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状元,最近几年股市出了哪些炒股开户人才?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全本)
来源:_bookdoc_
  如果有谁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强者是天生的,请千万别相信他的鬼话,现实的情况是,从来也不会有天生的强者,只有当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时,他才能够真正地坚强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危难和困境不断地为我们的生命创造着奇迹。正如顾城在诗中所说的那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我们总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可事物的发展未必总能像我们预期的那样进行,也有可能它会变得比我们预期的更加美好。哲学家说,这世界上唯一能够恒久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既然这样,就让我们学着适应变化,在危机中把握住机会的曙光。
  金融危机来了!
  巴菲特说,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能看清楚究竟谁在裸泳。那么,当经济的寒冬倏然袭来时,你是否仍敢于做一个徜徉其间的裸泳者呢?
  日,因次贷问题而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成为此轮金融危机的源头,有“美国心脏”之称的华尔街随之被卷入了一片天翻地覆的动荡之中,短短数日,包括美国国际集团在内的众多曾经叱咤风云的角色相继沦陷。一时之间,狼烟四起,无数金融机构宣布倒闭,很快,这场在金融界恶性循环的危机就波及到了出口、房地产、就业等领域。
  很多人因此而惶惑不安。实际上,危机并不是灾难的代名词,相反,它意味着新的变化和生机!对深谙水性的人来说,风浪是最好的陪练。从世界经济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在重创一些国家的同时总会成就一些因能抓住机遇而迅速崛起的国家,例如英、法、美、德,以及苏联和日本,就是搭着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以及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顺风船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迅速积累起雄厚资本的。
  所以说,危机只会令强者越强,关键是你能否拿出强者的心态和勇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危机或经济衰退反而可以视为改革的成本和机会。危机只是表象,变革才是实质。现在虽然经济的“寒冬”到来了,但恰恰也是猎手们打猎的好时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说:“长远地说,这场危机对中国是个好事。如果中国政府处理得好,做出非常有远见的决策的话,中国会是这次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 现在,当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中国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伸出手,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成生于败,败致于成。
  世界上从来没有走不通的路。事实上,当我们无法前行时,不是因为道路太狭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不是因为路到了尽头,而是我们的眼光到了尽头。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危机把握机遇》一书,本书不但涉及“危机就是良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等观念,还进一步阐述了“炒股就是炒心态”、“本领恐慌”、“资源整合”等内容,见解独到、分析透彻,旨在让心怀梦想的人不再迷茫,能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顺利着陆,也能在人生之路上所遇到的危机中超越自己,实现光和影的翔舞!  危险中往往蕴藏着新的机会。那些善于思考的人,往往能变“危机”为“良机”。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将全面来临。与1873年、1929年的经济危机不同的是,1873年只是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 1929则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而2009年,将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危机来临,股票狂跌、市场疲软、无数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人们的生活陷入了混乱之中。但是,当危机肆虐的时候,难道我们就没有应对它的法宝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危机”一词的组合中我们可以看出:危险中往往蕴藏着新的机会。那些善于思考的人,往往能变“危机”为“良机”。这里有三个故事,也许会给今天面临金融危机的我们一些启发:
  第一个故事:
  南宋绍兴十年七月的一天,杭州城最繁华的街市失火,火势迅猛蔓延,数以万计的房屋商铺在一片汪洋火海之中,顷刻之间化为废墟。有一位裴姓富商苦心经营了大半生的几间当铺和珠宝店,也恰在那条闹市中。火势越来越猛,他大半辈子的心血眼看毁于一旦,但是他并没有让伙计和奴仆冲进火海,舍命抢救珠宝财物,而是不慌不忙地指挥他们迅速撤离,一副听天由命的神态,令众人大惑不解。 然后他不动声色地派人从长江沿岸平价购回大量木材、毛竹、砖瓦、石灰等建筑用材。当这些材料像小山一样堆起来的时候,他又归于沉寂,整天品茶饮酒,逍遥自在,好像失火压根儿与他毫不相干。
  大火烧了数十日之后被扑灭了,但是曾经车水马龙的杭州,大半个城已经是墙倒房塌,一片狼藉。不几日,朝廷颁旨:重建杭州城,凡销售建筑用材者一律免税。于是杭州城内一时大兴土木,建筑用材供不应求,价格陡涨。裴姓商人趁机抛售建材,获利颇丰,其数额远远大于被火灾焚毁的财产。
