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调琶音是哪几个音的关系大小调合同主音大小调属七和弦。

当前位置:
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的联系与区别
来源: 联系QQ: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的联系与区别,希望对需要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的联系与区别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资料包括: 论文(3页3069字)&说明:调式是调内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的典型代表是五声调式,与西洋大小调式在表现形式、精神韵味、民族性格等方面有着迥然不同的艺术秉性,但作为音乐的两大调式体系又具有本质上的内在联系,使得二者能够取长补短,交流融合,相得益彰。 一、形式上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① 音阶结构不同:西洋调式是由七个音构成,民族五声调式是由五个音构成,没有Fa和Si。但在民族五声调式中,Fa和Si这两个音不是绝对不用,而是慎用,经常作为偏音处理,即使出现也只是做装饰音、经过音。 ② 主音的区别:西洋大调式必须以Do为主音,小调式是必须以La为主音,民族五声调式每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出现。 具体来看,中国民族调式相对于西洋调式在音名上更加复杂。同西洋大小调一样,调式名称是根据主音来确定的。 同时,中国的民族调式有三种调式音阶:1.五声音阶 2.六声音阶 3.七声音阶。
目录:一、形式上西洋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调式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二、民族调式较之大小调式在意韵上所表现出的民族性格特征三、大小调式与民族调式在配奏中的关系四、两种调式在音乐发展中融合互补和保持独立性作者点评:写作心得、体会、及文章所获其他评价
上一篇资讯:
下一篇资讯:
文章排行榜调号相同的大小调调,叫做关系大小调,简称关系调,也叫平行调!
问题描述:
调号相同的大小调调,叫做关系大小调,简称关系调,也叫平行调!
问题解答:
调号相同的大小调,叫做关系大小调,简称关系调比如C大调的关系小调是A小调,调号都没有升降记号.和C大调(a小调)相差一个升降记号的是近关系调如G(Bm)调,一个升,F(Dm)一个降.而平行调是说英文字母相同的大小调关系.比如C(major)大调的平行小调是C(minor)小调. 再问: 我认为不对,平行调就是关系大小调,而你说的例如C大调和c小调的关系应该是同主音调。。。 再答: 如果你认为我翻译的不对,那么!平行调的属和弦是同一个,如何解释? C的属和弦是G,Cm的属和弦也是G,但是如你所言,C的属和弦是G,那么Am的属和弦呢?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调有大调和小调,我们所说的关系大小调就是说他们的第一个起始音在同一个位置上.C大调和a小调的起始音就在一个位置上(下加一条线上),就称为关系大小调了只不过在同一位置上一个唱1,一个唱6这个东西我刚学的时候也搞了好久呢,最后靠背出来,以后慢慢的就会融会贯通了.
对的.例如G大调和e小调,都是一个升号.关系大小调中大调主音下移小三度就是小调的主音.
近关系调是指调号相差不多的调,例如G大调只有一个升号:升F,那么没有升降号的C大调,和两个升号的D大调就是它的近关系调.关系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即升降号相同,只是大小调不一样的调,例如C大调没有升降号,它的关系小调a小调也没有升降号.你如果还不清楚,就买本乐理书看一下,李重光编的那本最好.
例:D大调先找出其下方小三度 为b小调在分别找出比D大调多一个和少一个调的调号 为G大调和A大调最后写出G大调和A大调下方小三度 为e小调和#f小调写出来就是:G — D — A/ | \e b #f
关系大小调的宫音是相同的,或者说调号是相同的.主音相差小三度.五声调式 当然是五个音了 . 宫商角徵羽一共有五种. 其特点是只有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 缺少小二度和三全音.
