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高考的社会考生怎么办理生源地信用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

主办: 萍乡市人民政府  承办: 萍乡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萍乡市信息中心
运行管理: 萍乡市政府网站服务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  赣ICP备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
萍乡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2018年我国各地高考加分政策及优先录取政策汇总
2018年我国各地高考加分政策及优先录取政策汇总
【政策解读】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针对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
近日,部分省教育考试院分别公布了2018年高考加分政策及优先录取政策,其中广西、福建等省份取消了部分加分项目。现整理如下,提醒各位符合条件的考生和家长关注加分政策,做好申请准备。
【一】安徽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民委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体育局 安徽省科协《关于印发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办〔2015〕22号)和教育部高招优先录取有关规定,2018年安徽省高考政策加分及优先录取项目如下:
(一)高考政策加分项目及分值
1、全国性加分项目4项。即烈士子女(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20分)。
2、地方性加分项目2项。即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5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我省享受高考政策加分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名单详见《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5分)。
3、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在高中阶段办理休学手续后复学的应届考生,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取得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各加分项目具体要求详见《安徽省调整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
(二)优先录取项目
按照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优先录取范围如下: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该优先录取项目以户籍中的&民族&信息为准,考生个人无须申报。
教育部2018年优先录取项目如有变化,将以教育部正式公布的项目为准。
请符合我省高考政策加分、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于日前,携带相关申报材料到报名点申报,逾期不予受理。具体详见《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皖招考〔2017〕38号)。
我省将对申请高考政策加分、优先录取的考生进行材料审核并进行公示。对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的资格,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
【二】广西
从广西招生考试院获悉,2018年广西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将于10月下旬启动。广西将首次由考生自行网上报名,全面实现网上缴费,进一步明确高职对口和高职单招的报名条件,加分上也不再有体优加分和竞赛加分项目。
2018年高考报名有多项调整,高三学生和家长千万留意!
所有类型考生统一报名截止时间(网上)
按照规定,所有参加普通高考全国统考和其他分类考试招生的考生都必须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其他分类考试招生是指本科对口中职自主招生,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保送生,特殊教育(残障生)等招考形式。
11月15日17:30前截止报名
广西2018年普通高考报名从2017年10月下旬开始,网上预报名截止时间统一为日17∶30,各报名站现场确认考生报名资格截止时间为今年11月16日17∶30。逾期不再办理高考报名手续。
各设区市招生考试院(招生办)会根据本地情况,向考生公布具体接受报名的时间,考生可向当地招生办咨询具体的报名时间段。
考生自行网上报名并缴费
今年广西将全面实现网上缴费。申请参加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所有考生,均须在报名截止时间前,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http://www.gxeea.cn)的&2018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预报名,首次登录的用户名为考生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号码,密码为身份证最后四位。填报信息后,考生进行网上缴费,提示&缴费成功,等待审核&即完成网上预报名。完成网上预报名的考生须在报名地市、县招生办公室(考试院)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相应报名站进行现场确认。
特别提醒考生,所有考试科目包括统考、体育高考、艺术统考、外语口试、退役士兵专升本等均在预报名时(即今年11月15日17:30之前)一并进行网上缴费,未网上缴费的考生不能参加现场确认、报名无效。
须注意的是,同一考生同一年度只能选择一个省(市、区)的一个报名站参加普通高考报名,不允许多站报名。
进一步明确高职对口招生报名条件
过去,由于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报名条件没有明确写在文件中,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咨询。今年我区进一步明确了高职对口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区外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区外2年级在校生,不能报名参加我区2018年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考生在报名登记表的&中职考生类型&中须明确勾选是区内中职还是区外中职。
明确了户口未迁入我区的外来人员报考高职单招的条件,即只要具有我区常住户口的考生都可以报考,外国侨民和户口未迁入我区的外来人员如符合普通高考统考报考条件,均可报考高职单招。
考生均须采集指纹和个人信息
所有报名参加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考生,必须在报名期间到各高考报名站,采集有效居民身份证芯片所含信息和指纹信息。对于尚未办理身份证或身份证无法正常读取的考生,须由报名点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考生网上报名时录入的信息进行核对。同时,考生应立即到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或更换有效居民身份证,并于日前将新办理的有效居民身份证交报名点采集信息。
考生主要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码)原则上以有效居民身份证导出的信息为准,如实际信息与身份证上的信息不一致的,考生应出具公安部门的证明,由设区市招生考试院(招生办)确定后手工更改。
须特别注意的是,考生高考报名结束后,广西招生考试院将建立考生电子档案库并上报教育部,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考生电子档案库一经上报,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广西招生考试院不再有对信息进行更改的权限,所以如考生在高考报名后大学入学报到前以个人理由更名、更改民族或更改出生日期(变更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后,要求修改高考电子档案中相关信息的,广西招生考试院将不予以受理。由此可能造成的考生考试、录取和无法进行学籍电子注册等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取消体优加分和竞赛加分项目
按照教育部和我区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方案规定,从日起取消体优加分和竞赛加分项目,作为过渡,允许在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相应证书或奖项的应届考生保留加分资格,故从2018年起不再有体优加分和竞赛加分。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虽然取消了体优加分和竞赛加分项目,不过下面这些人还可以加分:
●全国性加分项目中,除了考生熟悉的民族加分外,还有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分;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分。
●在地方性加分项目中,还有山区、边境县(含享受边境县待遇的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独生子女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两类加分项目。
按照有关规定,需要申请加分照顾的考生,必须在完成报名现场确认后,领取相应的考生登记表,向户口所在地市、县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后,考生须在日前将证明材料提交各高考报名站。如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视为自动放弃加分照顾资格,逾期不再办理。
