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文化站搞什么活动好街上现在或未来几年能否搞一定规模集中的商业中心

快看!这件事涉及民生大计,罗庄干部的回答太赞啦!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

是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

党中央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责任

是山东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罗庄区必须完成好这一重大任务

新旧动能转换动员大会余音未散

罗庄区早已撸起袖子争先干啦

在“罗庄动能要转换,我要争先干

商城管委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 

加速推进商城国际化进程

罗庄商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张琳

问:张书记,您是如何认识和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

答:年初,李克强总理作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指示,国家发改委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山东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吹响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新春伊始,上班的第二天,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拉开了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大幕,罗庄区委、区政府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这条主线,按照“1366”总体发展思路,作出“5656”的重大决策部署,可以说,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为建设临沂南部新商圈打造服务业升级版指明了方向,对于加快商城国际化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问:张书记,新旧动能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

答:新旧动能之间的关系即是内在联系,相互促进,还是可以不断转化的。就商城的新旧动能转换而言,就是用先进的思维、新型的业态,来替代落后的传统模式、传统业态,不断创新探索前沿信息技术,保证市场可持续发展。比如说,正在编制打造的临沂国际智慧快递物流园区,既是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退城进园的高效执行,又是落实打造高端化、智慧化、现代化、聚集化高质发展,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启动点,目前,中通、圆通、顺风、韵达等国内巨头快递公司入园意向强烈,正在积极推进洽谈事宜;万城绿洲广场与中华戴氏集团合作建设的好旺商城项目,探索国际超前的O2O+VR购物、现场体验、扁平营销、熟人经济的发展模式,构建三维同步的电子购物环境,通过网络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在家也能买到有品质保证的商品,塑造临沂商业消费的时尚终端,在全国商业领域尚属首创。再比如说,万力皮革城打破对传统路径的固有依赖,引进欧亚美云家居商城,把先进的行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带到临沂,引领临沂家居行业新的消费时尚。 

问:罗庄商城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还有哪些压力和不足?

答:罗庄商城管委会于2013年9月份成立,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上级市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提出市场发展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编制市场发展总体规划,对市场建设项目进行考察论证、报批,负责市场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及市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等工作。现有专业批发市场20家,涵盖建材、陶瓷、钢材、汽车、工业品、粮油、皮革、花卉等14个门类,其中,旧动能占多数,新动能比例偏少,传统市场管理不规范,呈现小、散、乱、杂的现象;经营模式落后,大部分还停留在现金、现场、现货的传统交易模式;业态升级滞后,市场对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业态认识不足,推广不够,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常态下新型业态发展的需求。因此,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是罗庄商城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问:今后还有哪些工作思路?

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山东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发展短板,在区委、区政府“1366”总体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扎实推进与商城国际化紧密相连的“五城”“五湖”“五园”工程,走好国际化、智能化、信息化、电商化、集约化“五条路径”,实现产城融合、商旅融合,加快临沂南部新商圈打造服务业升级版步伐,这也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按照区级领导分工,商城管委会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服务业升级版规划、临沂国际智慧快递物流园规划“两项规划”;二是继续推进万城绿洲广场、万力皮革城“两个盘活”;三是在着力打造国际智慧快递物流城的同时,为其他“四城”开发建设搞好全方位服务。其中,以建设现代国际快递物流中心为定位,建设集总部基地、技术研发、商贸会展、电子商务、企业孵化、智慧管理等于一体的智慧快递物流城;以建设区域性汽车文化创意中心为定位,建设集创意设计、科技研发、贸易博览、电子商务、驾乘体验、汽车文化、汽车美容于一体的汽车文化创意城;以建设现代国际花卉城为定位,建设研发、组培、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国际花卉城;以鲁南国际粮油市场为依托,打造集产品交易、仓储物流、批发配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生态城;以江泉产业园为依托,打造集公铁联运、信息交易、采购、金融、展示、仓储、国际物流等于一体的国际工业品采购城。围绕五城建设,通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统筹抓好管理创新、业态升级、投资主体、要素保障等工作,加速推进商城国际化进程。

问:商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一是以党建为统领。谋划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作风纪律整顿,打造坚如磐石、勇于担当的领导班子和坚强有力、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二是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明确招引主体、项目策划、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全力以赴解决项目在资金、规划、用地、审批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为项目建设全程搞好服务。三是打造高效执行力。在提高执行水平、坚持执行原则、强化执行责任、开展执行监督、建立执行奖惩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积弊,把干部职工执行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维护好、发展好。四是加强督导调度。制定项目建设节点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推进,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总,一季一观摩,进而保证实现市场交易额590亿元,物流总额330亿元,电商交易额225亿元的目标任务。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将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条主线,用好“创新、改革、开放”三大法宝,当先锋,作表率,立标杆,争做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为建设临沂南部新商圈打造服务业升级版,建设富强和美新罗庄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挥组织优势 服务大局工作

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 张信国

问:张书记,请问您对“罗庄动能要转换、我该怎么办”是如何认识的呢?

张:新旧动能转换是全区,乃至全市、全省、全国都在谈论的热门话题,是当前各项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区当前及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指南。开展“罗庄动能要转换,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有助于全区各级、各行业、各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摆准定位,查找不足,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富强和美新罗庄保驾护航。

问:张书记,咱工商联是区委、区政府联系广大非公经济组织的桥梁和纽带,请问,在动能转换工作中,工商联将如何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服务大局工作呢?

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大会召开以后,省工商联第一时间出台了《助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计划》,这九大行动涵盖助推政策落实、助力招商引资、改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发展要素支持、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弘扬企业家精神、非公人士教育培养、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这里面,我们在助力招商引资行动上,充分发挥工商联广泛联系的优势,去年,先后和湖南长沙县工商联和辽宁凌源市工商联缔结为友好工商联,目前有几个大项目正在洽谈当中;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方面,我们首先要求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到商会调研,到会员单位调研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也呼吁广大会员企业家主动践行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我区去年在全市科学发展观考核中,该项成绩位列第八名,今年,我们力争在此基础上再有所突破;在弘扬企业家精神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动员广大会员企业家践行新时期罗庄精神,要担当,要主动担当,通过践行新时期罗庄精神,进一步培树罗庄自己的企业家精神;其他几个方面,我们也将按照上级工商联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做一些谋划在前,高效执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问:张书记,您刚才提到罗庄企业家敢于担当的优良传统,那请问在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进一步培树罗庄区自己的企业家精神方面,咱工商联还将继续做哪些工作?

张:去年4月份,全区工商联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执委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区工商联领导班子,一大批在新旧动能转换、特色园区建设、支柱产业项目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非公企业家进入到工商联副主席队伍。他们在执行区委有关产业政策、慷慨解囊捐资助学践行光彩精神、提供就业岗位服务精准扶贫等工作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创新、担当、笃实、争先”的罗庄精神,其实罗庄精神就是罗庄的企业家精神,不管是老罗庄精神中的“奉献”,还是新时期罗庄精神中的“担当”,广大会员企业家都勇敢的走在了前列。下一步,我们工商联将继续动员广大企业家继续担当,执行区委有关政策就是担当,服务全区大局工作就是担当,担当有时也需要牺牲,有一批会员企业因为产业、工艺、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要关停,该关停时就关停,不和政府讨价还价,这样的担当,才是真正的担当,这样的企业家,才是真正践行罗庄精神,践行罗庄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我们工商联也将继续做好政策解释、项目扶持、商会调研等工作,既让区委区政府各项政策准确落地,也尽最大可能服务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经济企业健康发展“两个健康”工作。

问:张书记,按照您刚才说的工作思路,您认为工作开展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张:营商环境考核,是工商联承担的科学发展观考核指标,分值持续增加,去年,我区在环保风暴、去产能等各种大政策影响下,数百家企业关停,在这种形势下,广大企业家在年底测评时,讲大局,讲政治,充分肯定了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做出的努力,谈问题,但更多的是谈前景,谈不足,但更多的是谈改变。但实事求是的来说,确实还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个别企业家在项目落地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有的是上级政策的限制,但也有一些是工作效率的问题。希望全区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在去年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企业发展环境,既确保我区科学发展观考核成绩,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区农业局: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区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铁骊

问:1月10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批复,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重要契机,体现了党中央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视与关心。我们农业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大刀阔斧进行自我改革,抛弃落后的观念和模式,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新思路、新方式来谋划和发展农业工作。要坚持绿色发展、开放发展、集约发展、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六产”,促进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和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农业部门是如何做的?

