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康e保(康酷保温杯杯版)的赔付比例有多少?

外墙保温的岩棉板一般用哪种比较合适?有什么品牌推荐呢?1个回答wduser_买岩棉板的话,得选择正规厂生产的产品,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系数更高些。 华美节能科技 ,就是专门做岩棉板的研发与生产的。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查看更多21222324252627282930相关问答8个回答wduser_您好 一搬的10个小时左右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希望可以帮到您
1个回答wduser_外墙外保温:所谓外墙外保温,其结构做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这等于给整个建筑物加了保护衣。 优点:1.适用范围广;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4.使墙体潮湿...1个回答wduser_要么假货,要么坏了,自己修修不好的,要么叫店里修1个回答wduser_不锈钢保温壶的保温原理是在两层不锈钢板之间密封有不流动空气或抽掉真空保温,保温原理的前提是两层之间必须密封。如今不保温了,那八成是因为两层之间的密封出问题了,理论上可以检测并重新抽...2个回答wduser_一般的保温饭盒的保温时间是三个小时,质量好的可能会达到五个小时。这个都是要看保温饭盒的质量和外界的温度所决定的。在炎热的夏天,保温饭盒的保温时间会长一些,甚至是能保温六个小时以上,...3个回答wduser_最简单的方法是用100度的开水倒进保温杯里,过五分钟后用手感觉杯身的温度,如果是冰冷的话就代表这个保温杯是真空保温的,如果是有点暖手话是代表保温性能不大好,如果是非常烫手的话就代表...1个回答wduser_从保温性来说,都差不多。
保温砂浆施工简单,方便,成本低,验收的话,节能效果不好过;
保温板的话造价高,但是消防验收不好过,易燃2个回答wduser_保温涂料和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都好。主要看你选择的工艺和保温材料要求。保温涂料和保温板材、管材使用的部位不同,保温涂料一般在设备表面或保温板材表面施工,保温厚度较薄,而保温板材、管材...2个回答wduser_保温涂料和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都好。主要看你选择的工艺和保温材料要求。保温涂料和保温板材、管材使用的部位不同,保温涂料一般在设备表面或保温板材表面施工,保温厚度较薄,而保温板材、管材...2个回答wduser_保温涂料是无法与保温板和保温棉等保温材料比拟的,无疑是保温材料保温效果更好。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免费验房免费设计黄道吉日建材优惠家具定制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精选一原标题: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三体》、《人类简史》......这些年来,杨赞松还保有每个月读两三本书的习惯。文| 铅笔道 记者 邵毛毛深蓝色的套头卫衣加上牛仔裤,采访这天,杨赞松还是秉承着他一贯的穿衣风格:简单、低调。一如他本人的性格,不太张扬。他鲜少在媒体上发声。因此,哪怕头顶飞马旅合伙人、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等名衔,外界也对他知之甚少。实际上,他已涉足投资多年。2008年,杨赞松成立博伟投资,专注大文化(消费升级)、大健康(医疗健康)、战略新兴(科技环保)等领域。如今,公司旗下管理有各省市引导基金。9年来,投资沃霖地产、参差咖啡、户外星球、薯小帅、言几又、德师傅等46个项目,零死亡且65%扭亏为盈。这是他交出的成绩单。“投资圈的老兵”、“某些男人背后的男人”,这是他给自己的注脚。注: 杨赞松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一朝回到解放前故事要从2008年讲起。当华尔街拉响警报,不过一年时间,一场金融危机引发的风暴已波及国内。这一年,杨赞松的日子并不好过。时间倒回3年前。那时的他才20多岁,但已凭借此前两年的贸易活动有了几千万元积蓄。当判断出当“倒爷”已不再吃香,他果断地转化了身份——建起一家石化工厂,成为了一名实业家。选址、买设备、建厂,工厂刚起步时杨赞松身兼多职,既是采购员又是技术工人。现在回忆起来,他称这3年为“辉煌的3年”,“工厂年营收约1.2亿元”。这也是他人生中最感兴趣的一段经历,性格使然,他就喜欢跑在一线。但天有不测风云,金融危机的到来使石化工厂下游的钢铁企业举步维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陆续发生,终于,杨赞松也遇到了难题——手握着大笔钢铁厂的应收账款,“但就是收不上来”。就这样,形势急转直下,“3个月时间我们将所有东西都赔没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可再次站在原点的他并非一无所获。原来,由于创办石化企业带来的利润较高,3年间他也向身边开办企业的朋友借出不少资金。“那时候还没有股权投资的概念,就是我有点钱借给他们使用,别人就说抵给我房子或分些股份,全靠信任二字。”开工厂时的闲来之举,没想到在最后为他带来了不少收益。“所以自己企业不行了,我也没闹着要跳楼啥的。”杨赞松浓密的眉毛一挑,说了句玩笑话。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时,他先后借资给12家公司,“多是从事硬件开发、或移动IP分销等业务”。其中,每家公司的借款金额从30万元到600万元不等,“如果按现在的专业术语来说,平均回报率都在15倍以上”。在还没有投资的意识时,杨赞松其实已迈出了第一步。重视投后管理的传统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此时有身边同学提出一同做投行的建议后,他认真地思考了起来。身为王功权的校友,杨赞松毕业于吉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离开校园后,与开办实业的他不同,同学们大多在投行、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圈活跃。“金融危机时,恰恰是国内投行日子最好过的时候。起码不用担心过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心有戚戚焉的杨赞松也来不及担忧没有实践积累,毕竟此前借资给12家公司也算小试牛刀了。于是,杨赞松在2008年3月成立博伟投资,正式涉足投资圈。不过,对于他来说,那时还没有“圈子”可言。一来当时行业中的投资人寥寥无几,“这个概念还不太流行,也没有什么组织”;二来他自己也还处于懵懵懂懂的摸索时期。不懂具体要做些什么,那就先从服务之前投资的12家公司开始,“人家需要我做什么就去做”。如今回头来看,用投后管理形容他最初几年所忙碌的事是再合适不过了。不仅是对接资源,杨赞松要和创业者一同与合作方见面,并帮忙敲定最合适的方案。他依旧愿意扎根一线,除了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他恨不得能成为所投公司的创始成员之一。他说自己最光荣的战绩是让一家海南的公司四度起死回生。这个他在2008年投出140万元的“惠农网”是一个农产品交易平台。靠天吃饭、极长产业链难把品质关等问题决定了农业是个极为特殊的领域。特别是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惠农网的生存便格外艰难。每每平台亮起红灯,杨赞松都要和创始团队一起分析问题所在,然后重新调整。“就是今天卖黄瓜不行,明天就试试卖鸡蛋。”他甚至不太在乎项目是否盈利,仿佛它活着就有希望。存在即合理,他给自己和项目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等待。“只要活着总能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当然,杨赞松并不坐以待毙,他要主动出手帮项目成长。也许正是有这样的传统,重视投后管理也成为了博伟投资的主要特点之一。“投什么项目相对来说不太重要,后续服务是关键。”摸着石头过河,杨赞松快速适应着新的工作内容。日子久了,他倒是也总结出了些心得。这不仅是他自己探索的结果,还有来自外界声音的帮助。“原来我是投资人”近年来,投资界颇不平静。大量海外投资人归国,带来先进的理念;**小小的基金、机构建立,投资圈格局初步奠定。加上创业浪潮席卷全国,“投资”二字仿佛一夜之间被人们所熟知。在这样的环境下,杨赞松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份——投资人。若说此前还是处于盲目的状态,而在和同行的交流中,逐渐退出12家公司正式涉足投资的他逐步深化了自身的投资逻辑。“2011年的时候认识了飞马旅的袁岳,他算是我的大哥兼恩师。”正是在这些行业前辈的引导下,杨赞松从此前擅长的中后期投资中跳出,开始了解中早期项目,以及学习如何发掘天使期项目。此前,他的状态还是“坐在家中等项目上门”。这时,他明白了要主动出击。简单梳理自身的行业资源,他将视线对准消费升级、生物医疗、文化等领域。早期经历让他拥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特别是看人。“只要5分钟,我就能判定是否要投这个项目。其中最核心的维度便是创始人是否热爱自己所干的事情。”与判断快相对,杨赞松出手慢。5分钟判断完,并不等于一定会投,他还要至少等待半年。在此期间,他会给被选中的拟投项目对接资源,“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投后管理阶段”,然后继续等待。他要等一个最适合的时机,“就是在创始人真正需要融资的时候进入,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强”。半年的时间变数太多,他也因此错过开心麻花、淘梦网等项目,但他并不后悔。布局人工智能当然,也有例外。他还有一套看项目的标准——服务壁垒、渠道壁垒、技术壁垒。若项目在三方面均十分优秀,他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但是这种情况实在太难遇到。他说,自己一天看6~7个项目,平均10天能遇到1个满足其中一项要求的项目,而在10个这样的项目中最后或许只能投2个。可一旦看好某一项目,他会持续跟下去。例如所投的创意性书店言几又,杨赞松从2013年起一路参与了该项目的天使轮、A轮、A+轮、B轮等投资。这或许就是他9年投资46个项目的原因。他不在意量,“进入前基本没有一家盈利,进入后有65%盈利,这是我认为的成绩”。他极为慎重,尤其是对待新技术相关的项目。“说实话,新技术我不太能看明白,需要向别人请教。”6年前,他已意识到群策群力的重要性,除了陆续将一些优秀投资人纳入博伟投资团队,未避免独木难支的局面发生,他还主动加入飞马旅。他更信任“姻亲关系”,先后与飞马旅、国泰君安、盛世投资、国开金融等达成战略合作。在共同组建基金、成立合资公司外,博伟投资也因此获取了多项资源,如拥有10余个专业基金项目数据库。而在对各方共享来数据库的处理上,他的态度尤为慎重:采用技术手段建立专业数据库,通过筛选、整合、提取对比等处理方式使项目信息更加逻辑化。与投后管理系统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这便是人工智能方向的雏形。杨赞松近两年颇为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毫无疑问这会是一个风口”,但他自认并不是追赶风口的人,这更像是他关注新技术的延伸。此前,他曾投资一个在公共摄像头安装智能芯片、以优化采集数据的项目。而他的关注也并不单单体现在投资项目上。