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绩效管理系统统好用吗

绩效管理系统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就是和员工绩效的系统。系统就如同为企业的各种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它是各种管理系统的纽带,透过它来验证各管理系统的运作效果。
绩效管理系统定义
当前,中国企业既要迎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又要适应我国经济的转型期。面对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许多企业都在探索改善企业整体绩效、提高的有效方法。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引进和开发绩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不同组织的发展状况、组织文化、组织气氛、组织结构和是不同的。在建立绩效管理系统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适合其他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也一定适合自己的组织。
绩效管理系统概念界定
(performance appraisal )与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不同的,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绩效管理的外延相对而言较宽,没绩效考核的内涵丰富;绩效考核的结果来自于被考核主体的直接工作上司,而非它处。绩效管理的结果是来自于与被管理的主体相关的四面八方,这时管理的不仅仅是被管理的主体而且也评价了其工作上司教导下属的能力;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部门/小组和个人的绩效,完成企业最终设定目标,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是区分(Discrimination)/奖励(Reward)/发展(Development)/反馈(Feedback)。
绩效管理系统发展历程
绩效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绩效管理从最初侧重于结果管理逐步过渡到侧重于行为过程的管理,并最终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融为一体。
在20世纪初,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开发的投资回报模型(ROI)被应用于多部门公司的整合管理。到了20世纪中叶,多部门公司又把预算作为的核心。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绩效管理开始把与股东价值相关的财务测量方法包括进来,从而产生了基于价值和经济附加值(EVA)的管理模式。
但是,在知识竞争的环境中,许多公司开始意识到即使最好的财务体系也无法涵盖绩效的全部动态特点,无法对行为或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便产生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该理论所强调的是应该对企业中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和管理。自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产生以后,公司便逐渐将它作为宣传口号和。各公司之间也开始竞相追逐国家质量奖,如美国的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品质奖(Malcolm Baldrige)、日本的(Deming Prize)以及欧洲的EFOM奖。
可是仅仅依靠质量和仅仅依靠财务指标一样都不能够全面衡量企业的绩效,一些获得国家质量奖的公司很快发现它们在财务上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公司除了采取财务措施和质量措施以外,开始关注一些影响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非财务因素,并试图通过改进这些非财务因素来改善公司的和财务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诺兰顿学院的执行总裁戴维·诺顿两位教授在总结了十二家大型企业(Advanced MicroDevices、、、、CIGNA、Conner Peripherals、Cray Research、杜邦、电子数据系统、通用电气、惠普以及加拿大壳牌公司)绩效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共同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平衡记分卡是一套新型的绩效管理系统,它将静态的结果()和动态的行为过程()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克服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系统的缺陷,帮助企业改善经营,摆脱困境。随后,平衡记分卡不断发展、充实。《哈佛商业评论》将评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说。据权威调查显示,在《财富》排名前1000家公司中,55%以上已经实施了平衡计分卡。
绩效管理系统建立基础
