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港股开户条件金额为什么会有小金额定时成交(挂盘),每次才两三千块钱,五分钟买一笔。出于什么目的呢?

什么是货币错配的叠加效应?

这是经济学家王幸平在《财经》杂志2012年增1期的“货币错配叠加效应”一文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其表述为:商业银行以处于升值过程中的、受到政策限制的本币为基础(质押),发放一种处于相对贬值过程中的、不受政策限制的外币贷款,导致本币存款增加推动信贷投放规模扩大;而外币贷款的超额发放又进一步促进本币存款增加及本币贷款发放,彼此相互关联,继而拓宽了整个社会的货币投放及信用的扩张膨胀,形成“货币错配叠加效应”(Superposition Effect of currency mismatch)。

客户(企业)利用不同货币在某一时段上存在的利差与汇差,在与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的过程中,使用同一笔资金重复操作,利用金融杠杆效应使其借贷金额不断放大,继而达到货币错配状态下的银行资产与负债规模极速膨胀。


商业银行以处于升值过程中的、受到政策限制的本币为基础,发放一种处于相对贬值过程中的、不受政策限制的外币贷款,导致本币存款增加推动信贷投放规模扩大;而外币贷款的超额发放又进一步促进本币存款增加及本币贷款发放,彼此相互关

2012年2月10日央行发布《2012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称:当月(全国)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48亿美元)。人民币存款多年来首次下降,而银行存款属于M2,反映的是社会资金供应总量。

存款是贷款之本,1月全国存款额下降,贷款总量亦随之收缩,央行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大幅低于此前1万亿元的市场预期。

论及800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消失,大致有如下几种猜测: 流向,潜入民间借贷市场,楼市,转入信托、理财。但上述解释似乎不符合现代会计簿记原理,又缺乏实际数据支撑。

任何商品交易资金的流转均须在银行账簿上反映。例如民间放贷,客户借入数十万元,断不会扛个麻包到小贷公司数钞票,当然是在银行开列账户转账划拨。同样,股市的交易结算公司、发售理财产品的,还有楼市土地买卖的交易双方,都会在商业银行或央行开有结算账户,其资金动向最终都将汇总在中央银行信贷收支报表上的“人民币存款”科目上反映出来。

因此,当前中央银行账簿上的8000亿元人民币存款的消失实有探究的必要。

理论上,银行可以通过货币衍生功能辅之业务杠杆操作手段增加存款、发放贷款,将银行资产负债做到极致,继而将整个社会的资金量无限扩大。

比如:客户甲在A银行存入100万,随后银行又将这100万反手贷款给客户甲;客户甲再将这100万存入银行。至此,银行帐簿显示:发放贷款100万,客户甲拥有存款200万;假如将上述业务过程重复进行N次,结果是客户甲在A银行里拥有N×100万存款,而A银行则(向客户甲)发放了(N-1)×100万贷款。

但实际上金融监管当局常通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调整利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中国,则多了一项“贷存比”。是故,前述的促进银行资产膨胀的“存贷款”循环交易是不可持续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不受或能绕开金融监管部门的诸多限制,依仗商业银行特殊的信贷扩张能力、大量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客户在充当与银行的交易对手的同时又能获利,以至于银行与客户(企业)达到双赢的局面呢?

其实,在特定的条件下,只需将银行与客户交易双方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存本币、贷外币的货币错配即可。

现阶段,引进外资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外币存款只象征性地收取3%-5%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外币贷款的发放不受贷存比例限制。商业银行外币存贷款的利率不受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可以根据国际市场行情自由浮动,自行定价。

更重要的现实情况是,外部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自2005年我国实施汇改以来,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主要大国央行追随美联储,实施低息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同期人民币的利率始终高于美元,由此引发人民币升值预期。一路走来,人民币至今已升值35%。因此,本、外币的利差、汇差的价值规律开始起作用——企业存人民币、花外币相当划算。

据测算,自前年本轮通涨以来,我国央行连续加息,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达3.25%(若是理财产品,则一年期收益率在6%左右);美联储则在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将美元基准利率维持在0.25%,国际资金市场上的同业拆借利率三个月的LIBOR长期处于0.25%以下,因此,一年期的美元贷款利率仅为2%-2.5%。加之人民币兑美元不停地升值 ,一个客户在商业银行做一笔(质押)存人民币贷美元的业务,一年下来大约可获利:

人民币存款额×(人民币存款利率-等额美元贷款利率)×存款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率=人民币存款额的8%左右(若以理财产品质押,则年收益率高达14%左右)。

