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走势的形成(走势缠中说禅中枢级别图解/级别的

[转载]【引用】3k之八:中枢与3k党
中枢运动,显然是人多的地方,噪杂,混乱,各种声音交织,每次看到属于自己操作级别的中枢来临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处在一个杂乱不堪的菜市场,每次都不由自主的想起小时候,妈妈对我说的话,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先生,显然不是个乖孩子,喜欢在这杂乱的充斥各类情绪斗争的菜市场游玩耍闹,显然的,这“中枢菜市场”的运动方式的理解,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增强在丛林生态里更好生存的体质。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义(见17课):
①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②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
换言之,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这里有一个递归的问题,就是这次级别不能无限下去(乐川注:级别不是无限可分),就像有些半吊子哲学胡诌什么“一分为二”,而“分”不是无限的,按照量子力学,物质之分是有极限的,同样,级别之次也不可能无限。
在实际之中,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不能用“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定义,而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乐川注:请非常注意这句话!)
一般来说,对实际操作,都把这最低的不可分解级别设定为1分钟或5分钟K线,当然,也可以设定为1秒钟K线,但这都没有太大区别(乐川注:详细见先生关于a0的表述)。
有了上面的定义,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级别的走势中找到“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有了该中枢,就可以给“盘整”、“趋势”给出一个最精确的定义。……”
这个定义,构成了先生理论中最实际也是最重要的视角。但是可惜的,这个理论性的定义,如何更好的应用在实际走势中,连先生自己也说,该定义实际操作性不强,所以,后来设置了分形、笔、线段三个工具,以此来更好、更方便的迭代和分类出各个级别的中枢。(见本文后附件)
&&&&&&以上是关于中枢的最基础的定义摘录和表述。
那么,如果坚持以3K以最小级别的中枢对走势进行分类和分段呢?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是可以的。只是,对经验和直觉要求比较高,同时,对中枢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3种变化的定义理解比较深,方能应用自如。关于如何应用3K对走势进行分类,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就来说说,如果应用了3K这个a0之后,产生的中枢的理解分类。
上图是cu的周线图,显然的,按照3K来划分定义的话,w1~w2,是一个日线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那么,m2w0~m3w3就形成了一个周线级别的走势类型。理由如下:
日线级别的上涨(w0~w1)+日线级别的盘整(w1~w2)+日线级别的上涨(w2~w3)=3个日线级别的走势类型,构成了一个周线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
那么, “级别的走势类型,都是由其所拥有的中枢的级别来决定的”,按照这句话来理解m2w0~m3w3的话,它的周线本级别中枢应该是w1~w2啊,但是如果你翻到cu走势的日线图的话,会发现,w1~w2仅仅只拥有一个日线中枢啊,也就是说,w1~w2仅仅只是一个日线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为什么能够被认为是一个周线级别的中枢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先生的《教你炒股票29:转折的力度与级别( 15:08:08)》有过详细说明。
1:通过次级别乃至次次级别的走势类型的数量来说明,下跌+盘整,为什么盘整的级别大于下跌的级别。
2:通过反证走势的延伸或者中枢的扩展来说明,下跌+盘整,为什么盘整的级别大于下跌的级别。
这2种理由对于我来说,都不够直观。于是,我干脆自己提出了一个自己制定的走势原理,帮助自己理解:走势的级别,是由其逆向走势的级别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段走势,如果其拥有的逆向走势是次级别走势类型的话,那么,该走势就是一个本级别走势类型,以此类推。当然,这是我个人为了学习及实际操作的快捷而设定的。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小级别操作中,成平台型的盘整走势类型和中枢,如果划分的很仔细的话,会导致读盘的减速,也容易导致操作理解上的困难。当然,你也可以完全不赞同我的提法和说法。这仅仅是我个人的心得。仅此而已。鄙人从来没有想过什么1/5,或者有过领先网络各位大神之类的念头。
如果按照此匪式原理,运用3K看图,就快捷清晰多了(当然,前提是要遵守先生的走势分解组合率)。比如上图,w0~w1,其拥有的次级别中枢有5个,该5个中枢,如果运用想象力在周线图上去辨认的话,其实质都是一个个次次级别的走势类型。运用土匪走势原理来看图的话,就会飞速辨认出,拥有该5个中枢的w0~w1为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
同理可得,m2w0~m3w3就形成了一个周线级别的走势类型。w3~x就是一个周线级别的走势类型,因为w4~w5是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
