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渣男赌博欠下60万高利贷输了16w今年22 高利贷欠了5w信用卡欠了4w网贷9w父母还不知道 而且家里也不富裕

《谎言骗局 邓广勇欠债赖账》 精选一

邓广勇借钱,找了人担保,借了。后来没钱还。被广东泛海??担保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庭判处邓广勇偿还240几万的还款。2014年邓广勇还了十几万。后来又耍老懒。在一次不还剩下的220万,高利贷公司在次把邓广勇告上法庭。要求偿还连带偿还原告本金及利息元。

前海广深发谎言骗局紧急爆料

一直以来相信大家都看了,前海广深发这一直以来的爆内幕。实际控股人(邓广勇)的实际真实面目。

前海广深发见面会时,有老练单独找邓鉴超查过标,经查,标物全假。

一直以来都有广深发的客服跳出来说,我们是在抹黑广深发,他们平台的标是真的,他们的老板没有欠人钱,他们的老板官司解决清楚了。他们要维护他们的老板。那好,他们的老板邓广勇官司欠人钱都还清了,案件结案了。 那么我就来爆光一下这位好老板,揭开前海广深发的谎言。广深无懒官司缠身的老板。

广深发实际控股人邓广勇的案情是:

邓广勇借钱,找了人担保,借了高利贷。后来没钱还。被广东泛海??担保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庭判处邓广勇偿还240几万的还款。2014年邓广勇还了十几万。后来又耍老懒。在一次不还剩下的220万,高利贷公司在次把邓广勇告上法庭。要求偿还连带偿还原告本金及利息元。

在此警告人,邓广勇无论有什么样的借口,一个企业老板走向借高利贷,就是不归路。借240万。要还270几万。一毛的利息啊。怪不得广深发利息那么高。

经查还有一宗案子。邓广勇购买机器,后来骗厂商不给厂商余款,购买加藤牌HD1638R型挖掘机一台,单价1855000元/后首付50几万,剩余的邓广勇慢慢拖,直到厂商一气把邓广勇告上法庭的判决。

(之前广深发平台一直说案情结清)我之前一直觉得不对,直到今天我查明法院官网,还有个人信用查询到,原来邓广勇身上一身官司,没有一单欠债有还清,单单抵懒。

最后奉告前海广深发,想开好平台,就要舍得花钱,几百万欠款你不还清。导致你们的庞氏骗局留下尾巴被爆,实属不该。法不容情。我发此贴并非抹黑广深发,实属广深发谎言连篇。一直说案件结清,我曾经投资广深发,问客服要物,客服也不肯提供。导致我产生怀疑。后来进一步查清。幸好没上船。望上船投友,尽快下船为安

《前海广深发谎言骗局 邓广勇欠债赖账》 精选二

伪装身份、伪造证件、潜入目标房间……看过“神偷”题材电影的人,相信对这些惯用情节都不陌生。现如今,安徽一女企业家伙同他人精心设计,将这些情节搬到现实中,为的是骗取银行签订上亿的协议套现,不过没有得逞!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合同诈骗案。由于案件复杂,法庭没有当庭宣判。

据公诉书显示,此案案情环环相扣、步步为局,令人眼花缭乱到咋舌。

此案“关键人物”有两人,一是安徽神草堂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邓双梅,一是无固定职业的施坚勇。

据检察机关指控,今年47岁的邓双梅,2015年12月结识施坚勇。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邓双梅商量由施坚勇帮助其。一个无固定职业的人,如何帮助公司解决融资问题?邓双梅的驾驶员柯青松对此解释,施坚勇自称是浙商银行一个支行的副行长,后来自己出来开公司。邓双梅也相信,施坚勇做了多年融资,很有实力。

2016年1月,施坚勇向邓双梅提出,可以从浙商银行安排资金通过购买,再设法套取出购买产品的资金。这过程需要伪造公司及工商银行印章、证照,并在工商银行伪造机要室签订理财协议。


这一总体“布局”得到邓双梅的同意。二人约定由施坚勇为其融资10亿元,邓双梅先行支付施坚勇融资费用人民币18万元及星云大师字画一幅。

怎么就选中从下手?据业内人员证言证实,这是受限于银行不能直接购买理财产品,需要通过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购买。

于是,施邓两人先“截胡”了资产管理公司。

按照计划,当年1月28日前后,邓双梅和施坚勇到工商银行四牌楼支行找到行长,提出购买理财产品。之后,邓双梅设法获取了中信信诚资产管理公司预开户资料。

2月3日,施坚勇冒充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以下简称“省分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胡某,带邓双梅公司会计夏晓振一起到上海,为中信信诚公司办理上门开户,并顺利拿到该公司的印鉴及相关证照。当日,施坚勇又带夏晓振赶到杭州,找人伪造了中信信诚公司的相关印章和证照。

2月4日,夏晓振将伪造的印章、证照带回合肥交给邓双梅,并在施坚勇、邓双梅的指示下,用伪造的印章重复加盖在印鉴卡上使真实的印章模糊,之后邓双梅带夏晓振到工商银行四牌楼支行,以印鉴卡模糊为由要求更换新的印鉴卡,并利用伪造的印章和证照为中信信诚公司办理了开户手续。

省分行法律事务部总经理韩某与邓双梅因有业务往来,相识已久。据其证言透露,邓双梅打电话说有想买4到6亿元的理财产品,后来才知道是浙商银行以中信信诚公司作为来购买。邓双梅提出想借其办公室做一下接待,并称对方如果问就说是购买工商银行理财产品。

但韩某不知道的是,施坚勇、邓双梅为骗取浙商银行的信任,安排柯青松伪造了省分行“机要室”门牌,购置了、监控摄像头等伪造机要室设备,准备对其办公室进行“变脸”。

2月14日,施坚勇联系浙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来省分行签订理财协议,按照事先分工,由施坚勇继续冒充胡某负责接待,并在当天将一套虚假的理财为40亿元的《中国工商银行法人理财产品协议书》和其事先伪造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印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交给夏晓振;由柯青松冒充省分行车队司机将人接至省分行;再由邓双梅设法将柜放入省分行法律事务部总经理韩某的办公室并将韩某支开;同时夏晓振、柯青松等人负韩某办公室布置成机要室:柯青松安装“机要室”门牌及监控摄像头,夏晓振则将理财协议放入韩某办公桌、将伪造的省分行印章放入保险柜。公诉书显示,将理财标的由10亿元提高到40亿元,是施坚勇与曹家蓁(另案处理)商量后决定的,但未将该情况告知邓双梅。

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坚勇将浙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带至伪造的“机要室”,由夏晓振冒充省分行机要室工作人员,在虚假的理财协议上加盖伪造的省分行印章。签约完成后,邓双梅嘱咐夏晓振将伪造的印章及相关物品带回宾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浙商银行相关人员在签约过程中发现诸多疑点:一是其他办公室门牌很旧,但是机要室门牌很新;二是机要室布局与正常的机要室不符;三是印章放在一个小保险柜中且印章不是铜制的。此外,他们提出想去胡某的办公室坐一坐,结果胡某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办公室。经核实后,浙商银行得知省分行无相关业务,终止了该理财协议。

庭审中,邓双梅坚称融资一事是施坚勇找自己,很多事情她不知情。其表示只有保险柜的事情自己知情,其他的都“不知道”“不太懂”。而施坚勇则称,是邓双梅找自己帮忙融资,伪造印章、伪造机要室等一系列事宜邓都知情。夏晓振也称,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听从邓施两人的安排,邓应该都知道。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施坚勇、邓双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印章与被害单位签订虚假理财协议,骗取被害单位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其中施坚勇合同诈骗金额40亿元,邓双梅合同诈骗金额10亿元;被告人夏晓振帮助施坚勇、邓双梅伪造中信信诚资产管理公司印章及相关证照。施坚勇、邓双梅的行为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夏晓振的行为当以伪造公司印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由于施坚勇、邓双梅在合同诈骗过程中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犯罪未遂,检方认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车贷:利息0.6,综合1.8
房贷:利息0.6,综合1.5
退税贷:利息0.6,综合2.5

(公务员贷3天内还完不收任何费用,即3天免息)

不管,通通可做,资料简单,当天放款。

《前海广深发谎言骗局 邓广勇欠债赖账》 精选三

第四个问题如何把烂资产卖出去是门高深的学问

这个问题,真的很值得深思,怎么卖出去的?这个问题,可以深入谈谈,我们看到很多很明显是傻逼的一些资产,为什么卖的出去?我自己感觉是两方面的问题的。

第一方面是业里的确明显存在着对风险认知的相对不确定性。这个不对称很多人称之为是信息的不对称,有一定的道理, 普通投资人对违约风险的判断不如投行们更准确, 所以很多人被表面的回报所吸引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当然内行忽悠外行很多时候也非常的容易,许多产品对外销售和贩卖的时候,压根不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或者设置了极为复杂的协议,厚厚一大本,光协议看完,你就差不多用大半年时间,所以容易被忽悠。中国不少国有企业都被忽悠过,香港最近很多老钱也死的很惨,都是被忽悠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本质是很大程度的确是创造一个又一个不对称的信息来谋取暴利的行业,但是这里的不对称,并非简单是,更多还有智商或者能力的不对称,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或者骗子机构故弄玄虚,把非常简单的事情非要搞的神秘莫测,神乎其神,而另一方面作为投资人,自己非要盲目相信或者金融机构的忽悠,是他们没有能力不去获得足够的信息么?压根就是扯淡的事情了,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谁都可以通过一点点努力获得足够的信息对称的可能了,百度一下什么都知道了,但是这个事情都不愿意去做。

归根到底说白了被骗的人,一方面是懒,一方面压根就是智商太低,我们真必须相信,世界上80%的人都是傻逼,尤其在钱这方面,智商低得可怜,我会举很多例子,让你们看傻逼在那里。最近轰轰烈烈的E租宝是典型,另外一个MMM骗局,则更傻逼,已经摆明了是个骗局,老钱已经无法取回,然后现在重上一个系统说给100%的收益,然后那些被骗的傻逼,继续前赴后继的往里投钱,这已经是很难用信息不对称来解决,只能是用智商太低来解释了,这里的真相其实是期望不劳而获的低智商傻逼太多,给了各种金融骗局衍生的机会。

第二个是什么呢?其实是看过华尔街之狼就知道,很多程度上,金融业因为离钱非常的近,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容易产生各种赚钱的机会,在金融产品销售领域,一直有一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卖不出去的金融产品,只有给不起的佣金,为什么会如此呢?那就是在钱面前,一堆人其实智商会高的离谱也会低的离谱。这个问题一言半语还真不知道怎么去解释。举几个例子,最近看到几个银行离职员工为了骗一笔钱,各种角色出演,演技极为一流,终于骗到了一笔巨款,智商高的出奇,但是骗到了钱之后呢,都存在账户上等着被警察抓。钱是千辛万苦骗来了,问题是骗来干什么呢?明摆着会被抓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种事情呢,真是都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智商高还是智商低。

所以,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有足够的收益的时候,人的脑子会变得极为聪明,从而无所不用其极的爆发出各种能力,从而把产品销售出去,我在写一篇中航油衍生品的文字里曾经质疑过,类似中航油操作的这种卖空,是典型明显高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是如何能卖得出去,我想哪怕是一个正常智商的人,都不会去碰这样东西,为什么陈久霖这样的聪明人会去买。

