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自己心态有问题18岁,是什么心态

  有时心理年龄不要太小哦,是不是应该改变??????????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 更多 |
  29岁大龄剩女,对结婚越来越不急了,反倒是以前25岁时22岁时急
  意思是想别人夸你童心未泯吗?还是夸你很傻很天真?  别傻了,都快三张了,还那么不成熟,别人只会觉得你这样很蠢很白痴  
  举点栗子啊楼主,比如哪方面?
  36岁剩渣已经平和心默默路过,祝你幸福。
  比楼猪更惨 同事和男朋友都说老子像十一二岁 平时买根葱都要被骗
md老子超级无语  
  很傻很天真意思就是很蠢很白痴  
  @烟淡雨微
15:37:56  比楼猪更惨 同事和男朋友都说老子像十一二岁 平时买根葱都要被骗 md老子超级无语  —————————————  好蠢的人啊!  
  所以你是剩女啰  
  这样人也老的慢
  心态还是穿衣风格哇?
  哎一样啊我都27了,心理年龄还停在14.15岁,不是说智商低是心理年龄,不愿意承认自己快要30了
  生活白痴加智硬就别说是因为心态年轻了好吗?  
  要纯真不要天真。
  弱智哦
  不至于17.8岁,但是总和结婚后的人会有一些差距,因为毕竟没有经历嘛。和相同年龄的人比,他们总觉得我想得太简单,怎么办?
  即使你心理年龄再小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生理年龄,幼稚给谁看
  我和我同事。。。。。倒没感觉18.9岁,感觉还在24.5岁这样
  我25可是我觉得我心理年龄都三十好几了。。。你惨还是我惨
  我15岁,是50岁的心
  @angelavirgo 17楼
16:14:19  即使你心理年龄再小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生理年龄,幼稚给谁看  -----------------------------  不是啊就是外面会表现得符合年龄,但内心的实际年龄就是还是很幼稚嘛。。又不是平时表现得很弱智嘛,难道还不允许人家有一颗童心吗
  。。。。。。心理年龄放在心里就行了
  这就是你是29岁大龄剩女的原因啊!
  我也是,所以我妈骂我臭不要脸不认清现实。。。⊙﹏⊙b汗
  和楼主一样  
  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心理年龄小应该不是一个概念吧,还是前者比较好
  @不爱吃鱼的懒懒猫 26楼
16:50:31  保持年轻的心态和心理年龄小应该不是一个概念吧,还是前者比较好  -----------------------------  说得不错,只有拥有一颗萝莉心,才能打败岁月这个老妖婆。
  我也,想成熟点  
  我有一个同事,心理年龄测试是0岁。。。。。。她是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20岁的时候,心态像30的。那个时候整天阴郁。到了30,心态像20了。整天傻呵呵的。  
  心态好不错,行为举止要得体  
  我也是……………  
  楼主我和你刚好相反   
  我也是这样,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哈哈哈哈,可是被逼婚了马上要结婚了??  
  @Fate丶打豆豆 2楼
15:22:03  意思是想别人夸你童心未泯吗?还是夸你很傻很天真?  别傻了,都快三张了,还那么不成熟,别人只会觉得你这样很蠢很白痴  -----------------------------  +1什么年纪做什么事
  心理年龄小有什么好的。。。。。。。。只能说你幼稚  我说我几岁的小外甥都比你懂事咋办??是不是觉得心里年纪小,别人觉得你可爱啊?拜托。。。顶着一张老脸,你再装也不会可爱到哪去的。。
  @小红中2014 36楼
17:40:25  心理年龄小有什么好的。。。。。。。。只能说你幼稚  我说我几岁的小外甥都比你懂事咋办??是不是觉得心里年纪小,别人觉得你可爱啊?拜托。。。顶着一张老脸,你再装也不会可爱到哪去的。。  -----------------------------  我说的小是真心小好吗,这个不是拿来装的,是心里面的东西,如果是装的,有什么意义?
  @Fate丶打豆豆 2楼
15:22:03  意思是想别人夸你童心未泯吗?还是夸你很傻很天真?  别傻了,都快三张了,还那么不成熟,别人只会觉得你这样很蠢很白痴  -----------------------------  我邻居50岁的年龄,7.8岁的心,俗称就是弱智
  我不是心里年龄小,而是觉得自己不事故,26,不会象别的同龄人想那么多事,算计那么多!
