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股市什么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晴雨表,那为什么中国的股市却熊冠全球呢?

原标题:为何人家股市连创新高,中国股市却一直熊冠全球?

为什么欧、美、日本股市从08年金融危机后,连涨7年,指数涨200%以上,连创历史新高,而中国股市却一直熊冠全球?

为什么美联储决定推迟加息后,欧美股市连续大涨2天,而A股仅小涨1天,次日便出现跳水?

笔者认为,这是一味强调监管、稳定、加快扩容的股市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1、扩容过度,供求失衡

一是新股扩容过快。在场外配资消除、场内融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A股市场在现时3000点的扩容节奏,竟然与去年5178点时的扩容节奏相当,即每月两批,每批14只新股。虽然新股发行已取消了资金申购,避免了场内资金的大幅搬家所引起的股市波动,但是,大量新股的快速上市,仍然抽走了市场的活跃资金。而网下配售的机构,在抛掉新股之后,巨额的获利便不再进入二级市场。

二是大小非减持。许多新股发行后的流通盘,只有总盘的十分之一,便造成了日后巨量大小非抛售的隐患。再加上上市公司动辄10送20、10送30,日后再巨量再融资,从市场抽取更多的资金,还通过除权后的相对低股价,方便地减持。

因此,人们可以在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网站上看到,今年以来,存量资金每个月都流出200亿—300亿,市场供求关系在不断失衡,消耗了了市场本来应有的上涨能量。

故建议管理层,有必要将每月发行新股减为一批,15只左右。

2、机构投资者实力不足,中小投资者损兵折将

国外成熟股市这些年之所以能节节上涨、连创新高,是与成其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占市值比高达60%—70%有关。

而A股的机构投资者与市值比,只有12%左右。中小投资者也因去年股灾实力大降,至8月底,50万元资金以下的投资者共4735万人,占总持仓户4975万人的95.24%。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占了3239万户,占持仓户67.7%。10万—50万资金的投资者只有1500万户。场内资金的不足,以及场外新增资金流入匮乏,便很难撑起37万亿流通市值的大盘上涨。

故建议,国家队停止减持,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尽早入市。

3、代表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因结构老化而难有作为

美国股市之所以能够流畅的上涨,是因为其三大指数都是成分股指数。如道琼斯指数,选择了30个优质的样本股作为指数统计参数。标普500指数,是以500个优质样本股为指数统计参数,日本股市是以225个样本股为指数统计参数,香港股市是以33个样本股作为指数统计参数。

唯独上证指数,是以所有股票加权平均作为指数的统计参数。而上证指数的构成中,40%权重是成长性日益降低的超大盘银行股,加上石化双雄及中字头大盘股,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占了指数权重的60%以上。

时下中国经济正处于调结构过程中,正进行去产能、去库存、去过剩的供给侧改革。这些周期性行业的大盘股,多数已进入衰退期和调整期,业绩难有作为,上涨缺乏动力,遂使上证指数难有好的表现。

近期人们看到,由于上证指数死气沉沉、低迷不振,日振幅只有10点,创14年新低,便严重地压抑了市场人气,导致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也越走越弱。

不妨拿去年9月23日与今年9月23日(本周五)的四大指数做一比较:上证指数从3115点—3033点,跌2.64%,深成指从10132点—10609点,涨4.7%,中小板从10049点—11677点,涨6.2%,创业板从2077点—2156点,涨3.8%。由此可见,加权平均的上证指数的表现,远差于以成分股为统计参数的其他三个指数。

再看证监会新主席刘士余上任7个月的上证指数表现:从2月20日的2860点—9月23日的3033点,7个月仅涨了173点,平均每个月上涨24点,平均每天仅涨1.2点。这也是26年股市所罕见的奇观。

因此,有人提议管理层恢复“上证30指数”、或改造上证50指数的样本股,以此来代替上证指数,这是有道理的。

在笔者看来,一旦今后新兴产业的中概股回归上交所,进入上证50样本股,那么,届时代表中国股市的上证指数,将与国际接轨,取得新面貌,能反映产业的转型,对提高股市的弹性和活力,激发人气和股市的吸引力,是很有帮助的。

4、人民币不断贬值下的货币政策不给力

如果说,美国股市7年指数涨3倍,是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QE2、QE3),以及美元升值来实现的,那么欧洲、日本股市,则是在欧元和日元不断贬值,加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负利率政策来实现的。

但是,近一两年来的中国股市,之所以下跌不断,是与人民币不断贬值密切相关的。导致场内资金不断流向能抵抗人民币贬值的房地产产市场,或者换成美元,或者流向国外。

但问题是,中国的央行并没有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加以配套,遂导致股市场的资金供应不足。尽管大量资金有“脱实向虚”倾向,但是向“虚”的资金,也没有流到股市,而是或者买理财产品、或者存银行活期储蓄。

例如,7月底,反映企业和个人活期储蓄的M1余额44.3万亿,到8月底,又增加到45.45万亿;7月和8月的M1和M2的剪刀差高达15.2和12.6,但股市还是低迷,历来当剪刀差达10%以上股市就会爆发行情的金融惯例被打破。

可见,央行的货币政策缺乏对股市的有效支撑。当然,也与中国股市存在以上三个弊端有关。

5、但笔者对3000点位置的后市不悲观

目前,市场对利空已经加以消化,后市阻碍大盘上行的新的利空程度并不高。例如,美联储加息最早要到12月的13—14号,股市获得了3个月的空挡区。又如,股市为贫困地区服务,最早要半年以后,才可能有经过年报审计和通过证监会审核批准的贫困地区企业发行上市,且数量和盘子规模有限,届时才能看出利空影响的大小。