最近在香港还有一批人死的很惨,俗称I KILL U LATER,我靠,那是什么东西啊,那个就是属于典型的找死的产品,跟当年的中航油的产品几乎如出一辙,这次如果不贬值,这帮人每个月可以拿到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但是如果人民币一旦贬值,那么基本上就要亏出好几个亿,甚至亏光本金之后,还倒赔出去。当年陈九霖的中航油事件,他号称说,再给他几个亿,就能翻本,那就是扯淡,他做的是典型的卖空期权,就是赚了只能赚小钱,亏了就是亏本金,给他几十个亿他也一样亏的裤子都没有了。

只有典型的傻逼,才会做这样的事情,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产品能卖的出去。我感觉已经是很难用智商来解释这些问题了,我仔细想了下,这个跟TO B的商业模式是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是TO B,就是针对机构的商业模式,其实都容易出现这种问题。因为B的本质都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为什么说所有TO B的商业模式都不太可能高估值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种商业模式特别容易出现非理性的情况,无法标准化、规模化。比较拗口,还是简单的举例,你会发现,每个机构对于同样的事情,你会发现态度是不一样的,哪怕同样都对公司有利的事情,有些公司就会用,有些公司就不会用,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极端点说,有些公司一把手同意了,但是具体当事人不愿意,也推不下去,有些公司,当事人觉得好,但是一把手莫名其妙不同意了,也做不下去,大量的不确定的人放在一起,最终不确定更强,所以使得,TO B的商业模式都是特别考验BD能力的,一个个谈,具体的谈,不像TO C的商业模式,每个C都是理性的,好用我就用,不好用我就不用,所以TO B的商业模式里,往往最后的结果很难形成垄断,都是分化的格局,因为谁都有谁的办法搞定不同的人,最终谁都无法形成垄断格局,越是TO 大B,越是这种格局。

其实再想下去,TO B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基本上B端的价值都很大,导致搞定的代价和收益是很容易匹配的,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一些的机会,搞定一个B端的招标,可能一下就有几千万的收入,搞定具体关键人物的代价几百万也划算,所以最后就是一堆人就有各种能力去套利。以前房地产、煤矿行业,你会发现大家都喜欢找**,为什么呢,因为**给个优惠条件就几千万来了,所以大家都去套利,因为代价成本之间划算,导致结果谁都有自己的办法搞定各自能搞定的人,于是大家都赚各自的钱,TO B商业模式就是这样的一种竞争格局,都是非理性的,所以许多傻逼的商业决策并非是因为人脑子不行,而是背后利益关系导致的。

全球都是一样的,TO B的商业模式里,出现的这种情况非常的普遍,在金融领域里面,其实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了,因为国外都是机构主导的市场,机构的本质是什么呢?机构的本质其实都是别人的钱,不是自己的钱,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这种模式是有天然缺陷的,赚了钱,机构管理人可以分钱,亏钱了管理人却没事,虽然机构管理人更有意愿去赚钱了,但是因为缺乏风险成本,导致的结果是他们更愿意为了赚钱去做一些激进的事情,而且普遍较为短视。所以许多金融产品针对这些机构的营销也是非常下功夫,国外有一些非常牛逼的销售天才,他可以把任何产品卖到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里去,他们手掌通天,一方面是人脉甚广,同等条件下机会更大,另外一方面方式多种多样,能让一个高风险产品让人买的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不会进行责任追究,本来就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一方面有追求短期高收益的意愿,另外一方面又不让他们要承担太多的责任追究,这种事情,自然也就很很容易出现了。(当然其实我想说的更多的是利益交换的行为。那个你们都懂的,我就不都说了,我们谈正常情况。)

那么怎样看上去是理所当然的呢?办法其实是两个,第一个是把产品包装下,就跟劣质水果一样,是垃圾,但是包装个好盒子就不那么垃圾了,也能卖出好价格,像这种东西,本质是没什么用的,大家都知道,但是反正是送人,送个好看的大家都知道的,总比送那些有效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东西要好,这个就是大家都下的了台面的事情。

第二个办法就是找个人,来背个书,就像E租宝,明明是垃圾,找帮专家教授站个台,虽然本质还是垃圾,但是很多人看起来就不是垃圾了,能卖出去了。

而次贷危机过程中,包装垃圾的过程是两个合一的,本来以次级房贷为抵押品的MBS易生成但难脱手, 因为属于典型的垃圾中的垃圾,而美国大型如退休, , **基金的投资必须符合一定的投资条件, 即被必须达到穆迪或标普的AAA评级,次级房贷MBS显然连最低投资等级BBB也不够, 这样一来, 许多大型投资机构就无法购买。对于投行来说,必须要有办法让这种明显是傻逼的产品在卖的过程中,不能让购买的机构太为难,面子上总要过得去,怎么办呢?所谓的结构化的包装在这里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要解释这个运作说难并不难,但是简单肯定也不简单,所以,我也只能说个大概,能听明白就行,毕竟大家不是真要去做投行,在准备运作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致分类,把那些次级贷款,也就是所谓的垃圾贷款,根据大概的违约可能属性进行分类,切成几块凭证,所谓的金融创新又开始了,这个产品就是CDO,虽然CDO很早就有了,但是这次次贷危机之前达到了极致,名声大噪,被称之为有毒资产,其实,我感觉CDO本身没有问题,所谓CDO就是担保债务凭证,他牛逼的地方在于他设计了个风险分摊的顺序,他把资产一般分为,高级品、夹层和低级,三个系列,还留了一部分敞口给自己,用来告诉大家,老子我自己也买了,其实这个部分一般金额都不大,纯粹就是安慰下大家用的,告诉你们如果出现违约的时候,我自己也是亏的,而且是先亏的,然后是依次由低级、中级(通常信评为B水平)高级系列(常信评为A水平)承担,换言之,CDO对信用加强系借助证券结构设计达成,不像一般较常利用外部信用加强机制增加证券的安全性。

什么意思呢,因为CDO做了结构设计,给人造成了一个感觉处于最高级顶端的产品会很安全,举例来说吧,如果你跟人说一个产品的违约率是30%,那么结构化设计会怎么安排呢?5%自己拿走,10%作为低级品,15%作为中级品,然后70%高级品,这个时候他就会跟你说,你买的70%部分,即使都30%违约了,你也没有风险,所以你是绝对无风险的产品,使得总风险不变的情况下,顺序改变了风险也发生了改变,是很不错的结构安排。当然这里很多人会问,凭啥大家一起的,有人要第一赔钱,有人第二赔钱,有人最后赔钱,决定这个关键自然所谓就是收益决定了,风险最低的收益最低,风险最高的第一顺位,收益很高。有人愿意去赌,有人不愿意赌,最终做成不同的结构产品。

而ABS是一个整体依赖外部或者抵押增信的,好了都好,坏了都坏,所以从模式来看,的确CDO更高级,他把一个垃圾也通过结构化做成了、好垃圾、中等垃圾,和坏垃圾,然后用一系列的模型告诉你,好垃圾的风险是很低的,他用这个故事去说服了华尔街市场上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就是评级中介,他们是标普、穆迪,他们听了这个故事,感觉挺有道理的,因为经过了华尔街投资银行这样一番打扮, 原先丑陋不堪的资产毒垃圾立刻变得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当手捧精美的礼品盒再次敲开资产评级公司大门时, 连穆迪标普们都看傻了眼。

而且当时的美国著名伟大的美联储**叫啥来着,经历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繁荣期,金融违约风险本身就很低,尤其房地产更是逐步走牛,这种趋势下,所有的过去的数据都证明了这个产品是很可靠的,当然还有很多著名数学家,***家都加入其中来论证这些产品的牛逼可靠,最后的故事肯定还是会说一句话,我们已经准备将近30%的劣后收益结构设计,你们觉得会有30%以上的市场违约么,如果有的话,那么大家都一起完蛋了。这个话其实是多么熟悉啊。我总是在中国也听见这样的话,大家都做了一起死的准备了,国家都垮了,还谈这个风险干什么呢。所以都会把系统性风险给放弃掉,但是他不知道金融里最容易爆发的就是系统性风险啊,个体风险压根不太重要。

这个案例其实跟股市的案例逻辑是一致的,所有做的人都说,只要不是千股连续跌停就没有风险,然后不断的谈股市怎么好,怎么好,随时可以抵质押,变成现金,获得足够多的超额利润,但是现实却发现,越不容易发生的事情,其实越容易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压根无法回头。这个是有逻辑的,其实市场里绝大部分都认为某个可能不会发生的时候,都会让他们倾向于不去考虑这个结果,然后反倒会放大这方面的风险,当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不可能的事情,就被人为变得最有可能发生了,而且很容易发生。这个就是为什么从概率上来说,为什么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事情,总是让你遇到的原因,恰恰就是,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发生,最终逼迫人的行为都逼迫向相反方向运行,最终加剧不可能的发生。

从穆迪标普这些评级公司来看,他们都不是傻瓜,经历了多少周期的他们怎看不出这个问题,但是问题是他们也要吃饭的,从市场主体来看,那些投行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如果一味讲究客观公正,往往结果就是没有饭吃,毕竟大家都在江湖上混,又都是竞争对手关系,你不做,别人会做,不但得罪人还是丢了生意,于是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陷阱,深知这里的利益关系,但是最后还是给了AAA的评级,于是故事就开始了。

犹如拿到了尚方宝剑,这个评级拿到之后,然后开始四处贩卖AAA级产品给大量的投资机构,因为有了AAA的最高评级, 再加上投资银行家的推销天赋, 自然是小菜一碟. 购买者全都是大型和外国投资机构, 其中就包括很多退休基金, 保险基金, 和**的各种基金,市场上许多聪明的投行都在做这种倒卖生意,公司, 贝尔斯登, 美林, 花旗, Wachovia, 德意志银行, 美国银行(BOA)等大牌投行,他们就不断的倒卖这些资产,不断的赚取其中的差价,我在其中一个机构还做过演讲,其中一家机构跟我说,他们其实是不想做这个业务的,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业务一定会很麻烦,引起全球性的可能性很大什么什么的,但是没办法,市场大家都在做,非常非常赚钱,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做的没钱赚还被董事会天天批斗业绩不行,做了赚大钱不说,市场知名度还很高,弄的他们不得不跟着做,结果刚进去做了不到半年,次贷危机来了,他们整个就垮了,不得不贱卖了。

评级公司在次贷危机中其实广受诟病,基本上可以是这次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的CDO规模中,顶级的CDO被列为AAA,尚能理解,但是现实是,穆迪将近85%的中级CDO被评为AAA,而惠誉将近打到75%为AAA,我靠,AAA,是什么评级啊,那是,近乎零违约可能。所以很多专家说美国的评级模式是成功的,说国外信用体系好,体系完善,银行业地,其实压根都是扯淡的事情,就跟很多人压根没出过国,天天说国外多好,那都是意淫和无知的表现,美国向来的违约率也并不低,其实想想在信用体系这么好的国家,出现次贷危机这么大的事情,本身也说明了他们的机制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了。

第五最危险的有毒资产到底是怎么卖出去呢?

