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tab(SILT)项目优势怎么写有哪些优势?

区块链加持,SILT让黑导游再也无法宰客区块链加持,SILT让黑导游再也无法宰客谈经论币百家号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节假日或工作之余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也成为了人们的消费刚需之一。旅游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上其所涉及的地域广阔,难以形成良好的监管,这也导致了行业出现了一些问题。旅游景点缺乏有效管理,环境太差;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导游强逼游客购物;酒店住宿监控门等现象也屡屡发生,这不仅对行业信誉是一种损害,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损害。2018年春节期间,一度被闹得沸沸扬扬的东北雪乡事件相信大家都听过。事情起因是一篇名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文中游客称,自己与家人日在雪乡赵家大院预定一间三人火炕房,计划27日入住,支付两晚费用552元。但当他们到达赵家大院时,店家却告知该三人火炕房只能住一晚,第二晚安排他们到很多人一起睡的大通铺,游客觉得不划算想要退款,却被告知无法退款。且当地物价消费极其高,一桶泡面60、小炒肉288,宰客之心昭然若揭。让人寒心的是,类似于东北雪乡这样的宰客事件并非个例。在云南、泰国、菲律宾等地先后也都曾曝出类似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某些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服务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也是整个行业的监管不够全面导致乱象频发。Singletab(简称SILT)深度结合旅游行业当前的痛点问题与区块链技术特性的契合点,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旅游行业,解决当前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SILT将区块链引入旅游业究竟能带来哪些改观呢?区块链技术最鲜明特点之一便是去中心化,若将去中心化应用在旅游业中,可以减去来自第三方代理机构的干扰,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与旅游成本,让旅游出行的交易变得更加透明,更显平民化。并且其公开透明、无法篡改的特性能够为解决旅游中出现的各类交易纠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让游客敢消费、愿意消费。伴随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相信在区块链加持之下,SILT所构建的新旅游生态将帮助游客真正避免当前旅游行业的坑。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谈经论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有趣的币圈,最深度的解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Singletab:新旅游市场供应链已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_TengNews财经网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
Singletab:新旅游市场供应链已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首次突破百亿,达1.5亿人次,总收入达7.6万亿美元,不仅创造了2.92亿个就业岗位,还带动了全球游客境外消费。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达15000亿,人均GDP达7872美元,整个社会的发展由温饱消费进入到&高端奢侈旅游消费&阶段,消费经济成为最大的经济驱动力。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几乎都被OTA(线上旅游平台)垄断,第三方在提供了信息聚合、细分品类、预定保障等服务的同时,也收取了一定比例的佣金,这些成本都转变为用户高昂的出行费用。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当前旅游市场价格昂贵、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带来了曙光,其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性能够很好的与旅游业相契合。下面,我们以Singletab项目为例,与大家一起探索区块链与旅游业之间融合的更多发展可能。
Singletab项目简介
Singletab是基于第三代区块链技术的新旅游消费应用模式,致力于打通旅游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构筑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新旅游市场供应链&&旅游景区联盟,同时为世界新旅游市场产业链场景下的业务内容提供技术支持。在Singletab的联盟区域内的景点,各类参与者都可以使用Singletab Token(SILT)进行消费,共享一个点对点的去中心化旅行新世界。
Singletab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在Singletab生态里,旅行者和服务商可以直接通过SILT进行交易,而无需一个中心化的平台做撮合中介,不再存在双重花费问题。Singletab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极大的降低了系统成本,并把这些&成本&反馈给Singletab生态里的参与者,使得这些参与者(如旅行者和服务商)都得到更大的收益。
在Singletab的生态里,平台可以自动记录用户消费轨迹。每一笔交易都是通过智能合约创建的,每一个合约经由所有的节点同步,在创建合约和调用合约时,会产生同步成本,杜绝垃圾交易。同时C端载体配合物理check-in等机制,在非常昂贵的作弊成本下杜绝了刷单、刷评论等作弊行为。Singletab作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平台,所有的交易、评论、评分、评级数据都是不可篡改、不可销毁、可追溯的,使得人工篡改的可能性为零,所有生态内的角色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相较于中心化的世界,在Singletab的生态里,所有的服务商将把所有精力放在服务品质上,让旅行者真正受益。
Singletab新旅游市场供应链的发展优势
Singletab目前已经完成了基于软件的POS共识算法开发、平台底层联盟链的基本功能开发、用户隐私功能开发及身份映射系统开发等一系列技术开发工作,预计在第三季度平台公有链测试版及首个行业DAPP将上线试运行。除了不断加强技术领先性以外,Singletab将开源所有代码,不断在链上发布新的技术和应用,全面拓展平台旅游生态结构。
相信传统旅游行业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将极大的提升平台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能:
1、高效率性:去传统中心转发架构后支付时间由分钟缩减至秒级;
2、高可用性:分布式架构任意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3、高安全性:处于一个私有链封闭的网络环境,信息无法被篡改、伪造;
4、高扩展性:新的参与者可以快速便捷地部署和加入至系统中。
SILT的市场表现
SILT是Singletab发行的虚拟货币,旅行者可以利用SILT在Singletab生态联盟中与所有服务商进行消费交易,从而使得SILT能够在整个旅游生态进行流通,提升其自身价值的同时拓展生态结构,维护平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SILT已经成功在BTK(比特王)等交易所上线,并且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从币种走势来看,SILT上线1个多月以来,整体价格持续上升,截止目前已经上涨近7倍,单日最高涨幅超过50%。据BTK(比特王)平台数据显示,SILT日流通量高达2400万枚,日交易金额近1000万美金,占同类概念数字货币总交易额的8%左右。从月度表现来看,6月份SILT在经历了近半个月的清淡行情后,连续收出5根大阳线,触及月内最高点,价格上涨幅度达300%;进入7月份,受大盘走势影响,价格呈现震荡上升走势,较前一个月收盘价上涨2倍。整体来看,SILT的价格走势在同类概念数字货币中表现亮眼,随着Singletab旅游生态的进一步成熟完善,仍然具有非常可观的成长空间。
全球新旅游生态的到来已经是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区块链入主旅游行业必将加速其去中心化的进程,虽然目前区块链应用落地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Singletab所构筑的基于第三代区块链技术的新旅游消费应用模式将有望真正打造一个具备自我驱动力的旅行生态。
来源:华南财经网 作者:综合
08月03日Singletab:新旅游市场供应链已是行业发展
06月05日笨贼偷到iPad以后自拍炫耀被警方抓获
06月05日iPhone 6平板概念机 搭载iOS 8圆润机身
07月18日云币网宣布完成清理清退工作,将于8月
06月25日马云赴港见证!全球首个区块链跨境汇款
广告也精彩
微博和微信:TengNews财经网来自雪球&#xe6关注 区块链加持,SILT让黑导游再也无法宰客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节假日或工作之余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也成为了人们的消费刚需之一。旅游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上其所涉及的地域广阔,难以形成良好的监管,这也导致了行业出现了一些问题。旅游景点缺乏有效管理,环境太差;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导游强逼游客购物;酒店住宿监控门等现象也屡屡发生,这不仅对行业信誉是一种损害,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损害。2018年春节期间,一度被闹得沸沸扬扬的东北雪乡事件相信大家都听过。事情起因是一篇名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文中游客称,自己与家人日在雪乡赵家大院预定一间三人火炕房,计划27日入住,支付两晚费用552元。但当他们到达赵家大院时,店家却告知该三人火炕房只能住一晚,第二晚安排他们到很多人一起睡的大通铺,游客觉得不划算想要退款,却被告知无法退款。且当地物价消费极其高,一桶泡面60、小炒肉288,宰客之心昭然若揭。让人寒心的是,类似于东北雪乡这样的宰客事件并非个例。在云南、泰国、菲律宾等地先后也都曾曝出类似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某些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服务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也是整个行业的监管不够全面导致乱象频发。Singletab(简称SILT)深度结合旅游行业当前的痛点问题与区块链技术特性的契合点,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旅游行业,解决当前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SILT将区块链引入旅游业究竟能带来哪些改观呢?区块链技术最鲜明特点之一便是去中心化,若将去中心化应用在旅游业中,可以减去来自第三方代理机构的干扰,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与旅游成本,让旅游出行的交易变得更加透明,更显平民化。