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喊着要去甩卖库存咱喊口号吗 政府为什么突然不让我们买房了

  近来,有消息爆料,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则是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尤其是程序员。
  虽然华为官方的口径说这是谣言,但网上却陆陆续续有华为员工爆出自己目前在公司的处境艰难;于是乎,华为“好公司”“人设”崩塌,或许是人们不能接受一直被捧为中国优秀民企典范的华为,与“万恶的资本主义”联系在一块,或许是因为华为员工的高收入和被裁员之后高不成低不就的生活窘状,又或许是35岁的年龄划线猛然触碰到了人们某根敏感的神经,这些的华为裁员传闻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争论一:企业眼中的员工VS员工眼中的企业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若按毕业20多岁进入华为,到35岁,辛辛苦苦近十年为公司打拼,没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能进入华为的,一般都是优秀的人才,华为的前进少不了这些老员工的贡献。如今身体被掏空,就赶走“原配”,爱上“新欢”,整一个“负心汉”形象。
  然而,正如管理革命理论大师彼德·杜拉克所说的“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事实上,华为一直以“狼性文化”出名,明确要求的“奋斗者”,不仅要理解华为奋斗者文化,还要坚持长期奋斗。任正非清清楚楚地告诉过大家,“华为不是家,与员工是雇佣关系”,给3个人的钱请2个人,是为了干5个人的活儿,当你的产出不能匹配你的薪水,那么,就必须淘汰。
  是的,华为的成长离不开老员工的贡献,但华为“用钱买了你所有的委屈”,而且即使走了还继续保留股份,每年定时分红。不要说谈钱伤感情,因为谈感情更伤钱;不要说梦想的毕生托付,因为现实的残酷更真实。如果当初的雇佣关系不是各有所得,谁会愿意在一家不属于自己的公司辛勤付出,即使是实现梦想,那也是你的梦想,不是华为的,华为的梦想就是一直坚持到远方,而这个远方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推动,否则,公司没盈利,拖着老员工一起跌落谷底,那时候就更不要说什么分红了。既如此,就不要拿情怀和道德绑架。
  人们经常把一些事物神话后就难以接受他们也要“食人间烟火”,但若华为真的倒下,谁又会记得当初的念旧情,更多的应该是感情用事而不顾企业盈利的弊端分析吧。强者在使用更多社会资源的时候,应该为社会做更多贡献,但不必为弱者买单,真的如此,谁会愿意做强者?
  任正非谈到,“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争论二:制造社会负担VS物竞天择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把企业氛围大企业和创业公司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华为来说,因为公司组织庞大、分工细化,而工作量庞大、拓展知识面和思考的时间少,华为出来的人员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下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不是说他们能力不行,而是大公司的精细化分工,而出来后,面对的公司可能没有相应的配套流程,让华为出来的员工难以施展开来;同时,华为的工资相比于很多公司都较高,离开华为的员工,一时也难以适应,即使华为的高工资都是巨大的工作量积累的;另外,华为招聘的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能力也不错,但出来后,很可能因为上述原因,高不成低不就,难以维持原来生活的水平。
  据华为离职员工讲述,“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我们在大公司,自我感觉水平不错,视野开阔,但和人家一交流,明显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们这年龄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产品从前到后啥都懂,软硬件,结构啥都能做,我们则只能做自己擅长一段,真正让我们做出产品需要很多配置协助,小公司也养不起我们这样复杂的玩法。”
  你或许说,既然换公司不行,那就创业吧。但调查显示,华为系创业成功率却不足5%。很多华为的员工出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被华为改造成高度特殊化的螺丝钉,难以适应外面的竞争,更赶不上数字化互联网时代。据悉,曾有华为地区部的副总裁离职,在美容行业创业。头一两年势头很猛,依靠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迅速过亿的规模。可惜的是,该公司后劲乏力,不仅销售额震荡起伏,利润甚至报出亏损。员工普遍反映,该公司缺乏战略管理,文化管理,培训管理,更谈不上以人为本。老板本身也是强调解决问题的执行力,而不是从战略和组织上思考问题。
  如此看来,华为的裁员是不是为社会制造了负担?
  但是,反过来想,虽然华为说要裁员,也似乎有一个岁数的划线,但如果员工真的“性价比”高、无可取代,那华为自然不会舍得丢掉一个辛辛苦苦培养好的人才,老员工熟悉公司文化、业务上手快,培养出来不容易,成本也大,不是因为“不划算”,何苦需要再重新培养一个新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到了35岁还没能进入管理层,也需要反思自身是否已经在某些方面落后于时代的其他人,又或者是本身对年龄和思维局限的无力?不要抱有侥幸的且行且过心理,打工皇帝也有被老板裁员的一天,只有自身做到能力卓绝,才不会被他人取代。如果你被取代了,在没提高自己、或者没找到一个新大陆的时候,创业恐怕是个更大的坑。