企业的管理系统包括三大核心系统即市埸系统(Marketing)、运营系统(Operation)、开发系统(products development)。(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财务管理系统(Financil management)和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technology)等起到支持核心系统运行的作用,衡量一个管理系统的效果一般从五个指标:质量(Quality正确做事)、速度(Speed做事较快)、灵活(Flexibility适时改变)、可靠(Dependability准时完成)、成本(Cost价格优势)。的是人,而绩效管理系统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支持系统,如何设计绩效管理系统呢?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其它子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因此,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容是必要的,宏观上讲包括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Task design)、(The type of HRI)、系统(Reward system)、人员的挑选培训和发展(selection,training and development)等五个子系统,由于这些子系统的运作产生了个人和(performance)。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的基础之上, 将单独拿出来视为一个独立系统, 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时才能够更加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才能真正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展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风采。
绩效管理系统科学构建
是雇主的一把管理利剑,用之需能先斩后奏,用之能与国家劳动法规相辅相成;不用之即用之,目的明确/公开/透明/公正是这个系统的主题,这一点设计者要切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VTS(Value-Thinking-System)即思想价值体系(注:笔者有专文论述了VTSHRE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当然企业的主人亦不例外,的思想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日积月累形成了的语录小册子,企业员工人手一册,大会小会天天宣传便入脑根深蒂固了,上下齐心价值观一样,文化也便形成了。因此,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要反映企业主的主要VTS,不然是行不通的。让企业主的VTS落地,高度浓缩加以提炼以其为管理系统的灵魂,再运用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法进行修正,成为科学的。这或许足以体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价值体现所在。
绩效管理系统重要提示
绩效管理系统的18个重要提示
提示一:从完成工作的结果出发来制定绩效指标和标准。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分歧,即对绩效的评估到底是针对最终的结果表明还是过程中的行为。由于对行为进行监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对于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行为往往存在着争议,因此评估完成的工作结果要容易得多,而且对于一项工作而言什么是好的结果也比较容易取得一致的见解。所以,我们主张从完成工作的结果出发来制定绩效指标和标准。
提示二:如果想将绩效与联系起来,即依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做出与薪酬有关的决策,那么必须保证绩效管理系统可靠。
这里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当不把绩效评估与薪酬联系在一起时,员工就不会特别注意绩效评估,这样就会有一部分员工对绩效评估没有持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一旦将绩效与薪酬联系起来,绩效评估将变成一个格外敏感的问题,员工也会非常认真地对这件事情。那么,如果绩效评估的结果不够可靠,容易引起争议的话,由此而做出的与有关的决策势必带来更大的矛盾冲突。
提示三:现场的绩效管理技术指导者将有助于绩效管理计划的实施。
当一套新的绩效管理系统付诸实施时,往往需要了解这一系统的深入到各个部门中帮助主管人员与员工使用该系统。因为新的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切合企业文化,而且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在界定那些难以衡量的工作上得到指导,同时也需要在如何进行方面的指导,所以现场的指导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提示四: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形,不要直接改变绩效管理系统。
直接改变绩效管理系统会带来较多的抱怨与抵触,因为使用者可能已经习惯了原有的。可以通过共他方式进行逐渐的改变。例如,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教如何通过衡量员工的绩效和给予反馈来改善沟通,在培训中揉进新的管理方法。一旦主管人员认为新的管理方法有优势的时候,他们就会问人员这种新的方法是否能够运用到现有的绩效管理系统中。这样,绩效管理系统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转变,并且这个转变的过程不会带来震荡。
提示五:为了成功地实施绩效管理,主管人员需要一系列技能。
尽管主管人员可以请绩效管理的帮助进行、设计评估和建立反馈体系,但由于他们需要直接与下属员工进行沟通,因此至少需要一系列与人际有关的技能,例子如教导、激励、解释、倾听、提问、说服等。如果不具备这些基本的人际沟通技能,绩效管理就无法进行。
提示六:通常,让员工自己收集关于他们绩效的数据是可行的,并且也应该这样做。