  我28岁但不是剩女,已经结婚生娃,但心理年龄也就20左右,整天想着出去玩,打网游,日子得过且过,生活没有计划,工作马马虎虎,父母建在退休金丰厚没什么负担,很安于现状,怎么破?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什么风浪,我知道要是有一天我爸妈有一个垮下了我会不知所措,想挣多点钱但又不想学习去充实自己,怎么办,还像个懒孩子似的。
  额。。。我只在结婚这方面有这种感觉 有人说你得赶紧嫁了时 我心里的os是“我才17、8!你让我结婚犯法好么。。。”
  @Fate丶打豆豆 2楼
15:22  意思是想别人夸你童心未泯吗?还是夸你很傻很天真?  别傻了,都快三张了,还那么不成熟,别人只会觉得你这样很蠢很白痴  -----------------------------  赞同  
  回复第2楼,@Fate丶打豆豆  意思是想别人夸你童心未泯吗?还是夸你很傻很天真?   别傻了,都快三张了,还那么不成熟,别人只会觉得你这样很蠢很白痴   --------------------------  +1
  那么你会”死”得很惨,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对事不对人。  
  差距太大,我26,是22的心态!哈哈哈哈。。。  
  @okyuyu2006 44楼
18:48:05  那么你会”死”得很惨,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对事不对人。  -----------------------------  你才会”死”得很惨,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对事不对人。
  lz,太理解你了。。  我三十好几了,可心智最多二十五六。。  像你那岁数时也是十七八的心智啊!  咱们这类人注定晚婚晚育啊。。所以很多事不是慢半拍,是慢三拍啊!  哈哈不急,咱们是人工延长了青春。。老了也会有颗童心!  
  有些人的嘴脸真是难看,别人心里年龄小就小,碍着你哪里了,上来就冷嘲热讽,别人愿意三十岁,十多岁的心态,怎么了?  lz别理这些人,不知道生活中被谁压迫了,把气发这里来。  大概的可能是接触面太狭窄了,或者说是经历的太少,没有人天生成熟,都是被社会磨砺出来的。  lz这样,只有不影响正常生活,只有不妨碍到别人,我觉得未必不好,保持单纯的心,或者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会更快乐些。  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反而越没法快乐。
  @梦里来雨里去 37楼
17:43:33  我说的小是真心小好吗,这个不是拿来装的,是心里面的东西,如果是装的,有什么意义?  -----------------------------  楼主的意思是自己长得一对小咪咪?没发育?是这个意思吗?  还有心里面的东西小小的?是小心眼吗?  我不太看得懂幼稚儿童的发言……
  @okyuyu2006
18:48:05  那么你会”死”得很惨,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对事不对人。  -----------------------------  @梦里来雨里去 46楼
18:53:36  你才会”死”得很惨,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对事不对人。  -----------------------------  没事的,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我有个40岁的大妈同事,还整天当自己是24岁的小丫头呢。整天标榜自己年轻貌美。
  啊  
  楼主请问你样子也显年轻吗?是不是心态年轻样子也会不易老的  
  我年龄没你大,但是我有时觉得自己的心已经很苍老。有时觉得自己跟十几年前没区别~
  我觉得外表像20岁多些 心理年龄像30+ 是最好的  你的心里年龄没跟上生理年龄 会吃很大的亏的
  心态好一些是好事情 活的年轻对身体是好的 想太多给自己增加烦恼  
  老觉得自己是少女,也许这就是被剩下的原因……
  楼主,什么样的心态叫做17,8的心态啊?  举个例子啊,  我觉得我17,8的时候三观的确形成了,到现在也没用太大变化,
  @葡萄柚子西
15:59:12  生活白痴加智硬就别说是因为心态年轻了好吗?   -----------------------------  1  
  @okyuyu2006
18:48:05  那么你会”死”得很惨,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对事不对人。  -----------------------------  @梦里来雨里去
18:53:36  你才会”死”得很惨,不要怪我说话不好听,我对事不对人。  -----------------------------  @亲爱的tianyaer 50楼
19:22:17  没事的,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我有个40岁的大妈同事,还整天当自己是24岁的小丫头呢。整天标榜自己年轻貌美。  -----------------------------  哈哈,您这是“安慰”某人吗。
  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大风大浪,被周围的人保护的很好,我倒觉得很难得,如果能遇到一个懂得呵护的丈夫,就更完美了,嘿嘿
  @Fate丶打豆豆
