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被骗的案例疑似被骗

南京农业大学大四学生边某,以帮忙刷单、提升业绩为由,让学校部分同学以个人名义进行网络信用贷款,并承诺他来还款。然而,到2016年12月中旬,边某不仅没有还款,还突然失联。根据警方统计,共有57名学生被骗,涉案金额超过140万元。2016年12月初开始,南京孝陵卫派出所便陆续接到南京农业大学部分学生报警,称该校大四学生边某让他们办理了网络贷款,并承诺其自行还款,但边某并未履行承诺,相关网贷平台向办理贷款的学生催要欠款。就在警方介入调查时,边某却突然失联,而报案的学生则越来越多。日,南京农业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我校部分学生疑似借贷被骗的情况说明”,确认边某于12月1日擅自离校回到湖北老家,12月8日下午离家出走,处于失联状态。12月29日,边某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孝陵卫派出所投案自首。据学校和边某的同学反映,边某学习成绩优异,平时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还是某社团的负责人之一,大家都想不到他会诈骗同学钱财。“边某在受害人眼中,就是一个‘校园明星’,所以对他很信任,这才导致被骗。”办案民警邢万涛说。据边某交代,从2015年8月开始,他便通过一些网络平台贷款,供个人花销。因为还不上钱,他便拆东墙补西墙,从不同的网贷平台借钱。到了2016年年初,他结识了一名放高利贷的社会闲散人员,从他手上拿了40多万元用于放贷。本来期望以此赚一笔,哪想到放出去的钱打了水漂。被追债后,边某便开始骗同学贷款供自己花销。边某自称在某网贷平台做兼职的业务员,因为要完成工作业绩,请同学帮忙“刷单”。他向同学承诺,这笔贷款就是走个过场,贷款下发一个月后,他就会全部还上。出于对边某的信任,很多同学便慷慨相助。目前,边某因涉嫌诈骗,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编辑 麦宇旻
点击展开全文
创造更多价值网贷之家,排名9,爱钱进疑似暗雷,就差我这一万吗
山西信息网
客服电话大了无数回,每次都推,官方还放利好消息估计是维稳。7月23日就到期的,新手标整存宝,24日是上周二发起提现的,今天都30日周一了,还显示转让中,爱钱进你是差我这一万吗
21:51 上传
阅读排行榜
新闻标签库
手机看新闻您的位置: >>
安徽高校后勤创新“互联网+”模式 大数据可锁定“疑似网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拿起手机就可以知道食堂的特价菜,分析大数据可以锁定哪些同学有接触网贷的迹象,学生刷卡次数和金额可以帮助选定贫困生。昨日,安徽省高等院校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2017 会员大会闭幕,会议由安徽省高等院校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承办,我省近百家高校和科技企业共话&互联网+后勤&的新模式如何更好地服务师生。
大数据可锁定&疑似网贷&
校园贷近年来成为危害校园安全的毒瘤,如何在学生接触校园贷之前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这是很多大学都在为之努力的事。通过一卡通以及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平台,省内一些高校已经可以锁定&疑似校园贷&进行防范。
在安徽大学的大数据平台上出现一排学生的名字,从今年 2月到 11月,这些学生都访问过网贷,其中次数最多的有 15 次,学校将他们列入&疑似网贷&名单。据了解,这些数据主要是通过校园网络访问记录获悉,学校则会对其访问网贷的次数、时间等进行分析,然后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格外关注,防止其陷入网贷的陷阱。
第三方检测让饭菜更安全
每天早上天微微亮,一辆满载菜肉瓜果的小货车就会停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食堂的一楼,每一种菜肉都会取出样品送进一个实验室,在这里它们将接受包括农药残留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检测结果则会交给食堂经理,并在食堂进行公示。同时将食堂后堂通过视频进行直播监控,供师生共同监督。
今年秋季开学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在全省高校中首家引进独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监管机构,食品安全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了便捷报修、一卡通服务、失物招领、跳蚤市场等功能,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微信查询到食堂当日特价菜、食堂优惠活动、人气菜品以及所在窗口。
事实上,互联网和大数据不仅仅应用于食品安全,目前,很多高校更是通过其选定贫困生和进行资助。据了解,目前很多省内高校已经通过一卡通了解刷卡次数、所选餐次的餐均消费等,筛选出可能是贫困生的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是通过数据分析锁定贫困生后,悄悄给卡内充值给予资助。
信息共享要兼顾个人隐私
&高校后勤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平表示,高校后勤首先要转变认识,转变传统模式,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会大大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据正在成为个人隐私的最大载体,在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重视师生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武海认为,信息化建设下还要关注个人隐私,注意处理好个人隐私数据保护与信息化数据共享的关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晓嵘
责任编辑:何迅纪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Access denied | www.176zj.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176zj.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9937-ua98).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宁波一P2P公司老板失联 近200多人疑似受骗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孙传福
摘要:继今年年初,传出“宁波阿拉贷”P2P网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外,11月6日,宁波又一家P2P网贷平台老板失联,近200多投资人疑似受骗。
10万,一个月净赚两三千,周期短,效益高,投资到期后,一定能本息收回,这是P2P公司招揽生意的一贯的砝码,很多明知投资P2P有高风险,但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最终还是栽了。继今年年初,传出“宁波”P2P涉嫌外,11月6日,宁波又一家P2P平台老板失联,近200多投资人疑似受骗。
P2P公司老板失联
11月6日晚上9点左右,有网友在宁波某发帖称,宁波一家叫“”的P2P网贷平台老板失联。于是,很多投资人围堵其公司门口追讨,现场一度失控,在争执中,一位女性投资人脸部被打肿。随后,警察介入,“佳联财富”的一位“高总”被带走。与帖子一同出现的还有多张图片。 消息是真是假?
