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连续四天持平,猪价行情要止跌反弹了吗

生猪日评:猪价稳中有落 调整基本确立

肉禽日评:毛鸡震荡偏弱 苗价止涨调整

鸡蛋日评:蛋价继续上涨 期货小幅回落

豆粕日评:美豆继续震荡 国内短期也调整

玉米日评:供应相对宽松 粮价区间波动

生猪日评:猪价稳中有落 调整基本确立

2018年7月27日,全国主产区生猪出栏均价13.02元/kg,较昨日跌0.04元/kg。生猪价格最高地区浙江,均价14.0元/kg,最低地区为黑龙江,均价12.4元/kg。

今日主产区猪价稳中有落,猪价回落地区有所增加,上涨地区已较少,调整态势基本确立。7月以来,猪价出现两次较明显的反弹行情,主要受阶段性的供应下降所推动,但同时,高温天气抑制终端需求,也抑制猪价继续上涨的空间。本周,猪价在突破6.5元/斤后再涨无力,养殖已有小幅盈利,养殖场户出售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屠宰企业顺势压价,猪价转为回落。猪价调整也基本符合预期,短期内回调空间不会太大,但后期猪价继续反弹的难度逐步加大。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理性补栏。

肉禽日评:毛鸡震荡偏弱 苗价止涨调整

2018年7月27日,主产区毛鸡均价8.58元/kg,较昨日跌0.04元/kg,价格最高地区辽宁8.98元/kg,价格最低地区江苏8.42元/kg。今日主产区毛鸡价格继续震荡偏弱运行,仅辽宁地区价格继续上涨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价格小幅回落为主。受高温天气影响,山东等地毛鸡出栏较为集中,短期抑制价格,而辽宁地区则出栏偏少,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加大,提价收购为主。整体来看,近期毛鸡价格高位震荡为主,高温及需求抑制毛鸡价格继续上涨,但同时,整体出栏量依然有限,鸡价回落空间也不大。

7月27日,主产区鸡苗均价3.35元/羽,较昨日跌0.05元/羽。苗价最高区域山东3.55元/羽,低价区河南3.30元/羽。受毛鸡行情影响,今日鸡苗价格滞涨回落,仅辽宁地区价格仍有上涨外,其他大部分地区苗价出现小幅回落。目前苗价整体已经涨势高位,对补栏积极性也有一定抑制,预计短期内苗价小幅调整为主,但并无太多回落空间,后期仍有望继续上涨。

鸡蛋日评:蛋价继续上涨 期货小幅回落

2018年7月27日,全国主产区鸡蛋价格继续上涨,均价7.36元/kg,较昨日涨0.16元/kg。其中,价格最高地区山东均价7.48元/kg,价格最低地区辽宁均价6.96元/kg。昨日起,主产区蛋价止跌反弹,今日,大部分地区继续上涨,销区价格也以涨为主。降雨影响减弱,但高温持续,市场各环节库存不多,受蛋鸡伏歇及后期中秋行情的影响,近期蛋价整体易涨难跌。

豆粕日评:美豆继续震荡 国内短期也调整

2018年7月27日,国内连盘豆粕小幅震荡收跌。主力1809合约开盘3116元/吨,昨结3129元/吨,最高价3143元/吨,最低价3107元/吨,收盘价3121元/吨,收跌0.26%。 受技术性卖盘影响,CBOT大豆期货周四走低。

今日国内油厂豆粕价格平稳偏弱,部分地区油厂报价:长春元/吨;大连元/吨;天津1809-20元/吨;秦皇岛3200元/吨;防城1809平水;连云港3050元/吨;泰州3050元/吨;东莞3160元/吨。

美豆震荡继续震荡,基本面利多有限。国内市场近期调整为主,上下幅度均有限,今日油厂豆粕报价稳中偏弱,市场心态依然不强,成交清淡,短期内行情或继续震荡。

玉米日评:供应相对宽松 粮价区间波动

2018年7月2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玉米主力合约c1809,今开1768元/吨,昨结1769元/吨。截止到15:00,最高1770元/吨,最低1764元/吨,最新1765元/吨,收跌0.23%。

今日国内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走势平稳,局部小幅波动。哈尔滨玉米收购价元/吨;吉林四平玉米收购价元/吨;辽宁锦州港口玉米平仓价元/吨,涨;山东潍坊玉米收购价元/吨;广东蛇口玉米成交价在元/吨;湖南长沙玉米到站价元/吨。