在绩效管理中,收集与被评估者绩效标准有关的数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由主管人员进行收集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数据的准确性常常会引起争议。如果让员工自己来收集与绩效标准相关的数据,一方面会节省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员工参与数据收集的过程,他们也不会怀疑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对绩效结果的反馈也会更加及地,效果也更好。当然,由员工自行收集绩效数据还需要相应的监控机制,并且对做假的行为设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保证大多数员工能够诚实地提供绩效数据。
提示七:组织内部的透明和公开化有助于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
在实施绩效管理时,员工最大的担心就是自己被蒙在鼓里。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员工公开有关绩效管理的事宜十分必要。这种沟通既可以通过主管人员与员工的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信件、内部网页、会议等各种媒体。通过这样的沟通,使员工了解将要进行的是怎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等。
提示八:自上而下的实施绩效管理系统有利于这一系统的实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
自上而下的实施绩效管理系统也就意味着首先要培训公司的高层领导,使他们学会帮助下属建立绩效标准,并对下属的绩效进行评估。这样作为他们下属的管理人员就会以他们的做法为榜样,按照上司的做法去建立绩效标准。按照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绩效管理系统比较容易贯彻实施。但是,如果高层领导对绩效管理系统不够认同或者有抵触情绪,这个系统就很难向下推行。
提示九:只有当绝对需要完美无缺的绩效标准时,才使用这样的标准。
有些工作要求不出任何差错,例如飞机驾驶,但是使用这些“零错误”的绩效标准就意味着没有了超越期望的空间,因而也就无法区分好绩效者和优异绩效者。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工作来说,“零缺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犯错误的比例可以越来越小。因此,可以首先设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例如70%正确率的标准;当70%的标准达到时,再将标准提高至75%-80%;当这个标准再一次达到时,就再一次提高标准。这种不断提高的标准比一次性设定“零错误”标准要更加实际和具有激励作用。
提示十:绩效管理系统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相连。
当一个绩效管理系统忽视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这个绩效管理系统就不是一个完好的绩效管理系统。当一个员工不能达到期望的绩效标准的时候,他需要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样做,如何能提高自己的绩效,甚至怀疑是否当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自己需要改变职业发展的规划。如果一个员工绩效很好,他也许要知道自己接下去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因此绩效管理系统有必要提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成分。
提示十一:员工需要在绩效管理系统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
绩效管理是主管人员和员工双方的责任。往往有人错误地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主管人员对员工应该做的事情,员工在这一行动中完全是被动的被评估者。如果持有这样的态度,那么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会表现为主管人员将设定好的绩效标准强加给员工,员工对这些强加的绩效标准的设定和绩效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即使员工的绩效得到提高并使主管人员对员工的期望和员工自身的愿望得到充分的沟通。
提示十二:在许多员工的心目当中,绩效管理系统和系统是同样的东西。
在许多员工的心目中,绩效管理永远与薪酬变化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他们看来,绩效管理与薪酬变化是同一件事情。这样对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当薪酬系统存在某种问题的时候,就会使绩效管理系统受到影响。即使绩效管理系统本身很好,员工也会感到不愉快和不满意。提高员工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员工的心目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他们认为依据绩效付薪酬往往是指薪酬的提高;如果告诉他们当他们的绩效下降或绩效不足时,薪酬也会随之下降,他们对绩效管理就远远没有那么热衷了。
提示十三:通过引入一些以客户为中心或强调团队精神的绩效指标,影响和改变。
如果在某个企业当中,强调的是个人的绩效指标而忽视团队的绩效指标,那么常常会导致组织中缺乏合作的气氛,每个人都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将相关的人员或团队当做客户来对待。例如,在一个广告公司中,绩效评估是按照每个接到客户的数量和广告费用来评定的,这样就出现了业务人员纷纷“圈地”,相互之间戒备、保密等倾向,反而使一些丢失。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广告公司对绩效管理进行了改变,增加了的指标,并把将客户资料提供给他人作为在绩效评估中所鼓励的一种行为,这样团队的合作精神就有了好转,整个企业的组织气氛也得到改善。
提示十四:一个经理人员的工作成果等于他的下属的工作成果的总和加上他个人的工作成果。
由于经理人员要通过领导一个团队来实现工作目标,因此我们常常说判断一个经理人员的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判断他的下属的工作完成得怎么样来体现。对于经理人员来说,特有的工作产出包括提供的指导、资源,下属人员的管理、发展,为团队做出的决策等。