并且其公开透明、无法篡改的特性能够为解决旅游中出现的各类交易纠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让游客敢消费、愿意消费。伴随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相信在区块链加持之下,SILT所构建的新旅游生态将帮助游客真正避免当前旅游行业的坑。分类号:UDC:学校代号:11845密级:学号:2110807579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学硕士)西南涌农业面源污染特征与控制徐文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专业或领域名称:矍建主教握 丕境工程学生所属学院:论文答辩日期:丕境型堂皇王程堂院2Q!l生§目 r―――――――一――C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toGuangdong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for the Degree ofMaster of Engineering Science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characters and control in Xinan River RegionMaster Candidate:Xuwen Supervisor:Prof.Luo JianzhongJune 2011 Facult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ring GuangdongUniversity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P.R.China,510006 C 摘要摘要河流污染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成的,人类活动和干预对 污染会造成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密集,珠三角河涌污染问题 日益显露出来,有机污染普遍,河涌富营养严重,导致河道水体污浊、黑臭现象较为 普遍,藻类疯长泛滥,严重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由于过去环保工作的重 点一般都放在城市,因此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不多,继工业和城市点源污染之后, 我国农业污染逐渐凸显,农村河流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污染发 生的间歇性、突发性、复杂性特点,常常与降水、气温等气候因素有关,目前成为影 响水体的重要污染源,是水质恶化的一大威胁。 本论文以广东省佛山市境内的西南涌为研究对象,对河面各个断面进行了水质指 标的监测,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该河涌氨氮、总磷严重超标,得到西南涌水质正受 着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通过近几年的水质指标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农药化肥使用、畜禽养殖和农 村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对面源污染物COD、NH30N、TP的贡献,并得到西南涌流域农业 面源污染的污染物负荷,进一步分析各个负荷的变化规律,从而作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之后利用各个污染负荷的平均值,分析了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对西南涌水体水质的影 响以及利用面源污染模型描述了各个污染负荷的进行分析模拟。 最后,针对西南涌流域的农业面污染特点和沿岸农村居民实际情况,通过一些污 染治理工程措施,例如科利尔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工艺(简称KIC工艺)和微孔曝气 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有效防止的工程技术对策。关键字:西南涌、农业面源污染、污染模型、污染负荷、KIC接触氧化、微孔曝气。 广东s_Jk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 STRACTRiver pollution is caused by regional population,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tocertain degree,Human activities and intervention for pollutioncan causeboth the positiveand negative effects.The river pollution problem of the Delta of the Pearl River has been expo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populationintensive,Organicpollution isgenerally,river eutrophication serious,cause water dirty,black,smelly was common,algaecrazy growth.badly damaged nearby residents living and citylandscape.The key work ofthepa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eneral in cities,SO the attention to rural environmentalnotproblems istoo much,Followingpo缸pollutionof the industrial and urban,agriculturalpollution after gradually OCCurSand thepollution problem of rural rivers is becoming more pollution has contamination of intermittent,andmore prominent.Agriculturalnon-pointunexpected,complex characteristics,often with some climate factors involved,such as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etc,now become the quality deterioration threat. Xinan River basin’S reach which is in Foshan,Guangdong province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area in this paper.each section of the river water quality indexes of water quality conditions ofimportant sourcesaffect water,is watermonitoring,evaluation,theriver ammonia nitrogenaand thatphosphorus higher Non-point sourcethan normal standard seriously,this pal孢.r?draws pollutionconclusionhas beenaffecting the water quality ofthe XinanRiver.years,this paper analyzes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Xinan Rive inrecenttheaffecting factors,including 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use,rural domestic livestock and their contributionwaste,poultry andof non-point pollution inChemicalOxygenDemand(COD),NH3-N,TP non-point sourcesource pollutant.AndXinanget thepollutantload of agriculturalRiverbasin,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hange rule of each load,thus making theuse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Then livestockeach pollutionloadaverage,analyzed the raisingandsewage to the influence of water quality of XinanRiver,foreachpollutionload analysis of simulation.using the non-pointpollutionmodel description.Finally'accordingto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Ⅱ Ⅲ C 目录目录摘要…………………………………………………………………………………………………………..1ABSTRACT………………………………………………………………………………………………………….II目录……………………………………………………………………………………………………………..VIICONTENTS………………….……………………….…………………………….…….………………………...X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2.1国外研究现状…………………………………………………………………..2 1.2.2国内研究现状…………………………………………………………………一3 1.3研究内容………………………………………………………………………………4 1.4研究技术路线……………………………………………………………………………4 第二章西南涌的基本情况……………………………………………………………….6 2.1西南涌概况……………………………………………………………………………6 2.2流域内行政区域概况…………………………………………………………………7 2.2.1三水区概况……………………………………………………………………一7 2.2.2南海区概况……………………………………………………………………….8 2.2.3佛山市及其他三区简介………………中.:.