作为中国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服务联盟金融工作委员会联合发起人,杨赞松未来将不断探索并深度参与建设国内产融结合新生态,他还计划在3~5年内实现博伟投资的人工智能化。他笑着说,“到那时,我就能被解放出来,做其他想做的事。”或许会学下心理学,或许再次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从48个小时连续工作不合眼的25岁到如今按时休息、手捧保温杯的中年,杨赞松还是对未来充满期待。/The End/编辑 付文学 校对 朱明驰【铅笔道投资人专访】是铅笔道发起的一档采访一线投资机构合伙人的栏目,通过与一线大咖的深度交流,将他们最新的关注方向、投资策略、行业见解传达给创业者。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1、国内排名前100名的投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或者管理合伙人(每个机构限一人,合伙人级别以上);2、有3~5个代表性的投资案例;3、在某一领域有多年研究和见解。来联系我吧,邮箱()、微信(shoujiyezi5415)。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精选二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浓情蜜意,如同知己,如同伙伴,更如同恋人。不求爱得轰轰烈烈、同生共死,但求源远流长、善始善终。投中君感怀“创业者之辛苦,投资人之不易”,于年底之际扒一扒几对“投资+创业”组合的明星夫妻档,意在鼓励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能够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像本文中所提及的“夫妻档”一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徐新&李松今日资本总裁徐新,中国风投圈名副其实的“女王”。2004年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年被福布斯评选为“中国十大最佳创业投资人”。经她之手投出了网易、娃哈哈、永和大王、京东商城、中华英才网、大众点评网、赶集网等一大批优秀企业,造就了丁磊、宗庆后、刘强东等多位中国商界的超级富豪。2014年,京东成功赴美IPO让当初“慧眼识珠”的今日资本收获超过150倍回报的同时,徐新的投资大名也被推上巅峰。俗话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她的男人。”李松就是徐新背后的那个男人。但李松并不默默,他是一名典型的连环创业客。尽管和妻子徐新蜚声在外相比,李松显得低调很多,但提及他创办的公司,也可谓人尽皆知――珍爱网。没错,徐新的老公李松,就是珍爱网的创始人。如果盘点徐新的人生经历,可谓传奇。平民家庭出身的徐新,小时候成绩表现平平,父母一度怀疑她考不上高中,比她聪明的几个玩伴姐妹都选择读了技校,没有考大学,最终都当了工人,只有徐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考上了重点高中,随后进入南京大学。这是徐新第一个人生分水岭。大学毕业后,徐新被分配到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做柜台营业员,不甘平庸的个性再次爆发,她抓住了唯一一次机会,进入了香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起点很低的徐新,在普华永道发挥出“拼命三郎”的本色,老板交代的活儿没日没夜的干好,还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复习,3年考完考完18门课程,通过了英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这成了徐新的第二次转折,也为她日后转身风险投资领域打下基础。随后徐新任职百富勤直接投资部,最终辗转至投霸菱投资集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风险投资之路。先后投资了永和大王、中联系统、网易等一批为自己树立口碑的知名项目。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徐新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李松。李松是上海人,早期曾在摩根士丹利工作,后来回国创业,先后创办过无线增值服务商广州讯龙和96333中国交友集团,以及婚恋交友网站珍爱网。2005年,徐新离开霸菱投资,自立门户创办今日资本,随后便开启一个风险投资女王的蜕变之路。此间的辉煌经历已为众人熟悉,此处按下不表。尽管徐新曾因为被投项目真功夫、土豆网等创始人配偶婚姻不合问题而有过教训,但作为女人,徐新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以及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承欢膝下。令徐新记忆犹新的是,互联网泡沫期间,徐新投资的中华英才网和李松创办的企业同时遭遇困境,“他担心我的公司,我担心他的公司,都是钱快烧光了发不出工资,好像头上悬了一把剑,随时会掉下来,心理压力极大。”徐新如此形容当时的状况。此所谓“患难夫妻见真情”。王梦秋&徐易容一个技术女和一个技术男的结合,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一般人或许觉得,搞技术的都是很理性、很闷的一类人,缺乏文艺和浪漫色彩。但这一评价似乎并不适合徐易容和王梦秋。在百度一呆11年的王梦秋是名副其实的“度娘”。2002年百度尚是一家创业团队时,从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归国的王梦秋便加入进来,从最基本的工程师干起,到产品技术部门主管,再到百度副总裁,王梦秋主导负责过索研发部、垂直&社区搜索产品市场部、用户体验部、社区搜索部、网页搜索产品市场部、贴吧事业部、音乐事业部和运维部等几乎百度每一个部门的工作。2013年中,“度娘”转身成为投资人,加盟清流资本担任董事总经理,可谓一呼百应。这一点从清流资本的LP名单便可看出端倪,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和去哪儿CEO庄辰超鼎力参与支持。技术大牛向来都受投资领域的追捧,更何况是一个女性技术大牛。但千万不要以为王梦秋就是那种印象里偏执技术和逻辑严谨、不善言谈的传统“技术女”,实际上生活中的她,直率、开朗、很潮,甚至还是一位追星族,对“90后新生代偶像”鹿晗毫无保留的喜爱,在微博上毫无保留的关注鹿晗并与其粉丝圈积极互动。王梦秋微博名为“时间的荒原”,之所以起这个微博名,她解释称因为一段话:“一路走来,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和事,很珍惜遇到的诸多缘分”。而王梦秋最重要的那个缘分,就是他的伴侣――徐易容。所谓不是一类人不进一家门,徐易容与王梦秋很相似,从奥数国家集训队到北大计算机系,到斯坦福计算机系,再到IBM硅谷的阿莫顿研究院做数据挖掘和数据库,再到2003年回到IBM中国担任架构师,徐易容一直在做技术,但却不像典型“技术男”,他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口才极佳,总是带着标志性的大笑。早在2002年回国之前,徐易容和王梦秋便已结连理,当年两人选择一起归国发展,只不过发展路径不同。王梦秋加盟百度一干11年,而徐易容则选择了连环创业:2005年他与百度高级产品经理谌振宇创办抓虾网,2009年出售给豆瓣后,徐易容又创办了“美丽说”,目前美丽说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社区型女性时尚购物平台。“转身女性投资人”的王梦秋和“做女性生意”的徐易容,有着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性格,可以说是一组“创业+投资”领域标准的“夫妻档”,据说王梦秋去韩国首尔看鹿晗的演唱会,徐易容都会相伴左右,恩爱有加。郭佳&韩颖郭佳和韩颖可以说是“创业+投资”夫妻档的一对绝配,不仅因为两人都有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历程,都拥有着折腾自己、挑战自我的性格取向,更具代表性的是,老公的创业公司,首轮投资方竟然是老婆所在的投资机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夫妻之间的知根知底,投资尽调过程或许都比普通投资案例来得更高效。2007年底,法国老牌VC基金银泰资本(Ventech)进军中国,郭佳成了其中国团队的第一位中国员工。这只小而精的投资团队,至今也不过从当初的3人拓展到6人,但却投出了聚美优品、Ventech、优曼家纺等一批优秀项目。身为银泰资本合伙人,郭佳的职业生涯可以用2个字形容:折腾。她是那种喜欢不断挑战自我的人。郭佳从小天资聪颖,小学中学期间便获得了华罗庚数学竞赛全国物理竞赛大奖,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毕业后,她不仅放弃了海外留学机会,还放弃了当时众人眼中的“香馍馍”国有银行的工作机会,毅然加入当时看起来不起眼的江苏阳光集团,负责**沟通和项目融资;2002年,时任Skystar?Corp副总裁的郭佳,又再次放弃了所有人艳羡的职位,进入天使投资和财务顾问机构Ascend?Capital?Partners,从最初的分析师干起,一路做到董事总经理。“生命总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你很多机会,这些机会同时也是挑战。迎接挑战,是我最快乐的选择。”郭佳如此解释,在她看来,自己的特长是:扶人上马。在创业团队中适合辅助型而非领导型角色,这种辅助创业者的个人定位,也让她最终顺理成章成为了一名辅助创业者成功的投资人。而“折腾”的风格在郭佳的伴侣――韩颖身上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作为VIVA(维旺明)无线新媒体的当家CEO,韩颖可以说是文化底蕴最浓厚的IT创业者之一。“我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天生喜欢京剧、国学传统古典文化,又十分推崇新奇、改变、挑战所带来的刺激。”韩颖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思想前卫的传统中国人”。韩颖198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8年后依然辞职从商,参与创业昔日的“中国第一网”亚信科技,并成功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企业。1999年,韩颖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市**、铁道部、广电部四家股东邀请下参与创业中国网通,该经历令其再度走上官路,然而行政级别已达副局级的他却再次弃掉光环,2006年第三次创业成立北京维旺明(VIVA)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韩颖是把VIVA打造成了一个产业链条:VIVA手机杂志支撑平台(OMP)提供了一套生产杂志、运营杂志、渠道推广、数据统计分析、杂志广告投放的解决方案。平台基于文章组成杂志的理念生产杂志,以分内容推送到不同终端的方式运营杂志,终端可以通过推荐热文的方式引导用户阅读杂志;平台定义了一套被业界认可的杂志格式――?Vmag,制定了一套严谨的杂志生产制作流程,统一制作,统一管理,统一分发。杂志一次生产,多种终端同时使用,杂志一旦制作完成,可以在手机客户端、WAP、Web同时展现。