但假如这个客户并不是做一笔业务就停手,而是同一笔资金在多家银行间不停地进行N次的“存人民币、贷美元款、结汇变人民币”的“存贷款”循环套利操作,则其一年下来大约可获利N×8%(若理财产品质押,收益率为N×14%)。这种连环贷效应,增加了彼此双方的资产与负债规模,是一个银行与客户(企业)双赢的赚钱游戏。

“货币错配”(currency mismatch)是指由于一个权益实体的收支活动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计值,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即出现了所谓的货币错配。而客户(企业)利用不同货币在某一时段上存在的利差与汇差,在与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的过程中,使用同一笔资金重复操作,利用金融杠杆效应使其借贷金额不断放大,继而达到货币错配状态下的资产与负债规模极速膨胀,笔者称之为“货币错配叠加效应”(A Study of Superposition Effect of currency mismatch)。

这样的“存、贷款,结汇”循环可以是一个客户对多家银行或多个客户对多家银行。结果是,企业客户在银行拥有“N×人民币本金”的存款;贷出“(N-1)×等值人民币的美元”的贷款;结汇“(N-1)×等值人民币的美元”。

笔者观察到,某地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人民币的中型企业能在如此多次“存、贷款、结汇”循环下,在银行账户中拥有10多亿元人民币定期存款,获取相当于9亿多元人民币美元贷款;更有某大型物流集团以3.5亿元注册资本通过N次操作,坐拥300多亿元人民币存款资产,配以相当于近300亿元人民币美元贷款负债。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大增,央行账簿上人民币存款总量又如何不创新高呢。

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受75%贷存比限制,但外币贷款却可以自由发挥。同时,外币贷款的扩张又反过来促进质押人民币存款的增加,进而推动人民币贷款在75%的比率内增加

此类业务鼎盛时期的2010年初,央行数据显示,全国商业银行的外币贷存比例为190%,但沿海一带省市更高,例如深圳达325%。其时,深圳银行业的外汇贷存比由2009年初的208.53%上升至2010年底的354.67%。同样,截至2011年3月末,全国银行机构的外汇贷存比也高达191.5%。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推广,也为国内商业银行吸收人民币存款助力。例如“内保外贷”业务,即企业存入一笔人民币押给银行,境内银行再开出一张信用证给境外银行发放外币贷款,而企业拿到这笔外币贷款后再变为人民币存给境内银行,再开出一张信用证到境外贷取同等金额的外币贷款。

概而述之,商业银行以处于升值过程中的、受到政策限制的本币为基础(质押),发放一种处于相对贬值过程中的、不受政策限制的外币贷款,导致本币存款增加推动信贷投放规模扩大;而外币贷款的超额发放又进一步促进本币存款增加及本币贷款发放,彼此相互关联,继而拓宽了整个社会的货币投放及信用的扩张膨胀,形成“货币错配叠加效应”。

在宏观层面: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客户利用不同货币的结售汇业务反复操作,结果是人民银行一手握有以美元计价的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一手持有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占款(负债)达25.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1年12月末)。这种货币错配叠加效应促进了人民币超发,例如,2010年全国M2的余额72.58万亿元,M1的余额26.66万亿元,这两个数据约相当于美国的1.21倍和2.13倍,而同期中国GDP总量大约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这说明中国的货币发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效率很低。

尤为特殊的是,美元的发行量是以其独有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为基础的,是由美联储难以回避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所决定的,而人民币的发行则囿于中国境内,由此形成了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从资产的相对量看,2010年,美、英、日、欧、中五国央行资产占本国GDP的比重分别为16.8%、17.1%、29.0%、22.0%、66.9%,中国人民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分别是美联储的4倍和欧央行的3倍。

了解上述背景,可略知新形势下各银行人民币存款是如何膨胀起来的。

货币错配产生的实质在于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导致其资产净值或净收入(或者兼而有)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人民币升值的临界点在哪里?更确切地说,何时美国经济的复苏带动美元升值?这是许许多多将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商家客户密切关注的。

2011年四季度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或谓之。

2011年9月下旬以来,美联储4000亿美元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 2,OT2),推低长期利率并导致短期利率上扬,海外美元总体表现强劲。机构对美元需求增加。

反映海外资金市场的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即伦敦同业拆借利率)逐日上扬,三个月利率由8月底的0.25%上升至12月初的0.54%,翻了一倍。商业银行外币头寸偏紧、外币存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已略高于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