……………………………………10 2.3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及其特点……………………………………………………..11 2.4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12 2.4.1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流失…^…………………………………………………….12 2.4.2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12 2.4.3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13 2.4.4水土流失引起的污染……………………………………………………………14 第三章西南涌污染情况与特征……………………………………………………………15 3.1西南涌水质现状……………………………………………………………………15 3.2西南涌水质的特征分析……………………………………………………………….153.2.1水质评价方法…………………………………………………………………….1 5VⅡ 广S-r-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2西南涌水质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一16 3.2.3西南涌主要污染因子及变化特征……………………………………………..17 目录6.1.4鱼塘水产养殖污染……………………………………………………………..51 6.2佛山市农业面源污染评估分析………………………………………………………5l 6.2.1农药流失量分析………………………………………………………………..53 6.2.2总磷流失量分析………………………………………………………………..54 6.2.3氨氮流失量分析……………………………………¨………………………..566.2.4COD流失量分析………………………………………………………………576.3本章小结……………………………………………………………………………..58 第七章西南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59 7.1非工程技术措施…………………………………………………………………….59 7.1.1健全政策法规体系……………………………………………………………..59 7.1.2强化科学组织管理………………………………………………………………60 7.1.3加强宣传,借助社会力量提高整治力度………………………………………60 7.2工程技术措施………………………………………………………………………..6l 7.2.1科利尔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工艺………………………………………………617.2.2 H型超微米气泡发生水处理技术………………………………………………657.2.3农村生活污水及环境的综合整治………………………………………………68 结论…………………………………………………………………………………………………………………..73 参考文献…………………………………………………………………………………75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成果…………………………………………………78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79致谢………………………………………………………………………………………………………………….80IX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TENTSABSTRACT in Chinese…………………………………………………………………………………………IABSTRACT in English………………………………………………………………………………………….IICCoNTENTS in Chinese……………………………………………………………………………………..VIIpollution.…..........…1 1 …………………………。12 ……………………………12 ……………………………12 ….………………………..1 3 ......…..…....…............14er..…....…...…..........1 5 ….…………………….….11;………………….………..1 5 CONTENTS3.2.1Water5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13.2.2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tems and results…………………………………………………??16 3.2.3 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 and changecharacteristics……………………………17?3.2.4 The analysis ofalong chang characteristics of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1 8 3.2.5 The quality condition during dry and t№mutagenicity contrast………………………?23Chapter 4 The investiga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25 4.1 Domestic pollution source………………………………………………………………………………….25 4.2 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pollution sources………………………………………………………………284.3 Raising livestock pollution sources……………………………………………………………………??3 1Chapter 5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model……………………………………………35 5.1Therainfall runoffmodel………………………………………………………………………………….355.1.1 SCS runoffcurve model……………………………………………………………………………355.1.2 The application ofrunoffcurve model…………………………………………………………37 5.2 The soil erosion model.…............…......….......………….…….............…….......…......…......385.2.1The introductionofMUSLE model…………………………………………………………….385.2.2 Soil erosion factor……………………………………………………………………………………39 5.2.3 Vegetation and management factor.…....….....……..…...............…..….…......??.?……?39 5.2.4 Terrain factor…………………………………………………………………………………………一40 5.2.5 CFRG factor……………………………………………………………………………………………40 5.3Pollutantload calculation………………………………………………………………………………….405.3.1 Dissolved nitrogen pollution load model……………………………………………………“41 5.3.2 Absorpted nitrogen pollution load model……………………………………………………”42 5.3.3 Phosphorus load model........….......................……...…...….….....…...….......…….....425.4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the model………………………………………………………………435.5 Chapter summary……………………………………………………………………………………………?214 Chapter 6 The鹪timafion and evaluafion anabsis…………………………………………………?45 6.1The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estimate………………………………………………………?456.1.1 Pesticides and loss estimates……………………………………………………………………..45 6 1.2 Fe嫩iliz蟹才and lossestimates………………………….:………………:……………….…………46Xl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1.3 The pollutants from Raising livestock…………………………………………………………496.1.4 The pollutants from farmed fish……….………………………………………………………..50 6.2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pollutionanalysis……………………………………………………….516.2.1 The analysis ofpesticide loss……………………………………………………………………..52 6.2.2。The analysis ofTP loss……………………………………………………………………………..53 6.2.3 The analysis ofNH3.N loss……………………………………………………………………….55 6.2.4Theanalysis ofCOD loss………………………………………………………………………….566.3 Chapter summary……………………………………………………………………………………………?57 Chapter 7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Hution control measures……………………………587.1The non-engineering7.1.1 Sound policiestechnical measures……………………………………………………………一58andregulations system…………………………………………………………587.1.2 Strengthen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management…………………………………………….597.1.3 Strengthenthepropaganda,efforts bysocial forces improve regulation…………….597.2Theengineering technical measures……………………………………………………………………60contact7.2.1The KIC biologicaloxidation water treatmenttechnology…………………….607.2.2 The superfine metes bubblesOCCur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637.2.3Therural sewageandenvkonmem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67Conlusions................….....…......….....…...…...................…..............…........…............…......72 References………………………………………………………………………………………………………….74Pubfieations.…...............….....…..........….............…............….........................….......…........77 Innovation declaration…………………………………………………………………………………………78Acknowledgements………………………………………………………………………………………………79Ⅻ 第‘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农业面源污染是由于化肥、农药、家畜粪便和生活污水,以及水土流失经降雨径 流、淋溶和农田灌溉同归水进入水体而造成的低浓度、大范围的水体污染,目前己成(为世界各国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由于其对生态环境影响广泛,发生具有 随机性,污染物来源和排放点不固定,排放具有间歇性,污染负荷时空变化幅度大等 特点,比起点源污染其监测、控制和处理更为困难,对此世界各国进行了大量针对性 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控制技术措施,目前国内还没一套定型的方案。我国自20世纪80 年代开始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研究,在面源污染的控制治理措施以及治理效益评价等 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来说研究的深度还不够,相对成熟的控制技术多为 田间施肥技术、人工湿地系统等试验设施空间尺度不大、试验条件易于约束的领域。 