  华为没有义务为别人的问题承担什么,选择了华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都应该华为员工自己为自己打算,要么 爬到高层,要么就另辟蹊径,要么就被社会淘汰。
  争论三:狼性VS人性
  这样的现实不免有点残酷。因此,也有人指出,狼性终不可能替代人性,狼性文化也许短时间内可以实现高增长,但一个企业持续的不断壮大是需要很多代人的不断付出,是讲企业核心凝聚力的,如果一个企业只看重金钱,没有温情,那么员工在知道自己只能在里面干十年左右的时候,一定会提前帮自己把后路铺垫好,就不会再掏心掏肺的把这个公司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奋斗,对于新人的培训也可能不会倾囊相授,最后,这个公司很可能就被逐渐抛弃。一位36岁匿名的华为消费者业务工程师称,“我们目前都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办,都意识到长久留在华为已不再有保证。”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如果企业不能持续的壮大,又怎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坚挺到未来?华为不是傻子,既然已经如此决策,肯定做过充分的评估,华为不是没有人性,而是将人性体现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的福利待遇上,而不是以企业的利润为代价一味打人情牌。
  事实上,华为看似风光的背后,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第一,因为去年利润没有随规模相应增加。
  根据华为在2016年初提出的计划,预计全年营收要达到818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6%。
  但华为2016年年报显示,华为最终完成的营收为5200亿人民币,只增长了32%。且在利润表现上更为糟糕,利润率只有7%。从2013到2015年,华为的营业利润率在11%到12%之间,2016年下滑明显。
  其中,华为手机业务部门在2016年利润表现尤其不好,全年全球出货量达1.39亿部,全球排名第三,但盈利只有20亿美元,同比下滑10%,增产不增收,利润率非常低。
  有分析解释,华为有三大业务,包括运营商BG、消费者BG、企业BG。2016年华为两大利润中心(运营商BG,消费者BG)都没有完成目标利润,主要受汇率和2016年下半年原材料涨价,特别是消费者BG的LCD、内存成本价格翻倍,原材料猛涨至少损失4亿美金利润。
  从未来几年的情况来看,华为担心可能会碰到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局面,运营商业务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终端业务风险波动加大、盈利下滑的风险,碰到企业业务增长难以弥补其他业务放缓的风险。华为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次裁员行动是“一种合理的风险规避”。
  第二,华为三大业务面临难题。
  1.运营商BG,市场空间已到天花板,未来增加空间有限。我们知道,4G建设高潮已过,运营商业务的潜力已经充分挖掘,之后运营商的相关投入必然减少,而相应的5G业务虽然已经起步,但依然处于试验早期,有待展开。加上OTT对电信运营商的巨大冲击,现在整个电信行业面临转型压力,增长和盈利能力下降。
  2.消费者BG,增长空间巨大,但利润是痛点。虽然从出货量来看,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三的智能手机厂商,但定位模糊,平均每款手机的销量为600万步左右,低于大部分的竞争对手。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公布了2016年全年业绩,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80亿元人民币,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39亿台。但是营业利润仅20亿美元,不仅没达到内部设定的25亿美元的目标,甚至低于2015年的22亿美元,这样的无效增长,对华为来说有害无益。
  3.企业BG,增长点依旧不显。资料显示,华为企业BG于2011年成立,2015年宣布首次实现整体盈利,2016年呈现出“加速跑”的迹象,希望2018年)营收达到100亿美元。但经过多年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利润贡献不多。
  同时,2015年,华为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比重开始超越海外,中国大陆业务占比从37.8%猛然上升到54.3%。同时,其海外各大区的营收占比均出现下降:美洲区从10.7%下降到10%;欧洲中东非洲占比从35%下降到32%;亚太区从14.7%降到了13%。从营收额的绝对数字上看,各海外大区增长接近停滞,如此,未来华为的增长主要将依赖于中国大陆,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第三,华为自身结构日渐臃肿,人员老化,效率渐低。据悉,华为公司人员的淘汰和流失不易,外面很难挖,在华为更不愿意挪窝,从而带来组织活力的丧失,尤其是部分老员工实现财务自由后,出现“三不现象”(不饥饿、不上进、不离开公司)。而华为老员工享有股票分红,但新员工三年以内一股都没有。这也就丧失了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