15:22:00  意思是想别人夸你童心未泯吗?还是夸你很傻很天真?   别傻了,都快三张了,还那么不成熟,别人只会觉得你这样很蠢很白痴   —————————————————  +1  
  @走了一半
15:33:00  36岁剩渣已经平和心默默路过,祝你幸福。  —————————————————  ID好应景 走了一半-_-‖  
  楼主自求多福吧,我29岁的,甚至去年30岁的时候,出去基本没人猜出我年龄,都说我86,87,甚至90后,但是今年这半年,很快老了,沧桑了很多,因为身边朋友结婚生子了,就算心态再好,也肯定受影响,如果感情还稳定不下来,状态很难很好  
  我马上30了,但是感觉自己的心理年龄很小,的确会吃很多亏。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的。比如,一件事情,尤其是关系到人际方面,周围很多人的想法都是同样的,而且都是很自然的就得出这种想法。我呢,就不行,我一开始会想得很简单,然后我就会觉得自己怎么想得那么简单那么傻,然后再慢慢调整自己的思路,想想别人遇到这样的问题,别的大多数人会怎么解决,这就导致我会花很多时间和心思去调整自己,非常累。。。但是不这样又不行,你不去思考,别人会认为一个30岁的人了,为什么想法如此简单  好吧,我就是想成为一个世故的人。上面有一个回帖说得很好:  作者:多啦C梦快来看 时间: 20:18:27  我觉得外表像20岁多些 心理年龄像30+ 是最好的  你的心里年龄没跟上生理年龄 会吃很大的亏的   我多想自己变成一个世故的人,能够让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游刃有余
  问题是,你长得不像二十岁的姑娘啊。  
  有吧,晴姐  
  @contributor
17:55:00  我28岁但不是剩女,已经结婚生娃,但心理年龄也就20左右,整天想着出去玩,打网游,日子得过且过,生活没有计划,工作马马虎虎,父母建在退休金丰厚没什么负担,很安于现状,怎么破?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什么风浪,我知道要是有一天我爸妈有一个垮下了我会不知所措,想挣多点钱但又不想学习去充实自己,怎么办,还像个懒孩子似的。  —————————————————  我和你一样,工作不好好干,不想事,成天摸鱼。唉!毁了!!我儿子都一岁多了都是我爸妈带,感觉好对不起父母!真的不该这么懒散!  
  @葡萄柚子西 13楼
15:59  生活白痴加智硬就别说是因为心态年轻了好吗?  -----------------------------  ?10086  
  我觉得心态年轻只是对这个世界的一个态度问题  我也是马上就30的人了,但是平时尽跟90后的人一起玩儿,而且样子也显小,只要不说我的年龄绝对没人会想到快30了  心态年轻整个人也活的轻松,不喜欢尔虞我诈,不喜欢斤斤计较,不喜欢攀龙附凤  但是心态年轻不能一味的白痴不懂事,该懂的还是得懂,懂的事里面总有不好的但是自己不接触就行,打个比方有的人为了升职可能经常要去讨好上司啊设计同事啊什么,这只是歌比方哈,如果是我呢我就只做自己该做的,上司该怎么接触怎么接触,同事之间我不算计你,当然也不能让人算计  人生在世就只有那么短短几十年,怎么开心怎么活,如果你觉得天天挤公车上班,回家是个陋室这样你也很开心觉得毫无怨言,那么这样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觉得我一定得出人头地,住豪宅开跑车才是追求,也照样可以,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三十的人买根儿葱都被骗那叫生活能力低下好么。。。。。感觉你还挺嘚瑟的。。。这不是值得开心的事好么。。。  
  @记忆斑驳的旧
16:16:00  我25可是我觉得我心理年龄都三十好几了。。。你惨还是我惨  —————————————————  我也。。。。我现在20可是心理年龄感觉得30多了。。。  
  看到过四十岁的少女心大妈!这样一比,楼主感到安慰了吧?  
  这楼里有多少人晒低智商还沾沾自喜的。。。  
  真的有一颗童心的话,那就是看世界是一片光明美好,看所有人都是和善可亲,对任何人都不加防备,相信一切童话都是真的,根本不会有害人之心,也不会有阴暗想法。  这样才算是童稚。  可是,这些满口说着自己幼稚童心的人,哪个是这样的?要知道,真正的童稚之子可是绝对不承认自己是小孩的。小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向大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大人了。  倒是矫情的大人,非要假扮小孩。
  霸道总裁爱上我看多了吧 把自个带入了  
  霸道总裁爱上我看多了吧 把自个带入了  
  正常 三十多 心态二十出头 非生活白痴 非一事无成 非剩女飘过 ......确实是生活没遇到啥大挫折 又在学校上班环境单纯 凡事不计较 笑点低 哈哈党   
  和楼主一样,握爪!!  上次去超市买还买了人家万圣节的那种整蛊棒糖来吃,我妈说我简直就是弱智,老公笑而不语,忽然觉得自己好悲剧。。。
  现在的人啊。。。大概是没经过什么大风浪
  我测过两次心理年龄,相隔十年,结果都是19岁,长相也幼稚。原来时间并不能让心理年龄长大,我还以为总会长大的,不过现在习惯了。。  
  有参见刘晓庆  
  照照镜子先…自己先别紧着觉得自己萌萌的了…如果有别人也这么觉得…你也不会嫁不出去了  
  心理年龄小不代表你真的小  看起来小才是真本事  
  大妈身少女心最悲剧了  
  心态年轻可以,行为要成熟  
  哈哈,我28,也是大龄剩女,也是周围人以为我22,3。。。莫非自己真的这么不成熟咩?