考生应注意,今年户籍地为农村的界定按照《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17位码)》执行。广西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申请加分前须了解清楚户籍要求,并对照自身情况和资格条件,提前备齐相关证明材料。
2018年高考增加体育专项考试
2016年8月,广西已对外公布了《广西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科目调整方案》,从2018年起,我区体育高考考试科目由身体素质和体育专项两部分组成,其中体育专项考试又细分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体操、武术、游泳、举重等10个项目。因此在进行高考信息采集时,报名参加体育高考的考生必须勾选体育专项项目。
【三】福建:
各市、县(区)招委会、教育局:
根据《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通知》(闽招委〔2015〕3号)等文件精神,从2018年起,我省高考(含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简称 &高职招考&,下同)取消&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设区市及以上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等加分项目。调整后,2018年我省高考加分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政策具体如下:
(一)下列考生享有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上加5分的政策
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者。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者。
日起,获得上述第2、3、4、5项有关奖项、名次、称号者,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二)下列考生享有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上加10分的政策
1.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晋安区的北峰山区(日溪乡、宦溪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龙海市隆教乡,永安市青水乡,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宁化县治平乡畲族聚居地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回族聚居地的回族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烈士子女。
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三)下列考生报考在闽高校时享有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上加3分的政策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按研究学科分为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医学与健康学、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创新成果竞赛获一等奖者。日起,获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者,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四)下列考生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
1.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日起,获得上述项目有关称号者,不再具备高考同等条件优先录取资格。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3.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
4.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5.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
(五)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考生仅限在高职招考高职(专科)批录取时享受以下录取照顾政策:报名参加2018年我省高职招考面向中职生考试,且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和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职毕业生,可免试录取到其所报类别的对口高职(专科)专业;获得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的中职毕业生,高职(专科)批录取时享受文考分加30分照顾;获得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的中职毕业生,高职(专科)批录取时享受文考分加20分照顾;获得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奖的中职毕业生,高职(专科)批录取时享受文考分加10分照顾。
已参加2018年高职招考报名,但在录取照顾资格申报时间结束后才获得高职(专科)免试资格或加分后达到相应高职(专科)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中职生,待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结束后由考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规定审批程序统一进行补录取。其余考生不再进行补录取或调整录取。
(六)考生若同时享有多项加分或同等条件优先录取政策项目的,在录取时按其中最优惠的一项录取照顾政策执行。加分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资格的申报和审核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另行通知。
各市、县(区)招委会、教育局、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认真落实我省高考加分的政策规定,做好加分考生资格审核和公示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确保政策平稳顺利实施。同时,请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所有高中阶段学校。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四】黑龙江: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省教育厅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体育局和省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教联〔2015〕29号)精神,为做好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申报和审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照顾录取对象申报时间
日开始,11月24日截止。
二、照顾录取对象认定范围及标准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政策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考生同时具备几项照顾条件的,只能选择一项申报。各类照顾录取政策的条件按以下范围、标准认定。
(一)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的有效证件:由总参谋部统一颁发并编号的《入伍批准书》原件、《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当地民政部门核发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证书&。三者一致的予以认定。
(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的有效证件:考生须提交《退出现役证》原件,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奖(勋)章、《立功受奖证书》原件。核实所提交的材料是否与考生本人一致,不一致不予认定。
(三)烈士子女考生,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考生家庭户口和《烈士证明书》或《见义勇为烈士证书》原件。二者一致,可确认考生为烈士子女。
1、有效革命烈士证明书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统一印制、统一编号,并加盖有市(行署)级民政部门公章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2、因见义勇为牺牲被评定为烈士人员的子女:需出具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见义勇为烈士证书》原件。
如因烈士牺牲注销户口后,重新换发了户口,现户口中无烈士姓名的,可由当地公安部门和烈士原所在单位同时出具证明。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军人批准单位及认定标准:荣获二等功军人,根据军人职级情况,批准单位由旅级至军区不等;战时荣获三等功军人,根据军人职级情况,批准单位由团级至军委不等。
有效证件:需出具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颁发的《立功受奖证书》及与证书相符的军功章和立功受奖登记表(复印件)。核实所提交的材料是否与考生的父或母一致,不一致不予认定。