提示十五:绩效管理系统提供的益处需要一事实上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在实施一套绩效管理系统的时候,往往刚开始,人们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做并设定绩效指标和标准,这些工作既让人觉得枯燥费力,又不会立即带来效益,因此容易让人感到厌烦和灰心丧气。而只有当第一次或第二次结束后,员工亲身体会到了绩效管理系统为自己带来的好处,才会逐渐地喜欢上绩效管理,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就会逐渐提高。
提示十六:“量化”并不是设定绩效指标的目标,“可验证”才是真正的目标。
人们常常抱怨绩效管理中不能将绩效指标进行量化,从而导致绩效管理的主观性。于是人们总是期望能通过某种方式将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将所有的绩效表现都用数字来衡量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在很多情况下,有意义的绩效指标可以是描述性的,但这些描述必须是通过某种途径可能进行验证的。因此,量化并不能针对所有的绩效指标,但所有的绩效指标必须做到可以验证则是必须的和可行的。
提示十七:图的方法是帮助我们识别工作产出的有效方法。
对于绩效管理来说,确定一个被评估对象的工作产出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定义了错误的工作产出或片面的工作产出,将会使绩效管理的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客户关系示图的方法可以被评估对象为核心,列出该个体或团队对那些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客户提供的工作产出分别是什么。这种方法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得到被评估对象的工作产出。同时,客民用工业关系示图的方法还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意识,使组织中的工作能够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的满意为目标。另外,通过内部的客户关系将组织中的各个工作环节联系起来,有助于审视和提高各个环境的工作质量,真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提示十八:进行阶段性的和沟通十分必要。
如果说一年进行一次绩效回顾和沟通,并对被评估者的绩效进行评估,那么有相当一部分被评估者会对评估的结果感到诧异和生气,他们可能会抱怨管理者为什么不早一点将自己的绩效问题告知本人。因为在一年的过程当中,员工可能会存在绩效问题,同时也会有逐渐改进绩效的机会,所以应该让他们及时地了解自己的绩效并改进自己的绩效。也许有的经理人员会抱怨,一年之中自己哪有那么多时间与下属员工进行几次沟通,但正是因为缺少及时的沟通,他们可能每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决由于下属员工的绩效所带来的问题,而且花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可能比与员工进行几次的时间多得多。
绩效管理系统系统要素
绩效管理是依据主管与员工之间达成的协议来实施的一个动态的沟通过程。该协议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的衡量、双方的协同、障碍的排除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绩效管理系统五大要素
脱离的考核之所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被考核双方私下里说成是“浪费时间”。“走形式”、“做样子”,主要原因就在于缺少员工的参与,缺少考核双方的持续动态的沟通。绩效管理的实质则在于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达到真正提高绩效、实现部门或,同时促使员工发展。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下几部分:
1.:即主管经理与员工合作,就员工下一年应该履行的、各项任务的重要性等级和授权水平、绩效的衡量、经理提供的帮助、可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整个中最重要的环节。 许多人有这样的误解: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实则不然——制订绩效计划才是最重要的。绩效计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找准路线,认清目标,具前瞻性,而孤立的绩效考核则是在绩效完成后进行评价和总结,具回顾性。
2.动态、持续的:即经理与员工双方在计划实施的全年随时保持联系,全程追踪计划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必要时修订计划。这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3.:纳入的考核则可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原因有二,一是在充分参与和绩效沟通的基础上,员工们能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绩效管理不是和他们作对,而是为了齐心协力提高绩效,他们因此会少些戒备,多些坦率;二是考核不会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动态、持续的沟通中,员工们已就自己的情况和经理基本达成共识,此次只是对平时讨论的一个复核和总结。此时,经理已从“考核者”转变为“帮助者”和“伙伴”。考核面谈的目的是鼓励员工自我评价,运用数据、事实来证明。经理同样也可用数据、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绩效计划和认真执行,则考核时产生严重分歧的可能性很小。需注意的是,若采用等级评定考核法,则应对各等级的含义定出操作性的解释后再开始评价,否则只能制造矛盾、浪费时间。另外,不必在数字上过分斤斤计较,因为真正有助于提高绩效的不是绩效考核,而是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的质量和水平!