  关键是长相  
  这个吧,楼主得说详细点。心理年龄小不是说什么事情做不好或者对社会该有的认知都没有。  如果说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没问题,却能保持着年轻人的精力喜好并且身体力行,那很不错啊!  
  我也是,不过已经结婚了…我工作什么的能力都挺好,就是心理年龄小。29岁却总觉得自己17、8岁,在父母催促下才结了婚  
  我26了,心理年龄测试12岁啊…  
  为什么岁数大,心里幼稚还要拿来当好事说?别人不会觉得你是神经病?难怪你剩下了。正常30岁的男人谁会想找17,18的啊。
  这样自我感觉会很不错,觉得自己很年轻,可是在别人眼里顶着一张奔三的脸,还总觉得自己像小女孩一样,真的很违和很滑稽。
  说好听点是“幼稚”  说难听点就是“弱智”  你的心理年龄可以比你的生理年龄小几岁,但是你这个小了十几岁就太夸张了
  那要悲剧了。。。  
  就是光长年纪不长脑袋  
  @contributor 40楼
17:55:29  我28岁但不是剩女,已经结婚生娃,但心理年龄也就20左右,整天想着出去玩,打网游,日子得过且过,生活没有计划,工作马马虎虎,父母建在退休金丰厚没什么负担,很安于现状,怎么破?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什么风浪,我知道要是有一天我爸妈有一个垮下了我会不知所措,想挣多点钱但又不想学习去充实自己,怎么办,还像个懒孩子似的。  -----------------------------  我也是,一想到自己都有孩子了,还是觉得不能接受。很怀念以前无所事事的生活。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我是一个18岁的男生,发现自己总爱胡思乱想!经常想一...
我是一个18岁的男生,发现自己总爱胡思乱...
我是一个18岁的男生,发现自己总爱胡思乱想!经常想一些科幻的东西!而且我这人很孤僻!这是一种心理病吗
精神分裂症幻听自言自语,生活不能自理,看到陌生人就跑,连家人都不见,请问医生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抑郁症、失眠、精神分裂等
擅长: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自汗盗汗,便秘,胃痛
&&已帮助用户:220633
指导意见:你好,考虑可能是心存幻想的表现, 可能是心理内向孤僻的影响,需要纠正自己的心理问题,一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祝健康
问怎么劝心理有问题的人去看心理医生,心理问
职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专长:心理障碍,遗忘综合征,童年社会功能障碍,偏执状态,疑病症
&&已帮助用户:17749
心理分析:你好,这种情况是抑郁症意志缺乏,自己缺少了目标不知道该怎么做,压力过大,可能有一些脑器质性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因素!心理指导:建议你好好的坐下来和他谈一谈,不能任由他做那些事情,了解他颓废的原因从根本上让他解脱出来,他可能是受到了刺激,心里有一些结解不开!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能让他就那样下去,要尽可能的让他振作起来!从刚开始出现情况开始想想他变成这样的原因
问心理咨询!
职称:药士
专长:前列腺炎,肾小球肾炎,手足口病,狂躁症,神经性头痛,高尿酸血症,山楂,六和茶,氯沙坦钾,静心口服液
&&已帮助用户:66845
指导意见:这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 要培养兴趣,积极 参加户外活动,学会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加强修养,避免劣性刺激。
问我的心理胡思乱想是怎么回事
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长:从事多年精神科,健康心理咨询
&&已帮助用户:24578
你好!建议把你的详细情况说明一下,以便我们更好的帮助你。
问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帮我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性格比较孤僻 不会与人沟通 没什么朋友 现在我性欲非常重 看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
&&已帮助用户:170714
病情分析: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意见建议: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您亲自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问跪谢 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帮我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性格比较孤僻 不会与人沟通 没什么朋友 现在我性欲非常重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男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3456
病情分析:你好!