去年下半年,美国和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交织在一起且不断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7月起,意大利等债务危机国的国债信用违约掉期(CDS)价格开始上升,市场避险情绪随之增强,资金购入美国债避险。四季度,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货币贬值和资金流出。

中国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走势和预期也开始分化,自9月下旬起,香港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相对内地由强转弱,与在岸市场形成倒挂,同时呈现一定幅度的贬值预期。9月起人民币忽然成为抛售的对象。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出现了罕见的人民币兑美元“十跌停”。

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持人民币资产而借入外币的风险剧增。于是这种近年来的“存人民币、贷美元款,结汇变人民币”的“存贷款”循环套利操作戛然而止并演变为反向操作:

购汇→还外币贷款→取回人民币存款→购汇→还外币贷款→取回人民币存款。

在我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则会产生如下连锁反映:结售汇出现逆差,10月、11月分别售出了249亿美元和279亿美元外汇;外储下降,去年四季度国家外汇储备逐月下降,为13年来首次减少200亿美元;外汇占款下降,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较上月减少1003亿元人民币;全国银行的外币贷款余额逐月下降,至2012年1月外币贷款余额5361亿美元,减少了23亿美元;外币存款余额上升,人民币存款下降,央行报告称:“2012年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899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48亿美元。”

此外,国家外汇储备现金头寸略显不足,需抛售美国国债。2月初美国财政部发布数据指出,中国首次年度减持美国国债:2011年11月中国持有12545亿美元美国国债,12月持有11519亿美元,单月减持美债超过1000亿美元。

如此反向的“存、贷款循环”解套,也牵扯到各界关注的“热钱出逃”问题。

2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11年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披露:2011年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净额(即通常所称的“热钱”)为366亿美元,若剔除全年人民币跨境净支付近400亿美元的因素,2011年波动性较大的跨境外汇收支相抵仅为-31亿美元,即“热钱”仅流出31亿美元。

另一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2月29日发表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1月,港元存款增加1.3%,但香港人民币存款减少2.1%,降至5760亿元人民币。

利用本币升值产生的利差汇差,在不同的货币上转换套利,香港居民的选择与当年日元缓步升值而产生的以套利为乐的日本家庭主妇“渡边太太”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相对于国内企业利用银行资金的杠杆效应来实现利益最大化,则是小巫见大巫。

2月19日央行再宣布,将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按1月底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估算,这一调整将释放资金4000亿元左右,那么还有4000亿元的银行存款减少缺口没填补。

央行的货币政策思路是: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其具体政策取向则源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与研判。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债危机缓和,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延续。

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有趋稳迹象,中国外汇流入又有所增加,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也由贬值预期转为基本持平或略微升值的预期。2012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外汇占款恢复增长了1409亿元人民币,扭转连续三个月跌势。银行代客结售汇也在三个月后转为顺差194亿美元。

央行的0.5%降准的“前瞻性”或许就基于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资本项目渐次开放,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日趋活跃的今天,应对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各主要大国央行一致推行低利率政策。中国对使用利率调控银根颇有顾虑,转而更多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是故观察M2社会资金变量上宜结合外汇储备量、外汇占款量、结售汇顺差量、外汇贷款量(贷存比)及人民币存款量一并推测。未来,中国央行有可能降息以求本外币利率再平衡而减少资金套利的外部条件。

目前,恢复的外汇收支顺差态势还可延续一段时间,2012年外汇资金总体仍将保持净流入,但流入总量或明显低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进出口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仍将是外汇净流入的主要渠道。一方面,现阶段国内储蓄依然大于投资,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顺差局面不会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GDP增速保持在7.5%以上,有望继续吸引国际长期资本流入。简而言之,人民币重拾升值之势,境外“热钱”仍将回流,境内企业仍可继续谨慎实施“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操作,人民币各项存款有望再创新高。

2012年2月10日央行发布《2012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称:当月(全国)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48亿美元)。人民币存款多年来首次下降,而银行存款属于M2,反映的是社会资金供应总量。

存款是贷款之本,1月全国存款额下降,贷款总量亦随之收缩,央行报告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同比少增2882亿元,大幅低于此前1万亿元的市场预期。

论及800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消失,大致有如下几种猜测: 流向股市,潜入民间借贷市场,抄底楼市,转入信托、理财。但上述解释似乎不符合现代会计簿记原理,又缺乏实际数据支撑。