4.与辅导:一旦发现绩效低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原因。绩效不佳的因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个体因素,如能力与努力不够等;一类是组织或系统因素,如不合理、官僚主义严重等。绩效诊断应当先找出组织或系统因素,再考虑个体因素。员工是查找原因的重要渠道,但要努力创造一个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接纳环境,必须确保员工不会因为吐露实情而遭惩罚。一旦查出原因,经理和员工就需要齐心协力排除障碍,此时,经理充当了导师、帮助者的角色,称之为辅导。
5.又回到起点——再计划:完成了上述过程之后,绩效管理的一轮工作就算结束了。
绩效管理系统有效实施
如何顺利实施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建立在(Work-flow)、(Job analysis)、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等基础之上,因此,若这些基础未建立好,先从基本着手,不亦太着急,因为大家还未有什么是绩效管理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不搞绩效管理我们的工作不是很好,每年都有不少奖金啊,一搞绩效管理反而将人心变黄了,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成为了众矢之的,不想出头都没办法。
可以先作仅仅的打分,不必搞什么BSC也不必设计,一些地打分打分将分打到底,这是绩效考核的源泉,也是绩效管理的鼻祖。对于结果的运用,千万不要在员工原来的工资上打主意,企业需要重新拨出一笔绩效奖金进行做绩效考核,否则绩效考核就变成了变着法儿克扣员工的工资,员工的抵触情绪在企业内部散发,象瘟疫一样令人防不胜防,毒害之深之广只有企业HR知道,只有人力资源业界的研究者最清楚,苦处只有企业主知道,埋怨最深的只有员工知道。
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要想顺利得以实施,只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员工和企业主一起在绩效管理平台上共同合作才会成为现实。
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混为一谈。有的企业认为就是设计一系列表格,每年一次的填表,年末填完表,评估完就算完事,过分重视绩效评估。实际上,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反馈与面谈四个基本环节,绩效管理过程是管理者和员工持续沟通的过程,绩效评估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2、让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有的企业认为绩效管理是上级对下级的管理,绩效计划由管理者制定,员工只负责具体执行,没有必要参与计划的制定。事实上,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共同协商绩效计划的制定,并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保证绩效计划的顺利完成,员工参与非常重要。
3、绩效管理不是迫使员工更努力工作的棍棒。有的企业仅仅将绩效管理作为员工管理的约束手段,过分强调惩罚措施,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很片面。良好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不但具有评价功能,像尺子一样量度出员工的绩效,使管理者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与期望目标的差距;具有沟通功能,全面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进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促进企业间的良好沟通,而且还具有激励功能,通过建立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和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绩效管理是帮助员工完成工作,促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有效管理系统,不是迫使员工更努力工作的棍棒。
4、不要让绩效评估结果流于形式有的企业仅将绩效评估结果用于发放员工的奖金,而没有与员工薪酬、员工培训、职位升迁、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机会等挂钩,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整体目标关联度低,抑制了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限制了该系统作用的发挥。
5、重视绩效反馈与面谈有的企业绩效评估完后,不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使员工无法了解自己业绩的好坏,没有办法改进绩效;或者有的企业只是将评估结果通知员工,没有就评估结果与员工面谈,使原有的分歧越来越大,影响员工的今后工作。将考核结果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反馈给员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为员工指明努力的方向,有利于改进员工绩效,而且还可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一览,致力于服务7000万专业技术人才! 客服热线:6
员工激励因素更多地体现在人的心理和情感层面,.....   
自助式薪酬管理最大优点在于,它包括了许多员工.....   
现代企业中,管理者经常会遇到一种很常见的问题:员.....   
现代社会,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已毋庸置疑。在人.....   
在绩效考核中是否采用&强制分布&一直是企业争.....   