东北主产区粮价基本稳定,拍卖持续,而受降雨天气等影响,陈粮出库、外运仍受到一定阻滞。华北主产区粮价小幅波动,当地深加工企业库存已较为充足,企业提价动力不足,局部小幅下调收购价格。港口价格短期较为坚挺,走货较快。南方主销区粮价也基本稳定,市场供应充裕,企业随采随用为主。整体来看,市场整体供应相对宽松,拍卖不断,陈粮投放压力仍较大,短期需求仍一般,粮价走势也受到一定抑制,短期或稳定小幅调整为主。

  2017年10月2日统计全国生猪均价为14.41元/公斤,较昨日猪价上涨0.03元/公斤,较上周猪价下跌0.04元/公斤,涨幅维持在0.01-0.16元/公斤,跌幅维持在0.01-0.11元/公斤。新冻网讯:近期未出现上涨的趋势,一直都是持平的表现。预计近期可能会出现一波收购小高峰,供需双方即将开展新一轮对战。综上所述,猪价还是有一定上涨空间的建议养猪人看好行情,抓住时机,节奏出栏,逢高抛售,锁定合理利润。

  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均以稳定为主,而华东、华北猪价在国庆的第一天出现全面上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之后,猪价终于又出现了上涨苗头。新冻网介绍虽然猪价上涨阻力重重,但双节消费的动力还是有的,并且现在环保压力下,造成市场上猪源紧张,加上养殖户为了在双节讨个好的价钱,大多会以观望为主,这就会影响到生猪出栏量,供应量减少,屠企为了收到猪,就会停止压价行为。

  节后消费疲软的态势会利空猪价的走势,尽管整体需求不是回落的趋势,但是节日结束后市场的氛围以及市场心理就是如此。据新冻网而且在节日期间新增的消费量其实是不大的,消费不过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且节日期间由于也是旅游季,更多的猪肉消费其实是饭店,而不是对猪肉的大量购买。

  中秋国庆是中国的传统大节日,今天恰逢中秋和国庆在一起8天长假! 终端猪肉需求增加,猪价肯定会出现波动! 猪价涨跌还是由供求关系确定的! 新冻网表示:2017年,在环保劲风的影响下,中小散户退出了很多,但是大企业大量资金的注入,扩大规模,提高生猪存栏量! 依靠他们的资金和饲养管理上的优势, 以往的所谓猪周期,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此轮猪价下跌首先是受到今年3、4月份仔猪成活率提高,导致9-11月份市场可供出栏的生猪供应量增加。也就是生产效益的提高直接导致了供应端的增加,加之需求提振力度不大,导致猪价再一次出现深跌的走势。

  其次,进口猪肉激增也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所谓外来猪肉好念经,加之中外猪肉价差之大,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尤其近来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肉价格下跌,导致目前中美猪价差约为5.5元/斤,这样的价差也是让我们大跌眼镜。这也折射出我国养殖业在产能和效益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可见影响虽是“杯水车薪” ,但冲击性的“显而易见”不得不防。

  四季度行情或不喜不悲 养殖户需掌握好分寸

  其实四季度的利好因素还是很明显的,前期的抛售导致产能减少,传统消费旺季的提振。而且,从上周五农业部公布的生猪存栏信息可知,生猪存栏量确实有所增加,但能繁母猪存栏量再次减少,这也给持续下跌的猪市增添了一丝希望。

  目前猪价过低,养殖户抵触情绪较高,而且多部分地区猪价已经出现止跌迹象,只不过业内认为在需求提振力度不足和屠宰压价的利空下,反弹的延续性恐怕难以为继。而且目前生猪存栏量有所增加,而9——11月份对应3、4、5月份成活率较高的月份,恰逢猪源供应增加,可以说短期内生猪供应出现紧缺的可能性很小,屠宰企业很难轻易放弃压价的动作,供需双方或进入激烈的博弈期,预计四季度行情或不喜不悲,养殖户需掌握好分寸。

 ?整体来看 国内猪价呈现出逐步止跌的走势

  ??周末期间,虽然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走势,但是部分跌幅较大的地区猪价跌势有所放缓,局部猪价出现小幅反弹迹象。

