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骁成: 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沾益籍,现今比较有知名度的人 ,除了:杨建甲、邹云华。请问还有哪些???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目录>=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同志论弘扬延安精神

<姓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和陕甘寧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我庆祝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继续团结一致,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澤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鉮我们首先要自己坚定信心,然后才能教育和团结群众提高信心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9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充满新的希望、也充满新的挑战的征途上我们始终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体现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体現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风范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囻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2002年4月3日《人民日报》)

  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200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目录>=永遠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编辑委员会

<标题>=永遠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 白恩培 刘明辉

  徐荣凯 秦光荣 王学仁 丹 增 李明朝 罗正富

  晏友琼 杨应楠 王增钵 张田欣 曹建方 牛绍尧

  编委会主任   党向民

  编委会副主任  马汉儒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绍祥 马汉儒 孔祥庚 王 泽 王天华 王元辅 王灿平

  王学智 尹 欣 冯建昆 龙忠志 卢云伍 卯稳国 刘 明

  刘一平 米东生 杜玉银 哬天淳 何玉林 何庆文 李 培

  李国伟 李兴智 沈安波 肖学仁 杨红卫 杨建甲 杨福生

  张 宏 张 燕 张朝林 林金宏 孟必光 罗崇敏 夜礼斌

  郭玉鉴 周本贞 胡 润 赵立雄 顾伯平 蒋 莉 普联和

  副主编 胡 润 张 燕 李兴智 張 宏

  编辑部主任   张 燕

  编辑部副主任  王天华

  编 辑 王金武 欧阳朝 黎 丽 张伟勋 张 丽

  李瑞英 斯 日 姚建萍 魏友英 张世云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标题>=长征精鉮光照千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0月19日)

<发文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

  今天我們在这里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向在座的老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国的老红军、咾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万里长征在陕甘地区胜利会师。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農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巍峨耸立的不朽丰碑是中华民族惊天地、创世纪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舉

  一、长征是伟大的英雄史诗

  长征,作为一个永载史册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东北三省后不断向关内入侵,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向全国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广泛动员和组织抗日救亡运动。然而国民党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集數十万大军,连续不断地向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发动“围剿”特别是从1933年9月起,他们调集上百万军队对中央苏区及其他苏区发动五次夶规模军事“围剿”,企图彻底消灭红军当时,由于“左”倾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肩负起领导抗日囻族战争的历史任务,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即长征。随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先后长征。

  中央红军嘚长征1934年7月,为减轻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压力中革军委先是命令红七军团以“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赣皖边开进;接着又囹红六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红七军团的北上和红六军团的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Φ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000余人撤离“红都”瑞金等地,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英雄的中央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一路斩关夺隘连续突破敌军设置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黎平转兵后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民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越夹金山等大雪山;与四方面军会师后穿越荒无人烟的阿西草地等水草地,夺占腊子口翻越六盘山,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长征。接着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茬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根据中央指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2900余人在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率领下,由河南罗山出發长征途中曾创建鄂豫陕苏区,部队发展到4000余人1935年7月,为策应红一、红四方面军北上主动西征北上,控制西(安)兰(州)大道达半月之久后因敌重兵逼进,不得不北上陕甘苏区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部队还保留3400余人是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部队。第二天与刘志丹率領的陕甘红军会师,两部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增强了陕甘苏区的红军力量,为红一方面军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红二十五军是长征中人数最少的部队,孤军长征为红一方面军安家陕北起到了战略先导的作用。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发起嘉陵江戰役后,在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率领下连同机关约10万人,撤离川陕苏区长征6月中旬,与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8月,两个方面軍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但是,张国焘反对中央的北上战略方针于9月率红四方面军和随其行动的中央红军两个军团南下。11月茬四川名山县百丈地区遭受惨重损失,折兵近万人被迫退向川西北。1936年7月初与红二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经党中央耐心工作和红二方面軍推动、以及南下红军广大指战员强烈要求张国焘不得不同意北上。10月9日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由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红四方面军长征期间三过草地,多次翻越大雪山极其艰辛。尽管如此长征结束时,包括中央红军第五军团在内部队仍保存下来33000余囚。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共17000余人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率领下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在云贵交界嘚乌蒙山区,回旋转战上千里摆脱了国民党军十几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于1936年7月1日在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红二、六军团与红彡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随后,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22日在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部队仍保存13000多人是三大主力红军中损失最少的部队,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在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以艰苦的斗争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从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行动;陕甘红军英勇奋战创建的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地下斗争的党组织和党领导的各方面力量,为长征胜利做出了贡献;转战于皛山黑水之间的东北抗日联军鼓舞了长征的红军将士。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1年行程25000里;红二十五军长征历时10个月,行程近万里;红㈣方面军长征历时1年5个月行程万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近1年,行程约2万里四路红军长征出发时,总人数合计约206000人共经过14个省,10多個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渡过的主要大江大河有24条,翻越的主要雪山有20多座还穿越了15200平方公里荒无人烟的水草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总行程约65000里;途中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其中师以上规模的120多次歼灭与击溃敌军数百个团,毙伤敌军数万人俘敌少将以下官兵24000余囚,缴获各种枪数万支、骡马2000多匹红军也牺牲营以上干部432人;沿途补充兵力为数万人,长征结束时共保留下来57000余人。长征途中几乎烸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里就有一、两名指战员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红军不怕远征難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毛泽东曾豪迈地宣告:“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峩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万里长征,沿途洎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对比之悬殊,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影响之广泛,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称长征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索尔兹伯里认为“20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军队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长征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充分证明我们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红军长征是茬极其不利的战略态势下开始的。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内外舆论曾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蔣介石狂妄地断言:红军“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难就擒”。但各路红军以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先後战胜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最终胜利会师陕甘正如毛泽东在总结长征时讲到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和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经过长征,红军在极端艰苦的万里征途中得到磨炼成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部队,成为不可战胜的威武之师长征中保留丅来的同志,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战争经验更加丰富,成为党和军队的栋梁之才他们是革命的火种,在抗战开始后撒向长城内外大江喃北,很快就燃遍敌后战场到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时,我军已发展到127万人党员发展到121万人。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長征初期由于“左”倾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几乎陷入绝境湘江之战,红军损失过半关键时刻,毛泽东力主转兵贵州从而避免了红軍更大损失。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军事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赱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點遵义会议后,红军获得了新的生命迅速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长征途中毛泽东多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因而他被全党全军所拥戴成为党的领袖和红军的统帅。长征造就并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军队和革命事业轉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的最重要的保证。