名人名企故事
HR必读:绩效管理系统问题剖析
绩效管理就是一系列以员工为中心的干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与激励发展等环节。绩效管理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之一,同样也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系统之一。我国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了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在“组织基础、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绩效管理过程控制、绩效考评结果运用、绩效管理诊断系统”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现就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些探讨。
1.&目前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组织基础”上存在的问题
1.1.1没有构建基于战略的组织架构、没有清晰定位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与关键业务流程。
组织结构服从于企业战略,即组织结构的设置需要服从于战略目标的要求;而绩效管理,需要通过组织绩效、部门绩效、员工绩效三个层面,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最终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因此,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之一就是构建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架构,清晰定位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与关键业务流程。
1.1.2对绩效管理认识上的不足。
管理者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误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而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个“制定绩效目标与计划、执行绩效计划、绩效跟踪与辅导、绩效考评、绩效沟通与反馈、绩效结果应用”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系统。这就会造成绩效管理重“考核”这一结果动作,而忽略了“过程”管理,无法全面发挥绩效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做好绩效管理,就要走出认识的误区,踏踏实实的做好过程管理,加强各业务部门的绩效意识。
1.1.3对绩效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度不够。
企业的掌门人不了解推行绩效管理的一个条件是企业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或者有经验丰富的绩效管理专业人员来推广才行。因此,很多企业往往就责令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制定相关制度、推行绩效管理等。殊不知,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或者在没有丰富专业背景的绩效管理人员主导的前提下,去推行企业的绩效管理,往往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不但不能提高企业的绩效,反而引起员工的反感与抵触,降低企业的效率。因此,企业只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而认识不到绩效管理专业性及专业人才的重要性,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行,就缺少了必要的人才基础。
1.2“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2.1急功近利,照抄照搬绩效指标。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压力下,受到时间、精力、专业背景等条件的限制,在设计绩效指标体系前,没有进行充分而科学的工作分析,就从网络、书籍或其它参考资料里摘抄似是而非的各类指标,运用到企业的绩效管理中来。显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运行背景,没有经过充分的工作分析,不能很好的运用专业的指标设计方法,照抄照搬而来的指标在企业里的适用性很低,最终必然造成走过场的形式方义,效果肯定不理想。
1.2.2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系统性,或者重点不突出。
(1)没有形成企业指标、部门(或班组)指标、岗位指标三级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从企业管理层级角度可分成企业指标、部门(或班组)指标、岗位指标。许多企业在制定绩效指标时,没有基于企业的战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逐级分解提取各层级的指标,而仅仅从岗位职责出发,引导各部门建立了各岗位的指标,无法形成从企业到部门(班组)、再到岗位的指标逐级分解体系。
(2)没有从不同的维度及指标的重要性角度,系统的建立各类指标体系。
从不同的维度及指标的重要性角度,绩效指标又可分为关键绩效指标(KPI)、岗位职责指标(PRI)、工作态度指标(WA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PCI)、否决指标(NNI)等。同样的,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较弱,不同的企业在制定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时,不能从不同的维度及指标的重要性角度,系统的建立各类指标体系。
(3)绩效指标设置过于繁琐或单一两种现象并存。
绩效指标对组织、团队和个人而言,都是价值观的传递和工作方向的引导,清晰明确、重点突出非常重要。许多企业在力求指标体系的全面和完整,可谓是做到了面面俱到。事实上,指标之间是相关的,作为绩效管理完全可以通过抓住关键业绩指标将员工的行为引向组织目标的方向,从而纲举目张。与之相反的是,企业中员工可能多达几十个职种、上百个岗位,每个职种、岗位的工作性质各有特色,而人力资源部门却试图建立能够适应公司所有员工的一套指标体系。结果是绩效指标一再修改,仍然无法满足要求。人力资源部应该为企业内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提供不同的人力资源产品,包括绩效指标,这样才可能真正适应企业绩效管理的要求。
1.3“绩效管理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管理系统的运行由一系列“子过程”的管理构成,主要包括绩效评估组织的建立、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绩效目标的制定与分解、绩效计划的制定及执行过程的跟踪与辅导、绩效考评信息与数据的收集与管理、绩效评估、绩效面谈与绩效改进计划等。在上述绩效“子过程”的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3.1没有针对性的建立绩效评估组织,例如绩效管理委员会、绩效日常管理小组等来保障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
