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首日破发,是陷阱还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下一句

上市之后,支撑小米走得更远的,可能还是“性价比”

昨天上午9点,小米公司(1810.hk)在万众瞩目之下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股“同股不同权”IPO第一股。为了庆祝IPO,雷军为员工们准备了小米文化内涵的T恤作为庆祝,一件为橘黄色,用拼音写着“傻人有傻福”,另外一件则写着大大的“厚道”二字,寓意“厚道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然而上市首日,小米的运气并不算太好,开盘跌2.35%,报16.6港元,跌破17港元发行价,盘中一度探低至16港元。截止首日收盘,小米公司股价收盘16.8港元,跌幅1.18%。

首日破发,雷军看好长期股价

面对开盘破发,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面对媒体提提问时却表示出乐观:“对于小米来说,踏踏实实经营才是回报投资者的关键。因为最近大市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价格是最重要的。这次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把公司做好。”

诚然,自“贸易战”开打后,港股便是波动频频,同时随着互联网行业投资逐渐遇冷,小米、映客、同程艺龙等内地企业纷纷密集赴港上市,加深了投资人与管业者陷入集体焦虑。港股大势六月以来便跌跌不休,七月份开局仍未止跌。同时,小米在内地发行CDR遭遇证监会超常规问询,过于严格的审核让小米CDR戛然而止,也或多或少影响到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而小米开盘的估值也恰好反映出这一点,虽然大家心知肚明“小米市值等于苹果乘以腾讯”只是句玩笑话,但行业估值猜测从最初的2000亿、随着上市临近逐渐成为1000亿、700亿,最终上市时473.2亿美元,正是资本市场撇清泡沫、回归理性的写照。

当然,回归理性可以让小米和资本市场彼此看得更为透彻,利大于弊。而雷军仍然可以乐观的面对媒体,是因为从长远看,小米仍然充满无限可能。

长线经营,和米粉交朋友

就在上市前夕,小米的股票受到了互联网大佬的力挺:马云、马化腾、李嘉诚等然都参与了小米股票认购。京东CEO刘强东也在社交媒体力挺雷军,称“要向雷军学习,做到让股民赚钱才是牛逼的事情,去股市割韭菜的没有资格成为企业家。”

在刘强东的一席话中:“让股民赚钱”表现出了对于小米股价的信心,而“不割韭菜”则透露其看好小米长期的发展。

毕竟,从小米首席财务官周受资透露:香港股市以机构投资为主,个人散户只占5%左右。小米上市的意义在于获得更多资本支撑业务扩张。

作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自居的小米,最值得炫耀的资本依旧是活跃在MIUI之上的1.9亿米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米粉,都是通过小米“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硬件产品交来的朋友。在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小米获得新用户的同时还能保证盈利,这是非常难得的。

此外,不仅手机成为小米业务的核心,小米及其生态链企业还让小米IoT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目前全球接入的激活设备数超过 1 亿台,连接超过2000万家庭。

不过,虽然雷军宣称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互联网业务营收占比尚不到10%。主要营收来自手机硬件业务,且互联网业务对手机业务增长依赖严重。意味着小米虽然拥有着健全的硬件生态,但在软件闭环生态的打造上,仍于腾讯、阿里相去甚远。

小米从雷军“疯狂的想法”而来,从诞生到上市用了8年,所以小米的互联网营收还需要更长时间“小米加步枪”的探索,同样对于小米的股价也要更长的时间方能看出端倪。

“性价比”能让小米走多远?

上市之后,支撑小米走得更远的,可能还是“性价比”。

在今年4月份小米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发布会上,雷军郑重宣布董事会决议:小米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随后又在内部信中称: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信念——大众消费商品应该主动控制合理的利润——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贪恋高毛利的举措都将走向不归之路。

这一幕,雷军颇有当下院线热映的《我不是药神》主人公的即视感,内心充满了对于虚定价、高毛利的嗤之以鼻,并立志颠覆这一现象的雄心壮志。

所以,这“5%的利润”,既是对于用户的承诺,也是对小米的鞭策,更是小米“去廉价感”的决心。雷军坚信真材实料定价厚道终得人心,小米的标签本应该是“实在”而不是便宜。“实惠是因为贴近成本定价,贴近成本定价的产品就一定便宜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雷军去年曾表示“小米今年一定是世界500强”,而事实也是小米在年初首次登上英国Brand Finance发布了2018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位列455位。至于能否成为《财富榜》上的“世界500强”,借用小米的宣传语“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7月9日上午,小米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香港也迎来上市制度改革后首只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