看了你的帖子,感到你是一名自省里比较强的孩子,你不但把问题描述出来了,而且也很客观的找出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挺好的,你找心理医生,要做的也就是这些,下一步就是要行动,要知道,心理有问题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脑子永远比身子勤快,也就是爱想,但没有行动。你知道因为自己性格孤僻,而导致没有朋友,那么后果呢,就会使自己更孤僻,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再有,你对性的态度,其实也和你性格孤僻有关,不和大家在一起, 而你这个年龄正是性发育的高峰时期, 自己独处时性欲会越发强烈,从而会有很多性幻想。意见建议: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从改变自己的性格开始,看看周围的人怎么相处,学会宽容,只有你能宽容别人,别人才能和你相处,先从结交1~2名朋友开始,逐步融入到同学中去。找到与大家相处的乐趣。另外,适当增加体育锻炼,释放能量,这样对减少对性的过度关注也是有益的。
问我有个同学是个男生,他性格孤僻,与舍友关系不好,晚...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产科、月经不调
&&已帮助用户:2026
问题分析:孤僻的性格一般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交际技能力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拒绝或打击而造成的,如耻笑、埋怨、训斥,自主性受到伤害,便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锻炼,结果就越孤僻,那么如何克服孤僻呢?意见建议:1.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
2.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和他人。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到了18岁,就真的成年了吗? | 心理学家眼里的18岁 - 壹心理
到了18岁,就真的成年了吗? | 心理学家眼里的18岁
发表于 19:23:44
心理0时差 周刊 第30期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星期一壹心理翻译社 ◎ 荣誉出品本期主编:似乎所有人从小就有一个愿望:“我要快快长大,等到了 18 岁,就是个大人啦!”结果过了 18 岁之后,又开始回味:“艾玛时间怎么过那么快?18 岁就算成年了,谁规定的?”屏幕前的你,也许早就过了 18 岁,也许刚到,又或许很接近这个年龄了。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会停下来问一问:为什么成年的标志,偏偏是 “18岁” 呢?学法律和政治的人,自会有他们的说法,因为这个年龄说到底是法律规定的。生物和神经学家也会从骨骼、大脑和生殖系统的成熟度来解释:男人女人都是在 16 - 20 岁走向生理成熟的,取 18 算是个中间数吧……但大众对 “成年人” 的认知和期待,可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熟,更是思维和心智的成熟。所以!要看透我们从出生到 18 岁经历的成长,少了心理学怎么行?!本期心理0时差,是创刊以来的第 30 期。在0时差也日趋成熟的今天,精选君带领屏幕前的你,一睹发展心理学家跨越世纪、经久不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01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认知18岁和「后形式综合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一个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鼻祖理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感知、和认识。这个理论就是「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出自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Jean Piaget(让·皮亚杰)。[1]让·皮亚杰 Jean Piaget在所有的传统经典心理学理论中,皮亚杰的理论在当代心理学中也被广泛承认和使用。精选君制作了下面这张示意图,帮助你简单明了地认识皮亚杰理论中的 4 大成长阶段(从 0 岁婴儿、到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 4 大孩童发展阶段Jean Piaget&#39;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不难看出,皮亚杰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从出生开始,就通过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网。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认识新事物,也尝试着去影响、控制这些事物,看到结果后,又重塑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知你发现了没有,之所以上面这张图做成了 “阶梯” 而不是一张简单的表格,是因为皮亚杰的又一核心思想:孩童在这 4 个阶段的发展,是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在前一个阶段中获得的能力、产生的认知,是下一个阶段成功获得新能力、产生新认知的基石。下一个关键问题是:12 岁之后呢?就笼统地用 “12岁-成年” 来概括余生,不太妥当吧?带着同样的疑问,当代心理学家在进一步研究和推论之后,提出了第 5 个更新的认知发展阶段:「后形式阶段(postformal stage)」。[2]所谓的 “后形式” 是指:人们在进行思辨和决策时,除了逻辑思考,更会综合考量自己所处的境况、环境、和自身的情绪。举个例子:具有后形式思考能力的成人能够懂得,自己用来平息和同事之间工作上摩擦的方法,在自己和恋人之间发生口角时,可能就不适用了。后形式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人在此时此刻思考问题时,充分懂得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这个道理,也会把人际关系、工作、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多维度因素考虑进来。[3]总之,拥有后形式思维能力的人,就是个 “成人” 了。虽说相对皮亚杰既存的理论,当代心理学家对这第 5 阶段的具体年龄还未达成共识,但 18 岁必定是后形式思维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 02 -18岁:从身份危机到自我认同从弗洛伊德到埃里克森并非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是认知学派的,皮亚杰的理论再出名也只占下了心理学的一个领域。这不,接下来,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要登场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从刚生下来开始,就有性欲。他把每个人的人格分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构成部分,而那些我们从小积累起来的、会给现实世界的 ego 带来麻烦的、会被 superego 里的道德教养惩罚的那些 “非分之想”,就都被压抑在 id 之中。