2、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
有效证件:需出具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日以后颁发的新式《残疾军人证》原件和《评残审批表》复印件。
因公牺牲军人根据军人职级情况,批准单位由团级至大军区级不等。
有效证件:需出具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颁发的《因公牺牲证书》原件。
3、 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有效证件:需出具考生父或母所在部队团级(含)以上政治机关的证明材料。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
需审查的有效证件:由总参谋部统一颁发并编号的《入伍批准书》原件和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退伍安置证明,二者一致的予以认定。
2、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残疾人民警察需审查的有效证件:由省民政部门统一颁发的《伤残人民警察证》(新版)或县(含)级以上民政部门颁发的《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旧版),旧版《伤残人民警察证》等级套改新版办法为:特等套改一级、一等套改三级。
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认定,以县(含)级以上公安机关颁发的《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为准。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
(六)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其子女称为归侨子女。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其在国内的子女称为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指祖籍台湾省的我省户籍考生。
(七)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达翰尔、蒙古、锡伯、俄罗斯族考生,在报考黑龙江省属院校时,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八)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报考全国院校时,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需审查使用朝鲜、蒙古民族文字答卷的考生是否是本民族,如考生本人不是朝鲜族或蒙古族,而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答卷的不予认定。
(九)在自治县、民族区、民族乡镇且学籍在户籍所在县的高级中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在报考全国院校时,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三、照顾录取对象申报程序
(一)对第一条至第五条申报程序
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由考生自行申报,县(市、区)招考办受理申报和初审。应届高中毕业生将申报照顾录取相关的证书、证明信(原件)及本人签名的《诚信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提交所在学校。由学校集中报县(市、区)招考办初审;往届高中毕业生和社会考生携带相关的证书、证明信(原件)直接到县(市、区)招考办申报并签订《诚信承诺书》。初审合格后,县(市、区)招考办认真填写《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及汇总填写《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汇总名单》,将审查表、汇总表和照顾录取信息数据库上报市(行署)招考办。市(行署)招考办会同有关部门对考生的照顾录取资格进行复审,对复审合格的考生在《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上签名盖章。并汇总照顾录取考生信息数据,日前通过考务平台(上传下达窗口)上报省招考院,同时快递寄报一张信息光盘。
(二)对第六条申报程序
1、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由考生本人向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侨务办公室提出申请,县(市、区)侨务办公室负责初审,初审合格名单逐级上报到省侨办负责复审,最终合格名单由省侨办于日报送省招考院建立考生电子档案。
2、台湾省籍考生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由考生持由省台办出具的并加盖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公章的&台湾省籍青年证明信&原件到户籍所在地招考办进行申报。
(三)对第七条至第九条申报程序
由考生自行申报。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所在中学组织申报,由考生本人填写《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表》(见附件1),并提交本人居民户口簿原件和居民身份证原件,考生所在中学收齐相关材料,交县(市、区)招考办;往届生和社会考生由县(市、区)招考办负责受理,申请享受照顾政策考生携带本人居民户口簿原件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表》交县(市、区)招考办;县(市、区)招考办会同当地高中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享受第九条中考生相关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将考生学籍合格名单以及第七条、第八条考生名单和相关材料汇总后报当地民委;县(市、区)民委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初审,初审合格名单逐级上报到省民委负责复审,最终合格名单由省民委于日前报送省招考院建立考生电子档案。
市(行署)招考办将申报第一条至第六条复审合格的考生名单下发县(市、区)招考办。合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在校内公告栏和考生所在班级公示;往届高中毕业生和社会考生由所在县(市、区)招考办在办公地点公告栏或其他媒体向社会公示;市(行署)招考办利用当地网站公示全市所有合格考生名单,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有关信息保留至当年8月底。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
申报第六条中三侨考生和第七条至第九条合格考生名单由各级侨办和各级民委部门进行公示。
我院将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www.lzk.hl.cn)网站上公示全省享受照顾政策类别及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名单,并保留至当年年底。
五、存档材料
县(市、区)招考办将符合照顾录取条件考生的相关证书复印件、证明信原件和《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各类照顾录取对象审查表》原件装入考生档案袋。县(市、区)民委将复审合格考生的《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表》交当地招考办建档。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制
照顾录取政策的审查与认定,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推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确保普通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安全、顺利的重要措施。要求各级招考办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两人以上审查制度,按照&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各环节责任人,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二)严肃纪律,确保公平、公正
各级招考办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严格审查考生的申报资格。加大打假力度,坚决取缔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徇私舞弊行为,对制作或涂改的假伪证书、证明、户口等人员交有关部门核实查处。对不按规定和要求审查,不负责任签名盖章,甚至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将依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及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三)搞好宣传,防止漏报
各级招考办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当地媒体等进行宣传,及时将照顾录取政策的申报时间以及申报条件、范围和标准向社会和考生公布,防止考生漏报,确保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顺利。社会考生可以借助学贷款吗?_百度知道
社会考生可以借助学贷款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傻傻的呆呆2016
傻傻的呆呆2016
采纳数:147
获赞数:145
社会考生可能不可以助学贷款额,这个你可以问问当地的一些贷款机构。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源地没参加高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