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几年都没用过了,去银行开户,开不了呢

原标题:《直击朗迪| 马云未能改变的银行,金融科技会做到吗?》

下周即将宣布退休的马云曾经说,“银行如果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不过,后来马云又解释说,蚂蚁致力于做的是“techfin”(科技金融),不是“fintech”(金融科技),不会革传统金融机构的命。不过,在今年的朗迪峰会上,关于银行与科技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金融大咖们的发言显示,银行正在进行一场自我革命,金融科技也好,科技金融也好,已经势不可挡。

CFA上海金融科技行业战略顾问廖宝琪(右一)主持,VISA中国区副总经理、产品部总经理侯雪铭(左一),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万化(左二),UBS全球量化服务中国分部总负责人郑韵清(左四),R3常务董事、亚太区总监CarlWagner(左三)

以下为朗迪峰会圆桌论坛精选内容:

CFA中国金融科技战略顾问廖宝琪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金融科技在过去的五到十年,其实有一个非常飞速的发展。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第三方支付还有对零钱管理的需求。比如说第三方支付,现在在中国已经有34个亿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宝经过四年很短时间的发展,现在在旗下管理的基金已经超过摩根大通的总的体量。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在信用卡的渗透率方面在全球其实是偏低的,人均是拥有0.3张信用卡,跟美国的,比方说美国平均拥有三张信用卡,其实是有挺大的差距,衍生出来对消费信贷的一个很大的需求。

1、银行和科技金融彼此需要要

VISA中国区副总经理、产品部总经理侯雪铭:

今年是VISA的60周年,一开始我们就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VISA在发展中抓住两样东西。一个是通信的变革,起码有了电话机,这样商业数据的流动可以通过通信网络的开始。第二个我相信是计算机,但那个时候不是超级计算机,是超级大的计算机,算力密谋那么大,这两个东西令当时的金融科技成为可能。

回到现在的时[敏感词汇屏蔽]里面,前面讲的三方支付也好,包括余额宝也好,我相信这里面很多都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这样的变化,才延伸出来这么多的机会。

在这样一个时[敏感词汇屏蔽],我们也希望打开自己在全球的网络,VISA在全球有17000家会员,其中大多数都是银行,我们在前几年开发了开发者平台,令更多金融开发公司更好的利用我们的网络,服务于走向世界的消费者。

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万化

技术这是近三年来比较热的话题,我个人的理解,一方面是科技的进步,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另外一方面从金融本身来讲的话,它也到了一个发展的转折期,传统的金融的服务模式,到今天特别是互联网时[敏感词汇屏蔽],再到移动互联网时[敏感词汇屏蔽],这个变化是巨大的。

我一直记得2014年去杭州体验4G网络,仅仅过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产生了很多的独角兽企业,新的行业,都是因为科技,特别是金融和科技的结合,所以产生了聚变,聚在一起使金融形态、流程、服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对银行来讲的话,科技公司通过科技的手段,把传统的金融服务整个颠覆了,包括刚刚讲的余额宝,以及支付的形态,这是对银行很大的挑战;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对银行带来激进。

相比比VISA成立60年,浦发银行成立25年,还算是比较年轻,我们也提出来新的战略,以客户为中心,科技打造数字生态一流银行。数字生态银行要通过网点、网银,通过APP服务的客户,可能是合作伙伴的客户,可能是从B端到C端的客户,客户的定义就不一样了。

从金融科技的角度讲,既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让银行重生的机会,关键在于怎么把握好科技对银行的变革。

金融科技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有PlugandPlay,以及有云端的系统。如果小公司要投资一亿才能使用金科技,那他还不如购买金融科技服务,金融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始发展的。

Fintech在十年前不需要银行,现在已经不是这样子,银行也需要Fintech,Fintech需要银行,银行是保证安全,Fintech是速度快,比较了解客人的需求,所以混在一起会让使用者更方便。

当然区块不是每个东西都可以用,很多人说现在要,什么问题用PlugandPlay就好了,为什么?因为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监管的要求,还是不同的公司的要求,所以区块链虽好,但不一定能合作。(注:R3是美国区块链创业公司,由其发起的R3区块链联盟,吸引了多家银行巨头的参与)。

