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美国利率上升升.解释这将如何影响美国的资本净流出,然

8月8日,A股市场出现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1.27%,深证成指下跌2.02%,创业板指数下跌2.14%。两市合计成交3053.4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3.18亿元。1、两市全天资金净流出205.37亿元今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开盘净流出54.59亿元,尾盘净流出29.7亿元,两市全天资金净流出205.37亿元。&2、沪深300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13亿元沪深300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13亿元,创业板净流出40.48亿元,中小板净流出47.87亿元。沪股通净流入9.6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8亿元。& &3、电子行业净流出42.71亿元居首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所有行业资金都出现净流出,其中电子行业净流出42.71亿元居首。4、新疆区域振兴概念净流入1.82亿元居首概念板块方面,今日新疆区域振兴、海绵城市、反关税、南北船合并等概念资金呈现净流入,其中新疆区域振兴概念净流入1.82亿元居首。5、中国重工主力资金净流入1.3亿元居首(注:此表为主力资金净流入统计,与上一张表及下一张表的机构净买入统计口径均不同)6、龙虎榜机构抢筹2股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今日现身12股,康泰生物等2股呈现机构净买入,众应互联等10股呈现机构净卖出。7、沪股通、深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8、最新机构关注个股原创:胡华雄&证券时报网注:以上个股均来自数据梳理,非荐股东方财富证券提示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扫码一分钟开户,即可享有如下实惠:①闲钱理财、港股通、国债逆回购、超低佣金、专属理财顾问等;②7*24小时全年无休在线服务,全国超百家营业网点临柜业务办理;③尊享5大特色炒股神器:手机超级Level-2、DK操盘密码、短线雷达、vip财富内参、核心内参各1年使用权;温馨提醒:已有其他券商股票账户,可选择东方财富证券再开一户,以上福利均可同享!
东方财富证券经纪人
敬畏大盘,学习共勉,没有谁能阻止你成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历史收益率走势(%)
观看人数:0
历史收益率走势(%)
今天市场大涨!可本周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日涨跌幅是这样的…..(数据来源:Wind,--)周一大跌,周二大涨,周三大跌,周四大涨……有小伙伴后台留言说:“大涨也没啥特别高兴的,有种明天要大跌的不详预感……”如果市场就此回暖,开启一段牛市,那大家都高兴,小欧也能吃着火锅唱着歌地卖基金了……可是接下来市场仍然有继续震荡、下跌的可能,以及从本周的市场走势来看那位乌鸦嘴小伙伴的预言也不是没可能成真……所以“明明知道可能还会跌,为何不等等再定投?”之前小欧推送过类似的内容,
最近几天医药板块重新回到行业涨幅榜前五位,这是否意味着疫苗事件对医药板块的冲击暂告一个段落?
今年最让人爱恨交加的莫过于医药行业了。上半年“闪亮登场”,成为公募基金手中的“香饽饽”,基金投资者的“NO.1”,有人甚至说“得医药者得天下”!中证医药收益率在 6 月前后达到 19.53%高位,相对于“跌跌不休”的沪深 300
超额收益显著。但应验了那句“人越多的地方越危险” ,“疫苗事件”引发了资金“踩踏”,生物制品首当其冲开始回撤,并逐渐扩散至其他医药子版块。中证医药指数在 6 月、
昨天的上涨,大快人心!这段时间散户实在是压抑的太久了。在我这里留言的个个垂头丧气,基金吧里天天唉声叹气,确实是扛不住了。据我所知,很多人在周一和周三选择了割肉离场。特别是周三的下跌对很多人打击很大,彻底丧失了信心。也有很多人问我,现在可以认为大盘见底了吗?说句实话,我不知道,我没有预测市场的能力。现在能确认的是市场估值比较低了。但什么时候能涨,这个很难判断,昨天的大涨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就能马上反转。大家希望牛市时自己在场,熊市与自己无关。于是不停的等待,等意识到大牛市来临时,才兴奋的把大笔资金
今年,货币基金在流动性新规和大资管新规的影响下,收益率持续下行;加上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P2P天雷滚滚,同为现金投资选择的短债基金着实火了一把,半年左右规模已暴增300亿,其中小编家的金鹰添瑞中短债(基金代码:011)的规模增长超快,从一季度的15亿猛增到二季度的63亿,增长了4倍多,目前还在持续增长中。
近期,小编关注到基金吧里的吧友们,经常在讨论这只基金的实时涨跌幅,有些哭笑不得,亲们,这是一只短债基啊!她就是一只“佛系”基金,她的定位是闲钱收益升级,首要目标是稳