其实纯粹的AAA级产品对外出售,因为有将近30%左右的护城河在,风险其实也还好了,那最危险的在哪里呢?其实在留在投行手里的30%部分,包括了中品,低品还有自身留下来的权益部分,这块一旦资产出现点问题,他们基本上就全部亏进去了,所以作为绝顶聪明的投行,当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在AAA级卖出去之后,就要把这部分也卖出去,但是这部分的确很难卖的,评级机构最次最次也就是把中品CDO给评成AAA,在往下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投行们又开始想各种办法,最后想到了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让来接盘,这个真的很有意思,我怎么想怎么感觉他的本质有点类似我们国内谈的一个概念:,把刚性铁定会亏的高利贷,想办法转成亏了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权益性产品。我见过一个高利贷公司,放了大概十来个亿的贷款出去,一堆坏账,他自己也知道必死无疑,着急死了,只是突然莫名其妙的浪潮来了,他换了个马甲,把这部分资产都装入到P2P里去,然后对外融资,估值居然很高,融到了个把亿的资金进来,一下子全活了,权益资本是可以亏的,但债是必须还的,通过这个方式一下扭转了形式,居然给他活了过来。

美国的这个对冲基金接盘,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对冲基金留在手上的资产虽然收益看上去是很高,但是风险绝对极大无比,不找人接盘基本是死路一条的,他们想来想去,想到了风格同样作为基金的,对冲本身就是高风险偏好者,追求高收益是他们的核心,风险大没关系,收益可观就可以了,问题就剩下,投行如何让对冲基金以及对冲基金的投资人心甘情愿来买呢?自然就是让对冲基金看到暴利的可能,前面说了在暴利面前是没有人能保持理智的,再理智的人在股市大涨的时候也经不起诱惑的,那么如何做成高收益的呢?

第一个高收益的基础是本身结构化产品中最靠近风险端这本身就有风险溢价,所以在对冲投行手里买入这些资产过程中,本身就有较高的收益,另外,债权收益这个东西吧,很有意思,就是不到死之前永远不知道是赚钱还是亏钱。简单来说,你借一笔钱出去,钱在没有收回来之前都属于这个阶段,看上去有高达30%的利息,实际可能不但利息没有,本金都收不回来,但是问题是中间的时间段里,你都可以把这部分理解为收益啊,当年很多人骂银行暴利,不乏专家学者,我说都他妈的要么就是真傻,要么就是装傻,这些都是账面盈利而已,形式一变,全变成亏本,只是沉浸在意淫阶段而已,凡是金融业所谓的利润,都可以当成屁一样,压根不用太较真,今天赚钱,明天亏钱,太正常了,很多人七月份前跟我说,赚了多少,赚了多少,我一点也不眼红,看他们拼命花钱那样子,就知道风险一来,全都吐回去还估计得陪上不少,就是这么一回事,对冲基金看上去赚了很多钱,前提都是看上去而已,并不是实际盈利而已。

另外一方面,从人性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是短期利益追逐者很少有人追求长期收益的。我记得年轻那会做,一般人找上我说他自己有多牛逼,年化收益200%多,远超巴菲特什么什么的,我靠,我就基本上想骂他们傻逼两个字,一年赚个十倍二十倍都有可能,在去年前半段市场里,人人都是巴菲特,各个都是股神啊,问题是你能持续么,长期盈利么?当市场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傻逼构成的时候,市场是极度疯狂和不理性的,最终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市场往往放弃长期稳健收益的产品而追求短期逐利者,这个全球其实都差不多的,在中国每年公募、一哥,一姐都被市场疯狂追逐,说实话,绝大部分的一哥一姐,都并非长期收益保持者,都只是短期表现而已,这种本身就不具备科学性,但是市场傻逼多啊,他们都认短期收益,所以最终的结果,对冲基金,只要在一年能缴出很好的报表收益体现,就在市场被疯狂追逐,虽然很多理性的投资人都在看清楚这个结构后,认为不值,但是市场疯狂的人不这么看,一年一倍收益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情况的发生,无数资金就开始不断追逐这个市场。

与此相配合的谁也没想到的情况是,风险并没有如约而至,对冲基金的确在02年以后,在美联储营造的超低的金融生态环境滋生了信贷迅猛扩张的浪潮,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 房地产价格飙升很快,购房的人,在这个溢价过程中,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也就能保持足够的还款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劣后端的收益超高,立刻在市场迸发出极大的,这里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由于CDO的市场里毒资产这块,在专业机构面前其实并不太好忽悠,没多少人愿意去进行这块的交易,所以市场欠缺公允价格,监管部门允许对冲基金照内部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作为标准,这个从道理上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所谓对冲基金,本身就是高风险产品,在产品的准入上本身就有很高的门槛,更多还是投资人自我认定风险的过程,所以监管部门并没有做太多的干涉,这种情况下,每个对冲基金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收益披露,基本上都是翻倍的业绩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有钱人要求进入,一些,富豪、都大规模进入,都在那几年赚的盆满钵满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冲基金还不太满意,又想到了更激进的事情,怎么做呢?把手头上持有的高收益的产品,抵押给银行,再贷款去买CDO,我靠这个也是暴利中的暴利啊,一般这里购买的杠杆大概在十倍左右,对冲基金持有十个亿的CDO,就去银行借进来一百个亿的钱,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有啊。在当时大概只有1.5%,而CDO的利率大概有12-15%左右,借来一百亿付出的成本大概只有1.5亿,但是收益有12-15亿,按照自有资金的收益测算,那就是年化100%以上的收益啊。

商业银行也是被前几年超高表现的CDO给吓尿了,当然光吓尿还不是主要原因了,后面会提到一个叫的产品,给这些杠杆部分的资金做了一定程度的保障,都接受这种超高杠杆抵押业务,实质上他们完全忘记了他们所接受的本身就是他们自己所发放的出去的次级债里面的一部分,而且是最不好的那部分,又回到了自身的体系里来,商业银行的再次被牵连加大了市场的动荡程度,次贷危机过程中不少银行直接破产了,其中像花旗银行等等都受到很大的重创,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块业务,但是相比于投行而言,商业银行在这次危机中还并不算太过严重,但是这个是后话,至少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业务风生水起。

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中去,因为对冲基金在前几年赚了很多很多的钱,导致许多投行心里很尴尬,本身是想让你给我承担风险的,结果让你赚了很多的钱,而我只是赚了可怜的手续费而已,市场的规则自然是有风险才会有收益,没有风险只能赚取所谓的手续费和跑腿费,都是辛苦钱,虽然也不少了,但是相比于对冲基金而言,还是小钱,所以投行们,还是想了很多的办法,尽可能的想把这块利润留在自己的手里,至少也要分一杯羹,但是跟对冲基金毕竟不一样,对冲基金的钱都是有钱人的钱,都是别人的钱,而投行本身其实是没有钱的,只有自有资金,也相对有限,如果要去持有这些看上去很好吃的有毒资产的时候,就需要借钱,这个就都是刚性的钱,一旦出现或者实质性风险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很大的问题(事实上的确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就死在这里)。

所以投行们围着这堆食物团团转了很久,想吃又不敢吃,最后终于金融创新四个词又出现了,于是另外一个特别有名的词,CDS,出现了,这个词真得记住,最近德意志银行陷入了困境,前景堪忧,很大程度上跟CDS的关系密不可分。

第六、另外一个“伟大”的金融创新,CDS的前生后世

CDS的最早出现其实是为了规避巴塞尔协议对银行业较为严格的资本要求而出现的,据说是1993年艾克森石油公司发生了原油泄漏而面临的罚款,埃克森公司找到了它的金融老客户J.P.摩根银行要求贷款。但是,这笔贷款只有很低的利润,如果贷了,不仅没多少赚头,关键它会攫取摩根银行的,银行还要为这笔贷款留出大笔的资本储备金。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规定》规定,所有银行的账面都必须保留8%的资本储备:每借出就要留存的准备金。J.P.摩根认为这一规定相当不合理,因为它的贷款都是针对可靠的企业客户和国外**,违约率非常低,每借出100美元,就要保存8美元的准备金似乎完全是一种资源浪费。由于J.P.摩根的几近于零,因此也低。这样一来,J.P.摩根已经感到了业务发展的危机。如何既贷出这笔款,又可以不影响J.P.摩根的信用额度呢?J.P.摩根银行的金融衍生品部门,想出一个办法,他们找到了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的官员,提出了一个即将创造历史的建议。

J.P.摩根提出,每年向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支付一定的费用,而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则承担埃克森公司这笔贷款的信贷风险,以有效保证J.P.摩根的这笔贷款没有任何风险。如果埃克森公司违约无法偿还贷款,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则承担J.P.摩根的损失;但是,如果埃克森公司没有违约而偿还贷款,欧洲重建和发展银行则会取得不错的收益。

欧洲重建于发展银行业认为埃克森这样的大公司,违约的可能性为零,因此会稳赚一笔担保佣金。因此答应了这笔交易。按照当时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方案,这笔贷款虽然贷给了埃克森公司,但是由于它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因此,它不影响J.P.摩根公司的内部信用额度。

J.P.摩根用很小的一笔大概是五百万美金付出,就获得了50亿美元的额外信用额度,这个信用额度,本来是需要4亿美元的资本金来支撑的,但J.P.摩根并没有为之准备4亿美元的资本金。可见,这个信用额度完全是依靠欧洲重建于发展银行的担保创造出来的。它的本质是银行通过购买,创造出了一笔50亿美元的贷款。

结果证明,这次发明创造给各方都带来了收益,埃克森获得了贷款,J.P.摩根获得了利息收入,而欧洲发展与重建银行则没付出什么,就轻轻松松获得了一笔。信用违约互换(CDS)由此而来。

所以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CDS本质其实是一份违约保险合约。他可以保障你持有的债券在受到损失之后,风险可以由卖出CDS的金融机构承担,他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前面提到了对冲基金去银行抵押的时候,银行为什么会接受,投行为什么会持有一些CDO,那是因为他们都给这些CDO购买了一些CDS合约,从而使得风险得以转移,这里的问题其实就出现了,为什么有金融机构愿意来为这些明显很垃圾的CDO承保么?因为保险很大程度上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保费是固定的,但是承担的风险是无限的,谁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事后解释是很容易的,但是身处在那个浮躁的世界,身边不断有人发大财的年代里,要去看清楚本身是不容易的事情,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因素在里面,我们放到后面去谈。

这里还是先谈下CDS具备的几个特殊的地方,很有意思,CDS看上去是保险,但是他跟不一样的,他最早起源于目的是规避资本金要求,相当于用衍生品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同时的确具备避险的作用,例如你持有某公司的债券,然后再买进它的CDS,你就可以通过付出一些金钱作为代价,让别人替你承担公司违约的风险。但是CDS跟传统保单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在于他是没有具体的被标的的,一般保险,你需要拥有被保险的东西,即。例如寿险,担保的是你的生命。火险,担保的是你的产业。你不可能没有汽车却去买汽车失窃险,没有房屋却去买房屋地震险。

但CDS不同。没有某,你也可以购买该公司CDS,并支付保费给CDS卖出者。当该时,CDS卖出者必需偿付你的损失,仿佛就像你持有这些债券一样。还是以传统的寿险为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买一份或多份寿险,标的是我们的生命,但不能针对他人的生命买寿险。CDS则不同,和我毫不相关的人,也可以买我的寿险,因为大家认为我的工作性质危险,一旦出事,所有购买我寿险的人都将获得赔偿,所以简单把CDS看成保险,其实也并不是很合适,因为实质角度来看,以多数的幸运来弥补少数人的不幸,但这个业务从购买方角度来看,少数人最大损失只是保费,他并不会因为标的物出现违约而遭受损失。

但是这个特性的存在,使得市场很多机构把CDS当成了的工具。例如CDS可以用来做空。假如你看准某家公司的债券无法兑付本息、就要违约了,而其他人还不知道,那么你就可以大肆买进该公司债券的CDS。等到这家公司如你所料的资金周转困难时,卖给你CDS的人所偿付的金额就是你的收益,过去几年欧债危机过程中,许多人在赌希腊违约,于是购买了大量的希腊违约相关的CDS,等待希腊违约,以期获得巨额盈利,这个也直接使得很多欧洲银行面临很大的风险。

CDS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基于他是不需要你是利益相关方,就可以购买这个合同,所以CDS的数量不受标的数量的约束,只要有人愿意买就可以无限量供应,所以金融机构则拼命地销售CDS,以赚取巨额的,在次贷危机中,CDS是深度参与者主要是曼和AIG,前者大概持有了4400亿美元的CDS,后者大概是5000亿美元的CDS。一旦相关的债券出现违约,他们就要承担的责任,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危机。