  但华为也到了调整期,面临主营业务越来越趋于饱和的状况。公司要需清理老员工,为年轻时代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而且大部分的老员工基本已经财务自由,就算没有完全自由,保留的股票也基本可以衣食无忧。
  第四,人力成本过高,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降人力成本是增收的重要方式。有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华为的薪酬包总共增长79%,复合增长率34%,人均薪酬增长58%,人均薪酬复合增长率高达26%。对比而言,2016年,华为人均薪酬费用已经是2015年中兴的3.6倍。
  而这点在准备离职的员工的表述中也有印证:“今天这个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来在公司获得的收益已经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企业成本压力同样很大。我们农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儿育女有房有家已经不错,当然还有个标志 307。”
  争论四:35岁的尴尬VS中产阶级的焦虑
  而撇开华为裁员这件事,华为裁员画出的年龄线应该是此次裁员引起热议的另一个原因。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将人的一生分为5个年龄段,即: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人。也就是说,35岁应该还是青年人,人生才刚走了三分之一,就被华为无情的警示,“性价比不高”了。
  另一方面,曾看过一个话题,讨论是否应该在30岁后再谈恋爱结婚等,而背后的支撑就是,很多人认为,30多岁的时候,应该已经确定了人生基本的方向,实现了一定的财务自由,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了。
  但华为的裁员就是在赤裸裸的告诉人们,你们的一生注定一直要在路上奔忙,没有在哪个年纪该做什么,也没有在某个阶段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概念,老,早已不是一种资本,而是企业的负担,既然是负担,那遵照狼群里的著名法则,即是“忍、狠、滚”。既然你的“残余价值”已经不多了,你也可以走了。等你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时候,再来考虑安乐,或者一开始就不要羡慕别人阳光下的光鲜亮丽,因为你只是没看到别人背后的阴影面积。
  同时,跳出华为不谈,实际上,35岁这个年纪,一直是一个尴尬的阶段,尤其是互联网这个行业,中年危机来得格外的快。一方面,人到35岁的时候,基本已经结婚成家,家庭生活的压力非常大;另一方面,人到35岁的时候,就会希望已经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到一定程度,思维、技术等很难跟上年轻人的节奏,如果工作不稳定、不顺利,那就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了。
  另外,在中国,由于公共社会福利尚未建立,开销成本大,35岁的时候,大多属于中产阶层,还不太能够实现宽松的财务自由,加上社会投资渠道少,财富焦虑更甚。所谓的城市白领,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定位,除了偶尔的小资,更多的是对以后职业生涯的焦虑和对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健康与事业的权衡,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和车贷等的情况下,以及不甘心熄灭的梦想之光和以防万一的备用,他们的钱永远不够。
  此外,近年来,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人们的心态越来越浮躁。很多人压力大,希望逃离北上广,但又不甘心退出,也不习惯回老家后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于是,心内有不痛快,情绪也跟着上来。这时候,社交圈子的“光鲜亮丽”又一再刺激,难免就急功近利些,在30多岁这个还不足够淡然和成熟、又不甘于人后时更发凸显。
  说到现在,笔者心里也不免发慌,尤其是最近看新闻,常看到“某90后的中年妇女”“90后已经进入中年人”等字眼,惊觉想做的事太多,但时间的安排和金钱的积累都难以满足。就像一个装在透明玻璃罐中的小鱼,看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只是在一方天地中打转。眼看着自己进入名为“舒适区”的状态,自己的能力却还不能配上自己的理想。
  很多事情,你知道现实的残酷,但没落到自己头上,根本不知道那其实难以接受。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包括心理、能力和身体等状况。调查发现,一个经常生活在吵架环境里的十几岁的姑娘,一直长不高、智商也上不来,但之后生活在温馨的姑姑家后,却在后面的几年里慢慢追赶上来,智力也恢复正常,这不是“女大十八变”,而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华为塑造的环境确实不利于员工在华为之外的公司生存,只是笔者更知道,自己的希望从来不能寄托在别人感性的施与上,理性的选择才意味自己的价值无可取代,要时刻保持危机感,清楚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不至于被时代或方圆外的世界所抛弃。

