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企业排名需要的是哪种企业?

    核心提示|大健康产业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正成为中药企业跨界追逐的商业新“风口”。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河南的中药企业在中药材深加工上正向着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方向深度推进,并获得初步成功,不过,标准化问题也正成为成长的“梗阻”。

    “河南中药企业对大健康产业的开发已经在路上,比如西峡的功能食品香菇酱的开发,新乡的金银花茶开发和济源的冬凌草饲料开发等。”10月24日,宛西制药人士告诉记者。

    大健康,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权威解释中,大健康包括人体健康的相关产业,如保健产品、医疗用品、医疗器械、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而保健产品,就成为中药企业集体进入的新兴产业领域。

    据了解,白云山、同仁堂、天士力、宛西制药等国内知名中药企业纷纷从中药工业跨界中药农业,进而进入大健康产业中。

    记者了解到,宛西制药进入中药农业开发时间较早,在当地建立了自己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他们立足于当地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的优势,进军到大健康产业,开发了仲景牌香菇酱,销往全国,并走出国门,成为功能性食品的引领者。“目前,香菇产业开发已经对接了资本市场,未来有机会做大做强。”

    “早两年,汇源集团收购了灵宝的杜仲基地,在当地投资了8亿多元建立了年产30万吨的杜仲饮料开发项目,目前产品已经上市。”接近灵宝汇源金地杜仲产业有限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作为全国知名饮料生产商汇源集团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力度很大。上述人士表示,“汇源集团很看好杜仲饮料市场”。

    据介绍,杜仲不仅是上好的中药材,其雄株的花蕊还能开发成茶、饮料等。灵宝汇源金地杜仲产业有限公司现在还专门研发杜仲雄花茶,已经形成了一条汇集杜仲橡胶、杜仲医药、杜仲保健产业等生物产品的产业链,该产业链所开发的产品涵盖国防、交通、医药、保健等国民经济门类。目前,灵宝金地杜仲基地已发展到6万多亩。

    济源作为中药材冬凌草的生产基地,前两年华润、国药、海王等中药企业集团蜂拥至济源,与济源全国最大的冬凌草生产企业——河南济世药业洽谈合作,开发冬凌草茶等保健功能产品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药企业向着大健康产业领域进军,内因是,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会越来越大。人们富裕起来后,就会对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有更高要求,比如更注重养生,更注重保健,这就为大健康产业带来了机遇。”

    “我省将重点支持焦作‘四大怀药’、西峡山茱萸、济源冬凌草、卢氏连翘、封丘金银花、方城裕丹参、嵩县柴胡、唐河栀子、禹州禹白芷、南召辛夷、灵宝杜仲、辉县山楂等有代表性和特色中药材品牌化发展,增强道地药材品牌竞争力,推动中药材优质安全、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恢复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地位,实现我省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中药材产业强省转变。”记者在河南省政府新近出台的《河南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看到这样的描述。

    显见,河南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上了重要议程。这与河南作为中药材生产大省这一优势资源有关。

    来自河南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全省拥有中药材2733种,其中植物类2299种、动物类365种、矿物类69种,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品种数量、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三位,“四大怀药”、连翘、山茱萸、辛夷、杜仲、金银花、丹参、冬凌草等17种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及质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正在深入推进。据了解,河南全省158个县(市、区)多数都有药材种植,获得原产地

    标志认定的中药材有方城裕丹参、西峡山茱萸、封丘金银花、南召辛夷、卢氏连翘、焦作“四大怀药”等27个品种。药材种植基地发展较快,万亩以上规模的有温县、武陟的“四大怀药”生产基地,西峡、内乡山茱萸生产基地,封丘金银花生产基地,方城裕丹参生产基地,汝阳杜仲生产基地,卢氏连翘生产基地,南召辛夷生产基地,嵩县、辉县柴胡生产基地等,涉及40余个中药材品种。

    为此,《规划》出台了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工程、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中药材技术创新行动、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中药材现代流通保障体系等七大工程,来强化中药材产业的开发。

