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如何辨识危险源辨识并合理评价风

<input size="15" value="" name="keywords" content="手术治疗原发性羊儿疯效果好不好" />
 鸡西地市: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正规吗
 签发时间: 01:04:52
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正规吗,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效果,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手术,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正规吗,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靠谱吗,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价格
今年第10号台风“安比”(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1日)下午5点钟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偏南方约425公里,就是北纬28.3度、东经126.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60-5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80-180公里。 预计,“安比”将以每小时30-3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还将有所加强,最强为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10-12级,28-33米/秒),将于22日凌晨到上午在浙江象山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10-11级,25-30米/秒)。登陆后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另外,有一热带低压于今天(21日)上午在南海东北部生成,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台湾省鹅銮鼻偏南方向约375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8.6度、东经120.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 预计,该热带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东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有可能于24小时内加强为台风(热带风暴级)。 大风预报:21日20时-22日20时,黄海西南部、东海北部和东部,以及江苏中南部沿海、长江口区、杭州湾、浙江北部沿海将有7-9级大风,“安比”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和地区风力可达10-11级,阵风12-13级;南海东北部、巴士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将有7-8级大风。 降水预报:21日20时-22日20时,浙江北部、上海、江苏中南部、安徽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北部、上海东部、江苏东部有大暴雨(100~180毫米)。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7月16日晚,为期10天的第十六届浙江省运动会男子排球比赛顺利落下帷幕。  参加本次男排项目比赛有甲、乙18支队伍,共有283名排球运动员,嘉兴市共派出23名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  经过几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最终,我市男子乙组获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甲组获得全省第六名,为嘉兴市代表队添得3.5块金牌(大球类项目第二名计3块金牌,第六名计0.5块金牌)。  嘉兴市的男子排球是嘉兴体校与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的体教结合项目。在省运会中,我们的队员不负众望,面对强劲对手不气馁、不退缩,战斗到最后一刻。特别是乙组,是嘉兴市有史以来第一次闯进省运会冠亚军决赛的队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嘉兴市体育局局长刘松洁率队亲赴比赛现场,并对此次为嘉兴市争得荣誉的运动员、教练员们表示祝贺,他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勇于拼搏精神,再创佳绩。
今天真的感受到房间在摇,躺在床上,大约摇了3秒多。地震了!坐标吴山!照片墙没有掉!可是明明我整个人都被晃!威尼斯水城,我坐在床上,被震了两下!……7月21日下午4点多,社交媒体上突然出现了一片“地震了”的呼喊。有一些网友反映,刚刚在杭州感受到了地震。杭州真的地震了?浙江省地震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浙江自动定位系统初步测定:07月21日16时08分在浙江杭州南9km(北纬30.2度,东经120.2度)发生2.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具体位置在杭州上城区、西湖区、滨江区交界的附近。 多位网友反映有震感:
“地震不会对杭州产生影响。因此市民们不需担心,不会对人身或房屋安全造成威胁。”地震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震局专家:刚刚杭州这样的地震全球一年有几百万次社交网络上,杭州地震的话题迅速发酵,有上城区、西湖区、滨江区的部分网友们表示,的确感觉到了地震,也有拱墅区的很多网友一脸懵,表示“毫无震感”。随后,官方发布消息:浙江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区、滨江区交界(北纬30.21,东经120.15)发生M2.2级地震。一向“安稳”的杭州,居然也会有地震?“这是地球构造运动造成的正常现象,每年全球有几百万次这样的小地震。”浙江省地震局监测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钟羽云教授告诉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虽然杭州比较安全,但是公元929年,杭州也发生过5级地震。钟羽云说:“有仪器记录以来,杭州周边的萧山、余杭、临安等地都发生过这种小地震。随着杭州市区的扩容,这些地方都成为了杭州市区,比如,日临安也发生过4.2级地震。”
安徽长征医院割包皮正规吗  一是检查工地封闭管理情况。执法人员在拆除工作实施前,按标准对施工现场围挡设置和封闭情况进行了全面查看,并检查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二是安排专人定点监管。由于台风过后,天气炎热干燥且风力较大,为确保施工单位不折不扣落实好防尘措施,中队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定点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加大喷洒频次,保持施工现场及周边清洁湿润。  三是加强全程监管。随着拆除工作进入尾声,后续中队将加强后续建筑垃圾处置、运输等环节的管控力度,实现施工现场全程监管。
来源: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
编辑:谢添慧
 本地热点
 娱乐新闻
 图说鸡西
友情链接 :
旗下网站:|||
主管:中共鸡西市委宣传部 主办:鸡西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维护:黑龙江东北网络台鸡西站
联系电话: 邮箱: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电台路11号&不良信息举报QQ:&
本网站由鸡西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
【摘要】:煤矿是安全事故的多发地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煤炭自燃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巷道顶板事故、透水事故在煤矿灾害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煤矿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研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煤矿灾害事故统计入手,列举了多起典型煤矿灾害事故,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及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首先,基于三类危险源理论,探讨了煤矿危险源致因机理及煤矿事(瓦斯爆炸事故、煤炭自燃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巷道顶板事故、透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着重探讨了煤矿第三类危险源的影响因素。并在煤矿危险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矿三类危险源影响因素模型。
其次,根据这五类主要事故的发生规律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矿井实际状况,从各类事故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入手,识别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合理构建了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再次,通过对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的论述,选择确定了以专家调查表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值。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煤矿五类灾害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研究。