candyjoyy 说的不对,大调向下小三度是小调C大调关系是a小调D是b小调G是e小调以此类推
☆任何一个大调音阶,其第一个音到第八个音的间隔应该和C大调相同.我们唱起来应该感觉音程距离相同.只是音高有所不同.☆无论什么大调,都依照C大调各音阶的唱名,将第一个音唱成Do,第二个音唱成Re...这种唱法称为“首调唱名法”C大调的关系小调是a小调,它的音是这样排列的.我们这样来区分大调小调,前三个音是大三度音程的为大
A小调当然是自然小调
一、写出下列音程所属的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并写出各自的调号、调名和级数.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怎样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调式.怎样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调式呢?方法就是,统计一下各种调式的不同音级所产生的音程的种类和数量.做这种题的步骤是:1、判断所给出的音程是哪种音程.2、数一数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大调、和声小
turn up 调大turn down 调小
1、用弹簧计测量大铁块的重量为M1,然后把大铁块用弹簧计吊在水里,完全淹没铁块侧重力为M2,再用弹簧计吊大铁块在水里,深度比完全淹没铁块再深一些侧重力为M3则浮力为F1=M1-M2,F2=M2-M3=0说明深度与浮力无关2、用弹簧计测量小铁块的重量为m1,然后把小铁块用弹簧计吊在水里,完全淹没铁块侧重力为m2,再用弹簧
三种电路中,都是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具体看以下的计算方法:一、纯电阻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计算公式:I=U/R; 二、纯电感电路中,先用公式计算出其感抗:感抗的计算公式是:Xl=2πFL;式中Xl的单位是欧;F是通过电感的电流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L是电感的感量,单位是亨(H);再由I=U/R算出流过电路的电流即可.这
【结构设计师】不同层次土壤容重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为什么呢?第一,较深处的土壤因为上部荷载作用,因此土体密实度高,容重比上面表层土容重大.第二,较深处的土壤因为地下水的存在,含水率会增大,容重因此比表层土荣重大.
肯定没有关系,大头傻的人多呢.智商和大脑内在是有关系的.不过大脑太复杂了,如何工作人们之间也不能全解.不过智商的高低一般人差不多,如果低一些后天可以弥补一些的
这道题是初中阶段常见的考试题!下面我把所有的情况都要给你分析一下:(1)杯内的水对杯底部的压强:两个是相等的,因为液体压强P= pgh.(2)杯内的水对杯底部的压力:大口向下的大于小口向下的力,因为F=PS.(3)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两个重量都一样,所以对桌面的压力都一样.(4)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大口向下的小于小口向下的
电阻大小和材料,温度,长度,横截面积都有关系导体的长度、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导体的横截面积、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大小不同.电阻定律:R=ρL/Sρ——制成电阻的材料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为欧姆·米(Ω·m) ; L——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
它们的磁导率都差不多,锰是奥氏体化元素,201202就是靠锰来奥氏体化的,所以磁性很弱.304主要是靠镍来奥氏体化的.如果材料的组织是完全的奥氏体,就不会有磁性,但是一般都会有其它相.如铁素体和马氏体,所以有很弱的磁性.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决定于光咋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大小(因为后面有提到光速) ,光由光速大的介质(如:空气)斜射入光速小的介质(如:水)中 .折射小于入射角 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顺便证明了光路在折射中也是可逆的)有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看夹角,如果有两条光线与他们中间的那条
(1)CnH2n+2!(2)C-C --- (n - 1) (3)C-H --- (2n + 2)(4)CnI(3n + 1)(5)苯的同系物---少8C-H ,多3C-C !(6) B.CnI(3n-3) !OK!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声部进行的原则【编曲配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贴子:
声部进行的原则