  猪价的持续下跌已经令养殖户出现了惜售观望的情绪,经过前段时间的出栏,猪源供应有所减少,规模养殖场也开始上调价格,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有所增加,压价压力增大,出现企稳和调价的动作,导致周末期间国内猪价呈现出逐步止跌态势。而且目前南北价差逐渐缩小,北方多地猪价上涨,南方局部高价区补跌。可以说猪价下跌基本进入尾声阶段,只不过由于消费端尚未进入消费旺季,导致业内供需双方观望情绪浓厚,猪价还缺乏持续反弹的力量支撑。预计短期猪价以震荡调整走势为主,全面实质性的反弹需要等到需求旺季的开启。

  面对阶段性的供应冲击 养殖市场应调整好心态

  供应端养殖效益的增加以及低价进口肉持续到港,导致供应环境宽松、市场看空情绪不断发酵,继而生猪价格在深跌的泥潭里难以自拔。面对生猪价格跌破8元的行情走势,养殖户对后市看涨的信心越来越脆弱,止跌心态迫切。

  不过业内认为,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依然处在缓慢回升周期中,尤其是能繁母猪这一个根源性因素恢复进程不快,况且这个月的跌势导致部分散户出现了淘汰母猪的现象。近期猪价的大跌是阶段性供应所导致,并不能上升为基本面的供大于求。由于存栏量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能繁母猪的恢复还不能影响到今年的供应量,预计到明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面对阶段性的供应冲击,养殖市场应调整好心态,及时停止抛售。

  “猪周期”给生猪产业带来的不稳定影响应如何应对

  “猪周期”被养猪行业称为“魔咒”,其一般遵循这种轨迹: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它通常2-3年循环一次,这种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已经成为养殖业难以承受之重。

  “猪周期”给生猪产业带来的不稳定影响应如何应对呢?业内普遍的认为首先要完成生猪养殖应规模化发展的建设。其次,向上下游延伸,风险共担,同时完善产业链。最后,提供抗风险工具,建立生猪期货。

  ??但是生猪期货的构成离不开规模化养殖户和金融工作的发展,显然我们在这两个方面还处于建设和探索期。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生猪似乎也不是万能的,美国生猪期货的建立是其养猪业比较发达的重要原因,但是今年同样遭遇了猪价暴跌、猪市雪崩的行情,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养猪人依旧有盈利,可见其成本方面的优势有多大,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业内:进口肉需求比较好 对国内猪价冲击力在增加

  据统计显示, 2016年猪肉进口量仅1-8月达113.8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6.55%,为去年进口总量近两倍。而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尤其是今年屠宰企业一度处于购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猪价高峰年,进口猪肉成了其救命稻草。目前,国内肉类进口口岸数量不断增加,业内预计后市猪肉进口量可能还会增加,由于企业对其良好的需求,那么其对国内猪价冲击力也会增加。

  进口猪肉的低价优势对下游市场产生利空影响,而当前国产猪肉价格相对仍较高,其价格优势更加明显。虽然业内也认为进口猪肉相对于国内全年肉类产量而言影响并不大。但其持续到港以及美国肉类大幅下跌的利空消息不断发酵,给市场以及养殖户心里造成了恐慌情绪,导致市场看空预期增加。

  为何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原料成本偏高、养殖水平偏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高猪价、高成本、低利润是我国生猪养殖业显著的弊病。

  其实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成本和粮食价格的不断提高,导致中国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上升。巨大的成本差价,使进口猪肉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虽然去年和今年饲料原料成本持续下降,预计价格出现暴跌,但是猪肉供应缺口的存在刺激了猪肉的大量进口。业内人士认为,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国内生猪产能剧烈波动与“进口猪”数量明显相关。进口猪肉的作用就是保证供给和平抑物价,但是太多其冲击性也会十分突兀,尤其是肉类贸易口岸的增加难免让国内市场产生担忧。从进口猪肉和饲养成本方面来看中国猪市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养户按市出栏操作 南北方猪价全线跳水

  从需求端来看,双节期间供应充足,以及节日效应提振力度不大和屠宰企业的持续压价直接导致了国内肉类市场价格持续偏弱运行。

  而且随着近期猪价的连续下滑,导致养殖户出栏倾向较大,除了抛售和集中出栏之外,市场上大部分养户多采取按市出栏操作,落袋为安。屠宰企业借此加大压价力度,导致生猪供应逐步增多,北方屠企开启连续压价模式。