最后,在现场应用中,依据煤矿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编制了安全检查表,经过专家对检查表现场打分确定了各指标的隶属度。通过对乌鲁木齐矿区碱沟煤矿五类灾害事故进行了风险评价,得出该矿井除巷道顶板事故安全等级为一般外,其他灾害事故及矿井总体安全等级均处于较安全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X93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兴凯;;[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4期
韦振中;[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吴电军;罗新荣;郑永坤;王保朕;李国瑞;;[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1期
吴宗之;[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4年03期
祁永峰;;[J];煤;2009年08期
王新铎;[J];煤矿安全;1994年03期
徐尚仲;朱传杰;高玉成;刘强;;[J];煤矿安全;2007年02期
高建宁;李成武;;[J];煤矿安全;2007年09期
王培;李新春;;[J];工矿自动化;2009年04期
施式亮;何利文;;[J];煤炭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斌;[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陈勇刚;[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成连华;[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丁明蓉;[D];江苏大学;2007年
王焘;[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6期
董国强;胡凌艳;张双保;李连强;;[J];安防科技;2006年11期
闫敏;;[J];安防科技;2009年12期
陈斌;李培煊;;[J];安防科技;2011年02期
龚彬彬;吴超;鲍瑞雪;;[J];安防科技;2011年03期
刘云;王保民;;[J];安防科技;2011年09期
刘猛;;[J];安防科技;2011年11期
葛艳;陈明;;[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李国富,王惊涛;[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黄伟;龚本刚;陈香;;[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国汉君;;[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施式亮;何利文;伍爱友;李润求;;[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郭社锋;李杰;;[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男;张建国;;[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雷毅;齐庆新;解兴智;;[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王桂山;王永刚;杜珺;;[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樊运晓;黄小梅;;[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门玉明;;[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瑞华;陈国华;颜伟文;陈清光;;[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田水承;王莉;;[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宝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梁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刘浪;[D];武汉大学;2010年
曹立新;[D];武汉大学;2010年
李熙;[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刘超;[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王书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邱洪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文世勇;[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王迪迪;[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惊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许蓓;[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鲍红红;[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庞绪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雪连;[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旭东;[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诚;[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赵性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成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卫民,辛嵩;[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06期
程乾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许开立,陈宝智,王英刚,王永久;[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郑双忠,陈宝智,吴穹,戴丽艳;[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邵哲平,吴兆麟,方祥麟,陈沈阳;[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杜正春,刘玉田,薛东江,夏道止;[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4年02期
王永传,郁文贤,庄钊文;[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0年01期
田水承,管锦标,魏绍敏;[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4期
左军;[J];系统工程;1988年06期
骆正清,王同煦,周鸿年;[J];系统工程;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王冬梅;[N];工人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云霞;[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孙斌;[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陈勇刚;[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蓝荣香;[D];清华大学;2004年
宋晓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周泽平;[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年承涛;[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张兰;[D];重庆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亲铁,李适宇,厉红梅;[J];化工环保;2004年05期
董玉瑛,雷炳莉;[J];化工环保;2005年03期
林静;[J];劳动保护;2005年11期
武永生;;[J];安防科技;2005年06期
袁方;;[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年01期
黄安清;刘玲平;廖琦;;[J];中国矿山工程;2006年04期
赵风兰;高红莉;慕兰;文春波;杨文新;胡纪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赵永涛;;[J];安全;2007年08期
洪冰;;[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6期