  第二个故事:
  美国有位经营肉食品的老板,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则毫不起眼的消息:墨西哥发生类似瘟疫的流行病。他立即想到墨西哥瘟疫一旦流行起来,一定会传到美国,而与墨西哥相邻的两个州是美国肉食品的主要供应基地。
  如果发生瘟疫,肉类食品供应必然紧张,肉价定会飞涨。于是他先派人去墨西哥探得真情后,立即调集大量资金购买大批菜牛和肉猪饲养起来。过了不久,墨西哥的瘟疫果然传到了美国这两个州,市场肉价立即飞涨。时机成熟了,他大量售出菜牛和肉猪,净赚百万美元。
  第三个故事:
  19世纪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使得数百万人涌向那里淘金。17岁的小女孩雅木尔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一时间加州的淘金者面临着水源奇缺的威胁。人们大多数都没有淘到金,小雅木尔也未淘到金。
  可细心的小雅木尔却发现,远处的山上有水。她在山脚下挖开引渠,积水成塘,然后,她将水装进小桶里,每天跑几十里路卖水,不再去淘金,做没有成本的买卖,生意极好,可淘金者当中有不少人嘲笑她。许多年过去了,大部分淘金者空手而归,而雅木尔却获得了6700万美元,成为当时很富有的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危机都蕴藏着新的机会,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人生真理。而能否有效地利用危机,从危机中发现机会,便是成功的一大关键。  对于比赛中的运动员来说,不停跳动的秒针,身边闪过的选手,以及前方不远处的终点线,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其无形之中产生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从而使他们的精神保持高度紧张,效率自然也会大大增加。
  适度的危机感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工作绩效。如果在企业中,人们觉察不到危机感,领导者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不稳定感。心理学上的两个重要发现解释了这种现象:
  第一,由心理学家叶克斯与杜德逊研究归纳出的用他们名字命名的Yerkes-Donson法则表明,随着焦虑程度的加深,人的业绩也会提高。当焦虑度达到一个理想水平时,业绩也会随之达到最高点。不过,如果焦虑程度过高,业绩也会下降。
  第二,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当成功概率达50%时,人们取得成功的动力最大。换句话说,如果人们追求的目标或接手的任务很有挑战性,但仍有极大可能成功时,人们追求目标或接手任务的动力最大。这说明,在企业中员工处于不同的状态其工作绩效是不同的。
  每次看到短跑运动员在田径场上飞奔的时候,人们忍不住会问一个问题:这些运动员在平时也会以这种速度跑步吗?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愚蠢的问题,但由此却可以引申出一个更有深意的问题:为什么这些运动员平时的速度跟比赛时的速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一个简单而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在平时不会保持高度紧张。确实如此,对于比赛中的运动员来说,不停跳动的秒针、身边闪过的选手,以及前方不远处的终点线……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其无形之中产生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从而使他们的精神也会因此保持高度紧张,速度自然也会加快。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
  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雷·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
  于是雷·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开始很多人骂雷·克罗克是个疯子,但不久大家就体会到了他的一番“苦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进行“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转亏为盈。
  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更容易沉迷其中。比如说,在炎炎夏日,人们都喜欢坐在安静而又凉快的办公室里,而不到外界走动,这样,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不知道,如此自然无法把企业经营好。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一个人贪图舒适的工作环境,肯定不会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因此,任何企业、任何人都要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永葆进取的活力。王永庆曾说:“我觉得一个人太富、太安逸,便会养成懒散的习惯,所以不能放松自己。生活俭朴,刻苦耐劳,才能养成好习惯;贪图安逸、放荡无忌,最终将会堕落不堪,影响奋进的行程。”
  在哈佛大学,曾经有个风传一时的故事,说是有一个一向为学生爱戴的教务长,有一次问一个学生,为何他没把指定的作业做好。
  学生回答说:“我觉得不大舒服。”
  教务长说:“史密斯同学,我想,有一天你也许会发现,世界上大部分事,都是由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这个故事很短,可它却给压力管理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解。因为正是适当的压力造就了人才,也是适当的压力创造了效益。  有时我们输了,其实是赢了;有时我们赢了,但却是输了。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气势汹汹地席卷全球。与此同时,美国的总统大选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从美国时间日开始,美国人开始投票,选举产生未来四年的国家掌舵人。按照当时的民意显示,在麦凯恩和奥巴马之间,奥巴马很可能成为新的领导人。在全球主要股市纷纷大跌,经济低迷的时候,奥巴马却风头正劲,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次金融危机。道理很简单,危机还在肆虐,美国经济衰退,其中共和党政府难辞其咎,于是身为共和党人的麦凯恩遭受了池鱼之殃。