当然跟他们危机正相关的可能就是一部分人提前看到了美国次贷危机可能带来的巨大破坏性,利用CDS的具备投机功能而大赚特赚了一笔,最近一部很值得看的电影《大空头》讲述的就是通过做空在次贷危机中巨额盈利的过程,里面主要的做空工具就是CDS,他们都是有原型人物的,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产生了几个巨牛逼的人,保尔森和史蒂夫·艾斯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2006年,保尔森通过做空大赚37亿美元,一举超越投资大师、量创始人乔治·索罗斯,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而他管理的另一只规模较小的基金2007年的回报率近590%,被认为是历史上年回报率最高。史蒂夫·艾斯曼也是很早就看破了次贷市场隐藏的危险,并从2006年秋天开始通过购买CDS做空次贷证券。2007年9月,当华尔街因雷曼破产而陷入绝望中时,他和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少数,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在这次次贷危机中却泥足深陷。

剩下的问题就是解答,为什么这种风险极大的CDS,会有金融机构愿意发行,他们脑子进水了么?事实上,这个结论肯定是不可能的。华尔街的精英一定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群之一,说他们笨蛋典型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要解答这个命题,我们得还是仔细看看CDS的一些更细节的东西,CDS一般分为两个种类,纯粹的基于现金流担保的CDS,可以是对一家公司的债权违约保护,也可以对一揽子公司债的违约保护,很多机构喜欢CDS是因为成本低,从某个角度来看,你去购买公司债和你去给他做担保,尤其在普遍低利率的情况下,可能还是担保更划算,因为前者需要实际出资,而后者不需要,现金流还稳定,但是本质的风险其实是一样都是最终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CDS可以用来提高投资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水平。

还有一类就是结构化的CDS了,主要针对一些受到注资协议限制无法衍生品的,一般由SPV发行保证高利息;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在次贷危机中频频露脸的synthetic CDO 基础上的CDS,就是这类CDS的典型代表了,基于CDO基础上的CDS为什么能被设计出来,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这个人叫李详林,大量次贷危机中的CDS里的模型主要数学公式高斯连接相依函数(Gaussian copula function)的发明者。

2000年他在摩根大通银行工作时,在《固定收入杂志》发表论文“联结函数的违约相关分析”(On Default Correlation:A Copula Function Approach)。论文中,李祥林巧妙借助于他在精算学和保险学以及对心碎症状的知识,试图描述和解决华尔街定量金融家最棘手的问题:违约相关性。这篇论文中论证的公式和方法,被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如此广泛地运用于风险管理和衍生产品的设计。给了当时苦于介入CDO业务,却又不敢介入的投行们一个良好的理论依据,他的模型帮助CDS的在特定情况下准确计算回报、定价、计算风险及应采取什么策略以降低风险,等于为结构化的信贷衍生产品的估价和提供定量化的有效工具,有了这一公式,华尔街的精英们看到了新的无限可能,他们马上着手创造大量新的3A证券,CDS发行及成交大增。

这些高风险的衍生产品,在新的评级标准下,被包装成了高等级的3A投资品。由此使得与次贷相关的衍生产品市场在短短的数年间出现了几何级的飞跃。2001年年底CDS的规模约9200亿美元,到2007年底飞涨到62;CDO的规模则由2000年的275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4.7万亿美元。从到华尔街的银行,从评级机构到监管机构,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使用李祥林的公式。很快,利用这一公式来衡量风险的方法已经在金融领域深入人心,并且帮人们赚到了大量金钱,使得任何对此公式的局限性的警告都被人们忽视了。

金融危机发生后,李祥林也曾受到一些责难,但正如李祥林的导师Prof. Harry Panjer教授所言:怪李祥林摧毁金融市场,就好像怪爱因斯坦摧毁广岛一样。他没有烧毁美国经济大厦,他只是提供了火柴。因为“他不负责整个金融界,他只是写了篇文章”。

事实上,我自己也能感觉美国对于量化的模型极为的渴望和依赖,走到硅谷去,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你他们有一套模型,可以有效控制风险,然后会跟你阐述很久的数学方面的问题,听得云里雾里,对于风险和不确定的极度厌恶,使得美国人花了很长的时间期望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模型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的发生,他们天然认为许多事情都可以被量化起来,可以用数字解答很多东西,譬如烹饪,他们会告诉你几分钟几秒钟放多少克盐,但是即使如此精确量化的情况下,每个厨师烧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太多东西是不可以被量化的。

Robert Jarrow教授说过,华尔街所有投行和金融机构的模型都是错的,此话不假。30年前的LOR就是有问题的,20年前的Black-Scholes也是有问题的(如果不是说这两个模型是错的话)。模型中都忽略了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问题。10年一个轮回,次贷危机时候华尔街上的模型已然被证明问题极大,所以,在不确定性无处不在的世界里,一只蝴蝶扇动下翅膀都可能引起风暴的世界里,你如何把相关和不相关的变量都计算在内?这个本身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事实上,大量的频繁的程序化模型背后的数字,是永远无法穿透人心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本身就是伪命题,为什么呢?因为***的基础是建立在人都是理性的基础上的,但是显然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不理性的其实恰恰是人的本身。逻辑基础如果是错的,构建在这个之上的科学很难是科学。

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很重要的是,我们其实也需要发现,李的公式恰好碰到了大量的投行或者对冲基金,需要把CDO产品给寻找风险的避风港的时间同时,又有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又无处可寻找较高收益的资产进行配置,他们需要理论给他们提供依据为他们去更好的资产处提供一个极好的理论支持,而在这个时候,李出现了,所以,建立在数据模型基础上的这个CDS最终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并不在于公式本身,而在于利用公式基础上大肆包装金融产品的投行家们,没有李,他们也会找到别的公式和理论来论证他们的合理性的。只是恰巧这次是个中国人,所以很多人后来开玩笑说李是中国埋在华尔街的卧底。

真正回到最后CDS大量发行,其实也很难归咎到因为一个算法或者模型的出现,而最终其实只是市场需要一个理论而已,这个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保险公司,仅仅AIG受到了牵连,而其他保险公司并没有太多的损失?所以很难把责任推到CDS身上,所以,在很多认为CDS是臭名昭著的金融产品设计,我倒是觉得其实风险并没有想象那么高,事实上,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夕,以贷款为证券为参照物的CDS规模,高达左右,而其中80%左右的CDS在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银行既购买CDS,也发行CDS,这些交易都是。次贷危机对CDS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CDS在到期之后,金融机构不再发行,规模迅速缩减,并更加集中到一些资质高的金融机构手里。

不过,风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这一点,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发布的《美国金融危机调查报告》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从来没有找到证据表明不规范的衍生品,尤其是信用违约互换,由于相互关联而导致了金融危机。”实际上,在整个次贷危机当中,美国倒闭了近百家中等规模以上的金融机构,只有美国国际集团(AIG)是因为CDS而倒闭

2007年年底,AIG发行在外的CDS名义总额为5800亿美元左右,与整个60万亿的名义总额相比,还是很小的。这意味着,AIG担保的参照物包括2300亿美元的公司债,1490亿美元的住宅,此外还有780亿美元的混合了优先级与次级抵押贷款的CDO产品。而最后击倒AIG的,则是这780亿美元中的621亿美元CDO出现了问题。

在AIG被**接管之后,根据信用违约互换,AIG向它的交易对手,付出了621亿美元,也就是以名义价值赎回了它当初为之提供信用担保的621亿美元的CDO,这些CDO中,大部分是以证券化的次级贷款为基础构造的,房价的下跌,让这些CDO的实际价值几乎归零。而贝尔斯登的倒闭,CDS都没有扮演关键角色,它们的倒闭也没有给相关的交易对手带来重要的损失。

可见,CDS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是有限的,这60多万亿美元的CDS,其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牵扯进了美国次贷之中,也就是为大约次贷为基础构造的CDO,也就是说最多的赔付,也不过1万亿美元,由于介入,实际赔付规模在2000亿美元左右。所以,结论就是,CDS本身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危机,但是因为CDS把AIG拉了下马,于是大危机就出现了。因为CDS,2008年AIG四季度单季度亏损617亿美元,在次贷危机之前,AIG无限风光,几乎一夜之间轰然倒下,最终美联储多次方案重组将其国有化,为什么会如此的原因,已经可以写上厚厚一本书了。这里就不多说了。造成AIG损失惨重的主要业务就是他在伦敦设立的AIGFP公司,这个公司核心业务就是为CDO产品提供CDS担保的,2008年四季度AIG整个亏损的617亿美元里,这个产品亏损400.74亿美元,在次贷危机之前,这个公司在2005年的时候给AIG的整个盈利贡献大概达到了20%左右,营业收入3左右,但是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他给AIG带来的亏损至少在七百亿美元之巨,使得AIG灭顶之灾,这里就不阐述为什么会如此了,谁也不知道,知道了的都是马后炮。

真正关键的问题是AIG自身倒闭真无所谓,美国不缺大的保险公司,关键的问题是AIG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太重要,重要到了too big too fall的地位,在次贷业务之外,AIG的是当时世界No1,AIG签发了8100万份保单,承保总额达1.。1.9万亿是什么概念呢?即美国一年GDP的13%左右,大于本次金融危机美国**为救市扩大赤字规模的上线1.85万亿。AIG财险业务向全美18万家企业提供保险,超过一亿美国人在这些企业工作。全美有97%的“强”和81%的“福布斯2000强”公司是AIG客户。如此业务规模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都非常大。当年风闻AIG出事儿,其子公司香港友邦门前排起的长龙便是例证。迫使香港公司连夜声明。

再看退休养老业务。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承担。抛开联邦统筹一块,以401退休计划为代表的和个人退休储蓄大部分进入商业保险业。AIG管理着全美670万个人账户,高达1470亿美元,其中很多账户的主人已经退休,指望这些钱养老送终。任何风吹草动,轻则给退休养老带来灾难,重则动摇全社会保障体系,影响整个社会安定。倘若国家不出面干预,导致市场过分渲染潜在危机,人们意识到退休养老有虞,可能诱发社会、**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美国朝野,从**多次指责,到议会紧急立法,再到媒体口诛笔伐,一边叫骂着AIG慰平民心,一边祭出一揽子计划,拯救这个每股市值曾超100美元、最低跌到过33美分的病狗。

最关键的还有AIG手头持有的超过大量CDS如果出现违约,那么意味着几乎所有跟他交易购买了CDS的对冲基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家族基金等等都面临极大的敞口风险,最终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金融业,随时可能坍塌,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只能出面拯救,最后的结果就是将其国有化了。

但是我前面说了,CDS的出现并非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很大程度上,CDS只是被AIG给滥用了,而由于AIG的业务地位,才使得金融系统处于动荡之中,CDS本身并不是让市场发生极大危机的根源。相比较起来,在CDS基础上,出现的合成CDO,才是真正让大量投资机构拖入噩梦的一个来源。这里面评级公司又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

第七,合成CDO又是个什么鬼?!