[4]弗洛伊德的「性力发展理论(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theory)」就是围绕这些概念展开的:[4]从婴儿开始,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把自己的性欲聚焦在身体的某个具体部位上(从最开始吸奶的嘴、再到拉粑粑的屁股洞、再到性器官……),而围绕性欲和这些身体部位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活动,会导致孩子全然不同的成长结果。Sorry 啊弗洛伊德爷爷,你不是今天的主角,但我还是必须提一下:弗洛伊德的这个性力发展理论中的一大争议,就是 “重男轻女”,或者说 “男尊女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男孩从出生开始就非常依赖母亲,和母亲零距离接触,但无法避免地会发现,爸爸是自己的 “竞争对手”,而且比自己强有力得多,进而引发男孩的 「阉割焦虑(castration anxiety)」—— “我的爸爸可能为了宣誓自己才是母亲的唯一伴侣,会把我阉了!”这层深深的焦虑,会转为男孩加速成长的动力,尽快通过至关重要的「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发展更为健全的道德观念(也就是上面说的“超我 superego”)、和更为健全的人格(你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性格)。反观女孩,由于缺乏了这层焦虑(因为她们没什么可以被阉割的),她们成长的动力没男孩足、速度比男孩慢、滞留在某个成长阶段的危险性更高,所以道德、人格发展也更可能滋生问题。不知屏幕前的读者中,是否有弗洛伊德的坚定拥护者。我不否认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和整个心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承认现在许多心理领域中精神分析发挥的积极作用,但他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还是不敢苟同。怎么破?嘿嘿,弗洛伊德的理论早就已经有了 “升级进化版”!那就是: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5]埃里克·埃里克森 Erik Erikson光看埃里克森理论的名称,我们就能发现他和弗洛伊德的不同了:人的发展,是由心理 + 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埃里克森的核心思想是:我们人在不同的年纪,都会遭遇一个特定的考验。每一场考验,都是两个对立面的较量,而成功完成挑战的人,会收获一份「自我力量(ego strength)」。带着这份力量,我们就更有可能克服下一个人生挑战。(不难看出,埃里克森沿用了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比如这里 ego 的提法。比起弗洛伊德,埃里克森更加注重 “自我” 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而弗洛伊德则把重心放在了 “本我” 和潜意识上。)>> Stage 1 >>
基本信任 VS 不信任Basic Trust VS Mistrust1 - 2 岁 | 关键人物:母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婴儿,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我可以信任这个世界,还是应该怀疑这个世界?如果我们在这么弱小的时候就能信任一个人(母亲),我们长大后也有信任他人的力量。反之,如果我们经受的是恐惧和不信任,那么将来,我们对这个世界也会充满恐惧、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 Stage 2 >>
活泼自信 VS 羞耻怀疑Autonomy VS Shame + Doubt2 - 4 岁 | 关键人物:父母双方我们在这时候已经有能力去更多地探索这个世界了,爬也好、走也好,我们都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如果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发现和探索世界的许可,我们会收获自信。反之,小孩的心里则会滋生羞愧和怀疑。>> Stage 3 >>
自动自发 VS 退缩内疚Initiative VS Guilt4 - 5 岁 | 关键人物:整个大家庭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会接触到更多游戏和玩具,我们也开始学习最基本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比如圆形的球滚动起来是怎么样的。这时候我们想做更多的事情,但也会触及到更多的 “可以” 和 “不可以”。我们会问:“我想这样做,可以吗?”如果我们在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了鼓励,我们会收获自发性和自主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满足自己的兴趣。反之,如果我们被阻止、甚至被告知我们做的事情是丢脸的傻事,我们的心中就会滋生羞愧之情和自我怀疑。>> Stage 4 >>
勤奋努力 VS 自贬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5 - 12 岁,关键人物:邻居和学校(同学、老师)意识到自己有自己的兴趣后,我们渐渐发现: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对、做好。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受到了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我们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反之如果我们常常收到负面的评价,则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也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Stage 5 >>
自我认同 VS 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13 - 19 岁 | 关键人物:同伴和偶像这个阶段的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有多重身份。我们既是爸妈的孩子、是学生、是别人的朋友和同学、也是国家的公民,每个角色都是我们可以扮演的,彼此重叠但又大有不同。这时候遇到的巨大挑战就是 “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我到底是谁?如果此时我们的家长给我们自由、让我们去寻找真正的自己,我们就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反之,如果家长强迫我们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或者按照所谓的 “社会和文化标准” 来做人,我们会感到迷失、并陷入身份危机。好,我就先说到这里,因为这第 5 个阶段,已经涵盖了 18 岁 —— 我国的法定成年门槛。到了 18 岁的你,认清楚自己是谁了吗?如果没有,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你就更难完成第 6 阶段的挑战 —— 亲密 VS 孤独:找到一个相爱的人、开始并维系一段长期的感情 VS 孤身一人、甚至孤独终老。