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土司个人资料。。。

施南土司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施南土司是元明清时期湖北西南边陲的实力雄厚的土司之一。始于元代初年,至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历十七世,四百余年。下辖、、、这四个安抚司,隶属于。施南土司覃氏一族,在元朝风雨飘摇之际快速崛起,一度升格为宣慰司(土司级别大致是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元亡后曾依附于的(坐守巴蜀,与长江中下游的朱元璋所建的明朝对峙)。大夏亡国后归顺明朝,洪武年间连同鄂西、诸土司反明,被领兵剿灭。覃氏后人上书请罪,仍旧任命为施南土司,级别时有升降。曾多次响应朝廷征召,例如参与“”。清初归顺,后为吴三桂威胁而参与反清复明,叛乱被平定后,康熙帝体察实情未予惩戒。雍正时改土归流已成大势所趋,末代土司覃禹鼎因罪被废,辖地成为今、、、的一部。施南土司是开发湖北西南边陲的先行者之一,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自己的首领,初期在为中央王朝守土卫疆、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分而治之”、“以巴治巴”的统治模式显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存在根本冲突,且文明程度远不及后者,土司之间互相征战、土司对土民肆意生杀搜刮,因而当雍正用武力在鄂西改土归流时,土民并未给予土司同情和帮助。不过,改土归流以后,以理学为代表的汉文化逐渐输入,也使得原有的一些质朴民风消失,甚为遗憾。
施南土司各朝世系
施南覃氏之族源,其族谱自称为南宋覃伯坚之后,甚至称施州覃氏均为覃伯坚之后,但事实上当地早有见诸史册的覃氏土著人物。因而在引用族谱时须持谨慎态度,族谱执笔者往往为儒家学者,以华夏之后裔为荣,以“蛮夷”之后为耻,因而不惜将同姓汉族历代名人罗列族谱之中,甚而牵强附会改变历史本来面目。
施南覃氏族谱
施南司主在归顺明朝时为洗清曾投靠政权的政治瑕疵,有改名现象,因此造成正史、方志和族谱中记载的人名不相一致。施南《覃氏族谱》载:三世祖为覃普诸、四世祖为覃耳毛、五世祖为覃川龙、六世祖为覃大胜。据学者比对各种古籍,确认覃川龙(隆)曾更名为覃古诸、覃大胜曾更名为覃耳毛。《明史》载洪武四年归顺的施南道宣慰使是“覃大胜”,道光《施南府志》则称施南宣抚司自洪武四年“覃耳毛”始,唐崖《覃氏族谱》更明说“普珠祖……所生三子更名覃耳毛,次子野毛,三子花毛。因洪武新得元朝天下,山海犹未升平”,乾隆版施南《覃氏家谱》载“覃川龙……生子大胜、次子大旺、三子大兴”。故元朝末年的施南司主是覃川龙,给明廷进贡时用名“覃古诸”,明朝初年的施南司主是覃大胜。
另外有学者从土家语音学的角度考察发现,“普”是土家语,即汉语“龙”,“诸”也是土家语,意思是“出来”,“普诸”即“龙出、龙生”,“覃普诸”就是“覃龙王(龙生)”之意,“覃普诸”与“覃川龙”实际上意思相近,可见二者很可能是同一人。而“覃耳毛”也是汉姓加土家语名构成的姓名,“耳”意思是小,“毛”就是猫,所以“耳毛”是“小猫王”的意思。
施南土司元代
据康熙《荆州府志·卷之三十六》载:“宋崇宁(年)中施州覃都管骂始纳土输税……元初置沿边溪洞诏讨司……至正二年施南叛,都元帅纽璘喻降之,遂更为施南道宣慰使司……”则施南土司始于元初的沿边溪洞诏讨司,至正二年(1342年)更名为施南道宣慰司。
又名覃州隆、覃川隆、覃古诸。元末施南司主,曾受大夏授予的官职。
“至正十七年(1357年),为明玉珍所据,改为宣抚司。”(《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卷三十二》)