一. 四部和声 和声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和弦运动,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和弦相继奏出而构成。从一个和弦到另一个和弦的运动叫和弦进行或和弦序进。 和声的声部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第三声部和第四声部。最高声部和最低声部被统称为外声部。其余的中间声部被统称为内声部。声部的横向运动叫做声部进行。 常见的和声写法为四声部,在四个声部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减声部的数量。 我们知道,七和弦由四个音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声部,介是,三和弦只有三个音,而九和弦有五个音,十三和弦有七个音。 对于这类和弦,如果要保持四个声部,就需要重某个间以填补缺少的声部或省略某音以去掉多出的声部。
二. 和弦的重复音与省略音原则 (一) 三和弦的重复音 大三和弦主要重复根音,其次重复五音。三音一般不重复。 大三和弦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重复三音: 1. 经过性三音重复,如两个声部由反向进行而形成的三音重复。 2. 如果低音是音型变休的,旋律声部或其他声部不必回避重复三音。 大三和弦不重复三音,是它会使和弦的音响变得刺耳 ,小三和弦则不同,无论重复哪一音,都 不会过分改变小三和弦原有的音响。一般来说,小三和弦的重复音首选根音。此外,根据声部进行的条件,也可重复三音或五音。 增三和弦只重复根音。减三和弦重复三音或根音。但更多情况是用减七和弦代替,以减少声部进行的麻烦。 (二) 七和弦的省略音与重复音 七和弦一般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因而在四声部和声中不存在省略音和重复音问题。但是,属七和弦有些特殊,它有两种常用形式,一种是完整形式,另一种是不完整形式。 不完整形式的属七和弦在音响上似乎更加纯净或悦耳。音的属七和弦总是重复根音以填补缺少的声部。 一般情况下,除属七和弦常使用不完整形式外,其他各种自然七和弦及变音七和弦均以完整形式出现。
三. 声部排列 声部排列法有三种:密集排列、开放排列和混合排列。密集排列时,各相邻的声部距离为二度、三度或四度;开放排列时,各相邻的声部距离为五度或六度;混合排列指即有密集排列的音程也有开放排列的音程。此外,无论何种排列法,最低的两个声部音的距离均可以拉开,有时可以超过两个八度。 四.声部进行 由一个和弦进行到另一个和弦,实际上是和弦音的横向运动。声部的横向运动叫声部进行。就个别声部而言,进行方式分为平稳进行和跳进。声音运动不超过三度叫平稳进行;超过三度时叫跳进。 五,二声部进行的相对关系 两个声部同时进行时,声部之音的想对关系有三种:反向进行、斜向进行和同向进行。两个声部的进行方向相反。叫反向进行;一个声部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另一声部向上或向下的进行叫斜向进行;两个声部的进行方向相同,叫同向进行。 六.和弦之间的关系与连接 和弦之间的相互关系指的是和弦的根音之间的音程距离。根音关系有三种:上、下五度关系;上、下三度关系和上、下二度关系。 在进行和声分析时,和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和弦标记上看出。 在进行和弦连接时,除旋律声部和最低声部外,其他声部应做平稳进行,尽量避免跳进。如果有共同音应保持在同一声部中。 (一) 上下五度关系的和弦连接 在上下五度关系的三和弦或七和弦的连接中,至少有一个共同音,应将其保持在同一声部中,其他声部向最近的音移动。 (二) 上下三度关系的和弦连接 在此类关系的和弦连接中,一般有两个共同音 (三) 上下二度关系的和弦连接 在此类关系的和弦连接中三和弦之间没有共同音,七和弦之音不排除有一个共同音的可能性。 无论何种关系的和弦连接,声部进行的重要原则是:保持共同音及尽量做平稳进行。这两项原则是获得流畅音响的重要保障。 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由不协和和弦进行到协和和弦叫做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最典型的解决过程体现在属七和弦到主和弦和进行里。 属七和弦里含有一个特殊的音程------三全音(增四度或减五度),这个由属七和弦的三音与七音构成的音程极不稳定。它具有向稳定音程解决的强烈倾向。
1. 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最基本。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