什么是合成CDO呢?这个解释起来可能真都有点难,这个东西,我在次贷危机那几年的时候认真读过好几本这方面的书,非常的枯燥,算是弄明白了来龙去脉,但是弄明白以后发现没鸟用,纯粹当兴趣爱好了,以至于今天让我要表述很清楚还真不容易,我在网络上也好好搜索了下,看到一篇写的还是很不错的文章,就索性粘过来,标线部分都是别人写的,不是我的,具体作者还真没找到是谁,如果有人觉得冒用了,跟我联系下,我道歉下,我实在是懒得去改了。

在讲述合成CDO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两种不幸的冤大头是怎么赔血本的:即劣质者也就是CDO的投资人和违约后CDS的保险提供者。前者是先付出购买,等到这个劣质债券爆炸违约的时候,发现收不到利息了,而本金也拿不回来了,“先支出后爆炸”;而后者是先签订了承诺,并没有支付什么现金,天天坐收保费,一旦违约,被迫拿出真金白银来“赔偿”对手,这是“先爆炸后支出”。

合成CDO就是在将这两者合在一起的过程中诞生的。由于CDS往往很少能够实现保费缴付者和保险提供者的直接协议,因此往往要通过中介,而中介有很大的动力立即进行包装转移风险。这些中介通常都是华尔街的知名投资银行,比如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合成CDO的原料是CDS合约。第一步,这些中介和要“做空”的人,比如保尔森公司签订了一个 CDS合约,保尔森公司每年向这个中介缴纳保费,而中成为CDS保险提供者,这样保尔森和中介投行之间形成了第一次CDS关系,然后这些中介转手向下一级——冤大头“转移”CDS仓位,比如和AIG签署了一个CDS合约,只不过这次中介投行是保费缴纳者而AIG是保险提供者,当然由于要过手中介投行,AIG拿到的保费比投行从保尔森公司收取的保费要少。AIG就成为所谓Unfunded Investor(没有出钱的投资者),不需要在当时拿出真金白银就可以不断收取保费,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而他们所看到的保险的对象是“super senior”债券(模拟的超高级超安全债券)。此时保尔森公司向中介投行缴纳的保费还有一大部分,而对于违约保险的承诺违约赔偿责任在中介投行手里也还有剩余一部分没有转让出去,怎么办呢?则这些中介投行在某个免税小岛国上设立一个“工具实体”,以这个工具实体的名义发行若干偿付优先层次不等的“债券”,发售给投资者(Funded Investor),投资者交付给中介投行的钱则买成其他比较安全的债券,每年获取一定的利息,再将这些利息搭配一部分保费做成“较高的利息”每年支付给投资者。那么这些“债券”就叫做“合成CDO”!这样,中介投行通过签订另一个CDS以“中和”部分原来的CDS(与AIG的合约),以及把剩余的CDS 保险承诺额部分当成债券从“合成CDO”投资者手里搜刮一笔钱存在那里当备用,将自己原来的CDS全部“中和”掉,而从这一进一出中又设定出利率差额获利。

那么,作为原材料的CDS对应的证券出现违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连环爆炸呢?由于funded invesor和unfunded investor之间,前者取得的是相对高息,后者则收取的比例很低的(所谓super senior,违约几率据称“极小”,自然能获得的保费就低),因此前者——合成CDO投资者先损失——这就是被告知买来的债券停止支付利息并且几乎一钱不值了(先出钱后违约),接下来再通知CDS保险承担者,收取的保费现金流断了,请偿还你承诺担保的本金额(先违约后付钱)。这样,重创就发生了!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合成CDO”会冒出来呢?还是和证券化的潮流有关。证券化其实是中介化,尽量快速实现盈利,资产要变得高度可流动。这种方式的一个好处是使得做任何金融交易、合约都更加方便快捷了,缺点则是中介机构逐渐将盈利的希望放在更加新颖更加古怪的交易案子上面以获取更丰厚的佣金。为某种特定的债券缴纳保费是一种很少见的交易合约,如果没有投资银行作为中介人,则CDS生意很根本做不成。但反过来,投资银行为了多揽生意而自己答应下来这笔合约,也想方设法尽快把这个风险给转出去,免得夜长梦多,所以他们就会主动去找下家“接盘”,这样他们会主动去促成合约的创造。而合成CDO因为突破了原料证券的来源限制,成为银行无限制创收利润的重要源泉。在市场中,合成CDO也被归类入CDO类,在当红的2005-06年,这种基于虚拟对赌的“合成CDO”所占 CDO总体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


不知道几个人看明白了这个合成CDO的结构,其实看不懂也没关系,我觉得只要记住两件事情就可以了,第一,投行们的设计思路最终其实是想让大量的投资人来承担部分信用风险,让很多投资人最终不需要出资金,却可以每个月获得一定的现金流,而对价是承受一旦标的违约之后的风险。把他理解成所谓的卖出期权就可以了。第二,这个设计思路,获得了穆迪和标普的AAA级认定。至于怎么拿到的,参照前面我解释怎么搞定评级机构那章节,这里不细说了。

因为这个得到了穆迪和标普们AAA的评级.不用出钱就能得到稳定的现金流, 而且风险极小, 因为它们是AAA级别的“合成CDO”产品。结果不难想象, 大批**, , 教育基金, 保险们, 还有大量的外国基金踊跃加入, 在不动用他们基金一分钱的情况下, 增加了整个, 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高额奖金。因为AAA的评级,最终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和外国投资人在内的“保守型基金”,集中投在“合成CDO”之中最有毒的“普通品合成CDO”之中。于是次贷危机终于成功的把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圈入其中,下面就可以坐着看所有的故事了。

那么整个危机的传导链条又是怎样的?次贷危机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又有哪些呢?请看《世界都在上演重复的故事——从次贷危机看今天可能的危机(三)》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深度好文

《前海广深发谎言骗局 邓广勇欠债赖账》 精选四

正文来源:票友—圈儿那些事

伪装身份、伪造证件、潜入目标房间……看过“神偷”题材电影的人,相信对这些惯用情节都不陌生。现如今,安徽一女企业家伙同他人精心设计,将这些情节搬到现实中,为的是骗取银行签订上亿的理财协议套现,不过没有得逞!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合同诈骗案。由于案件复杂,法庭没有当庭宣判。

据公诉书显示,此案案情环环相扣、步步为局,令人眼花缭乱到咋舌。

此案“关键人物”有两人,一是安徽神草堂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邓双梅,一是无固定职业的施坚勇。

据检察机关指控,今年47岁的邓双梅,2015年12月结识施坚勇。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邓双梅商量由施坚勇帮助其融资。一个无固定职业的人,如何帮助公司解决融资问题?邓双梅的驾驶员柯青松对此解释,施坚勇自称是浙商银行一个支行的副行长,后来自己出来开公司。邓双梅也相信,施坚勇做了多年融资,很有实力。

2016年1月,施坚勇向邓双梅提出,可以从浙商银行安排资金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再设法套取出购买产品的资金。这过程需要伪造资产管理公司及工商银行印章、证照,并在工商银行伪造机要室签订理财协议。


这一总体“布局”得到邓双梅的同意。二人约定由施坚勇为其融资10亿元,邓双梅先行支付施坚勇融资费用人民币18万元及星云大师字画一幅。

怎么就选中从理财产品下手?据业内人员证言证实,这是受限于银行不能直接购买理财产品,需要通过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购买。

于是,施邓两人先“截胡”了资产管理公司。

按照计划,当年1月28日前后,邓双梅和施坚勇到工商银行四牌楼支行找到行长,提出购买理财产品。之后,邓双梅设法获取了中信信诚资产管理公司预开户资料。

2月3日,施坚勇冒充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以下简称“省分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胡某,带邓双梅公司会计夏晓振一起到上海,为中信信诚公司办理上门开户,并顺利拿到该公司的印鉴及相关证照。当日,施坚勇又带夏晓振赶到杭州,找人伪造了中信信诚公司的相关印章和证照。

2月4日,夏晓振将伪造的印章、证照带回合肥交给邓双梅,并在施坚勇、邓双梅的指示下,用伪造的印章重复加盖在印鉴卡上使真实的印章模糊,之后邓双梅带夏晓振到工商银行四牌楼支行,以印鉴卡模糊为由要求更换新的印鉴卡,并利用伪造的印章和证照为中信信诚公司办理了开户手续。

省分行法律事务部总经理韩某与邓双梅因有业务往来,相识已久。据其证言透露,邓双梅打电话说有资产公司想买4到6亿元的理财产品,后来才知道是浙商银行以中信信诚公司作为担保公司来购买。邓双梅提出想借其办公室做一下接待,并称对方如果问就说是购买工商银行理财产品。

但韩某不知道的是,施坚勇、邓双梅为骗取浙商银行的信任,安排柯青松伪造了省分行“机要室”门牌,购置了保险柜、监控摄像头等伪造机要室设备,准备对其办公室进行“变脸”。

2月14日,施坚勇联系浙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来省分行签订理财协议,按照事先分工,由施坚勇继续冒充胡某负责接待,并在当天将一套虚假的理财标的为40亿元的《中国工商银行法人理财产品协议书》和其事先伪造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印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交给夏晓振;由柯青松冒充省分行车队司机将人接至省分行;再由邓双梅设法将保险柜放入省分行法律事务部总经理韩某的办公室并将韩某支开;同时夏晓振、柯青松等人负韩某办公室布置成机要室:柯青松安装“机要室”门牌及监控摄像头,夏晓振则将理财协议放入韩某办公桌、将伪造的省分行印章放入保险柜。公诉书显示,将理财标的由10亿元提高到40亿元,是施坚勇与曹家蓁(另案处理)商量后决定的,但未将该情况告知邓双梅。

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坚勇将浙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带至伪造的“机要室”,由夏晓振冒充省分行机要室工作人员,在虚假的理财协议上加盖伪造的省分行印章。签约完成后,邓双梅嘱咐夏晓振将伪造的印章及相关物品带回宾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浙商银行相关人员在签约过程中发现诸多疑点:一是其他办公室门牌很旧,但是机要室门牌很新;二是机要室布局与正常的机要室不符;三是印章放在一个小保险柜中且印章不是铜制的。此外,他们提出想去胡某的办公室坐一坐,结果胡某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办公室。经核实后,浙商银行得知省分行无相关业务,终止了该理财协议。

庭审中,邓双梅坚称融资一事是施坚勇找自己,很多事情她不知情。其表示只有保险柜的事情自己知情,其他的都“不知道”“不太懂”。而施坚勇则称,是邓双梅找自己帮忙融资,伪造印章、伪造机要室等一系列事宜邓都知情。夏晓振也称,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听从邓施两人的安排,邓应该都知道。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施坚勇、邓双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印章与被害单位签订虚假理财协议,骗取被害单位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其中施坚勇合同诈骗金额40亿元,邓双梅合同诈骗金额10亿元;被告人夏晓振帮助施坚勇、邓双梅伪造中信信诚资产管理公司印章及相关证照。施坚勇、邓双梅的行为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夏晓振的行为当以伪造公司印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由于施坚勇、邓双梅在合同诈骗过程中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犯罪未遂,检方认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是一个圈,你不进来,我不出去咱俩怎么唠嗑呢!(添加请注明机构+姓名)↓↓↓

《前海广深发谎言骗局 邓广勇欠债赖账》 精选五

正文来源:票友—票据圈儿那些事

伪装身份、伪造证件、潜入目标房间……看过“神偷”题材电影的人,相信对这些惯用情节都不陌生。现如今,安徽一女企业家伙同他人精心设计,将这些情节搬到现实中,为的是骗取银行签订上亿的理财协议套现,不过没有得逞!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合同诈骗案。由于案件复杂,法庭没有当庭宣判。

据公诉书显示,此案案情环环相扣、步步为局,令人眼花缭乱到咋舌。

此案“关键人物”有两人,一是安徽神草堂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邓双梅,一是无固定职业的施坚勇。

据检察机关指控,今年47岁的邓双梅,2015年12月结识施坚勇。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邓双梅商量由施坚勇帮助其融资。一个无固定职业的人,如何帮助公司解决融资问题?邓双梅的驾驶员柯青松对此解释,施坚勇自称是浙商银行一个支行的副行长,后来自己出来开公司。邓双梅也相信,施坚勇做了多年融资,很有实力。