  果不其然,日,美国大选结束,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
  一场危机,却造就了奥巴马的机遇,这不得不说困境有时候也能制造机会。当你改变想法的时候,世界也就跟着变了,心念一转,你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基于这样的道理,就某事物的某种作用展开逆向思维,有可能想出更好地利用该事物或与其相关事物的新设想、新主意,所以,失败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不是注定的结果。
  有一次,古埃及国王胡夫举行盛大的国宴,厨工们忙得团团转。一名小厨工不慎将刚炼好的一盆羊油打翻在灶边,吓得他急急忙忙用手把混有羊油的炭灰一把一把地捧起来扔到外边去。扔完后他赶紧洗手,手上竟出现滑溜溜、黏糊糊的东西,而且洗后的手特别干净。
  小厨工发现这个秘密后,便悄悄地把扔掉的羊油炭灰捡回来,供大家使用,结果每个厨工都洗得又白又干净。后来,国王胡夫发现这个秘密后,便盘问起来。小厨工如实道出了原委。国王胡夫试后赞不绝口。很快,这个发现便在全国推广开来,并传到了希腊和罗马。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了肥皂。
  还有一个美国印刷工人,在生产书写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一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他被扣工资、罚奖金,最后还遭到解雇。正当他灰心丧气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提醒他,让他仔细想一想,能否从失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于是,他很快认识到,这批纸虽然不能做书写用纸,但是吸水性能相当好,可用来吸干器具上的水。于是,他将这批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投到市场后,相当抢手。
  换一个位置或者换一个环境去看待事物,在这方面看来是缺点,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却是优点。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其实,当我们经常往不好的方面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将错失许多成功的机会。相反的,若我们一直往积极的方面去思考的话,我们就会挖掘出许多令人想不到的机会,在危机中有可能隐藏着另一个机会,不是吗?  人生犹如打牌,大多数人的人生不在于抓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手中的烂牌。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场牌局的话,很少有人天生就能得到一副好牌——不同一般的家庭背景、超常的智力、充沛的精力、不俗的外表,以及命定的幸运。当我们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相貌平平,记忆欠佳,缺乏眼界和财力,没有贵人扶持,甚至可能更糟,可是拿到一副坏牌就注定我们必输无疑吗?
  一个嗜赌成性的赌徒在一次债主上门讨债时犯下罪,被判无期徒刑。赌徒的妻子独自抚养两个儿子成人。两个儿子年龄相差一岁,命运却大不相同,一个同样赌瘾很重,靠偷窃和抢劫为生,最终被捕入狱;另一个自学成才,娶妻生子,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有人好奇地问这两个儿子堕落和成功的原因,这回,两人的答案竟惊人的一致:“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有一个囚犯父亲,这就是两个儿子拿到的坏牌,但因为出牌方式不同,所以,两个儿子在与命运的较量中结局就截然不同。
  哲学家冯友兰说:“人生如打牌,所以一人在其一生中所有之成败,一部分是因其用力之多少,一部分是因其命运之好坏。”其实,一个人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当你拿到坏牌时,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还是竭尽全力,打好手中的坏牌?要知道,决定输赢的并不是牌的好坏,而是你怎样去出牌。诗人荷马是个瞎子,音乐家贝多芬是个聋子,海伦·凯勒又聋又哑又瞎,他们的牌比谁的都糟糕,但他们没有输,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失败呢?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小的时候,有一天和妈妈玩纸牌,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抱怨。妈妈说:不管牌怎样,你都该继续玩下去。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全力,求得最好的结果……从此以后,艾森豪威尔一直以这句话为座右铭,总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最终,他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
  成功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它的关键和秘密,大多数的人都如瞎子摸象似的不明其真相,以为外在形象和先天的条件就限制了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有句话很有道理:“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的确,胜利者天生是主动行动的人,他们将自己视为人生舞台的优秀演员,而非被他人行动牵制的观众。即使失败了,胜利者也宁愿选择一种有声有色的方式失败。如果无法避免失败,就索性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如果手中的牌不算太差,一定要争取赢得胜局;如果手中的牌糟得不能再糟,更要运筹帷幄。况且,牌桌上不止我们一个人,如果能巧妙灵活地出牌,或许我们最终还是能赢。毕竟,没有人能打败你,除非你自己愿意倒下。