疑似200人受骗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
11月7日一大早,记者前往“佳联财富”的办公地—宁波鄞州区汇港大厦了解情况。在大厦的一楼,记者碰到了“佳联财富”的一位投资人胡先生。 胡先生来自云南,今年6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关注到“佳联财富”,随后,先后在“佳联财富”投资了十几笔钱,分别有月期的,也有几天短期的,此前都能到期取现。 “11月5日有一笔到期了,大概有4万多元,发现不能取现。”胡先生说,就在这个时候,他从网上看到了“佳联财富”公司可能不行的消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赶紧到宁波来了。 记者:向“佳联财富”有多少人? 胡先生说,大概有200多人。 随后,根据胡先生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投资人名单,记者试图拨通了他们的电话,大部分都承认他们是“佳联财富”的投资人。不过,也有个别的出于私人利益保护,不愿意对此多做解释,从电话的信息显示,这些投资人既有宁波本地的,也有很多外地的。 “我一共投资了31万元,最迟的一笔要到11月27日到期。”来自湖南的投资人张先生说,据他所知,仅“佳联财富”QQ群都有180多个投资人加入,据此推算,向“佳联财富”投资的人至少有200人左右,涉及金额有1000多万元。 对于11月6日多个投资人围堵“佳联财富”公司门口一事,张先生表示,他没有到现场去,但在QQ群里看到了这一消息,确实有一个女投资人被打了。
投资款能否追回?
在宁波汇港大厦的三楼,记者见到了网贴中提到的“高总”。“高总”承认11月6日他被鄞州首南派出所抓过,且明确表示他对民警说了粗话,以至于被打。但对女投资人被打一事只字未提。 记者:这些能拿到吗? 高总:只要他们不闹,就能拿到。但这样闹下去,伤了和气,就拿不到了。 记者:如果他们不闹的话,最快何时能拿到钱? 高总:这个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不是老板,我只是帮忙的。 “高总”声称他不是“佳联财富”的法人代表,与其法人代表只是朋友关系,出于道义,才愿意留下来处理事情。 记者:你与“佳联财富”的老板还有联系吗? 高总:没有,我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记者:他失联多久了? 高总:大概有24小时吧! 就当记者结束采访,准备要离开时,五六个男子冲进了“高总”的办公室,疑似是因为买卖二手车债务纠纷厮打了起来,结果,血滴四溅,差点闹出人命。
P2P公司成立6个月就歇菜
来自市场监督部门的消息显示,“佳联财富”P2P网贷平台的注册公司是“宁波佳联”,成立时间为日,法人代表潘某,是宁波宁海人。日,潘某在宁波江东区又注册了“宁波新佳联二手车经纪公司”。 “佳联财富”P2P网贷平台成立6个月,就出现变故。而记者调查后发现,刚刚成立1个月的“宁波新佳联二手车经纪公司”现在也是处于状态。 目前,“佳联财富”的部分投资人已向警方报案,但由于一时半会凑不齐30个人,不能构成立案条件,警方方面也无能为力。
P2P业务量下滑
受P2P公司连续、诈骗或非法影响。目前,宁波的P2P市场并不乐观,很多P2P网贷平台的业务量从去年底就开始一路下滑。 有业内人士指出,宁波现在至少有100家P2P网贷平台,竞争异常激烈。尽管很多P2P公司想尽办法笼络客户,甚至打着P2P网贷平台的幌子进行线下交易,甚至推出保障平台,但客户似乎并不买账。 业内人士预测,在当前P2P市场饱受质疑的情况下,下挫,P2P市场还将继续恶化。 面对如今P2P网贷平台出现的各种乱象,有业内人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更好的约束这一行业。 【延伸阅读】 “跑路”获警方受理 一投资者损失747万 沸沸扬扬的闽昌贷“跑路事件”已持续一天,截止记者发稿时,厦门警方已受理此案件,但并未立案。一份投资人提供的借款金额明细显示,北京一名投资人便投超747万,而闽昌贷赖以立足的或已不复存在。
&&&点击阅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晕死,幸亏我没有投
有风险,富贵险中求
有风险,富贵险中求
有风险,富贵险中求
应加大监管力度!!!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网贷被骗的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