至于一定规模、近自然的生态修复系统,相应研究较为薄弱:污染控制多停留在以单 一措施为主的理论探讨,尚未形成集成技术和大面积的控制行动n卫,。 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西南涌流域重要的污染源,对黄河水质变化有着重要 的影响。西南涌发源与北江,水质质量直接影响下游工农业用水安全和珠江西航道, 流域山地面积较大,部分区域化肥施用强度极高,加上施肥、施药方法不科学,N、P 等营养元素流失严重;畜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且大部分排泄物没有经过很有效的 处理,.污染物排放负荷较大:另外,大面积的农村地区因居住分散, 没有统一的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大量污染物随地表径流直接排入西南涌。由于上述因素,使该流 域面源污染问题不断恶化,水体污染物超标,流域内或下游部分水库等水域出现富营 养化现象。 本研究以兰州段黄河干流流域为研究区域,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调查出 发,主要对化肥施用、水土流失、畜牧养殖和农村生活四大面源污染进行分析研究, 采用农业面源污染经验系数估算及模型量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N、P污染负荷, 分析污染负荷的逐年变化情况,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通过此项研究,能基 本了解兰州段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变化与分布的基本规律,可为政府的农 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及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后,根据针对西南涌流域居民生活 污水污染排放的现状,采用微孔曝气和接触氧化等方式使生活污水排入西南涌之前得 到净化,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进水浓度、水量与时间的变化、处理效果等因素,在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全面认识,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日、英等一些发达国 家率先兴起。随着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导致水体污 染的主要原因,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视。相关研究工作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入,几十年来, 在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产生、迁移与转化机理,源污控制与管理以及研究方法与研 究手段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哺..s,。美国对其农场法章进行两度修改进而对农业面源进 行总量控制m?;荷兰制订了农田磷素允许投入量、流失量和超标收费制度;法国对不同 的作物提出了肥料禁用时间规定;丹麦对农田肥料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n1等。 1930年美国开始对农业面源污染与暴雨事件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面源污染与 洪水密切相关,因此在面源污染控制法令颁布以前,引入了一系列的防洪法。其农业 面源控制方面的规划工作,主要是由美国水土保持局来进行的。60年代以来.日、英 等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对面源污染的特征进行研究。而进入70年代中期,面源污染问 题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全世界每年发表的有关非点源污染的文献约有500余篇。面源污染基础研究进入降雨一径流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对于截留、填洼、下渗之运移进入数学模型研究。对不同土地的渗漏率进行了分类研究,美国水土保持 局提出不透水地区的剩雨净雨量的计算方法,并且确定了哪些类区域有产流趋向。而 进入80年代,其因素分析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更加深入,研究了大气层污染 通过输送与沉积进入地表水,该领域研究分类为四项:①城市和工业排污;②全球性 输送和沉积(高层大气);③自然和农业活动的排污:④沉积蒸发进入污染物转化与损 失率研究。90年代,微生物的迁移成为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的新的增长点。在此 期间,开展了面源污染扩散与负荷的模型问题,例如:对于城市污染模拟模型,美国 提出了暴雨水管理模型(SWMM)、储存处理与溢流模型(STORM)、贝特尔市城市径流 管理模型等,对于农业与农村地区模型,提出了农药化肥迁移模型(ACTMO)、农业径 流管理模型(ARM)、统一迁移模型(UTM)、农业管理系统中农药、径流与侵蚀模型 (CI迮AMS)、区域性非点源集水面环境响应的模拟模型(ANSWERS)等。在欧共体,2 第’章绪论第一个明确提出非点源污染的官方文件是1989年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一个直接建议,提 出水质问题是由农田与城市硝酸盐的释放引起的。面源污染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集中 于农田管理,滨岸流域管理、畜禽废物管理、农药化肥管理等,涉及环境化学、环境 地学,水文学、农业经济、土地学、农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1.2.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起始于80年代。其时开展的湖泊富营养化调查是非点源污 染研究的一个分支,之后在北京以及珠江流域、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广州、 沈阳、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开展了面源污染研究,其中北京城市径流污染 研究为最具代表性的非点源污染研究;而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先后在大伙房水库,于桥 水库、滇池、太湖、巢湖、晋江流域等区域开展了工作。对于畜禽废物污染及管理与 研究工作,也在广州、沈阳、上海、苏州等地相继先后开展研究。方法上,首先对于 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基本途径.清华大学傅国伟教授等人采取了两种方法:(1)直接 立足于污染物在区域地表径流的迁移过程;(2)立足于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及水量) 分析,即通过对水体纳污量的分析计算,推算汇水区的污染物输出量。这是一种“问 接方法",它抛开了污染物在区域地表的实际迁移过程,而只以对受纳水体所接受的污 染物量的观测负荷,减去点源负荷(还应考虑迁移衰减的影响),而得出的非点源污染 负输出量(或河库水体污染输入量)。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的中科院研究单位等采用 以剖析土地利用方式与污染负荷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研 究一般将城市区域划分为工业、居住区,商业区、交通繁华区等几种主要土地利用类 型;农村面源污染研究主要采用径流试验场法,监测降雨径流的水质、水量,确定污 染物单位负荷量,从而估算面源污染发生负荷量。而对于面源污染模型的研究,已在 污染的区划模型、水库入库流量的经验预测模型、排污系统面源污染产污总量估算模 型(含化肥汇入的污染物估算模型、水土流失泥沙量的估算模型、水土流失的有机质 和营养物的估算模型),我国在系统地进行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90年代至今,我国学者相继研究了一些适用于我国地域特征的农业面源污染模型。 如陈西平等人根据径流小区试验发现降雨量与污染物输出量有较好的相关性,并研究 了涪陵地区五种污染物的各次降雨冲刷预测方程嘲;李怀恩利用逆高斯分布瞬时单位线3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法计算流域汇流的非点源污染物迁移机理模型阳一以及机理性流域暴雨径流响应模型伸,; 王昕皓等人提出了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的单元坡面模型法n训;徐向阳等定量分析了农田 降水、产流、下渗、排水、蒸散发、灌溉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模拟农业排水和产 沙的氨氮流失数学模型…,;张水龙、庄季屏以辽西地区典型农业小流域非点源污染形成 的特点为基础,将机理与建模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包含流域水文模型、产污模型 和汇污模型等子模型的模型系统n引等。虽然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模型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1.3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具有代表性的西南涌流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章绪论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术路线见图1.1,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资料收集。首先是环境、气候、水文、土地类型及利用方式等方面的资料, 然后对居民人口、日均用水量;行政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农药、化肥施用量等;调查 畜禽种类、数量,粪便日均产生量进行详细调查,最后选取断面,监测水质指标,统 计地面径流量,以便建立和校正模型。 (2)对西南涌进行定期监测,以观察在不同时间和水文条件下的水质变化。 (3)收集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建立面源污染模型,在西南涌沿岸选取代表性区域, 跟踪监测降雨时的径流状况,进行检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验证模型的适用性。 (4)采用KIC接触氧化和微孔曝气技术进行示范工程,对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为西南涌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工程技术理论依据。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 Technological route chart5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西南涌的基本情况2.1西南涌概况西南涌是佛山市范围内最重要的河涌之一,它西连佛山市三水区北江,流经三水 区的乐平、芦苞、南海的狮山、里水,最后在东边与流溪河、白泥河汇合,进入广州 的西航道;西南涌流域由一条主要干流和大棉涌、大塑涡涌、左岸涌、解放涌、乐平 涌、芦苞涌等6条支涌组成的区域性河流。西南涌的主要功能有防洪、景观、自净、 航行、生态等功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下游广州的珠江西航道的各种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南涌源白北江,自三水西南水闸起,向东流经三水高丰、上岸与大棉涌汇合, 在南海凤岗附近与左岸涌流经码头解放涌汇合,在南海的上新村和官窑附近分别与乐 平涌和芦苞涌汇合,再向东流经南海的和顺、里水等镇,在鸦岗附近与流溪河汇合后 注入珠江西航道,全长41kin,流域面积485平方公里。