刘桐;游桂云;;[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永贵;白洁;黄仁辉;韩月娥;;[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曹阳;宋菁;韩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戴立新;胡洁;李美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陈敬武;邢秀青;崔建英;;[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张杰;赵明;姚卫华;;[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甄宏;;[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李品芳;殷佩海;;[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张金钟;;[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孙斌;陈志宏;江国泰;;[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继权;周道玮;宋中山;吴晓天;佟志军;;[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赵春秋 通讯员 杨立东;[N];中国邮政报;2005年
姚耀富;[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姚耀富;[N];中国石化报;2005年
陈强;[N];中国工业报;2003年
山东新矿集团华丰煤矿党委书记
于洪军;[N];经理日报;2009年
李仁堂 赵卫华;[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中国建筑长八工程局
杨白胜;[N];建筑时报;2005年
陈楠;[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焦华 本报通讯员
王晓辉;[N];法制日报;2010年
李侠;[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管小俊;[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刘晓军;[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王晨婉;[D];天津大学;2010年
张维;[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葛颜慧;[D];山东大学;2010年
杨力;[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张端梅;[D];吉林大学;2013年
江书军;[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段利东;[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陆仁强;[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宇;[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黄贵容;[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王巍;[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潘文荣;[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蔡欣;[D];武汉大学;2003年
胡世明;[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李栓柱;[D];郑州大学;2005年
张丽颖;[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陆晓;[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侯向秦;[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建筑企业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
发表时间:
按照专业划分,建筑企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建筑安装、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企业。这类企业具有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多、组织形式不稳定、人员(劳动力)流动性大、工程复杂程度经常变化、数个或数十个分承包方同时在一个工地施工的特点,是露天立体作业、危险程度极大的高风险企业。所以,建筑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一、主要危险源辨识我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并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保企业形成并保持对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GB/T2l标准4.3.1条款也指出,“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建筑企业的员工每天都接触各种危险材料,并在环境恶劣的施工现场工作:在钻孔、喷砂、装饰内外墙面、打磨、砌砖时,可能因吸入粉尘、沙子、石英颗粒而引起矽肺病;在从事焊接和其他五金作业时,可能因吸入金属烟雾而引起某些肺部疾病或上呼吸道机能失调等职业病;在铺设路面和屋顶时,沥青释放出的有毒烟雾会刺激咽喉,使人感到恶心、出现慢性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内外装修时,可能会吸入油漆、胶粘剂、地板油及其他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翻新、拆除旧建筑物时,可能受到含铅涂料、石棉、有毒霉菌的感染而引起过敏反应等各种症状……因此,粉尘、放射性物质、甲醛、苯、乙二醇、氯乙烯、铅、锰、可燃烧爆炸物质,以及在振动、噪声、酷热、严寒的环境中作业,夜间施工、高强度劳动、赶工程进度等是导致建筑企业发生职业病的主要危险源或主要因素;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是导致建筑企业频繁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危险源或主要因素。对于一些特殊风险的作业,如桥梁建设的水上、水下作业,公路、隧道建设的爆破作业,有火灾、爆炸危险企业的改扩建工程,超高层建筑的桩基施工等,也是建筑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危险源或主要因素。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建筑企业进行的方法主要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种。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的特点,按照人员的能力和工艺特点等选择适宜的危险源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以将其分为对照法和类比法两种。对照法指企业对照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有关标准、检查表,借助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经验,直观地对被评价对象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辨识。类比法指企业利用相同或相似的系统、作业条件、经验、相关统计资料进行类推,对被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进行辨识。2、系统安全分析法。这种方法指企业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一些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事件树(ETA)和事故树(FTA)法。这种方法经常在复杂的系统中应用。风险评价指企业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分析、预测危险因素和可能产生危害的程度,以此为依据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使用的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两种。1.安全检查表法。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列出各作业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应进行检查的项目,用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排列并编制为表格。这种表格,称为安全检查表。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将这种方法简称为D=LXEXC法。其中,D代表危险性的大小,即危险性的分值;L代表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E代表人体在危险环境中暴露的频繁程度;C代表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损失的后果。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时,如果所得总分在70至160分之间,可将其确定为重大危险因素。建筑企业可以针对用电、机械、噪声、爆炸等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使用以上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评价,目的是消除、减少风险并对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后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心中有数。三、危险源的控制建筑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后,必须从实际出发,采用工程技术方面的对策和相关管理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1.确定控制危险源和相关因素的运行程序与活动。企业应找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重点环节,并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确定适用的办法,避免因这些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体系运行失败。