“尚景仁,施州人,父绍荣召集乡民守御本州……明玉珍据重庆,谴人招绍荣,许以官爵,不应……时副元帅覃川隆密受伪命,以城降。”(《新元史·卷二百三十二》)
“洪武四年(1371年),明师伐蜀,德芳讽施南土司覃州隆降。”(道光《施南府志》)
“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十月辛未朔……施南宣慰使司前宣慰覃古诸,来朝贡马及方物。”(《明太祖实录》)
施南土司明代
覃大胜(?-1394)
施南土司第三任司主,又名覃耳毛。覃川龙长子,元未承袭父职,任施南军民安抚司安抚使。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为平定“大夏”剑指鄂西,派大将汤和、廖永忠率领舟师自峡路入川,驻师归州烽火山寨(巴东县),又分调遣赵庸、曹良臣取桑植、容美,会和周德兴夹击湘西叛服无常的土酋覃后,从而迫使鄂西土酋于是年十二月丙申来朝贡方物,纳元所授金虎符,所来有元施南道宣慰使覃大胜之子大旺、副宣慰使覃大兴及隆中、金洞、忠孝、隆奉、东乡五路、容美诸土司,戊申,“吏部拟施州宣慰司从三品”,金洞等长官司皆正六品。
洪武十六年冬月,“施南宣慰使司前宣慰覃古等诸来朝,贡马及方物”。——《大明实录(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七
景川侯说散毛等垌蛮时寇掠,为民患,皇帝于是命施州卫及覃大胜招之。覃大胜不满明王朝暴政,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联合忠路、忠孝、忠建等土司,结寨龙孔(今利川毛坝镇共和一带),竖旗抗暴。坚持4年之久,因寡不敌众,抗暴失利而被俘。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覃大胜被惨杀(磔刑)于南京,其余被俘男女800余人,被充军到辽宁开元(今辽宁省开源市)。覃大胜葬于元堡嘴陶家沟。妻田氏,诰封夫人,生有4子,天富、天贵、天荣、天华。天富袭父职。覃大胜任职期间土司治所,当初在宣恩县城,后因陈友谅反元,迁入利川毛坝青岩,因反明再迁夹壁、龙孔。
明永乐二年(1404年),土司后裔覃添富招复土民,请设治所,因户口减少,降级为长官司。四年二月,改为施南宣抚司。
明成化元年(1465年)四川贼寇孙士奇侵略施州卫,宣抚司覃彦升等活捉孙及其党羽。
覃泰(书中写作“秦泰”)修城和桥,在司治西百步,跨九曲溪。
覃珪在任宣抚时兴建和修缮了诸多建筑。宣抚司衙署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覃珪在正德八年(1513年)重建;经历司衙署在司治东,弘治年间修建,正德九年(1514年)覃珪重建。并兴建了拱辰堂、登云桥(司东南三里许,正德年间修建)、来龙桥(司治西,跨香水泉),与施州卫指挥童昶合修卫城之东的凌虚桥。
覃珪无子,其弟覃璋继任。
覃良臣之妻,乃永顺宣慰使彭世麒之女儿。彭世麒共十七个女儿,皆嫁给了武陵山区的土司巨族,如保靖宣慰、酉阳宣抚、散毛宣抚、桑植安抚等
。足见本地错综复杂的关系。
覃宜曾参加明朝“平播之战”。
《平播全书》卷五记载:“三月十三日,陈良批令王一桂督发施南、散毛、忠建三司宣抚覃宜、覃玉鉴、田天爵……各土兵攻打唐保所,播贼恶目……”
《平播全书》卷十四 书札:“邓知县:施南兵矫捷,正可用以攻囤,乃以无粮散去,湖贵各官误事至此,真可恨矣!所留兵皆隶南川哨,给粮用之囤左右有小路,夜潜登之,苗皆不觉,盖问之昨新出降田良玉等,得之施南兵正可行此事,覃宜功甚多,若更了此,当升宣慰,彼宁无意乎?可秘喻之,莫令他夷分其功也。”
施南土司清代
他生逢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之时,命途多舛。幼年丧父,其母冉氏带兵响应明朝号召出征平定叛乱,因而曾被容美土司田玄接到容美度过自己的幼年。最后葬于利川县毛坝夹壁。覃懋楶无子,覃洪道次子覃禅的儿子覃懋之的儿子覃肜,遂入继覃懋楶。
乃覃洪道的曾孙。葬于利川毛坝青龙寺旁。