西南涌主要有6条支涌,分别 是大棉涌,大塑涡涌,左岸涌,解放涌,乐平涌,芦苞涌。其中芦苞涌水量最大,大 约占西南涌总水量的一半。 西南涌潮汐变化规律与珠江三角洲一致,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区,一年365天每天 都会出现两次高低期,即:高高潮、低高潮和高低潮、低低潮,根据不规则的天体运 动变化而每天高低潮出现时间不同;每月有两次半月周潮,呈“初一、十六潮水起, 初三、十八高低尽刮"的基本规律;一年有24次大潮,每年最大潮多数出现在农历八 月十八。‘’西南涌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当北江遇到特大洪峰时起分洪作用。在西南镇和芦苞镇 北江交界处分别设有分洪水闸,西南水闸和芦苞水闸的最大分洪量为1100 m3/s和1200 m3/s,平时根据北江水位的高低和工农业和生活的需要适当调节两个水闸的过流量。西 南涌解放涌也设置水闸,主要是解放涌提供生态补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需要,不做分洪 使用。 根据2009年6月实测的水文资料显示,丰水期西南涌起点西南水闸处水量为 157m3/s,在与大棉涌、大塑涡、左岸涌、乐平涌、芦苞涌交汇后,官窑段河面变宽、 水量增大至约500 m3/s;在西南涌出121处老鸦岗断面水量变大为800--1000 m3/s。西 南涌水量进入枯水期过后明显的减少,基本上各个断面甚至减少到丰水期水量的1/5 或更小;2010年1月根据调查实测西南水闸处水量仅为lOm3/s。6 第二章西南涌的基本情况2.2流域内行政区域概况2.2.1三水区概况(1)地理位置三水区,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北纬22度58分至23度34分,东经112度46分至113度02分。地处广东省中部,佛山市境西北部, 三角洲西北端。总面积达874.22平方公里。东邻广州市花都区,东南与佛山市南海区 相连,西北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县,西南街道与高要市、佛山市 高明区隔西江相望。区人民政府驻地中心城区,东距广州市区30公里,东南距佛山市禅城区24公里。区域形状狭长,南北最长为68公里,东西最宽为30.1公里。全年全区户籍总数为123,786户,户籍总人口387,108人,全区人口均为非农业人口。 (2)气候特征 三水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雨充沛,但分布不均匀,时 有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夏秋两季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雷电灾害频繁,属 雷暴盛发区。影响三水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早春的低温阴雨、夏季的台风、暴雨及 强对流天气(强雷暴、大风、冰雹等);冬季的寒潮等。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1.9。C。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7月份气温最高。年极端最高 气温39.1℃(03.7.15);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7℃(57.2.11)。、,降水:年平均降水日数(却.1)154.3天。年平均降水量1682.8毫米(4.9月:占总雨量80%)。全年雨季分为两段:4-_6月为前汛期,主要是锋面低槽带来的降水;7_月为后汛期,主要是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等引起的降水。 日照:全年日照总时数1721.7小时。一年中最长的日照时数是7月为218.7小时,‘ 最短是3月为65.5小时。 雷暴:三水是雷暴多发区,历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1天。 (3)地形地貌 三水区地形地貌复杂,有低山、岗地、平原、洼地等,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多样性。 三水区地形狭长,南北相距68km,东西相距30k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半丘 陵区。西北部多为200"-'300m的低山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m。东部、中部、南 部均为低壑丘陵台地,河涌纵横,土地肥沃;西北部为低山高丘,土壤母质为砂砾岩、7 变质砂岩、花岗岩及石灰石等,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分布于全区各地的丘陵区, 均为砂岩、沙页岩、砾岩赤红壤等组成,约占24.4%。其余为泥沙冲积平原和河网地 带,土地肥沃。形成了“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土地分布格局,呈现出优美的山水交融的 田园景致。 (4)水资源和水文情况 境内河涌交错,西江、北江、绥江在此汇流。西江流经西南街道、白坭镇边境, 北江从北至南纵贯大塘、芦苞、乐平、西南等镇(街道),并经思贤活与西江相通。另 流经区境内,长度在14.6公里以上的河涌有西南涌、芦苞涌、漫水河、青岐涌、樵北 涌、九曲河、左岸涌、大棉涌、刘寨引水涌、乐平涌等10条。全区主要江河西江、北 江水质保持良好。。2.2.2南海区概况(1)地理位置 佛山市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北纬22。48,_23。18,,东经112。51,一113。15,之间。东连广州市区,并与番禺市隔江相望;西与三水、高明两市交界;南临顺德市,并与鹤山、新会两市隔江相望;北与花都、三水两市相 交;中部与佛山市环形接壤。佛山市南海区南北距离最大为56.85公里,东西距离最大 为41.85公里,总面积为1150.51平方公里。 (2)气候特征.南海区位于北回归线南侧,珠江三角洲中北部,毗邻广州,在北纬22048 7"23019 东经17,12。49 7~1 13015 7,总面积1073.82平方公里。这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雨热同季,春湿多阴冷,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旱。 年平均气温为22.20 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3.50 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 29.1。C;6"9月的平均气温均在27 oC以上。旬平均气温而言:1月到2月上旬为一 年的最冷阶段,旬平均气温在13.3~13.7oC之间,自2月下旬开始,气温逐步上升。7月中旬达到一年的最高值29.2 oC,7月下旬~8月上旬仍有29.1 oC,之后气温开 始下降。以气候划分季节:候平均气温≤100C时为冬季,候平均气温/>220C为夏季, 两者之间为春季或夏季。本地多数年份为无冬年,4月中旬到lO月为夏季。年的极端 最低气温多数在30C以上,最低记录为一1.90C(1967年1月17日)。年极端最高气8 第二章西南涌的基本情况温是39.2。C(2005年7月l 8日),39oC以上的天气均为2004年以后出现。年平均气温的历史序列显示,1986年以来的气温明显上升,1997年之后均高于多年平均值, 1998"--'2007年均在230 C以上。 年平均雨量为1653.0毫米,全年总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最大记录2343.8 毫米(2008年),最小记录1075.7毫米(1991年)。4"--'9月为雨季(汛期),总降 雨量占全年的八成。5"--'6月的雨量均在250毫米以上,为全年降水最集中的时期。月 降雨量最大值为909.2毫米(2008年6月),日最大降雨量279.8毫米(1999年8月 23日受9908号台风影响,造成的特大暴雨)。一小时最大降水量:102.6mm(1994/8/14)。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9.6小时,全年日照时数在1500"---2100小时之间,2"--'4月 多阴雨天气,月日照时数只有60-'-'90小时。7~12月的日照都比较充沛,7月日照时 间是全年最多的。历年日照总时数显示:1992年开始的年日照时数都低于常年。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4月是全年最潮湿的月份,11"-'12月为全年最干燥的月 份。相对湿度从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下降,1995年至今的相对湿度均低于常年,2007"-" 2008年的相对湿度为历史最低,仅71%。 季风气候在南海区表现为:秋冬季盛行偏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 2.2米/秒。 (3)地形地貌 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78.6%,其次是丘陵台地占13.2%,河涌,水库 等水面占7.2%,山地1%.地势中北部稍高,渐向东南倾斜,西部和北部为丘陵台地,t。 ..高度一般为20一_50公尺“珠基”,西南部多桑基鱼塘;东部,南部是冲积平原,大部份 地区高度为海拔O.3-2.5公尺。在南部平原区有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最高峰 大科峰的海拔高度为344.4公尺。 (4)水资源和水文情况 由于雨量丰沛,加上西江、北江在境内从西北流向东南,使得区内水系出现河涌纵 横交错的景象。西江干流经西南边陲流向顺德,境内河段长28公里,宽50米,即使 是在枯水期水深亦能维持在2.5米以上,可通航500吨级的船只。北江干流(东平水道) 在紫洞入顺德水道,境内河段长17公里,宽50米,枯水期水深2米,可通航300吨 级船只。此外,北江水系还有西南涌,水口水道,南沙涌,吉利涌,潭洲水道,佛山 涌,平洲水道等8条主要汉流,以及这些汊流的支涌96条,多可通航。9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3佛山市及其他三区简介佛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 位置优越。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 气温22.20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 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 佛山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 里,常住人口599.6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7.63万人。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0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禅城区位于佛山市中心,面积153.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8万人。下辖 一个镇:南庄镇,三个街道办事处:张槎街道办事处、石湾镇街道办事处、祖庙 街道办事处。禅城区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境 内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特产丰富,经济网站文化一向较 为发达。禅城区东距南方大都市广州仅6公里,东南距香港96公里,南距澳门 135公里,广珠(海)、广湛(江)公路和广茂铁路横贯境内,距佛山机场仅6公 里,是个适合发展经济的好地方。 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 距香港64海里、澳门80公里,面积806平方公里,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 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03年1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撤市建区。 