原标题:中国经济能不能打破僵局,就看我们能否破解这3大困局

无论财政,货币,甚至产业政策,现在都陷入了几难的困局,整个经济就是一个僵局。未来的路径应该是不破不立,在“破”完成之前,资产价格应该是会非常不乐观的。

过去几个月,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已经全面转向,由紧到扩,后面只需要时间来等政策转向的效果,等等经济企稳回升。

原标题:《李蓓:当前的政策困局与资产价格》

今天讨论的是“政策困局”。

政策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然后就可以心想事成的。政策首先面临约束和取舍抉择,然后还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而现在,我的看法是:无论财政,货币,甚至产业政策,现在都陷入了几难的困局,整个经济就是一个僵局。未来的路径应该是不破不立。经济在未来几个月面临加速下滑,对于资产价格的话,在“破”完成之前,未来的几个月内,资产价格应该是会非常不乐观的。

判断资产价格走势,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经济能不能起来?——决定:企业盈利和商品价格。

2、流动性会不会变得更松?——决定利率、影响股市估值水平。

3、群众的信心会不会回来?——决定:市场的风险偏好 ,进而影响股市估值水平。

第一个问题,经济能不能起来?

1、基建投资的财政纪律困局。

2、民间投资的供给侧困局。

3、地产投资的房价困局、消费困局。

(1)基建投资的财政纪律困局

当前,基建很重要,它既是投资的最大推动力,也是信贷需求的最大来源。

去年,基建占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60%以上,地产和制造业合起来才30%多。

去年年底,我判断基建投资会明显下滑,现在看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从去年年底20%的增速,到上个月已经下滑到6%左右。

现在国务院说要扩大基建,市场对基建投资的回升满怀期待。但是我们要先问一个问题:

基建投资去年一共17万亿,基建的钱哪里来呢?大部分靠地方政府负债,我们测算合计10万亿,其中名正言顺借的地方债只有4万亿,更多的,是地方政府隐性负债,也就是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借的钱,我们测算大约6万亿。

地方政府如此豪放的借钱已经不止一两年了,所以,到现在,地方政府的总负债已经超过了50万亿,超过了GDP的60%。

那么问题来了,借用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教授近期一篇文章中的话:

“财政政策首要的正确目标必须是可持续性——在公共支出管理文献中表述为财政纪律(fiscal discipline)的基本含义之一,而不是经济增长。”

地方政府已经负债50万亿了,再继续一年借10万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财政部开始整顿财政纪律,并且是认真的,因为不是光喊口号,而是实质性的问责地方政府。

我们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就发现近期的若干案例。

财政部的努力显然起到了效果,我们测算的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增量只有2.3万亿,比去年同期低1.4万亿。

当我们为了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不得不放弃大幅提高隐性负债的手段以后。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的预算赤字率是2.6%,离3%的上限就差0.4%,就重回非常积极的财政政策,预算赤字打满了,也就3000亿的增量。