《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以湖广施南故宣抚司覃懋楶侄孙覃龙光袭职。”
系容美宣抚司田旻如女婿,有罪藏匿于容美,朝廷以容美有军功未予追究。后容美改土归流,田旻如自杀,覃禹鼎负罪亦归流。
施南土司改土归流
历代土司皆是叛服无常,末代土司覃禹鼎被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汉土交流趋势的不可阻挡。清代康乾盛世时期生产力提升、人口剧增,大量汉人流寓施南,而土民也已渐渐通晓汉文化并掌握新的生产工具,以往被视为麻烦渊薮的土司地域,则被朝廷看成可以解决人地矛盾、并增加赋税。
雍正七年,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给雍正帝上奏疏,《奏为请招无管生苗以安三省边境事》:“……有无管生苗,北连湖广、西接四川,广袤千余里,而城化外之巨区,三省之腹里。其中地土平衍,人民饶庶,语言衣饰,多如汉人,鸡犬桑麻,无异内地,因并不隶于何省,或为强横土司所割据,或为凶悍头目所分侵,向号四不管,积习相沿,由来久矣。查其连接楚省者,则系保靖、永顺、桑植、容美、中峒、大旺、腊壁、高罗、施南、中路、东乡、散毛等司”
施南土司自己的不法行为也为改土归流找到了理由——
雍正十一年,鄂尔泰上奏称:“该土弁(指容美末代土司田旻如)与施南土弁覃禹鼎,谊属于翁婿,向日往来悉由忠洞一带旧路行走,忽于上年十二月勾同禹鼎私开捷便新路,彼此来往不由旧道;又纵容伊婿禹鼎残暴横行,并藏匿大炮八尊,经土人首报,随据施州营游击刘束名呈报,臣即咨呈督臣饬行查追审究,及地方屡次提追,仅缴出炮位六尊,尚有二尊至今未据缴出;且又袒护禹鼎抗不赴审……“
“覃禹鼎因奸旗长覃祈之媳张氏,将覃祈暗害,并将见证张知义勒死灭口,经覃祈之子覃懋濬等告发,不但覃禹鼎不许州县差役拘审,田旻如即差人至施南讲和人命,一面帮抢原告藏匿;又覃禹鼎向田旻如商谋在于施南铜鼓山私开路径,直抵容美,便于狼狈作奸,计开路一百七十里,田旻如每日派夫做工、覃禹鼎每日派民运米,土众纷纷逃奔;又覃禹鼎私藏炮位,田旻如运送硝磺,现金查出炮位收宁县库……”
施南土司政治关系
施南土司土汉共治
汉土分疆。事实上,土司地区也有流官,即“经历”,“施南宣抚司,在卫东一百里,经历司”。
“刘湍,成化间以材授归州牛口司巡检……战死,诏赠施南宣抚司经历。”
明清时期朝廷秉持的政策是严禁土司与汉民私下交往。隆庆年间被贬为平民的辽王朱宪?,其十三条罪状之一即交结夷人,“不臣不法之罪十有一也,一问刑条例,汉人不许交结夷人,互相买卖,引惹边臖,及接买番货收买违禁货物,所以竣夷夏之防、而切屡霜之戒,至明矣。夫施南、容美等司,反侧不堂,非宜结好,而西番南粤远在万里,亦岂宜私通而莫之忌乎?乃馈金炉香与田宣抚、送李松枝与覃宣抚,因而往来交际不绝……结交树党,不但通于中国,即施南、容美等司亦阴为应援……”
土司与周边府县也常发生土地纠纷,如明朝嘉靖时“在建始,县民向述与施南土司覃谅、覃宁争田,仇杀兴端”
施南土司应征出兵
一、明初助攻四川
“明陈德芳,施州人,少聚生徒教授,洪武四年明师伐蜀,德芳讽施南覃州隆降附,以兵助攻瞿塘……”(此覃州隆,或许就是指覃川龙)
——《湖广通志·卷五十八》
二、参与平定四川寇贼
“正德辛未,右都御史马公以签事分巡川南时,蓝鄢诸贼为患蜀中者已二年,既伏诛,后复有廖麻子起川比方四起李崖井各有众十余万,破玛瑙关、陷南川、綦江,直犯江津,以窥重、泸,诸军望锋而溃亡。敢撄者都御史林公俊,驻军江津,以公与副使何君有叙泸之捷,遂檄公巡川东,川东诸兵事皆以属之,曰贼非君莫可平也。公于是与何君约曰副使李君以施南兵扼綦江路,吾宜蹑而蹙之大垭,与为夹击,此至计也,于是俘斩万余人……”
三、参与平顶贵州播州土司之乱
《平播全书》卷八:“行荆南道调施州兵……记开施州卫各土司兵:施南宣抚司土兵三千名、容美宣抚司土兵二千名、龙潭安抚司土兵五百名、散毛宣抚司土兵一千名、大旺安抚司土兵五百名、忠洞安抚司土兵五百名、忠孝安抚司土兵五百名。”——从调动的军队数量上看,明朝时期施南土司是整个施州卫地区最强的土司。