利空出尽成利好,被认为是周四大涨的最好解释——沪指涨幅1.83%,深证成指涨2.98%,创业板指更是盘中一度突破4%。古话有云,三根阳线才能改变信仰,缺乏信仰的单日大涨只会让反复被收割的韭菜们警惕起来:这会不会是又一次的“老乡别跑”?从消息面上看,除了李总理担纲国家科技领导小组,谈不上有多少重量级利好。而成立科技领导小组算什么级别的利好,本身也很模糊。所以,老娘舅的那位神秘老友一锤定音:没什么利好,就是利空的影响出尽了。与其说人心思涨,不如说惊恐潮过去,人心思定。只有人心安定下来,此前出台的包括
文 | 博道基金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 张斌作为一个优秀分析师应掌握两个投资框架:1、基本的行业公司分析框架2、投资盈利模式框架,也就是能够清楚股票为什么上涨。
前篇《专业投资者怎么做投资?》我们谈了从企业基本面分析看以合理价格买入优秀公司并长期持有的方法,本篇谈谈在股市中信仰价值投资的专业投资者怎么赚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老师的超预期体系让笔者体会很深,即:“股价上涨来自超预期,而超预期来自信息优势和逻辑优势,研究的价值也即发现这些超预期。”信息优势,是对影响股价的有关宏观经济、行业
一、市场解读
1、 市场依然强势。从大盘看可能不明显,但是从结构性机会看绝不平淡,从行业和风格分化来看,前期超跌消费和成长板块涨幅依然是占优的。接连两天都出现了前期超跌板块的结构性补涨行情,这是相对积极的反弹信号。
2、短期反弹的声音开始显现。比如去年新财富排名第一的海通证券策略研究团队今天刚刚发布了一份研报,结论就是“情绪指标显示短期底部信号”。他们的观点如下,供投资者们参考:
“本周一市场大跌,
低点2692点距离前期2691点仅一步
原创:MT有基庄园/秋葵1、一个偶然事件,勾起了我对分级基金的好奇心。在七月初,我无视了中高风险的标签以及基金名称中的“分级”二字,大胆买入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161028),主动跳进“分级基金”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两个大坑。在早高峰的地铁上,已经被市场绿到麻木的我掏出手机,看看基金又亏了多少钱。没想到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乍一看上涨了近40%!它的净值直接从0.645元飙升到1元。还没为自己的转亏为盈的钱包欣喜多久,这么一行通知撞进眼里,击碎了还在兴奋之
上周我们提到A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最低区域,该区域的停留时间一般不长。6月中旬根据历史底部区域的行业涨跌特征推测,“熊指”的补跌通常在1-2个月内完成,大概率的跌幅是10%-20%,时间上预计在8月中旬结束,重点关注医药、白酒和计算机。截图如下: 正文详见《熊市大底前后行业补跌及崛起特征》。现在看,时间上已经到位,“熊指”期间最大回撤20.67%,略微超过预测范围,主要原因是医药接连暴雷,医药增强基金跌幅超过指数。上周计算机行业暴涨5.7%,领涨各行业。上述“毛估估”是否会成为“神估估”上不能下
上次在写完《美股牛市造神基,纳指100谁最强?》的文章后,有小伙伴建议来个医药类指数谁最强系列文章。抽得周末空闲,老司基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医药板块今年让各位小伙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实在走得太完美了。上证综指上半年累计下跌13.9%,但医药生物板块一枝独秀,累计上涨3.72%,而该板块一线龙头股的强势表现则助力医药主题基金大放异彩:79只医药主题基金上半年平均回报率高达8.81%,而所有权益类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仅为-6.05%。老司基看到,半年度的牛基榜几乎被医药类基金包场
初入基金投资领域的小白,不仅要问:投资基金会亏钱吗?其实就是在问:基金投资有风险吗?我肯定会回答:有!其实,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是不同的。一般的风险从高到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基金的类型还有很多,比如FOF,QDII等。FOF的风险大致会在混基和债基之间。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基金的风险呢?有!最 大 回 撤衡量基金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通俗的讲就是在固定的一段时间内,一只基金表现最差的时候,也就是基金赚钱最多一次与亏钱最多一次的差值。所以,一般情况
文章来源:投基之王 如果要列举“这些年你错过的最大发财机会”,中国的楼市是一个,另一个绝对是美国的股市!中国的房价泡沫说了这么多年,价格一直在节节攀升;美股牛市牛了快十年,顶部一破再破,却依然牛气十足! 8月的前3个交易日,A股接连下跌近5%,莫名三记重锤,市场信心重创,让人一言难尽!
美股市场重创总会波及A股,但A股的惨烈美股市场却不买账,新高复新高,毫无惧色。虽然今年以来因为搅动波动大幅上升,但今年以来美国三大股指均录得正收益,纳斯达克指数今年前7个月的涨幅更是高达11.65%!持续长牛的美
