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看到,听到想到的日记跑业务的首先会想到什么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沈汝波事迹展览上,有一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条幅,这是沈汝波用一个多月时间,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这九个大字,是他庄严许下一生的诺言。

沈汝波(上图,资料照片),生前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40年来,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一生做十万件好事”的承诺,把善举汇成江河。

“1978年2月22日,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我接到了入伍通知书,一夜没有合眼……”在这一天日记的最上面,沈汝波标上了这样几个字:一生转折。

学雷锋做好事是部队的优良传统,沈汝波所在的班是“英雄师”里的“英雄班”,班长是连里的“学雷锋标兵”。在这个气氛的感染下,沈汝波争着抢着做好事……

一次指导员找到沈汝波谈话,提到了雷锋的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像雷锋一样,我要做一辈子好事。可怎样才能一辈子坚持下去?”看到桌子上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沈汝波有了新的人生目标,“一生要做十万件好事!”沈汝波定下每天至少做4件好事,用在本子上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督促着自己不断坚持。

说到做到,在部队的6年时间,养鸡、喂猪、护林、种菜……沈汝波换了6个岗位,勤劳能干,苦练本领。尽管学历不高,但他认真钻研军事技术,多次受到嘉奖,获得了“全能炮手”的称号;积极追求上进,入伍第三年,沈汝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部队训练辛苦,但沈汝波一有闲暇就去帮助驻地百姓。他曾为驻地附近的一户老两口扫院子、洗衣服,用省下的津贴为他们买药看病;他曾帮助困难百姓种菜浇水,无私奉献、不求索取……

“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完,他就是活雷锋!”战友们说。因为表现突出,沈汝波多次被部队评为“学雷锋先进分子”。

1984年沈汝波退役,成为秦皇岛市海港区蔬菜局的一名职工。身份变了,但诺言不变,军人的“内核”不变。工作20年,沈汝波坚守诺言和军人本色,累活脏活冲在前;认真钻研业务,成了业务骨干,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我虽然离开了部队,但还要保持军人本色,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服务百姓、服务社会。”

“只要活一天,就要把好事做下去”

沈汝波记录做好事件数的本子上,“正”字在一天天增加……

2003年蔬菜局改制,沈汝波下岗了,妻子没工作,孩子还在上学,每月只有230元生活费,但沈汝波依旧坚持做好事。

有一次家里米袋子眼看着要空了,妻子李玉云问他:“这个月的生活费没领吗?”他说:“领了,我借给别人了。”过几天,李玉云又追问他。沈汝波才跟家人说了实话,他用生活费给秦皇岛北大营部队的战士们买了一车西瓜,一分钱也没剩。这时,沈汝波的家人才知道他立下的“一生要做十万件好事”的诺言。

之后在秦皇岛先茂里,沈汝波开了一个理发店,叫党义理发店。店门上挂着一块蓝布,上面用红线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门的旁边还有两块很简陋的牌子,一块牌子写着:“节假日免费项目”;另一块写着“残疾人、五保户、现役军人、特困职工免费”。沈汝波义务为群众免费理发、按摩治病2万余次。

捡一捡垃圾、扫一扫楼道、巡一巡小区、清一清小广告、掏一掏污水井、免费理个发按个摩……退伍后,沈汝波将每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都认认真真做好。

时间久了,啥事都管的沈汝波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老党”,因为他组织小区的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成立了“党义爱心团队”。“‘党义’,就是为党和社会尽义务。”这是沈汝波给出的定义。

有人说他“缺心眼”,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家里肯定不差钱。其实沈汝波不但不富裕,而且很困难。一家三口没有正式工作,全靠理发店维持生计。但是,无论家里有再大的困难,沈汝波首先想到的依然是为人民服务。

2015年7月,沈汝波被诊断为食道癌的前几天,还在秦皇岛龙泉庄给村民义务服务。

生病后,沈汝波的体重从150多斤掉到了80多斤,但即使生病,沈汝波做好事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慰问部队、养老院,给病友们理发、按摩……“只要活一天,就要把好事做下去。”

“我一个人倒下了,团队不能散”