当然,还有后面的第 7 阶段(精力充沛 VS 颓废停滞),和最后的终极第 8 阶段(完美无憾 VS 悲观绝望)。再重申一遍:每个高阶挑战的克服,都依赖于低阶挑战中成功获得的 “自我力量”。所以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在理当 18 岁成年的第 5 阶段,如果我们无法获得自我身份认同,那在接下来的第 6 阶段,我们也就可能无法收获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有兴趣详细、完整地了解埃里克森的 8 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这里有段很棒的科普动画,。- 03 -“一个成年人,不能不讲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我们都知道,进入18 岁,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我们触犯法律时,“监护人为我们担责” 和 “未成年人保护法” 对我们不再生效。这里的 “为自己负责”,除了法律上的定义,还有亲人、朋友、同事同学、和全社会对我们的道德考察。所以另一派心理学家,就是从道德和行为准则入手,考量人们在生命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这次我们不直接介绍理论了,精选君想先和你玩一个游戏,取自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 “道德困境(moral dilemma)”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情景:H 先生的妻子因病而濒临死亡。有一种特殊药剂能治愈她,由某药剂师配制。然而,这种药不仅制作费用昂贵,售价更是成本价的 10 倍 —— 成本 200 元,但售价高达 2000 元。H 四处借钱,但只借到了 1000 元,这才是药价的一半。H 只好去恳求药剂师,表明他的妻子已生命垂危,是否能便宜一点,或者先付一部分,剩下的钱日后再补上。但药剂师却表示:“不行,我发明了这种药,我要用它来赚钱。” H 绝望了,于是他私自闯入了药店,为妻子偷来了这款药物。[6]现在,请认真思考并判断:你认为,H 先生应该去偷这种药吗?为什么?注意:以下共 12 个选项,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想选的不止一项、又或者你有其他的考虑不在这 12 项之列。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请你在斟酌之后,选出和你真实心声最为匹配的那一个选项。不应该。H会因此而坐牢,偷东西就意味着他是个坏人。不应该。监狱不是人待的地方,与其在牢房里受罪,不如在妻子病房前憔悴。不应该。为救妻子他已想尽一切合法的办法,得不到药也不怪他。不应该。法律禁止偷盗行为,所以偷药是违法的。不应该。药剂师制药辛苦,理当获得回报。就算H妻子病了,偷盗依旧不可。不应该。不仅H的妻子,可能有其他病人也需要这个药,所有生命同等重要。应该。药只值200,H也愿意支付这个成本价,除了药他不会偷其他东西。应该。因为即使自己要去坐牢,能看到妻子好起来,H就已经很开心了。应该。H要做一个好丈夫,这样做是为了满足妻子的期待。应该。H一方面要偷药救妻,但也应想办法补交欠款、受到应有的惩罚。应该。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这无关法律。应该。救命是基本的人性,这超越了药剂师的物质财产权。-------------------请先选定你的答案然后再继续往下看-------------------上面这个道德困境,由发展心理学家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撰写。既然是 “困境”,那就必定是左右两难的。上面的 12 个选项,每 2 个为一组,对应「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Kohberg&#39;s Stage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中的一个阶段。H 先生该不该去偷?这是次要的,也没有所谓的 “正确答案”。重要的是:你作出选择的原因。科尔伯格以我们在第一节中提到的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作为基础,认为道德发展的核心是认知,而促进道德发展的因素是社会交往。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我们这一生的道德发展可以分为以下 6 个阶段:[7][8]>> Stage 1 >>
服从、规避惩罚Obidience & Punishment Avoidance2-3 岁 — 5-6 岁左右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1 或 7这个阶段的孩子做事,要么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要么是对权威人士的服从(比如自己的父母)。>> Stage 2 >>
自身利益Self-Interest5 岁 — 7 岁左右(有些孩子会到 9 岁)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2 或 8这是个 “自私自利” 的阶段,孩子开始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如果正确,是可以为自己赢得奖励的。>> Stage 3 >>
好孩子般的遵从The "Good Boy/Girl" Conformity7 岁 — 12 岁左右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3 或 9到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会根据自己所属群体的期待和要求,来校准自己的言行。>> Stage 4 >>
法律与秩序Law & Order10-15 岁开始 — 成年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4 或 10这是 “遵从” 的下一个阶段:青少年开始认识到,自己不能只按照自己所属的群体规则来校准自己的言行,还应该遵从法律和社会秩序。>> Stage 5 >>
人权与社会契约Human Rights & Social Contract最早 12 岁开始 — 成年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5 或 11这个阶段的人,会觉得自己和周围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 “合约”。这是我们自主选择走进的一种 “契约关系”,前提是这段关系里的人都认同:这些约定的存在,对大家都有好处。>> Stage 6 >>