任何商品交易资金的流转均须在银行账簿上反映。例如民间放贷,客户借入数十万元,断不会扛个麻包到小贷公司数钞票,当然是在银行开列账户转账划拨。同样,股市的证券交易结算公司、发售理财产品的信托公司,还有楼市土地买卖的交易双方,都会在商业银行或央行开有结算账户,其资金动向最终都将汇总在中央银行信贷收支报表上的“人民币存款”科目上反映出来

因此,当前中央银行账簿上的8000亿元人民币存款的消失实有探究的必要。

理论上,银行可以通过货币衍生功能辅之业务杠杆操作手段增加存款、发放贷款,将银行资产负债做到极致,继而将整个社会的资金量无限扩大。

比如:客户甲在A银行存入100万,随后银行又将这100万反手贷款给客户甲;客户甲再将这100万存入银行。至此,银行帐簿显示:发放贷款100万,客户甲拥有存款200万;假如将上述业务过程重复进行N次,结果是客户甲在A银行里拥有N×100万存款,而A银行则(向客户甲)发放了(N-1)×100万贷款。

但实际上金融监管当局常通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调整利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中国,则多了一项“贷存比”。是故,前述的促进银行资产膨胀的“存贷款”循环交易是不可持续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不受或能绕开金融监管部门的诸多限制,依仗商业银行特殊的信贷扩张能力、大量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而客户在充当与银行的交易对手的同时又能获利,以至于银行与客户(企业)达到双赢的局面呢?

其实,在特定的条件下,只需将银行与客户交易双方的资产与负债进行存本币、贷外币的货币错配即可。

现阶段,引进外资依然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外币存款只象征性地收取3%-5%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外币贷款的发放不受贷存比例限制。商业银行外币存贷款的利率不受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可以根据国际市场行情自由浮动,自行定价。

更重要的现实情况是,外部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自2005年中国实施汇改以来,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主要大国央行追随美联储,实施低息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同期人民币的利率始终高于美元,由此引发人民币升值预期。一路走来,人民币至今已升值35%。因此,本、外币的利差、汇差的价值规律开始起作用——企业存人民币、花外币相当划算。

据测算,自前年本轮通涨以来,中国央行连续加息,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已达3.25%(若是理财产品,则一年期收益率在6%左右);美联储则在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将美元基准利率维持在0.25%,国际资金市场上的同业拆借利率三个月的LIBOR长期处于0.25%以下,因此,一年期的美元贷款利率仅为2%-2.5%。加之人民币兑美元不停地升值  ,一个客户在商业银行做一笔(质押)存人民币贷美元的业务,一年下来大约可获利:

民币存款额×(人民币存款利率-等额美元贷款利率)×存款期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率=人民币存款额的8%左右(若以理财产品质押,则年收益率高达14%左右)。

但假如这个客户并不是做一笔业务就停手,而是同一笔资金在多家银行间不停地进行N次的“存人民币、贷美元款、结汇变人民币”的“存贷款”循环套利操作,则其一年下来大约可获利N×8%(若理财产品质押,收益率为N×14%)。这种连环贷效应,增加了彼此双方的资产与负债规模,是一个银行与客户(企业)双赢的赚钱游戏。

“货币错配”(currency mismatch)是指由于一个权益实体的收支活动使用了不同的货币计值,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即出现了所谓的货币错配。而客户(企业)利用不同货币在某一时段上存在的利差与汇差,在与银行进行资金交易的过程中,使用同一笔资金重复操作,利用金融杠杆效应使其借贷金额不断放大,继而达到货币错配状态下的资产与负债规模极速膨胀,笔者称之为“货币错配叠加效应”(A Study of Superposition Effect of currency mismatch)。

这样的“存、贷款,结汇”循环可以是一个客户对多家银行或多个客户对多家银行。结果是,企业客户在银行拥有“N×人民币本金”的存款;贷出“(N-1)×等值人民币的美元”的贷款;结汇“(N-1)×等值人民币的美元”。

笔者观察到,某地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人民币的中型企业能在如此多次“存、贷款、结汇”循环下,在银行账户中拥有10多亿元人民币定期存款,获取相当于9亿多元人民币美元贷款;更有某大型物流集团以3.5亿元注册资本通过N次操作,坐拥300多亿元人民币存款资产,配以相当于近300亿元人民币美元贷款负债。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大增,央行账簿上人民币存款总量又如何不创新高呢。