答: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我们敢于创新。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大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创新农业保险工作机制,改变传统上由一家保险公司全部承保的惯例,引入保险机构竞争机制,加强调度,及时通报参保进度,保险机构及乡镇参保积极性空前提高,2017年实现了参保率由不足40%,跃升至80%以上,累计赔付金额241万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勇于改革探索。农业的出路在于规模化经营,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是顺利完成全区240个自然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做到了承包土地分配、经营权证书、合同签订、空间测绘登记四到户,实现承包地实地面积、合同面积、登记簿面积、证书面积四相符。二是继褚墩镇廖屋村试点结束后,2017年相继完成每个街镇3个村共24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年我们将在全区推开改革,计划在年底基本完成。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坚持绿色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新技术、新能源推广,实现向科技强农、绿色护农的动能转换。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坚持网格化管理,2017年夏、秋两季实现秸秆禁烧上级通报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6250亩任务;积极推广配方肥,科学合理减少化肥用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实施农村新能源建设项目,林达牧业、恒昌浇花2个大型沼气项目获批国家新能源建设项目,获得国家补贴资金3000余万元,江泉农牧等2个项目获批市级新能源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坚持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短、产品停留在初级农产品阶段,这大大限制了我区农业生产效益。我们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一是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采用“五统一”标准化种植管理,保障更高质量的农业供给。二是实施“互联网+”战略,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产销新模式。我区东都商城创新营销模式,线上创建“东都网上商城”,线下建设东都厨房食品实体体验店50余处。三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价值链。我区效峰菌业实现传统食用菌种植向精、深加工转变,集鲜菇售卖、面条加工、酱菜制作、菇能量功能性饮料为一体,同时充分利用废弃菌包、菌糠进行蚯蚓养殖,实现了整个产业链条循环利用。四是做大做强品牌优势,“产自临沂”—全省首个地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我区成功试运营。运营中心可将分散的区域特色农产品打包串联,形成临沂的农产品品牌矩阵,创塑更具价值感、应用性的临沂农产品公用品牌形象。

问:当前我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答:当前我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虽然持续推进,但仍然存在一部分问题,例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缓慢等。特别是三产融合方面与其它县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区农业产业链过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仍然处于中低端水平;农业的多种功能开发不够,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开发不够,缺乏体验、文化、教育等高层次项目,扶持政策还不完善,土地、资金、交通、环保设施等要素支撑严重不足。这些都导致我区农业产业链短、服务链滞后、功能链停滞不前。

问:对这些薄弱环节,您觉得应该如何克服,真正实现腾笼换鸟、涅槃重生?

答:动能转换是全区面临的“六大难关”之一,虽然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仍然存在较多的客观限制因素,但是正如高书记所说,执行力强,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排难除险,千方百计实现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对这一战略做出了具体部署,下一步我们将怀着“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精气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标准园区、品牌创建;加快建设江泉农牧产业园等农业“新六产”项目,示范引领全区农业生产集约、经营专业、“三产融合”;开展化肥农药控量增效行动,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抓好秸秆全年全域禁烧,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展更加有效、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农业产业,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切实促进农民产业兴旺、农民持续增收。

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夫庆

问:作为全区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如何看待新一年的罗庄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

答:2018年,我们恰逢四个开局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省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市委“3485”工作思路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区实施生态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行动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新开局,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这项工作,我们的感觉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体现在三点:一是产业结构持续偏重。我区的产业结构一直以重化产业为主,目前重工业占比仍高达60%以上。众所周知,相较于轻工业、信息产业,重工业动能转换的周期要更长、投入的精力要更大。二是产品档次持续偏低。70%以上的规模企业产品集中在原材料的初加工阶段,没有终端产品,而有终端产品的企业,附加值却又非常低,例如,全区仅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山东名牌产品6个,与工业大区的地位极不相称。三是研发能力持续偏弱。我们前期对40多家重点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根据了解情况看,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2.5%以上的规模企业还停留在个位数,国家级研发平台仅集中在2个企业,连续3年没有取得突破。使命光荣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这是全区工业面临的一项重大机遇。《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是国务院1号函批复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体现了对山东的亲切关怀。这是全省的一件大事、喜事。工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我区的企业也迎来了“凤凰涅槃”的重大机遇,这对于培植“四新经济”增长点、实现新时代的罗庄工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另一方面,我们有幸参与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关工作。经信部门是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区里也围绕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部署了“打造工业升级版”“五业重构”“五园同建”等各项重点工作,这些也是当前我们的工作中心,我们将引导企业用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要素,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转变,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四提”发展,切实为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力量。

问: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同时你们单位还有很多其他重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好新旧动能转换工作?

答:工作虽然多,谈好钢琴是关键,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将做到“三个把握”。一是把握大局意识,把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放在第一位。站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去部署经信工作,坚持“摒弃单位小我、考虑全区大我”的观念,做到“三个一切”:一切围绕区里中心工作、一切为了区里中心工作、一切服务区里中心工作。二是把握当前重点,将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做精做实。抓工业升级版打造,围绕1366总体思路,紧扣“四个五”工程,引导企业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推动新时代罗庄工业高质量发展。抓好重点负责的高端装备产业园建设,目前合作协议已经签订,接下来将按照节点计划逐步完成土地勘察测量、完善规划设计、完成土地报批,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三是把握责任性工作,多给罗庄添彩、不给罗庄抹黑。在干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前提下,切实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化工产业安全转型、长输油气管道监管等责任性工作,坚决做到不给罗庄抹黑、不给全区添乱。

问: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作为全省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省、市、区都对这项工作寄予厚望,那么在工作成绩上,我们的成绩目标是怎样定位的?

答:结合区里提出“双第六”的综合考核目标,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上,我们将力争实现“双第一”。一方面,市考核有关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指标继续保持第一方阵。去年我们负责的工业传统动能转换指标,在全市保持了较好位次,今年我们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在第一方阵,多给罗庄争分、争光。另一方面,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担当第一主力。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围绕区里的考核办法,拉清单、定任务、压责任,对于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各项工作,我们不满足于完成,而致力于打造“精品”,做到让领导认可、让企业满意、让群众点赞,确保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当好全区第一主力。

问:现在全区正在开展打造高效执行力活动,在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时,又如何将打造高效执行力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答:当前全区上下“马上干、不要看”蔚然成风,新时期的罗庄精神在罗庄大地上已经深深扎根。工作怎么干,高效执行力是关键,具体落实上,我们将坚决做到“三不讲、三第一”。一是不讲任何条件,第一时间落实。对于区里安排的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我们继续发扬“马上干、不要看”的工作作风,不讲任何条件,第一时间落实,实现“工作安排不过夜、工作完成不过点”。二是不讲任何理由,第一时间执行。接到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后,我们不考虑这项工作属不属于职责范围,第一时间去制定执行方案,拿出执行意见,采取执行措施。三是不讲任何困难,第一时间攻坚。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困难,我们绝不以任何困难为借口,成为推进工作的阻碍,困难不大,要加快进度,困难重重,更要敢于亮剑、攻坚克难。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承“为罗庄争气”的决心、“为临沂争光”的信心,勇于发出新时代的罗庄经信声音、积极贡献新时代的罗庄经信力量,为建设“现代生态产业区、富强和美新罗庄”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克区

问:请您简要谈谈对当下新旧动能转换的认识?

答:今年1月3日,国务院以国函1号文正式批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综合试验区总体布局是“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范围包括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全域和其他14市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区域。临沂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1个综合保税区全部纳入综试区范围,是下一步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中之重。罗庄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已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规划,即将获批。

问:在您看来,这对我区意味着什么?

答:对我们罗庄来讲,这是一次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生态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创建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建设现代生态产业新区”的目标定位,坚定落实“1366”总体发展思路,聚焦打造工业、服务业、城乡建设三大升级版,全力推进“五业重构”“五城崛起”“五湖开发”“五园共建”“城郊乡村振兴”“五大工程”,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问:接下来,结合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将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答: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省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总体部署和市委“3485”的总体思路,坚持走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信息化发展、高质发展、集聚发展“七条路子”,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

一是掌好动能转换之舵。围绕“五大工程”,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抓好落实。重点搞好园区规划,把园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平台,统筹确定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发展方向,每个园区综合确定1-2个主导产业进行建链补链强链,大抓几年,把产业规模做上去、产业层次提上去。

二是撑好动能转换之船。把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做好“去、增、提”三篇文章,落后的产能重点是运用法治思维、市场办法和行政手段加快淘汰一批,为新动能培育腾出更多空间;传统产业重点是加上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功能,焕发活力;新兴产业重点是做大增量,围绕新生产力发展趋势,进行新的产业布局,激发新经济增长潜能。

三是加满动能转换之油。把项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抓手,按照“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聚焦“四新四化”,突出项目质量,重点实施,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达效。重点推进3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项目、7个市级新旧动能转换项目、6个市级高成长性企业、5个市级创新载体平台,40个区级重点项目。

四是夯实动能转换之本。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集全区之力推进。按照一个机构、一个实施方案、一个项目库、一个政策清单、一个推进机制、一个考核办法“六个一”工作要求,实行“六步工作法”,即:列出任务书、制定责任单、绘制路线图、建立时间表、画好标准线、用好考核棒,确保责任压实、流程严密、目标合理、落实有力,在全区营造新旧动能转换的浓厚氛围。

问:请您简要总结下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有哪些?我们将怎样应对?