2016年1月,施坚勇向邓双梅提出,可以从浙商银行安排资金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购买工商银行理财产品,再设法套取出购买产品的资金。这过程需要伪造资产管理公司及工商银行印章、证照,并在工商银行伪造机要室签订理财协议。


这一总体“布局”得到邓双梅的同意。二人约定由施坚勇为其融资10亿元,邓双梅先行支付施坚勇融资费用人民币18万元及星云大师字画一幅。

怎么就选中从理财产品下手?据业内人员证言证实,这是受限于银行不能直接购买理财产品,需要通过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名义购买。

于是,施邓两人先“截胡”了资产管理公司。

按照计划,当年1月28日前后,邓双梅和施坚勇到工商银行四牌楼支行找到行长,提出购买理财产品。之后,邓双梅设法获取了中信信诚资产管理公司预开户资料。

2月3日,施坚勇冒充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以下简称“省分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胡某,带邓双梅公司会计夏晓振一起到上海,为中信信诚公司办理上门开户,并顺利拿到该公司的印鉴及相关证照。当日,施坚勇又带夏晓振赶到杭州,找人伪造了中信信诚公司的相关印章和证照。

2月4日,夏晓振将伪造的印章、证照带回合肥交给邓双梅,并在施坚勇、邓双梅的指示下,用伪造的印章重复加盖在印鉴卡上使真实的印章模糊,之后邓双梅带夏晓振到工商银行四牌楼支行,以印鉴卡模糊为由要求更换新的印鉴卡,并利用伪造的印章和证照为中信信诚公司办理了开户手续。

省分行法律事务部总经理韩某与邓双梅因有业务往来,相识已久。据其证言透露,邓双梅打电话说有资产公司想买4到6亿元的理财产品,后来才知道是浙商银行以中信信诚公司作为担保公司来购买。邓双梅提出想借其办公室做一下接待,并称对方如果问就说是购买工商银行理财产品。

但韩某不知道的是,施坚勇、邓双梅为骗取浙商银行的信任,安排柯青松伪造了省分行“机要室”门牌,购置了保险柜、监控摄像头等伪造机要室设备,准备对其办公室进行“变脸”。

2月14日,施坚勇联系浙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来省分行签订理财协议,按照事先分工,由施坚勇继续冒充胡某负责接待,并在当天将一套虚假的理财标的为40亿元的《中国工商银行法人理财产品协议书》和其事先伪造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印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交给夏晓振;由柯青松冒充省分行车队司机将人接至省分行;再由邓双梅设法将保险柜放入省分行法律事务部总经理韩某的办公室并将韩某支开;同时夏晓振、柯青松等人负韩某办公室布置成机要室:柯青松安装“机要室”门牌及监控摄像头,夏晓振则将理财协议放入韩某办公桌、将伪造的省分行印章放入保险柜。公诉书显示,将理财标的由10亿元提高到40亿元,是施坚勇与曹家蓁(另案处理)商量后决定的,但未将该情况告知邓双梅。

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坚勇将浙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带至伪造的“机要室”,由夏晓振冒充省分行机要室工作人员,在虚假的理财协议上加盖伪造的省分行印章。签约完成后,邓双梅嘱咐夏晓振将伪造的印章及相关物品带回宾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浙商银行相关人员在签约过程中发现诸多疑点:一是其他办公室门牌很旧,但是机要室门牌很新;二是机要室布局与正常的机要室不符;三是印章放在一个小保险柜中且印章不是铜制的。此外,他们提出想去胡某的办公室坐一坐,结果胡某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办公室。经核实后,浙商银行得知省分行无相关业务,终止了该理财协议。

庭审中,邓双梅坚称融资一事是施坚勇找自己,很多事情她不知情。其表示只有保险柜的事情自己知情,其他的都“不知道”“不太懂”。而施坚勇则称,是邓双梅找自己帮忙融资,伪造印章、伪造机要室等一系列事宜邓都知情。夏晓振也称,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听从邓施两人的安排,邓应该都知道。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施坚勇、邓双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印章与被害单位签订虚假理财协议,骗取被害单位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其中施坚勇合同诈骗金额40亿元,邓双梅合同诈骗金额10亿元;被告人夏晓振帮助施坚勇、邓双梅伪造中信信诚资产管理公司印章及相关证照。施坚勇、邓双梅的行为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夏晓振的行为当以伪造公司印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由于施坚勇、邓双梅在合同诈骗过程中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系犯罪未遂,检方认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城商行是一个圈,你不进来,我不出去咱俩怎么唠嗑呢!(添加请注明机构+姓名)↓↓↓

《前海广深发谎言骗局 邓广勇欠债赖账》 精选六

1、一个房地产崩盘样本

先上个案例,朋友告诉的实事:某地一开发商,为人低调,自奉菲薄,克己勤免,攒一楼盘,实指望以此大发,装修都搞完了,还没开卖,今年爆了。朋友为公司上门讨债,才了解到情况,该老板已欠下40多亿的巨债,而楼盘,也许在去年高峰期能卖10多个亿,现在能卖个零头就不错了。

朋友查了账本,40多亿的欠款,实际借的钱才19个亿,其余都是历年攒下的利息。我听了差点打一趔趄,但后面还有更惊人的:其实该楼盘两年前就已盖好,老板捂着不卖,表面上看,老板似乎是贪心,想赚得更多,而事实是,当时老板就已经资不抵债了,即使是当时以市价卖掉,老板也已无法清偿欠款。站在老板的角度,与其马上坐牢,不如把楼盘捂在手上,反正房地产蒸蒸日上,手上有个楼盘就有故事讲,就能融到钱,万一将来楼市暴涨,他就把故事讲圆了:偿清所有的债务,还能赚一笔。只可惜,现实很残酷:房价涨幅已跑不过利率涨幅,只有崩盘一条路。

更残酷的是,老板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全拉下水了。坐在他办公室哭丧着脸讨债的,不是兄弟就是同学。他的一个同学,原是某银行支行高大上的行长,自己的钱要不回来不说,银行贷的钱也要不回来,该行长因此被贬为专职讨债的,什么时候要回钱什么时候回去上班。他的两个堂兄弟,为这楼盘献出了数千万的积蓄,又从老家借来上亿资金,全部填进这个楼盘,这亿元资金,都是从众乡亲的口袋里以高利弄到手的,人头有数百之多。他们不知道事情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还在不停地催利息。朋友和他们坐一起要债的时候,就听到不停的电话来,两兄弟不停地对电话说:利息明天就还!明天就还!

我相信这帮要债的一定恨不得将老板碎撕万段,但一个死老板一分钱都不值。要是这老板的肉每一小块值一块钱,我肯定,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成40亿块。

2、炒钱是如何沦为庞氏骗子的?

说这个案例,是因为最近看到太多的高利贷炒钱崩盘惨案了:以广东、四川、浙江、江苏为最多,说高大上点,叫民间金融,说符合实际点,我叫他民间炒钱。卷入其中的民间公司基本上不是担保、小贷,就是、,或者小型开发商,参与者大多没什么金融常识,也没什么经济意识,对“风险”二字完全不认识,眼里就一样东西:高利,一开口就跟你谈三分的利,四分的利,说二分的利那都叫没本事。

从各种炒钱公司崩盘的模式来看,我把它们归纳为这么几种:

第一种,有自己的故事和题材的,一般不是在内蒙古或新疆某个你叫不出名字的地方有个矿,就是在某个三四线城市城郊结合部有块地,要不就跟你说能搞到齐白石范曾达芬奇梵高的画,坐等升值。玩的人是真诚相信,如我上面提到的案例,他是真诚相信那是一桩事业,只要把钱交给他,他就让你赚更多的钱。这种人一般刚开始是认真的,到中间撑不住了,就半真半假了,到最后,为了苟延残喘,彻底沦为蒙人。

第二种,一般都曾经有个实体,资产型公司,相对有钱,比如开发商,在资产泡沫大起时,他看到了之间互动的套利空间,就开始玩资金了,弄个担保或小贷公司,用融来的钱买资产,用资产质押,再买资产,如此循环。手笔很大,门面也很大,资金动员能力强,欺骗性也很强,这种公司一般在全国多个开发区都有块地,这里那里有个矿,有点物业,再以低价买来真真假假的黄花梨或字画什么的,做大资产。摊子大,链条长,,资金链紧,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崩,而这种公司一旦崩掉,往往波及面广,债务黑洞极大。

第三种,没什么实力,看见别人炒钱眼热,也纠集个理财或担保公司,这种公司好的一般做的下游,相对安全,差的就做了前述两种公司的下游,为他们找钱,自己居间,吃上下金价差,一般他到手的资金到在2分以上,再3分4分倒给别人,等到别人一崩,他也跟着就倒了。这种等级的公司做业务,一般连哄带骗,信用不高,只能在熟人圈子里骗,最后上当的多是乡亲、亲戚、同学、朋友,通常叫杀熟。

最后一种,一上来就把自己定位成庞氏骗子,以高利诱惑那些贪婪的人。这种人一般先弄个P2P平台,发个理财产品,给出来的利率高得让你心跳。他们骗一波钱到手后,就骗下一波,用第二波骗到的钱,付第一波钱的利息。那些拿到高利的人感觉到了诚信,就拿更多的钱往里砸。等到第三波融资到手,庞氏骗子就玩人间蒸发。目前这种庞氏骗子已经开始进化了,不再是庞氏玩法了,直接开骗:还是用P2P平台,还是高利开诱,但骗到第一波钱后,立刻卷款逃跑,至多花大钱买个法人替他坐牢。

这里给个经典案例吧,央视不久前报的:深圳金鼎祥,有一个理财产品收益惊人,月利息高达10%至12%,投资人刚开始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对方承诺的利息,后来不惜几千万几千万往里投,之后,这家公司突然失联,将近十万投资者所有投资“化为乌有”。

3、对民间资金的引蛇出洞

为什么突然涌现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高利贷公司呢?这全拜四万亿所赐。

2008年11月四万亿大投资推出后,金融机构差不多哭着喊着往外贷钱。多少年来只见你求银行,什么时候见过银行求过你?但这时侯,银行有**任务,要把钱放出去,倒过来了。当时稍微弄点资料,别让银行脸上太过不去,就把贷款拿了。事情就有这么夸张。

一转年,到200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看看有点稳了,银监会就开始出手,要往回收了,时间是当年7月份,银监会发一个内部征求意见稿,要管一管这信贷口子。风一吹,股市就见到了6000点大跌以后的高点:3478点。

这时候其实大家都醒过来了,对金融危机的恐惧也过去了,都琢磨着贷钱来玩儿了,但央行已不给你机会了,2010年,央行出台政策,对信贷实行总量控制,而且是按季给额度,虽然贷钱凶猛,但一下子有了上限,银行差钱差得直叫唤,一般到4季度,银行基本上就没钱放了,额度用完了。

央行银监这一着,等于是给地方打了一记闷棍。4万亿大投资出来以后,各地**规划配套的投资达18万亿之巨。本来中央还怕地方**拿着捏着不,但地方**才不管呢,好比一人早就想进赌场,一直被爹管着不敢进,现在爹让去了,他还怕把家产输光吗?但地方**的玩法很快就把爹给吓着了,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痛”的节奏嘛,所以就出手勒着点缰绳,这一勒,问题又来了:18万亿摊子已经铺开了,不给钱就等着烂尾。爹你就看着办吧!

