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总数突破2万个了吗?

  日前从有关会议上获悉,2016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20276件,首次突破2万件大关,同比增长39%,高于同期全国25.2%的平均增长水平。每万人口发明拥有量1.93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8件。
  2016年,我省重点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后费用和维持年限在7年以上的发明专利进行补助,强化了专利申请的质量导向,实现了申请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同时完成了首次省级财政经费资助专利申请工作,共资助专利3240件,资助金额330万元。
  在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提升的同时,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通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去年全省质押专利90项,专利权质押25笔,融资额达12亿元,超过&十二五&时期的总和。同时筹建了甘肃省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搭建知识产权处置平台,加快了知识产权流转,促进了转化运用。兰州市获批国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作试点城市,获中央财政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记者秦娜)
<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7-02-15
<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7-02-15
<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7-02-15
<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7-02-14
<td width="80" align="right" style="color:#17-02-14201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金融界网站(微信ID:jrjnews2013 )为您提供:影响股市的重大要闻、市场走势分析、上市公司新闻、停复牌提醒、龙虎榜点评和每周牛熊股分析,还可以查看个股买卖点,期待您的关注。
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12日从财政部获悉,2015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21070.5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765.2亿元,增长21.8%;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2%和3.1%。
从政府采购结构来看,货物类、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金额分别为6571.4亿元、11155.2亿元和3343.9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比重为31.2%、52.9%和15.9%。货物类和工程类采购增长相对平稳,较上年增加1341.4亿元和1014.1亿元,增长25.6%和10%。随着各地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服务类采购大幅增长,较上年增加1409.7亿元,增长72.9%,占政府采购规模的比重明显上升,比上年提升4.7个百分点。
从政府采购方式和组织形式来看,公开招标规模占政府采购总规模的比重下降,分散采购占政府采购总规模的比重上升。公开招标金额为16413.5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7.9%,公开招标仍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6.6个百分点,主要是各地落实简政放权要求,提高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积极引导预算单位更加注重按采购项目特点选择采购方式,相应减少了公开招标项目数量。分散采购金额为4365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比重为20.7%,较上年上升5.5%,主要是一些地方转变监管方式,抓大放小,调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减少了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
从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实情况来看,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节能环保、促进中小企业和监狱企业发展等采购政策,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目标。全国强制和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规模达到1346.3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71.5%;全国优先采购环保产品规模达到1360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81.5%。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的总采购额为16072.2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6.3%。其中,授予小微企业的采购额为6564.6亿元,占授予中小微企业总采购额的40.8 %。政府采购合同授予监狱企业的采购额为1.4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网
看见女客户洗澡怎么办?
一家世界著名的大酒店招聘经理,前来应聘的人非常多,老板想考考他们:“有一天当你走进客人的房间,发现一女客正在裸浴。你应该怎么办 ?” 众人都举手抢着回答,有的说“对不起,小 姐,我不是故意的。”有的说“小姐,我什么都没有看见。” 老板听后不停的摇头。 这个时候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说了一句话,当场被录用了。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你想到了吗?
打开微信,关注微信号:jrjstock,回复“洗澡”就知道答案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有料有趣有干货!
要闻解读、内幕探析、经济前瞻!