我们提出发行1.35万亿专项债,我不知道这个是否在预算赤字的范畴内。但是,就算不在,跟6万亿的隐性负债相比,也太小了。

所以,基建回升,面临的是无米之炊的格局,只是市场部分人士美好的愿望而已。

事实上,如果用准备阶段的PPP项目来看基建的项目储备,它作为基建投资的领先指标,已经持续下滑一年,下滑幅度近半。

本质上,我们过去几年基建做得太猛,与之对应的负债太激进了,威胁到了财政的可持续性。当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财政纪律的时候,就必然面临基建的收缩。

这就是基建投资的财政困局。

(2)民间投资的供给侧困局

从2016年开始,环保持续升温,环保是个长期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最近的环保有点运动式政治化的特征,似乎有点过激了。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上市公司领域的。

有两家上市公司:亚邦股份和辉丰股份,都属于细分行业的全球龙头,一夜之间都突然ST了。都是因为环保检查不合格,上市公司旗下大部分工厂被勒令关停。

但我相信亚邦和辉丰的污染情况过去几年应该一直如此,没有什么变化。之前地方政府默许着,保护着,甚至鼓励着,让它们成为了细分领域的世界第一。环保部门也让他们通过了环评,上了市。一夜之间,突然翻脸要求全部关停,而不是提出改进环保的意见,给出1-2年的过渡期,让企业逐渐解决问题。

第二个例子是唐山对钢铁企业环保政策的多变。

唐山是中国最大的产钢市,一个市的产量超过美国一个国家。钢铁是唐山毫无疑问的绝对的经济支柱。

在过去的1个多月,唐山对钢铁企业,基于环保的目的,要求减产停产的政策,发生了4次重大的变化。

唐山钢铁限产政策的变化:

7月底发文要求钢厂高炉限产30%到8月底

8月10号发文要求限产比例从30%提高到50%

8月17号发文要求8月底不复产

最新变化9月唐山大部分钢厂可以不再限产,部分钢厂开始复产

对于高炉来说,停产复产都不是小事,每一次停产复产的成本都是千万级的。唐山政府1个多月调整了4次限产政策,钢铁期货和现货价格随着政策的每一次调整暴涨暴跌。包括生产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的参与者都手足无措,逆来顺受。

上个月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讨论钢铁价格,其中有一段:

“前不久河北省提出,对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按照排放绩效水平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对实现超低排放的生产线或设备原则上不实施错峰生产等,这类差别化的政策就值得借鉴。”

我向唐山一家钢厂的高管请教这一差别化政策后续的影响,这位高管告诉我:“我们自己的厂子在10月可以完成改造达到超底排放标准。但是对于是否能免于被停产,没有任何把握,内心不敢有任何奢望。”

环保只是一个案例,类似运动式环保的供给侧的政策,现在我们还有不少。在这种运动式政治化的供给侧政策面前,工厂随着可能被毫无预兆的关停,企业家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没有人敢做长期投资。

要在长期鼓励民间投资,尤其制造业投资,必须废除这种运动式的供给侧调控,改成规则明确,程序透明,循序渐进。但如果这样,也会面临短期企业盈利的下滑和投资的下滑。

到上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达20%。主要的贡献就来自钢铁化工能源这些行业。而这些行业的高盈利,在需求下滑的背景下,很大程度都依赖于环保等供给侧的行政措施对产能的关停限制。

在需求依然在下滑的背景下,环保的纠偏,大概率就意味着工业企业利润的下台阶。当利润下台阶,短期企业的投资意愿也会下台阶。

这就是民间投资的供给侧困局。

(3)地产投资的房价困局、消费困局

过去3年,我们依靠鼓励居民加杠杆,实现了房地产的去库存,稳定了房地产投资。但是,任何好处都不是伴随着成本和代价的。

现在,我们无论1,2,3,4线的房价比3年前普遍翻了一倍。我们的居民负债已经高于40万亿,高于GDP的50%,如果跟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几乎相当,跟美国日本的居民负债水平已经差不多。