今天市场大涨!可本周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日涨跌幅是这样的…..(数据来源:Wind,--)周一大跌,周二大涨,周三大跌,周四大涨……有小伙伴后台留言说:“大涨也没啥特别高兴的,有种明天要大跌的不详预感……”如果市场就此回暖,开启一段牛市,那大家都高兴,小欧也能吃着火锅唱着歌地卖基金了……可是接下来市场仍然有继续震荡、下跌的可能,以及从本周的市场走势来看那位乌鸦嘴小伙伴的预言也不是没可能成真……所以“明明知道可能还会跌,为何不等等再定投?”之前小欧推送过类似的内容,
最近几天医药板块重新回到行业涨幅榜前五位,这是否意味着疫苗事件对医药板块的冲击暂告一个段落?
今年最让人爱恨交加的莫过于医药行业了。上半年“闪亮登场”,成为公募基金手中的“香饽饽”,基金投资者的“NO.1”,有人甚至说“得医药者得天下”!中证医药收益率在 6 月前后达到 19.53%高位,相对于“跌跌不休”的沪深 300
超额收益显著。但应验了那句“人越多的地方越危险” ,“疫苗事件”引发了资金“踩踏”,生物制品首当其冲开始回撤,并逐渐扩散至其他医药子版块。中证医药指数在 6 月、
昨天的上涨,大快人心!这段时间散户实在是压抑的太久了。在我这里留言的个个垂头丧气,基金吧里天天唉声叹气,确实是扛不住了。据我所知,很多人在周一和周三选择了割肉离场。特别是周三的下跌对很多人打击很大,彻底丧失了信心。也有很多人问我,现在可以认为大盘见底了吗?说句实话,我不知道,我没有预测市场的能力。现在能确认的是市场估值比较低了。但什么时候能涨,这个很难判断,昨天的大涨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就能马上反转。大家希望牛市时自己在场,熊市与自己无关。于是不停的等待,等意识到大牛市来临时,才兴奋的把大笔资金
今年,货币基金在流动性新规和大资管新规的影响下,收益率持续下行;加上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P2P天雷滚滚,同为现金投资选择的短债基金着实火了一把,半年左右规模已暴增300亿,其中小编家的金鹰添瑞中短债(基金代码:011)的规模增长超快,从一季度的15亿猛增到二季度的63亿,增长了4倍多,目前还在持续增长中。
近期,小编关注到基金吧里的吧友们,经常在讨论这只基金的实时涨跌幅,有些哭笑不得,亲们,这是一只短债基啊!她就是一只“佛系”基金,她的定位是闲钱收益升级,首要目标是稳
今天基金的重磅新闻是养老目标基金批了,据报道称有富国、南方、华夏、嘉实、广发、中银、博时、万家、中欧、易方达、鹏华、银华、工银瑞信、泰达宏利等共14家。Photo by Huy Phan on Unsplash主要特点概况:1、均采用FOF(基金中基金)形式运作;2、封闭期有1年、3年和5年三种;3、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货基金和黄金 ETF)等品种的比例合计原则上不超过 30%、 60%、 80%三种;4、采用两种策略,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日期策略。5、费率便宜,
来源:中国基金报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 日,北京奥运会开幕 眨眼间08年的那个夏天已经过去十年 而那场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A股似乎也是这样 十年前的8月8日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依然在猛烈冲击着全球资本市场 上证综指当天大跌4.47%,收于2605.72点,较07年底刚好腰斩 市场一片惨淡十年后的今天,上证综指收于2744.07点 美国挑起的对A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今年A股大盘跌幅已经达到17% 对,同样是美国带来的外部冲击,似乎并未走远十年来,上
工银瑞信、华夏等14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养老基金正式获得证监会发行批文后,养老目标基金一时间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在这里,识基荟(shiji_hui)强调下,广大基民不要过度拔高养老目标基金的功能,比如万亿长线资金疯狂入市这样的兴奋剂,当前市场资金入市不入市,不是发一类产品就搞定的。对待养老目标基金需要以正确的平常心对待,您觉得适合您的,您就买入,您觉得不适合您的,您也可以学习了解。业内人士这样对识基荟评价,这次养老目标基金是典型的政策站位高,产品类型新,运作监管严,管理责任大。这是大的背景。产品的性
理财日记:今年以来,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从年初高点4.39%下降至3.41%。从当前看,货基的投资价值不那么显著,而“不确定性”依然在情绪上压制风险偏好,A股的长期投资者该怎么办?是逃离还是坚定持有?一、流动性改善是货基收益率下行的主因可以看到的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快速下行主要源于货币市场利率的持续走低。年初至今,同业存单(AAA+)和短期融资券(AAA+)的3个月到期收益率分别下行233BP和226BP,6月以来更是呈加速下行之态,货币市场利率下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市场评论美债利率的3%或许相当于中国十债的4%顶部,美债的至暗时刻或将过去。