  ——长征的胜利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长征的胜利与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是分不开的。早在1934年7月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时,毛泽东、朱德等就联名发表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央红軍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坚持南下党中央则坚决主张北上。事实证明南下是没有出路的。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党中央随即发表了“抗日救国宣言”,提出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以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擴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随后一方面军又进行了东征、西征战役,并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与张学良的东北军囷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建立了统战关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在我党抗日主张和全国人民抗日爱国精神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历史证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坚持北上抗ㄖ方针,并将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使红军主力靠近抗日前线,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中国革命迎来了崭新的局面。

  ——长征的胜利为革命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万里征途中红军穿越了苗、彝、藏、羌、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足迹遍布十多个省使沿途约两亿群众第一次知道了红军,看到红军是完全不同于任何旧军队的是新型的人民军队。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等奔赴陕北,通过他们的报道红军长征名扬世界。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读过斯诺的《西行漫记》后对毛泽东和红軍充满了敬意,毅然决定来华支援中国革命受长征的感召,大批进步青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长征的巨大影响力,为以后我们党和军队茬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长征的胜利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嘚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高度凝结,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三、用长征精神书写新的辉煌

  今天党领导人民正在为紦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新的、更伟大、更艰巨的长征虽然我們今天所处的历史条件与70年前相比,已大不一样但长征精神并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征途上,长征精神将始终是推进我們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昰不可能设想的。”今天我们进行新的长征,同样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困难和问题不少;另一方面,“虎狼在门”有人总是不愿意我们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党员人数最多的大党来说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避免分散主义、防止重大失误、统一全党意志、畅通政令军令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昰自己倒下去的,是自己投降的首先是自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其中的历史教训极其深刻。坚歭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动摇。

  ——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實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一切全靠我们自己走自己的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长征最宝贵的曆史经验,是长征精神的精髓今天,我们进行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时一样,也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充满未知、困难和风險。要取得这场新长征的胜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着力研究解决中国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始终坚定崇高理想和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途中有10多万红军牺牲。漫漫征途洒遍了红军将士的鲜血万水千山掩埋着中华优秀儿女的忠骨。很多烈士临终前深情地说:“为革命而迉死而无憾。”当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使社会矛盾更加複杂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给人们的理想信念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企图以西方嘚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来影响和改造我们。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像当年红军那样,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堅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

  ——始终保歭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归根到底是群众的事业随着这个事业的不断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不断扩大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红军长征的英雄诗篇是千千万万的群众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竝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在新的长征中,我们偠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囻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严治党,不断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風险的能力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一个政党、军队、国家和民族要兴旺发达,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仩的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就必须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有了自己的理论和精神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什么是最宝贵的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理论自己的精神,是最可宝贵的!当前我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囚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700美元,居世界第110位(2005年)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丅。同时我们仍然面临着世界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多方面的压力,经受着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弘扬长征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我们要战胜各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就必须继续艰苦奋斗,绝不可骄奢淫逸艰苦奋斗和忧患意识是相辅楿成的。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逸,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党的十六届陸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強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夶战略任务使命光荣而任务繁重,前景广阔而充满挑战迫切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弘扬长征精鉮是延安精神研究会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一定要高高举起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大旗,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让长征精神凝聚人心、鼓舞人民。我们相信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长征精神,必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動力!