第一,由于2万亿资金的国家队锁定了大量的权重股,加上刘士余主席推行“强监管、稳市场、缓创新”的治市路线,致使指数不可能出现暴涨,自然也不可能出现暴跌。

第二,A股进入了新时代、新形态。由于市场无暴涨暴跌,日振幅创14年新低,加上国家队的调控,使得以往行之有效的技术分析方法中的数浪、划线、形态分析、图形分析(如岛型翻转等)、突破关键点后的涨跌幅度推演等,都一一失效,

代之以探明2638点大底后,每上100点都将进行长时间的横盘,进行平台整理。如2800点平台收盘41天、2900点平台收盘53天、3000点平台收盘43天,指数以平台方式缓慢上移,横盘和磨底,已成了新常态。于是,人们对指数可以不再有暴跌的恐惧,这对消除3轮股灾的后遗症有一定的好处。

第三,后市的利好消息多多。MSCI在9月底将推20只新指数,A股纳入MSCI后,必将有大批国际价值投资者入市,或带来上百亿元资金,并带动市场走出一波一定级别的行情;

8月份主要金融数据增长超预期,剪刀差略有缩小。说明货币供给仍然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区间,这也是股市抗跌的重要因素;

宏观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8月官方PMI指数大幅回升到50.4%,创22个月以来最高值。CPI环比下滑的同时PPI环比加速回升,令市场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较大的发挥空间存在一定的预期;

国际著名投行高盛集团9月12日将中国股市的投资评级提高为“超配(买入)”。随后,不少国际期权投资者开始从技术层面,唱多A股;

银监会允许银行参与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国家队超级VC暴力登场,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并提升盈利能力;

深港通将于11月初宣布开通日期;

央行本周向市场注入至今9000亿,9个交易日投放1.2万亿流动性;

积极财政政策激励地方政府稳增长踩油门,570多个PPP项目落地。万亿资金项目开工;

外管局称,支持合规中概股回归;

本周大盘成交量创地量,日平均成交量仅为3730亿。大盘日KDJ指标进入34、33、35低位并出现黄金交叉。指数离五周均线只相差十几点,下周有望收复。

下周五天,正是人们逢低积极布局秋抢行情热点股的时候,争取在第四季度指数达不到去年年底3539点情况下,资金卡提前达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

今天是中国股市201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前几天在新浪网络财经版看见,‘中国股市熊冠全球’这样一篇文章,感触甚深。报道称,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全球股市排名基本定局。德国最好,升幅超30%。日本次之,然后是恒生指数,纳斯达克,杜琼斯等等,都有一成以上的升幅。唯独中国股市不管最后一个交易日是大升或大跌,都必然是全球垫底,熊冠全球。今天最后交易日的升跌只是影响中国股市年线是收阴还是收阳而已。

    目前为止,今天股市还没有大升或大跌的迹象,估计以小阳结束。既然如此,我们来看看,中国股市为什么继去年之后,仍然熊冠全球。

    中国股市不和中国经济挂钩,下跌已经好几年,记得前不久中国十八大召开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前任证监会主席已是银监会主席,现任证监会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中国股市近年不好,管理层有一定责任,但主要是中国股市不成熟,特别是投资者幼稚无知,胡乱操作。呵呵,说得‘多好’啊!

一是中国股市不好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不成熟,投资者不成熟,这样把责任一推就行了吗?难怪前任尚主席管理股市不行,又可以轻松调任银监会主席,坐稳他的正部级还继续是中央委员呢。接任的郭主席也一样是中央委员,正部级,新上任不久,就知道文过饰非,推卸责任。再说市场不成熟,难道西方国家的股市一生下来就成熟的吗,如果这样,还需要你们管理层监管和培育吗?看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问题多多,非加大改革力度不可也。

二是中国证监会既是中国股市的培育和引导部门,也是中国股市的监督管理部门。中国股市近年死跌烂跌,中国股民怨声载道,股市发展熊冠全球,证监会尽职尽责了吗?愚以为证监会不仅没有正常履行职责,还人为扰乱了股市运行的规则。就拿新股发行说吧,股权分置改革后,且不说现在这样发行股票会造成‘大非小非’抢劫中小投资者的钱财,也且不说中国股市,现在还没有完善的退市机制,没有真正的退市公司。管理层就在明知股市熊冠全球,股市资金不断减少情况下,仍然大量不计其数地发行超高市盈率的新股拼命‘圈钱’,一直到要召开‘十八大’了,上证股市跌到1949点的十几年新低了,才开始暂时停止发行。明显的是,新股发行一暂停,上海股市一个月马上回升300点。这不是正正说明证监会的无能和不作为吗?证监会是否是故意捣乱,还值得深入研究。不过如果政治体制不改革,说不定现任郭主席又会调任或升任新官了,可奈何???

三是越是不成熟的市场,越是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中国股市管理层干了些什么?为什么中国股市常常乌烟瘴气,被人称为‘赌场’?什么弄虚作假啦,什么钱权交易啦,什么欺行霸市啦,什么内幕交易老鼠仓啦,等等这些非法行为,证监会认真监督管理过吗?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侵蚀着股市的机体,严重地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致使大量资金和投资者流失。证监会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乱干。要知道,中国股市已经二十多岁,也不算年轻了,如果不规范建立和运行,对不合理的不彻底改革,不仅会继续熊冠全球,说不定那一天还会崩盘呢。现在说来,可能会为时过早,但不认真思考和改革,亦并非危言耸听。

    管理层觉醒吧,不要再无所作为而推卸责任了。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