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大小调都各有三个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级亦被称为“导音”) 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 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绝对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这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一种美学体系,及——力量不断增加,最后解决——的美学体系基础上的。属后直接接下属,被认为是解决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减,因此不被接受。但现代流行音乐中,这种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们的第一个和声公式:I—IV—V,后面可以接I级,或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 注:“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质,及这个和弦的特性是什么。而“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是指和弦的功能,及在大小调中起什么作用。“I级、V级和IV级”是和弦根音的音级,及和弦根音在音阶中所占的位置。 2. 增减三和弦和大调中的副三和弦西方传统和声体系中,除了大小三和弦外,增减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 增三和弦是由两个大三度叠置而成。减三和弦是由两个小三度叠置而成。 在大小调中,除了主、下属和属和弦以外,其他音级上的副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大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II级:小三和弦。III级:小三和弦。VI级:小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V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也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然而VI级三和弦,同时和I级三和弦也有两个共同音,因此也有主的倾向,因此有时在属到主的进行中,用来代替主和弦的位置,被称为“阻碍终止”。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终止,感觉上象被VI级和弦从中间阻断了一样。 III级三和弦是一个较少用的和弦,它具有I级和V级的双重功能(因为它和I级、V级之间,各有两个共同音),作为I级的运用:I—III—IV。 在这个例子中,为什么说III级是具有I级的功能呢?因为它可以被I级七和弦代替,而效果和用III级三和弦及其相似。 我们也可以把III级作为V级到IV级间的桥梁,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不允许V级直接到IV级的连接的。 VII级三和弦和V级有两个共同音,它属于属和声组。VII级三和弦由于是建立在导音上的,因此也叫“导三和弦”。 现在我们把四个副三和弦加到我们的I—IV—V进行中:I—VI—IV—II—V—I。 这是最常用的和弦应用顺序,也是最符合人们听觉习惯的。(人们不大颠倒其中VI和II的顺序,尽管它们都属于下属和声组。) 但这一和弦功能序进,可以简化和代替,如可以变成:I—VI—IV—V, 或者I—IV—II—V,及更常用的I—II—V, 或VI—V,I—VI—II—V等,后面可以跟I级或者接其他的可行连接。 这其中的V级也可以被VII级或III级代替。 V级之后可以接I级,也可以接具有双重功能的VI级,变成:I—VI—IV—V—VI。VI级后面可以接上述所有能接在VI级后的和弦公式连接片段。比如这两个功能连接都是很好的:I—VI—IV—V—VI—V—I,I—IV—V—VI—II—V—I。 请注意这一和声公式:I—VI—IV,这是西方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和声公式之一。 3.小调中的副三和弦及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关系自然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III级:大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 其中II和VI级的功能和大调类似。VII级由于是大三和弦,不具有导向I级的性质,因此更倾向于作为它关系大调的属和弦。III级和弦,由于有很强烈的关系大调I级的属性,更多地被用来作为向关系大调的转换。和声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III级:增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I级由于有导音需要解决,更倾向于连接I级。 这种III级较少见于流行音乐中。 VII级和大调中的VII级一样。由于它们是建立在导音上,因此被称为:“导和弦”(或称导三和弦)。 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经常混用。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小调和弦为:I级: 小三和弦、II级:减三和弦、III级: 大三和弦、IV级:小三和弦、V级:大三和弦、V级:小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最常见的两个小调和声公式: I—VII—VI—V和I—IV—VII—III—(V) 这个和声公式中的各和弦根音(在v级之前)都是五度关系,这在古典音乐里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和声进行,我们可以不让它从III级直接接V级,继续按照五度关系推导下去,成为:I—IV—VII—III—VI—II—V—I。这在和声学中叫做模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其中VII—III—VI三个和弦,与其说是a小调,不如说是c大调的V—I—IV更合适。这种暂时偏离原调的现象叫做“离调”。在小调中,经常出现向关系大调的离调,已使音乐更丰富。