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受75%贷存比限制,但外币贷款却可以自由发挥。同时,外币贷款的扩张又反过来促进质押人民币存款的增加,进而推动人民币贷款在75%的比率内增加。

此类业务鼎盛时期的2010年初,央行数据显示,全国商业银行的外币贷存比例为190%,但沿海一带省市更高,例如深圳达325%。其时,深圳银行业的外汇贷存比由2009年初的208.53%上升至2010年底的354.67%。同样,截至2011年3月末,全国银行机构的外汇贷存比也高达191.5%。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推广,也为国内商业银行吸收人民币存款助力。例如“内保外贷”业务,即企业存入一笔人民币押给银行,境内银行再开出一张信用证给境外银行发放外币贷款,而企业拿到这笔外币贷款后再变为人民币存给境内银行,再开出一张信用证到境外贷取同等金额的外币贷款。

概而述之,商业银行以处于升值过程中的、受到政策限制的本币为基础(质押),发放一种处于相对贬值过程中的、不受政策限制的外币贷款,导致本币存款增加推动信贷投放规模扩大;而外币贷款的超额发放又进一步促进本币存款增加及本币贷款发放,彼此相互关联,继而拓宽了整个社会的货币投放及信用的扩张膨胀,形成“货币错配叠加效应”。

在宏观层面: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客户利用不同货币的结售汇业务反复操作,结果是人民银行一手握有以美元计价的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一手持有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占款(负债)达25.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1年12月末)。这种货币错配叠加效应促进了人民币超发,例如,2010年全国M2的余额72.58万亿元,M1的余额26.66万亿元,这两个数据约相当于美国的1.21倍和2.13倍,而同期中国GDP总量大约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这说明中国的货币发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效率很低。

尤为特殊的是,美元的发行量是以其独有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为基础的,是由美联储难以回避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所决定的,而人民币的发行则囿于中国境内,由此形成了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从资产的相对量看,2010年,美、英、日、欧、中五国央行资产占本国GDP的比重分别为16.8%、17.1%、29.0%、22.0%、66.9%,中国人民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分别是美联储的4倍和欧央行的3倍。

了解上述背景,可略知新形势下各银行人民币存款是如何膨胀起来的。

货币错配产生的实质在于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不同,导致其资产净值或净收入(或者兼而有)对汇率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人民币升值的临界点在哪里?更确切地说,何时美国经济的复苏带动美元升值?这是许许多多将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商家客户密切关注的

2011年四季度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或谓之拐点。2011年9月下旬以来,美联储4000亿美元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 2,OT2),推低长期利率并导致短期利率上扬,海外美元总体表现强劲。机构对美元需求增加。

反映海外资金市场的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即伦敦同业拆借利率)逐日上扬,三个月利率由8月底的0.25%上升至12月初的0.54%,翻了一倍。商业银行外币头寸偏紧、外币存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已略高于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

去年下半年,美国和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交织在一起且不断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7月起,意大利等债务危机国的国债信用违约掉期(CDS)价格开始上升,市场避险情绪随之增强,资金购入美国债避险。四季度,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货币贬值和资金流出。

中国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走势和预期也开始分化,自9月下旬起,香港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相对内地由强转弱,与在岸市场形成倒挂,同时呈现一定幅度的贬值预期。9月起人民币忽然成为抛售的对象。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出现了罕见的人民币兑美元“十跌停”。

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持人民币资产而借入外币的风险剧增。于是这种近年来的“存人民币、贷美元款,结汇变人民币”的“存贷款”循环套利操作戛然而止并演变为反向操作:

购汇→还外币贷款→取回人民币存款→购汇→还外币贷款→取回人民币存款。

在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则会产生如下连锁反映:结售汇出现逆差,10月、11月分别售出了249亿美元和279亿美元外汇;外储下降,去年四季度国家外汇储备逐月下降,为13年来首次减少200亿美元;外汇占款下降,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较上月减少1003亿元人民币;全国银行的外币贷款余额逐月下降,至2012年1月外币贷款余额5361亿美元,减少了23亿美元;外币存款余额上升,人民币存款下降,央行报告称:“2012年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899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48亿美元。”

此外,国家外汇储备现金头寸略显不足,需抛售美国国债。2月初美国财政部发布数据指出,中国首次年度减持美国国债:2011年11月中国持有12545亿美元美国国债,12月持有11519亿美元,单月减持美债超过1000亿美元。