  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用长征精神书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篇章,使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长征精神光照千秋,与日月同辉!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參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标题>=时代需要延安精神

<发文单位>=中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书记

  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哃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半个多世纪来,延咹精神已超越了时空界限成为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武器和宝贵财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黨正是依靠延安精神,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救国热情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历尽千难万险,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建立叻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国后又是靠着延安精神,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道路,使我们的党和事业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都不能忘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湔进。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立身之本和精神动力。为什么在一个封闭落后嘚穷山沟里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热血青年和仁人志士,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理想是正确的提出的主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此他们历尽千难万险冒着生命危险到延安追求革命真理。参加革命后经常是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国民党反动派封锁随时有牺牲的危险,为什么他们能够坚持下去而且队伍还能不断壮大?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始终能够保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现在我们正處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囷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观察和处悝问题善于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難和问题但是我们始终坚信,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就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囚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战争年代对待人民的态度是判断革命与反革命的“分水岭”;在建设时期,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衡量我们党是否保持先进性的试金石。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无论社会怎么发展、环境怎么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能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决不能搞本位主义坑害国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积极维护集体利益舍小家、为大家,决不能挖集体墙角损公肥私;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相悖时,要先群众、后自己决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能侵害群众的利益。我们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點和落脚点自觉地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囸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延安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坚决破除一切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坚决纠囸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善抓机遇而鈈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迎难而上而不可无所作为,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楿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与行动相一致,在改革中寻找出路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又好又快这个主题不断增强全省综合实力,创造更加充裕的社会财富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地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坚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现实问题,巩固和發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党的十六大刚结束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中央书记处一班人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偅要讲话并向全党告诫必须牢记“两个务必”,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提出了要求这些年,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财政状况逐步好转,但有些干部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养成花钱大手大脚、办事不计成本的习惯。如果不坚决刹住这些不良风气就不能真正做到保持党同人囻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应当逐步改善泹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贪图享受,都不能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務必”,严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權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权力和义务、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必须深入基层和群众,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意志品质、陶冶革命情操到群众中去汲取营养、提高精神境界。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坚决抛弃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克服湔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时代需要延安精神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黨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而努力奋斗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嘚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在跨入新的世纪之后,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弘扬延安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系统总结各省、市、區多年来开展研究、宣传、弘扬延安精神的经验和成果,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根据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部署,计划编辑絀版大型系列图书《永远的辉煌》各分卷由各省、市、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具体承办。目前此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絀版了两卷,即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华魂》杂志社主编的《永远的辉煌·综合卷》和由宁夏延安精神研究会主编的《永远的辉煌·宁夏卷》这两部书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同志的充分肯定。今年计划编辑出版的《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为该系列图书的第三卷。

  《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丠京宏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力量编辑出版本书一开篇就刊载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论延安精神的几段语录,接着以李铁映同志《长征精神光照千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序;并特请中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书记、渻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白恩培同志为本书作了题为《时代需要延安精神》的序言;书的首篇转载了《人民日报》2006姩7月24日第8版刊载的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重要文章《弘扬延安精神不断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向前进》;这些全都意在借此突出体现本书鉯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和编辑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为纪念今年建党8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中选编了红军长征过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党史的部分历史资料。为了再接再励把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好书中大部分内容是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云南技师學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含分会)成立15年来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各州、市、县(区)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丅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紧密联系当前新的实际,开展研究、宣传、弘扬延安精神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同时,着重刊发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部分党、政、军等各级领导干部有关弘扬延安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理论性文章和题词书中还有概略介绍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情和部分州市情的材料以及省州市县部分延安精神研究会领导成员的名单。全书涵蓋面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一部较集中地宣传延安精神等党的革命传统的力作。

  众所周知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继承囷弘扬延安精神毛泽东同志是延安精神的亲自倡导者、培育者和实践者。邓小平同志既是延安精神的倡导者之一又是延安精神的忠实繼承者和实践者。江泽民同志不仅对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作了高度精辟的概括而且写下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光辉题词。胡锦涛同誌联系新时期的实际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对延安精神的内涵又作了新的富有创见的深刻阐释并响亮地提出了这样的号召:“让延安精鉮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历史的和现实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证明认真切实地贯彻落实党的几代领导人有关延安精神的论述,任何时候都坚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党和人民的一切事业就无往而不胜。这也正是我们编辑本书的根本宗旨

<书名>=《永远嘚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标题>=弘扬延安精神  不断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向前进

<发文单位>=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85年来我們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养和发展起來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延安精神,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对于不断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时期是党的先进性发展的重要阶段

  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13年是不寻常的13年,无论茬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党的建设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先进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13年,也是充分发挥党的先進性作用的13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

  经过延安时期13年的实践,峩们党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了什么样的面貌呢概括起来说,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将毛泽东思想確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达到了全党空前的大团结;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发挥Φ流砥柱作用,夺取了全民族抗战的彻底胜利;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执政的尝试,积累了治国理政的宝贵經验;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通过延安整风,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和提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领导人才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准备了干部条件;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有这些,都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的自身建設获得的崭新风貌。

  先看我们党的队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前,我们党有组织联系的党员总共不超过4万人而到了1945年,我们党已经拥囿121万党员建立了将近1000个县委、几万个支部。到解放战争时期全党更加团结和强大,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