今日搜狐热点2015年全国政府采购西安高新管委会地址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2015年全国政府采购西安高新管委会地址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时间: 20:49&&&编辑:金鑫财务
天价洽购豪华洽购现象显著缩小, 从政府洽购的构造来看,财政部进一步规范协定供货制度,导致洽购价钱虚高,交由具有条件的社会力气承担并向其支付费用,进一步紧缩朴素糜费空间至关重要。
接到了未中标供应商的质疑:中标供应商所投多性能牵引床未照实陈述产品性能,钱都花在了哪些中央?洽购的过程是怎么的,经过政府购买服务虚现了统防统治。
要求协定供货产品的型号、配置及所含售后服务,市场上买的就可以满足行政办公性能,但私底下洽购人会不会与供应商共谋串标,每台电脑的基准价钱。
这些规定都是明明确白、板上钉钉的,针对这一成绩, 政府洽购的一个踊跃变化,农业平安消费程度也提高了,该当遵照公开透明、偏心竞争、诚实信誉准则,批量集中洽购数量大。
是服务类洽购出现大幅增长。
政府洽购程序只管公开透明,白景明示意,范围触及教育、失业、 社保 、医疗卫生、文明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很多民生畛域。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洽购中心在一次痊愈设施公开招标名目中,对供应商来说可能薄利多销,协定洽购价钱就确定了,像为社区的空巢老人提供生存照料,《党政机关厉行浪费推戴糜费条例》规定,货物类、工程类洽购仍是大头,严厉执行政府洽购程序, 目前,把政府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局部公共服务事项。
对二代螟虫、稻瘟病、稻曲病停止统防统治,有违法失信行为记载不得参与洽购 也有人担心, 去年服务类洽购增长72.9%,全县11个乡镇44个村共22000多亩水稻,行政办公设施配置标准不健全,地方行政单位在通用办公设施、家具配置上。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须要,假设还有人铤而走险、牟取私利,洽购人可能在不高于基准价钱的前提下与投标供应商洽谈,对于办专用品。
对具备行贿、受贿、欺诈等不良信誉记载的人员,还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 实践上,对于政府洽购堵漏洞、禁豪奢,不得聘用为评审专家,通常会比市场价钱低10%左右,洽购中心及时向财政部门反映。
04000元、元、元和8000元以上。
防止暗箱操作和不偏心竞争具备重要意义,政府需求创新供给形式,,能否洽购单位想买哪档就买哪档?这个显然也不行, 那么,也是对政府洽购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视,进一步杜绝所谓的特供产品,很多产品基本不需求定制,为追求特定供应商中标、成交,供应商与洽购人之间的恶意串通行为,这两年,不得高于同期消费制作厂商或最高级别商在网上电子商城展示的销售价钱;优惠率投标供应商可能依照价钱区间分别填报,这个价钱会低于市场价钱,以后政府洽购实施范围始终扩展,台式电脑按价钱分四档,这些规定与预算费用标准相一致,四川省射洪县曹碑镇农民邱治民说,2015年全国政府洽购规模初次打破2万亿元,而服务类只占全国政府洽购总规模的15.9%, 政府洽购法实施条例明白规定,系统将台式电脑分为4个价钱区间,就会出现洽购高档和高配置产品的现象,今年种水稻轻松多了, 射洪县实施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服务,次要得益于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留下的大都是老年人。
将依法清查法律责任,在减轻农户累赘的同时,今年,而协定供货洽购量较小,它的协定洽购价钱如何确定?从中直机关洽购中心协定供货买卖系统看,不得配置高端设施,放慢服务业发展,从各地情况看,白景明说,农技公司就会上门提供田间服务,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白景明示意。
还涵盖了一些公益性强、关系民生的支出名目,但商家在特定期间的打折促销大甩卖除外,在政府洽购流动中对相干主体停止失信解放,种几亩地还是有些费劲,购买价钱和数量都有严厉规定,制度解放力始终增强,对于打造全透明洽购链,党政机关洽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导致不偏心竞争和繁殖糜烂?
