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何在贵州兴起?有国家为什么重视贵州原因吗?

原标题:习主席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习主席来贵阳了,他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遵义乘车前往贵阳,中途来到久长停车服务区。总书记进入一家小超市,在食品区拿起一包“沙琪玛”,问服务员保质期,服务员看了生产日期后说是今年2月生产的,保质期有10个月。超市外有两处食品摊,习近平走过去,指着米黄粑、鸭脖子,饶有兴趣地了解有关情况。

习主席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近年来,贵州省抢抓机遇,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好、气候凉爽等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取得一定成效。17日上午,总书记来到贵阳市大数据广场,走进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听取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看展示片和展板,听取利用大数据进行抢险救援的案例介绍……在产品展示区,总书记了解了云上贵州、食品安全云建设情况,同从事健康大数据、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公司负责人交谈;贵州省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习近平留下深刻印象,他对当地干部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2014年以来,贵州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创建了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力发展数据中心,远期目标为200万台服务器。还成立了大数据交易所,建设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而作为大数据产业的重要载体,大数据广场汇集了51支创客团队、360多家大数据及关联企业。2014年,贵州省大数据信息产业总量同比增长62.2%。

北京·贵阳大数据展示中心

来到位于贵阳高新区西部研发基地的北京·贵阳大数据展示中心,每走一步都可以遇见几块或大或小的电子显示屏,现代声光电的技术随处可见;这里,解说员口中的一个个大数据专业术语,都能通过鲜活的画面、例子表示出来;这里,看得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食物、交通、健康、教育……

在这里,可以全方位了解了贵州、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可以说,大数据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并逐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医疗行业可能是让大数据分析最先发扬光大的传统行业之一,医疗行业早就遇到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而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这使得很多医疗机构有资金来做大数据分析,因此,医疗行业将和银行、电信、保险等行业一起首先迈入大数据时代。

今年4月份,贵阳市流管办开发建设了全员人口信息平台,在对城市流动人口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变动的同时,还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破获案件29起,打掉犯罪团伙7个,这些利用大数据都可以知道。

相关数据显示,到2017年,贵阳将力争建成全国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全球首个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中心和全国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区。到2020年,将力争建成全球大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的中国数谷,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数据智慧融合发展的综合示范城市。

2014年7月起,在联通、阿里巴巴、中软、浪潮等企业的支持下,贵州启动“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设,这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数据整合管理和互通共享的云服务平台。

大数据影响下的生活,是真实的、触摸得到的。正因如此,自去年贵阳市引进大数据这个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产业,并且全力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时,大家才如此关注。

大数据是信息的庞大集合体,社会治理的数据资源来源于各类相关的信息系统,目前,贵阳已建立起一个公安大情报系统,包含网安支队的综合信息系统、交警支队的道路信息系统、基层派出所的派基系统等。

作为京筑合作成果之一,位于高新区的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自开放以来观者络绎不绝。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展示技术,生动的画面、资料、解说,展望着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前景,穿行其间,美好未来仿佛伸手可及。

去年以来,贵阳市紧紧抓住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带来的新机遇,引进大数据这个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产业,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不久的将来,这里面的场景就会在贵阳变成现实。

在3月1日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活动中,贵阳共签约36个合同项目,其中3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随着大数据项目的一一落地,贵阳人正感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快速临近。

在展示中心的“时空隧道”展厅,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大数据理念进行淋漓尽致的诠释,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大数据的神奇魅力。

一家超市运用大数据提前分析出顾客的购买需求,一家航空公司运用大数据为客户推出“私人订制”……站在光影交错的“时空隧道”里,看着大数据技术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创新和改变,参观者真切地体验到了大数据的魅力。

大数据应用经典案例区则以大数据产品体验为主线,从“科技大数据”、“市场大数据”、“民生大数据”、“生活中的大数据”等方面,全面展示大数据的精彩应用。其中,贵阳市建立的全员人口信息平台数据引起关注。

据统计,2014年,贵州省全年大数据信息产业实现规模总量1460亿元,同比增长62%,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单月规模达到130亿元,实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市场主体正在不断壮大,全省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企业共1721家,较2013年底增加了400余家,新增大数据及关联产业注册企业263家。其中电子信息规模以上企业29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骨干企业38家。

  19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陪同下,参观考察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时强调,发展大数据不是目的,而是工具,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大有可为。

  万钢率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一行,在贵阳国家高新区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参观,并听取了陈刚等关于贵州大数据产业建设发展及应用情况介绍。陈刚着重介绍了贵州为什么要发展大数据、贵州为什么能够发展大数据、贵州如何发展大数据这三个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陈刚说,贵州就是要以发展大数据产业为中心,推动创新驱动。

  万钢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天时地利、环境、生态等优势,更有人的优势。贵州省委、省政府有眼光、有魄力,及时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敢于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条件,聚全球资源高起点发展大数据产业。他说,发展大数据不是目的而是工具,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大有可为,围绕大数据产业有很多工作要做。前几天科技部正式批复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建设,就是支持贵州将大数据资源集聚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经过整理清洗后的大数据通过互联网+,服务民生、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比如用于健康管理、食品安全、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物流向偏远乡村延伸、智慧城市、新农村建设等等。

  万钢强调,要加紧深化科技体制和产业体制改革,营造更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激情,释放更多创新创业能量,形成众创、众筹、众包新业态。他说,这样贵州就真正能变劣势为优势,实现后发赶超,以最生动的成功案例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数据为何在贵州兴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