如此反向的“存、贷款循环”解套,也牵扯到各界关注的“热钱出逃”问题。

2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11年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披露:2011年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净额(即通常所称的“热钱”)为366亿美元,若剔除全年人民币跨境净支付近400亿美元的因素,2011年波动性较大的跨境外汇收支相抵仅为-31亿美元,即“热钱”仅流出31亿美元。

另一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2月29日发表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1月,港元存款增加1.3%,但香港人民币存款减少2.1%,降至5760亿元人民币。

利用本币升值产生的利差汇差,在不同的货币上转换套利,香港居民的选择与当年日元缓步升值而产生的以套利为乐的日本家庭主妇“渡边太太”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相对于国内企业利用银行资金的杠杆效应来实现利益最大化,则是小巫见大巫。

2月19日央行再宣布,将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按1月底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估算,这一调整将释放资金4000亿元左右,那么还有4000亿元的银行存款减少缺口没填补。

央行的货币政策思路是: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其具体政策取向则源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与研判。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债危机缓和,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延续。

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有趋稳迹象,中国外汇流入又有所增加,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也由贬值预期转为基本持平或略微升值的预期。2012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外汇占款恢复增长了1409亿元人民币,扭转连续三个月跌势。银行代客结售汇也在三个月后转为顺差194亿美元。

央行的0.5%降准的“前瞻性”或许就基于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资本项目渐次开放,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日趋活跃的今天,应对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各主要大国央行一致推行低利率政策。中国对使用利率调控银根颇有顾虑,转而更多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是故观察M2社会资金变量上宜结合外汇储备量、外汇占款量、结售汇顺差量、外汇贷款量(贷存比)及人民币存款量一并推测。未来,中国央行有可能降息以求本外币利率再平衡而减少资金套利的外部条件。

目前,恢复的外汇收支顺差态势还可延续一段时间,2012年外汇资金总体仍将保持净流入,但流入总量或明显低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进出口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仍将是外汇净流入的主要渠道。一方面,现阶段国内储蓄依然大于投资,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顺差局面不会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GDP增速保持在7.5%以上,有望继续吸引国际长期资本流入。简而言之,人民币重拾升值之势,境外“热钱”仍将回流,境内企业仍可继续谨慎实施“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操作,人民币各项存款有望再创新高。

什么是“老鼠仓”?他们又是怎么“发大财”的?

炒过股票的人,很多都听过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可能大多都不太靠谱。但有些从业人员,却能依靠职业优势得到未公开信息,通过某些操作预判出某支股票的涨跌,并借此牟利。但这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7月7日,与公安部集中通报了查处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犯罪,俗称“老鼠仓”的执法情况。从通报情况看,一些过去很少进入执法视野的岗位,比如基金交易员、保险资管从业人员,甚至是总监级、高管级的人员,也玩起了“老鼠仓”,而且手法也有新变化,赚得是盆满钵满。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监察中心,一般人难以看懂的监控室中的数据,对这里的专业人员而言,却是了然于胸。市场交易中的数据,哪些有异常,从这里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深交所监察中心的大数据智能监控平台从2013年正式上线运营。它可以全天处理超过1亿笔的成交记录,还可以在线处理20年以上的数据。证监会破获的不少“老鼠仓”案件线索都来自这里。说它是一只时刻紧盯老鼠的猫,一点也不过分。

2015年4月,两个账户的交易引起了监察人员的格外关注。这两个账户对104只股票先后进行的113次交易,在交易时点和方向上都和某只基金趋同,简单讲就是这只基金买什么,它就买什么,交易金额高达10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时间将线索向中国证监会上报。接到任务的稽查人员说,巨额的资金让他们很震惊,但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数据背后隐藏的特点,因为这组数据真切地提醒他们,这是一种新型的“老鼠仓”。

此前人们提及“老鼠仓”,基本都聚焦基金经理本人,或者是帮助基金经理调研的研究员。他们都能提前掌握不公开的信息,私自提前建仓先买,等着大资金买入、大盘拉升后,再减仓获利。但该案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所有的数据都表明,做“老鼠仓”的人群似乎变了,他们提前并不掌握信息,都不是提前建仓,而是同时甚至延后的。证监会稽查总队稽查人员表示:“我们当时判断,这个帐户交易的未公开信息的来源很可能不是基金经理,很可能从交易室或者一些别的渠道的信息来源。”

基金交易的股票以及交易的时间、数量都是不公开的,那么,究竟谁会延后知晓这些未公开消息,而且信息量这么大呢?