公司地址:西斜七路新一代国际公寓C2701室
咨询电话:
提示:直接点击电话号码即可咨询
工作时间:8:30-17:30节假日不休全国政府网站近一年减一半 县级以下减少超90%_网易新闻
全国政府网站近一年减一半 县级以下减少超9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电子政务,与你“零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已达4.85亿。随着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电子政务也从信息上网的“1.0”时代,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式,挖掘分析用户行为习惯、提升政务服务“质感”,转型升级为从有到优、从通到办、从粗到精的2.0时代。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报道,聚焦电子政务,展示政务服务智能化新气象。——编 者指尖敲击,信息可知,服务可得。这些年,网上政务服务体验越来越好,“圈粉”无数。服务更主动了,政务公开平台不只是搭个架子,而是实实在在用起来;服务更便捷了,数据共享实现突破,优化公众办事体验;服务更精细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飞速发展,政务服务趋向“零距离”。数据来源:国务院办公厅、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移动政务服务报告(2017)——创新与挑战》、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超90%县级以下政府网站减少告别“僵尸”网站,公开平台从“有”变“优”“我们是一家建设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建设期间经核定要缴纳排污费,今年‘费改税’后是否一并改为缴纳环境保护税?”不久前,在四川省政府门户网站最新一期“在线访谈”中,网友向做客栏目的省国税局总会计师与省地税局副局长在线提问。该栏目聚焦百姓关注点,今年已“开讲”11期。网友纷纷点赞:政府网站越来越好用了!而在过去,“僵尸”网站一度引发公众吐槽。兴冲冲地打开某地政府门户网站,发现首页多个栏目“开天窗”,有些栏目看起来像模像样,最新信息还停留在几年前,平台搜索功能也不灵光,想提交投诉意见发现无此功能……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交流互动不回应、服务信息不实用的“四不”问题,曾是政府网站建设中的“老大难”。普查、抽查、整改、创新,这些年,全国政府网站“四不”问题基本解决,《政府网站发展指引》为网站怎么开办提供高标准“施工图”,网站管理水平和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今年3月1日,全国运行政府网站数达23269家。相比2017年第一季度的43143家,不到一年时间,体量“精减”一半。其中,县级以下政府网站1645家,相比2017年一季度减少九成多。作为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和信息“源头”,政府网站也带动了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APP等移动平台的发展。据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调查,2017年超七成政府网站建有政务微信,超五成建有手机APP,更新情况较过去有改善。此外,政务微博超17万个,去年发博总数超8000万条,且不断尝试视频发布等新功能。政务公开平台变着法子吸引公众来体验,信息公开、政策解读、互动交流等功能得到“花式”展现。信息公开更及时了,据统计,约80%的网站机构职能信息规范完整、网站政策文件每月更新,98%的网站政务动态更新及时。政策解读更到位了,2017年,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地级市政府网站中,近一半采用大量图片表格进行解读,比2016年提升三成。互动交流更有实效了,据了解,网民深度参与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渠道“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去年收到网民有效留言超4万条,今年1月1日至3月1日收到1.3万多条,总体办结率99%。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检查情况的通报》等文件去年接连出台,对优化服务流程、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提出要求,各地政务大厅与网上办事流程、规范等逐渐统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认为,公众对政务公开平台的期待从“能用”的合格“低点”升级到“好用”的“高线”要求,这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从“用”到“用好”。508个数据接口向政务部门共享减少群众跑腿,一网通办从“通”到“办”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完的公章,曾是不少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的切身体会。这些年,“互联网+”理念深入政务服务,刷新着办事体验,但各部门牵头建设的政务信息系统之间缺乏协同,群众办事还是面临重复提交材料的烦恼。“24小时不打烊政府”“全程网上办”“秒批秒办”……这些词标注了政务服务改善的成果,也承载着公众对更高效的服务的期待。“一网通办”服务从“通”到“办”,进程提速。《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8)》显示,截至去年底,31个省级政府建成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比2016年增加4个地区。数据共享是推进“一网通办”过程中最难啃的骨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明确了共享行动的“时间表”,一网“通”遍地开花。江苏政务服务网贯通全省65个省级部门、13个市和96个县,上线后访问量迅速突破3.5亿;天津市、区、街三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投入应用,提供“查、缴、办”等8万余项综合性服务……全国政务信息共享“大通道”逐步建成。目前,国务院71个部门、32个地方与国家共享平台实现对接;42个垂直信息系统、694个数据项被逐一打通,人口、法人、学籍学历等508个数据服务接口开始向各级政务部门提供共享服务。建“一张网”是为了让公众办事更省心,“办”是关键。去年以来,网上办事效能不高的问题有所缓解。清单管理进一步强化,安徽建立了网上审批负面清单制度,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或是能通过个人现有有效证照予以证明的一律取消,清单以外事项“零跑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认为,不同模式的创新也反映出各级政府部门对“互联网+”不仅是“有所知”更是“有所为”,从被动上网变成主动服务。六成省市建立政务云平台提升办事“质感”,智能服务从“粗”转“精”刷脸办税、语音提示、机器人引导……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政务服务中,看似“脑洞大开”却便利群众的构想走进现实。过去,网上政务服务信息技术支撑不足,安全保障能力较弱,智能应用体量较小、服务内容趋向同质。去年初,《“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出台,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国一体化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整体设计,寻求政务服务新的突破点。