继5月17日达到3.11%的高点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回落,截至5月29日下降至2.77%。相应地,中美10年期利差也回升至83BP。同时,美元3个月LIBOR利率也已见顶,开始下行趋势,截至5月29日下降至2.31%我们5月初“利率债2018年下半年策略报告”中已提出,美债利率上行趋势或已近阶段高点,不必过于悲观线性外推。我们做出上述判断的原因包括:首先,美国TIPS债券隐含的通胀预期上行较快,但这主要与油价等阶段性因素有关;其次,美国财政加杠杆、美联储货币降杠杆,导致美债供大于求,是美债利率快速上行的重要原因,在财政加杠杆和联储降杠杆的矛盾中,联储或是先妥协的一方;再次,美国实际利率的和回升和企业资产收益率的走低使得经济复苏可持续性存疑。4月降准后资金面波动性增加,但我们坚持认为国债利率中枢将稳步下降,该观点正逐步得到市场验证。降准之后,市场调整比较剧烈,投资者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分歧,一些投资者认为目前利多因素已逐步出清,故对债市持看空态度。我们坚持认为,在今年结构性去杠杆和宽财政稳货币的基调下,虽然央行不支持过度加杠杆,但是仍然会维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促进社会融资成本有序下行。我们相应判断,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中枢将逐步降至3.4%-3.6%区间内。美债长期利率阶段性见顶,未来上行空间不大 欧洲短期局势动荡和经济复苏乏力均可能推动美国利率下行近期意大利债务危机恶化,新政府组阁动荡使得避险情绪升温,促使部分资金流向美国。据法新社报道,5月22日欧盟委员会掌管欧元事务的副主席宣称,意大利的23000亿欧元(约17万亿元人民币)债务相当于其GDP的132%,远远超出欧盟对于成员国总债务不超过GDP的60%的规定,主权债务重估风险大幅上升。而意大利组阁动荡更是将债务危机推向浪口。5月21日两党向总统马塔雷拉提名孔特出任总理,然而由于总统拒绝反欧人士萨沃纳(Paolo Savona)担任内阁财长,孔特已于5月27日确认放弃组阁。同时,马塔雷拉任命前IMF执行理事科塔雷利为临时总理,并将于今年秋季重新大选,这意味着意大利的政局将持续动荡。在欧洲政局和市场不稳定的状态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提升,纷纷将资金转向相对安全的区域,譬如美国。EPFR数据显示,截止5月23日,欧洲股票基金于一周内出现25亿美元的流出,其中意大利股票基金赎回额超过3.8亿美元,同时美国股票基金和所有ETF基金则显示资金净流入。欧洲经济复苏乏力迫使欧央行减缓加息步伐,欧美利差扩大有利于资金进一步流向美国。欧洲央行原定计划在9月或12月结束QE,但一季度欧洲的经济数据表明欧洲经济走弱,具体而言,英、法GDP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明显回落,制造业产出显著下滑,通胀也大幅不及预期。此时如果继续坚持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不利于经济进一步复苏,欧央行加息步伐或将被迫推迟。欧元区各国均采用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一旦欧央行加息步伐放缓,将会给欧元区各国利率带来下行压力。事实上,近期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低至0.45%,随之而来的是美德利差的大幅走扩。5月23日,10年期美国国债与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之差达到了2.47%的历史高点,为1989年4月以来的最大值。美德两国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都很高,两国资金的自由流动会对美德利差扩大形成一定制约。因此,目前美德利差扩大将有利于资金流向美国,从而减轻美债需求端的压力,进而推动美债收益率下行。
美国经济复苏处于下半场,不足以支撑长期利率走高近期美国实际利率回升,可能会抑制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与通胀之差,常用美元3个月LIBOR利率与CPI之差来度量,4月二者之差达到了44.49%的高点,同比增加138%。通常来说,实际利率与宏观经济存在逆向变动趋势,这符合一般的经济学解释,即当实际利率走低时,微观主体的投资、消费等的资金成本下降,经济行为往往会更加活跃,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上升,反之则抬升资金成本,抑制经济复苏。从历史数据看,美国实际利率与GDP增速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关系,过去十年二者相关系数为-0.36。因此,近期美国实际利率回升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产生抑制作用。