要说这时候国际经济形势还没完全稳住,美国还一轮一轮的搞QE呢。中央真要是把钱袋子口子扎紧了,经济出了问题谁负责?但不扎紧钱袋口子,金融系统闹崩了,那更不好收场。怎么办?

新招就是:守住正路,大开旁门,对民间资金进行引蛇出洞。

守住正路就是对统的信贷进行总量控制,这是计划经济,按季给配额,也低,能够拿到这种便宜资金的,也就央企、大国企或地方**好项目。这是金融小灶,能吃小灶的,得高大上够级别。

大开旁门就是放开民间金融,搞活民间金融市场,对影子银行以放为主,以管为辅。压低存款利率,让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胀,用实际的负利率,加上民间金融诱人的高利率,将那些长期躲在银行的储蓄资金引出来,投入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大跃进当中去。

这一招确实有效,于是我们看到了建国以来最庞大、最活跃、也最让人心跳的民间高利贷盛宴!

4、炒钱国家队的民间扮相

今天回过头来看,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打法完全脉络清晰了:

一、启动两个领域的大:一个是大基建,一个是房地产。大基建归功于各级**,即4万亿+18万亿。一要归功于,二要归功于地方**推动。

二、大基建和房地产又是相互支撑相依为命的两个相关体:没有大基建,投资上不来,经济增长没保证,人民币升值可能会立刻掉头转为贬值,那么房地产及各种胀无从谈起;同样,没有房地产热,没有越来越高的地价,地方**既卖不出地价,又无从将土地质押融资,就没有钱搞基建。只有双方珠联璧合,才有稳定的经济增长。

三、无论是大基建,还是房地产,对资金的需求都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单从银行一个口径往外出资金,那么,一旦泡沫破灭,风险全部集中在银行,这是关系到社稷安危的大事,这么大责任,谁都负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启动全民资金,将风险分散到全社会。

所以,银行系统分裂成双轨:一轨为表内,服从央行银监的各种管制,有信贷控制,有考核,有计划利率,另一轨在表外,不受考核管制,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庞大的理财,成为民间资金市场资金最大的源头。

跟着是的跳涨,短短几年就直奔10万亿。虽无法律文件规定,但的隐性承诺,相当于为各种大资金进入房地产、进入矿藏资源、进入提供了背书,有了这种背书,才会让那些大的民间资金,以及那些进来的境外,无所顾忌地进入了房地产和大基建的第一线。

这两个都是穿了便衣的国家队,只不过是民间扮相而已,而真正的民间金融的主体:担保、小贷、典当、理财公司、P2P,都只是它们的小弟、跟班、上下游,如果把民间金融市场比喻成生态群落,那么民间扮相的就是狮虎,而其它的只能算土狼、豺狗、秃鹫,起的是补充作用。

但民间并不明了这一局势,他们只知道炒钱很赚,比辛辛苦苦做实业要容易赚钱多了,就纷纷入局,却并不明白,钱从何来?财富从何而来?对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知其然有钱赚就行了,何必费神费力去知其所以然呢?他们认为,竭力搞清所以然的那些家伙,都是些吃饱了撑的傻子。

直到现在,举目中国,我所见到的,大多都是些认为“知其所以然是扯淡而多余”的机灵成功人士。我祝福他们!

但银行信们是知道钱从何赚的,他们一直都“知其所以然”。可能他们前台执行人员不一定清楚,但他们的总部一般都有一个庞大的宏观研究团队,他们对国际国内金融局势了然于胸,洞悉这波炒钱的财富效应源头在哪?何时消失?

那么,这一波炒钱的真正源头动力在哪呢?

在美国,在美联储,在美元。

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先拿出大资金救助金融系统,后来又连续搞了三轮QE,欧洲日本也都搞量化宽松,全球资金泛滥。这些资金,在它们的本国,是呆不住的,因为它们本国资产在通缩,利率是零利率。只能出境去寻找收益高地。这个高地就是中国。

中国其实也可以不把自己做成一个收益高地的。那得有个前提:经济零增长或负增长,国内资产通缩,利率为零,人民币还想出境找吃的呢,那么一准,热钱对你没兴趣。

但中国做不到。经济不增长?中国玩不起。于是我们经历了一波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基建,稳增长,热钱流入、资产特别是房地产的通胀,人民币成为利率最高的货币。

那么高的利息,谁会要这么贵的钱?做什么样的生意,在付掉了年化30%-40%的资金费用之后,还能有钱赚呢?

有:地方**和房地产开发商。

地方**对资金的廉贵不在乎,只要能搞到钱,把GDP做上去,大领导能升官,其它都是小事,至于还得起还不起,他们根本就没怎么想,实在还不起,没关系,咱已升官走人了,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任吧。

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中小开发商,拿块地就已经费力了,到银行贷,银行不给贷,所有开发贷都已被叫停。股市呢,已丧失了融资功能,就算没丧失,也不给房企融资。房地产的资金来源只有两条路:要么境外弄钱,以贸易的方式进来,要么境内走高利贷,如我开头举的案例。

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相信房价永恒上涨,因为他们被中国人口、城市化、刚需这一连串他们容易明白的概念洗脑了,他们相信只要把房建起来了,就有钱赚,40%的利率算什么?

对于放贷人来说,40%的高利放出去,确有回款之虑,但是不怕,一个楼盘值2个亿,我只贷1个亿给它,还让它全额抵押,就算房价跌50%,我也能把本息收回来。但他们不知道,大多楼盘都早已重复抵押,抵押给你的,也抵押给了别人,编的都是同样的故事,如我说的第一个案例,它早已资不抵债了,就算你那到了那个楼盘的产权,那也是个无数债务纠纷的产权,有无数官司在等着你。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概括地说,这一轮炒钱就是国际货币大放水的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共同促成的中国资产大通胀所致。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炒钱所赖以生存地基础条件也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

首先,管理层新班子上台,即严控地方债、清理地方债。地方的即开始急遽地缩水。

紧接着,央行、银监开始一轮一轮出政策,对影子银行,主要是炒钱国家队的银行表外业务进行清理。

从清理银信合作、到清资金池,直到今年5月五部门联手出台127号文,一轮比一轮政策紧,逐步收网,至今年,基本上算是把炒钱国家队给HOLD住了,影子银行也大幅瘦身。

国际上,美国经济加速复苏,热钱开始回流美国,重返上升通道。到去年底,美联储终于缩减购债,逐步退出量化宽松,一下子扭转全球资产价格,从、到石油、到中国房价,全部逆转。

这就是为什么去年房价还在蒸蒸日上,一转年,啥事没干,房地产市场就突然变天!

但管理层早已开始往回收了。你看那政策一波一波的趋势,读不明白是你的事。

但银行也早已先知先觉了。去年底,一外地四线城市开发商楼已建好,突然银行不给放,借口是银行缺钱。朋友来深跟我说起这事,我跟他说,哪里是没有钱,明明是银行看见美联储的新政策,对房地产的预期变了。可能银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是真心想贷,但他们的总部可是明镜似的,明白着呢,说没钱那是托辞,但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可能真的以为没钱。有钱没钱,他们说了不算,他们的总行说了才算。

只有那些埋头炒钱的各种炒钱公司和个人,到死都不明白,明明还是一片睛天,为什么突然风暴骤至?

从管理层这些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货币放水抽水的各种策略来说,可圈可点之处确实很多,不是说那么完美,但能把局势HOLD住就是胜利。

这一轮资产大通胀是注定躲不掉的,管理层从经济稳定、金融系统稳定的角度制定的应对政策,也是职责所在。但从民间资金出洞,参与到这轮资产潮起潮落大游戏的那一刻起,注定要有人为资产泡沫破灭买单,注定要有人为此倾家荡产、跳楼。执迷不悟陷入太深的,付出的代价也必定最惨痛。

说到现在,还只说到炒钱,这题目中的炒钱之“殇”的殇字,还没着落。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案例。朋友告诉我,这个案子中,肯定要死人。

我说:不至于吧,法律解决,大不了坐几年牢么。

朋友说:你不懂,那个地方的人,民风剽悍,自古以来,欠债还钱,人死债不烂,父债子还。不还就拿命抵。逼死父亲逼儿子,逼死儿子逼孙子,直到这一家男丁全部没了,这个债才算了掉!

我说:肯定要法律解决嘛!

朋友说:先肯定会按法律的游戏规则走,走完了就按民间自己的规则走。

朋友说那几个在讨债的开发商的同学和堂兄弟跟他说,那些钱是他们从老家向几百个乡亲融来的高利贷,这些人不会放过他们一家的。特别是那个出钱最多的人,说他肯定只有一死了,但在死之前,一定要把这个开发商逼死,让他们家的男丁付出代价。

《前海广深发谎言骗局 邓广勇欠债赖账》 精选七

历史上的温州,比较发达的是宗教行业

这是一本财经的一个调查,我建议大家看一下。也对小贷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普惠金融,却也成了骗贷群体的分食盛宴。

  这个群体,大多由信用卡骗贷群体衍生而来——一条新式骗贷产业链逐渐形成,所有人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骗贷者获取一套虚假资料,只需2000元,却可骗贷20多万。钱一到手,人就消失,成为永久“坏账”。

  而很多平台为了“冲量”,故意降低风控门槛,沦为骗贷狂欢。

  如盛世阴影,他们汲取时代红利,并化为这个浮夸时代,虚假繁荣的泡沫。

  01 探金者:情报中心

  骗贷产业链的最前端,是一个助贷群体——他们专营在各大贷款平台间,去寻找风控规则。

  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是收集情报的“侦察兵”,收集的信息,为后方部队提供战略部署。

  陈昕冰就是其中一员。

  90后的他,毕业后,就泡在各大玩信用卡的论坛中,是典型的“玩卡一族”。

  他手头有几十张信用卡,申请、养卡、提额、套现,每个月“以卡养卡”,玩得炉火纯青。

  持续一年后,他发现信用卡几乎都申请过——他面临资金断流。

  2013年,互联网金融崛起,新的消费时代到来。

  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中,开始两年,是P2P时代,人们利用P2P理财;

  时代步履仓促,如今已进入消费金融时代,人们利用现金贷、消费贷进行提前消费。

  让陈昕冰惊讶的是,这些新生的消费金融平台,风控比银行简单太多,只需要网上提供部分资料,就可以放款。

  用玩信用卡的一套,再来玩互金贷款,简直是“降维攻击”。

  陈昕冰的“套现游戏”,进入一个让人亢奋的阶段。

  他专研各个平台的规则,并将经验,分享在各个群和论坛中,很快,他身边聚集起一批拥趸。

  2015年,他开始将“情报”变现。

  他组建自己的QQ群,要入群者,就要交纳“499”的学员费——他建立起3个千人大群,获利150多万。

  他定期会开一场视频课程,每个学员需要交纳20元,堂堂爆满,一堂课就可获利近万。

  而陈昕冰每天的工作,就是去测试规则,并写成攻略。

  陈昕冰手头有很多学员的资料,他用这些身份去测试平台规则,“实践才能出真知”。

  “很多贷款平台,没有什么风控,只有一些简单的规则,”陈昕冰发现,很多平台的风控,“简直滑稽”。

  比如一些平台,无视黑白户(所谓黑户,就是征信记录有逾期的污点用户;所谓白户,就是还没有过信用卡和其他借贷记录的用户),只需要填写实名制手机和身份证,就能下款。

  他将这些规则,集结成攻略,每日共享到QQ文件中,一年时间已更新1400多个。

  ▲ 共有文件“1415”个

  就像一场打怪游戏,当你获得了一本无敌攻略之后,就相当于开启作弊模式,一路畅通,击败Boss。

  陈昕冰就如此,一边帮学员借款,成功下款后,收取10%的“服务费”;一边将借款经验输出,收取一些“会员费”。

  这条“闭环的产业链”,他每年轻松获利200多万。

  而加入陈昕冰群的学员,也是“各怀鬼胎”。

  学员分为3种,一种是“学完自用”,这里包括大量的骗贷者;