    “中药企业的大健康产业开发,首先要解决的是原材料问题,特别是规模化生产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不仅是中药企业在中药产业上持续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中药企业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前提和保障。这份《规划》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值得实践落实。”上述宛西制药人士介绍。

    《内经》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中国传统的养生方式一直流传至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中药企业也创新地将药材与食品相结合。

    “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有用量上的差异。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合理食用药食同源品种会对治未病有积极作用。”河南中医药大学一位专家向记者介绍。

    “药食同源”正为大健康产业开发提供着实践支持,政府与市场正在合力推进。

    政府扩大了药食同源品种的认定。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在之前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的86种药食同源目录基础上,新增了15种包括人参、山银花、夏枯草、当归等在内的药食同源品种。

    产业认识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大健康产业获得市场机遇的前提。在人们的眼里,健康的定义已经不单是对身体而言,更是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全方位的健康。因此,大健康产业应时兴起。

    政策助力,给大健康产业发展铺设成长通道。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大健康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健康产业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这也意味着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将转向“防—治—养”模式。

    “人们从治疗模式向防治模式转变,从治病到防病,大众就医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这也正是大健康产业开发的前提理念,这给出了中药企业跨界经营大健康产业的原因。‘药食同源’产品正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河南中医药大学专家介绍。

    如果想拉动大健康产业市场安全有序运行,就需要合理的规划以及政策落实,当务之急还有中药企业跨界进入大健康产业的标准化问题。

    “健康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附加值高等特点,事实上,当前还面临着落地难、运行难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整合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的研发资源,并鼓励社会资本开展健康服务项目。不过,目前中药企业在健康产业开发遇到的比较急迫的还是标准化问题。”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上述专家有着相似看法。他认为,如果能按照国家通用的食品标准,将我国药食同源食品、中药材食品和保健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产业链才会健康有序发展。只有制定相适应的标准,并进行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发挥其独特功效,使中药保健食品能够寓医于食。

    中药企业进入大健康产业,同样需要从源头到终端都遵循标准。“第一个就是标准化的种植基地的建设,因为大健康产业的根也在原料,原料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第二个就是标准化的生产。严格按照食品法的要求生产。”

    不过,呼吁归呼吁,中药材种植环节仍然存在着标准化难题。

    据介绍,目前,中药的整体质量难以令人满意,种植和初加工模式粗放导致存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不达标、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目前多数中药材的采收仍沿用传统方法,且大部分分散在药农一家一户进行,很难保证质量稳定和统一。中药材生产加工的其他环节也存在着诸多隐患:如加工手段落后,采用马路暴晒、硫磺熏蒸等方式;药材包装不规范,无包装、滥包装、无标识;此外还有掺杂使假、不能全程可追溯等问题。

    “中药企业进入大健康产业的标准化重点任务还是要着力于中药生产各环节的技术规范优化、中药产品标准及中药产品可溯源体系建设,完善并修订一批中药生产规范及标准,强化中药产品的监督、鉴别和鉴定方法,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中药企业才有可能在大健康产业内大展手脚,抢占大健康产业商机。”上述人士分析。

本文关键词:喜尔康,大健康,蓝海空间

    近年来,健康产业成为社会最热门的产业。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大健康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刚需、抗周期等特性使它成为市场的新蓝海。国内诸多企业也看好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纷纷转型大健康产业或与之相关的产业。

    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 

    (1)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健康调查显示:只有5%的被调查者身体状况真正符合健康的标准,被医院确诊患各类病症的人群比例高达20%,而剩余的75%则处于亚健康状态。

    (2)大健康产业正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世界贸易来看,在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大产业之一,其中,保健食品以年均超过13%的速度大幅增长。而大健康产业的股票市值占全球股票市值的近15%。

    (3)就中国而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正在持续深入,2016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8%,老人数量越多,对于健康的需求、关注与迫切程度也就越高。

    (4)由慢性病引起的疾病负担占到中国全部疾病负担的70%,而这些慢性病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并非不可控或不可预防。