并自动生成适配各种主流手机操作系统(如Symbian?、Windows?Mobile、Android、iPhone、Java等)的单本杂志。2009年,创业不足两年的VIVA就已经成功拿到了高原资本、银泰资本以及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的1000万美元A轮投资,正是这笔资金,顺利将VIVA扶上快车道,随后VIVA又获得奇虎360主投的B轮融资,原有股东高原资本、银泰资本也继续跟投。巧合的是,A轮投资方银泰资本正是夫人郭佳所在的投资机构。老公创业,老婆投资,可谓珠联璧合。熊晓鸽&罗燕熊晓鸽,IDG创始合伙人,亚洲区总裁,将风险投资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从媒体记者转身风险投资人最成功的投资家代表。关于熊晓鸽的一切,已无需赘述,各位网上自行搜索详细脑补。而熊晓鸽背后的女人罗燕则值得重点一提。日,已是国内一线女影星的罗燕,怀揣40多美元,只身前往美国追寻她的电影梦;巧合的是,这天之后的第三天,熊晓鸽也带着38美元踏上了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留学的征程,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前后脚登陆美国寻梦,不曾想到,20年后不仅各自缔造了创业传奇,还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罗燕是《女大学生宿舍》《红衣少女》等早期影片的主演,现任美国银梦电影公司负责人,她也是好莱坞第一位华人女制片人。说罗燕就不能不提2001年公映的《庭院里的女人》,因为拍成这部影片对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剧本搞定后,正式开拍的前3年,她要做的工作主要就是游说别人拿出钱来给她拍片,为此,她要和电影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逐一谈判,把十几份合同逐一签定,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费在嘴皮子上。对电影界的人来说,能进入好莱坞主流影片的权力金字塔顶峰――制片人才是真正的荣耀。这条路华人已经走了很久,从杨燕子到Kevin张,他们最高只做到执行制片的位置,而罗燕却以“总制片”的身份,带着她的洋助手们走向成功之巅。她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运营模式,由中国制片人原创开发、运作,与世界最大的电影公司(环球公司)签下了发行、预售合同并独立运作完成自己的文化产品。而在罗燕眼里,熊晓鸽绝对不是镁光灯下的那个“风险投资教父”,只不过是一个“每天回到家,随手把东西扔得天女散花般凌乱,在第二天出门时,又因为找不见它们而把自己急得团团转的一个笨小孩”。曾玉&景慕寒曾玉在投资圈“扎根”具有很强的非典型性。这位如今在投资行业风生水起的“侠女”在最初曾经历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人生磨练期。投资领域非常讲求出身北京,而曾玉一开始的个人背景其实很普通,甚至与PE/VC风险投资领域相隔甚远,在一所普通大学读完国际贸易专业后,曾玉机缘巧合到了一家机构从事期货交易员工作,这份工作辞职后,曾玉的职业生涯进入暂时混沌期,不断的求职和跳槽,很多匆匆待过的企业,曾玉如今甚至都已记不起名字,唯一记得的是周鸿掉的3721网络软件技术公司,曾玉在那里工作了4个月。2001年,处于职业发展低潮期的曾玉报名参加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海沃德分院在北京举办的2001年秋季EMBA”,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人脉积累之路。2002年,曾玉得知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孙强、新桥国际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单伟健等投资圈大佬正在筹备组建中华创业投资协会(CVCA,后更名为中华股权投资协会),并招聘工作人员,曾玉决定搏一把,依靠很强的交流和斡旋能力,曾玉最终成功加入CVCA,个人的风险投资之路也由此开启。“胆子很大、喜欢的冒险”曾玉开始展现出长袖善舞的人脉经营能力,借助CVCA,曾玉像海绵一样迅速吸收PE/VC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扩张自身的人脉网。2005年,积累已足的曾玉选择离开CVCA,创立枫谷投资,随后成功帮助银泰百货、俏江南、碧生源、拉卡拉等多家公司完成数亿美元融资,曾玉在投资圈也开始声名鹊起。通过发起各种沙龙和会议,曾玉不仅保持着与各界大佬的良好关系,也寻觅着各种项目投资机会,更美好的是,曾玉也因此发现了自己的“另一半”。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她认识了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创办北京图为先科技有限公司的景慕寒。正是在曾玉的撮合下,2006年,景慕寒的图吧获得了中经合和IDG的1000万美元投资。2年后,曾玉和景慕寒最终“修成正果”。2011年,图吧获得由人人领投的3000万美金C轮融资,本轮独家财顾是易凯资本,而王冉也是曾玉多年的圈内好友。在图吧历次融资过程中,曾玉在其中发挥的因素,可见一斑。有妻如此,夫复何求。沈思&金鹏这是一对颇具话题性的“创业+投资”夫妻档,同时,也类似于郭佳&韩颖,出现了夫妻之间内部投资的现象。沈思,木瓜移动动创始人兼CEO,她的另一个更引人瞩目的身份是《非常勿扰》节目中的女嘉宾,2011年8月份,沈思连续参加了21期《非诚勿扰》节目。拥有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双硕士学位的沈思,以为傲娇的学历和美丽的面孔,被人冠以“互联网美女CEO”的称号。不过,在《非诚勿扰》21期节目中都没有牵手成功的沈思当年11月突然宣布,已在台下找到真命天子,随即停止了节目录制。沈思口中所说的“真命天子”恰恰来自风险投资圈,他就是凯旋创投合伙人金鹏。据说金鹏与沈思早前就因为商业合作而认识,金鹏一直不着调沈思单身,知道在非常勿扰上看到沈思才恍然大悟,随后两人在某论坛上,在以为中间人朋友的撮合下终于修成正果。金鹏是凯旋创投的创始合伙人之一,主要负责互联网、数字媒体和消费服务领域投资。此前金鹏曾历任IDG合伙人、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更早之前,曾在世纪互联公司执行副总裁一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凯旋创投也是木瓜移动的B轮投资人之一。木瓜移动由沈思2008年3月创办,主要产品有Android平台上的游戏社区,开发者孵化器,供手机游戏接入木瓜平台的Social?SDK,Papaya?Game?Engine(游戏引擎),以及去年刚刚推出的Android和iOS交叉推广平台AppFlood。经过6年发展,木瓜移动如今已做到了如下规模:它目前是美国和西欧在Android上最大的移动社区游戏平台,可以直接叫板著名社区游戏运营商DeNA和GREE。公司地点在北京,在旧金山和伦敦成立了办公室,整个团队共有100多人。
(编辑:newshoo)《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精选三“境内资产篮子里好菜难找,要去海外挑挑看。”年前采访一场私人银行客户活动时我就听客户抛出这样的论点,并被赞同。  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叠加国内富裕阶层数量的攀升,让“海外投资”成为了热门话题。在经历了股市起伏、人民币汇率波动、一线城市房价已成追不上的“窜天猴”之后,有投资者把眼光放去了“海外”,甚至有不少观点直接预测2016年将是海外资产配置元年。  一方面,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金融教授Randolph在其近期关于全球资产配置的研究中发现,全球高净值人群在本国之外配置的资产平均比例为24%,但在中国境内这个比例只有5%,高净值人群投资出海其实还在培育和成长的初级阶段;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投资主题的社交媒体群里,澳洲扫楼、美国置业、香港保险等话题,已经引起了热议。  一切还在起步阶段,但热情已经高企——这是一个有张力的组合。不少中产阶级其实在海外投资这事儿上还处于半启蒙,面对着海外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和交易规则,却在盲人摸象的羊群效应下准备或开始下注。  问题是,海外投资这个香饽饽,真有那么好吃易吃吗?实际操作中,遇到过中介的花招、甚至投资陷阱者并不算少。第一财经“愉见财经”专栏跟踪采访多个海外投资案例,记录了其中一些典型的花招骗术。  海外买房、炒股被“套”  张先生有过一单曾经看似“稳赚不赔”的投资:他付下首付款在美国买了一处别墅,房产中介承诺“包租两年”且能够“以租养贷”。投资后,一切都如中介所说的完美,张先生的确不需再为这房子花钱,而且听说房价还稳中有升。  张先生告诉“愉见财经”,他对投资决策的得意直到包租期满。他此时再通过各种渠道出租房屋,却发现这房子根本不好租,即便勉强租出去也租金低廉,非但不足以还贷还要动辄支付上千美元的维修费用,而如果想再转手卖出,卖价甚至没有当时的买价高。  张先生这才从业内打听到,原来他的买价比市场均价几乎高出了30%,而所谓的高租金回报、以租养贷全都“羊毛出在羊身上”。  张先生买房被套,杨女士则是炒股被套。她经朋友介绍投了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结果却发现这家公司只是“借壳”上了美国的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 Bulletin Board)。介绍人称此是“纳斯达克的副板”,相当于中国的创业板,上市后股价肯定大涨。并不了解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杨女士怎会知道,这个“上市”只是上了一个会员报价系统,不提供自动交易执行体系。换句话说,杨女士手上的股票难以卖出。  信息不对称、“小钱不当钱”、追求高收益、要求效果立竿见影,这是海外投资“花招”最易抓住的国内投资人四大弱点。宜信旗下海外投资品牌好望角咨询总裁詹惠敏在接受“愉见财经”采访时介绍了她多年的观察。  别让“先投点小钱”成为风控标准  影响着境内投资人做出投资决策至关重要的理由,有时候往往是“某个熟人也买过”,或是“中介销售人员说得好”。上述案例里的杨女士就栽在了这样的坑里。一名曾就职于搜房网熟悉此类业务的人士说,以海外置业为例,相当一部分投资人在买房时都没有前往当地实地考察过,只是听人推荐就能拍板;即便亲往考察,不少也只是在中介安排下集中看一两个盘,并没有时间对比研究,看到别人买了,自己就会买。  “过程中可能被隐匿掉的信息会有很多。”该人士说,比如,在一些地方,不适合家庭居住的酒店式管理公寓只是好租、但很不好卖,中介机构就会向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以“包租”为诱饵推介,结果买家都是境内投资人,未来想转卖也只能寻找境内投资人接盘;又比如,一些中介推介的所谓“价格实惠”的房产其实位于一些低端社区,又或是根本不在指定的大城市内,而在毗邻的小城市或周边地区。  更容易藏“猫腻”的是,根据各地政策不同,购房后会有每年的税收、房屋维护维修等隐性成本,这些是境内投资人不熟悉、甚至意想不到的。投资人如果不问,销售方很可能不会多说或一笔带过。有时候投资人要等真金白银付出去时,才第一次算出这笔帐有多大。正如上述案例里的张先生,直到收到一封邮件里的“开支清单”才恍然大悟:“刷个墙面、清洁个地摊要几百美元,处理废弃物也要每月花钱,经常一张清单过来就是上千美元开销。”