《平播全书》卷十:“《行重庆府发银赏龙泉功》:为飞报血战大捷等事,据委官双流知县邓宏烈呈称施南兵八千自三月十三四五等日攻破险囤险关,连日战阵杀贼无数。至十八日申酉戌三时,据称三土司飞报本日寅卯时播酋统马步四万名为老虎兵,二路包围关隘,我师参将王一桂指挥唐一麒督施南等司宣抚等官分兵迎敌,从寅至未,血战百合,我兵虽少,杀贼万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未暇斩级同路将官远隔四十里,绝无一卒应援等情,连报到职。为照施南兵杀气百倍、以一当百,奋勇骁雄,王唐二官亲冒矢石,屡战屡胜,贼众丧胆,官兵效力,例应奖赏等因到部。近据各司报称官兵于十五日克破板角关,斩获多功,方拟行赏间,今据前因看得施南散毛忠洞三司官兵八千员名奉调前来,协同湖贵二省官兵由龙泉路分道进剿,出师已逾一月,率皆逗留不前,独施南官兵方报已破险关,复大战得胜,忠勇过人,实为奇捷,相应奖赏以鼓勇进,为此牌仰该府官吏即于库宁悬赏银内动支五百两,差委能干官员管押前赴……分散施南三司有功官兵收领,以示本部院优待克关大战悬赏之意。”
四、明朝中后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
“刘承缨,字元洲,以进士任楚荆司理。值容桑构兵,岳澧震动,承缨深入开喻威信,贼皆投戈贴服。嗣寇獗荆襄,亲入施南调集土兵,捕斩以千计,南国依为长城……”——《陕西通志·卷五十九》
“贼(农民起义军)于(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过河……破郧西……破房县、破保康……围南漳、陷当阳……朝议调镇竿兵五千赴襄阳救援,镇竿恐不及数,又调施南各土司兵以足之,而贼已犯宜都、夷陵、松滋、归州浸淫乎入蜀矣……荆州推官刘振缨提施兵从香溪坝、平阳坝斩首颇多……若川抚董石柱之兵力扼夔巫不令得入诸镇、戮力可望成功,乃施兵缘援荆东下舍之勿追,夔关天险无一夫谁之何者,此贼入蜀之始也……“——(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二·车箱困》
“镇竿岗兵二千余人、施南女官冉氏兵五千先余人,先后至,俱分戍护显陵(位于今湖北钟祥)……”——《崇祯实录·卷八》。此女性人物同时记载于嘉庆《恩施县志》中:“冉氏,施南司覃楶之母,性忠勇,崇正(即崇祯)中有剿寇大功。”
施南土司朝贡方物
明清历代施南宣抚司及其下辖土司经常向朝廷进贡,通过进贡人物姓名可窥之当时的强宗大姓。例如:
“正统四年……湖广施州卫施南宣抚司、东乡五路忠孝大旺金峒四安抚司,遣舍人把事向兴隆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等物有差。”
“正统十一年……湖广施州卫施南宣抚司遣把事张万清……等来朝贡马,赐彩币表里钞有差。”
“成化三年……乙巳……施州卫施南宣抚司遣头目刘度等各来朝贡马,赐彩叚宝钞有差。”
但是,朝贡体系本身对于朝廷而言只是得到了面子上的好处,实际上赏赐的物品远多于朝贡的方物,因而土司过于频繁朝贡则会引起朝廷的不满,例如:“近查施南宣抚司亦无进贡表笺,乞要查照、量为处分”。
施南土司叛服无常
“李尧德,永年人,己未进士,土寇黄中平,议设兵备驻扎。隆庆二年,德以车架副郎任湖广按察使司签事,驻扎施州卫,振武敷文,诛黄中族党,戮散毛宣抚覃棨、施南宣抚覃宣,升本省布政使司、历升陕西巡抚。”——同治《恩施县志》卷四 名宦
“(崇祯)七年流寇猖獗,檄调施南东乡二司进剿,以指挥邓宗震、唐尧德及僧寂明分督之至巴东平阳坝,败绩,寂明死之,十二月施南土司覃良士因事在狱,土司统兵围城,胁指挥唐复元出良士,所过村庄残灭殆尽。”——同治《恩施县志》卷十二 兵事
《明故明威将军施州卫指挥签事童君墓志铭》:“桑植安抚向世英欲害其从子,白嘴俾亡命崇宁里,诱胁诸洞蛮劫桑植族、灭世英、夺其印,窃据银山岭。事闻于朝,遣藩臬重臣调汉土君数万往征,君督军饷未尝乏,久之,仅获其为从者。君迹知白嘴俾匿施南宣抚司境,乃率其弟瑛瑜召宣抚覃太调土兵千人围其巢穴,贼溃围出,君追至母湖洞,贼困斗,莫敢前,君率众鼓噪夹攻,遂生擒之及其首恶……”——《东川刘文简公集》卷十八