所谓关系大小调,或称“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的一对大小调,它们互相为对方的关系大调或关系小调。比如c大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a小调是c大调的关系小调。 还有一种大小调关系称为“同名大小调”或“同主音大小调”,是指大小调共享一个主音,而调号相差三个升降号,比如c大调和c小调。 而关系大小调不共享主音,主音间相差小三度。 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同主音大小调要比关系大小调更近,转调更自然。而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正好相反,关系大小更近。 4. 旋律小调及和声、和旋律大调;和弦的转位我们看到,和声小调的VI级和VII级音之间是一个增二度,如果在旋律中用到这两个音级时,这个增二度会使人感到很不自然。如果用还原的VII级音,及自然小调音阶,就没有了这个增二度,但是如果我们在和声中需要一个大的V级和弦,就不得不用升高的VII级音,不然和弦和旋律就会发生矛盾。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把VI级也升高,增二度变成了大二度。这种小调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音阶只有上行时VI级和VII级是升高的,下行时就同时还原了,和自然小调的下行相同。但我们不必拘泥于乐理知识上的上行、下行规则,用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我们看到,升高了VI级和VII级的a旋律小调上行音阶,和a大调音阶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是III级音,前者是 c,后者是#c。从这里我们得出一个重要概念,区分大小调的唯一标准是I级和III级间的音程是大三度(大调)还是小三度(小调),其它音级均不能用来确定一个音阶是大调还是小调。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完了大小调体系中的三种小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而大调,其实也分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只不过后两种大调没有那两种小调常用。 和声大调中的VI级音是降低的,用这个音构成的下属(IV级)和弦是小三和弦。 这个和弦对I级的倾向比大三和弦的IV级更强。 无论是作为大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还是小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进行到I级和弦,称之为“变格进行”;如果是在终止中,及被称为“变格终止”。这种进行通常用在一个乐曲或一个段落的结尾,作为补充,或称主和弦的延续,以增强终止的感觉。例如这样的和声进行:I—VI—IV—II—V—I—IV—I。 而I—V—I称为“正格进行”或“正格终止”。I—IV—V—I在终止中被称为完全终止。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和弦的最低音都是根音,被称为“原位和弦”。如果和弦根音向上翻一个或几个八度,不再是和弦最低音时,我们称之为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总共有两个转位,被称为六和弦和四六和弦:
多数原位和弦都可以用它们的转位和弦代替。但习惯上,乐曲的开始和结尾较多是用原位的I级(弱起小节有很多是用原位或转位的V级)。 古典和声中,转位和弦经常被用作原位之间的过渡。 四六和弦经常用作原位和弦和六和弦的过渡。 在古典音乐的终止和半终止中(乐段的停顿称为“终止”,往往以主和弦结束;乐句的停顿称为“半终止”,往往以属和弦结束),我们经常能看到属和弦(v级)前有一个强拍上的主四六和弦,这个和弦称为“终止四六和弦”。 原位和转位的运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和弦的低音位置(及原位还是哪个转位)其实就是和弦用什么音作为低音,因此,其主要作用还是得到一个好的低音线条,在通俗音乐中就是好的bass声部的主干。多数情况下,低音线条才是决定和弦用原位还是哪个转位的关键。 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规则恐怕就是:不能八度平行和五度平行。八度平行被认为是使和声进行突然减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在古典音乐中被认为是和谐度仅次于八度的音程,它太和谐了,以至于平行的五度使人感觉也象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平行这一规则被德彪西打破之后,无论在现代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再也不是问题了。