2.准确把握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程序。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的危险源,有效预防或减少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给员工带来的疾病和伤害,是判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的依据之一。3.针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编制控制计划和程序。一般来说,发生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后果可以预见,而何时发生既可以预见。也可以不能预见。所谓可以预见,指不遵守某些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标准,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了某些隐患或不合格因素,不采取相应措施,也可能出现事故或紧急情况。所谓不能预见,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很可能受到外界客观因素或不可抗力的影响(如天气等自然因素)。虽然这种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不可预见,但一旦出现,企业应有妥善处置的能力。建筑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GB/T2标准的要求,针对地基开挖、基础施工、结构施工、门窗安装、屋面防水、设备安装、室内外装修等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并制定完整、配套的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精品工程的要求进行项目管理。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分析,时刻保证工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从而将员工的各种职业病和伤害事故降到最低程度。例如,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三宝”、“四口”等规定,控制高空作业产生的危险和物体打击;通过临电设计、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防雷接地、使用绝缘材料等措施,控制触电事故;通过建立起重吊装方案、定期检查起重设备和吊(索)具、培训操作人员等措施,控制起重伤害事故;通过消除、降低、隔离等个体防护措施,控制粉尘、中毒、噪声、放射性等危害。&物流企业如何辨识危险源并合理评价风险--《安全》2008年11期
物流企业如何辨识危险源并合理评价风险
【摘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重点阐述了充分辨识组织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52;X92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戈;;[J];认证技术;2011年03期
赵吝加;;[J];管理现代化;2011年0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彭;穆慧娜;;[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勇;;[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徐庆磊;;[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艳 通讯员
许达恩;[N];厦门日报;2010年
孙贵珍;[N];中国建设报;2008年
刘先林;[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赵陕雄?徐建华;[N];中国质量报;2008年
谭少松;[N];经理日报;2011年
李兆汝;[N];中国建设报;2006年
汤晓峰 通讯员
李婷;[N];南通日报;2007年
燕明 刘恩金;[N];承德日报;2007年
顾仲和;[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王淑文;[N];中国质量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会茹;[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范宏志;[D];天津大学;2007年
秦子晗;[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倪峰;[D];复旦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当前的位置: & 市安监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管理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陇市安委办发〔2018〕48号
陇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管理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陇市安委办发〔2018〕48号
陇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
陇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
文章来源:市安监局&发表时间: 12:01&责任编辑:市安监局
各县区安委办,市级试点生产经营单位:
&&&&日,省安监局召开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座谈会,酒泉、定西、庆阳、陇南汇报了工作情况,省安监局就进一步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双机制”) 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我市的“双机制”建设工作于2016年8月启动,印发了《陇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实施方案》(陇市安委发〔2016〕8号),提出了“2016年底,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建材轻工等行业领域市、县区两级试点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建成;2017年,全市重点行业领域50%的生产经营单位建成双重预防体系;2018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的目标任务。各县区、各部门按照要求积极推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总体看,我市“双机制”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对“双机制”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推进力度不大,存在被动应付、走过场现象。二是示范试点生产经营单位对如何有效创建“双机制”,认知不够、探索不够、成效不够,至今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可复制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模式样板。三是监管部门没有把“双机制”建设作为开展差异化监管执法、提升监管效能的抓手,没有把“双机制”建设与推进监管方式创新有效结合起来。四是生产经营单位向《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自报、自查、自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工作普遍做得不够,运用信息化监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
为进一步推进“双机制”建设,切实构建我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双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是遏制事故发生的两道“防火墙”,两道“防火墙”同时发挥作用,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萌芽状态,生产安全事故就一定会得到遏制。因此,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二、进一步明确“双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两个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以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隐患排查治理是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两者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及要求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着重是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自辨、自控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各县区安委办、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实际,各自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暂行办法,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排查、风险辨识、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奖励考核等作出规定,使“双机制”建设做到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2、深入排查风险。