如果把拥有3k重叠的走势定义为次级别走势类型的话,那么,只拥有1K逆向的走势,就是次次级别走势类型。如此,就完美解决了走势读盘上,对于中枢的变化、级别的确定、走势的力度、走势类型的背驰等等诸多问题,也解决了在读盘中,快速的理解盘整的级别为什么一定大于趋势的级别这样一个理解。这个原理的强大性,还有很多的层次去理解,这里就先不说了。
不过要注意,运用该原理的前提,必须是符合先生的分解组合率的情况下,进行读盘和操作的。
附件1:大盘解说(
08:26:20,星期五)
刚才扫描了一下回帖,很多网友的答案都是对的,站在线段角度,那两图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乐川注:见昨天的手绘图),但如果里面的每一划不是笔而是线段,那么这两图就是没区别的。
这是为了说明,笔、线段,和中枢、走势类型是有区别的。
笔、线段是为了在实际操作中构成最小级别的中枢,在笔和线段中,连中枢都谈不上,只能用类似中枢以及相应的背驰力度方法去确认笔与线段的结束,但这只是类似,并不是说笔与线段里就真有什么中枢与背驰。
严格意义上说,把线段当成最小级别走势类型的次级别是不对的,当然,在不严格的意义上,可以类似地这样认为,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两个图就区分出两者的区别来了(乐川注:见摘录:大盘解说( 15:29:28,星期四)
请注意中枢的递归定义的存在性意义,与分型、笔、线段的操作性意义的区别。当然,如果我们能找到交易中每一分笔(注意,不是上面说的笔,而是实际交易中的每一分笔)的成交,然后按照递归定义,就可以构造出整个走势类型与中枢的级别序列来,但这没实际操作意义,只是理论上的。
而分型、笔、线段,并没有违反中枢的递归意义,只是用一种方法来确认具有操作意义的最小级别中枢与走势类型,其后的一切,依然按照递归的定义来。如果对数学有点了解的就知道,两者在递归的形式上是一样的,都是an=f(an-1),唯一不同的就是预先给出的a0,纯理论上的,这a0就是从每一分笔的成交开始的,但这没有实际可操作性,所以,就要用分型、笔、线段来确认这个a0。而站在递归的程序上,这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其实,这些都是最简单的数学,除了孔男人类的,全宇宙的人都应该明白。
还有,本ID画图只是随手画,但市场的图是合力的结果,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手画的,要真把握本ID的理论,不预测、只看当下走势,这是必须首要记住的。
听说黄油蟹当季节了,可惜没有菊花酒可以对影成三人。先下,明后两天有时间再见。
附件2:节选---教你炒股票84:本ID理论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ID关於中枢等的定义,其实一直没有改变过,因为中枢定义的关键,在於定义的递归性。
一般的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
1、f1(a0)=a1;
2、f2(an)=an+1;
关於第2条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而关於第1条,其实,可以随意设置任何的,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而且,任何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有什么递归性的(乐川注:f1是一个初始条件,当走势满足1条件的时候,就按照1条件函数关系运行计算,当任何非满足1条件的走势,就全部按照2条件运行计算。同时,1条件与2条件不是等价关系,而根据这2个函数规则,唯一破坏走势的因素就是缺口,或者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破坏。而缺口的关系,在先生后续的讲解中,都特别的讲到了),也就是,一和二之间的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
有些人一直还搞不清楚中枢,就是一直都搞不清楚这点。例如,可以用分型、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走势类型,也就是第1条中的a1,而在第2条中,也就是最低级别以上,可以用另一套规则去定义,也就是有着和f1完全不同的f2。这个问题其实太简单了,有点数学常识都不会有疑问,所以这问题,以后就不再说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怎样在两块同样大的正方形桌布上各剪一刀,使它们能拼成更大的正方形桌布?
问题描述:
怎样在两块同样大的正方形桌布上各剪一刀,使它们能拼成更大的正方形桌布?
问题解答:
延对角线剪开2半,2个正方形4瓣,直角顶点对起来,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能否拉动下面的物块,关键看水平力F是否大于地面对下面物块的摩擦力.由题目条件知 地面对下面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 f =u*(M+2M)g ,显然 F < f ,不能拉动.因此,两个物块必然都是静止的,不会向右运动.注:判断是否能拉动时,可将两个物块作为整体分析. 再问: 地面光滑好吗 再答: 不好意思,刚才没看清。现在修
“咳咳XXs”:您好.把二个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分成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直角三角形,二个大直角三角形再对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说对吗,祝好,再见,
选B 三角形三条边,每一条边跟与其全等的三角形相对应的边都可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故可组成3个.
看这样行不行,中间小正方形边长是7
将两条斜边对起来.将两条长直角边对起来.将两条短直角边对起来.能拼三个. 再问: 哈哈 答案是四个 我写三个错了
1、长=12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表面积=2×(12×4+12×5+4×5)=256平方分米2、长=6分米,宽=8分米,高=5分米表面积=2×(6×8+6×5+8×5)=236平方分米3、长=6分米,宽=4分米,高=10分米表面积=2×(6×4+6×10+4×10)=248平方分米
12.56÷4×(5×3),=3.14×15,=47.1(立方分米),答:拼成的大圆柱的体积是47.1立方分米.