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贯彻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是全区迈向更高层级的重大探索,是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区发改局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牵头部门,将不断强化高效执行力,主动围绕转什么和怎么转去想办法、谋实策、出实招,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助推我区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问:张局长,区委部署推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宣传和实践,您作为区招商局局长,是如何认识理解这一问题的?

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国家战略工程,是推动实体经济效益和质量的重大举措。《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已由国务院批复,以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核心,其他城市为补充,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这是国家赋予我们山东省的良好机遇。作为罗庄区,市委市政府将我们区定位为生态产业区,就是要求罗庄区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产业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业,努力引进“四新四化”朝阳产业,以“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新装备、新陶瓷”五业重构为主抓手,融合提升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城市升级版,优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实施五湖开发工程,持续推进五路一河工程建设,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启迪之星(临沂)孵化基地和海创汇临沂新旧动能创新中心建设培育进程,努力将罗庄区建设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科技创新先进区、现代服务业优势区,将建设现代生态新区目标逐步实现。

问:招商引资工作如何体现更充分、更平衡的发展新内涵,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指导新时期招商引资工作及其考核引导的“新航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有三点:一是“强”,即产业竞争力强,在高技术产业上占领技术制高点,以特色培育竞争主导权;二是“优”,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升级情况,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供给;三是“好”,即环境友好,产业结构转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强、优、好”既是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更是聚集产业资源、科学招商引资的考核导向。因此,作为基层招商引资工作主管部门,更应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制定考核考评标准,精细操作,专业化推进,这样才能开创招商新局面,促进我区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区经济转换动能的“加速器”。

问: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您能谈一谈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情况吗?

答: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更加重视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招引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站,组成专门班子、长期驻守,负责对接协调高端人才、项目、技术的招引,取得一定成效;在全区范围内抽调精干力量,按产业和区域分工,组建了8个招商服务分局,重点开展专业产业招商,全年共外出对接招商80余次,达成了20多个项目投资意向。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更是新成立16个重点项目指挥部,层层落实任务、压实责任。一季度,全区引进市外资金17.94亿元,新增签约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额57亿元。

问:为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各项举措,您谈一谈今年以来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推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产业新区,落实区委提出的“五大工程”建设,我们应当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大员招商”带动“全员招商”,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上求突破,把产业招商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动作,把精准招商作为“四新四化”的主抓手,把优化环境作为提升招商效能的强支撑。今年招商引资的主要目标是:全年计划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区外资金100亿元,其中,实现市外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引进过10亿元产业项目5个,过5亿元产业项目10个。以8个街镇和16个指挥部为主战场,强化主体责任,8个街镇计划年内至少签约34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开工20个过亿元项目,竣工10个过亿元项目;16个指挥部计划年内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配合五业重构、五城崛起、五湖开发、五园共建等重大工程,全年计划举办镍基新材料招商洽谈会、新型铝材招商洽谈会、先进装备智造产业推介会、现代医药招商推介会、新能源产业招商洽谈会等主题招商活动;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全国不锈钢博览会、厨具博览会、广交会等展会洽谈活动;组织好市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洽谈会和第十届商博会招商会;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电商快递物流产业招商会、现代农业招商会等一系列对外招商活动,推介罗庄区产业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好项目落户罗庄、投资罗庄。

问: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区招商引资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答:罗庄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载体缺失。我区目前还没有省级以上的开发区,企业分散、管理困难,新招引的项目没有集聚发展区,南外环以北还有64平方公里没有规划。二是土地要素的制约。土地指标短缺,存量用地面积大,拆迁成本高,已成为我区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三是节能环境容量受限。罗庄区是老工业区,节能容量和环境容量有限,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引进和应用任务艰巨,新上工业项目能评和环评手续办理困难。

现在的罗庄,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大项目好项目如饥如渴,对新政策好政策望眼欲穿,更加期盼真材实料、更加需要真金白银,我们真诚地欢迎社会各界来罗庄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强势突破招商引资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展现招商新作为、创造引资新业绩,努力为建设富强和美新罗庄贡献招商力量!

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运玺 

问:孙局长,近两年,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发展问题,您对新旧动能转换有何感想和认识?

答:在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之一。以新旧动能转换的澎湃力量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不仅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区经济增速与全市全省一样出现明显回落,逐渐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回落到个位数的中高速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动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动能增长动力不足,新动能成长快但体量较小,不足以弥补传统动能的损失,特别是我区受环保倒逼影响深,经济下行压力大,面临“四期叠加”,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率亟需提高。省委省政府动能转换战略的实施,为我区经济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

问:对于罗庄来说,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有什么样的意义,或者说新旧动能转换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站在罗庄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区委书记高永胜在全区打造高效执行力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动能转换关系到全区产业及绝大多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唯一出路、必然选择。

根据GDP增长率和经济周期界定“谷—谷”法,自建区以来,我区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3个较为明显的经济周期,每个周期的波动变化和交替更迭都与发展动能转换密切相关。第1轮经济周期波动是年。这个时期,全国市场体制的建立逐步成熟,我区乡镇企业及个体经济异军突起。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全区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之后,我区的企业数量增速较快,发展全省闻名,形成了水泥、纺织、煤炭、陶瓷、铸造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一座“农民工业城”。结合山东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和临沂鲁南制造业基地的机遇,我区把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抓培植骨干规模企业上来,培育龙头企业群体,实现了骨干企业带动发展的规模经营,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连片。第2轮经济周期波动是年。这个时期我区“工业强区”战略成效不断显现,一大批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经济发展载体明显增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稳定性显著提高,综合实力连续迈上新台阶,到2005年GDP总量102.3亿元,比2001年的47.06亿元增长两倍多。第3轮经济周期波动是2006年至今。这个时期是我区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的时期。年,GDP平稳发展,虽然增速逐年递减(由2006年的增长19.3逐年降低至2014年的增长11.8),但都保持在10%以上。作为临沂市的南工重地,我区一直以工业发展为主,自实施新环保法以来,全面向大气污染宣战。受全区转型升级、治理环境的影响,2015年GDP增速降至0.1%,为本轮周期波动的波谷,在2016年开始企稳回升,GDP增长6.9%,2017年GDP持续增长,增幅为8.2%。

通过3轮经济周期波动分析,每个周期都在前一阶段增速下滑后,受改革政策、宏观经济调控、区域内生因素积淀等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回升状态。由于资源问题、外部政策等各方面发生变化,当前我区正处在重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关键阶段,实现提质增效、保持中高速发展,关键在于调整发展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产能。

近几年,罗庄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对接争取利用省市发展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提出“1366”总体发展思路,聚焦打造工业、服务业、城乡建设三大升级版,制定了一系列新旧动能转换目标任务,借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问:站在统计角度上,为适应新旧动能转换,未来统计工作有哪些新举措?

答:今年2月份,区委书记高永胜在全区打造高效执行力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罗庄区要按照“1366”总体发展思路,聚焦打造工业、服务业、城乡建设三大升级版,坚持产城融合战略,着力实施“5656”行动计划:即开展动能转换“五大工程”(五业重构、五城崛起、五湖开发、五园共建和城郊乡村振兴工程),民生保障“六大行动”,底线筑牢“五场硬仗”,党建引领“六大任务”。新形势下,新的的目标任务的确立,为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统计服务引领全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体制机制,助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战略规划研究、政策项目争取、工作推进及考核评价,统计局将创新履职,做好新动能反映、监测及分析评价工作。

一是深化方法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以国民经济核算为主体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做好新指标核算和市县GDP核算衔接;开展“四新”经济测算,借助第四次经济普查,全面收集全市及各县区资料,全面反映“四新”经济发展成果。

二是开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监测。完善冶金、建材、焦化、陶瓷等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统计监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文化创意、医养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监测。

三是健全新旧动能转换监测评价体系。结合上级监测评价体系和全区发展规划,确定一批监测评价指标并定期搜集资料,为监测评价全区新旧动能转换进展情况提供依据。

四是做深统计调研分析。紧扣区委区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影响动能转换的重大问题和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经济理论、发展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深化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调动全系统和部门、社会力量,形成一批短平快、高精深的研究成果。

五是强化部门协同配合。积极配合卫计局、旅游局、金融办等做好医养健康产业、旅游业、现代金融业发展统计,联合相关部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统计,融汇部门信息资源探索人才统计监测联动机制,配合区委区政府“两办”做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六是加大统计宣传力度。牢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两个核心,突出用数据说话的统计特色,深化与主流新闻媒体合作,优化网站、微信微博、统计刊物等服务载体,积极宣传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的重大转变和显著成效。

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我局成立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对重点任务设立专线工作小组,制度相对完善的领域要形成细化工作方案,分线作战,协调推进。

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便捷高效税收服务

罗庄地税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守芹

问:刘局长,请您先介绍一下地税局在服务全区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整体思路?