全区现有l O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9个居民区,常住人121 110.96万人, 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境内绝大部分是江 河冲积的平原,河涌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春。 佛山市高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北界临西江下游,与南海、三水隔江 相望,南与鹤山相邻,西与新兴、高要两市接壤。管辖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 口28万多人。此外还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0万多人,分布于世界20多个 国家和地区,是广东的侨乡之一。 高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农林牧副渔皆宜,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是广东的产粮区之一;境内水资源充足, 沧江河及其15条支流横贯全区东西,汇入流经本区的西江,饮用水水质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种达14种,富含花岗岩、石灰石、铁、lO 第二章西南涌的基本情况锰、金、银等,其中富湾银矿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银矿床,银储量规模 达超大型;高明是珠三角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49.6%,高明水陆交通便 利。西江沿岸线22公里,港口码头23个,年吞吐量为40万吨,沿西江通航香 港、广州、肇庆、梧州等地,直达香港只需2小时50分钟,已投入运营的三千 吨级高明港新货运码头成为周边地区的货物中转站。现有公路总里程719.6公里, 公路密度76公里/100平方公里。公路网络分布主要有三纵(莲金线、肇珠线、 高铜线)一横(广高线),标准水泥路贯通全区城乡。c2.3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及其特点面源污染也称非点源污染,它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和点污染定点排放相比, 面源污染起于分散、多样区域,地理边界与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因而对其鉴别、防治、管理很困难n”。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它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是由农业生产过 程中对农用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过度畜物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等使氮、磷等营 养物质、农药、重金属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及土壤颗粒等沉积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地 下渗漏,造成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起因于土壤的扰动而引起农田中的土料、氮和磷、农药及其他有机 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借助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 途径而大量进入水体,或因畜禽养殖的任意排放直接造成的水体污染n2i其特点如下: (1)分散性和隐蔽性。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物征。 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性等的不同导致面源污染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排 放的分散导致其地理边界和空间位置不易识别。‘(2)随机性和间歇性。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爱能不能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而降雨 过程受复杂的气象因素控制,另外受到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响,使得农业面源污源的 发生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 (3)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面源污染涉及多个污染者,在给定的区域内 他们的排放是相互交叉的,加之不同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 响很大,因此很难具体监测到单个污染者的排放量。严格地讲,面源污染并非不能具 体识别和监测,而是信息和管理成本过高。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污染的滞后性和潜在威胁性。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环境的污染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诱因主要是降雨、径流, 而污染物需要径流作为载体而进入水体,经过量的积累后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进而 影响到水体水质,一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滞后性,农业面源污染物质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作用,往往表现不明显,各种物质的生态风险性很大…芒1。2.4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2.4.1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流失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是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畜禽场产生的污染有粪便、尿液及其冲淋水。早在20世纪60.70 年代,世界上许多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出现了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在畜禽高 度密集的地区,为畜禽废弃物已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养分进 入水体会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使得水体中的氧耗竭,成为死水带。1999年夏天在墨 第二章西南涌的基本情况河、湖泊而使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是水库、湖泊富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化肥流失 进入水体以后,形成硝酸盐污染,破坏资源,威胁饮用水安全。目前,中国是化肥生 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化肥施用量达4124万吨/年,占世界总产量的1/3。我国平均用 量高达400千克/公顷,远超过发达国家225千克/公顷的安全上限,但研究表明,氮 肥利用率为30%'--'40%,磷肥的利用率仅10%"-'15%,钾肥的利用率为40%"--60%。在 几种化肥中,氮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及 大气、土壤的污染。 同样,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也不能忽视。世界谷物产量每年因虫害损失14%,病 毒损失10%,草害损失11%,而使用农药可以挽回15%"-'30%的农作物损失,每投放 一元农药可以得到数十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噙-。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既能防治农 林病虫,也会对人畜产生危害。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防治病虫草害 的效果,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农药施用的利用率很低,喷施中 只有10%'---20%附着在植物体上,其余部分约有40%'---60%降落于地面,5%~30%飘浮 于空气中。落于地面上的农药又会随降雨形成地表径流而流入水域或者下渗进入土壤中∞】。2.4.3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分散且远离排污管网与大水体,污水的处理率与管理水平很 低,污水一般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加剧了受纳求体 的污染。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 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所产生的废水和垃圾量日益增多,与其同时,随 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污水量会增大,成分变复杂,其中氮磷排入水体, 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病源菌、虫卵等进入水体造成污染c嚣,。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 机物,物别是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据调查城市地区人均年洗衣粉用量约3.94kg, 而农村地区人均年洗衣粉用量约4.3kg),洗衣粉直接排放到河涌内,会导致水体的富 营养化。13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4水土流失引起的污染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本身就是一种面源污染物,同时也是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主 要载体,如泥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TN、TP等,这些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会带来诸 多不良影响。据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5.55万km2, 其中水蚀面积164.88万kmz,侵蚀强度由东向西递增,由于土壤松散,植被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已逐渐成为影响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生 要因素之一。根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13.7%,而水 土流失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3.3%,每年土壤流失是全国的66.7%。土 壤大量流失导致了营养物质的流失,氮磷元素进入水体中对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嘲1。14 第三章西南涌污染情况与特征第三章西南涌污染情况与特征3.1西南涌水质现状西南涌的污染现状比较严重,特别是氨氮、总磷严重超标。由于西南涌及各个支(涌是三水区和南海区主要的纳污的纳污河道,沿岸的农业生产区、畜禽养殖区和工业 区分布比较密集,加之污水处理厂相对落后,所以使主河涌污染相当严重哺?。