当整个中产阶级都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债务负担后,一旦经济略有放缓,收入略有下滑甚至收入预期略有下滑,大家就变得不敢消费,甚至直接没钱消费。

去年底有很多股票基金经理,认同经济有下滑压力,所以把仓位从周期股移到消费。我当时就说,高居民负债叠加信贷增速下行背景下,这一轮消费的防守性会显著的低于过去几轮经济周期。现在看,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从宏观的角度,今年的消费增速一度创下了过去10几年的最低水平。从微观的角度,汽车销量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在食品领域消费降级的现象也是显著的,方便面和榨菜是表现最好的,而周黑鸭的业绩显著低于预期,因为周黑鸭贵,一盒周黑鸭要20多块。

高房价唯一的好处是稳定了短期的地产投资,但是他很快挤出了消费。同时,削弱了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们政策选择是:我们明确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希望控制房价。但资产价格这个东西,只要它是由千千万万的个人决定的,它就会具有魔性。

魔性,就是无论涨跌,都会有一个自身驱动的循环加速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万千参与者的博弈和抢跑来驱动,根本控制不住。2015年的股票泡沫和后续股灾,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经典过程。你希望它慢牛的时候,它非要疯牛;你希望它温和调整去泡沫的时候,它就变成崩溃。

如果房价真的全面松动,那么:资产价格,抵押品价值,信贷需求,经济热度的循环,就会开启。只是,这将是一个向下的循环。

这就是地产投资的房价困局和消费困局。

第二个问题:流动性会不会变得更松?

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通过各种手段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成功。社会上形成一种央行万能的印象,对央行和货币政策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前一段我和一些朋友讨论钢铁产业链商品价格,在回答为什么最近黑色价格下跌时,一位铁矿石贸易商给出了如下的解释:“逆周期因子启动后人民币汇率企稳,以及人民日报喊话综合影响的多头挤出效应。”我估计央行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如此被关注。

但其实,央行远远没有那么万能。首先,货币政策的各种目标,可能面临冲突,货币政策的出台,会面临各种约束;再者,就算央行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政策传导也存在效果大大打折扣的问题。

在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就面临了一个两难的困局:

稳定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要求放松。

稳定人民币汇率要求收紧。

在7.0附近,各种政策信号都表示央行不希望短期继续贬值。

物价上涨压力对货币放松也形成制约

天灾引发的菜价上涨压力

在政策目标所要求的政策手段互相冲突的情况下,央行现在估计是纠结和尴尬的。

假定央行选择不要节操:不在乎物价,也不管汇率,就是要大放水保增长,保金融体系稳定。又会怎么样呢?

央行只能决定基础货币,广义货币需要靠信用扩张来创造,而信贷扩张,是三位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央行 决定 “信贷额度”

居民、企业、地方政府 决定 “信贷需求”

商业银行 决定 “放贷能力和放贷意愿”

第一位嘉宾说央行的政策已经全面转向,我并不反对。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央行对信贷额度已经全面放开,银行间利率也持续下行。

但是,因为财政部督导地方政府,严控隐性负债,而地方政府是过去几年信贷需求最大来源,所以,信贷需求没了。

而企业投资意愿一直不高。如上面讨论,在运动式的环保等政策面前,更是不敢投资,也不会带来信贷需求增量。

后续如果3,4线房价不再上涨甚至松动,居民购房冲动下降,居民部门的信贷需求也会下行。

再来看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和放贷意愿。

过去10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过程,我们的银行体系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在银行体系里的总资产占比迅速提升,从之前的不到5%,上升到超过20%,总资产绝对值超过60万亿。

小银行的问题我反复讨论过,现在事情的发展跟我之前的判断是比较一致的,最近若干家小银行的坏账率被爆出超过20%,实质上已经破产。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小银行怎么会有放贷能力和放贷意愿呢?