据悉,在基金买卖股票的链条上,负责执行买卖命令的交易室交易员,负责资金托管的银行工作人员,甚至负责基金净值计算的结算部门,理论上都可能会延后知晓未公开信息,他们都有铤而走险做“老鼠仓”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如今做“老鼠仓”的人群,范围更大了。在不断地梳理和排查后,稽查人员最终锁定了某基金公司管理交易员的交易室副总监胡某。

证监会稽查总队稽查人员告诉记者:他是一个交易室副总监的角色,他有权限把他所有的基金经理的交易指令分配下去,分配给每个交易员,所以每个交易员交易了什么股票他也都是能事先看到的,相当于这几千亿盘子的整个交易行为是他一个人可以预知的。他既是管理员又是发单员又是操作员,一边管理着别人的钱,几千亿的别人的钱不断在交易,另一方面上班的时候拿手机对自己岳父的帐户和自己父亲的帐户偷偷进行交易,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他都知道,这个行为是比较恶劣的。

经查,从2012年到2015年,胡某操作父亲和岳父的账户对100多只股票先后进行了上百次交易。他为何敢这么明目张胆地作案?基金公司明确禁止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使用手机,胡某究竟是如何规避监管的呢?

警方介绍,胡某是利用就餐和上卫生间的机会下单买卖的。3年多的时间,用1700万元本金,胡某的“老鼠仓”前后获利4200多万元。

事实上,早在2009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纳入刑事打击范畴,但早期缓刑的大量适用影响了刑罚的威慑。2015年11月,轰动一时的马乐案由最高人民法院终审改判,由判3缓5改为3年实刑,罚款1913万元,动了真格。近几年,“老鼠仓”成为追究刑事责任比例最高的一类证券期货违法案件,判处刑期也不断刷新。不过,巨大的利益,还是让一些“老鼠”们继续心存侥幸,刀尖舔血。

2017年1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对胡某执行了逮捕。目前,胡某已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据稽查人员说,事实上,不管做“老鼠仓”的人是长期作案,还是偶尔为之,在不断升级的大数据筛查中,都会被最终识别出来。

在近年查处的典型“老鼠仓”案件中,越来越多涉及保险资产管理机构。

2013年,深交所监控发现,一个名叫王冬某的账户有很大问题,它跟我国某大型保险公司管理企业年金的账户存在趋同交易的情况,就是保险公司买什么,它就买什么,相似度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证监会稽查局接到该线索后,将此案交由甘肃证监局调查。

甘肃证监局稽查人员说:“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他有一个很小的小额大概一两万元从一个另外一张银行卡里转过去,顺着这条线,经过调取、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我们最终证实这个卡号就是(某)资管公司的发放员工奖金的一个银行卡。”

该银行卡的实际拥有人正是某大型保险公司的曾宏,他明目张胆地用自己的奖金银行卡转账到亲戚王冬某的账户上,用于“老鼠仓”,这让稽查人员非常意外,但更让他们惊讶的是,他们调查的另外一条线索,即这个账户从2010年开始基本上都是用两部手机下的单,而机主竟也是他本人,可以说做得肆无忌惮。

调查认定,2009年至2013年5月,曾宏在替公司打理保费、替公司投资期间,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和一两百万元本金,操作王冬某账户,先于或同期于他管理的账户,买入或卖出相同股票97只,累计成交金额高达4.3亿余元。

2016年,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曾宏因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郭瑞明表示:“实际上不管是保险机构管理的资产还是证券、基金这些机构管理的资产,本质上都是的钱。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应该说这笔钱规模很大,老百姓通过辛勤劳动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怎么把这笔钱管好就非常重要,这就涉及到国家金融安全。我们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最近几年,我们证监会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这个职责出发,我们对‘老鼠仓’这种行为绝对是零容忍,全覆盖,出重拳。”

在对“老鼠仓”行为的持续高压执法下,“硕鼠”们纷纷落网。金融资管行业的精英被誉为金领中的金领,一旦背离职业操守,不仅会毁了个人前程,更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和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资本市场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从查处情况看,涉案人员岗位有新变化、违法操作有新招术,这就要求监管上要有新手段。目前,证监会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防控机制,推动有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封堵利益输送的暗道,保护投资者,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第一步,该股低位建仓,出现老鼠仓,利用震荡将不稳定的筹码清洗出局,就连重要均线的支撑都开始跌破,上也是一派主力要撤退的假象,随后一个稳定的横盘震荡,将部分彻底击溃,然后从中悄悄吸筹进入,典型的洗盘来降低成本价,是一只股将要启动的信号。