施南土司疆域及治所
施南土司古代疆域及地理
施南地区,卡斯特地貌显著,又属于云贵高原与江汉平原之交界处,因而山高谷深、多溶洞。清代某官员曾路过施南,记曰“同治庚午,典云南试,值江涨,迂道施南,道中多洞,口如瓮,或平地、或山穴,时见流泉数十,交道汹涌而入,涛落有声,渊隐莫测。土人云,每数十里伏流,复出行地上成河,常见不异,名之曰落水洞”
。施南土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并遗世独立的,其地域在如今的行政区划上看则:东至宣恩县东部、西至利川市齐岳山、南至咸丰县黄金洞、北至恩施市南。
境内有山川如下——
笔架山。司治前,五峰高起,刑如笔架。
马鞍山。司治前。
七曜山。即现在的。在都会里。
金龙山。司治东。
来龙山。司治西,有礼泉出于下。
金子山。即现在的金字山。在都会里。
莲花峰。在司治西。
天柱峰。司治东三十里,丛山中有石屹立,高十余丈,俨如一柱。
梅花坞。司治北,多梅花。
青蛮坪。在母呼里。传说古代有七姓蛮居住于此,故又名“七蛮坪”。
巴夷湖。本地古代巴子国之故。
九曲溪。司治西。
石板溪。司治西北。
白石溪。在都会里。有奇石,如人物牛马鬼蛇,色白。
三花溪。在都会里。
怀来洞。在覃葛里,抵高罗界,明代初年凉国公在此接受蛮人投降。
通天洞。在石宝寨。
香水泉。出于来龙山。
礼泉。在来龙山,极甘甜。
“大田军民千户所(注:咸丰县城附近)……其东百里,曰施南宣抚司,山曰徕龙,是出礼泉,其东为天柱之峰,有白石溪、梅花坞焉。”又“天柱峰,在司东三十里,众山中,有石屹立如柱,高十余丈。”
不知此峰,是否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宣恩县中武当山。
而中洞安抚司所在的“黑洞”,即今日咸丰县的黄金洞景区,流经山洞的唐崖河,古称“寒谷溪”,“其水为寒谷溪,二里许为黑洞,洞敞若门,水从中流,夏寒冬温,复上有小洞,窅绝人径,施栏盾焉”
。据考证,黄金洞内在明代即已开采硝制弹药。
黑洞(今咸丰县黄金洞)
施南编户三里,“覃葛,在司治;母呼,在治东;都会,在司治北”。司治有拱辰堂、演武亭。
因其下辖五个安抚司,所以实际统治区域不限于上述三里。
治所今址治所修建时间
下辖官司山川户口(嘉靖年间)
施南宣抚司
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永乐四年建;正德八年宣抚覃珪重修东乡、忠路、忠孝、金峒、中洞,五安抚司徕龙山、天柱峰、白石溪330户,
元施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因之、后废,十六年复置,二十七年废。永乐二年置长官司,四年升宣抚。
东乡五路安抚司宣恩弘治年间安抚覃权建摇把、上爱茶、下爱茶,三长官司;隆奉、镇远,二蛮夷官司龙马山、细沙溪110户,
元东乡五路军民府。洪武四年改置长官司,后升安抚。忠路安抚司利川市忠路镇成化年间安抚覃德铭建,正德七年覃万勇重修剑南长官司石旗山、中应溪、两会溪350户,
明玉珍置忠路宣抚司。洪武四年改安抚,二十三年废。永乐五年复置安抚司。忠孝安抚司利川市元堡乡老司城(无)石门、龙泉153户,
元置。洪武四年改置长官司,寻复故,二十三年废。永乐五年复置。金峒安抚司咸丰县黄金洞乡金洞寺村弘治年间安抚覃彦龙建西泙蛮夷官司积玉山、翠屏山、寒谷溪273户,
元置。洪武四年改长官司。永乐五年复故中洞安抚司咸丰县黄金洞黑洞嘉靖初置
据《康熙皇舆全揽图》,施南土司的疆域如下如所示:
施南土司疆域图
其与施州卫其他土司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施南土司外部行政关系图
施南土司今存司治遗址
1、宣恩县珠山镇