美国企业盈利状况低迷,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美国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本轮复苏中,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却逐步走低。我们分析了2000年以来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历年的利润与其资产规模的比值,即全体的资产回报率,发现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本轮复苏中,美国企业盈利状况却并未相应复苏,资产回报率反而在下行,与美国GDP、通胀的复苏走势出现背离。企业盈利是经济的引擎,美国企业盈利状况持续低迷,为美国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此外,美国居民收入增速相对缓慢,消费需求不足。从不变价来看,2015年以来美国人均个人收入同比增速持续低于实际GDP同比增速,2016年人均收入增速的下滑幅度大于经济增速,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回暖,但人均收入增速仍小幅走低,二者之差进一步扩大。从现价来看,美国人均收入增速自2014年底开始下滑,在2016年底达到最低点0.6%,此后有所回暖,但仍低于名义经济增速。
如果说上述两点仅仅是预示美国经济可能下行,那么美国一季度GDP和5月“小非农”均不及预期正佐证了我们的观点。美国商务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增长2.2%,不及市场预期和初值的2.3%;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季环比修正值 1%,不及预期 1.2%和初值 1.1%;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修正值 2.3%,不及预期 和初值的2.5%。此外,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变动 17.8万人,同样不及预期 19万人和前值 20.4万人,美国4月劳动力参与率62.9%,较前值减少0.1个百分点,美国16岁-19岁劳动力参与率32.7%,较前值减少0.7个百分点。在美国财政加杠杆和美联储降杠杆的矛盾中,美联储可能率先妥协美国目前存在财政加杠杆和货币降杠杆的矛盾。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采取了“宽财政 紧货币”的政策组合:一方面,减税 基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财政赤字扩大,美债供给增加;另一方面,加息 缩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了对美债的需求。美债供需失衡加上美国后续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使得短端利率上行幅度超过了长端利率,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出“熊平”的特征。通常来说,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甚至出现倒挂时,往往预示着美国经济的衰退,上一次是在年期间,美国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最低至-19BP,当时美联储继续加息,最终引爆了次贷危机。不可否认,目前的情况与当时有一定相似之处。在美债供大于需的压力下,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不让步,继续放任美债收益率上行,将会对尚未稳固的美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甚至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
为了维护经济复苏进程,美联储可能会率先妥协。如果美联储继续按计划推进加息缩表进程,可能会推动实际利率上升,进而抬升实体融资成本;还可能使信贷违约率增加,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些都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复苏。而特朗普的税改政策,以及目前暂未推进的基建,都是有助于托底经济复苏的措施。已落地的税改政策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大幅降至21%,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9.6%降至37%,这会使得美国企业盈利增加,促进产业资本回流美国,从而提振美国经济。因此,若特朗普坚定推进税改 基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美联储可能会为了维护经济复苏和防范金融危机的目的而做出妥协。近期美联储的一些官员也表达了对美债收益率曲线走平的担忧,5月15日,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美联储的政策是导致曲线趋平的罪魁祸首,应该小心谨慎,不要通过美联储加息来扭转这一趋势,他反对进一步加息。5月4日,达拉斯联储主席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在讲话中说,如果加息会使收益率曲线反转,这将给我“很大的停顿”。