  尽管小米IPO备受瞩目,但市场普遍不看好它短期内的股价表现,上市前几日的暗盘交易价格一路走低,昨日开盘股价即破发。不过,雷军表示,IPO价格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股价表现已经好于预期。

  雷军:股价表现好于预期

  昨日上午,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1810”。

  小米开盘价报 16.6 港元,较 17 港元的发行价下跌 2.35%。截至收盘,小米报收16.58港元,跌幅为2.47%。在认购阶段,小米就出现遇冷的尴尬,最终仅轻微超额认购 9.5 倍,远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

  对于上市首日的表现,雷军表示,已经好于预期,毕竟最近大盘环境不好,对小米股价也有影响。“过去一个星期非常焦虑,万一上市跌得很难看,怎么见人,但过去8年有起有落的小米实际上都很顺利,这次IPO价格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短期的股价不是最重要的,公司长期价值才是。”

  实际上,雷军在7月8日的公开信中也谈到:“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成功。”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认为,应该按照市场常态来看待小米破发,香港市场发行制度与内地不同,打新并非稳赚不赔,对于参与认购的投资者而言的确会带来账面亏损,但这些投资者都是具备一定承受能力的,不能片面理解为破发就会带来巨大损失,一切都是市场行为。

  小米上市后,福布斯的实时富豪榜显示雷军个人财富达到 126亿美元,全球排名 126位,在中国富豪中仅次于身家 143 亿美元的李彦宏。

  “5年不上市是误解”

  两年前,创始人雷军表示“5年内不上市”。但在昨日敲钟现场,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年是一家做得好的公司的平均上市点,小米5年不上市是误解。”

  估值是小米在IPO阶段被讨论最多的话题,小米的商业模式也导致市场对其估值产生巨大分歧,雷军在回顾小米8年的创业过程中,他给了小米一个新的定义:小米是个新物种。

  回想6月21日,在小米IPO路演上,雷军曾开玩笑说道:“这次550亿美元的定价,就是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

  以智能手机为主营业务的小米,最初给外界的印象是一家硬件公司。但另一方面,小米涉足电商业务。在其招股书中,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并强调了互联网服务在业务板块中的重要性。

  在昨日的敲钟仪式上,“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句话至少被两次提起。第一次是港交所官员发表致辞时,介绍小米为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随后雷军在致辞中也提到“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同时推出期货及期权

  港交所7月4日发布公告,小米上市首日便纳入卖空证券名单,并向投资者提供多项产品选择,包括小米期货及期权、小米衍生权证。

  南华金融集团高级策略师岑智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首日就允许卖空,并推出相关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确实比较少见,主要还是小米体量相对较大,又是同股不同权首家试点企业,因此也会向投资者提供更多产品选择。

  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小米上市第一天推出小米的衍生品,意在给市场削峰平谷,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不至于大幅下跌和剧烈波动。过去香港历史上只对两家公司做过这样的事情。

  李小加表示,这样做是希望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包括看空的、看多的、不愿持有现货的、以小博大的参与者都可以参与小米的交易。

  “之所以选择小米,并不是因为喜欢小米,也不是给它特殊待遇,是因为小米的交易广度和深度都好,市场注意力非常强,使得所有的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有足够的信心,所以在第一天就把小米所有的衍生品打开了。”李小加说。

  小米上市后,诞生了一大波富豪,因此不得不提到小米背后的投资方。在7月8日的公开信中,雷军坦言,小米一共有超过7000名员工持有公司股票或期权,不仅是小米内部员工,还有小米投资方。比如最早期的VC,第一笔500万美元的投资,昨日的回报高达866倍。

  小米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一共获得9轮融资,投资方众多,包括晨兴资本、启明创投、IDG资本、淡马锡、DST、GIC、厚朴投资和云锋基金等数十家VC/PE机构。

股票代码1810.HK,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不料,上市的第一天就遭遇“滑铁卢”——跌破发行价。

今天早上,剧情峰回路转,高开高走,重回发行价。

截止下午收盘报19.00港元。盘中一度攀升至19.34港元,表现强势。

作为科技类公司,小米创造了世界第三的IPO规模。

上市集资额达47亿美元,仅次于阿里巴巴的250亿美元和Facebook(FB)的160亿美元。

这最终要看大家对小米的估值!

