隐藏着一块好吃不贵的美食区域

就是号称新天地最接地气的路段

嵩山路&太仓路

这里的不少小店都已经人去楼空

只有个别小店依然坚持营业

不过它们的生意依然火爆

卢湾区四大面馆之一的美称,果不其然,人气真的旺,头条菌在门口张望了一下,里面小小的空间里真的坐满了人。

白底红字的大菜单摆放在门口,进店要先点单,他们家的浇头特别有名,现炒现卖,虾鳝面虾腰面大肠面都是招牌。

好不容易等到空位,头条菌点了一份大肠面,面量非常足,面条也够劲道,好吃入味。

大肠处理得非常干净,丝毫没有异味,还很有韧性,吃在嘴里那嚼劲,和溢出的肉汁,给一百分也不为过了。

炸猪排也是是店里点击率最高的,看起来有点像排条,一共有4根,外皮偏软,包裹的肉质很鲜嫩,咬下去还有汁水,超满足幸福感哦。

--嵩山路(安达士酒店对面)--

另外一家仍在坚强营业的就是这家嵩山牛肉面,就在安达士酒店对面,门口的队伍也是排得老长。

店里分楼上楼下两层,可以坐下二十多个人,环境虽然简陋,但是依然吸引了很多回头客。

红烧牛肉面牛肉刀削面毛细牛肉拉面都可以尝试一下,面条劲道,汤头很鲜,是蛮正宗的清真面馆。

除了这两家面馆外,还有一条很不起眼的美食小弄堂,就在太仓路70号,很多店都关闭了,趁着最后的时候去拔草吧~

鹅庄虽然开在新天地附近,进去却是一股古早味之风,长排的灯笼,木质的桌椅,耳边传来别有风味的闽南老歌,感觉就像坐在台湾的夜市里。

鹅庄的卤味尤其多,冻顶茶鹅鹅翅鹅掌等,还有卤肉饭蚵仔煎台湾香肠等经典夜市小吃,关键是性价比真的很高,人均50就可以吃的很满足。

鹅庄一直营业到凌晨1点,很适合夏天的晚上和朋友一起出来小聚,点些卤味冷饮,就是夏天最滋润的生活啊。(营业时间:上午11:00—凌晨1:00)

和鹅庄隔着一条过道,就是五星海南鸡饭,是上海相当网红的海南鸡饭店。

招牌菜半只鸡,鸡肉鲜嫩,都是去了骨头的,酱油也入味,还有油鸡饭,香喷喷的完完全全渗人到米饭中,保管让不爱吃米饭的人都忍不住想再来一大碗。

谁说新天地只有繁华喧闹

这里也有满目翠绿的宁静致远

在夏天,走进这里的公园

凉爽又惬意,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呢

太平湖公园 新天地广场北里18号

新天地的太平湖公园,侬来过伐?这里可是一年一度的上海时装周主秀场,时尚值max~

另外还有人气极高的圣诞市集、每年都不想错过的新年户外倒计时活动、设计上海展等顶尖艺术展,都在这里举办。

还是市中心著名的「吸猫圣地」,喵星人出没,萌翻天了。

淮海公园 太仓路56号

上了年纪的人一定还记得新中国成立前卢湾区有一处八仙桥公墓,1958年在原址改建成现在的淮海公园

公园不大,确实闹市里难得的天然氧吧,百花争艳游人休憩老人弈棋,是新天地附近难得的自然悠闲风光。

园内有很多的健身活动器材,经常举办展览宣传、公益演出等小型活动,生活在周边的人居民实在太幸福了。(开放时间:5:00—21:00)

这些新天地的「秘密」你都知道吗

挑一个悠闲的午后重新逛逛新天地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014年8月16日, 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一位古玩店主在等待顾客。 澎湃新闻 刘瑾 图

        与以往似乎没什么两样,8月17日下午1点,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的王雪峰匆匆地吃着他的午餐:一份外卖盒饭配一盅汤。10多年来,他的午餐从没准点过,从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什么时候得空了才能吃饭,都是千篇一律的外卖。这条街上老板们大都如此。