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人容易从自己熟知的环境出发去判断境外情况。比如在杨女士的案例里,由于境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建设成熟,投资的公司“上市”、哪怕在新三板挂牌都是一件稀罕、神秘且有利可图的事情,但在国外,如美国、加拿大等地,多层次资本市场里“挂牌”并没有那么困难和稳赚不赔,只有极小数公司能往上转板,很多公司也可能再被摘牌。此外,还不排除有公司打着海外上市的名义进行诈骗。  而在买房这件事情上,和境内高房价形成对比的是,不少海外发达国家的房价都不能匹敌北上广深,特别是在发达程度中等偏后的洲或城市,房价更低。“他们会觉得首付100多万人民币就能在旧金山买房,全款不到100万人民币就能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买别墅,已经是划算的,因此容易轻信。”詹惠敏说。  曾在GMO资产管理公司做过多年基金管理人的詹惠敏,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更深一层。她觉得境内投资人的弱点有共性,很容易被一些玩“花招”的中介公司利用。詹惠敏目前也是宜信全资子公司好望角投资服务的总裁、宜信财富全球资产配置委员会成员。  在她看来,一些投资人有“小钱不当钱”的理财误区,并在欠缺风控手段、也找不到专家团队咨询的情况下,会把“先投点小钱试试水”作为一种本能的风控标准,不管是在投资基金、还是房产上。  以买房为例,如果首付资金本身也就几十万人民币,在不少境内投资人看来就算“小钱”。“他们不太愿意花时间研究、或花成本考察。”詹惠敏说。  一些中介机构吃准了投资人特点,还设计出一些低首付、甚至类似“炒楼花”(只需付房价5%~10%)的投资产品,配以房价上升预期下的高杠杆,就很容易让投资人掉以轻心。  别让“追求高收益”带来难以承受的高风险  除了“小钱不当钱”外,追求投资后的高收益、见效快和一劳永逸,也是相当一部分境内投资人的共性。比如上述以低投入的“原始股”博“上市”后翻倍收益的杨女士,正是受高收益的诱惑。  而从张先生的情况来看,假设中介没有玩加价“猫腻”,按合理市场价卖出房子,其势必也无法高租金包租,也就没有“以房养贷”的卖点。而“以房养贷”的一劳永逸恰恰是吸引张先生投资的要点。  搜房国际常务副总经理王凝此前接受采访时也提及了中介公司加价销售的“花招”。她给出的建议是,投资人在购房前应尽量了解当地市场价格,如有机会到现场需考察周边项目房产租售情况和价格,如果无法抵达现场,也可以从一些官方网站上了解意向国家的房产市场情况、交易流程及相关收费流程。  据詹惠敏对境外多国市场的了解,张先生遇到的情况不是个案,“澳洲的情况比美国严重”。张先生遇到的“花招”已算初级,据称,在一些案例里,连房屋按揭贷款产品都是国人不熟悉的梯度增长贷款,前几年月供较低(比如中介包打理的三年里可以只还利息不还本金),之后月供就会多起来。投资人如果不研究贷款协议,很可能会被“花招”玩进。  各种贷款工具(次贷危机后美国对此类产品收紧,但其它国家仍然可见)也被一些机构用来设计出高杠杆的房地产投资产品,比如诸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某种“炒楼花”形式。初期投入少、赌房价上涨而博取高收益,是最能吸引境内投资人的产品。这种设计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投资人是否足够了解各种工具、设计形式、以及背后的高风险。  别让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要真正做好海外投资,识别花招骗术只是第一课。在寻找到安全的投资渠道后,其实,无论是投资海外还是专注本土,真正能平衡避险与获利的技术活是“配置资产”。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马科维茨说的一样:“资产配置多元化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而这也是境内投资人的一块短板。  Randolph在编撰宜信财富《2016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时调研发现,境内投资人长期重储蓄、轻配置,更喜欢追逐高收益投资渠道,如房地产投资等,他们的非金融类资产占比50%以上,比北美投资者高出15个百分点;而由于缺少对全面操作投资资产配置的能力,使境内投资人的资产组合风险更高、收益却更低。  那么,怎样才能把鸡蛋放去不同的篮子里呢?Randolph表示,根据国际上普遍的认知,对于资产配置的依据和要求是:各类资产的回报是不完全相互关联的。  怎样才算是不完全相互关联?Randolph称,购买几只股票这样的方式并不算,因为股票之前的关联度极高。同理,股票和基金,房地产和信托,也都是有着极高关联度的。高关联度意味着,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相关资产会连带遭受损失。2007年金融危机后,很多投资者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其中的风险所在。  作者:夏心愉来源一财网)
http://business.sohu.com/1753670.shtmlbusiness.sohu.comfalse第一财经网站http://www.yicai.com/news/5773.htmlreport4576“境内资产篮子里好菜难找,要去海外挑挑看。”年前采访一场私人银行客户活动时我就听客户抛出这样的论点,并被赞同。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叠加国内富
(责任编辑:Newshoo)《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精选四新浪财经讯 由金砖传媒主办的“2017第六届金砖论坛中国年会”于11月1日-2日在上海举行,图为圆桌对话“揭秘2018大类资产平衡术”。量金资产董事长孟诚担任主持,参与嘉宾为:厚行财富董事长李林,合星财富总裁石涛,澳信投资部总经理李妍言,景林资产董事总经理田峰,汉领资本(Hamilton Lane)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夏明晨,深圳前海天玑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财富总裁黄海秋,深圳飞马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成祥,宽投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钱成。以下为对话摘编:孟诚:先请各位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今天这个论坛是叫大类资产平衡术。大家认为在目前这个时点,你们最看好的是什么?李妍言:大家好,我是来自澳信集团投资部的,我叫李妍言,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做分享。澳信集团主要是以海外投资为主,所以刚才主持人说到这点,我觉得对于海外房产投资是非常好的选择。李林:大家好,我是厚行财富的董事长,我们主要的业务还是在国内,我们做的是国内的房地产基金,其实我对投资的看法跟大家不一样,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变化特别快的市场,你很难说今天这个价格,大家有人说是高,未来还有持续空间。其实我们目前包括我们配置的资源,大部分都是三年以内的,我们只关注三年之内的回报率和现在的资产价值,这是我们看事情的方法。我们只会比较具体的项目本身的定价和未来收益的空间。孟诚:未来三年,觉得房地产还有机会吗?李林:我们觉得还是看不同区域。如果有低于拿到市场价值的空间,它就有优势,这是比较明显的,而且**的限价越来越厉害。石涛:大家好,我是合星财富的石涛,我认为在当街这种环境下,股权投资还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现在再做的,主要在教育领域,包括消费。田峰:谢谢主持人,因为我们景林是2004年成立,一直专注于价值投资,目前还是做上市和非上市的中国公司为主,包括像章、海外的中国公司,包括A股,目前我们还是关注于二级市场为主,管理规模在500多亿。因为一直坚持价值投资,包括最近所经历的2015年所谓的股市波动或股灾,我们看到市场的主线从2013年到2015年的6月,这两年时间主要在那儿。在2015年6月份到现在,一些行业的龙头一直表示很好。如果大家理解所谓的波动是一个结构性的,我们其实是在2015年股灾以后,买了很多的股份,包括很多所谓的行业龙头股,有一些公司当时买的时候不是所谓龙头,所以我们的收益一直不错,这是市场内在的架构。孟诚:结构性的流势,一些大的股票,包括一些好的成长股,我们看像有一些做中国产业的,包括像科大讯飞。田峰:我们买了很多股票,并不是白酒的,我们还是比较关注在产业升级中,在消费升级中所产生的一些行业集中度比较高,慢慢走出来的一些行业龙头,以及未来会成为行业龙头的公司。好的公司要有好的价值,我们要找估值比较低,价格能够接受的公司。孟诚:海外市场这两年的涨幅也是非常地惊人,包括这两天有一幅漫画,说你们这个美国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怎么人家的指数年创新高。夏总主要做海外资产的配置,来自于汉领资本,有很多PE的项目,是怎么投的?夏明晨:因为我们的公司是美国的机构,稍微介绍一下。总部在美国成立了26年左右的公司,专注于全球私募市场为主的投资管理机构,我们所说的私募市场主要是以PE为主,私募股权,还有房地产、基建这种资产,大家经常说的另类投资,我们是一个另类投资的资产管理人,除了对冲基金之外的所有基金都做。我这个公司也是投全球的,钱也是全球非常大的、顶尖的投资机构,主权基金、还有大学捐赠基金非常主流的机构,在投资的市场也非常全球化,以美国、欧洲、市场包括亚洲,我本人是在香港办公室负责亚洲地区的基金投资,日常工作就是挑选PE基金和团队,来给他们进行投资。主持人刚才提到资产里面要看好,我是投的PE的,我们当然认为私募股权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对于国内的投资人来说还是属于低配的市场类别,将来中长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的中长期类别,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非常稳健的汇报。亚洲市场在全球来看还是比较小的部分,但是我觉得从趋势来看,这个比例应该逐步提高,因为很多欧美的投资人也都再增加对亚洲的配置,而且亚洲的市场我们讲PE渗透率对GDP的比率还是比较低,还是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登录的数量增加以后,在中国也是一个昭阳行业。孟诚:你们投资中国的PE的另类投资,它的回报率和投海外市场的回报率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夏明晨:从现在来看,我觉得基本上是在差不多的水平,亚洲有一个特点,因为市场相对比较年轻,好的基金管理人和差的基金管理人回报率差别非常大,好的能做30%,不好的就是负的,按平均水平来看,我觉得亚洲低于美国发达国家,但是我们不会投平均水平,我们会投市场,我们是挑好的基金管理人投,基本上跟回报率是差不多的。王成祥:我是飞马金控的王成祥,我们现在主要是三方面,我们持有所有的合法基金管理的牌照。我们有三方面主要的业务,一方面是对立的私募股权投资,还有我们会围绕我们上市公司的品牌,进行战略并购,同时我们也在地产方面有一些策略性的投资。