5. 和弦的开放排列,重复音及四部和声当和弦音不是按照音高顺序排列,而是相隔一个音排列时,就会得到类似下面这个和弦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叫:“开放排列”。而我们以前一直用的排列方式叫“密集排列”。 在古典音乐中,和弦除低音以外的各音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八度,而低音和它相邻的上声部则不受这个限制。这个原则源于声音在物理上的自然泛音列。泛音列是从疏到密排列的,及越向上音程越小。泛音列是向上无限延伸的,向下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低,向上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高。 由于西方古典音乐受教会音乐影响非常深远,和声学是从宗教四声部圣咏的写作原则发展而来,因此传统和声教学都是以四声部圣咏为基础。四个声部的名称自上而下分别为: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alto)、男高音(tenor)、和男低音(bass)。和声学习题和范例通常把四个声部写在钢琴谱上。 三和弦共有三个音,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四部和声当中呢?这就需要重复至少一个音:三和弦的原位通常重复根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上三声部是音高相邻排列的为密集排列法,如第一、三、五个和弦;反之是开放排列法,如第二、四、六个和弦。)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通常重复根音或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四种排列方式:(第一、三个和弦是混合排列法,因为上三声部间既有相隔排列又有相邻排列;第二、四是开放排列法。)
做通俗的音乐决大多数离不开吉它,比较规范的都是MIDI混入吉它的弹奏录音.因为吉它太富于感情色彩了,不会弹吉它就只好做了.作的关键在哪儿?和声的正确运用.它要把不同乐器的不同声部融合在一起,和声用错了能协和吗?再:是还要注意和声的行进和转位,否则音乐会呆板不活泛。下面的文章虽然浅显,但却是基础,多看有益。吉他的编配是很深奥的学问。各人的经验、技巧、乐感不同,编配出来的东西相差很多。建议还是多弹好的原版谱集。
基本的方法:1、确定歌曲的调式。以1、3、5其中一个音开始并结束在1音或5音上的是大调,以3或6开头并结束在6音上的是小调。大调歌曲主要配大调和弦;小调歌曲主要配小调和弦。2、歌曲的开头和结尾应配主和弦。大调为C,小调为Am。3、终止前的一个小节配属七和弦或属和弦。大调为G7,或G,小调为E7或Em。4、属七和弦前应配下属和弦。C → F → G7 → C。5、然后再为每小节配和弦。小节中的音明显倾向于某一和弦就配上该和弦。6、如果小节中的音对任何和弦的倾向性都不明显的,就应以重拍上的音或时值较长的音为准。7、考虑和弦进行是否合理。三度、四度、五度、六度连接是良好进行,二度、七度为不良进行。8、用代理和弦美化和声。 流行音乐的特点 一、和弦进行程式化1.C → F → G → C2.C → Am → F → G → C3.C → Am → Dm → G → C4.C → Dm → G → C5.C → G/B → Am → G → F → Em → Dm → G → C6.C → Em → Am → Dm → G → C 二、和声配置围绕旋律为中心,允许反常的和声序进和声部进行。 三、大量使用爵士味和声。 使用七和弦、六和弦、增和弦、减七和弦以及各种高叠置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这些和弦的运用使和音变得富有刺激性。象在C → Dm → G → C中出了开始和终止用主和弦外,其他和弦完全可以全部变成七和弦。还有一些象低声部的半音下行和高音声部下行来编配和弦。 四、重视和弦色彩的变化如用F/G代替G,以bB或G/F代替G。运用挂四和弦、九和弦、七减五和弦、大七和弦。最后引用一句西蒙的话,当记者问到西蒙:“您配置和弦是仅仅凭声响效果吗?”,西蒙是回答是:“噢,当然,取决于声响效果,选择那些听起来最有意思的和弦。”还是需要更多的感觉,多弹些谱,你一定会成功的! 和声学不同的教程各有著者的特点,不管那本和声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不管学那本,要有毅力,要学完抓住一本。1.写、必须做和声习题,一做习题,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让你思考,分析许多问题,不做习题,你是不会掌握和声运用的方法的,(最好有老师修改),习题首先要求做对--符合教材的要求,进而要求做好--在音乐表现上有想法 2.听、必须要在能弹多声部的乐器上(最好是钢琴)听和声谱例的,作业的音响,不能光是学理论,没有音响印象
成为所谓的“哑巴和声”,通过这个过程,提高自己的内心听觉的能力,也逐渐提高和声审美的能力; 3.分析、同时做和声分析,掌握不同的和声方法在具体作品中的运用,作品中的和声,才是“活”的和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大调是哪几个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