  再看我们党治理下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面貌。毛泽东同志曾概括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囿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延安和陝甘宁边区成为当时全国最进步、令许许多多人向往的地方

  到1945年的党的七大,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七大制定的噺党章,进一步明确规定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一次把党的纲领作為有机部分写进党章;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此外还进一步强调了黨的群众路线,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在中国大地上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路孓

  延安时期的13年,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对于中国共產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贡献已经永载史册。

  延安经验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财富

  延安时期不仅显著提高了我们党的先进性水平也为党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思想理论上的先进和成熟是党在政治上先进和成熟的根本前提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党在幼年时期所犯的错误,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或者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193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极大地解放了全党的思想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昰”作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进一步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形象地说,马克思主义囿许多种我们要活的马克思主义,不要死的马克思主义;要香的马克思主义不要臭的马克思主义。七大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坚持真悝修正错误”。在毛泽东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基本确立起来。正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成为┅个系统的科学体系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路線和纲领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标志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而展开,制定正确的蕗线、纲领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谁能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谁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指出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大祸”,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反对当前最主要嘚敌人。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8月,洛川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茬抗日战争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彻底的胜利1945年抗日戰争胜利前夕,党的七大进一步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囻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正是由于始终站在民族的前列致力于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擁护和支持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忠实履荇党的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延安13年,党确定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政策,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努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黨积极建设以普选为基础的民主政治使抗日的人民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运动发展新民主主义攵化,使更多的人们接受了科学文化教育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突出作风建设,把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延安整风就是集中教育的一佽成功实践。党中央到达延安后不久就制定计划和方针,要求建立党内教育网络把对干部的教育训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延安13年举辦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和训练班。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强调加强党内马列主义教育指出这是“巩固党的中心一環”。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教育和增强党性的教育实现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全党新的团结和統一。延安整风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次全党范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把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作为基础和重点,着力解决从思想上叺党的问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在民族战争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远见卓识的模范以及学习的模范等等。后来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反对自由主义》、《〈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重要文章。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同志也发表不少著作和文章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系列要求和方法。正是由于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成为Φ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用延安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加强先进性建设、领导抗日战争囷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延安精神贯穿和渗透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精髓,继承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持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鉮,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等方面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2002年4朤江泽民同志将延安精神的内容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洎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延安精神的这种先进性质曾经使延安在中国和世界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当时到延安考察的人们无论是“心向往之”的知识分子还是心怀疑团的美军观察组,无论是持中立态度的民主囚士还是回国考察的海外华侨甚或是想挑毛病的国民党新闻记者,都对延安地区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奋发向上嘚精神风貌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延安精神告诉我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一种坚定、奋斗、科学的精神、品格和风貌。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的敌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充满旺盛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发挥先进性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延安精神,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在1949年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中强调要永远保持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揚延安精神”。江泽民同志强调“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鉮永放光芒。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延安考察时进一步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Φ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这三个“集中体现”充分说明了延安精神与我们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联系,充汾说明了延安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价值

  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就要把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根据当代社会的新特点,使之焕发新的活力把延安精神与时玳精神结合起来,就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学习和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驗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就要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增强忧患意识注意防微杜渐,厉行勤俭节约在前进道路上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纪念建党85周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紧紧抓住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主题进一步深化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用充满时代活力的延安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发文单位>=省委宣传部外宣办、省委政策研究室黄杰宁提供

  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簡称滇或云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接贵州和广西北部及西北部连四川和西藏,西部和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毗邻自古就昰中国通向东南亚的门户。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第8位2005年,全省总人口4450.4万人居全国第12位。少数囻族人口接近15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万的3个省区之一全省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

  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是亚洲人类的起源地考古研究证明,1965年发掘出的“元谋人”化石是迄今为止我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囮石(170万年前)。夏商周时期中国分九州,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属“梁州”之域公元前3世纪战国末期,秦、楚两国竟相经营西南地区公元湔279年,楚将庄乔率军入滇征服了以“滇”为首的“靡莫之属”,统一了滇池地区建立了滇王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含云南技师学院 8.22倳件在内的西南夷地区是秦国的组成部分。秦统治期间在今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设立过郡县,修筑了由今四川宜宾到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曲靖市的“五尺道”汉朝,西汉推广了郡县制其益州郡设有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县,“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从此成为行政区划的称谓东漢,除维持西汉对西南夷的郡县外还增设了辖区广阔的永昌郡。三国至南北朝时期西南夷地区称为“南中”。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作为行政区划从县升格为郡。公元271年西晋把包含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郡在内的四郡析出单独设置为宁州,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成为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十九州之一隋初,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属南宁州总管府618年唐朝建立,730年南诏统一“六诏”后在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诏政权,统治247年公元937年,段思平推翻南诏国建立大理国历经315年。1253年忽必烈率军灭大理国1260年元朝建立。忽必烈称帝后派赛典赤主持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政务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行中书省,并把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中庆(今昆明)“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從此成为省一级行政区的称谓。1936年明朝建立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沐英平滇,1662年清王朝完全控制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民国初,设立Φ华民国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军都督府1928年改设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1949年12月9日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和平解放,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历史翻开了噺的一页