从资产配置里面,股权投资是最主要的方向,因为契合了现在大的背景,因为中国经济未来的金融调整,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大的投资机会,我们会重点关注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包括消费,包括金融环保,保证PMT这些战略新兴行业和创新企业,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黄海秋:尊敬的主持人,还有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深圳前海天玑的财富总裁,我们也是私募全牌照,我们的牌照是非常齐全的,也有阳光私募类,还有其他类,我们下来专注的领域也是比较多的,包括上市公司上下游的产业链,比如说供应链金融,还有PE的板块。现在我们的集团也在涉及地产的板块,我们现在也有再做很大的布局。我们未来也是看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深圳的话我比较熟悉,所以主要的方向在深圳的房地产板块,下一步会有比较大的动作,同时股权的板块也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因为我们之前投的一些新能源的板块,现在前几年退出的话,从倍数来看接近有20倍以上的收益,我们接下来也是非常看好新能源的板块,包括我们现在再做的二级市场的板块,我们上半年大家说的茅台、五粮液我们都有配置,下半年重点看银行和保险板块,这是我们的侧重点。钱成:谢谢主持人。我觉得量化投资跟大类资产的话,并不是大类资产。举个例子来说,量化投资方式如果应用于商品期货投资的话,如果应用于全类投资,比如说做股票的话,现在比较流行的基金,还有这一些,我们大概是这样的情况。我知道孟老师在CC方面是非常方面的专家,大家知道2008年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所有的大类资产都不是很好,但是量化的一些对冲表现还是不错的,量化的CPA基金取得了非常好的评价,实际上对很多资产是不相关的,事实上作为一个配置,长期来看有非常好的回报。像有些时候会跟股权的基金合作,做什么?拿回来的项目或者说还没有投资的项目,长期来看有比较好的流动性,可以取得比货币基金更好的回报,我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孟诚:谢谢钱总,今天我们的论坛大家看到了从房地产基金、股权基金、股票市场的主动管理,量化投资都有了,既然是论坛,总得辩论两句,股权投资大家都说现在很多朋友,现在股权太贵了,好一点的资产很难抢,估值也很贵,这一点我们刚才看到有这么多做股权的嘉宾,选项目的时候估值很贵,未来怎么给投资人汇报?石涛:我觉得市场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趋势的问题,尤其是从去年到现在金融去杠杆,也是脱虚向实的方向,也是规避金融泡沫的风险,在这种前提背景之下,我们关注的是整个实体经济,尤其是在实体经济再发展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股权配置的方向去做的,我们实际上选这个方向主要是根据国家主要经济的方向和导向去做的选择。孟诚:夏总你提FOF的模式,你选基金的时候,你管下面顶层的资产吗?还是只看人?夏明晨:我们虽然不直接投项目,但是我们会仔细地分析资金管理人,我们观察到在金融危机之后,或者那一段时间往前数五年来,中国投资机会火,因为当时中国刚开始有了上市全球的私募股权,包括中小板、创业板都出来,所以很多国内的投资非常火,因为上市公司以前比较少,所以这个模式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我觉得是处于一个转变期,因为光是靠少数股权,大家都在抢价值高点之后,你的利润空间很少,所以这是很难持续赚钱。实际上PE的投资,投资最根本好的地方在于通过股权,通过控制一个公司,对公司是在影响,这是PE投资最重要的地方,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觉得以后发展的趋势是PITO非常地少,你去支持最早期的公司,你不一定控股。另外,就是投控股型的,通过控股来源进行产业的整合也好,或者是它的经营效果提高也好,对它进行价值上的提升。因为它基本面涨了很多,所以我们在挑选基金的时候,基本上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基金是不是做得很好,他赚钱是不是通过一些市场周期来赚钱,对企业价值带来提升,这是我们选择基金定位非常重要的标准。等于是我们收购了之后,他直接管理这个公司。他有很深的管理公司的经验,他不一定是个金融投资人,以后并购的基金跟产业的结合也是比较重要的。王成祥:因为我们是属于直接投资项目,所以说刚才主持人问的这个问题是我们已经面对的,实际上在我们来看一个好的项目,一个好的投资不仅是一个好项目,而且价格要合理,也解决我们所说的物美价廉。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想做到物美价廉可能是越来越难,如果这个项目看上去还不错的,会有大量的机构跟进,我觉得目前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谓的问题是投机主体比较严重,事实上很多投资机构想获取一级和二级套利的空间,我觉得可能真正能够反映一家投资机构的投资能力和未来的投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能够真正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价值提升。在我们投资的时候,价值会变成一个不是特别重要的因素,你知道你进去以后,能够给企业带来增值的空间是什么这也是你获取收益的很重要的方式。孟诚:有的时候尽管估值可能高,但是真的还能把业绩往上提升。王成祥:我觉得在中国有一个全面品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并不知道它的合理价值是什么,没有一个很准确的价值判断依据,我觉得这一点需要长期的过程,因为差不多私募股权投资将近有20年的历史,有一批成熟的机构已经成长起来,我觉得私募股权投资是一个长期的公司,才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投资能力。孟诚:谢谢。刚才黄女士你谈你准备成立一个房地产的基金,你们深圳去年也是涨了最厉害的城市之一,为什么在这样的关口对深圳的地产还这么有兴趣?黄海秋:因为像深圳的话,没有像北京、上海地这么多,深圳的市区内基本上已经没有地了,我们开设了在深圳开设了四家网点,我们希望跟村民一起融合,我们希望能做村民,包括可以跟他们做整租性的公寓,其实他的租金汇报可以拿到我们公司做理财。同时的话,我们未来也会跟他们开发项目,不管现在因为棚改政策出来,对战略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仍然看好深圳市区包括一线房地产的市场,所以未来的话我们的布局还是不会变。李林:不管是上海、北京、深圳上半年涨得比较厉害,因为我原来做过四年地产,一个是人口的流入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一个区域能带来源源不断新加入的居民,表示他的需求一直再提升。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特别关注地产这个东西跟虎市是一样的,在上升的趋势里面所有的人再抢房子,大家抢到以后觉得赚到了。在上涨的趋势里面,任何投资行为都是对的,这就是看中国房地产管理,这个管理完全不是以市场为核心,**在里面占了非常重要的力量,一直从2008年到现在,地产已经涨了很多。所以我们对地产的看法,我觉得还是要看具体的项目,或者你跟**之间有没有更多的方面,现在很多做小城镇的计划,基本上他们所有的城镇的计划最核心的就是地,其实还是一个房地产开发的另一个过程。看你有没有跟**达成更多拿地机会。孟诚:未来的区域能不能有好的表现,土地所供给的面积是分歧的框架。现在很多的投资人移民,澳洲还是很大的空间。李妍言:我们有新西兰、意大利、澳洲、美国。其实对于房地产而言,我觉得一定会有机会的,对于咱们国内来说,这是境外资产配置的一个部分,所以我觉得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站再一个全球的视野。我们不单单布局澳洲,我们也布局了美国,我相信他们各自有不行,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知道澳大利亚土地面积很大,也就几个比较重要的城市。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言,选择比较简单,去年澳大利亚的贷款政策紧缩了,所以使得很多的投资人回归理性,而且贷款的成数非常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人开始追捧澳洲房产,当贷款收紧以后,我觉得是一个更好的现象,相对来说市场也比较稳定,房地产整体发展我觉得海外和国内还是有些不太一样,我自己也在深圳。我看到深圳房价涨的时候,他们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其实在海外的房产投资更多是保值增值,保值性更重要,这个时候的投资可能更重要,还有一个要看它的国家的**、经济和法律保障。孟诚:两周之前我去越南考察,也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我感觉它像咱们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一套公寓在最好的中心地段大概也就1万—2万平米左右,现在一想管理太烦了,所以我就说的确需要专业的机构。我们今天最后把时间留给田总,给大家展望一下股票市场。田峰:谢谢孟总,稍微展开一下,因为今天讲资产配置,投资包括房产,二级市场、PE、量化、债权,其实从我的感受来讲,我觉得资产配置主要有三点,比如说我前两天看的数据,过去30年哈佛的学费年化率不到8%,如果过去的投资组合收益率没有超过8%,那你的资金就缩小了,我觉得综合数据很重要的。第二点是低风险端的,我觉得配置是需要的,它的用在一定的时期出手的,比如说“黑天鹅”出现的时候,以非常低的价格买到非常便宜的资产,经过了几轮的大周期以后,大家会发现在“黑天鹅”出现的时候,资产价值的下跌可能拿到了20%的资产,拿了过去价值100%的资产。第三点,另一段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这一端,其实真实的投资世界和理论上有区别的,我们主要是在一个相对可控制的风险下收益,市场低估的时候是比较高的收益率,在高风险高收益的情况下,我们尽量去控制我们的风险,同时还要做好资产端的相关性的对冲。这是我想对自然配置的三点理解,谈到二级市场的话,我觉得最近可以把未来的3—5年,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比较挺多的。第一点,我觉得行业的集中度再提升,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公司经过过去五年、十年以上的价值提升,有些公司已经胜出了,比如说以家电为例,除了三巨头以外,其他公司的占比只有20%—30%,三巨头的利润、市场份额还在逐渐提升,其他的公司再逐渐下降。这一点作为一个代表,我觉得很多行业都是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这里真正的龙头一旦确实地位,未来的成长是长期的,甚至由于有公司新产业包括互联网介入,市场占比会继续提高。当然我们谈合理性,从投资来讲,我觉得投资是长期的。第二点就是刚才大家提到MSCI,本身也会给中国带来新的投资理念。我个人认为,中国已经到了价值投资的时代,并不是说未来什么风格转换,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未来已经进入价值投资的全新时代,它的这种理念会带到新兴市场,而且会带来增量的基金。