        通常上午11点后,东台路的客人越来越多。8月17日中午也是如此,在蒙蒙细雨的间隙里,顾客三三两两地走在街道上,停在某个摊口看货:玉器、印章、或其他宝贝,看中了就与老板们侃价。客人中,一多半是外国游客,一小半是国内各地来的客人。

        与往日有些不同地是,古玩街的老板们一边心不在焉地应付生意,得空了就聚在一起“交头接耳”――他们谈的是这条街的动迁计划,还有他们的未来。澎湃新闻记者从古玩市场老板们口中得知,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北侧的一大半与其周边的老小区一起,已经列入拆迁计划,这条延续了30多年的古玩一条街未来的命运如何?大家都在揣测。

历史要从30年前说起        王雪峰所在的东台路古玩市场,地处黄浦区的中心区域,东邻西藏南路,西边隔两条马路就是著名的“新天地”和太平桥公园。

        这是一片旧城区,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里弄,大多是二至三层的老房子。红瓦的屋顶,白灰粉刷的墙壁,颜色鲜明,这是上海老建筑共有的特色。旧里弄的生活相当逼窄,从弄堂进去,随便走到哪一个门洞,抬头就能碰到一根根的竹竿。如果是晴天来到这里,一大早,各家的主妇忙碌着将才洗好的衣服晾晒起来,“万国旗”就飘扬起来了。

        8月17日是一个阴雨的的日子,弄堂里主妇们没有出来晾晒衣服。东台路的古玩老板们却没有闲着,大约10点前后,陆陆续续地,各个忙古玩生意的老板前来上班了,“乒乒乓乓”地开锁,接着小心翼翼摆放起各类古玩。

        老板们的工作场所是一个个的小亭子,都是政府规定的统一规格,通常三四个平方米,里面层层叠叠地摆满各类古玩,外面再伸出一块板,继续摆放;有人还在亭子周围的地面或搁板上增加摆放空间。

        亭子间的后面是居民的住家。与其他商业街不同的是,东台路两侧的住宅,几乎每家每户都向街开着门,每个底层楼都是古玩店。店老板可能是房东自己,也可以租出去给别人开店。

        “前店后家”的模式,就形成了东台路古玩老板与周边居民共生共荣的商业街。这种自发形成的商业街,最初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的人,则多是下岗职工或无业市民。

        “最初一批人差不多都是些生活没有着落的人,还有原先在会稽路双休日露天旧货市场 打游击 的古董贩子。”上海作家沈嘉禄自小就生活在东台路北端的崇德路,见证了东台路的形成和发达。他的一位“连清朝十个皇帝都说不全”的中学同学,在几经波折后,也回到东台路家里“开墙破洞”,做起古玩生意。

        这个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最初的生意非常艰难,在沈嘉禄眼中,这些“眼睛骨碌碌,满身草莽气”的生意人,在经受几波市场“大浪”猛烈冲击后,渐渐在此立脚生根。

        果然,几年以后东台路慢慢热闹起来,家家破墙开店,人行道上投摊,明清瓷杂、朱金木雕、钟表相机、文房四宝,各类工艺品渐次增多,蔚然成为上海著名古玩一条街。

培育了一大批工艺品专才        生意越来越好,东台路古玩市场的“摊子”也越铺越大。老板王雪峰说,早期的东台路古玩市场,北起崇德路,南至自忠路,全长也不过五六十米。

        “早期还没有亭子,都是居民自家的房屋,底楼做门店。”王雪峰说,一开始做的种类也比较少,大多是陶器、铜器、锡器、、竹器、木器,以及一些书画等工艺品,此外还有花卉、鸟笼、服饰等。

        在一些老板的记忆中,最初各家出售的东西种类不多,但大多是古董与旧货。这些古董、旧货都是从居民家中、乡下,或者外地淘回来,再卖给一些识货的行家或收藏爱好者。老板们一半时间在开店,另外一半时间却要“走家串户”,或者到其他旧货市场“淘”货。