其实我也一直很好奇,小米在大多数人心中,到底是一个手机制造商,还是一个互联网科技研发公司?

我想,在雷军的心里一定是后者,只不过他的演讲并没有打动投资者,大家并没有买账。

就在小米IPO之前的2个月,小米的估值从预期的2000亿美元,下滑到1000亿,继而是700亿、600亿。

雷军受不了了,气愤地说:“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

而最终招股说明书上的发行价是每股17港元,对应的估值543亿美元。

虽然,在“雷布斯”心中,小米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

但在消费者和投资者心里,小米就只是个做手机的制造商而已。

如果以互联网去估值,每股17港元,卖得太贱了。

如果以制造业去估值,每股17港元,又显得太黑了。

事实上,小米也确实是一个“尴尬的公司”,财报上的营收主要来自硬件销售,但又与传统的制造业型企业有着巨大的不同,小米又有2亿的互联网用户,以流量承载的方式,不断实现商业变现。

小米几乎站在一个三叉路口上——向左转,抓住机会,会成为横跨硬件销售业和互联网科技业的巨头;向右转,将再次面临手机市场份额争夺的绞杀战。

1992年的雷军,已经是中国第一代天使投资人。

此时,马云还在推销网站——《中国黄页》。

马云找到了雷军,想融资。但雷军拒绝了,因为他认为马云像是一个搞传销的。

20年后,阿里巴巴旗下的云峰基金投资了小米。

此次小米在香港IPO,马云交了1亿美元的“份子钱”。

这是马云的“君子复仇”,也是马云对雷军的以德报怨。

2001年,普通家庭出身的马化腾还没绽放光芒,打算把腾讯以600万卖了,于是找到了雷军,但是雷军却以与马化腾不熟为理由拒绝。

但此次小米在香港IPO,马化腾也交了上亿美元的“份子钱”。

除了双马,对本次小米在港IPO表示“支持”的大佬还有:美图手机的蔡文胜、欢聚时代的李学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长江和记的李嘉诚、财经作家吴晓波等等。

小米上市,值不值得买?

完美主义者说:小米有很多缺点

小米集团,所有的核心业务没有一项是单打冠军!

做手机,比不上苹果;做流量,比不上腾讯;做渠道,比不上阿里。

小米在香港的表现说明了问题,就像小司一个炒港股的朋友说的那样:“港股IPO,没涨8成都不叫好!

虽然小米包装了许多高科技,但小米的核心是携带巨大流量的硬件分销系统。

一个整合资源的硬件手机,再加上互联网运营的小米生态链,利用互联网的逻辑导入流量,实现商业变现。

当然,也有正面的看法:

1、小米是做实业的里面,最有互联网思维的公司。

未来,根本不存在互联网公司,因为每一个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未来,需要每个公司都有互联网思维。

而互联网公司最喜欢以流量资源取胜,商业变现的逻辑也都以广告流量变现、互联网+、知识付费等轻资产模式为主。

2、小米是最大的一个以“互联网+实体经济”路线而做大做强的公司。

从小米集团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智能手机收入是小米集团的主要现金流来源,小米在重资产的硬件领域,创造了多个奇迹。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是雷军对小米产品的定位。雷军有此信念,才能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用户。

3、小米拥有可怕的商业变现能力。

据小米集团的后台数据显示,小米一共拥有6000万家庭用户、1.9亿“米粉”。

流量可以嫁接到任何市场中去,这就是小米生态链厉害的地方。比如智能家居、金融保险、长租公寓等等。

在小米集团的眼里,商业扩张的方向只是一件“下决心就能干的事情”。

最后列举一张图表的看法:

如图所示,小米集团的总估值处在一个市值分野的中间地段。

从总市值来看,小米可能难以超越思科、英特尔,但正如图中表现的那样:小米集团在“企业价值/收入”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朋友不懂“企业价值/收入”的意思,可以看下面一张图:

这张图只有一个意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

小米正在用它的流量、日活和分发渠道,在重资产领域不断的扩张。

小米现在的净利润在扣除资产折旧之后的展现,未来的小米资产折旧会越来越小,收入会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家居、金融保险、长租公寓等各种流量嫁接的领域扩张。

小米的未来,可以期待!

PS:小米,缺的只是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