西南水闸 (即源头)开始到风岗村段河流的的污染比较严重。而西南涌的源头水质相对不是特 别差,只有氨氮超标比较严重,而考虑到枯水期,西南涌的源头水质基本可以符合要 求。但是河流在经过高丰围,水上村,同时亦接入了大棉涌左岸涌过后污水水质呈一 个比较明显的降低。COD、氨氮、总磷都严重超标。 西南涌上岸村至风岗段主要污染源为汇入的左岸涌、大朗涡涌,该河段的富营养 化及有机污染严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黑臭现象,河涌丧失了河流的景观价值。西南 涌凤岗至和顺大桥段有乐平涌和芦苞涌汇入,由于乐平涌和芦苞涌的污染较轻,一定 程度上稀释了西南涌的污染程度,加上河涌的自净作用,污染程度并不是很严重。但 是水体有一定的富营养化,沿程调查发现河面漂浮着大量的水葫芦。 西南涌凤岗至和顺大桥段有乐平涌和芦苞涌汇入,由于乐平涌和芦苞涌的污染较 轻,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西南涌的污染程度,该河段承担着一定的航运功能,设有油制 品运输码头,石油类污染物的污染也不可忽视[2el。段沿岸建有较多的家禽养殖场,大量 的蓄禽粪便、农业污水和部分生活污水、7工业污水的排入,使得该段西南涌污染仍比 较严重。3.2西南涌水质的特征分析3.2.1水质评价方法为了评价研究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判别主要的污染物和存在主要环境问题,文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该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通过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该河段的污染状况,计算方法如下: 单项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15 £=导式中:Cr污染物实测浓度;Sr_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乞P=÷毫只11:即参与评价的项目个数。 污染负荷分担率Ki的计算公式为:Kj2Pi×l 00%∑只f=l“3.2.2西南涌水质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水质监测项目7项,分别为:溶解氧(DO)、氨氮(NH3.N)、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氟化物、磷(TP)。表3-l西南涌全河段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Tab3-1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results ofwhole section ofXinan River注:西南涌全河段是指上岸、风岗、和顺三个断面平均16 第三章西南涌污染情况与特征3.2.3西南涌主要污染因子及变化特征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分担率计算方法,计算得到2008年1月.2009年7 月各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分担率,见表3.2和表3.3。 根据评价结果,2008年1月.9月西南涌水质明显改善,综合污染指数由1.74逐 年减少到1.00,尤其是七八月份的水质明显好转,说明七八月份进入丰水期,北江通 过西南水闸进入西南涌的水量增加,对污染物起到了明显的稀释作用,如图3.1所示, 特别是2008年1月乐平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成运行,大幅度地削减了污染物入河 量,大大地改善了西南涌的水质。 对西南涌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分担率(表3.2)进行分析,西南涌以工业污染为特 征的主要污染物如氰化物、挥发酚等基本上未检出,说明西南涌基本消除了毒性大、 对人体健康影响大的污染物,主要污染物质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总磷,西南涌污染表现为有机污染和营养盐污染特征。 西南涌综合污染指数变化2山籁 靼 球 姆 如媾O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1月3月5月7月‘月份图3.1西南涌2008年.2009年综合污染指数变化Fig.3?l Integrated pollution index change in 2008-2009 year表3.2西南涌主要单因子指数Pi与综合污染指数P表Tab3.2 Single-factor Pollution Index Pi and Synthesis Pollution Index P ofXinan River\年月一≥<’溶解氧08.0l 08.0308.05 0.7608.070.9408.0908.11 1.0709.0l09.0309.05 1.3409.07 0.961.121.261.291.610.8l17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DMll CoD BOD50 93 l 04 l 53 l 95 l 43 O 63k L1 lO l 35 2 42 2 59O 79l 2O 7Ol l2O 84 l 04 l 71 l 81 l 27 0 64l l2 l 75O 98 0 87 1 6l l 52 l 93 O 92OO0 77 O 871 24 1 743 O2 O5O 74 O73 O353 O52 54 1 63 O 77氨氮 总磷 氟化物 综合污染1 3●4 3 O 7O 0 43Z王L c;l 030●l 03 03倚酷引∞∞路O 6l鸲豁∞"筋跖O6lc1.231.741.411.101.001.201.781.231.071.32指数P表3.3西南涌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分担率Ki表Tab3―3 Pollution Load-sharing Rates Ki of Major Pollutants of Xinan River溶解氧 COD№COD BODs13.0%10.4%lO.8%7.7% 11.2%12.2%18.5%12.8%10.2% lO.O%13.0% 9.O% 14.0% 24.5% 20.3% 13.1% 6.2%BOD59.4% 11.3% 10.1% 18.6%17.9% 12.4% 11.3% 12.O% 18.5% 16.4% 11.5%10.4%9.0%10.0%8.4%9.4%12.1%13.6%13.7%17.2%16.0%12.4%1 7.7% l 9.0%24.5%27.2%29.4%20.4%13.4% 18.9% 32.9%6.6%氨氮 总磷22.6%29.6%26.3% 16.6% 7.3%18.5% 9.1% 5.6%BOD510.6%21.6%10.5% 5.0%BOD517.6% 22.3% 10.6% 总磷BODs11.5% 7.0% 氨氮BOD5 CoD10.4%6.2%15.2%氟化物7.6% 氨氮BOD5氨氮主要污染物BOD5氨氮BOD5 CoD氨氮总磷氨氮DOCoD COD氨氮COD总磷DO BOD5氨氮BOD5 CoD总磷DO总磷COD氨氮Do总磷CODlll.DO氨氮总磷3.2.4西南涌主要污染因子沿程变化特征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西南涌沿程水质变化特征,调查组根据西南涌的流域情况,初步 确定9个监测断面,如图。主要测量的指标定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从西往东 依次为:l#西南镇桥底、2#石潭村、3#西二环桥底、4#新沙大桥、5#--江村村口、6# 南浦大桥、7#逢涌大桥、8#和顺大桥、9#佛山一环北延线桥。监测结果见表。18 第三章西南涌污染情况与特征图3.2西南涌主河涌断面布点图Fig.3-2 The main river sectioncoversfigure表3.4主河涌断面第一次监测结果(2009年11月20日)(mg/L)Tab3?4 The first monitoring results of main section注:取样时间为上午,河水流向为从三水流向广州19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5主河涌断面第二次监测结果(2009年12月20日),(mg/L)Tab3-5 The second monitoring results of main section取样序号l对应位置 西南镇桥底西南涌断面COD氨氮4.76总磷O.39钞外 鳄 引c2石潭村西南涌断面(在新建大桥)西二环桥底西南涌断面6.072.4l36.101.144新沙桥后西南涌断面 三江村村口河涌断面(正对玻璃厂) 南浦大桥桥底西南涌断面1.23O.53 2.030.9l5毋"5.784.296 20,、一 \bo 目8 6 4 2 O、_,蜊避腻 撅I◆一_第三章西南涌污染情况与特征+第一次采样_.卜第二次采样一V类\/4\一_7 8 9O12356监测断面 图3.4.监测断面氨氮浓度变化Fig,3??4 Monitoring section variation ofNH3?-N●卜第一次采样+第二次采样――V类33\ V警蜊蠖罄 蘧O O 1 2 3 4 5 6 7 8 9监测断面图3-5.监测断面总磷浓度变化Fig.3-5Monitoringsection variation ofTP对具体的断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l、监测是在西南涌的枯水期11.12月。 2、从全河段看,西南涌现在的富营养化程度很高,水葫芦在很多河段已经掩盖了 整个河面,特别是在靠近三水市区这边情况特别严重。 3、从1号断面到2号断面,整个河水的水质降低非常的明显。COD分别从36mg/L 和49mg/L升高到了80mg/L和9ling/L;两次的氨氮浓度也提高了2.5mg/L左右;而总2l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磷则提升了6倍多,分别从O.17mg/L和0.39mg/L升高NT1.81mg/L2.41mg/L。由此可以看出从1号断面到2号断面之间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1号断面为 西南涌的源头,其水量相对较小,接下来的河段在接入了西南城区未处理的生活污水 以及周边村(水头村,高丰村,李沙村,上岗村,下岗村,上岸村,兴联村)的生活 以及农业污水过后河水的水质情况明显变差,也可以看出这一段的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4、从2号断面到4号断面,接连汇入了大棉涌和左岸涌,大棉涌出口处现在正在 新建一个通行桥,当时水流被部分截断,水量相对较小。而左边涌当在水量比较大, 水体呈黑色。这一段除了这两条支涌汇入西南涌主河涌之外,只有一个电排站的污水 接入西南涌,不过这一段西南涌的河面也开始慢慢的变宽,水体的自净能力有一定增 强,因此这一段的污水浓度就相对比较稳定。 5、从5号断面到6号断面,中间比较大比比较明显的污染源不多,比较多的都是 一些普通的水闸,有两个比条相对比较大的支河涌,一条是乐平涌,一条是芦苞涌。 调查组在调查时发现乐平涌的油污污染比较严重,整个河面上都是油污,而且两边的 3.2.5枯水期与丰水期的水质情况对比选择枯水期(11.12月),平水期(4.5月),丰水期(6.7月)对西南涌测点:l撑 西南广三高速路桥底断面、3撑西二环桥底断面、6撑南浦大桥桥底断面、9撑佛山一环大桥桥底断面(详见图3.1所示)的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进行测定对比。结果如表3-6至3-9所示。表3-6西南广三高速路桥底断面COD、氨氮、总磷监测结果(mg/L)Tab3-6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COD,NH30N,TP ofSectionl#表3-7西二环桥底断面COD、氨氮、总磷监测结果(mg/L)Tab3-7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COD,NH3-N,TP of Section3#表3.8南浦大桥桥底断面COD、氨氮、总磷监测结果(me/L)Tab3?8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COD,NH3-N,TP of Seetion6撑表3-9佛山一环大桥桥底断面COD、氨氮、总磷监测结果(mg/L)Tab3?9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COD,NH3-N,TP of Sectiong#从表上结果可知,COD在枯水期最高,平水期也超标,丰水期可以达标;氨氮、总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磷则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都严重超标,但丰水期比枯水期指标好些。 