施南土司最初以及覃天富重设土司府所在。位于宣恩县珠山镇城区建设路与白鹤井路交汇处(原县政府机关所在地),遗址呈东西带状分布,地势较为平坦,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的上部堆积因建筑施工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
宣恩县施南土司城遗址出土文物
2、利川市毛坝镇之青岩、夹壁、龙孔
元至元二年至洪武二十三年,由今珠山镇迁往此二地。据《利川地名志》记载,原土司城在今青岩村覃家湾。据光绪版《利川县志》载,夹壁回龙寺为原土司旧治。回龙寺后来也被毁,仅余石制门框,曾有楹联:上夹壁腾飞佛焰悠明万古照澈三千世界,回龙霞灿神光远映千秋澄清四大部州。龙孔位于毛坝乡共和村,覃大胜纠结各土司反叛明朝就在此处,朱元璋遂派凉国公蓝玉前来征讨。终因力量悬殊太大,土司失败。覃大胜乱平后,施南土司迁至宣恩。龙孔土司城被改成了张爷庙,文革期间张爷庙被毁,后来建成了共和村茶厂。
3、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
水田坝现属椒园区椒园乡,距县城十五里。司治分六进,有两个四合天井院。房屋为穿斗式结构,墙分两层,外以青砖修砌,内装楠木板壁,宅外有石砌围墙。朝门用条石镶砌,横额为“经国世家”,刻有对联:“北阙文章经国策,南梁武勇定邦才”。横额上方嵌有一碑,正中刻“施州卫世袭宣抚使司”九个大字。两旁刻有小字,右为“恩我覃氏普诸流裔,佐梁仕唐代传奇勋”。左为“施州一卫宣抚使司,分镇护守遂世家焉”,该石碑现藏于宣恩县民族博物馆
。司署分前厅、中堂、后厅,有木雕门窗、石刻动物花卉等。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工艺精细。
1992年被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沧桑岁月,土司王宫如今已经荡然无存,连具有标志性的石朝门也已经被拆除。
朝门上方的碑刻
宣恩水田坝施南土司衙署石朝门旧照
宣恩水田坝今貌
施南土司文化
在土司时代,佛教即已传入,明代万历年间有寺庙如下:“延禧寺,在司东;南禅寺,在小关山;松坪寺,在都会里;观音寺、兴福寺,具在花溪。”
明代时土司地区生产力较为底下,夷风浓厚,“施南宣抚司,好入山、不乐平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嗜暴悍、好冠贼。”
其出产,有“降香、土棉、班丝紬”。
土司时代其民族语言即已经在渐渐消逝,但还存在于某些指称名词之中,例如:“施南县普舍树:慢水寨,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地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白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不坠。普舍,犹华言风流”
,该地方志明确承认区别于“华言”(即汉语)的土家语的存在,“普舍”即风流,而“地那车”其实也是土家语。
施南土司遗址与遗迹
猫儿堡土司墓
猫儿堡在宣恩县城西北,隶属宣恩县珠山镇。1945 年出土金钱盒 (五十枚 ) ,银碗两个 , 铁箭簇一束。 1958 年出土金风冠 一顶。1976年又出土金凤冠一顶。所谓金凤冠实为金制头饰 , 有花卉、凤鸟等形制。为土司夫人所戴,属明代朝廷赏赐,共有29件,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做工精细、节术价值很高,被 湖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定为国家一
金凤冠,共29件
级文物。该墓地1985年又出土金银器39 件。
施南土司夫人金凤冠组件
施南土司夫人金凤冠组件
芋头沟土司墓
在宣恩县城边,与猫儿堡相距不远。这里曾有十一代土司覃兴良、十三代覃良臣、十五代覃洪道、十六代覃福的墓葬,现都已毁。