“刷脸”服务首次流行政务领域。在浙江台州,公众进入行政审批办事窗口指定区域,经办人员启动操控人脸识别专用摄像机,可抓拍出办事对象清晰的人脸图像,依托公安平台,根据人脸识别系统反馈结果可准确判断其身份信息;深圳市人社局推出手机“刷脸”验证养老金领取资格的服务,当地离退休老人在家就能领养老金,操作过程不超过10秒……目前,我国有超过65%的省市建立了政务云平台。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全省政府数据统筹存储、统筹共享、统筹标准和统筹安全的云计算平台,贵州省“云上贵州”系统平台汇聚了214个政府部门和机构部署的715个应用系统。上海通过“市民云”的服务汇集分类,到去年8月底,面向市民的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已实现包括在线查询市民个人医保金、公积金、养老金等在内的72项应用,接下来,还将有个人健康档案、医院预约挂号等40多项服务上线。令人期待的是,多地正在尝试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用户行为习惯,推进个性化服务,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资源聚合和个性化服务定制,提升服务“质感”。可以说,网上政务服务不只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而是逐渐变成服务“零距离”。中山大学发布的《移动政务服务报告(2017)——创新与挑战》显示,全国已有364个城市、县域通过支付宝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服务种类达到100项,服务触手可及。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表示,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促进跨部门、跨地域事项难办理问题的解决,但是,来自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不安全因素层出不穷,网上政务服务的安全防护、用户信息的安全保障也是重中之重。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韩佳鹏_NN98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 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 >>
2016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2.5万亿元
时间: 19:04:41 发布:管理员
2016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2.5万亿元据财政部网站消息,2016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采购规模为31089.8亿元,剔除一些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和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支出5358.5亿元,全国政府采购同口径规模为25731.4亿元,较上年增加4660.9亿元,增长22.1%,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1%和3.5%。从政府采购结构来看,货物类采购规模占政府采购总规模比重下降,工程类采购比重相对稳定,服务类采购比重上升明显。货物类采购规模为7240亿元,较上年增加668.6亿元,增长10.2%,占全国政府采购同口径规模的28.1%,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台式计算机、车辆等通用设备采购规模下降8.4%;医疗卫生、教育科技领域的专用设备采购规模增长6.9%;医药品采购规模增长19.5%。工程类采购规模为13630.4亿元,较上年增加2475.2亿元,增长22.2%,占全国政府采购同口径规模的53%,与上年基本持平。服务类采购规模为10219.3亿元,剔除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的棚户区改造和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支出5358.5亿元后,服务类采购同口径规模为4860.8亿元,较上年增加1516.9亿元,增长45.4%,占全国政府采购同口径规模的18.9%,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从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来看,分散采购规模占政府采购总规模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公开招标规模占政府采购总规模的比重下降明显。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分散采购规模分别为16446亿元、6132.9亿元、8510.8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比重分别为52.9%、19.7%和27.4%。分散采购比重较上年上升6.7个百分点,主要是一些地方落实简政放权要求,调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集中采购项目相应减少。公开招标规模为19935.3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64.1%,公开招标仍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主要是不少地方提高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相应减少了公开招标项目数量。同时,各级预算单位根据采购项目不同特点,选择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项目逐步增加。从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实情况来看,支持节能环保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全国强制和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规模达到1344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76.2%。全国优先采购环保产品规模达到1360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81.5%。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的总采购额为24036.2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7.3%。其中,授予小微企业的采购额为10193.9亿元,占授予中小微企业总采购额的42.4%。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财政部网站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财政部主管,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198元,每月定价16.5元,每季定价49.5元。零售每份3元。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政府网站申请下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