答: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关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立足税收职能,积极把握税收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结合点和契合点,主动作为,突出重点、精准推进、狠抓落实,聚焦四个方面助推企业发展,释放经济新动能,努力为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问: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具体措施上将要做哪些工作?

答:我们将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聚焦税收优惠,释放税收政策红利;二是聚焦改革目标,提升税收征管效能;三是聚焦优化环境,着力推进依法治税;四是聚焦综合治税,狠抓体制保障落实。

问:在第一个方面怎样才能保证这个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地见效呢?

答:首先,我们将全面梳理落实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纳税人QQ群、办税服务厅显示屏以及上门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确保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其次是加强培训,突出对政策内容、享受条件、办税流程等内容的解读,让纳税人准确掌握税收优惠政策的审批条件、审批流程,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特别是对正在转型的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将提供政策上门服务,解读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问:如果有的企业没能享受到这个税收优惠政策又该怎么办呢?

答:我们一是要对享受各类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建立台账,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随时与“金税三期”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应享未享的及时通过电话、上门服务等手段予以落实。

问:请您详细介绍下提到的第二项措施落实改革要求。

答:我们将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通过简并简化、清理整改、加强监督等方式,着力推进简政放权措施落实,积极落实好总局制定的21项简政放权措施、24项提升纳税人获得感的服务措施和23项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按要求简化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认真执行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切实加强行政审批后续管理,对执法主体资格、流程事项进行公开公示,确保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放得下、管得住、服好务,切实把该管的事项管好,避免税收管理风险。

问:地税部门正在深入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切实提升服务效能。那么在提升效能方面我们又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我们将落实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和“网上全程办”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开展国地税业务“一窗通办”和“同城通办”、推行 “实名认证”智能办税、构筑全覆盖便民办税服务网点,切实把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大局的积极效应显现在服务质量提高、征纳成本降低和纳税人办税满意度提升上来,切实打好“简政放权、提质增效”的组合拳,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便捷高效的税收服务环境。 

问:刘局长,罗庄地税将在优化环境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我们将采取5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将依托“金税三期”优化版、省局风险管理、执法360系统等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排查税收风险疑点,对各类创新型企业实行精细化、专业化、集中化管理,更好地为新旧动能转换大局服务。二是要积极推进税收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要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坚决杜绝“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四是严格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司法救济机制,保障企业的各项法定权利;五是对诚信纳税企业认真落实授信服务等激励措施,对不守信企业严格实施联合惩戒,更好地发挥纳税信用的社会效益,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公平的税收环境。

问:前面您提到综合治税的问题,具体将会有哪些做法?

答:我们将加强与国税在征管、执法、服务等领域的合作,联合开展税收检查,共同指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与科技、工商、经信等部门合作,即时获取年度技术创新企业名单,开展对口服务、管理;加强与银行部门在税银互动、委托代征等领域的合作,开辟授信贷款绿色通道。

问: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您觉得地税部门还有哪些问题要克服?

答:我们一是要克服制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我们将组织开展集中梳理和排查工作,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努力消除影响工作开展的制度陷阱;二是要克服信息分散滞后的问题。为此,我们将建立税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通报制度,各单位定期上报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等方面的情况,分局及时汇总、审核、总结各单位的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反馈,对个性问题由分局相关业务科室对口指导解决;三是要克服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将加大对区、街镇两级税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开展情况的督办力度,对发现的懒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特别是对税收优惠政策落地、优化纳税服务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责任分工,明确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挂图督战,确保各项工作如期落地落实。

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洪厂

问: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对罗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旅游局长,您对新旧动能转换是怎么认识的?

答:当前罗庄区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对罗庄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仅关系当前,更关系长远,直接决定“富强和美新罗庄”宏伟建设目标实现。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龙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是综合性产业,不仅能够拉动消费、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能够间接带动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发展,刺激拉动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发展,具有“接二连三”的特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和统计,旅游业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加产值4.5元;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多达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客运交通、文化娱乐、餐饮和商品零售的贡献率分别超过90%、80%、50%、40%;当前罗庄正处在“科学跨越、二次崛起”的关键时期,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发挥旅游业“接二连三”作用,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整合利用好各项政策和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实现倍增效应,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是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罗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产业加快推进。2016年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召开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会议,作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决策,同年12月,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罗庄旅游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罗庄旅游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共有A级景区6家,其中AAA级4家,星级饭店2家,其中,五星级1家,旅行社(含营业网点)共计14家,工农业旅游示点、精品采摘园和农家乐等共计35家。2017年,全区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5亿元,分别增长13%,16%,为繁荣罗庄服务业发展,助力罗庄新旧动能转换作出重要贡献。

问:当前罗庄旅游发展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罗庄旅游曾经走走全市前列,90年代龙潭公园庙会、沂罗园三星级涉外滨馆、罗庄动物园都曾开创临沂旅游发展先河。新世纪,盛能游乐园是全市首批A级景区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罗庄旅游没有抓住机遇,落在了后面。旅游产业发展遇到困难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严峻。长期以来,罗庄形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一些本来非常适合发展旅游的资源得到破坏。比如二龙山,80年代以前,是山青水秀,现在则满目苍夷,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自然和人文资源薄弱。罗庄相对缺少有特点的山川河流,有影响力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乡村发展城市化,同质化、特色不鲜明,吸引力弱,发展旅游难度较大。三是干部队伍创新能力不够,发展旅游的主动意识差。旅游产业发展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广大旅游干部中存在满足发展现状,怨天尤人心态,错失发展机遇。

问:新旧动能转换是否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下一步,旅游部门在加快旅游发展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是的。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也是山东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机遇。旅游业各方面的优势都比较突出,既是绿色产业、综合性产业,还是幸福产业,新兴产业,是最终消费,对稳增长具有直接拉动作用。2018年是罗庄“凤凰涅槃,跨越发展”关键一年,围绕“1366”总体发展思路,区委、区政府制订了“5656” 行动计划,实施“五业重构、五城崛起、五湖开发、五园共建,城效乡村振兴动能转换”等五大工程,许多项目都融入旅游元素,与旅游息息相关,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具体到旅游部门,2018年工作体思路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部署,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总抓,解放思想,创新措施,自我加压、全力攻坚,努力推动罗庄旅游实现新跨越发展。总体目标是: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0%,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稳定在全市第二阵。主要工作措施:一是以旅游规划为导向,引领旅游业科学发展。抓住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山东省加快工业旅游发展机遇,制订和完善罗庄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和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同时,鼓励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镇村、企业做好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和工业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以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为重点,以规划为指导,推动罗庄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度发展。二是以重点景区为突破,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依托现有精品旅游资源,围绕传统产业产能转换主题,重点做好罗庄陶瓷小镇建设、国际花卉小镇项目、麒麟山旅游特色村、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旅游示范项目;按照“建设大景区、发展大旅游”的思路,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宝泉寺公园、迷龙湖旅游假村、迷龙谷旅游度假村、临沂武河湿地等项目建设;依托沂河路商业综合体项目,扶持发展一批旅游商品购物街区;依托“罗庄陶瓷小镇”建设,打造主城区工业旅游品牌项目,推动华盛江泉工业园、罗欣药业产业园等发展工业旅游。三是以乡村旅游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振兴。发挥《罗庄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引领指导作用,结合贯彻实施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罗庄历史文化、民俗人文、现代农业等乡村旅游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创新开发特色项目,拓展旅游的休闲游憩、文化、养生等功能,打造集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着力培育麒麟山村、风渡口村、冷水沟村、蝎子山村发展旅游特色色村、宇霖果品采摘园、雅鸣盆景文化产业园、东开有机蔬菜基地、江泉农牧产业园打造以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鼓励发展一批乡村家农家乐和特色民居,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推动乡村旅游振兴。四是以宣传推介为手段,全面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参与全国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创意开展好微信、微博、旅游网站等新媒体“微营销”活动,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大力开展节会营销,重点举办好第四界中国临沂青岛啤酒节、武河湿荷花节、宝泉寺春节灯会等活动,提高对周边客源地旅游吸引力。五是以行业管理为保障,推动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和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打造平安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优化服务质量。

问:朱局长您在谈话中,明确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但发展目标要实现,关建还要看执行力。您对提高执行力建设有什么认识?

