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强行拆除农民土坯房江西赣州土坯房拆除每平方米补多少助10元合理吗?房子里的东西都没有搬完,也强行拆了

原标题:“又见苏区好作风,结对帮带联群众”

日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111户村民告别昔日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整齐漂亮的新房。

在新居里,低保对象、土坯房改造困难户胡世瑞对到访的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直诉衷肠:“活了60多岁,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感谢国家振兴发展好政策!”他还现编现唱山歌:“又见苏区好作风,结对帮带联群众;送宝送暖送新屋,粘心粘肉铭恩情……”

自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全市已经完成了40多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今年将继续完成20万户。

这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头号民生工程。赣州市以起始于2010年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平台抓手,9.3万名机关干部常态化、全覆盖地扎根基层,把政策落到实处。

“赣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史文清说,“新时期,我们更要发扬苏区精神,时刻把群众冷暖记挂在心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就是检验‘回应群众期盼’的试金石和重要战场。”

在联系群众中提升工作本领

――“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去做工作,群众就一定会支持我们”

“如果不是上门走访让群众吃了闭门羹,如果不是自己亲历为群众办事过程的艰辛,对改进工作作风就不会有切肤之痛,就不会如此迫切。”这是赣州瑞金市社保局驻日东乡日东村“三送”干部陈文丽个人的体会,也是所有“三送”干部共同的感受。

1月下旬的一天,赣州市委组织部驻南康市大坪乡上期村“三送”干部谭建华匆匆吃过晚饭,便和乡干部一同前往该村茅塘小组的几户改造户家里,就其反映的坡顶建设问题进行“夜话”。

“村民白天要忙生产,不在家,得晚上上门才找得到人;冬天太晚去又不行,村民都有早睡的习惯。”谭建华在“三送”民情日记中道出了“夜话”的初衷。

在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也有一个奔波在田埂上的忙碌身影,他就是“三送”干部曾小生。村民欧阳胜与欧阳永福旧房前后相邻,按照土坯房改造规划,欧阳胜房子需要前移,这样就要占用欧阳永福家土地。经过曾小生不下10次的协调,两人达成一致,采取补偿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群众还是很淳朴的,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去做工作,群众就一定会支持我们。”曾小生说。

反观土坯房改造工作启动之初,不少群众不待见干部,躲着干部,把干部送去的联系牌、连心册随意丢放,甚至苛刻地对干部提要求。“是干部用真心实意融化了群众心中的坚冰,用真抓实干冲破了横亘在干群之间的‘隔离墙’。”赣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三送”办主任杨有谷说。

在服务群众中实现价值追求

――“在帮建的点点滴滴中涤清心灵厚垢尘土,离基层更近,和群众更亲”

李豫玲是赣州市赣县政府办驻旱塘村“三送”工作队队长,这个新年,总有村民打电话邀她到新家喝茶吃饭,聊聊家长里短,刘洪明就是其中一位。

刘洪明是个残疾人,妻子又是精神病患者,一家人一直借住亲戚的房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启动后,李豫玲上门宣讲,鼓励他建新房。刘洪明提出,一是没地,他的宅基地不集中,做不了,而且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才适用;二是没钱。

这些困难,李豫玲一一放在心上。先是协助刘洪明将宅基地和邻居、亲戚置换,解决90平方米的宅基地;帮他选好户型,申报改造补助2万元;协调供电所改线,解决高处建房的问题。

现在,刘洪明的新房已经简单装修,他逢人便说:“住上安心房,全靠党的政策好、‘三送’干部帮。”

为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赣州建立“三送”干部与改造户“一对一(多)”结对帮扶联系机制。广大“三送”干部在旧房拆除、宅基地流转、建房资金争取、手续报批、建筑质量监管等工作中全程服务。

赣州市于都县政法委驻宽田乡石含村“三送”干部在推进土坯房改造中,非常重视困难户、失独户等特殊人群的同步实现土坯房改造,采取一户一议的办法,帮助8户困难家庭实现了新房梦。驻村干部邱树春还根据困难户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把村里的100余亩撂荒田流转出来种植中药材原料,亩产值近5000元,土地收益增大了近5倍。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困难在基层,办法也在基层;千难万难,用心就不难,到群众中去、依靠群众就不难。”邱树春说,“在帮建的点点滴滴中涤清心灵厚垢尘土,离基层更近,和群众更亲。”