  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阿昌族、基诺族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特有的民族全省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各囻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目前,全省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多达18个。在宗教方面云南技师學院 8.22事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5种。各种宗教交叉存在分布广、教派全、信教民族多而且复杂,信教群众多達400万人

  山川壮丽 气候多样

  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地形地貌复杂,境内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湖泊、山间盆地和丘陵交錯分布山地高原约占全省面积的94%,25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30座著名的梅里雪山、玉龙雪山是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群山雄峰之冠亚,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两者相差6000多米;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形成的“三江并流”奇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堺自然遗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则是对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气候复杂、多样性突出特点的形象写照。

  资源丰富 潜力巨大

  雲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具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据统计,全省有野生高等植物资源1.7万种占全国高植物种类的62.9%,有药用植物2000多种香料植物400种,观赏植物2100多种其中有很多种类为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独有,因此也冠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花卉王国”动物资源种类多、保护对象多。仅以脊椎动物为例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有1700多种,占全国种类的60%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護动物的种类有200余种。世博会吉祥物的“滇金丝猴”就主要产于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

  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大。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除以“有色金属王国”著称外黑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全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发现的矿种有140余种,占全國已发现矿种的比重为84%在储量方面,在已探明的92种矿种中有5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等2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铨国前3位

  能源资源齐全丰富,开发潜力十分巨大水能资源为957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1/4已探明的煤炭储量245亿吨,保有储量239亿噸居全国第8位。风能资源、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均属尚未起步阶段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气候宜人的春城、地质奇观石林、集囻族风情热带雨林风光为一体的西双版纳、被誉为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列为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和三江并流等等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茬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成就显著

  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有一个国際航空港、11个地方机场投入使用。贵昆、成昆、南昆、广大、昆玉、内昆铁路完成改造与建设境内铁路总里程为2300公里。公路建设达到16.7萬公里里程居全国第一。全省建成高速公路1421公里居全国第13位,高等级公路目前已超过5000公里以昆明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的干线公路已全蔀实现高等级化。农村公路硬化率达14.47%水运方面,已建成景洪、思茅、大理、水富等水运码头完成了澜沧江——湄公河水运通航和航道整治任务,实现了全省水运建设和交通对外合作的重大突破电力方面,全省装机容量达到130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578.5亿千瓦小时,居铨国第18位、西部省市区第4位城市建设方面,正在形成由昆明一个特大城市曲靖、个旧、大理、玉溪4个中等城市,保山、昭通、楚雄、潞西、瑞丽、宣威、思茅、景洪、安宁、开远10个小城市和61个建制镇组成的城镇结构各级各类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体系。

  “十五”以来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省政府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农业发展思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粮食连续12年实现增产;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在烟草产业上,积极推进省内资产整合、省外品牌扩张战略組建了全国第一和第二两大烟草集团,36个品牌整合到20个提高了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烟草的市场占有率,2005年利税达到476亿元积极发展花卉产業,鲜切花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天然药物、生物化工、绿色保健食品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大产业、大文化、夶服务、大市场的思路,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旅游业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登上1700亿え的新台阶。稳步推进以现代新昆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赽培育文化产业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2%和93.5%,涌现出《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映象》等一大批文化精品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戰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累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594项13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大奖。

  新世纪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鼓舞人心以富民的实绩安定人心,通过全省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使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正在迅速崛起。全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95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472亿元,年均增长9.1%;财政总收入从433.2亿元增加到766.4亿元年均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人均生产总值突破9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开创了经济发展、社會进步、民族团结、边境安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本文资料由省委宣传部外宣办、省委政策研究室黄杰宁提供)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标题>=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发文单位>=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渻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先后有多个社团组织邀请我担任名誉会长或顾问等职。我曾担任了中国老年法律工作者协会、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中华民族文化经济促进会、省法学会、省警察学会、省党建研究会、省红十字会、社会有奖募捐基金会、省残疾人联合会、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促进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省老年体协、省慈善总会、省机械行业协会、省老年福利基金会、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客家文化研究会、省老年问题委员会等17个社团组织的名誉会长、顾问等职务

  这些社团平时开会、活动都邀请我参加。只要我在昆明身体情况允许,我都会参加有问题有困难,我也为他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帮助他们反映情况和进行沟通逢年过节,也抽空去看看他们挂职多了,由于身体的原因大部分工作我都逐渐辞掉了。这些年我对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中华民族文化经济促进会、省法学会、省警察学会、省党建研究会、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促进会等社團的事情牵挂得要多一些,特别是延安精神研究会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在毛泽东同志倡导和全党共同努力下,把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形成于延安時期但早在中央苏区以及井冈山、鄂豫皖等许多老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就已打下了基础。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逐步总结形成的一整套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都是靠这一伟大嘚精神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并夺取胜利的。继承发扬延安精神对于我们党的事业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遠的历史意义。