        “淘回来一两件值钱的家伙,那就值了,转手就能赚个千儿八百,更厉害地赚几个几万甚至一二十万元也不是难事。”王雪峰说,少数眼光“贼”、脑子好的老板,一年就能赚四五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淘古玩赚钱快,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一市场。东台路古玩市场也越过自忠路,向南继续延伸。现在,游客从崇德路出发,沿着东台路一直到走到底,甚至中间相交的浏河路、自忠路的一小段,全都是清一色的古玩店。大致数一数,两三百家少不了。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间杂的花鸟门店一家都没了,原因简单,因为赚钱没古玩店来得快。

        30多年里,东台路渐渐成了上海的旅游景点,在涉外导游、专供海外游客使用的《上海指南》游览地图上,东台路古玩市场同豫园、玉佛寺等名胜同样有名。不少外国人来上海,指名要来此淘宝。

        一些港台明星也偶尔来此扫货,有老板亲眼见到刘德华被带进一家古玩店,请老板将100多只旧手表统统拿出来,打包带走。

        不过,东台路古玩市场本来的经营也在变化。在内行人眼中,现在的东台路,古董基本没有了,更多的是工艺品和一些旧货、做旧的古玩。

        一位老板说,“东台路现在主要做游客生意了,需要更大量的东西,大量的旧货根本供不上,古董价高,游客又无法辨别,更难出售。”于是,工艺品或一些做旧的古玩,或者一些创意品渐渐成了主流,这些东西利润虽然低一些,但出手快,游客也欢迎。

2014年8月16日, 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一位店主坐在自家店铺前。 澎湃新闻 刘瑾 图


        东台路古玩市场生意形态在变化;同样,东台路的古玩老板们也在一波波更换。一位来自河南的老板林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2004年来东台路,最初就是由一位同样做古玩的老乡帮他引进来。
        “最早的一批老板们,有生意做不下去、亏本转行的,也有发财后改做其他生意的。”王雪峰说,现在的东台路古玩市场里,像他这样的本地人已不到30%,更多是来自外地的生意人。而且,最早破门开店的房东们如今也基本退出去了不做了,门店都租给别人经营。
        如今的这种局面,也正是古玩老板们比较忧心的情形。“眼下,东台路周边的房子都列入了政府征收动迁的范围,如果房子都拆了,门店自然没有了,我们这些亭子自然也无法安身了。”王雪峰说。
        老板们议论的动迁并非空闲来风。澎湃新闻()记者在东台路调查时看到,“124街坊旧城改建拆除施工项目组”的牌子已经挂起来了。一位居民介绍,从挂牌办公室往北直到崇德路,房东们都已经签好动迁协议,搬离东台路了。就在挂牌办公室同一个弄堂里,动迁工人已经入住。
        “东台路的拆迁范围从崇德路一直到自忠路,一大半人都签过协议,有的搬走了,有的等着搬家。”东台路176弄李女士说。
        东台路的动迁必然牵涉到古玩市场,老板们也已经接到了动迁通知。“具体的方案还没出来。”王雪峰说,多数老板心里都惴惴不安,毕竟在这里做了10多年,积累下不少货物,“将来该怎么打算,我们心里都没数。

        北段的东台路古玩市场面临动迁,留下的南段情况似乎也不妙。几位在南段东台路的老板同样忧心忡忡,“北段是大头,我们这边商家比较少,种类也少,即便不动迁,将来生意也不好做。”
        老板们都意识到,东台路古玩街已经是上海对外旅游的一张名片,可如果没有了规模,游客还会来吗?老板们心里都没底。
        中心城区旧城改造,民俗味非常浓郁的古玩一条街,究竟该不该留存?著名民俗专家、上海社科院研究院蔡丰明认为,这道题考验政府的管理智慧,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认真研究,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居住在旧里弄的市民住房拮据,他们有改善住房的愿望,政府帮助旧居百姓改善住房,同时发展城市,当然无可厚非。”蔡丰明说,城市也需要多元的文化,像东台路这样有历史的古玩市场不仅是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是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政府应该在进行开发的同时,结合古玩市场这样已经“生根”的文化形态,给它合适的生存空间,引导它健康、积极地发展。

(原标题: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面临拆迁,有店主曾见刘德华扫走百只旧表)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弄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