    (5)就对GDP增长的贡献来说,美国大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为17.8%,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超过了10%,而这一数值在中国还不到美国的1/4。

    (6)从大健康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仍以对于疾病的治疗为主,而美国的大健康产业,不但重视疾病的治疗,更加重视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等健康风险管理工作,范围涵盖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医院医疗服务、医疗商品、健康风险管理服务、长期护理服务等多个领域。

    (7)十九大报告中明确重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健康产业”。“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现阶段的市场规模据这个发展目标尚存在十几万亿的发展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有十几万亿的投资机会。未来大健康产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

    宁波喜尔康保健科技有限公司是无损性养生产品生产企业中历史悠久、发展最快、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成为了无损性静态养生行业的领航者和开拓者。

    自2010年成立以来,喜尔康始终致力于发展无损性磁疗养生产品,掌握了世界领先的静态磁疗技术和国内独一的环保纳米涂层技术,拥有能够24小时养护人体健康的专利产品,是一家集物理学、生命科学、磁医学与中医学于一体化的高科技磁养生企业。

    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喜尔康获得了五项国家专利,通过了瑞士SGS环保认证,斩获了“中医治未病工程金奖产品”、“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健康管理新技术”等奖项,开创了中国无损性静态磁疗养生先河。

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马云直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

发布日期::浏览次数:274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还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观的地位与意义,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健康服务业的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热闹,让我们来看看各位大佬是如何看待“大健康”这个香饽饽的。

健康产业炙手可热行业巨头纷纷抢先入局

      相中大健康医疗产业的巨头们正磨刀霍霍,争相在这块大蛋糕中分一杯羹。

   继8月万达宣布成立大健康集团,拟斥资1440亿元用轻资产模式布局医疗;

   9月,华润置地与同属华润集团旗下的凤凰医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规模布局医疗、养老和大健康产业;

   10月,绿地控股正式发布康养产业战略规划,同时,绿地康养产业集团揭牌;

   上个月,泰禾集团宣布5年投资500亿做医疗的战略思路。

   此外,如恒大、万科、保利、碧桂园等巨头不甘人后,纷纷通过自建或投资并购、跨界合作等形式杀入这片新战场,地产圈的合纵连横在医疗领域重新上演。这块蛋糕足够美味,以至于每个人都不想错过。

   马云直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

   马云城市未来医院的野心正一步一步实现,截止目前,全国近400家大中型医院纷纷加入马云的“未来医院”,覆盖全国90%省份!

   雷军打造了身体健康监测的小米手环、小米体重计,探索大健康数据;

   腾讯整合执业医生资源,上线健康咨询业务,布局14个医疗服务细分领域,试图介入医疗环节的各个领域;

   百度自身开发了百度医疗大脑、百度医生、拇指医生、百度健康等八个医疗板块;

   华为合作医疗机构为其提供设备和解决方案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产业潜力无穷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中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催生老年健康保健、康复护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地产、养生地产、中医养生等等健康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且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放大。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老龄化进程:法国115年;瑞士85年;英国80年;美国60年;中国18年。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从2003年起我国就出现未富先老,人均GDP为1000美元。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健康产业潜力无穷。

16万亿资本狂欢现在加入是最好时机

   作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大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这对于看好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的投资者来说是个大惊喜。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最大市场”。“健康中国”战略也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现阶段的市场规模距这个发展目标尚存在十几万亿的发展空间,这也意味着大健康产业将迎来黄金时期。   毋庸置疑,健康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为众多大健康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黄金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行业分散,聚而不集,而东盟国际企业领袖基地的出现,则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聚集平台。东盟国际企业领袖基地是南宁乃至广西首家2.5健康+产业园,旨在为医疗健康产业打造一个产业链聚合及基本聚合平台,以此建成集合产业产学研级服务配套于一体,统一形象、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多产业共生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医疗健康综合性产业城。东盟国际企业领袖基地期待与广大健康企业领袖合作共同享用大健康产业这一块美味的蛋糕,助力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健康产业企业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