  而南方未能幸免于此,除了供需两方的因素,北猪南调也是最直接的冲击因素。由于外来低价猪源的大肆进入,导致南方猪价也进入全面下滑的境地,现在部分地区还呈现补跌态势。南北方猪价全线跳水,各省相继冲破“16元/公斤”价位,但南北方价差也在逐渐缩小, 预计猪价止跌时间已经越来越近。

  9-10月生猪供应比较宽松和屠宰下量利空阶段行情走势

  9月中下旬价格下跌速度加快,尤其是中秋国庆这段期间,猪价下跌超过1元/斤。其实业内认为,猪价的连续下跌,主要还是供应端充足所致。中秋以来,猪价未能如期上涨反而下跌,导致养殖户着急出栏,而且猪价越跌养殖户出栏倾向越大,体重也有所增加,导致供应大于需求,猪价持续下跌。

  其次是屠宰企业,其压价逼量是必然的,而且屠宰场猪肉销售量和生猪收购量指标持续下降,尽管我们私下认为这段期间他们是有备货和库存,目的是在四季度需求旺季高价出售。但是屠宰压价和屠宰量的下滑继续引诱养殖户的杀跌行为,供需博弈之间,养殖户持续处于弱势地位。而据数据显示,8-9月150斤以上肥猪存栏占比和存栏数据都是增加的,也就是本阶段内猪价的跌势还是供应较为宽松直接导致的。

  预计本周生猪价格或将以弱势调整为主

  生猪市场经过上周的深跌之后,目前已经跌破8.00元/斤的大关,部分区域现企稳迹象,持续的下跌令养殖户出现抵价和惜售情绪,观望心态增加,而部分超跌地区的屠宰企业也反映猪源采购有所趋紧,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目前南北生猪价差已经缩小,而且4、5月份出现千元仔猪,补栏成本极高,导致目前的生猪价格已经处于盈亏分界线上。所以说持续的深跌,催生了养殖户的惜售情绪,加之这段时间产能的消耗,猪源减少,企稳迹象已经出现。不过这段时间其实是屠宰企业的备货好时机,他们自然是不会放弃,也就是说后市他们依旧有压价的支撑,建议养殖户理性调整存栏计划,适时出栏,预计本周生猪价格或将以弱势调整为主,大家要尽快停止抛售。

  预计短期价格仍有上涨 但需求弱势涨幅持续性不佳

  由于生猪价格连续回落,导致养殖户出现惜售,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价格上涨。今日东北和华北地区呈现整体上涨的态势。而东部和中部地区由于生猪出栏量下降,屠宰企业收购压力增加,而且部分地区规模场上调生猪价格,因此猪价依旧有上涨的可能。南方地区猪价虽然依旧有回落,但实际价格保持稳定。由于北猪的涨价,本地市场业者开始趋稳观望。

  但是现在生猪存栏依旧充足,加之消费旺季尚未到来,因此屠宰企业压价意愿一直存在。屠宰业或因为销售不佳为由继续压价,价格或难持续上涨。业内认为目前供需双方存在博弈,但由于消费不佳和供应较为宽松,导致短期价格仍有上涨,但涨幅或将缩小。建议养殖户有计划的进行出栏,切勿盲目,及时停止抛售。

  猪价止跌反弹之后或将进入趋稳通道

  本周末,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止跌反弹的行情,而且东北的辽宁率先止跌,当然我们也要清楚,之前东北地区也是跌的最深的地区,名副其实的猪价“洼地”。但是反弹不等于反转,这句话非常值得警醒。

  因为屠宰企业目前并未放弃压价,压价的情绪依旧很大。这段时间由于猪价的下跌养殖户抛售的太严重了,或许屠宰企业也没想到低价区猪价会跌至7元的位置。而且我们看目前市场上白条猪肉价格和销量不是很乐观,因此也就难以支撑猪价上涨。可以说目前的猪价跌势太大了,7元的价位养殖户难以继续接受,出现抵触情绪,回调或许只是超跌反弹的一个动作。持续性的实质性的上涨态势并未到来,我们依旧要等待需求端的提振,预计猪价止跌反弹之后或将进入趋稳通道,行情存在调整,供需双方存在博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猪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