第三点,通过市场的监管,尤其是秩序的完善,好的公司会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因为优质资产是永远稀缺的,我觉得这些资源是社会巨大的浪费,这些资金出来了,对支持多少个好的公司把它做大做好,我想中国的经济未来都很好,一个标志就是必须要有伟大的公司通过企业布局,走区域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全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在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通过投资寻找可以成长的公司,五年、十年我们一起取得好的投资收益。孟诚:优质公司是稀缺的,所以投资必须要长期,而且要坚持,这是非常关键的。非常感谢各位嘉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今天精彩的发言表示感谢,谢谢。《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精选五权力新闻:   传闻万科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毛大庆即将离职,加盟鸿坤集团。自2010年万科步入千亿平台后,已有八位高管出走。毛大庆将可能是第九位,也是最具公众知名度的一位。  权力法则:  1:掌控致胜联盟,并尽量缩小范围。郁亮将集团执行副总裁从9个减少为3个,且这三人均为郁亮亲信,过去的高管不得不开始远离权力中心。正是体现此条法则。  2:打造青年近卫军。这是权力人物想驱除旧势力影响的基本手段。康熙训练布库少年擒伏鳌拜;乔治?华盛顿在独立战争时倚赖以汉密尔顿(后任美国财政部长)和拉法耶特(后任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国民军总司令)为首的青年副官们,这些青年近卫军被视为他的干儿子;刘强东亲自招聘管培生,手把手地带;郁亮则培植30岁上下的战投帮嫡系,将他们安插于总公司和各地方公司要津。但这一条前提是权力人物本身有实力,光绪超擢重用军机章京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下场是自己被囚,青年近卫军被诛。  3:掌握收入分配。郁亮提出总裁调节权,将地方公司奖金分配权牢牢抓于己手,他拥有30%的调节权,这个比重几乎是决定性的。  权力观察:  权力不仅仅关乎控制,更关乎创新。不掌握权力,再恢弘的创新设想都流于空谈,如果轻举妄动,甚至会如光绪和他的小伙伴们一样,付出流血代价。种种迹象看,郁亮已经大权在握,王石已成象征性的太上皇,郁亮正大刀阔斧推行商业地产和效率革命。  郁亮穿着时髦的白色衬衫、黑色瘦腿裤和尖头鞋。他的板寸头发看起来精神极了。这是三个月前的一个星期五下午,秋高气爽,郁亮出现在北京司马台长城脚下的一家会所里,和万科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丁长峰及万科北京总经理毛大庆一起,出席万科的年度媒体见面会。  作为全球最大住宅公司的总裁,郁亮已经是中国房地产界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过去四年,他领导下的万科销售额完成了从1000亿到2000亿的跨越,并朝着3000亿迈进。也是这段时间,这个原本轮廓模糊的总裁,通过跑步和节食,减掉20多斤体重,从一个标准的中年男人变身成时尚型男,展现给公众一个阳光、自信且不乏幽默的形象。他看上去真的喜欢上了登山和自行车,还在中国60个城市赞助和推广“乐跑运动”,带领万科人全民健身,并因此收获了广泛的赞誉。这些做法,看上去总有些令人熟悉。  现在,如果有什么话题还能让他觉得有些尴尬和不适的话,那就是和他老上司王石之间的关系了。  作为一个在过去十几年一直蓬勃发展的公众公司,64岁的王石和49岁的郁亮的组合,是这家独特的中国公司的心脏。王与郁之间也不仅仅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而更类似于师生──多年以来,王石负责做梦,而郁亮是那个把梦想照进现实的人。用郁亮的话来说,“董事长(王石)负责不确定的事情,我负责确定的事情。”  他们的交接班也看上去波澜不惊。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做确定事情的郁亮,似乎也习惯站在赋予万科“理想主义”的王石身后,地产界都把他当成配角。  但这样的状况正在一步步走向终点。在王石海外游学三年后,郁亮似乎要比任何时候都更自信,他正在跨越王石走到万科最前台,并以自己的想法,对这家公司进行大刀阔斧地重组。这种微妙变化,自然引起了人们对这家公司的怀疑、猜测和对它未来走向的关切。  半年前,有一篇自媒体文章适时引爆了这种情绪――该文称郁亮将换掉王石的爱将毛大庆,由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杭州总经理刘肖接任北京总经理,同时他还将把王石的另一位爱将丁长峰虚职化。  不出意外,在这次媒体会上,又有记者将这个话题抛了出来。这显然十分敏感,引发了郁亮的不悦。他僵了一会,语速加快地回应称“佩服记者的编剧能力”,并把这比喻为“茶杯里的风波”。  三个月后,12月9日,毛大庆证实将在明年1月1日卸任北京万科总经理,并接替丁长峰担任万科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丁长峰的新职位将是万科集团商用地产的负责人,而新任北京公司总经理则当真是传言的主角刘肖。再往前一个月,万科创业元老、高级副总裁肖莉辞职。她是自2010年万科跨入千亿平台后,第8位出走的高管。  这些动荡或多或少隐喻了万科的变化。一些老万科人正在离开这家公司,而一群年龄、教育背景和履历相仿的年轻人正在接手万科最核心的管理职责。当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变化时,“战投帮”三个字会浮出水面,这里或许最集中体现了郁亮对万科这家公司的改造。  目前,万科集团战略与投资管理部(下称战投部)的第二、第三、第四任总经理分别担任万科上海、北京(即将)、成都公司总经理,这是万科四大区域的核心城市中的三个,杭州、西安、宁波、南宁等重要城市的总经理也都曾在战投部任职。这些30多岁的年轻人正大胆地将年满三十周岁的万科改造成各种模式的试验场,因其自成一派,万科内部将之称为郁亮的“战投帮”。2014年,在对高层权力中枢的一次重组中,郁亮将执行副总裁的人数从9个减少为3个,这也意味着过去的高管不得不开始远离权力中心。  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变革已经进展过半。这种变革也许正在稀释万科过去引以为傲的人文精神和理想色彩,但如果从另一角度理解,万科也不可能永远保持人文风格,郁亮的改革,无非是在确保一家真正的大公司的运转,以他认为正确的方式。或者说,这一切做法,也是王石认为正确的,不同的是,有些事情,王石可能不愿意亲手来“操刀”――他选择了更为聪明的做法。  一位万科现任高管对界面新闻记者称:“万科新时代开始了。”  王石的身份  1990年,25岁的郁亮从大国企深圳外贸集团加盟小公司万科。2001年,他从财务负责人升任万科总经理。当时很多万科人不服,为什么一个财务出身,不懂房地产专业的人被选中?那一年,万科销售额只有20多个亿,刚刚走出草莽期,公司内山头林立。  30多岁的郁亮要面对的是一帮万科的创业元老――上海有丁长峰,北京是莫军的地盘,而深圳则是当时最被王石器重的年轻人徐洪舸。而王石本人的光芒也彻底将郁亮遮盖。  “当时郁亮很多政策推动不下去。那些老万科不是清华就是北大毕业的,又聪明又强势。”一位前万科人士向界面新闻这样评价。  这并不影响郁亮稳步前进的节奏。那时郁亮还没有减肥,一张圆脸。日常开会,他有板有眼、就事说事,少有业务之外的发挥,他在王石背后小心翼翼地渡过了自己总经理试用期。  伴随着所谓“千亿计划”的出炉以及随即引起的巨大关注,郁亮为万科注入了并购、金融创新等基因,这也勾划出郁亮版万科与王石独掌时代的分野――也是从2004年开始,王石开始将万科放手给了郁亮。  但这家以人文主义着称的公司的新领队显然缺乏清晰的轮廓和个性。上任的最初几年,郁亮最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够老练,难以镇住场面。他于是将自己塑造成一位成熟、谨慎的职业经理人。  万科创始人王石清晰地知道,有着缜密计划性和超强执行力的郁亮能弥补自己过于理想化的不足。肖莉曾经以住宅产业化来说明王、郁二人性格和管理方式的差异。“要依着王石,很容易就一腔热情去做工厂化了。但是工厂化是长期的事情,近期、短期、中期的利润怎么办?这些更需要郁亮去权衡。”  王石希望,即使自己离开,一个拥有现代管理制度的万科能够延续他的梦想。2000年万科历史上着名的“二林事件”中,王石的选择证明了他愿意为此付出的决心和代价。  1999年末,万科进行中高层人力调整,决定将北京总经理林少洲与上海总经理林汉彬对调。不料决定发出后,遭到两位总经理一致抵触。总部人事部门论证结果:如果坚持对调,估计两人中会有一个离职。当时王石的选择是:宁可总经理流失,也不能让制度流于形式。最终两人均因不满而双双离职,万科同时失去两员大将。  在王石的支持下,郁亮带领着公司朝着完整的职业经理人治理体系迈进。在这过程中,郁亮也在逐渐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权威。  郁亮的第一次动作指向了丁长峰。2005年,他抓住了对方犯下的一个错误将盘踞上海五年的丁长峰发配到万科当时的总经理黑洞北京区域,并让刚加入万科三年的刘爱明接任上海总经理一职。曾经担任万科周刊主编的丁长峰曾将上海万科带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石也不止一次在公司力挺过丁长峰,但那次王石亦没能保住他的爱将。  从2003年开始,郁亮开始考虑在全国运营的体制上,逐步推行区域公司管理制度,即在各地方公司之上设立北京、上海、深圳3个区域公司。2004年,郁亮让万科战投部前身企划部做了一个万科中长期战略规划,正式将区域公司确定,并在其后正式将以往总部、一线公司的两级管理架构,转到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的三级管理架构,将过去总部负责的设计、工程、销售等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区域中心。  他同时规定如果一线公司总经理在岗位上工作满三年,按规定他必须强制休假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万科将指定一个同事出任代总经理,对公司的一切日常工作进行监管。  与此同时,财务出身的郁亮也在万科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在2000年股改后的9年里,万科通过可转债、增发、公司债等各种方式募资超过340亿元――每一次资本运作之后,都是万科更快的成长和突破。  “郁亮带领着万科踩中了市场节点。包括顺驰、合生创展等其他同时发展的公司没踩中点,没站稳,几年晃着就掉下去了,但万科却一直高速向前。”郁亮的一位老部下这么向界面新闻记者评价道。  但飞奔的万科在2008年突然放慢了脚步。在万科的发展史上,2008年是业绩唯一下滑的一年。与此同时,捐款门和降价事件一度令万科、王石以及郁亮面对外界浪潮般的质疑。  郁亮为了应对危机,将万科深圳区域总经理徐洪舸和副总经理肖楠调入集团,让他俩带领万创团队深入各区域公司、分公司进行产品、营销、设计、工程等方面的调整。  1994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万科的徐洪舸,从设计师一路做到执行副总裁,是万科一手培养起来的职业经理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王石甚至将其视为第三代接班人。高级建筑师出身的肖楠,也在万科待了十年之久。可是在总部干了两年,他们在2011年1月一起辞职了。  一位接近徐洪舸的人士称,看上去,郁亮将徐洪舸调入集团做第一副总裁是升职。但徐洪舸带领的深圳区域公司是万科区域公司权力最大的――在2008年占营业收入的14.37%、净利润的19.94%,超过上海、北京和成都区域,位列万科首位。