覃门向君老孺人墓
墓主人向君为覃寅的夫人,覃寅字宗夏,是覃良斗次子,曾任施南司忠军官。该墓位于利川市毛坝镇农科村四组,是向氏逝世百年后五代玄孙所立,建于嘉庆六年(1801年)。该墓右边石柱竖着刻有一行字:“夹壁、三尖、毛坝系施南司地方”。夹壁即今山青、新河、夹壁等村,三尖即今五二、农科等村,毛坝指沙坝等村,可见毛坝镇在明清时为施南土司疆域,覃氏与向氏是土著大姓。
茅针坝覃氏老屋、覃?家族墓地
覃氏老屋地址
覃氏老屋入选“利川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共15处)
。在利川市元堡乡茅针村。覃?()是施南十七代土司王之子
,其未承袭土司之职,遂迁至利川元堡茅针坝落业,修建豪宅。老宅所在位置的老地名是“烽火桶子”,早年为覃土司政权所筑,用以通讯联络
覃氏老屋概略卫星图
宣恩县水田坝的施南土司衙署已经被毁,但仍能从利川市茅针坝覃氏老屋看出当年土司衙门的规格与气派。
天井与堂屋
天井与朝门
老屋石刻艺术:仙鹤
老屋木雕艺术:象
宣恩知县送给覃?的贺寿牌匾
覃氏住宅挂有清代乾隆年间宣恩知县赠予覃?的“齿德兼优”贺寿匾额。另存宣统元年覃氏族人给长着贺寿的“赐杖年高”牌匾。
原有覃良斗墓碑,曰:“湖北施南宣抚使司中军百万旗覃公讳良斗大人之墓。”
覃?墓碑上刻有“本人自立”几个字,且只刻了他出生于康熙甲戌年及墓碑立于乾隆二十一年,并无其逝世日期,原来这种碑叫“寿藏碑”,俗称“生基”。而覃?夫人向君的墓碑上“故显妣覃母向君老孺人之墓”这十几个大字则采用阳刻的篆刻法,比较罕见。
.恩施新闻网.[引用日期]
覃茳坤:《元末明初鄂西地区土司归降策略——以施南、唐崖、金峒等土司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02期:第105页
陈廷亮、叶德书:《土家族土司人名训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1期:第72页
.印象利川.[引用日期]
.中华覃氏网.[引用日期]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之二十 施州
鲁卫东.《永顺土司金石录》:岳麓书社,2015年10月:第68页
《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
康熙《安福县志》
(明)张卤《皇明嘉隆疏钞》
(明)杨博《本兵疏议》
(明)康海《 对山集》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
(明)夏言《 南宫奏稿》
(清)周寿昌《汉书注校补》
顾炎武《肇域志》
.中国旅游新闻网.[引用日期]
徐学模.《万历湖广总志》.武昌:官修地方志,万历六年
.湖北省文物局.[引用日期]
(明)薛刚纂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
(清)万斯同《明史》
.恩施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湖北省文物局.[引用日期]
.恩施州博物馆.[引用日期]
.湖北省文化厅.[引用日期]
.湖北省文物局.[引用日期]
.武陵都市报.[引用日期]
.荆楚网.[引用日期]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烟草编纂委员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烟草志》:崇文书局,2006-12:34
湖北省利川县地名办公室.《湖北省利川县地名志》:湖北省利川县地名办公室,1984年:283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施南古城美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