  人生必有不可避免的缺憾,你怎样面对呢?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你能找个理由难过,也一定能找到理由快乐。懂得放心的人能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能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能找到朋友,懂得失败的人能收获成功,懂得变换的人才能看到事情的转机。  在你人生的路途上,让你头破血流的往往不是你脚下的绊脚石,而是你面对绊脚石时的态度,一旦你就此跌倒不起,你就将从此缺席。
  一个走夜路的人碰到一块石头,他重重地跌倒了。他爬起来,揉着疼痛的膝盖继续向前走。
  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前面是墙,左面是墙,右面也是墙。前面的墙刚好比他高一头,他费了很大力气也攀不上去。忽然,他灵机一动,想起了刚才绊倒自己的那块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搬过来垫在脚底下呢?想到就做,他返回去,费了很大力气,才把那块石头搬了过来,放在墙下。踩着那块石头,他轻松地爬上了墙,轻轻一跳,他就越过了那堵墙。
  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不仅能坦然地面对命运为他布下的泥潭,而且还能在遭受无法改变的处境时仍然保持理智,清醒地做出有利于自己走出逆境的选择,把绊脚石变为垫脚石,而不是面对逆境畏缩着不肯出来。
  “把人生的绊脚石转为垫脚石”,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意志坚定者的最高境界。在你的人生路途上,让你头破血流的往往不是你脚下的绊脚石,而是你面对绊脚石时的态度,一旦你就此跌倒不起,你就将从此缺席。
  在一次火灾中,一个小男孩被烧成重伤。虽然经过医院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的下半身还是没有任何知觉。医生悄悄地告诉他的妈妈,这孩子以后只能靠轮椅度日了。
  一天,天气十分晴朗,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然后有事离开了。一股强烈的冲动从男孩的心底涌起:我一定要站起来!他奋力推开轮椅,然后拖着无力的双腿,用双肘在草地上匍匐前进,一步一步的,他终于爬到了篱笆墙边。接着,他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地抓住篱笆墙站了起来,并且试着拉住篱笆墙向前行走。没走几步,汗水布满了额头,他停下来喘口气,咬紧牙关又拖着双腿再次出发,直到篱笆墙的尽头。
  就这样,每一天男孩都要抓紧篱笆墙练习走路。可一天天过去了,他的双腿仍然没有任何知觉。他不甘心困于轮椅的生活,一次次握紧拳头告诉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靠自己的双腿来行走。终于,在一个清晨,当他再次紧拉着篱笆行走时,一阵钻心的疼痛从下身传遍全身,那一刻,他惊呆了。他一遍又一遍地走着,尽情地享受着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钻心般的痛楚。
  从那以后,男孩的身体恢复得很快。先是能够慢慢地站起来,扶着篱笆走上几步。渐渐的,他便可以独立行走了。自此,他的生活与一般的男孩子再无两样。到读大学的时候,他还被选进了学校田径队。他就是葛林·康汉宁博士,他曾经跑出全世界最好的短跑成绩。
  正如武田麻弓在自传《抗争》中所说:“没有天生的强者,一个人只有站在悬崖边时才会真正坚强起来。”逆境是不能选择的,但是坚强的人会把它转化为自己能够忍受的东西,然后督促自己站起来,成为一个强者。成功的种子不是落在肥土而是落在瓦砾中,但是它们没有悲观和叹气,并以此为契机,最后长成了茁壮的树木。  当我们与“鲨鱼”同游,便不得不努力地进取超前,便不得不把随处可见的危险转化为自己奋进的动力,于是,我们获得了超越。
  2009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迈入第31个年头了,在这30多年里,服装行业一直作为中国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存在着,郑永刚是这个行业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短短十年间,他使一个资不抵债的地方性国营单位发展成一个拥有国内服装杉杉品牌、5大事业板块、两家上市公司,进入国务院20家重点建设企业排行榜的优秀企业,公司的全员生产率和人均利润率也远远高于全国同业的平均水平。这一连串骄人的业绩和郑永刚内心那种不断进取的超前意识是分不开的。
  1997年,对于杉杉集团,对于郑永刚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杉杉集团总部由浙江宁波迁到了上海浦东。郑永刚以为,总部迁址上海这件事是杉杉集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这一举措使杉杉集团迈出了向国际化大企业转型的第一步。在谈及这次总部迁移的战略时,郑永刚提出了一个与鲨鱼同游的比喻:
  杉杉做大了以后,成为全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整个行业对我非常支持,对我在行业当中作的一些贡献,大家都是肯定的,选举我为中国服装协会的副会长。按道理来讲,从这个产业、这个行业来讲,杉杉可以说做得很大了。
  但是,我当时感觉它还小,于是1997年开始研究发展战略,杉杉集团开始二次创业,定位是2010年要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型产业集团,资产规模必须超过200个亿。在宁波能完成这样的战略目标吗?不行。总部得迁至上海,因为大家都知道上海将成为一个国际都市,成为东方发展的一个焦点和窗口。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我们就把总部迁到上海来了。当时我们得到浦东的大力支持,就以办注册手续来说,在其他地方一般要经过3个月,而浦东只用了20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如果我们没有果断地把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借助上海的优势,转向高科技和资本运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呢?死路一条!