答:旅游业在全区新旧动能转换要有所作为,关键看是否一有一支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干部部队,最主要、最关键的是提高其执行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部署决策的能力。今年以来,在区委统一领导部署下,区旅游局全体党员干部先后认真参加“打造高效执行力为罗庄争光 为临沂添采”大讨论活动,“党员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得到极大改善,为推动旅游工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下一步区旅游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摆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本领高强、智能猛进,能打胜仗”的干部部伍。一是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定期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紧跟形势任务的需要,把“两学一做”常态化,狠抓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将习近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作为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并转化为提升工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紧跟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步伐,狠抓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努力培养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其贯彻落实的执行力。二是努力培养民主决策能力。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组成员既明确分工,又加强合作,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日常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做到一盘棋统筹工作,一股劲谋划发展,一条心干事创业,努力形成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三是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全面推行“五比五看活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改进工作作风。四是狠抓纪律作风建设,筑牢发展底线。坚持严字当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纪律,坚守底线,努力打造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政治素质过硬干部队伍。为加快建设富强和美新罗庄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军祥

问:李局长,今年,罗庄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加速罗庄崛起。对于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您有什么感想?

答:“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发展理念和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深刻革命性变革,而改革、开放、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动力。

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省、市部署,结合罗庄实际,于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生态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2018年,区委、区政府又提出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主线,按照“1366”总体思路,突出抓好生态产业“四大工程”,坚决打好底线防范“五场硬仗”,聚力实施民生建设“六项行动””的工作目标。这些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区委、政府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突破罗庄、走在前列”的坚强决心,更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现代生态产业新区,建设富强和美新罗庄的必胜信心。

问:区委、区政府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已经明确,措施已经确定,区住建局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部门,2018年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答: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生态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兴区,建设现代生态产业新区”的发展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业思想为指引,以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按照省委“1+5”工作体系、市委“四个四”总体要求和区委“1366”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建设“三大升级版”,创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产业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生态产业新城”。

我们区住建局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先锋队,将突出“城市建设升级版”这一重要目标,将重点实施“四大行动”:一是实施“路畅罗庄”行动。重点推进“五路同筑”,力争实现湖北路、罗程路、沂册路路面年内通车。二是实施“功能完善”行动。高度关注诉求,切实解决民生,力争年内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敷设燃气管网52公里、污水管网17.5公里。三是实施“城乡村居改造”行动。结合“五湖开发”,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推进十里堡社区等7个老城改造。四是实施“三韵罗庄”行动。坚持铁腕治气,从严从重查处建设扬尘行为;强化水环境治理,年内完成区二污主体工程;实施精品绿化,年内完成罗程路等道路绿化。力争通过“四大行动”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筑牢城市发展基础。

问:通过李局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区住建局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上的重大举措。请问区住建局在“突破发展、创先争优”方面还有哪些打算?

答:2017年,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街镇的大力帮助下,各项考核均实现了“摘后帽、争先进”的目标。特别是我局牵头的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及增长系数考核获得全市第3名,全市新型城镇化专项考核获得全市第8名,综合成绩获得全市第5名,进入全市上游行列。荣获全区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优胜单位一等奖第一名、一线攻坚突破先进单位一等奖。2018年,我们将放眼全市全区大局,找准发展标杆,发力对标赶超,紧盯目标不懈怠,心无旁骛抓落实。确保全市责任区考核住建考核内容进入全市上游水平,全市新型城镇化考核、全区各类考核成绩继续保持上游水平,为罗庄区进入全市一流行列,临沂市走在全省前列,贡献力量,奠定基础。

问:通过刚才与李局长的交流,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区住建局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但是,要很好的落实这些目标需要打造高效的执行力,请问区住建局在高效执行力建设上有哪些举措?

答:2月21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打造高效执行力大会。区住建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了各项活动,动员全局重整行装再出发、撸起袖子加油干,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打造高效执行力,为罗庄争光,为临沂添彩”,以全新姿态、全新气象、全新作为,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进行了会议部署。 2月22日上午,召开了“打造高效执行力,为罗庄争光,为临沂添彩”为主题的动员会议,印发了《“打造高效执行力为罗庄争光 为临沂添彩”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分析了在日常工作中造成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并从提高执行力存在的突出问题、怎样打造高效执行力及激发员工高效执行力可取得的成绩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二是营造了浓厚氛围。动员会议后,各支部、各业务口又分别召开会议,对有关文件、方案及高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集中学习。在局内制作了10处打造执行力的宣传版面,通过电子屏幕、微信等方式,大力营造打造高效执行力的活动氛围。专门印制了“为罗庄争光,为临沂添彩”我先行倡议书,在局内各科室进行了印发,在局宣传栏内进行了张贴,并将倡议书发到了全区32个物业公司;通过下沉册山街道的人员,在街道相关村居及帮扶的企业进行了张贴。

三是进行了亮剑承诺。全体干部职工针对执行力不强“十个突出问题”进行了自我剖析,制作了整改台账。围绕重点工作、业务工作、争先进位、筑牢底线等内容,制作了《“六个清单”台账》,并分别进行了工作承诺。

四是深化学习。全体干部职工在学习领会全区打造高效执行力大会及高书记讲话精神后,每名党员干部都撰写了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谈收获、谈认识、谈体会。根据区委宣传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两轮《罗庄区打造高效执行力知识问答》。3月1日,组织全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到农商行集中进行了党性教育。

五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召开了区住建局打造高效执行力专题民主生活会,局党组成员分别进行了对照检查,本着“红红脸、出出汗”的原则,自我画像、开门画像、互相画像,分别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问:区住建局在打造高效执行力活动开展方面,有声有色,效果非常明显。请问李局长,区住建局在具体针对重点工程及重点工作,在打造高效执行力方面,还有有哪些措施?

答:通过活动的开展,已经让“打造高效执行力”的意识,深入到每名干部职工的血液中,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去。针对重点工程及重点工作,我们将活动开展作为推进城建工作的巨大驱动力、强大加速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整纪律,转作风,锻造坚韧刚强执行力,推动工作创先争优。一是建立包抓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二是建立节点目标机制。推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查、一月一点评”的推进机制,将任务安排到月,细化到周;对照目标和各阶段进度,找准存在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量化到具体指标、明确到具体时限。三是建立考核倒逼机制。按照工作分工、项目包抓,对方案落实、节点推进、建设效果,逐项进行督导,严格进行监督,同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激励干部职工在执行上比速度,在担当上比高低。

今年,区住建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务,以跨越发展为根本核心,落实精准工作法,坚持“马上干、不要看”,锻造坚韧刚强执行力,找准发展标杆,发力对标赶超,为罗庄争气,为临沂争光。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区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连斌

问:王局长,您能谈谈我区在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做法吗?

答:近年来,我区文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有效供给,丰富群众文化需求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主要表现在:着力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臻完善;着力推进均衡发展,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着力传承优秀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着力构建文化扶贫支撑体系,文化扶贫精准扎实;着力创新发展思路,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问:王局长您能具体谈谈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吗?

答:一是加大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按照“五个一”建设标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整合现有资源,对8个街镇的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改造提升。傅庄街道综合文化站被列入市级扶持综合文化站,投资5.6万元,高都街道投资4万元对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历史纪念室、乐器舞蹈室进行了提升。二是扎实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投资60万元统一招标,对全区60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完善室内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乐器室、电子阅览室和村情民俗室,制作科室、制度版牌,配备书橱、桌椅和乐器等设施。全区119个社区(村)文化广场实现了全覆盖;全区已建成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8个,覆盖率达82.35%。三是实现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全覆盖。制定印发了《罗庄区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实施方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签定服务协议,现已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社区全覆盖。

问:王局长您能谈谈我区在推进文化均衡发展,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做法吗?