由于我国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较弱、各职能支持部门与业务部门及员工的绩效管理意识较弱或知识、技能不足,需要有较强势和专业的的临时组织来推行绩效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设立类似绩效管理委员会等的绩效管理最高权力机构来推行绩效管理,同时下设绩效日常管理小组等来指导各部门的日常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的推行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3.2考评方法的选择没有针对性。
不同的考评对象例如销售人员与职能支持部门的人员,需要有不同的考评方法;同样的,不同的考评目的例如晋升考评与培训需求分析的考评,也需要有不同的考评方法。但是,许多企业却没有根据不同的考评对象或考评目的,选择不同的考评方法。这也是我国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的表现。&  1.3.3企业的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相脱节。
很多企业存在一种现象:各个部门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不错,但是公司整体绩效却不好。这些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年末由各部门提出下一年度的目标,报公司审核,审核通过后就依次签订部门责任书,各部门更多考虑的是本部门的设想、能力甚至利益,很少去关注公司的战略和整体经营绩效以及公司发展对部门提出的要求。公司审核时也只是就部门的工作讨论部门的目标。部门努力工作的结果可能对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价值。
1.3.4上级主管人员对下属员工绩效计划执行的过程没有进行跟踪与辅导,不能在过程中收集与整理下属员工的绩效信息。
企业管理人员在确定了下属员工的绩效指标以后,对下属员工采取了“放羊式”的管理,到期末时才想起去了解下属员工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实际上,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跟踪与辅导下属员工绩效计划的执行,同时有针对性的收集绩效信息与数据,这是提高员工绩效的有效保障。
1.3.5绩效评估面谈与绩效改进计划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企业管理人员在对下属员工进行了期末绩效评估以后,没有将评估结果进行有效反馈,或者不能很好的进行绩效面谈。有的管理人员尽管在形式上做了反馈与面谈,却不能通过反馈与评估面谈,促成下属建立绩效改进计划。这都会造成绩效管理最终的效果不理想。实际上,通过绩效评估反馈与面谈、促成员工制定下一周期绩效改进计划,是绩效管理整体效果的有效保障之一。
1.4“绩效考评结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评结果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评结果应用单一,不能全面发挥绩效考评结果对其它人力资源子系统的支持作用”。我国许多企业在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上,仅仅将它作为薪酬变动如奖金分配等的依据,显然,这不能全面发挥绩效考评结果对人力资源管理其它子系统的支持效用。具体来说,绩效考评的结果可以作为培训、人事变动、薪酬变动的依据,这种广泛的应用,体现了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1.5“绩效管理诊断系统”存在的问题
“绩效管理诊断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有效建立绩效管理诊断系统,不能保证绩效管理系统动态的完善与适应组织不断发展的要求”。企业通过人力资源部建立了整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绩效管理制度,却没有建立动态的绩效管理诊断系统,不能保证绩效管理系统动态的完善与适应组织不断发展的要求。只有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诊断系统,对绩效管理中各个环节和要求进行全面监测分析,才能保证绩效管理系统动态的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2.&完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对策
2.1加强组织基础建设。
2.1.1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观念,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才能逐步构建适合企业实际的绩效管理体系。
2.1.2通过科学、认真的工作分析,构建基于战略的组织架构,明晰部门与岗位职责、清晰定位关键业务流程,从而为绩效管理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2.1.3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提高全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提高绩效管理技能,才能为绩效管理提供组织能力保障。
2.2完善绩效指标体系的建设。
有了坚强的组织基础作为保障,就可以通过内部专业人才或外聘专业咨询机构,建立与健全基于公司战略目标、适合企业需要的绩效指标体系。不仅从企业层级的角度分别建立企业级、部门或班组级、岗位级指标;同时从不同的管理维度精准地建立KPI(关键绩效指标)、PRI(岗位职责指标)、WAI(工作态度指标)、PC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NNI(否决指标)等指标体系,保证从纵向、横向、短期绩效、长期绩效等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的管理。只有建立与健全基于战略的绩效指标体系,才能保障整个绩效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引导绩效管理支持到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2.3通过不断沟通,加强绩效过程管理。
通过各级管理人员与下属的不断沟通,加强绩效管理各个子过程的控制,不断加强对各层级员工在执行绩效计划过程中的跟踪与辅导,动态的收集绩效信息与数据,有效的进行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与面谈,及时有效的制定绩效改善计划,从而保证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
2.4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及时有效的应用到员工培训、人事变动、薪酬变动等各个方面,有效促进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5针对性的建立绩效管理诊断子系统,对绩效管理中各个环节与工作要素进行全面监测与分析,包括对管理制度的诊断、对指标体系的诊断、对运作过程的诊断、对结果运用的诊断等,从而支持到绩效管理系统能动态的适应组织的发展。
总的来说,绩效管理是提高组织、团队、个人绩效的有效方法,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国内企业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增强绩效管理意识、提高绩效管理技能、重视绩效管理人才、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促进企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绩效考评管理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