UBS(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全球量化服务中国分部总负责人郑韵清

我来的目的也是想了解到底Fintech能如何帮助到券商,我们的角.se是投资银行券商,我是做二级市场的,有两块业务,一块是经济业务,大家买股票都知道,肯定要去券商开户的。十多年前就有了,我们一直用算法交易下单。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富豪一个股票不是买几股,是一百万股,不可能直接下到交易所去,那样子这个股票就涨停了,肯定有一个算法,十几年前就是用统计的方法,现在号称用人工智能什么的,人工智能变的比较多维一点,原来就是统计的方法,说穿了就是为了能够用系统,让它下单这样子。

还有交易类的,银行蛮多的结构[敏感词汇屏蔽]存款这些东西,现在大家想象不到B端的金融机构有多low。我看到一个PWC的报告,五年之后大概50%的银行都要被颠覆。投资银行有8%会被颠覆,原因是因为他们是toB的业务,我们怎么精准营销客户,我都是机构客户,机构也没几家,点不够多,没办法做很多获客这些东西。

因为我的B端的客户,最后服务的还是C端的客户,我是toB、toC的模式,怎么赋能B端更好的获客也是一个能力,现在也没有人在做。

VISA中国区副总经理、产品部总经理侯雪铭:

我们希望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出海,因为国内在移动支付、数据的处理,包括API方面都走在世界前面。

英国与跟欧盟不一样。欧盟是说我要求你开放,还可以拒绝,但是在英国,你必须开门,必须把我要求的全开,去英国当局一看,就23家说我来干这个事,开门之后只是把门开了,接下来有很多活要干。

所以我想我们能够帮着大家在英国不仅把门撬开了,还可以把生意做到,特别希望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出海,我们愿意助我们的金融科技公司在这个地方有非常多的成长。

浦发银行在企业里面做的很前,想问一下万总,你在整个布局,还有数字化的生态圈里面的建立,你是怎么一个想法,还有怎么把这个生态圈建立起来,用什么样的一个方法?

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万化:

我们今年一月份提出数字生态银行以后,特别是Fintech的崛起,实际上给银行打了一个很重的一针,这一针就是把数字化的基因要注入到体内。

第一,我们认为数字化要成为银行的基因。包括数字化的思维,数字化的技术,数字化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把我们的系统构建好,形成信息化,而是要行成流程的数字化,要重构你的银行体系,比如说讲风险,前、中、后的风险,数字化的时[敏感词汇屏蔽],前面的前面就有风险,包括欺诈等等。

第二,银行以前是一个垂直行业,面向我们的B端用户、C端用户。而未来的数字化,互联网化以后,已经场景全部分不到生活的细节中,银行不再是网点里面才叫银行,在场景里面,它的服务形态就是一种银行形态,这也是数字化时[敏感词汇屏蔽]银行必须跨出去的一步。

第三,生态是一种共存,共融的机制,而不是你存我亡的游戏,基于这样的考虑,提出构建数字生态银行的战略,要实现科技盈利,科技必须在生态银行构建层面要成为一个先行者,比如说今年和百度和科大讯飞和华为和中国移动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实验室。

CFA中国金融科技战略顾问廖宝琪,下面也让CarlWegner介绍一下R3,R3也是服务很多海外以及国内的银行,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介绍,跟银行合作应用,遇到什么难点,应该怎么解决?

CarlWegner:现在有120个银行是我们的会员,我们做了50几个,每个有5到10个银行,因为这是传统的区块链,是广播的方式,广播有一个缺点,大家看到你在做什么,汇丰银行跟UBS会不会你看我,我看你。所以广播的方式一些限制,速度不够快,所以自己开始发明我们自己的平台。

如果用区块链那个特点可以给一个window,现在年底月底发一个报告给央行可以检查怎么样,你可以不给它报告可以坚持多长时间,比较好又可以省时间,这是其中一个可以帮银行省很多钱,可以花钱在其他的,跟Fintech合作,提供给客人搞不好业务便宜一点,因为很多是在监管的要求。