对于股份制以上的大银行来说,也存在放贷意愿的问题。举例来说:以前之所以肯贷款给显然没有还款能力的城投项目,是因为地方政府担保了,但现在地方政府不能违规担保了,商业银行也就不愿意或者不敢贷款了。

当前事实上的情况是:信贷额度很松,但是没有信贷需求,商业银行在用票据填额度,广义信贷(社会融资总量)持续下滑。流动性淤积在银行间,但进不到实体经济,也进不到股市。银行间利率持续下行,但部分领域的民间的利率明显上行,举例来说,全国前50的房地产公司的类信托产品融资成本,从去年的10%上升到最近的近15%。

经济学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来讨论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就是央行怎么放松,信贷和经济也起不来:“把马拉到河边,但是它就是不喝水。” 现在我们就进入了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过去20年我们都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而现在却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这就是债务周期的魔力,直到5年前,我们的居民杠杆都是很低的,地方债务杠杆都是合适的,房价在全球看,从要素成本的角度比较,都是有竞争力的。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去加杠杆。但是,最近5年,我们加杠杆加得实在太快了,房价也涨得太快了,耗尽了政策空间。

而且,我们要饮的不止一匹马,是一草原的马群,所以还需要草原上有一个通畅的河流水系。现在不仅我们的马不爱喝水,河流水系里有些支流还枯了,没水可以喝。

第三个问题:群众的信心会不会回来?

改革,是当前精英阶层普遍的期待。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达到普遍的满意。比如大家满怀着对减税的期待,结果无论普通白领还是民营企业,无论创投基金还是明星工作室,最近税务负担其实都是提高的。

改革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当前国内的利益分配和资源分配太偏斜,抑制了社会的创造力和效率。所以改革的本质是要对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从而激发受益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就会存在潜在利益受损,而潜在利益受损方,多是当前国内的实权阶层和实权机构。所以,改革的阻力是很大的。

而且,就算冲破阻力,成功实施改革,虽然长期有利,往往也会伴随短痛。比如房产税改革,是稳定房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短期会带来地产销售下滑,房价下滑,投资下滑的短痛。

为什么我们会面临如此之多的政策困局?

最近有两个被热议的女性影视剧角色:一位是在最近很热的好莱坞华人电影中的杨紫琼,一位是在电视剧如懿传中的周迅。杨紫琼演男主角的妈妈,脸上有明显的皱纹,但是看起来优雅美丽有气质。周迅演一位少女,被普遍评价为面部僵硬,颜值崩塌,非常尴尬。

美容届专业人士指出:周迅的脸为什么这么僵,不是因为人老了,而在于打了太多针,打成了整容脸。

人的老去是自然规律,坦然面对也能得到自然的跟年龄匹配的美丽。但如果不恰当的手段人为对抗自然规律,结果就是僵硬的整容脸。

后发经济体追赶的过程,随着人均产出和收入的提高,经济增速的下台阶是普遍规律,也是资源和要素约束所要求的。而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也是一种自然规律。这都好像人的变老,不可抗拒。

如果长期采取过激的经济刺激政策,比如持续高强度负债搞基建,比如激励居民负债刺激房地产推高房价,就好比给经济打整容针,打多了之后。经济就会陷入各种困局,政策腾挪空间变得非常狭小,整个经济格局变得像周迅的脸一样,僵硬。

虽然当前我们面临很多的政策困局,但是也需要看到。从长期资源禀赋的角度,中国的优势还是非常突出的。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高储蓄率使得中国具备高的资本积累能力,勤劳使得中国具备了全世界最高的劳动参与率,重视教育使得中国具备强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进步的潜力。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要素:人、资本和技术,中国均强。而过去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还具备了全世界最完善的,无可替代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国经济的长期底子是好的。现在的问题,只是过去多年过激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经济格局僵化,政策选择困顿。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后续大概率会到来的经济衰退,会帮助经济出清,也会帮助中国经济摆脱政策困境。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财政约束硬化,财政纪律整顿的背景下,基建投资起不来,考虑到存量项目储备的消耗,反应到新开工和投资存在时间滞后性。基建投资后续将会继续下滑。