  另一种,是贷款中介,他们去各个论坛和QQ群中发广告,招揽急需用钱的用户,帮他们贷款,从中提成,一般服务费高达10%。

  最后一种人,会将这套技术,拿出再卖,建立新的QQ群,做和陈昕冰一样的事。

  据一本财经不完全统计,现在市面至少已有几百个这样的QQ群,会费要99到数千元不等。

  这也意味着,从事助贷的群体,人数至少几万。

  在一节课堂上,陈昕冰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社会永远不缺缺钱的人,他们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裸条、高息、提成,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经济下行的年代,处处钱荒,人人自危,而陈昕冰和背后是十万的助贷群体,就寄生在产业链的前端,成为了掘金的情报中心。

  陈昕冰更喜欢一个称呼,叫“探金者”。

  02 骗贷者:罪恶的门徒

  探金者提供了足够多的情报后,最为罪恶的门徒——骗贷者才缓慢登场。

  在陈昕冰的群中,最为踊跃的学员,是个90后,网名“小白”。

  他并不是“小白”,他从事骗贷行业已一年之久,靠着多套虚假资料,混迹在各大借贷平台间,获利几十万。

  “骗贷的第一步,是搞到一套完整的资料,”小白从网络上购买了多个“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的组合套餐,价格在1300到1500元之间。

  小白最早就是从一位名叫“老曹”的网友那里搞到资料。

  “身份证500元一张,成套组合1300元一套,”老曹在各大骗贷群里,公开销售他的库存。

  ▲ 可供挑选购买的身份证

▲ 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全套资料出售

  “身份证有很多来源,有的是专门去农村或火车站收,100元一张,一些急需用钱的人就会卖;也有遗失的,汇集到我这里”,老曹是一个“中转站”,将各种渠道的身份证收集起来“销赃”。

  老曹称:“在运营商、银行我都有点关系,可以利用身份证办卡。一些难搞定的银行,我会让长得有点像的人,拿着身份证去办卡”。

  身份证、实名银行卡、实名手机号,这些都是网络上识别一个人的重要三要素,当你具备这些,基本可以以假乱真。

  “这还不够,”小白称,“就像捏一个泥娃娃,你要让它有鼻子有眼睛,甚至有灵魂”。

  小白买了几个便宜的智能手机,一个手机配一张手机卡,安装上淘宝、支付宝、微信等常用应用。

  他给每个手机设立了一个身份:何莉丽是个90后,她在雅诗兰黛的专柜当一名促销员,月收入6000元,在朋友圈会经常晒自拍;

  而韩强,是一位80后的工人,在富士康当一名操作员,月收入5000……

  “包装这些资料,需要精打细磨,完全进入角色,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的人格有些分裂,”小白一般会将一个身份养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才开始操作贷款。

  就像在玩一个养成游戏,给游戏人物慢慢注入性格和特征,最终一举通关。

  比如,人物需要一个工作。小白会填写一些大的工厂,比如富士康,再填一个需要转接的工厂主机。

  此外,小白到附近的商场,找一个专柜,电话就填写商场电话或专柜的中国区总机。

  “这两种方式,信息真实度很高,实际审核难度也很高,”小白称,这就叫“真实但难求证”原则。

  对于一些确实会电话回访的平台,他会填写一家网上无法查到电话的公司,然后自己购买一部座机,公司电话换成自己的号码。

  除了工作单位和电话外,有些借贷平台,还需提供工作证明和工牌照片。

  “可以自己PS一张,也可以去淘宝上购买,工作证明只需要20-30元一张,工牌也只要50元一个”。

  而淘宝上提供这种服务的人,大有人在。

  除此之外,小白会连定位都做些修改。

  一般来说,与定位在农村相比,定位在大城市的通过率大大提高。小白就会使用一款名为“海马玩”的模拟器,随意修改定位。

  ▲ 注意左上角的模拟器

  一些平台,还需要半年的银行流水,证明自己有固定工资。小白就每个月往这些银行卡中转一笔钱,形成固定流水。

  目前,借贷平台常用的一招是,要求读取借款人的通讯录、短信。

  其主要目的,就是从通讯录中寻找,是否有加入“黑名单”的人——比如已证实的骗贷者或老赖。

  而从短信中,是为了寻找多个平台借款的线索:譬如,其他借贷平台的验证码、逾期催款信息等。

  如果这些都存在,无疑,这个借款者是“高危”的。

  所以,小白会在借贷前,包装通讯录:

  删除不干净的通话记录;

  删除短信中关于借贷的信息。

  此外,还有一些平台要求读取邮件,其目的,就是查看用户是否有信用卡。

  一般能通过银行的审核,办下信用卡的,是借贷者的重要加分项。

  小白依然有应对策略,他有一些“小工具”,专门用来伪造信用卡账单——任何银行、任何额度、任何消费记录。

  一般来说,如此包装一个完整的贷款人物,大概花费在2000元左右,而带来的,却是巨额回报。

  “也不是所有的平台都可以撸下来,规则太过复杂,时时变动的,就比较麻烦,”因此,小白需要掌握所有平台最新的规则。

  在陈昕冰的课上,小白颇为积极,他对于新开放的“网贷口子”最为上心,“一般新成立的平台,风控比较松懈”。

  一个身份,借款20到30个平台之后,下款率会越来越低。

  原因是,很多平台在借贷时,会进入央行系统查询征信,而这个查询动作,也被记录在征信系统中——这也意味着,借款次数越多,记录越不好看,用他们的行话说,是把征信“查烂”了。

  一般借款到20万左右,小白就将手机卡废弃,手机永久关机甚至扔掉——所谓的“何莉丽”“韩强”,从人间蒸发。

  小白就如此,用2000元的成本,骗来20多万。

  而类似小白这样的骗贷者,并不在少数。

  “潜伏在陈老师群里的骗贷者,一千人中至少有100人,”小白私底下和几个人交流过,大家都是“老司机”。

  几乎所有的借贷平台,都遭遇过骗贷——这里正在形成行业的暗疮。

  一家借贷公司曾委托一家催收公司,追回逾期的欠款,结果回款率不到0.3%——大部分人都是骗贷者,借完钱就人间蒸发。

  他们是这条产业链中,最为凶狠而野蛮的攻坚部队,他们攻城略地,进退自如——即便被发现是骗贷,最多屏蔽他们的一个号码 ,他们换个地方再战,毫无损失。

  任何一个风控松懈的“城池”,会在几日内被他们薅干。

  03 内鬼:致命一箭

  除了单兵作战外,诸多骗贷者是内外勾结。

  像陈昕冰这样的助贷者,虽然能提供风控的大概规则,但谁会比借款平台的内部人员,更熟悉风控规则呢?

  张远是一个借贷平台的客户经理,他已帮助几十位客户,通过了风控审核。

  “有些规则,是极为细致的,只有内部人员才可能知道”,张远称,比如信审人员打回访电话,假装翻纸或打字的声音,“这样的背景音,更为真实”。

  知道所有细节的张远,才是最为可怕的内奸。

  曾经有一个客户,急需10万块钱,四处借钱碰壁,到了张远这里,却包装成了消费贷,一个下午便搞定。

  消费贷,一般会控制消费用途,转款专用,看似难以突破的规则,却也存在大量的套现漏洞。

  一般需要借贷者提交一些证据,证明消费意图,消费贷公司才能放款。比较常见的,是提供消费公司的发票,或者消费合同。

  发票有税点,因此张远就从合同入手。

  张远找了一个开小装修公司的朋友,用其名义和客户签署一份“假的”装修合同。

  一般消费贷的钱,会直接转到装修公司的账户上。借款人只需要提供一个朋友的账户,伪装成装修公司会计账户即可。

  然而,类似张远的客户经理,还只是小买卖。

  一些客户经理,会和一些中介公司对接——客户经理提供规则,中介公司批量包装。

  一些恶性的骗贷案件中,客户经理会和借款者一起“分账”。

  捷越联合也曾遭遇过类似事件。

  去年一个借款者逾期,催收人员电话催收,对方回答:“我借了5万,你们工作人员拿了5000,凭什么都要我还?”

  “风控的核心之一,来自于内控,”捷越联合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风控官王晓婷称。

  外面杀进来敌人,如果有城墙加固,还可一战;如果墙内的人倒戈,即便城墙再坚固,也将功亏一篑。

  无论在哪个行业,“内鬼”都如心窝之剑,最让人心寒,且最为致命。

  “这里和利益走得太近,大多时候,是要和人性作战,”王晓婷因此设立了极为严苛的内控规则。甚至还背道而驰,修改行业中盛行的“提成制度”——客户经理的业绩,大比例和借款人的还款额挂钩,而不是只参考借款额。

  “除此之外,还需要不停修改风控规则”,王晓婷称。就像一款游戏,如果及时地更新版本,那些作弊的外挂,就来不及开发。

  在欲望和利益面前,只能利用强有力的制度,来捆绑人性的黑暗欲念。

  骗贷成了互联网金融时代,难以规避的隐痛。

  每次规则修改,风控提升,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贷者简直无孔不入。

  王晓婷认为,可以借鉴银行模式:几家银行结成联盟,共享各家的欺诈数据,一家的损失,不会扩展到其他家。

  银行的数据共享,是央行强制要求的,而互金行业还没有类似政策。

  一些平台也曾高声疾呼进行“行业自律”,共享“黑名单”,但都雷声大雨点小。

  “黑名单数据,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凭什么要与人共享,”大部分的平台,在权衡中往往被自身局限性击败。

  另一方面,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很多平台在这场互金的盛世中,迷失了自我。

  以前的银行信用卡风控,好歹还有面审甚至去工作单位实地调研;而互联网金融只需要在网上填写资料,就可放款。

  两种风控维度,千差万别。

  银行的坏账率尚且年年攀升,更何况互金平台?

  而一些平台,为了短期的流量,常常放低风控门槛。

  “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借贷人满600分才放款,然而很多平台为了冲流量,500分,甚至400分也放,”某征信公司的风控总监透露,行业正在用这种“亵玩”的方式,急速冲量。

  冲量,自然是为了一份漂亮的用户数据,给VC投资人一个交代,也是为了下一轮融资的估值。

  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有时让骗贷者都感到困惑——财大气粗的银行,对他们都如临大敌,而萌芽不久的互金平台,却对他们若即若离。

  在互金的黄金时代,骗贷者也成为其中一环,他们是虚无泡沫,充盈这个繁华盛世;他们在人们欲念的罅隙中,吸允着时代红利。

  “春节、国庆、中秋,这些重大节日,很多平台有冲量任务,刻意放低风控门槛,这些放水很快就会被我们发现,在群里扩散,”陈昕冰称。

  又临近春节,各大平台的年底冲量开始——而骗贷者的年底狂欢,也即将开场。

  “撸上十万,回家过年,”小白在群里喊出了年底口号,立马一呼百应。

  互联网金融,已从P2P时代滑入消费金融时代,普惠金融再次升华,那些高大上的金融需求,变得触手可及。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对于骗贷者来说,也是最好的时代。

  虚假繁荣,终以泡影幻灭落幕。这场盛大的骗贷狂欢,将如何收场?

这是一场高利贷和老赖的黑吃黑战争,如果你能够承受老赖的风险,我支持你去放高利贷,同样,如果你能不畏惧高利贷的催收,我也支持你赖账。谁也不比谁道德,高收益带来的一定是高风险,既然选择了,就要承担后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渣男赌博欠下60万高利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