在团结群众中聚合发展能量

――“最好的群众路线就是引导百姓富起来”

赣州市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的库区居民黄健军,和家人一起在新房里欢度第一个春节。令他振奋的不仅是实现上岸安居了,而且家里的产业也发展起来了。

去年,黄健军搬进新房,开始琢磨在家门口创业。与他结对的“三送”干部刘芳仙找到了他,给他出点子:莲田养鱼产业。在刘芳仙的帮助下,黄健军承包了40亩水田和60亩鱼塘,开始种莲、养殖红鲤,去年增收达20万元。

“最好的群众路线就是引导百姓富起来。”刘芳仙说。眼下,驻村“三送”干部正着手推广莲田养鱼的技术经验,并思考把集鱼莲观赏、餐饮、农庄体验于一体的一条龙项目引进水岩乡,让这里的红鲤鱼“跃龙门”。

安居是基础,乐业才是根本。如何为广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户的明天做出更多的努力?这成为赣州市广大干部面对的新课题。“三送”干部们采取帮理念、帮科技、帮项目、帮信息、帮流通等办法,帮助选准产业发展路子,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回应“三送”干部的是群众一声声真挚的感谢。兴国县埠头乡枫林村铭恩新村居民刘扬泉感谢“三送”工作队替他争取了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1070元,全家生活明显好转;崇义县横水镇密溪村村民感谢“三送”工作队为安置点同步建设了电力配套工程,让他们亮堂过大年……

“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就能深切感受责任与担当,激发振兴发展的奋斗豪情;就能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开创新时期‘第一等工作’。”史文清说。(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许 军 谢满生 张惠婷)

这里是省纪委监察厅官方微信

近日,赣州市纪委通报了3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3起问题是:

全南县大吉山国土资源所原所长钟元淦骗取“增减挂 ”专项资金问题。2015年5月,时任全南县南迳镇国土资源所所长钟元淦利用负责南迳镇土地“增减挂”项目工作便利,在项目结算时,采取伪造农户房屋补偿名单及领条方式套取“增减挂”专项资金3.83万元并占为己有,构成贪污错误。2015年8月,全南县人民法院判决钟元淦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没收贪污所得并上缴国库。2016年1月,全南县纪委给予钟元淦开除党籍处分。2016年3月,全南县政府给予钟元淦开除公职处分。

宁都县蔡江乡敬老院骗取五保供养及优抚抚恤补助、截留孤儿补助款等问题。2013年至2015年7月,宁都县蔡江乡敬老院采取已死亡五保对象和优抚对象不及时报停方式,骗取供养、抚恤补助33万余元,骗取和截留五保对象门诊医疗补助3.72万元。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截留应发放给敬老院收养孤儿的孤儿补助1.14万元。所骗取、截留补助款项中,34.14万元用于敬老院日常支出,3.72万元账外其他支出。2016年3月,宁都县纪委给予蔡江乡敬老院院长胡朝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相关违纪款进行收缴。

于都县黄麟乡流坑村原党支部书记邱金生骗取土坯房改造补助等问题。2012年至2014年,时任于都县黄麟乡流坑村党支部书记邱金生利用职务便利,以其妻子名义骗取土坯房改造补助资金2万元;将不符合土坯房改造补助政策的6名亲属列为改造对象,协助骗取补助资金10.5万元;在帮助办理深山移民、土坯房改造补助指标等过程中,收受或索取村民好处费共计2.97万元。2015年4月,于都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邱金生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对涉案资金进行收缴。2015年12月,于都县纪委给予邱金生开除党籍处分。

通报指出,这3起发生在基层的违纪违法问题,属十八大以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挥霍群众对党的信任,侵蚀和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严肃处理。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到基层、责任压实到基层。县、乡党委要发挥关键作用,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乡纪委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当前主要任务,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强化责任追究,对不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党委、纪委,不履行管理监督责任、失职渎职的职能部门,严肃问责。要定期曝光违纪问题,形成震慑,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赣州土坯房拆除每平方米补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