今年5月4日,当时还依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好事:向来探望他的患病志愿者李永花捐出500元治疗款。6月1日凌晨,沈汝波因病去世。随着生命的定格,他的一生一共画下2万多个“正”字,做了11万余件好事……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沈汝波自费做的“雷锋纪念胸章”上印着这两句话。沈汝波说:“我一个人倒下了,团队不能散。”“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是对沈汝波同志最好的纪念。”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表示。

如今,沈汝波服务团队从最初不起眼的“党义服务小组”,发展到后来的“党义爱心团队”,一直成为现在拥有22个分队的“党义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

“他把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坚持做了40年,成为世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志愿者王锴说。

2017年7月秦皇岛市委发出通知,深入开展“接力沈汝波、为民做好事”活动;一年多来,全市超过60万人次投身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

大家好,我是星河 : )

这一次,我们的主题是「日记」。

在星河的记忆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日记时光是在高中。

从高二开始,每天写日记,到高三毕业,积累了2厚本日记。

那时写日记的初衷,星河也还记得。

我觉得人就这么一生,一次生命,过完了就没了。

用日记将这过往的生命记录下来,那旧时光里的我,就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了。

当时高中的学习压力还挺大的,加上封闭式管理,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很单调、很费神。

加上我的性格有点闷,很多时候,一天下来,总感觉有很多想要抒发的想法。

这些,就都被我写到日记里去了,写的时候,就有点“奋笔疾书”的感觉。

可能有点用词不到位,但是,你大概能懂我描述的那个感觉就好~?

记得那时,高中同学还问我,每天生活都一样,你天天都写日记,哪来那么多东西写?

自己对自己说的话,挺多的。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也挺多的。

后来,再翻开当时的日记,回味过去的生活经历,还是感触挺深的,那段生活就保留在里面……

好了,这些是星河关于日记的一点想法,就先说到这里吧。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过去,我们主要是在纸质本子上写日记。而现在,很多人已经改为用软件,特别是日记App来记录。

毕竟,除了手写的感觉、对纸质本的喜欢,以及怀旧,日记App还是好处更多的。

这里,星河就分享一款还挺不错的日记App的使用体验。

我们看一下它最大的3个特点。

画风简约精美,看上去很舒服

我也不会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可以大概从截图里感受一下。

特别的,随着早中晚的时段不同,画面会呈现出特定的样子。

用来表示时间流逝的这个小动画,也很吸引我。

记录功能简单,无多余复杂操作

编辑操作很简单,最多可以添加一张图,文字也没有高级的排版功能,其实写日记也不需要那。

日期、修改时间戳、天气,这3项是额外的记录信息。

界面设计的简洁,加上简单的编辑功能,会让人感觉无干扰,更加沉浸于日记的记录。

树洞:匿名投稿,看人生百态

树洞,算是这个App里最特别的了。树洞里的日记,都是匿名分享的。

所以,基本不用担心个人隐私暴露问题,也算是一种社交压力的抒发吧。

自己有些事情,不想告诉认识的人,可以投到树洞;还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日记,感受人生百态。

还有3个小功能也值得一提,算是彩蛋或者小惊喜?

我们写的日记,还可以生成图片,方便分享给朋友。版式有3种,感觉还不错。

这个是时间胶囊,如果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许,就在未来那个日期点写下来,到时候才能打开。

日记,毕竟是偏隐私一些的内容,即使是能轻易拿到我们手机的人,可能也不想给TA们看,加锁功能很体贴。

App的名字是「深夜日记」。

以上6点,就是星河关于这款日记App的体验分享了。


喜欢就点赞,有用就分享,欢迎关注。

本文为好奇的星河原创,如需转载,请与我联系。

一个步入婚姻的女人,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婆媳关系。   因为自身对“能否做一个好媳妇”的不自...[09/17]

 昨晚去楼下超市买牙膏,一般都用云南白药牙膏的,于是到超市还是拿了一盒云南白药牙膏,结果到家一用,口感不对...[09/17]

丈母娘病了,好像病的还挺严重的。尿血。我媳妇没告诉我,等我考完试了才告诉我的。说要来我这城市里看病,要不...[09/17]

带入我的每天摔十次狗吃翔   说婆家没话说,非要离婚,娘家拉我做中人。其实是婆家不和娘家过话,娘家不想离 ...[09/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到,听到想到的日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