延伸超过9段,就是更大级别中枢.扩展和延伸是两个概念,扩展,需要两个有独立区间的中枢,两个中枢的震荡有重叠.再仔细看定理一,有个前提,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那么,这一句,就排除了9段重叠直接升级中枢级别的情况,那么,这句话之后的那些描述,就符合逻辑了.
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cm,那么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0×10×6=600㎝²体积是5×5×5×8=1000立方厘米 再问: 把一根长2m的长方体木料垂直于长锯成两段以后,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这跟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再答: 20÷2=10㎝&#178
用8个、27个、64个小正方体可分别拼成一个比较大的正方体,你认为用多少小正方体拼成更大的?发现什么规律用125个小正方体可以可分别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我发现了要别拼成一个比较大的正方体需要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为2³,3³,4³……是一个正整数的立方,并且正整数大于等于2不懂请追问、
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再沿三角形的中线对折,然后把直角的顶角压下来到底边上,把这个折痕(也就是最后直角三角形的中位线)剪开就行了
3个小圆柱拼成大圆柱时底面被遮住了4个表面积减少的就是这4个底面的面积大圆柱的底面积=18.84÷4=4.71(平方厘米)拼成的大圆柱的体积=4.71×6×3=84.78(立方厘米) 再问: 知道了谢谢
把两块1米的桌布都沿一条对角线剪开,那么就有4块顶角为90°,腰为1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桌布了分别把顶角对准桌子的中心,底边和桌子的边平行铺上就可以了 把两块桌布均延对角线减开.得到4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把4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放一起,把直角边两两缝合好,就是一块边上1.414米的桌布了. 再问: 有图片没 QQ
把其中一块沿对角线剪成四块直角三角形,再把三角形的斜边(长一点的)和正方形的边拼在一起,就OK了 拼成打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来小正方形面积的两倍
重叠加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重叠部份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一定是8,宽是24/8=3厘米,重叠了3厘米,拼成了一个长8*2-3=13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13)*2=42厘米
用棱长1cm的小正方形木块拼成一个比它大的正方体,至少要用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8 )块,拼成的大正方体棱长是( 2 )cm.
别折腾了.不小心做成定时炸弹了. 淘宝有三洋的4600mah 电池.
可以有两种拼法,较长的直角边拼在一起.就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度数比是1:1:1.较短的直角边拼在一起,三个角是30°,30°,120°,比是1:1:4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you have been blocked我现在对中枢级别有三个理解:1)根据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中枢产生的波
问题描述:
我现在对中枢级别有三个理解:1)根据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重叠,也就是说连续两个中枢就可能产生更大级别中枢 2)“中枢延续9段产生高级别中枢”这个概念我始终没明白,顺便问一下(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了) 3) 本级别3个趋势(或盘整)上--下--上,在高级别看来是3个重叠线段,那么不就产生了一个高级别中枢?但是3个本级别趋势(或盘整)里可能有N多中枢呀,和1)相比规模可是大太多了.而且按这个逻辑想,1)就不对呀,因为2个本级别中枢肯定形不成高级别3条重叠线段.不知道这3种理解哪种正确?第二种顺便帮我讲明一下,或者指出出处,有劳了 -----------------------这个问题我也有相同的疑问,能否麻烦你教教我,
问题解答:
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就不一样,我也不一定是对的!所以上次是发消息!冈才看了下,当时没保存,明天写给你吧!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如同恒星,和围绕该恒星转动的行星构成一个恒星系统.而两个同级别恒星系统要构成一个更大级别的系统,首先必然要至少是其中的外围行星之间发生关系,这就是定理二说的东西.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缠中说禅走势
给你个简单的方法去理解中枢以及走势的递归30分钟图,假设1根K线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中枢,那么:3根K线的重合,就是1分钟级别中枢,9根以及9根以上,又不构成标准的三笔的,就是5分钟中枢.好了,拿这个去1分钟以及5分钟中枢,去递归走势试试.比如,定义了5分钟中枢,就找到了5分钟走势类型,3个5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合,自然就是