根据西南涌的流量来看,枯水期的水量往往不到丰水期的1/4,随着水量的增加, COD浓度基本成直线下降;但氨氮、总磷下降较小。说明丰水期农业面源的污染仍然 比较严重。 丰水期(夏季)集水贮存的地表水,大多来自天然降雨和地表水的引流入河涌,加上 丰水期雨量大、频率多,使外环境的污染物被大量的雨水冲刷流入河中,特别农村耕 地使用的含氮化肥和农家肥,更是“三氮”和微生物学指标超标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大 多数纳污渠为了便于集水,都建在低洼处,露天明渠引流,不加盖或加盖不严也是造 成直接污染的根本环节。 根据对不同时段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自然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西南涌水质 状况,因为枯水期在三水地区的ll、12月份和次年的元月份属秋冬少雨天气,人畜用 少的季节。西南涌两岸的农业养殖量规模相对缩小,降雨量明显减少, 很多农民都从西南涌抽水灌溉农田,地表的大量污染物不能随雨水流 农业上的污染物大量减少,加上枯水期属全年最寒冷的季节,也是微 对静止状态,所以枯水期与丰水期对比总磷的变化不大。 第四章西南涌面源污染现状调查第四章西南涌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对沛沿河区域范围内的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类型进行调查,调查包括沿线的农村的 生活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农田种植业等,污染源的调查评价指标为CODc,,NH3-N,TP。4.1生活污染源西南涌沿线的生活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河两岸居民的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目前,除 三水城区部分生活污水已经截污管网进入驿岗污水处理厂处理外,其他镇村还没有生 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为零。三水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后,尾水直接排入西南 涌支流;沿岸其他各村镇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西南涌或者积存在农田河沟内,降雨时 随雨水流入水体。 三水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约为14万吨,这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日占总排放量约占 一半。但是由于三水的污水处理网络建设起步慢,目前西南城区的驿岗污水处理厂 (50000t/d)接纳处理城区排放的生活污水总量的80%,另外芦苞、乐平、白坭三镇均 建有污水处理厂,总处理量达6000t/d,其余生活污水则直接排放河涌。由此可知农村 有90%的生活污水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进入河涌的。 南海区内排水体制兼有合流制和分流制,在解放涌附近的狮山主要以合流制为主, 西南涌官窑和里水境内片区以分流制为主。合流制区域的排水管道以方渠和雨污合流 管为主,而分流制区域排水管道有污水管、雨水管、雨污合流管和方渠。狮山镇到今 年4月份为止已建成5个污水处理厂,但都将存在“吃不饱”的现象。狮山在南海区土 地面积最大,且地形两边低中间高,居住人口分散,这些都增加了管网建设的难度,建成后 管网的覆盖也只能达到80%左右。官窑和里水片区具有较完善的排水规划,排水体制 为雨污分流制,中心城区排水管渠与道路同期实施,比较完善,但是由于管网建设跨 度的区域大,管网建设比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在污水管网未普及的区域只有临时使用 雨水管进行污水排放,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雨污混接情况。另外该区污水排放量较大, 污水厂处理能力小,很大一部分污水就近排入内河涌,最终排入西南涌。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三水区农村的污水排放量为380万吨,全部向环境直接排放; 南海区农村污水排放量为2500万吨,只有少数经过污水厂处理再排放,其他也直接向 环境排放r27]。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生活污水没有像城市生活污水那样多种多样,所以本次调 查对西南涌沿岸农村生活污水的监测了COD、总磷和氨氮。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监测结 果如表4.1~4.4。表4-l农村生活污水COD监测结果l(m叽)Tab4-1 The first monitoring results of COD of rural sewagec采样 时间8:OO12:00采样点 宝月村l92宝月村213688新旗村l373新旗村2442鲁村l168265鲁村241922028023224116:0020:00224753752663572887222911410328l324254232平均值191328244241表4-2农村生活污水COD监测结果2(mg/L)Tab4?2 The secondt monitoring results ofCOD ofrural sewage采样时间 8:0012:采样点 渔民村1202263渔民村2333 223 217 459 308三江村1162 147 131 116 139三江村2255 189 217 223 221.风岗村1182214.凤岗村2356 246 216 1992540016:00 20:00181 280 232193 132180平均值表4-3农村生活污水总磷(TP)监测结果(rag/L)Tab4-3 The monitoring results 0fTP ofrural sewage采样时间8:00 12:00 16:00宝月村0.49 0.680.5 1新旗村0.510.71鲁村O.45渔民村0.44 0.62 0.44三江村0.480.67凤岗村0.46O.680.470.66 0.500.500.47 第四章西南涌面源污染现状调查。表4-4农村生活污水氨氮(NH3-N)监测结果(mg/L)Tab4―4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NH3?N of rural sewage本次调查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抽查取样分析,共抽取了污水样品48个,监测结果 显示,生活污水的COD值变化范围是72mg/L'--'459 mg/L,COD平均值为230mg/L,基本符合典型生活污水的水质,属于浓度较低的生活污水。本次调研共抽取生活污水 样品48个,其中COD值低于100 mg/L的样品个数为3个,占样品总数的8.3%,COD 值在100"--300 mg/L的样品个数为36个,占样品总数的75%,COD值高于300mg/L的样品个数为9个,占样品总数的16.7%,平均值为230mg/L。可以看出,大部分排放 的生活污水的COD值均集中在100"-'300111{;/L。为了更好地了解调查区域生活污水的水质,对监测数据进行概率密度函数的模拟, 并做出其图像(如图4.1示)。监测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图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但有偏峰和拖尾现象,证明了生活污水样品COD值的随机影响因素是比较多的。从图 像可以看出生活污水的COD值主要集中在100"300 mrdL之间,生活污水的COD的 最大概然值出现在230mg/L。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西南涌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使用的效果良好。 据有关部门对西南涌流域土壤的测定结果显示,目前该地区菜地土壤全氮含量范 围为0.49"--3.509/kg,平均为1.519/kg,总体来说,该地区菜地土壤全氮含量属于中等 偏上水平。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0.5".-'250.6mg/kg,平均为87.77mg/kg,总体来说, 该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达有极丰富水平。研究表明,氮肥的利用率为30%---40%,磷 肥的利用率为10%"-"15%,钾肥的利用率为40%.--.60%t',81。化肥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为严重的是氮肥。氮肥的损失主要途径是氨挥发、硝化、反硝化,占损失比重的60% 以上,地表径流带走和下渗至地下水的中的占损失比重20%左右。 据佛山市统计年鉴的上的不同类型面积以及各区化肥施用量,推算各土地利用类 型的化肥施用量情况如下:园林地施用量最大,为81267吨,占59%;草地最少,只 有1440吨,仅占l%:其他依次是菜地21470吨,占16%;水田18871吨,占14%;旱地13387吨,占10%。见图4.2。园林地,81267,5996图4.2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化肥施用情况(单位:吨)Fig.4-2 Fertilizer situation in various types ofland啪据推算,2007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农药施用量情况见图4.3,园林地施用量为1903 吨,占62%;草地最少,只有29吨,仅占1%。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早地草地, 菜地,472,图4.3各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农药施用情况(单位:吨)USeFig,4-3 Pesticidesituation in various types of landuse将各个典型代表性地块上农药、化肥施用后,遇第一次降雨,现场采样并送广州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化验分析,得到相应的农药、化肥流失污染物排放数据如表4.5,4-6。 由表可见,农药流失量最大的是园林类型的地块,其次是菜地,然后是旱地。由 于受降雨和是否施药的条件所限,草地和水田地的未能采到水样;各类型地块化肥流 失情况,流失N最多的是菜地,流失P最多的是草地,流失氨氮最多的是旱地,流失 COD最多的是草地。表4-5典型地块农药施用采样化验结果(单位:p g/L)r●Tab4-5 Pesticideusesampling test results oftypical plot注:结果中有“L"的表示未检出,其数值为该项目检出限 第四章西南涌面源污粢现状调查表4-6典型地块化肥施用采样化验结果(单位:rag/L)Tab.4―6 Fertilizerusesampling test results oftypical plot4.3畜禽养殖污染源禽畜养殖污染主要是禽畜粪便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氨氮、总氮、总磷、COD的增加。 由于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家禽蛋、家禽肉及猪牛肉等畜禽产品消 费量的增加,西南涌流域的养殖业也得到了逐步发展,养殖量和产量都在稳步地增长。 近年来,西南涌流域畜禽养殖的畜禽种类为大牲畜(包括牛马)、猪、羊和鸡(代表鸡 鸭鹅)[:lO-a1]O以佛山市南海区内养殖情况为例,2008年佛山市南海区畜禽养殖业的养殖 场176个、养殖户2077个,合计2253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盘项目优势100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