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爱豆世纪旗下艺人哪个项目最好?

文:木木(微信公号读史旗下作者)

在四川成都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中,座落着成都市内著名的风景点——望江公园。

望江楼公园的主要建筑是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建。其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崇丽”二字取义于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一句。崇丽阁直矗立在锦江岸边,有一个知名度更大的名字——“望江楼”。

最开始听说这一座楼,是因为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确切的说是一副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翰林珍奇》,里面的男主角就是一个很会对对联的人,所以编剧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奇对,编剧安排男主角对出了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万年,月井万年”。

而较为流传的版本是,据说这上联是一位江南名士乘兴而作的奇联,却始终对不出下联,抱憾而去。千百年来很多人试对过,最贴切的就是三十年代李吉玉所对的这个“印月”的下联。

与杜甫草堂、武侯祠并称成都三大名胜的望江楼,因一个传奇女子薛涛,而多了温婉韵味。望江楼上彩霞飞,描绘的不仅仅是晚霞中的楼影,更似乎是她的诗情,她的才韵,她的美丽与婉约。

薛涛字洪度,唐时长安人,生于安史之乱后不久。因为父亲薛郧在蜀地为官,所以住在成都。年少时的薛涛才智过人,八九岁时即能作诗,但一生却很坎坷, 在父亲过世后,十六岁沦为乐伎。当时的节度使韦皋赏识她的诗才,让她出入官府,做过校书郎,时称女校书。

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绝不是其他绝色女子所能比的。这些在男权社会里,来自男性的青睐和敬重,除了因为薛涛的才情美貌外,还更是因为她的见识与气节。

一方面沦落风尘,另一方面偏又才情卓绝而孤芳自赏,所以,薛涛的性情中不可避免地有比较矛盾而哀婉的一面。相比于其他女子的爱花,薛涛一生独爱竹。她赞颂竹“虚心能自持”,“苍苍劲节奇”。

可以说,竹是她品格的化身。望江公园中遍种各类佳竹,萃了国内外一百五十余种竹子:粉箪竹,是她当年还在官宦之家做小女儿时的婷婷玉立;人面竹,是她人依修竹岁寒心时的形态别致;凤尾竹,是她昂首吟诗,提笔填词时的飘逸潇洒;观音竹,是她对镜理云鬓时的文雅娟秀……

望江楼这个楼名入了奇联,薛涛的名字也是:“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古今绝艺。”薛涛的闻名,与韦皋有着直接的关系。

韦皋还曾经在望江楼薛涛井旁小室为她题写过一副对联:

杯酒送征帆,对杨柳楼台,几人同唱阳关曲?

锦笺传妙制,过批杷门巷,千载犹称女校书。

也正是因为这副对联,薛涛的名声不仅传遍了蜀中,而且几乎全国皆知。

这个韦皋,还因为薛涛而留下了一则“韦令孔雀”的典故。当时,韦皋刚刚上任节度使不久,有南越献来孔雀一只。在薛涛的建议下,韦皋在家里弄了大笼子把孔雀养起来了,后来孔雀死去的次年,薛涛也辞世了。

韦皋的对联中的“锦笺传妙制”一句指的是:据说薛涛因为不喜欢当时大幅的纸张,认为它们写起小诗来不够雅致,于是常用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来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女津井的水,制作成一种红色的小笺。

这种小笺色彩绚丽且又精致,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薛涛用这种小笺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而且受到历代文人骚客钟爱、珍藏,流传深远。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薛涛笺”。

如此心灵手巧,自然少不了一群fans,据说,当时的大诗人韦庄还曾向她乞求小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原来都是学了薛涛的样。偶像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后来的北宋时期,有谢景初于浣花溪专造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被称为“谢公笺”。

玉女津,是薛涛井的旧名。因薛涛改名薛涛井。后人所写的“汲井调脂绘蜀笺”,“犹见井边落霞飞。”以及“犹有一澄香积水,漂红深浅似桃花。”等句,说的都是它。

薛涛通音律,精诗词,多文采。她著有诗集《锦江集》五卷,集诗五百余首,可惜,大都已经多散失,如今仅存的明本《薛涛诗》一卷,为我国唐代女诗人中存诗之最。薛涛的诗清丽雅正,托意深远。有的抒发自洁情操,自比所爱之竹;有的关心国家治乱,描述中唐时期的生活;有的感叹身世际遇,哀伤凄绝;有的怀念友人深情,洁身自好,襟怀尽显。

这样的一个女子,无论是她的诗,还是她的人,都才情不凡,清新自然,人赞:“有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好”。

暮年的薛涛,索性在远郊筑起吟诗楼,自己穿戴起女道士的装束,隐居在楼中,以吟诗、制笺度日。远远离开了繁华如梦的交际场所。现金望江花园里的吟诗楼西南方的枇杷门巷,是根据诗人王建赠薛涛诗中的“枇杷花里闭门居”之意而建的。

薛涛与当时著名的诗人元稹、白居易、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等交往甚密,互有诗文酬唱相和。

这些人当中,真正牵动她内心深情的却只有元稹一个。位于望江楼西侧的濯锦楼,其名源于濯锦江。(因汉代成都的织锦户常把织好的锦放入锦江中濯洗,因此锦江又名濯锦江。)濯锦楼呈船形,据说是纪念薛涛在船上为元稹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花下楼,柳下舟,那时唐郡,水自流。

可怜这世多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元稹就是一个很实实在在的、出了名的负心汉,才女薛涛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支小插曲,他甚至从来就未曾想过与她相伴终身。

真是悲哀,挑谁不好,偏偏挑了这个元稹。自叹无处抛红豆,相望不相守。薛涛终身未嫁,独自吟诗,一个人自赏;红颜未敢老,红颜却已老。望江楼上的另一副楹联,不仅概括了薛涛繁华而寂寞的一生,而且把她的诗才与大诗人杜工部——杜甫相提并论,可算是对她寂寞孤魂的一点安慰: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批把,何处是校书门巷?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在阴郁的下雨天里,光线的明暗交替着,读着这样的故事,不能不为她而感慨,这样的女子,这样的才情,当年的江畔,是否也曾经这样下着不停歇的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豆世纪旗下艺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