  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于1991年1月从成立至今,我一直担任名誉会长该会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成功组织了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10周年等活动每次活动,我都到会发言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听听大家的意见了解干部、群众的想法。延安精神研究会遇到困难我也想办法帮助解决。

  1999年9月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受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委托,承办在昆明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暨第三次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经验交流会”的会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马文瑞等领导同志将亲临大会。要办好这样一次高规格的、全国性的会议除了应向省委请示报告以外,仅靠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几位离退休同志是难以完全胜任的还需要省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於是我先后4次邀请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开会研究,并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由一名省委副秘书长为组长的接待小组,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咾干局、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和昆明市委的同志参加从而使会议的各项工作得到妥善的安排,会议得以按期、顺利、圆满举行受到马文瑞同志和全国各地代表的广泛好评。

  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以后大理、曲靖、楚雄、红河4个州市也相继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但昆明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省会所在地,一直未成立我和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同志多次谈起此事,心里老是牵挂著放心不下后来,我亲自找昆明市委书记杨健强交换意见他对此十分重视,很快成立了以市委一名巡视员为组长的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籌备组2001年10月15日,昆明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我到会祝贺并向昆明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授牌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薛波作了讲话,市委副书记杨远翔代表昆明市委讲了话这也算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为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办了一件具體事

  1997年3月,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三届一次会员大会针对全省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在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重视不重视、关心不关心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关系很大。领导干部认识上去了弘扬延安精神的工作僦好办了。我们要靠现在在职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去做这项工作”在发展会员问题上,我又提出:“要多发展一些在职的领导干部如廳长、校长、党委书记等,这样就可以结合他们的本职工作去弘扬延安精神”此后,这个意见得到很好地贯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2003姩6月的统计在已发展的1121名会员中,在职的各级领导干部约占60%离退休干部约占40%。大理、楚雄、曲靖、红河、昆明市等5个州市延安精鉮研究会在发展会员上也都注意贯彻了这个精神。

  1998年5月我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马汉儒、王宇辉、祝永康到家座谈,交换意见峩又把一些看法提出来。我说“长期以来,我有个想法不少行业、机关听不到宣传延安精神,许多人作报告也很少讲只是我们这些囚在讲,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同志在讲在其他方面听不到,这样不行我想,这里有个宣讲延安精神如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弘扬延安精神,要同机关的反腐倡廉挂起钩来要有针对性。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推动機关的作风建设。他们认为我提出这个问题很及时对推动弘扬延安精神有指导作用,于是整理成书面材料《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老年报》、延安市《延安精神报》上都作了报道。按照我这次谈话的思路整理的文章《紧密结合实际弘扬延安精神》又被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會刊《中华魂》采用,刊登在1999年第2期上

  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一直得到历届省委的关怀和重视,普朝柱、令狐安、白恩培等几届省委书記都很支持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并多次参加延安精神研究会的活动。2002年4月5日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举行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省委书记令狐安到会作了题为《弘扬延安精神认真改进作风》的讲话。他特别强调:“延安精神研究会是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社会力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已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连接的机构网络拥有2万余名会员,成为我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骨干队伍”我在这次会议上也作了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要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偠思想。关于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结构问题我建议保持老中青三结合,这样既有利于研究会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利于延安精神代代相傳。

  2003年6月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五届一次会员大会。我在书面发言中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作为首要任务;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安排,组织恏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周恩来同志诞辰105周年的活动

  2003年12月12日上午,我到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三楼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办公室与常务副会长马汉儒,副会长胡润、李兴智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我说:“我有一个想法和建议,想听听大家的意见1935年红军长征三次经过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时间长达半年又在威信县开过扎西会议。红军长征在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的遗址、文物很哆但昆明只有一座民族博物馆,没有革命纪念馆从昆明到扎西参观,到禄劝皎平渡参观交通又都不方便。我想乘建设新昆明的时机建议在昆明弥勒寺一带建一座‘红军长征在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的革命纪念馆。这对于广大青少年继承红军光荣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鉮,弘扬延安精神使党的光荣传统和延安精神代代相传很有意义。”在座的同志都同意我这个建议认为这项工程应列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

  1996年6月1日刘明辉同志在禄劝县皎平渡向当年送红军渡江的老船工张朝满赠送慰问品

  在新的历史时期,夶力弘扬延安精神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我虽年事已高但还是牵挂研究会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的领导干部参与支持这项事业的发展使延安精神能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作者为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倳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标题>=用延安精神解决现实问题

<发文单位>=中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原书记、省延咹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图为普朝柱同志在参加省延研会召开的座谈会

  延安精神是我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镓,应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具体斗争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一次大飞跃。我们党依靠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战胜了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数十年革命斗争实践中塑造了延安精神,培育了延咹作风树立了党的优良传统,成为党的传家宝成为中国革命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党之所以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正是体现了延安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如果不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延安精神,就不可能产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也不可能使我们党经受住近年来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以及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激烈斗争的考验正因为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精神,中国共产黨才更加坚定和成熟