单独考察类中枢,里面没有标准中枢,因而不算完成走势.但结合到具体走势之内有时是可以当成一个完成的走势类型的,这不矛盾.同级别分解时最弱的走势就是以3段式的类中枢形态完成的,比如以反弹为例,三段式过后就结束,之后的向下第4段就可以当成中枢的完成段,可以把这个形态看成是a+A+b走势类型中b不出现的情况.相当于把第4段割裂
1、假设当前是一个包含2个1分钟中枢的趋势上涨,两中枢之间有连接段,如果连接段的级别等于1分钟级别的话,这个趋势上涨就变成包含3个1分钟中枢的走势了,这与一开始的假设,包含2个1分钟中枢的趋势上涨矛盾了.所以连接段的级别必须小于中枢级别.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级别就是这样一个演化的过程.根据课文定义,最小级别是由
有&这方面总结的很多1买&趋势转折点2买&第一次回落不创新低3买&回落不进前中枢1卖&顶背驰2卖&不创新高3卖&回抽不碰上中枢 再问: 嗯,谢谢你。我该去哪里找这方的总结?我的QQ是,你可以留下QQ号吗?以后我可以和你学习。嗯总有很多
首先你能分清楚扩展和扩张么?扩张是两个同向中枢波动有重叠,代表走势比较犹豫,而扩展都是在趋势背驰末端,前面都是有第三类买卖点的,通过借用前面最后一个中枢来实现扩展把级别升级,一般之后会延续原趋势方向发展,属于主动示弱,为了后面的更黄更暴力. 再问: 比如说一只股票前期上涨一波后,现在下跌幅度很大,并且跌倒前期上升中的一
只有一个中枢就是盘背!图中红框是中枢!&不明白你想问什么,中枢趋势?中枢是中枢,趋势是趋势,一个趋势完成肯定有至少2个本级别中枢&&那他的具体中枢趋势是怎么画出来的啊,用缠师的公私,我有点不懂谢谢&不明白你想问什么,是问中枢的形成,13.37左右的高点开始,下上下,就是中枢啊!区
是的,向上的话,就是前低后高,而两个中枢是这个向上走势的一部分,整个走势还包含了连接这两个中枢的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后面的课文还会说到,这两个中枢的波动区间是没有重叠的. 再问: 举个例子:例如,一只股票,上午在1-1.1元之间波动,下午在1.2-1.3元之间波动,而下午其中有一刹那跌到1-1.1元之间,然后又回到1
这个是指.2个中枢,因为有交集的价格区间,站在高一级别图上看,就形了一个中枢(这个中枢当然比这2个枢中的任何一个都大),这个中枢是由这2个中枢组成的,也就2个小中枢合并成了一个大中枢,这只是我的表述,严谨的应该以缠师的原文为准,你这个图哪里截的,不是很准确,最好看缠师原图
也就是上下上就形成了最简单的中枢,自己看下吧,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html?oldq=1 再问: 看来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哈,优酷上有个 缠论 的视频,你看过吗?不知道那个讲得正确不?
画个给你看,也是课文17课中的一个图.
延伸超过9段,就是更大级别中枢.扩展和延伸是两个概念,扩展,需要两个有独立区间的中枢,两个中枢的震荡有重叠.再仔细看定理一,有个前提,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那么,这一句,就排除了9段重叠直接升级中枢级别的情况,那么,这句话之后的那些描述,就符合逻辑了.
此(次级别)级别的在k线图中怎么看,假设你目前看的是日K线图,你可以把30分钟的k线图看做是该日线级别的次级别.同理依次递推下去. 再问: 这个就是我迷惑的地方,难道要寻找日线级别的中枢,还要先打开30分钟的k线,找到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部分,然后这个才能确认为日线级别的中枢?那这三个重叠的部分恰好不在同一个整天里怎么
缠论用中枢描述走势,中枢的运动,形成走势.这是缠论的最重要的概念了,不掌握这一概念,无法领会整个形态分析体系.原文:“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概念: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在教课中,缠师特别指出,构成中枢的最低级别为应为线段,而不能是笔.并规定,构成中枢的区间为前三
如果你每笔划分的都正确,那么这两个中枢都是正确的.假设每笔是30分钟的走势类型,则两个中枢都是日线中枢.很明显,这个两个中枢的连接部分,只有一笔,这一笔是30分钟的走势类型.在这里,你理解其股价处于下跌趋势有两个错误.第一是,这两个中枢有重叠,所以一定会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第二是,即使产生下一个中枢,你也不能简单的判断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数学表达式: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ax(a2,b2,c2),min(a1,b1,c1)].解释起来太复杂了 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再问: 可以截一张比较易懂的图给我看看嘛 还有中枢有什么作用? 再答: 这个东西没有捷径的 你从头看起吧 不然你听
“上”“下”“上”三段走势类型即一个简单的“N”型是中枢,之后围绕这个中枢会有各种演变类型.a+A+b+B+c 中 “a”“b”“c” 即所谓的 “围绕中枢的波动” 都是次级别的.
这是不对的.因为中枢和中枢之间必须有次级别或次级别以下的走势连接才行.你这样分析法不但中间没有次级别或次级别以下的连接,而且共用了一线段.所以你可以把AB,BC,CD看成一个中枢,或把CD,DE,EF看成一个中枢,不能看成是两个中枢的连接.再可以看看,三个次级别走势才能组成一个中枢,而二个中枢就最少要六个次级别走势了,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you have been block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势中枢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