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危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觉得很有必要抵制美货

中美贸易战中国反击手段:中国消费者抵制美货

时报的调查显示,过半中国消费者都表示,在美中贸易战升高后,将加入抵制美货行动,而别克(Buick)、凯迪拉克(Cadillac)及Nike等美国品牌都可能受伤。

金融时报机密研究(FTCR)在调查全中国300座城市的2000名居民后发现,54%受访者表示若美中贸易战升温,“绝对”或“可能”会停止购买美国品牌,只有13%会继续购买,其余33%则是不确定或目前并未购买美国品牌产品。

其中,偏爱Nike运动用品的消费者,有59%表示将抵制Nike,偏爱星巴克及沃尔玛的受访者中也有56%表示将抵制。抵制最力的是偏好别克及凯迪拉克(都是通用汽车品牌)的消费者,比率接近70%,但抵制福特汽车的受访者比率较低。

中国迄今都避免呼吁消费者抵制美货,分析师认为,北京不太可能呼吁消费者抵制,因为担心遭到反噬。

安内必先攘外,中美贸易战,支持国货,抵制美货,是中华儿女的义务和责任

原标题:为什么抵制美货不可实行?

中美贸易战已经点燃,相互征收关税的规模,也在逐渐提升。只是,一旦美国增加征收关税,超过1300亿美元,中方就无法再提出相应规模的报复,势必将转向实施非关税措施,对美国施压。

抵制美国商品,是最常见的措施,但是,一味地抵制美货,真的能影响局势吗?

本文将为大家解释,为什么抵制美货不可行。

中国对于美国企业限制?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消费市场,利用这一优势,中国如果想打压外国企业,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美国企业也不例外,就是中国出面阻挠高通并购恩智浦半导体。

中国发改委在2015年,认定高通构成垄断,重罚60.88亿元人民币。事后,两者私下达成协议,在各地大举投资,扶植通讯与半导体产业。后来,因为中美摩擦,并购案成为牺牲者。

可以预期,在贸易战过程中,中国对美企加强监管、拖延美国产品通关、取消美国产品订单与限制美商投资等行政措施,将会大幅增加。

此举虽然将对美国政府形成压力,但是,同时降低外商的信心,造成外商因此而撤出大陆市场,中国不得不慎。

去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达1360 亿美元。另外,商务部月中也刚刚公布FDI数据(外国直接投资),今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760.7亿美元,年增长率5.5%。

由于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达三成,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国内投资谨慎保守的情况下,如果恶整外商,恐怕会造成外资大举撤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言可喻。

温故知新,限韩令的威力!

中国与外国发生摩擦时,也可以利用民族主义的作法,抵制该国的产品,并拒绝到这个国家旅游。

由于中国内需市场庞大,出国旅游人数众多,发动类似的行为,通常会造成被抵制的大企业的重要经济损失。

日本、韩国与菲律宾都尝过苦头,尤其是2016年因为韩国部署美国萨德导弹系统,中国随即推出的“限韩令”,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影响至今仍未完全解除。

先有20多家乐天超市,被下令暂停营业,最后被迫退出中国市场;韩剧遭全面下架,韩星也无法登上大陆节目;到韩国旅游也遭到大幅抵制。

2016年中国赴韩游客数,为800万人次,几乎是总旅客的一半(47%),2017年下滑到只有417万人次,可谓是大幅腰斩。

韩国央行估算,这导致2017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约5万亿韩元。纵然至今,中国从未公开承认,有施行“限韩令”,都说是民间自发的动作。然而境外猜测,如果不是政府默许,甚至是在背后操控,根本不可能全面实施相关措施。

拒绝到美国旅行,有用么?

日前,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提出警告:美国的旅游业,势必受到中国旅客的抵制,而备受打击。人民日报为大陆最重要的官方媒体,报导都是经过官方认可的内容。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将抵制美国旅游,作为报复手段之一了。

去年,大陆赴美国旅游人数,约在300万人次,也是美国重要的旅游来源国。如果中国实行抵制美国旅游,对美国经济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相较于中国游客占赴韩国旅游总人数的五成水准,中国游客仅仅是美国的第五大来源国,来美国旅游的高峰人数(2017年300万人次),也远低于到韩国的高峰人数(2016年800万人次)。所以,冲击相对有限。

美国仅仅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的,第八大目的地国家,仅占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的1%。

抵制美国商品,可行么?

中美贸易战初期,中方似乎出奇的平静,并未对美国采取抵制措施,颇令人意外。不过随着双方摩擦加剧,中国似乎又想故技重施,八月七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明指:中国市场使苹果业绩取得巨大成功,但是,美国所发起的贸易战打击中国,可能激发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进而对苹果等企业造成打击。

中国是苹果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即使iPhone市场市占率不断下滑,八月初,2018年第2季中国市场智能型手机出货量,iPhone市场占有率仅为9%。然而,因为其价格昂贵,中国仍是是苹果主要获利来源市场。

因为苹果商品主要都是在中国组装,受中国控制,容易成为政府对付的目标。

iPhone使用ios作业系统,与其他的android操作系统有极大的差异性,设计上有其独特性,果粉改用其他系统的手机,较为不便。虽然,近年来android阵营急起直追。但是,在果粉眼中,iPhone仍然具有难以取代性,未来如果成为报复的目标,果粉也难以戒掉对苹果产品的依赖。

除了苹果之外,美国财经媒体“彭博社”也点名Nike、星巴克、麦当劳、可口可乐、肯德基、Mattel、汉堡王以及Michael Kors等等美商,可能将身受其害。由于中国市场庞大,发动民族主义抵制美国商品,势将对高度仰赖中国市场的美商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对此中国恐怕要谨慎再谨慎,三思而后行,主要原因如下:

1、美国许多商品具有无可取代性,不少还是大陆急需的关键零组件,抵制有其难度。

2、中国可能不愿意尝试发起抵制的原因为:“在一些重要项目上,美国的跨国公司正在帮助中国政府。比如IBM和沃尔玛正在与电商公司京东和清华大学合作,改善中国的食品安全。这个领域,是中国政府的一个优先事项。”

3、以民族主义抵制美国商品,也有其严重的后遗症。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许多美国品牌商品都是在中国生产,抵制美国货将可能使中国的生产基地外移,波及中国自身的就业市场。加上美国品牌在中国布局时间较长、规模也较大,如果全面抵制美国品牌及商品,影响层面远大于过去曾经抵制过的国家,美国的经济规模,对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可不是菲律宾的香蕉,韩国的艺人韩流可以相比的。

还有,如果中国大举抵制美国企业,将重伤中国国家形象与欧美日的外商投资意愿。在贸易战的情况下,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

编辑:Lee 格式:黄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贸易战危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