徐洪舸甚至能有自己的政策,收入和福利都比其他区域公司高很多,但调到总部对于他来说是明升暗降了。  与此同时,郁亮还试图让徐洪舸去制衡地方。2008年徐洪舸的一系列动作造成了上海总经理刘爱明的离职。据《财经》杂志报道,在王石去美国留学之前,郁亮甚至曾提出让徐洪舸取代刘爱明掌管长三角区域,但后来该提议未得到王石的认同。最后,徐洪舸和刘爱明都离职了。  “在集团,徐洪舸所有的工作重心都要围绕总裁郁亮开展,没有一线操盘的快感了。”上述人士称。  徐洪舸和肖楠辞职后,几乎带走了整个万创团队,他们的新公司里城公司与中航地产进行合作开发。巧合的是,里城在成立后不久看上了位于扬州和深圳的两块土地,但那之后万科团队介入迅速以高溢价将这两幅地拿下,让徐洪舸的拿地计划一再落空。  万科执行副总裁杜晶离职的时候更聪明了一点――他先以“为了照顾家人”为由在德国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等到自己大部分手下辞职,然后在2012年7月悄然回到深圳,带着老部下们创立了同创地产。  “我在万科的后期负责管过一段时间金融,如果当时天天让我跑工地,而不是管数字,可能就不会走了。”杜晶在上个月这样谈到他离职的原因。  战投帮崛起  2010年,在带领万科销售突破千亿,并成为全球最大住宅开发商后,郁亮开始同时关心“确定”和“不确定”的事情了。此时,万科创始人王石也开始准备去美国游学。  万科千亿故事的主角显然属于王石。希望从王石光芒里走出来的郁亮需要将万科带上更高的高度。他为此在2010年搭建了一个新的管理平台,并持续不断地引入世界500强的制度与人才,为万科量身定做了匹配3000亿规模的体制。  在当时一次厘清万科未来发展方向的内部会议上,郁亮提出了“上下半场转换”的概念。他判断房地产行业的下半场必须与城市发展同步,万科将拉长战线,全产品线覆盖。  熟悉万科历史的人都知道,万科之所以成为千亿级规模的地产龙头,皆归功于其十几年来的“减法”战略――1993年,万科是一个业务遍及13个产业的多元化公司,但后来逐一削减,甚至将年收入十几亿元的万佳超市卖给华润,最终变成专注单一住宅产业的行业龙头。  现在,郁亮带领着万科高调涉足商业地产了。这是他在城市化进程减缓后逐渐萎缩的住宅市场里,不得不做的选择。  北京是万科在商业地产上的一盏探路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毛大庆在2009年加入了万科担任北京总经理,之前他任职于凯德置地。在凯德置地工作期间,毛大庆助其从零项目扩张到22个项目。得益于毛大庆积累的人脉资源,北京万科业绩在其加入第二年突破百亿元销售大关,成为当年北京市场销量冠军――此前北京万科在北京市场的排名并不高,一直处于前五名开外。  毛大庆对于万科更大的贡献在于商业地产领域。他在北京组建了经验丰富的商业地产团队,并构建了一个属于万科的完整的商业地产模式。  毛大庆因而凭借业绩和影响力,成为万科唯一一名担任集团高级副总裁的地方公司总经理。但毛大庆也因为个性高调张扬,被万科视作严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一个隐患。  今年4月,一直保持着较高曝光率的毛大庆发表了一席看衰房地产市场的发言,轰动业内。他称反腐对楼市影响很大,并引用大量数据证明楼市的下行趋势。但文章被传出当日傍晚,万科发表声明辟谣称,文中信息不代表万科公司和毛大庆个人观点。据称郁亮还因为此事约谈了毛大庆。  郁亮在坚定不移地去除万科的“能人**”――而这正是过去王石赖以成功的基石。一个标准化、体系化而非精英化的组织架构是郁亮希望看到的。而这可能令万科变得乏味,不再能宽容个性,那些当年受王石理想主义感召、满怀激情加入万科的人们开始离开。  从2010年开始,陈东锋、许国鸿,徐洪舸,肖楠,再到刘爱明,杜晶,袁伯银和肖莉,这些人选择了离开万科。而与此同步的,是战投帮的崛起。  2014年,郁亮以极强的执行力,完成了一次高层权力结构的重组――他将万科执行副总裁从9人减为3人,仅王文金、张旭和陈玮三人为执行副总裁,包括莫军、丁长峰、周俊庭、周卫军在内的众多万科老臣远离了公司日常运作的权力核心。  运行中枢的三人中,一直担任郁亮副手的王文金分管财务;2014年刚刚从合益集团跳槽至万科的陈玮分管人力资源;2002年和杜晶一起加入万科的张旭则分管战投部,这是万科集团的核心部门――主宰着万科的战略投资、运营、商业营销、新业务甚至境外公司,甚至所有一线公司拿地投资都要其批准。  “某种程度上,战投部成了郁亮的内阁。”万科一位内部人士称。  在万科内部,战投部出来的年轻总经理们被视为郁亮毋庸置疑的嫡系。战投部前身是万科的企划部,最早由刘爱明创立。  2005年,企划部开始涉及万科的战略运营。随后一年,企划部重组成为战投部,第一任总经理是前深圳万科总经理刘荣先。  2007年,万科发起了一轮代号为“007”的人才招聘计划,四处网罗有国际化视野的跨国社会精英。分管人力资源的解冻在哈佛广场旁的一个酒吧认识了留学生孙嘉。孙嘉给解冻留下深刻印象:眼界很宽,思路清晰,说话做事干脆利落。解冻把这位跟麦肯锡尚有合约的留学生挖到万科战投部,29岁的孙嘉成为战投部副总经理。  同时被挖过来的,还有孙嘉的哈佛同学兼麦肯锡同事刘肖。刘肖当时去了深圳区域战投部,不久后因难以融入深圳万科文化而离职。  2008年,刘荣先调任宁波做总经理,30岁的孙嘉成为战投部第二任总经理,副总经理是沙冀。上任战投部不久,孙嘉将刘肖挖回万科战投部。  刘肖比孙嘉小一岁,再度加盟万科,他的运气要比之前好太多了――在万科集团刘肖一路高升,距离核心权力层仅一步之遥,并和孙嘉一样,成为郁亮的左膀右臂。  2009年年底,在搭建3000亿规模的管控平台之时,郁亮对万科进行了一轮结构调整,让战投部兼并了其他不少部门。战略与投资管理部开始凌驾于万科的所有部门。  一年后,年仅31岁的孙嘉被郁亮派往西安担任总经理,沙冀去了昆明担任总经理――此后几年时间里,战投部的总经理们被源源不断输送到地方公司,接替老万科人,成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刘肖接替孙嘉在战投部担任了总经理。2012年4月他被郁亮派往杭州,接替53岁的周俊庭出任杭州万科总经理,当时他才33岁。战投部第四任总经理张晋元同样出身于麦肯锡,他在今年1月出任成都万科总经理,接替离职的刘军。  这些年轻人事实上成为了万科第三代的核心。他们也相当紧密,一位万科员工称,去年在浙江普陀山遇到了几位战投帮核心成员和他们的家人。当然,他们彼此也在较劲。在刘肖去杭州后不久,孙嘉随后通过运作离开西安调往更为核心的上海做总经理。刘肖则即将接过毛大庆的棒,开始主掌北京公司。  熟悉刘肖的人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刘肖智商极高,玩杀人游戏无人能出其右。他同时也喜欢美食和足球,偶尔,他也会在朋友圈里晒皮划艇的照片;而王石喜欢赛艇。  刘肖在入杭第二年曾帮助杭州万科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郁亮也让刘肖在杭州试验万科养老、地产基金等新项目。但在其他人看来,这些成绩建立在郁亮的帮助之上:战投帮尽管履历光鲜,做一手漂亮的PPT,但并没有在一线公司操盘的经验和实力。  上述接近刘肖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作为“郁亮嫡系中的嫡系”,在杭州只要刘肖看上的土地,集团都会同意购买。这是其他地方公司享受不到的福利。不仅是杭州,孙嘉的上海公司、沙冀的昆明公司都获得了集团的资源倾斜。  从一线公司战投帮的几乎全面把持,到管理层三人组成的运行中枢,郁亮已经几乎完成自己的权力架构设置。而这一切变革,应当也在王石的默许之下。  一位接近王石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骨子里,王石认为万科是一家具有普世价值观和人文追求的公司,但在商业世界里,成长的压力和诱惑,却在驱从万科走向庸俗的一面。游学三年的王石可能是由于心怀忐忑,也会通过视频会议来参与这家公司的事务。在万科三十周年前夕,他将前总经理姚牧民请回万科,参与筹办万科集团博物馆。  但对于众多万科新员工来说,董事长王石和那些年的万科更像一个传说。万科总部很多员工甚至没有见过王石,而他们现在置身的,是一家精密运转的大公司,也是一家正褪去昔日光环的大公司。  走下神坛的万科  毫无疑问,万科依然处在快车道上。它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14年将毫无悬念地创下销售业绩的新高,在12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实现了2000亿的销售回款――在这一点上他将最大的竞争对手绿地远远抛在了后面。此前一家市场咨询机构的数据预测,在连续领跑中国房地产市场9年之后,今年万科会面临被赶超的危险。  在2008年的那次业绩下滑经历之后,万科走上了一条快速开发销售、快速复制和高周转率之路。这种速度不得不令万科舍弃了一些引以为豪的东西。曾经,学习万科好榜样是中国房地产圈的一大潮流。在地产商群体遭遇集体道德谴责时,万科的精细物业管理、标准化住宅和追求阳光下的利润,以及王石本人的健康爱好,都给人以独善其身的形象――万科曾被公认是能够给中国企业提供商业启迪的少数企业之一。很多年前,每年都有大量的房地产企业涌入万科总部。但现在,当万科具备了大规模复制的能力时,大家来得少了。  王石时代的一些万科传统被改变了。比如曾经反映万科文化的万科周刊是公司的重要部门,它的历任主编、甚至编辑,在早年都相继被委以重任,成为万科一线城市公司的领军人物。生于1951年的王石有着那代人的特征,他们希望改变中国,上至公平、民主普世价值,中至新教伦理和公司治理,下至在万科的一些小区科普自己喜欢的植物学,这都是王石希望通过万科传达的。  而现在,万科周刊已走下神坛。郁亮曾对一位万科周刊主编说:“做总经理,就是要平衡,要牺牲自己,你觉得你准备好了吗?”  设计部过去也是另外一个重要部门。万科过去大部分地方公司总经理均出身于此。莫军、徐洪舸、杜晶、肖楠、张纪文、周彤、张海等是其中代表。但目前,设计部也变得边缘化。  一些老万科人会认为,郁亮强推的绩效文化在推动万科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了万科一些负面影响。郁亮剔除了以往一些较为务虚的业绩考核指标,如区域建设等,而只看财务报表的前三页指标,资本回报率、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  曾经在万科任职的北京誉翔安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王珂向界面新闻记者称,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郁亮认为,快速周转模式对万科这种规模庞大的公司的资金链顺畅起到重要作用。一线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考核也变为强调快速周转:什么都别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地,最快的速度开工,最快的速度销售。无论如何,开盘你得卖出60%。  郁亮同时将奖金分配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过去,万科地方公司的奖金池是利润、销售额各自有权重,再乘以一个调节系数――这系数主要和买地发展有关。到了2010年,郁亮提出了一个总裁调节权,以他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其中15%上下波动的奖金分配。到了2011年,总裁调节权达到了30%,也就是说,地方公司即使所有业绩都在增长,也可能因为“印象”问题可被扣掉30%的奖金。  这一度让地方公司总经理们不知道衡量成绩的标准在哪。一些商业创新此时出现在每个月的总裁办公会上――有的公司和百度合作,有的公司和淘宝合作,有的公司和房产经纪合作。这些创新能够得到总裁的加分。  取得总裁认可变得尤为重要。曾有一位因事故而将被免职的地方公司总经理,凭借前一天赶到郁亮办公室的一席谈话,最后反而得到升职。  “过去万科靠着理想主义保持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如今文化被稀释,又不像过去快速增长年代有高回报给员工,很多人就自己离开了。”一位在万科集团任职的中层这样称。  对于那些加入万科的年轻人来说,这家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狭窄。“之前如果业绩好,每半年升职一次,如今干两年都不一定升职了。”上述万科中层说。  郁亮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他称自己一直在试图“反思”这些事情。“还有哪些新东西,能够让万科在未来脱颖而出?这几年员工都开上宝马了,那么万科对他们的吸引力在哪里?”  今年3月份,万科推出了集团合伙人共同持股计划,通过公司层面的持股和项目跟投计划,将员工和股东融为一体,解决了过去职业经理人制中的客户第一、员工和股东谁第二的争论问题。  或许,郁亮和王石不一样的地方仅仅在于,后者可以选择在合适的年龄和合适的阶段退出,根本无需面对“残酷”的局面;但郁亮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30多岁接手万科总经理的位置,注定了他要面对更难的局面。所以当有一次媒体采访郁亮“谁是你最崇拜的人”,他的回答是自己的女儿而非王石――这或许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  尽管这么多年,从内到外都有人在感叹万科已经变了,这家公司不再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提供更多的思想和方向――但这称不上对,也并无错,这只是郁亮为万科做出的选择而已。而这,理应如此――谁的时代谁来做主。  作者 | 张育群 彭飞 来源 | 界面