此外,据美联储4月3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收益率曲线反转是经济衰退隐现的有力信号。尽管另外一些官员认为收益率曲线走平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正常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美联储就加息步伐已产生分歧。未来为了维护经济复苏进程,美联储可能会向财政妥协。中美利差并不是硬约束:中国汇率弹性不断增大,利率独立性有所加强 当前我国热钱波动明显减少,且资本管制尚未完全放开当前我国“热钱”波动已明显减少。热钱又叫“游资”,是指为了短期获益在国际市场间频繁进出的资金。热钱会加剧一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造成资产价格的短期波动,也会加剧汇率的变化。我们在之前的报告《债市启明系列——如何看待美国加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中曾用间接法来估算当前进出我国的热钱波动。间接法的基本公式为: 热钱=外汇储备增量-经常项目顺差 -对外直接投资(FDI) 净流入,其核心思路是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引起外汇储备增加但不属于热钱范畴的项目(杨子荣,何国华,诸婉婧.年我国热钱规模的动态变化[J].经济学家,2014(06))。由于经常项目顺差的月度数据无法获得,所以采用相近的贸易差额代替。从测算结果上看,2014年以后我国热钱表现为净流出,但从2017年开始,热钱流动虽仍保持净流出,但幅度已经明显减少,进入2018年后更是处于低位,1月的热钱流动几乎为0,3月也很少。说明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热钱流出后,我国金融市场中的热钱可能已经大幅减少。因此当中美利差收窄时,我国可能不会面临大规模的资本流动。
我国的资本管制尚未完全放开,尚存缓冲。尽管我国承诺进一步开放经济,但鉴于2015年货币贬值造成的动荡,且汇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实现,目前我国还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5月3日,央行出台规定规范RQDII境外投资,严格规定RQDII投资不得将人民币汇出境外购汇,封堵了利用RQDII在境外做空人民币的方式。在5月3日,外管局长再次重申,我国要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5月29日,易纲行长在2018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时也称,实现资本账户全面可兑换将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不能开放得太突然,并引用了泰国1997年的金融危机。他表示,中国将确保这些改革“渐进、稳步”推进。由此,我国资本管制尚未完全放开,这为我国应对本次美债收益率上行的风险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数据方面,截止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48.52亿美元,环比下降0.57%,但同比增长3.1%,外汇占款环比增加74.22亿元人民币,自去年3月以来一直处于稳定水平。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较为平稳,并没有出现资本大量外流的情况,预计该情况有望持续。
人民币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显著,汇率预期总体平稳199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现了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的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日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进行调整,引入“一篮子货币”调节因素,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三是2015年“8.11”汇改构建起“收盘汇率 一篮子货币汇率调整”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四是2017年5月下旬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进行机制调整,引入“逆周期因子”,构建起“收盘汇率 一篮子货币汇率调整 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形成机制,后于2018年1月暂停逆周期调节因子。随着我国持续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近年来双向波动明显增大,尤其是在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因子进行调节后,人民币单一贬值或升值的态势几乎不再出现。