答:一是实施文化惠民。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仅去年,全区送戏下乡、进社区226场次,送电影下乡进社区1836场次。规范建设“农家书屋”,加强基层图书室业务指导,利用超市、诊所等便民服务场所,设立26个特色小书屋,有效盘活图书资源,解决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二是丰富文化活动。相继开展了区第十七届民间秧歌会展演、“我们的节日”、首届罗庄文化惠民消费季、罗庄区第十六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移风易俗主题、“喜迎十九大、共创新辉煌”等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全区18支社会文化团体到敬老院、贫困村演出160余场 ;开展孝文化移风易俗专场巡演70场。在“一方水土一方人”——2017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中获得市局授予的优秀组织奖;在市文广新局主办的“感悟传统节日,传承文化薪火”全市锣鼓展演活动中,以总成绩第一的分数获得一等奖。三是创作文艺作品。去年以来,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先后创作了《归来》、《拆迁还建,共建美好家园》等20部小戏,并组织巡演。其中,《归来》在全市小戏展演中获优秀奖。四是壮大民间文化团体。成立了、罗庄区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开展“一团一场”建设。打造区级剧场1处、街镇级剧场8处,村级大舞台63个,为剧团排练演出提供了平台。

问:王局长请您谈谈我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答:一是组织非遗传承活动。承办了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暨中国(临沂)首届非遗文化博览会,全市156个非遗项目参加了博览会。深入挖掘、搜集整理非遗线索25条。二是建设历史文化纪念室。依托本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建成了一批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纪念室。新建街镇历史纪念室8个,村级村情民俗室58个,配备展示柜224个。三是强化抗战旧址保护。我区中共临沂县委成立等5处旧址入选市政府公布的第二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

问:文化扶贫是各级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我区是怎么做的?

答:一是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90%的省定贫困村初步解决了无文化设施、无文化活动、无文化人才的情况。

二是提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综合活动室、图书室、乐器室建设,配置书桌、书橱、展示柜、乐器、电脑等设施。投资40万元,为20个省定贫困村建设文化广场20个,建设提升综合文化活动服务中心20个,贫困村活动室建设达标率100%。三是开展公益文化服务。开展送戏48场次、送电影112场次。开展书画活动3场、广场舞培训5期,80%的贫困村有广场舞队伍。为贫困村发放便捷式移动音响20台,腰鼓200个,舞蹈扇400把。

问:如何创新发展思路,增强文化的有效供给?

答:一是增加文化服务设施。投资3.7万元,对馆内基础设施、墙壁门窗进行了重新粉刷,完成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制作开通了图书馆网站、微博,新购进电子图书借阅机一台、增设一套人流量计数系统,并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更新,实现数据自动上报功能。规范建设“农家书屋”119个,实行图书馆总分馆制,下设11个图书馆分馆。二是提升服务效能。新调整增设盲人阅览室、书画艺术体验室、面塑手工体验室、国学讲堂等服务项目,拓展服务空间近1000平方米。用于图书馆评估已累计投入资金8万元,定期举办国学讲座、非遗手工体验、亲子阅读各类活动30余场次。三是用好文化产业政策。我区已向省新闻出版局申报重点项目基地3家,向省文化厅申报重大文化建设项目3家。被认定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全省仅60家)。

问:2018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体现在文化工作上有何打算?

答:今年我局将紧紧围绕“五个突出”,彰显“五个有力”,一是突出从严治党总引领、让理论武装政治建设有定力,二是突出文化惠民总抓手、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活力,三是突出文化传承总脉络、让优秀传统文化有魅力,四是突出创新发展总思路、让作品创作文化产业有影响力,五是突出文化投入总开关,让文化保障体系建设有支撑力,逐步解决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群众在文化的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

区科技局: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雪莲

问:科技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起到支撑引领作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请您先介绍一下我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答:近年来,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通过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统筹科技创新资源等措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强协同创新能力,为全区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2年以来,全区形成了以生物与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资源与环境、节能与环保等六大高新产业集群;目前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已有15家。

二是自主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12年以来,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83项,获得科技无偿扶持资金7646万元;鉴定科技成果50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47项。其中,联合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承担的“高可见光活性氮掺杂纳米TiO2(二氧化钛)粉体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应用课题”被确定为国家“十二五”863重大专项计划,实现了我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突破;2016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申报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项目。2015年罗欣药业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填补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空白;2016年罗欣药业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是我区十五年来再获国家级科技奖。

三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区已建立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科研平台17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循环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科研平台27家,组建临沂市铝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区自主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22件,授权发明专利403件,申请量和授权量稳居全市前2位;获得省级以上专利奖9项,市专利奖45项,拥有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8家。2015年,我区R&D投入比重达到2.06%。2016年,2.73%。2017比重达到2.9%。

问:当前我区科技创新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全区科技创新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强。截至目前,我区高新技术企业为15家,在全市占比数量较少,且受产业分布制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出现瓶颈。我区传统产业仍然占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比重较低,符合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数量过少。

二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新动能发展能力较弱,存在一家企业拥有多个平台的现象。比如罗欣药业就集中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等诸多创新平台,类似的情况在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中多有发生,导致我区平台虽然总量近年来增长较快,但是分布不均衡,不能代表全区整体创新实力;在平台质量上,国家级平台空缺,更说明我区高端平台缺乏,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能力不足。

三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匮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原创力不足。我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尤其是高端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问题突出。根据2017年调研情况,涉及我区能源化工、生物制药、高端制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特色农业、蔬菜花卉种植业学术学科带头人尤为短缺,与我区企业有合作的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省“泰山学者”不足10名。

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中又寄予厚望。请您介绍一下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和目标任务好吗?

答:好的。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也是罗庄“凤凰涅槃,跨越发展”关键一年,围绕“1366”总体发展思路,区委、区政府制订了“5656” 行动计划,实施“五业重构、四城崛起、五湖开发、六园共建,城郊乡村振兴动能转换”等五大工程,为此,我们提出罗庄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思路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优先战略,按照“助推五大产业,构建三个体系,提高两项能力,优化三大环境”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切实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今后的目标任务:1、区域创新排名走在前列。通过五年努力,全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各项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全市领先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在支柱产业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以上。3、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生态孵化体系

编者按  7月下旬,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在分组审议的基础上召开联组会议,就此进行专题询问,这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次专题询问。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国强主持会议,并首先提问。12位常委会委员、3位人大代表先后围绕镇村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村教育、涉农财政资金投入与整合、乡土人才职称评定、设施农业用地、乡村环境治理等方面问题分别提问。副省长缪瑞林带头回答问题,并作表态发言。省农委、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等15个部门负责同志针对委员和代表提问一一作答。

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震宁在会议结束时讲话,对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委员和代表提出的问题,采取精准有效措施,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要求。

魏国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作出了哪些部署安排?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缪瑞林(副省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可以用五个一概括:

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4月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确立了“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定位。5月29日和7月20日,省政府分别召开了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推进会、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

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4月2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全面解读。4月29日出台了《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今年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7月16日到17日,娄勤俭书记到宿迁、徐州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强调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5月15日到17日,吴政隆省长到苏北8个县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两大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加以推进,尽快取得实效。

研究编制一个战略规划。为了进一步明确江苏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省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目前初稿完成,正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提出乡村振兴的十项重点工程,包括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新增万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乡村文明提升等十个方面,以此作为我省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手,来推动工作的落实。

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省农委已经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报告。我作个补充,一是尽快出台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二是全力推进十项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集中力量做好几项具有基础性、示范性、关键性的工作。三是召开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就贯彻全国会议精神,贯彻这次人大审议和专题询问的要求,抓好落实。

姜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省农委将如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杨时云(省农委主任):我们农业部门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调结构。调减低效粮食作物,扩大高效园艺蔬菜、畜禽水产等高效特色产业。到2022年,我们将调减低效粮食作物1000万亩,着力打造8个千亿元级的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二要强主体。加大农业领军型龙头企业培育,省级重点打造一批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今年,我们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开设“农业板”,推动150家农业企业集中挂牌,下一步还将引导部分龙头企业相互联合重组,做大规模。对家庭农场,我们鼓励其在传统种养业基础上,更多地拓展从事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乡村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三要建载体。重点三方面,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把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串在一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创建一批产业化联合体,我们考虑今年创建省级示范联合体100个。二是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到2022年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从目前的50个增加到70个以上。三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到2022年,全省再建设30个左右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四要抓服务。开展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监测认定,开展龙头企业负责人、青年农场主等各种培训,建立家庭农场名录制度。近期将按照新标准认定300家左右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加大对新型主体的扶持力度。第一,争取用地支持。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更好地满足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稻田综合种养等用地需求。第二,争取金融支持。继续深化政银合作,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农业信贷担保基金等作用,缓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今年省财政新设立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第三,争取人才支持。我们将采取“柔性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支持农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提高创新能力。

秦光蔚(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省发改委将如何推动优化统筹各职能部门的资源,共享现有服务设施?