今年以来资金来源增速只有6%,投资增速10%,但新开工增速高达15%,7月单月高达30%。新开工的高增速是企业集中赶工的缘故。从资金来源和投资增速来看,这种赶工中期是不可持续的。

从择时的角度,我们自己基于大样本做了一些调研和分析,包括对地产企业资金需求的调研,对房建新订单的分析等等,得出的结论比较一致:未来1-3个月,地产新开工面临明显放缓的向下拐点。

如之前分析的民间投资与供给侧的困局。制造业投资最近的小幅改善,很大程度是因为环保压力。包括工业企业的退城入园,包括工厂的环保升级等。在融资环境收紧,且政策不确定很高的背景下,制造业不会趋势回升,大概率只是低位震荡。

9月起美国开始对中国的部分出口商品征税。所以之前自然存在一切提前出货的行为,到7月为止,出口并无下滑。逻辑上很自然的,9月正式收税以后,出口也会下一个小台阶。

消费的下滑已经体现出来。家电和汽车都是典型,终端销售都已经转为负增长。但消费下滑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还没有不够明显,家电和汽车的产量都还是正增长的。因为渠道库存在持续累积。

但是,渠道库存已经位于历史同期的最高位,随着经销商的资金变紧,随着经销商的信心不再坚挺,从补库存转为去库存。消费的下滑将开始向上游生产商传导。届时家电汽车的生产将会下台阶转负。从而影响对上游工业品的需求。

总结来看,需求的5大来源中,只有制造业投资可能是低位震荡,另外4个:地产、基建、消费、出口全都面临下滑,有些甚至是下台阶式的下滑。所以,未来几个月,经济将出现加速下滑的阶段。企业盈利也会对应出现加速下滑。

1、摆脱通胀对货币政策的约束。

2、摆脱经济对高强度基建和地产的依赖,当基建和地产下滑完成后,基数变低,对经济的拖累也就不会再存在。

3、以美元计价的要素价格下降,包括土地价格,利率,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下降,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4、资产价格的下降,金融行业的萎缩。鼓励更多的人才进入实体经济,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率的工作。

5、部分僵尸金融机构的重组出清,改善金融体系的博弈格局,提高金融体系的健康程度。

6、有利于倒逼真正的改革。历史上每一次真正的深刻的改革,都发生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我们相信领导层的智慧和魄力,真正深刻的改革将会出现。

所以,不破不立,当经济衰退出现,也就是经济出清的过程完成,新的希望自然诞生。

后续经济的驱动力是什么?

自2012年以来,我们的制造业投资已经持续下滑7年。同时在这7年中,制造业,无论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作为一个整体几乎没有拿到贷款增量。一方面持续的低投资是的我们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明显提高,一方面制造业的杠杆已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过去2,3年的企业盈利复苏也使得企业具备了投资的能力。也就是意味着,新的一轮制造业投资也就是产能投资,具备了启动的土壤。

当前对制造业投资的抑制,是高要素价格和高政策不确定性。当衰退完成:利率下行,土地价格下行,钢价铜价也变得更便宜。当改革出现,信心恢复。制造业投资自然会启动,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

经济加速下滑对债券构成支撑

美元加息周期下,人民币维稳需求对债券有压力

CPI上升压力对债券构成压力

地方债加速发行对债券构成阶段性压力

部分商品已经进入下跌趋势,部分商品因为供应的收缩还在高位。

参考2008年的石油和焦煤的案例,在需求趋势性下滑的背景下,供应收缩可以提高价格的区间,延迟见顶的时间,但无法阻挡最终必然到来的大跌。

环保等供给侧政策并非单向运行,如果引发了较为激烈的矛盾,存在被纠偏的可能或者摇摆的空间。最近已经有一些政策纠偏的迹象。

盈利下滑最快的阶段还未到来

金融风险释放最激烈的阶段也未到来

估值水平和风险偏好还有一定下行空间

2019年可能出现大级别底部,迎来新一轮牛市

制造业投资回升,开启新一轮经济周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甩卖库存咱喊口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