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有关法规、规范、制度等,针对本生产经营单位类型和特点,邀请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相关专家)介入指导,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原则,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全方位、全过程从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彻底摸清危险、有害因素底数,并列出风险清单,做到风险排查系统、全面、无遗漏。建立风险排查管理台账,生产经营单位要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实施台账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3、全面辨识风险。生产经营单位要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中存在的危险源,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辨识。工贸行业危险因素辨识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
4、风险准确分级。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按照相关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各种因素,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辨识出的危险源,采用风险程度分析法、危险指数法、风险矩阵分析法等方法评价其风险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5、强化风险管控。生产经营单位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安全风险有效管控措施。重点是绘制一张图、建立两个清单。一是绘制“四色”图。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等,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二是风险管控责任清单。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各类风险管控层级,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公司(厂、矿)、部门(车间、科室)、班组、岗位。同时,还要将管控责任明确到人,红色风险由主要负责人管控、橙色风险由分管负责人管控、黄色风险由科室(车间)负责人管控、蓝色风险由班组岗位人员负责管控。三是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重点从组织管理、制度规范、工程技术(包括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自动化控制等)、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并落实管控措施,形成“一企一册”&安全风险管控台账。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采取各种形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6、落实风险公告。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公告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和后果、管控措施、责任单位、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要公开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督促员工熟知并掌握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或单位,并报所属乡镇、相关行业部门备查。要落实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应急“处置卡”,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7、健全风险管控档案。生产经营单位要归集所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相关资料,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档案。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均要收集,分类建档,完整保存管理。涉及重大、较大风险的,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及要求
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着重是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报、自改和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信息。重新全面排摸全市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机构等行业领域单位)的基础信息和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并录入《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这项工作由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安监站具体负责,督促辖区内所有上述范围内的单位录入平台,各县区安监局确定专人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填报按照《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摸底专项行动的通知》(甘安办发〔2016〕40号,此文挂在省安监局网站)执行。平台中已有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重新核实录入,各单位录入平台的信息,由各县区确定专人负责审核。填报中遇到的网络技术支撑等方面相关问题,可自行向省安监局网络中心咨询(赵滔:, )。
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完善工作于7月底前完成。
2、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从工作目标、工作原则、适用范围、组织机构、层级(人员)职责、隐患分类、排查程序,治理措施,隐患报告、整改和验收、档案建立、考核奖惩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除总体制度外,还要针对各个安全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制度,明确排查治理标准,建立排查治理清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细化隐患排查事项、内容和频次等。&&&&&&&&&&&&&&&&&&&
3、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隐患排查治理涉及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实施隐患排查、开展隐患治理、隐患治理验收等方面。一是编制排查清单。要从生产现场类隐患、基础管理类两个方面制定不同的隐患排查清单,清单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二是实施隐患排查。生产经营单位要对照《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甘肃省标准已挂在《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隐患排查治理模块“排查标准管理”项目中),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等形式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原则上当班人员工作期间要检查一次、班组每周检查不少于一次、部门(车间、科室)每月检查不少于一次、公司(厂、矿)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势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等情况适当增加。隐患排查结束后,填写隐患排查记录表,并下发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或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三是隐患治理整改。一般隐患要即查即改;重大隐患在落实报告制度的同时,制定整改方案并加以整改,整改完毕后要进行安全评估或复核验收。整改工作结束后,填写事故隐患整改反馈表,向通知整改单位回复整改结果,尤其要对隐患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增强制定整改措施的系统性。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公示制度,在安全橱窗或其他明显部位,对每次排查出的隐患整治情况进行公示、销号。最后,分类汇总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4、加强隐患信息化管理。全市各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包括各级各部门工作督查、检查发现的隐患),在健全完善纸质版资料的基础上,还要履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主体责任,要将隐患排查治理所有数据信息录入《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隐患排查治理模块。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数据信息实行“日更新”、“零报告”制度。安监部门利用该系统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分析、处置,每一个环节做到痕迹化,对没有按照规定录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按期整改重大隐患的,根据工作痕迹倒查责任,问责到位。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管理平台并与企业互联互通,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本通知下发以前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隐患(包括上级有关部门今年以来检查、督查出的隐患),由县区安监局督促录入系统。以后生产经营单位自查、上级检查督查出的隐患,均由企业自主录入,安监部门在网上随机抽查。