普世的伦理原则Universal Human Ethics成年阶段对应上一题的选项是:6 或 12成功达到这个阶段的人,大概就是所谓 “博爱” 的典范。在他们的道德准则中,所谓的 “好”与“坏”,由通用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衡量。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虽然也承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但当内心认同的普世道德和价值观和法律相背,他们会选择前者,哪怕这意味着自己可能会变成个 “违法罪犯”。还记得电影《奇迹男孩(Wonder)》中,主人公小男孩奥吉所在学校的老师,曾在黑板上写下这么一句箴言:“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当你有机会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电影《奇迹男孩》截图布朗老师正在教导学生要 “选择善良”虽然电影中的故事出自小说作者和编剧之手,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要这些小小的孩子加速进入道德发展的第 6 阶段也不切实际,但这部电影之所以大人小孩都红了眼眶 ——我想这就是第 6 阶段所谓的 “普世价值”:一种全球通行、你我都能感知到的大爱和温暖。补充几点 >>① 科尔伯格把第 1 - 2 阶段归类为 “前习俗道德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第 3 - 4 阶段归类为 “习俗道德水平(conventional level)”,而第 5 - 6 阶段则属于 “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② 所谓道德水平从第 1-6 的阶段性成长,也就是一个人们从完全为自己趋利避害、到越来越多得考虑他人的进化过程。在科尔伯格理论下的 “18岁成年道德标准”,至少要有把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调频的能力。③ 科尔伯格不会仅凭单单上面那道测试题就给一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下定论。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是个面对面谈话的过程,大概会持续 45 分钟。被测者需要做很多类似的选择、并给出理由。④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未成年人都在第 1 - 2 阶段,大多数成年人都在第 4 阶段,而能进入第 5 - 6 阶段的成年人,比重只有 20% - 25%。- 04 -所以呢?18 岁就算成年了,到底凭什么?看到这里我们都明白了:心理学上经千百次验证的三大发展理论表明 ——一个成长过程正常的普通人,在 18 岁左右这个平均年龄,已经拥有了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皮亚杰)、经受了身份危机并基本完成自我身份认同(埃里克森)、懂得用法律和社会秩序来校准自己的道德观念(科尔伯格)。这些理论里提到的所谓 “普通正常人”、“普世价值” 等概念,都具有一个共性:无论你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这些理论都有相当的代表性,所以和文章开头提到的生理基础一样,它们能够为大部分人的心智成长提供一把可靠的标尺。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个现象: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把 18 岁裁定为法定的成人年龄,我相信这不是一个巧合。然而,心理学家毕竟不是政治家,无权在法律里写下国家规定的法定成人年龄。成年和未成年的界定,也是个社会概念,牵涉很多社会现象和问题。但我相信,裁定这个年龄的决策者,有参考心理学家的发展理论和研究成果(至少我希望如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每个理论阶段的 “平均年龄” 都不能 100% 为地球上每一个自然人代言,而这世上也存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法定成年年龄并不是 18 岁。比如:在英国,法定成年的年龄是 16 岁,在加拿大的一部分省份是 19 岁、另一部分则要到20岁,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定成年年龄也是 20 岁。[9]最后想说的就是:生命是流动的,生命中的一切成分也是有变数的;法律也是可以重新修订的,所以法定年龄也一样。比如日本现在的法定成年年龄是 20 岁,可到了 2022 年,就将修改提前至 18 岁。[9]精选君还记得自己的 18 岁生日,当爸妈和外婆奶奶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今天起你就是个成年人啦!” 这份 “成年” 的分量,是在提醒我:时间到了,该懂事了、该明理了、该为自己负责任了。—— 我想,这句 18 岁的生日祝福和成长嘱托,对我对你,都是一样的。你 18 岁了吗?你,“成年”了吗?上期周刊():往期全刊汇总:References / 参考资料:[1] Piaget, J. (1970). Piaget&#39;s theory.[2] Commons, M. L., & Richards, F. A. (2002). Four postformal stages. In Handbook of adult development (pp. 199-219). Springer, Boston, MA.[3] Labouvie-Vief, G., & Diehl, M. (1999). Self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Gerontology: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238-268.[4] Caspi, A., & Roberts, B. W. (2001).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The argument for change and continuity. Psychological Inquiry, 12(2), 49-66.[5] Rosenthal, D. A., Gurney, R. M., & Moore, S. M. (1981). From trust on intimacy: A new inventory for examining Erikson&#39;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0(6), 525-537.[6] Wikipedia. Heinz Dilemma.[7] The Brain on McGill University&#39;s official website. Moral Development.[8] Education.com. Kohlberg&#39;s Three Levels and Six Stages of Moral Reasoning.[9] Wikipedia. Age of Majority.认识自我,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职责。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才能不被外界的那些焦虑、压力与浮躁左右,才能在追求与奔忙时,不再恐慌迷茫,不再漫无目的,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但要真正做到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并不容易。心理学是认识自我最好的途径之一。向你推荐,8位海内外资深心理专家,带你从人生的5大方面,用心理学的第三只眼全面认识自己。(C) 本文内容于壹心理旗下“壹心理精选”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首发(ID:yixinlijx),转载前请关注并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香港大学咨询硕士
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反之亦然
500.00元/50分钟
好评率100%
xinli_1910
看来我还在12岁的阶段x
壹心理翻译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态不好总感觉心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