2、老鼠仓中期:拉升诱多

拉升后期,在股价上涨到了一定高位之后,主力开始出现的动作了,这个时候,主力进行不断的诱多,如该股持续的长阳拉升,再加上分时图的震荡上涨,这样的形态,给人一种一看就是多头行情的走势,很容易就吸引了大批的股民跟风杀入,股价就会不断地走高。而主力借此悄悄出货,待到股价上升到了极高的位置之后,主力手中已经持仓不多了。

3、老鼠仓后期:抛压出货

最后的出货,股价拉升到高位之后,当散户沉浸在喜悦当中之时,主力要进行最后的出货了,大量的抛压盘砸下,股价一路暴跌,瞬间从云端跌入谷底,主力将手中个股全部抛出,散户套在其中无法出局,主力赚的盆满钵满,一波完整的老鼠仓操作就这样顺利完成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老鼠仓”的操作手法主要为洗盘、拉升、出货,主力通过短短的三步,实现自己的目的。

股票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呢?从实战角度来看,用60分钟线判定效果较好,因为60分钟图表兼具稳定性及迅捷性于一身,以下我们介绍运用60分钟图表操作短线的一些经验,希望对普通中小投资有所帮助。


·确认见底后的做多——MACD的DEA已过0轴。

·划出其上涨的系列阻挡线——依对称性原理!

·关注MA16号线即将上穿阻挡线前的阴K线的回调买入机会,阴线买入!

·确认对应的MACD的位置值,发现拒绝死叉的,就是强势,一定骑上!

·多揣摩形态,识形态者才能赚大钱!V/U/W/等格外留心,上图是大U型,涨幅快而幅度大!短线暴利王!

·看日线AMO成交量,底部放大量的必涨幅可观!

60分钟K线图MACD指标与成交量变化买卖法则

??第一步:【耐心等待】

白线与黄线死叉之后开始快速下行;

在0轴下方开口越来越大;

黄线在上白线在乖离率开始增大;

红柱变短绿柱一根比一根变长。

??第二步:【分批进货】

开始变短一根比一根短时;

把资金分成十份分批买进。

放巨量 拉长红就出货。

60分钟K线形态的买入方法

在下跌趋势中,突然跳空高开,并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

观察其60分钟K线图收出了一根中阳线或大阳线,这就意味着一场反弹即将开始。如下图所示:


??二、60分钟“出水芙蓉”

此K线形态是一根大阳线,但是这根大阳线上穿三条均线,使均线呈现多头排列形态,后势极端看涨。三条均线指5单位、10单位、20单位均线,这是一个中期或波段式的上涨行情,缩量回调是买进时机。

·K线实体要大,分时不能有急跌;

·若有过倍巨量则长阳后有回调。


??三、60分钟“双底”

它是当价格在某时段内连续两次下跌至相约低点时而形成的走势图形。当出现双重底时,通常是反映在向下移动的市况由熊市转为牛市。

·在第二个底部形成时,成交量经常较少,而上破颈线之时成交量必须迅速放大;

·突破之后常常有回抽,在颈线附近自然止跌回升,从而确认往上突破有效。


60分钟K线形态的绝不买入点

??一、60分钟黄昏十字星绝不买

个股加速上涨运行至高位,突然在某个60分钟内加速上攻形成一根长阳线;随后在下一个60分钟内多空力量达到短暂平衡,形成高位十字星;接着大量获利盘兑现,导致股价快速下跌,形成一根阴线。这三根K线组合形态称之为“黄昏十字星”,通常预示着股价即将下跌。


??二、60分钟九阴白股爪绝不买

当股价形成头部时,必然是庄家大量出货的区间。因此,在60分钟K线图上会连续出现阴线,有时多达九根阴线,称为九阴白骨。在日K线图上出现九根阴线的机会不多,但多阴白骨爪的图形还是挺多的。由于股价开始滑落60分钟K线图上的5、10和20单位平均线会出现向下的“爪”字形,称为九阴白骨爪。


??三、60分钟看跌捉腰带线

看跌捉腰带形态是一根长阴线,它的开市价位于单位K线的最高点(或者这根蜡烛线只有极短的上影线),然后市场一路下跌。在市场处于高价区的条件下,看跌捉腰带形态的出现,构成了顶部反转信号。捉腰带实体线的长度愈长,则该形态的技术意义越重大。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60分钟K线形态,遇上了可以多多留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开户条件金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