郁亮《3个月赔光年营收1.2亿化工厂 他再花9年押注46个项目 65%扭亏为盈》 精选六2016年末港股最重磅的事件当属美图上市,对港股来说,此次美图上市,或将改变港股缺少科技企业的现状,对计划登陆港股的蚂蚁金服等内地科技企业也会是积极的鼓舞,也因此,美图上市备受关注。美图上市答谢晚宴不仅云集了资本圈教父级人物,如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炎、云锋基金**虞锋、联创策源创始合伙人冯波等,香港金融界大佬张华峰、高振顺、梁伯韬等,中国80%的天使投资人也悉数到场,包括李开复、徐小平、倪正东、杨向阳等等,成了近年来在香港大规模的一次资本圈聚会。早在12月15日上午美图上市仪式的时候,这些大佬就已现身并被媒体“围追堵截”,其中不少记者还抢到了简短的专访,甚至还有记者全程直播自己采访大佬的过程。▲从左至右:徐小平、蔡文胜、李开复、吴欣鸿▲创新工场CEO、著名天使投资人李开复致辞李开复老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创新工场在天使轮就投了美图,以美图现在的市值看,这应该是创新工场投资回报倍数最高的一个项目。开复老师也曾在一次专访中提过,美图是人工智能公司,足见其对美图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在当天上市仪式的记者采访中,李开复还表示,美图的社交性在增加,黏性非常强,不能用工具的方法看这个公司的估值。而从用户黏性、品牌信赖度及每天使用时长等因素衡量,美图的数据都很好。▲真格基金徐小平在上市仪式接受媒体采访▲真格基金徐小平在答谢宴上致辞徐小平,2011年,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创立天使投资投资机构“真格基金”,是中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并在2016年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创投人”。▲清科集团创始人、中国天使联席会秘书长倪正东在美图上市答谢晚宴在参与合影的人中,还有清科集团创始人兼CEO倪正东。清科集团是中国有影响力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服务机构,而倪正东本人也被称为“掌握中国创投市场最全面信息之人”。▲著名天使投资人、原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吴宵光(腾讯第6号员工,与马化腾同是CFido的站友)(中);腾讯五位创始人之一、德讯资本创始人曾李青,曾于1999年-2007年期间担任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右)▲源政投资董事长、著名天使投资人杨向阳杨向阳198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深圳大学任教,后自己创办企业,先后参与创办及投资了十多家生物医药、健康医疗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杨向阳投资的项目包括: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拥有多项自主研发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技术平台的源兴生物、拥有肿瘤基因治疗新药的赛百诺、全球产销规模更大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商海普瑞以及干细胞临床治疗研究世界领先的北科生物等。除了徐小平、倪正东这些知名天使投资人,还有在资本界赫赫有名的教父级人物,而且很多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较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低调人物。比如当天出席美图上市答谢宴的虞锋,虞锋就是当年和马云共同发起云锋基金的创建人之一,目前担任云锋基金**。云锋基金有多牛,给你看看他的创建者名单,你就知道了,除马云和虞锋外,“云锋基金”的创建者还包括众多著名人物,如史玉柱(巨人网络及巨人投资董事长)、王玉锁(新奥集团董事长)、沈国军(银泰投资董事长),蔡朝晖(联合金融集团董事局**)等等。“云锋基金”的规模可观主要针对互联网、消费品和新能源三个领域投资。▲蔡文胜(左二)虞锋(右二)徐小平(右一)在当晚星光熠熠的答谢宴现场合影中,也有不少人发现了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总裁阎炎的身影。据资料显示,阎炎目前掌管着22亿美元风险资金,中国首富陈天桥、日本首富孙正义、亚洲首富李嘉诚……都是与他合作过的商业伙伴。他们都无比放心地将上亿资金交给阎焱掌管,可见起在投资方面的多么独具慧眼。▲阎炎现身美图上市答谢宴此外还有联创策源创始合伙人、著名天使投资人冯波,他曾帮助四通利方公司以及亚信公司成功融资,以及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投资管理组董事总经理罗柳怡。她在高盛建立起中国超高端财富管理业务,大力推动与投行,直投部门的合作,与中国第一代优秀企业家共同走过中国经济高增长的第一个十年。在2008年罗柳怡获得了由高盛总部颁发的“Global Top Producer”奖项。▲罗柳怡(中)罗宝文(右)当晚到场的,还有李嘉诚御用银行家梁伯韬。他是亚洲知名投资银行家,被称为“红筹股之父”,曾被EuroWeek杂志评为亚太资本市场25大风云人物之一。▲梁伯韬(左二)与高振顺(左三)此外,还有从未出席过任何公司上市仪式的香港股市传奇人物高振顺。高振顺从一个小裁缝做到了百亿身家,而且为人及其低调,此次他不仅担任美图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还出席美图上市仪式。他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表示,美图还未盈利就在港交所上市,为香港开拓了互联网概念的板块,“美图的成功,会吸引更多的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在金融全球化前提下,无论在A股、港股还是美股上市,对公司价值来说差别都不大。高振顺认为“现在的分析员都很国际化,看得懂内地公司,对冲基金和市场活动也会让在各个地方上市的公司的估值差异减到最小”。▲高振顺在上市仪式现场接受搜狐科技记者采访此外,还有美图的美女董事——罗宝文。罗宝文是美图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富豪酒店集团副**及董事总经理,曾获“世界十大杰出青年”,“2015商业促和平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个被称为“商界诺贝尔奖”奖项的华人女性。▲罗宝文(左二)与美图公司CFO颜劲良(左三)而香港金融界的立法会议员张华峰也出现在美图上市答谢宴现场,他曾任香港证券学会会长、香港恒丰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在香港金融圈久负盛名,1977年就进入股市,可以做到 “听到一个新闻,5秒钟内就可以确定对股市是好还是坏,对哪个行业有特别的影响。”▲张华峰与美图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文胜合影除了资本圈教父级人物,还来了很多商界人士。一眼能认出来的,便是台湾“米果大王”、旺旺食品集团**蔡衍明。▲美图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文胜与旺旺食品集团**蔡衍明在美图上市答谢宴合影▲蔡衍明、李开复、蔡文胜美图不仅深得“米果大王”蔡衍明的“关注”,富智康掌门人、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也相当“宠爱”美图。富智康是美图手机的合作伙伴和股东。此次富智康集团董事长童文欣也出席了美图上市答谢晚宴。▲过以宏(左一)与童文欣(右一)早在2014年6月,郭台铭就为美图手机“亲自代言”过,在鸿海股东会上,董事长郭台铭眉飞色舞大谈的美图手机并说“我拿一台给太太试用,她本来不太上相,结果照起来很漂亮,所以我们很愉快,就有了第三胎。”当时媒体评价,郭董这句半开玩笑的话,却藏着郭台铭对女性自拍市场的认可。▲郭台铭与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自拍合影美图上市答谢宴的豪华嘉宾阵容,还包括美图基石投资者之一的时尚巨头宝姿掌门人陈启泰。▲宝姿掌门人陈启泰(中)出席美图上市仪式答谢宴美图CFO颜劲良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宝国国际作为基石投资者之一,主要是看其“对美图的认同度”,他说:“只要他认同美图价值,愿意跟美图走得远,这个是我们在投资者里面要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美图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文胜在上市仪式结束后回答媒体提问表示:“宝国国际不仅是重要的时尚品牌,也是阿玛尼等一线时尚品牌的在中国总代理,未来将在电商合作商与美图形成很好的互补。”▲美图公司在香港上市,众多金融界、投资界大佬到场站台▲从左往右:易到用车CEO周航、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主持人李晨nic当晚的答谢宴也几乎集齐了中国80%的天使投资人,据说中国天使联席会为了庆祝美图上市,特地把原定开会地点从深圳挪到了香港,促成了香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天使投资人聚集。▲左起依次为戈壁创投徐晨、创新者/追梦者基金朱波、九合创投王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康保温杯生产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