三、进一步推动“双机制”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明确试点标杆单位。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落实《,依法落实“双机制”建设主体责任。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厂坝铅锌矿、徽县甘肃洛坝有色集团公司、西和县中宝矿业有限公司、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陇南元亨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滨江加油站、中石油陇南销售分公司武都东江加油站等8户生产经营单位为市级“双机制”建设试点标杆生产经营单位,要在非煤矿山、尾矿库、建材、轻工、有色金属冶炼、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操作规程和政策要求,创建“双机制”建设试点标杆。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思路要清晰,各种因素考虑周全,先资料、后制作,避免重复性工作或因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双机制”建设。
上述生产经营单位试点标杆创建工作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经全面推开这项工作的行业和生产经营单位,要继续不断完善。“双机制”建设工作,按照属地原则执行,各县区安委办负责督促落实,并搞好服务和配合工作。创建工作完成后,要形成书面和PPT形式的汇报材料。
各生产经营单位在“双机制”过程中,可借鉴山东、湖北等地已成熟的先进经验(网上有相关资料),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相关工作。
(二)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安监等部门要将”双机制”建设工作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执法计划实施精准化执法。重点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工贸行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电力、民爆等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双机制”建设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正常上报隐患企业予以抽查,对上报零隐患或重大隐患企业予以核查,对连续二个月不上报隐患企业予以查处,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实的,要严格依法查处,并按照《安全生产法》《甘肃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落实差异化监管措施。通过“双机制”建设,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评估分级,并实行差异化监管。对安全风险等级为Ⅰ级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监管执法检查不少于4次;等级为Ⅱ级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监管执法不少于3次;等级为Ⅲ级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监管执法不少于2次;等级为Ⅳ级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监管执法不少于1次。安全风险异常状况下可提级管控。建立“双机制”建设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差别费率,将“双机制”建设情况与浮动费率挂钩;将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作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依据;将“双机制”建设作为衡量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严把关口。对二级以上标准化达标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开展1至2次执法检查;对三级标准化达标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开展2至3次执法检查;对标准化创建不重视的,进行重点执法检查,增加执法检查频次,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四)建立督考和调度制度。市安委办将加大督查力度,对市级试点标杆生产经营单位“双机制”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具体项目有:
1、市级试点标杆生产经营单位整体工作推进情况;
2、包括市级试点标杆生产经营单位在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录入《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情况;
3、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所有数据信息录入《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情况;
4、“双机制”建设中要求建立和落实的相关制度及措施。(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一企一册”&安全风险管控台账、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安全风险公告图、应急救援网络图;(3)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应急“处置卡”、安全操作“明白卡”;(4)隐患排查清单(生产现场类、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逾期未完成“双机制”建设工作的生产经营单位,将实施重点关注,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双机制”建设情况纳入对县区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加强检查指导、考核奖惩,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予以严肃处理。
市安委办对全市“双机制”建设进展每半月进行一次调度,请各县区安委办、市直有关部门于每月10日前、25日前将本县区、本行业领域《“双机制”建设进展情况调度表》(见附件)上报市安监局综合科。各县区“双机制”建设工作动态,每天在“陇南双机制建设交流微信群”中上报,并在本县区微信群中通报。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各县区、各乡镇安委办及生产经营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明确专人负责,细化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动本地、本行业工作落实。
各县区安委办、市直相关单位、市级试点标杆生产经营单位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责任领导、主办人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于7月16日前传真市安监局综合科(同时发电子版)。市级试点标杆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名单由县区安委办一起上报。
本通知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可与市安委办及时沟通。
联系人:宋&浩 &&&&&&&石瑞芳
联系电话(传真):8234301
附件:“双机制”建设进展情况调度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陇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7月11日
&“双机制”建设进展情况调度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年&&月&&日&&&填报人:&&&&&&&&联系电话:
行业领域类别
试点标杆企业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已完成项目
未完成项目
已完成项目
未完成项目
&&&&&(家)
&&&&&(个)
&&&&&&(个)
&&&&&&&(家)
&&&&&(个)
&&&&(个)
注:1、本表所说“项目”是指本通知“(三)建立督考和调度制度”中所列的重点内容。2、本表每月10日、25日前报市安监局综合科(联系人:宋浩&&联系电话:8234301,邮箱:)。3、市级8户企业在直报市局的同时,抄送县局纳入全县汇总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