  公司是一种商业形态,企业是一种实业形态,我觉得还是有差异的。做商业可以没有具体的企业、工厂、买入卖出、价差获利。实际上我是从宁波的企业、工厂里面走出来的,来到上海,过渡到做公司这种形态,我深知这里面的风险。但是,与“鲨鱼”同游才能长得快。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特别是一个时尚品牌的企业,它需要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企业精神、品牌理念都包含着不断创新,同时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中的一个要素。
  郑永刚与“鲨鱼”同游的经营理念让人想起了20世纪90年代海尔勇于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当国内各大企业还在为争夺国内市场而绞尽脑汁的时候,海尔集团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海尔守着中国市场,完全可以吃大块的肉,可到了国外市场,也许只有喝汤的份了。
  对此,张瑞敏的看法不同,他觉得海尔之所以要走出去,并不是因为他们强大到什么都不怕,相反,是因为想到不出去的后果会更可怕,所以才出去。
  如果不出去,就很难知道竞争对手有什么样的实力、有什么样的规则。所以,张瑞敏曾提出一个口号——“国门之内无名牌”,必须走出去,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海尔集团勇敢走出国门的战略思想与杉杉集团与“鲨鱼”同游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要在危机来临之前,主动接受历练,提前让自己强大起来。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思想。
  一个企业的发展和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是一样的,都会面临许多层出不穷的问题,与其等到问题发生时再来解决,不如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提前化解潜在危机。  经济浪潮中的压力,既可以使你崩溃,也可以使你奋进,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你是如何处理。
  2009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经济危机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了,对于刚跨出校园的莘莘学子和因为金融海啸而失业的人来说,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还是一片茫然。
  综观全局,压力无处不在,任何人都躲避不了。但是我们是压力的创造者与承受者,同时也就是压力的去除者。
  1978年,布兰克和马科斯在洛杉矶一家电脑硬件零售店工作时,因为给老板吉姆提出“目前你的经营方向不对,很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吃掉,应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建议,遭到老板吉姆的冷眼,吉姆认为自己的生意很好,根本不用理会别的麻烦事。
  一位从事商业投资的朋友建议他们自己办公司。他们这样做了。现在,马科斯和布兰克经营的家庭库房设备在美国迅猛发展的家用设备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他们的众多雇员中,有一个特别的人,那就是布兰克和马科斯早先工作过的那家硬件零售店的老板古姆。原来吉姆当时没有听从布兰克和马科期的劝告,果然被竞争挤垮!
  马科斯说:“因为当时我们的危机意识,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这样我们的成功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压力才是真正催人奋进的动力啊!”
  的确,压力有时可以化为成功的动力,但首先你要学会正确看待它,压力,既可以使你崩溃,也可以使你奋进取得成功,关键要看你是如何处理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压力,来自生活、事业、婚姻的压力如影相随。但是在自己的周围你依旧会发现一些活得很轻松的人们,他们不但成功了,并且在快乐地享受生活,那是因为他们懂得怎样减压,更懂得如何把外在的压力化为自己的动力。
  当长时间的紧张焦虑统治着你、折磨着你的时候,我们不妨学学那些成功的人,把压力变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运用“鲶鱼效应”可以为企业相对封闭的环境推开一扇窗,为企业吹入一阵变革的清风,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重新精神抖擞起来。
  挪威人喜欢吃味美的沙丁鱼,因此鱼的死活便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每逢挪威人的渔船返回港湾,鱼贩子们都挤上来买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只能低价处理,于是,渔民们便纷纷哀叹起来:“上帝,我们太不幸了。”
  但是,其中有一位名叫汉斯的精明的挪威船长,每次上岸时他捕来的沙丁鱼仍然是活蹦乱跳的,于是,商人们纷纷涌向汉斯:“我出高价,卖给我吧!”“卖给我吧!”