汤明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针对这个问题,我委牵头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了全省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10个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内容和重点任务,从省级层面进行了统筹规划。二是《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围绕规划中提出的10个领域明确了87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每个项目从服务对象、服务标准、支出责任、牵头负责单位四个方面进行落实到位。三是《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在农村以乡镇、建制村、自然村为空间配置单元,在城市以街道、社区、居民小区为空间配置单元,在每个空间配置单元提出了若干个服务项目,对每个服务项目分别明确了功能配置标准、配置主体和牵头负责单位。这三个文件强调了公共服务供给的规范化、标准化,强调了资源配置科学化,强调了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比如对残疾人之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建制村根据需要设置,可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建共享;综治中心可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警务室共建共享等。

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做好三件事。一是抓规划,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的统筹规划。认真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重点在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上下功夫,特别在基层农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共建共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二是抓标准,推动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的落实。按照《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督查评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到2020年实现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全覆盖、全达标。三是抓优化,不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适用、管用、实用”为原则,对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使这个标准体系既贴近群众需求、又兼顾财力可能、同时又具有江苏特色。

曹福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农委副主任):人社部门在农村各级各类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有哪些考虑?

相伯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目前,我们对乡村教师、基层医生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专门出台了若干倾斜政策,主要是淡化职称评审的论文、科研要求,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对乡村教师,会同省教育厅出台了《全省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政策若干意见》,淡化有关论文、课题、获奖等要求,把论文作为参考条件而不再作为必要条件;对基层医生,会同省卫计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以医疗服务数量、质量和业绩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建立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的评价机制。特别是在职称外语、计算机方面,专门出台《关于调整我省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从去年起,取消了外语与职称相挂钩,也取消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同时,在职称制度顶层设计方面,提请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薄弱地区技术人员可以适当放低学历要求,加大了爱岗敬业表现、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指标的权重。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有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人才评价机制,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开辟乡土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把乡土人才列入工程职称系列的一个专业,组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打通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对从事海洋渔业、农业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同时,对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级职称时,合理设置在基层服务的条件,引导城市高层次人才加大对基层单位、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

王虎琴(省人大代表、常州市金坛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省环保厅将如何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王天琦(省环保厅厅长):我们重点要做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拉网式全覆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确定我省为拉网式全覆盖农村环境整治试点省,我们将抓住这样的契机,完善生活垃圾转运体系,以村庄污染治理为主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生活垃圾乱丢等问题进行整治。第二,提高农村主要污染物的收集处置能力。这是解决农村污染的一个根本性的举措,就是污染物要有能够收集的地方,要有能够处理的渠道。以规划发展村为重点,下一步加快推进污水收集管网配套,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并保证农村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目前有一个计划,到2020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每一个行政村都要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苏中和苏北60%的行政村要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另外我们还将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尤其是村庄的垃圾处理也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运营效率。第三,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将垃圾等集中处置设施纳入当地公共基础设施的范畴,农村和城市不一样,投资渠道相对较窄,对政府资金依赖度比较高。我们主要通过政府主导,同时推动多元投入,加快推进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加快补齐污水、垃圾等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另外,要努力提高农村污水管网入库率,实现污水管网全收集、全覆盖、全处理。第四,要加强主要污染物的治理,农村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有秸秆,还有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现在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尾水处理设施,满足农民养殖需要,同时确保农业养殖的尾水达标排放。

王虎琴:一些地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还存在着一刀切和工作简单化,比如对待畜禽养殖场的整治,简单采取禁养、关闭和拆除的办法,针对燃煤粮食烘干设备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改用清洁能源。请问省环保厅如何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措施加以推进?

王天琦:部分地区在环境专项整治中存在的一刀切现象,已经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的态度是,第一准确划定,位于环境敏感区的禁养区不能搞规模化的畜禽养殖,这是依法依规加强环境管理,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必须坚持的。第二支持农民科学合理的养殖,我们难以想象农村没有鸡鸭鱼鹅还叫农村吗?如果太湖没有“三白”、珍珠还叫太湖吗?下一步会同省农委对盲目扩大禁养区进行纠偏,发布相关区域空间图集,让经营者知晓禁养区、限养区的范围,从源头上防止搬迁关停等等折腾。另外我们也会同省农委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实现双赢。第三,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落实畜禽养殖政策作为重要的内容,对不正当行为进行纠偏,直至对相关的干部进行问责。第四,依法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监管,一方面对开展环境污染影响评价,排放不达标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加强对相关养殖地区的监测,这样能够保证在稳定畜禽养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

关于燃煤粮食烘干设备集中改用清洁能源的问题,对江苏农村改用清洁能源的问题,省里没有做硬性规定。按照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我们要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但是粮食烘干设备涉及的民生范围比较广,对此我们态度是审慎的,我们要求各地不得层层加码,也不得搞粮食烘干设备能源取代的“大跃进”。

陈琪(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将如何解决乡村教育办学点数量少、位置远,教师留不住这两个问题?

朱卫国(省教育厅副厅长):我们将努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指导各地审慎撤并乡村学校。各地布局规划中涉及到小规模学校撤并的,要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由县级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从严掌握。学校撤并原则上只针对生源极少的小规模学校,并应有适当的过渡期,视生源情况再作必要的调整,过渡期内要加强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要严格履行撤并方案制订、论证、公示等程序,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应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要通过满足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等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第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将对照省定标准,加强分类指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农村地区、聚焦薄弱学校、聚焦薄弱环节,对新建学校,各地要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设计建设,对现有学校,各地要组织全面核查,逐一建立台账,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使其尽快达标,加大力度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缩小校际差距。

第三,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我厅将统筹县域教育资源,兼顾长远规划和近期发展需要,及时修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布局。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单独或与相邻村联合设置完全小学,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在村设置低年级学段的小规模学校,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满足本地学生寄宿学习需求。同时,补齐两类学校办学条件短板,满足两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第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十三五”期间每年招收2000名乡村定向师范生,为全省乡村学校培养一批素质全面的乡村教师,使得这批教师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二是推动教师城乡交流,全面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完善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和公示制度,各地每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特别要推进在办学集团内的教师流动。三是统筹配置城乡学校教师,编制调配向小规模、寄宿制等学校倾斜,对村小、教学点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调配编制。四是大力提升乡村教师素质,加强乡村学校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形成一支稳定的乡村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组织乡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兼职教师培训,满足课程实施对师资的需求。下一步,还想考虑组织退休老师支持乡村教育,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高晓平(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省民政厅今后如何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能够不打折扣,得到全面的落实?

戚锡生(省民政厅副厅长):在少数地方、少数低保家庭中确实出现标准提高了,实际补差水平没有提高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我们将采取四条措施。第一,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提标补差的指导力度,按照脱贫线6000元标准,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努力提高“三个率”,即:提高低保标准增长率、实际补差增长率和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率。每年按照8%的增长幅度提标,实际补差跟标准同步增长;以县为单位,从现在78%的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率,到2020年达到100%。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民生保障资金的投入,省级低保资金70%用于苏北地区。12个重点扶贫县,省级资金补助达到80%。第三,实施精准救助。省市县三级建立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对申请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核对。进一步修订低保家庭财产收入认定办法,确保救助对象识别精准、补差发放精准。第四,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督促检查的长效机制,对低保提标补差情况进行监测和督查,对提标不补差或者提标少补差的地方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

张保龙(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省财政厅在整合涉农资金方面有什么具体打算和安排?

李建平(省财政厅副厅长):省财政厅准备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尽快出台我们省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这两年我们对涉农资金整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展了省级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新沂市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和12个省重点帮扶县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改革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列为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上半年省财政厅一直在开展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我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请省政府研究。

二是在省级层面推进涉农专项资金从源头上进行整合。涉农资金类别项目比较多,真正整合应该首先从省级部门、省级层面开始整合。省财政厅主要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对省级有关部门的涉农资金,推动归并整合,原则上一个部门专项资金不超过三项。二是建立一些涉农资金的整合平台,比如,在涉土资金整合方面,推动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等部门,建立一个整合平台,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由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再一个在农村人居环境上,我们也想建立一个平台,把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统筹整合起来,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是扩大市县自主权。省级在分配资金的时候,按照因素法分下去。允许市县“打捆”使用,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可以统筹使用资金,让市县有更多的自主权。

张保龙:省财政资金对定向培养农业农村人才有哪些支持措施?