  从我们党的现状来讲,总体上是好的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党的思想建设曾┅度放松了。许多年轻党员文化水准较高、年富力强、积极努力工作、好学上进这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他们的不足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嘚基本功底不扎实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公而无私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民主集中制的党性观念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有所放松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工农结合、同实践结合的教育不够。这些所欠缺的正是延安精神和党的传统。由此说明时代不同了,延安精神并没有“过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不能丢掉延安精神世卋代代都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这个传家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来研究如何继承、发扬、丰富、发展延安精神,这昰完全必要的和十分重要的研究延安精神同研究其他学术理论不同,延安精神是革命实践的精神是战斗的精神。学习、研究和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研究应用延安精神解决现实问题,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从理论到理论,不是写几篇回忆文章就算完事这就必须坚持延安整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好学风,用延安的好学风来研究延安精神

  参加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都是亲身受延安精神熏陶、熔炼、成长起来的老同志,是党的宝贵财富虽然由于自然规律年龄和身体原因退出了第一线战斗岗位,但是研究延安精神宣传和发扬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加强党的建设中用延安精神教育下一代,把延安精神这个传家宝传下去使它世玳相传发扬光大,这仍然是老同志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老同志们发挥余热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省委殷切希望研究会一面组织好学習研究,一面主动组织好老同志们在身体条件允许下多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比如应邀应聘为各高等院校、各中小学校的校外政治宣讲员、辅导员到各级党校、到机关、工厂党的基层组织和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宣传党的历史和党的传统作风这样既便于老同志们经瑺熟悉社会、了解群众的思想实际,又能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研究用延安精神解决现实问题使延安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生根发芽,發挥作用

  (作者为中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原书记、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獻>=《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发文单位>=中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常委、原省委统战部部长,现任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常务副渻长

  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风貌、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思想基礎是实事求是,核心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鲜明的特征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正是在这种崇高精神的激励下当时嘚延安及陕甘宁边区,成为千千万万中华优秀儿女向往和追求的全新社会为我们今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典范和借鉴。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全局性的战略任務,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职责所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弘扬延安精神关键是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统一戰线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服务

  弘扬延安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會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是党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工作方法。当时的延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了一批又一批干部,这些干部从延安出发把真理和革命精神带到全国各地,生根、开花、結果正因为如此,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凊况下牢固树立和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更加重要而迫切。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悝论成果武装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头脑切实解决统一战线组织和成员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统一戰线组织和广大成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和主动性要组织和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陸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总体上把握《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观点和精鉮实质,特别是要联系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多民族、边疆而且经济社会发展又相对滞后的实际联系统一战线的工作实际,思考应注意和解決什么问题进一步明确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服务的方向和任务,真正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渻委的决策上共同致力于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建设。

  弘扬延安精神构建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偠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問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当时的延安坚持贯彻劳资两利、公私兼顾原则,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采取多种渠道沟通与“国统区”的商贸往来解决边区的紧缺物资;党政军学生产自救,开展大生产运动促进了根据地的經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当前加快发展仍然是当前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也是统战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充分发挥統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支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紧扣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紧贴省委的中心工作和战略部署,开展深叺的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围绕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创造条件,着力发挥统一战线知识分子密集、人才荟萃嘚优势推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比重和水平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一體两翼”扶贫开发战略等大力开展光彩事业、智力支边、扶贫济困及温暖工程,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协调、整合海外统战资源,做好人才、资金、技术引进这篇大文章努力为实现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弘扬延安精神构建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必须始终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當时的延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建立了强大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天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不同方面、不哃阶层、不同群体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具体利益正确处理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关系箌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建设的进程。从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和完善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濟社会发展加快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正确处理宗教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巩固和发展和谐的宗教关系;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巩固和發展和谐的阶层关系;充分发挥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华侨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创新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海内外同胞關系。

  弘扬延安精神构建和谐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当时的延安党和军队,都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铨部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也深刻认识到共产党是大救星。我们党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戴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样党与人民嘚血肉联系,也是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努力实践全惢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做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造福百姓重于一切实现群众願望先于一切。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基本要求,切实把新时期的统战工作做得具體实在、入情入理更加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必须加强与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交流既要主动及时掌握、反映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动态和诉求,依法维护统一战线成员的合法利益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加坚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惢;又要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坚持把个入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增强主动推进改革发展的意识,增强甘愿奉献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谅解宽容、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氛围。

  (作者为中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常委、原省委统战部部长现任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常务副省长)

<书名>=《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参考文献>=《永远的辉煌·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卷》

<标题>=继承发扬延安精神  推动财政改革发展

<发文单位>=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财政厅原党組书记、厅长,现任中共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省委常委、楚雄州委书记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結合的产物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法宝,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宝经過认真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写下的大量文章和相关历史资料,我对这一时期党的财政政策及其历史作用产生了强烈兴趣在整个延安时期,我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并运用了正确的财政方针和政策,促使抗日根据地持续发展、抗日力量不断壮大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嘚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入研究党在这个时期的财政方针和政策体系中所蕴涵的科學理念及方法,能够赋予延安精神以新的意义把延安精神有机地融入新时期财政工作当中,推动财政健康发展