CFA中国金融科技战略顾问廖宝琪,下面问一下郑总,AI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UBS(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全球量化服务中国分部总负责人郑韵清,我刚刚也说了,其实量化交易很多,首先它叫量化肯定是基于数据的,从一开始就是基于数据,它就是跟主观基金的区别。所以从以前我们最早用数据做分析的那批人,只是那时候不叫AI而已。

我们很多客户是养老金或者一些资产管理公司,或者一些非常大的高净值的客户。他们是不相信AI算出来的东西,他们会觉得你怎么算的,尤其是现在的,至少我们做的交易是所谓的有基于规则的,不然它就跟主观的无法区别了。

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就是只能跟私募基金合作,私募基金有一些AI的技术,就说联合开发,但是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于它主观的想法,我们当他主观的。不然无法跟我们的客户交[敏感词汇屏蔽]这个东西怎么做出来的,我们也关注怎么样,现在股市很差,也测试不出来。所以就说静观其变。

CFA中国金融科技战略顾问廖宝琪廖宝琪:我们知道VISA举办了三年活动,在中国已经举办第三次,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还有结果,还有下一步你们的想法。

VISA中国区副总经理、产品部总经理侯雪铭:我们举办了三年,整体想法是希望发现有一些好的想法,好的执行,能够更快的帮助我们的B端的银行和其他的支付公司把这个做的更好,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明年6月份的场地已经定了,包括市场资金全部拿到了,所以我们还在想题目,但是按照我们以往的一些想法来看,我们会做一个关于VISAAPI的,如果更好的利用VISAAIP创造更好的方案,第二我们更加专注商户端的解决方案,能更好的赋能商户让它有更好的业务,这也是提高消费者体验。

CFA中国金融科技战略顾问廖宝琪:下面想问一下万总,万总在API银行,浦发有一个API银行跟数据生态圈里头怎么有一个协同的效应呢?

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万化,我们把这个API开放银行当成是我们构成生态的重要的一个,我们叫基础[敏感词汇屏蔽]工程,因为API连接、共享就是一个生态特[敏感词汇屏蔽]。所以我们打造API银行,就是向数字化银行迈进。

第二在具体实施层面,我们总行业务部门和分行,打破原有的职能的划分,个金、公金,投行业务,围绕我们的客户市场找场景,通过API出发的场景做生态,不管在机构还是平台还是C端,都按照这样一种模式重构我们的组织架构模式。

我们看到国外银行基本上是这个思路,未来一家银行不只是说现有的公金这个条件,可能就是围绕客户的,包括我们看到的组织架构,有一个部门八千人,它就是团队模式,这个可能是未来数字化银行,包括生态银行,包括API建设这样一种形态,在这个上面我们也在探索。

因为中国的情况和国外又不一样,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环境,我们监管,包括API发布以后,香港也发布了它的API,监管也跟我们密切联系,怎么把API银行作为行业要求,包括刚才提到的英国的,就是为了让以后银行更加开放,但开放的前提是确保数据安全和风险可控。

浦发银行率先提出这样的概念以后,接下来一段时间会不断的迭[敏感词汇屏蔽],不断的强化和市场场景的这样一种探索,希望找到一种适合我们中国,适合我们浦发银行的一套开发银行的路。

CFA中国金融科技战略顾问廖宝琪:下面想问一下CorlWegner,你们在中国有什么布局?

R3常务董事、亚太区总监CorlWegner,在中国的话我们就是一个会员,就是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外汇清算中心是我们的会员。希望中国的公司可以到国外,为什么很多公司的业务都配中国市场?因为中国的市场够大,但在国外的话你应该是要跨国,包括很多国家有中国的人口。

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国际的系统,一定要是配合中国的系统。可是中国的系统也要配合国外的,所以就是互相连。这算API系统化连接是一定的,每个国家有自己的规定,不光是中国,每个国家的PSID还是美国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期望将来可以多一点跟会员银行,比如说浦发银行是我们的会员,也是科技公司令我们的系统可以沟通全世界的银行。

注:《直击朗迪| 马云未能改变的银行,金融科技会做到吗?》一文由新都香城热线智能聚合数据系统收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支持本文观点,如有疑问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您的诉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是什么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