李建平:去年开始省委组织部会同省财政厅、省农委、省委教育工委专门对农村的高中毕业生中有意向留在农村的进行定向培养,培养时间三年,由省财政每年每人给予8000元的补贴, 2017年,省里支持招录了113名村官,2018年计划新招录132名。同时,支持大学生村官培养。近几年,省财政按照人均每年2.5万元的标准,每年补助市县2.25亿元,支持大学生村官培养。下一步,在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官,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上,我们将继续完善政策,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

程大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省国土资源厅是否会采取一些措施来落实好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采摘园等农业设施落地的土地指标?在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建设用地上有什么具体打算和安排?

刘聪(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的问题。设施农业用地,包含纳入农用地管理的设施农用地和纳入建设用地管理的为农业生产配套服务的建设用地。所以我分两个方面回答。一方面,关于纳入农用地管理的设施农用地。国家对设施农用地做了界定,具体分三类,一是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比如工厂化作物栽培的钢架结构大棚等;二是直接用于设施农业项目的辅助生产设施用地,比如畜禽养殖粪便处理等环保设施用地;三是农业规模经营必须的配套设施用地,如晾晒场、分拣包装等占地不超过400平方米的初加工设施用地等。这些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以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近年来,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业务指导,用足用好政策;加强与农业等部门沟通,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为现代农业发展用地提供保障。总之,凡是符合条件的设施农用地,及时做好用地备案、调查登记、台账管理等服务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另一方面,关于用于农业生产配套服务的建设用地的利用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设施农用地的范围是不能随意扩大的。对这些需求,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保障。一是预留规划空间指标。对暂时无法准确定位的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农业设施等,各地可将其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并预留少量(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上述项目建设。二是单列建设用地计划。要求各地在年度用地计划中合理安排农业农村建设用地,单列一定比例土地利用计划用于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支持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在这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将通过规划、计划和盘活存量,逐步解决农村建设用地难的问题。

关于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建设用地的问题。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求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我们现在对于农村零星分散的建设用地的使用,确实存在关注不够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去年国土资源部启动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主要任务是细化落实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农村土地利用布局,特别是农村零星分散用地问题。我省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截至目前,已有133个村完成编制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在零星分散建设用地整理、归并等方面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我们将进一步加以总结,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在全省各地推广。

朱铁军(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副主任)省住建厅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村庄布局规划,适当增加规划保留村庄的数量,加强特色村庄的保护?如何解决农民自建改建住房,在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上遇到的“三控”问题,调动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

周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关于调整规划保留村庄数量问题,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和批准程序是“村级酝酿、乡镇统筹、县市批准、省厅备案”,省里只是备案,是由市县政府批准。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有关市县在开展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我们将认真做好指导工作。

针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去年省政府颁布实施了《传统村落保护办法》,这是全国第一个传统村落保护的省政府规章,但真正实施好,需要包括村民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支持。

关于农村建房管控问题。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意见,以改善苏北地区农村住房条件为切入点,进而整体上提升苏北地区发展水平。我们正在着手优化《村庄规划导则》,努力顺应农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

林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徐州市新盛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省交通运输厅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如何提高管养水平?

陆永泉(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我们将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来强化农村公路的管养:第一,争取提高财政的补助标准。目前江苏的农村公路养护省补标准高于全国的标准,我们省的平均标准是县道每公里12000元,乡道每公里4500元,村道每公里1100元。随着公路技术标准的提高,路网的不断延伸,以及物价的上涨,我们将会同省财政厅协商,适当提高管养补助的标准。第二,进一步明确管养的主体。也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县乡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公路管养主体的责任。第三,加大农村公路管养改革。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入,建养一体化的改革,引进专业化的队伍,提升市场化水平。第四,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的管护水平。管理好农村公路,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治理力度,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减轻管养的压力。

顾正中(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淮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中心主任):省水利厅如何弥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提高农田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如何加强农村河道管护,保障河道清洁和引排通畅,改善人居环境?

陈杰(省水利厅厅长):关于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全省农村水利建设投资,基本上在180亿左右,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健全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融资机制。一是突出公共财政主导地位。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属性。加大投入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好省级财政。二是突出绩效考核激励作用。我们将会同省财政厅,以县为单位实行项目绩效考核,对地方配套好、工程效益好、老百姓评价好的项目,实行“上不封顶”的奖励政策。三是突出社会资本投入效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粮食生产的功能区和重点农产品的保护区,建设的内容是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等。

关于管护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将通过两个渠道来解决,一是健全轮浚机制。我们已经编制了全省农村河道轮浚规划,争取五年内基本轮浚一遍。二是健全管护机制。发挥县、乡两级河长作用,落实“五位一体”管护机制,确保农村河道有人管、管到位。

高金凤(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省文化厅将如何加强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如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杨志纯(省文化厅厅长):我们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行动。

第一,着力抓好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一方面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计划建成5500个,确保到2020年全省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启动实施“十百千”示范工程,每年重点扶持10个县级文化馆、100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第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设立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好戏进万村”行动计划。推动重大文化评奖和文化惠民有机结合,一方面实行评选现场面向公众开放,把项目评选的过程变为文化惠民的过程;另一方面组织获奖优秀作品走基层、进乡村进行巡演巡展,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赛事带来的文化大餐。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五星工程奖”评选,已采取这个办法,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第三,下力气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重点是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广互动式、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模式,加快“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更加精准、更有实效。同时,探索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指标,定期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估。

第四,多渠道培育农村文化人才。实施农村文化人才轮训计划,重点面向乡村文艺骨干、文化能人开展培训。实行“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重点扶持一批民间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探索建立乡镇文化站人员由县级文化部门统一招聘、统一考核、统一待遇的机制,让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安心扎根基层。

刘卉(省人大代表、淮安市洪泽区刘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省卫计委将如何把农村改厕这件好事办得更好,让农民群众有更好的获得感?

李少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我们将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第一,要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总的任务是从今年到2020年,每年有20万户农村改厕的专项扶持,进行无害化的改厕。第二,要因地制宜、分类建设,指导各地把改厕计划做好。对于已经纳入到整体搬迁的村庄,就不再安排改厕项目,按照城市化规律的要求来建厕所。我们在全省面上主要推广的是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鼓励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纳管式、集中式、四格式等生态厕所建设,争取用三年时间把分类改厕的任务完成。第三,要加强管理,主要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改厕工作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做好改厕示范户建设,发挥示范典型的引领作用。第四,要加强宣教、营造氛围,主要通过宣传教育,来引导农村居民认识到改厕的重要意义,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要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对于已经完成改厕任务的农村,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上来,真正使农村的厕所跟城市一样,文明、卫生、健康、生态。

周相民(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省金融办将如何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贷款难的问题?

聂振平(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增加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我们积极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多开展农村金融业务,这些机构现在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专营机构。同时,大力支持农商行发展。省里提过这个目标,希望能够在一个乡镇有三个主体来提供贷款,其中也包括省金融办推动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就现在来看,国有、股份制银行、农商行都在做小额贷款,而且都在农村有机构,基本实现了在乡镇有三个贷款机构主体的目标。

二是推动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省里已成立了省级担保机构,目前已在一些县设立分支机构,未来还是要扩大分支机构范围,来满足农村地区的贷款需求。同时,人民银行在牵头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这有利于解决农民贷款时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是我省作为全国“两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地区,正在扩大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的抵押融资业务范围。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都可以拿来抵押,现在这项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把这个效果更好地体现出来。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与人民银行共同推动,建立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商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对一”服务机制,目前统计,有6.93万家,贷款约有687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李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皇宫社区居委会主任):省公安消防总队将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我省民宿经济的发展?

周详(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根据我省的情况,我们将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进一步简化消防审核许可的办理。总建筑面积大于800㎡、小于2000㎡的,由县(市、区)级消防机构办理消防备案(抽查率由50%降为10%)、由辖区公安派出所办理开业前检查的许可;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小于10000㎡的,由县(市、区)级消防机构办理消防备案(抽查率为50%)和开业前检查的许可;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的,由县(市、区)级消防机构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开业前检查的许可。取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或备案时提供乡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认可证明文件。二是明确监督范畴。依据《消防法》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中对监督检查范围的界定,将利用村民自建住宅改造的农家乐(民宿)定性为公众聚集场所,根据规模依法纳入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范围,督促、指导整改火灾隐患。三是加强消防宣传的力度。深入农家乐进行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入户宣传,广泛动员群众消除身边的火灾隐患。四是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对农家乐(民宿)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强化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四个能力”建设,提升农家乐(民宿)消防安全水平。五是加强消防安全监管。督促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公安派出所、村民委员会、农民合作组织、农家乐(民宿)行业协会加强防火检查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新华日报  合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文化站搞什么活动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