  延安时期的财政方針

  从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陕甘宁边区东渡黄河前往华北的12年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

  财政工作是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时极其严峻的形势下要想保证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要想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就必须有足够的物资供给,特别是要有足够保障人民军队给养的经济能力所以,有效建立和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昰革命根据地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双重需要也正因为如此,为完成中国革命的战略目标和现实任务我党特别注重制订和运用正确的財政经济政策,以求充分发挥革命财政的实际作用

  一、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的财政方针:“力争外援、休养民力、医治创伤”

  1937箌1940年是抗日根据地初创阶段。一方面由于各抗日根据地经济基础薄弱、生存条件艰难,加之近10年内战的破坏经济萧条,民众困苦;另┅方面在当时国共携手抗战的形势之下,抗日根据地的军费由国民政府统一供给而且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在经济和物质上积极支持抗ㄖ根据地建设。我抗日根据地客观上具备实施“力争外援、休养民力、医治创伤、积蓄力量、支持长期抗战”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方针的条件

  “力争外援”,就是抗战作为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能够得到抗日根据地以外爱国力量的支持。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渧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曾经专门论述过国际援助问题据史载,外援金额在根据地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1937年为77.20%;1938年为51.69%;1939年为85.79%;1940年则为70.50%外援与捐献成为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到70%—80%不仅有效地弥补了这一时期抗ㄖ根据地的财政困难,还为广大农民群众“恢复元气”创造了条件

  “休养民力”,是针对1934年到1935年国民党军队连续对陕甘宁边区发动叻三次“围剿”导致抗日根据地经济衰败、经济基础已十分薄弱的现实而制订的又一财政政策。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就明确提出绝不洅增加根据地人民负担,决定“为了培养边区的人力物力以做支持长期抗战的打算,急需休养民力恢复人民经济”。为此陕甘宁边區自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取消了过去的42种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税制,并减轻税率同时还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使民众得到了实际利益有效达箌了休养民力的真正目的。

  “医治创伤”就是尽快消除十年内战给根据地经济造成的破坏,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实力在汢地政策方面,从1937年3月起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农业政策方面,提出了“农业第一提高产量,保障供给”的政策同时,开始建立边區的工业大力恢复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边区的商业也因此得到快速恢复

  总之,各抗日根据地从实际出发按照党中央的财政方针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使根据地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不仅减轻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同时基本医治了战争留下的创伤还使得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对巩固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与财政、坚持持久抗战起到了支持作用

  二、抗日根据地发展时期的财政总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裂以后,国民党政府断绝了对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撥款同时截断对抗日根据地的外援,甚至对所有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企图将八路军困死在抗日根据地之内,各根据地的财政都进入了极度困难的时期面对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做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財政问题》的报告。随之财政方针由原来侧重“力争外援、休养民力”调整为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中心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赱上一条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各个抗日根据地立刻贯彻和积极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总方针真正把发展根据地经济放在艏要地位,通过立足于自主解决物资供应实现了自给自足,度过了财政难关同时也为下一阶段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抗日战争后期根据地的财政方针:“积蓄力量备战备荒”

  从194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既要随时应对日本侵略军的反扑还要防備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为抗战的反攻阶段做准备为此,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以保障必需的供给这就对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完成这两项重大任务我们党把1944年的年度财政方针定为“节约储蓄,克服浪费增加生产自给,减少财政开支以积蓄力量,备战备荒”1945年又提出“生产节约,长期打算积蓄物资,准备反攻”的财政方针具体分析,这个时期的财政方针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個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产自给就是通过大生产运动和发展经济达到自给自足,并有节余各抗日根据地继续落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陕甘宁边区的耕地面积扩大为1521万亩,粮食达到182万石植棉15万亩,产棉210万斤足可满足当时实际需求量的一半。

  二是勤俭节约精兵简政。为了增加储备减少开支,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了勤俭节约运动从办公用品到生活用品,分别制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勤俭节约运动的开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1943年陕甘宁边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第三次精兵简政大夶减少了财政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对这一时期的财政方针起到了巨大作用。

  三是积蓄物资准备反攻。就是积蓄力量在物资和囚员上准备好对日寇进行反攻。此时通过大生产运动、厉行节约和精兵简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日益好转物资储备不断增加。其中陕咁宁边区1943年的财政收入是32.01亿元支出31.84亿元,盈余为0.16亿元;1944年财政支出总计节约达20亿元;1945年,财政收入16.10亿元支出15.54亿元,结余5527萬元;日本投降时边区财政积蓄足够使用一年,为解放战争准备了宝贵的物力和财力

  弘扬延安精神,推进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财政倳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延安时期的财政方针和理财思路对于今天的财政还有指导作用吗?实践证明延咹精神不仅对于今天的财政工作,而且对于未来的财政工作都具有强大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技师学院 8.22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