目前汇率的市场预期合理分化,总体预期较为平稳。事实上,自2017年6月以来,市场汇率预期已发生明显转向,从原先普遍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转为基本稳定。2018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一路升值到6.28%,更是形成了升值预期。因此,尽管近期受到美债收益率上行和中美利差收窄的影响美元表现强劲,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产生了一定的分化,但是总体预期较为平稳。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目前的市场汇率预期:一方面,市场投机者受到打击,做空人民币的动能有所衰减,甚至出现“转空做多”。另一方面,结售汇差额由负转正,境内企业和个人购汇趋于稳定,外汇供求关系得到改善。2018年4月我国银行结售汇差额为106.3亿美元,相较3月的-91.68亿美元增加了197.98亿美元。2018年4月企业境内外汇存款减少约192.32亿美元,个人境内外汇存款余额减少约1400万美元,说明境内主体持有外汇意愿下降,结汇意愿明显增加。此外,根据央行201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波动率为 4.05%,接近部分亚洲货币水平,汇率弹性加大,有效分化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弹性汇率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我国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利率独立性有所加强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抑制金融体系内部杠杆是重要目的。自2017年以来我国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更多是出于推进金融去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的,而非对美联储加息的简单跟随。央行在201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平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去杠杆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201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了宏观杠杆率趋稳的成果,并再次重申了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的基调。利率独立性有所加强,国内外货币政策偶有分歧。历史上我国货币政策与国外出现分歧时,我国资金跨境流动、人民币汇率、金融市场通常会受到较大冲击,但是近年来由于汇率弹性加大、资本账户管理有效、外汇储备充足、热钱波动减少等因素,我国利率独立性有所加强。日,在美国加息预期上升的情况下,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采取定向降准等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今年4月17日,同样处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央行宣布从4月25日起对部分存款准备金率基准档次相对较高的银行实施定向降准,以置换这些银行借入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我们在之前的报告《债市启明系列——降准是一盘大棋,什么才是金融改革的真正意图》中分析过,此次央行降准主要是为了实现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总体目标。综合来看,两次降准均处于美联储加息进程中,且均未时经济受到外部的冲击。由此,当前我国利率独立性有所加强,受发达经济体政策的制约逐渐减小。债市策略就债市而言,此次美债收益率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我们认为,目前美国长期利率阶段见顶,美债利率未来上行空间不大。同时,随着中国热钱波动减少、汇率弹性加大、利率独立性增强,美债利率向我国利率的传导效率也有所下降。因此,预计美债利率上行和中美利差收窄不会给我国利率造成过大的上行压力。综上,我们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降至3.4%-3.6%区间内的判断不变。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http://dingyue.nosdn.127.net/8HEvOIofiRXsSVubtasCIXQ9N4xsxy9Xc90b2Kg8j2ZHK1.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利率上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