  其他渔民都觉得非常奇怪,就跑去问汉斯:“路程那么远,你用什么办法使沙丁鱼活下来呢?”
  汉斯说:“你们去看看我的鱼槽吧!”
  原来,汉斯的鱼槽里有一条活泼的鲶鱼到处乱窜,使沙丁鱼们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因而它们才存活下来。鲶鱼放进鱼槽后,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扰得上下浮动,也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充分,如此这般,就能保证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运进渔港。
  鲶鱼如一方投水之石,击破了平静而死寂的水面,激起了圈圈扩展的涟漪,为疲倦的沙丁鱼群注入了蓬勃向上的动力;鲶鱼就如同一针兴奋剂,神奇般地显示了强大的外驱力,调动了沙丁鱼群蛰伏的潜能,获得了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奇效,可以说是一剂整饬懒散,激励后进的灵丹妙药。
  捕鱼如此,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在企业界和社会组织中,“鲶鱼效应”是应用极为普遍的一条管理原理。它常常被用于企业管理,并逐步演变为一种组织内的竞争机制,在根治组织活力缺失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有管理经验的人常会发现,一个企业如果人员长期稳定,就会缺少新鲜感和活力,产生惰性,出现组织内部人浮于事、缺乏效率等情况。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运用“鲶鱼效应”,即引进一些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着较强感召力的人员,让他们在组织中可以拥有一定范围内的权力,依靠个人魅力去带动和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员。他们新官上任,公司上下的“沙丁鱼”们便会立刻产生紧张感。
  日本的企业对管理人的工作颇为重视,以有效的“管理人”工作促进企业的经营成功。三泽之家公司原来经营停滞不前,其生产的机械设备卖不出去,后来找到了一种“管人”办法后,该公司业务迅速发展起来。现在,三泽之家公司的“鲶鱼效应”管理法在日本普遍推广了。
  对此,三泽千代治解释说:其实用人与捕鱼是一个道理,网罗到人才只是一个初期的目标,如何用活,如何活用才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了新鲜感和活力,容易产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种紧张气氛,这样,企业自然而然就生机勃勃了。
三泽之家公司根据“鲶鱼效应”原理,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明能干、思维敏捷的25至35岁的生力军。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促进效应,公司甚至着意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让全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触电”的感觉,这样何愁整个公司不生机勃勃呢!
  三泽之家公司自从推行了“鲶鱼效应”的管理办法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促销工作也大为见效,很快使企业进入了大企业行列。
  运用“鲶鱼效应”可以为企业相对封闭的环境推开一扇窗,为企业吹入一阵变革的清风,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重新精神抖擞起来。所以,借助经济危机让很多企业重新进行资源整合的机会,不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一个发达国家的政党人才流动率通常保持在15%左右,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定比例的员工流动,那么企业就会进入停滞状态,最后成为一潭死水。  逃避危机,不仅无助于危机的解决,反而会一味地放纵危机蔓延、滋长,最后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生活中不管是我们个人还是企业,都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即最大限度地掩饰自己的劣势。可是,对于公司来说,一个人人都知道但又不说的威胁,远比一个被明确暴露出来的威胁要有害得多。公司也像人一样,会因为心存秘密而心烦意乱。
  在微软公司有这样一条规定:任何在软件中出现的漏洞必须马上纠正过来。这条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微软的内部管理上。在盖茨的影响下,公司建立了有效的回馈机制来确保每件事都在不断改进之中。
  正如世界上其他主要计算机公司一样,微软也有自己非常复杂的电子基础设施。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别人交流,这其中也包括盖茨。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产业里,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必须不断调整我们的航向,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反馈圈’。”盖茨说道,“我们的电子邮件系统可以让人们不分等级地自由交流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人们在48小时内就可以知道所出现的问题了。”
  盖茨可以及时地回复微软任何员工的电子邮件,人们传言说一位失宠的高级管理人员遭到解职,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地处理他的电子邮件。
  微软的“回馈圈”使市场上的各种危机和微软产品的各种缺陷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被发现和解决,这种正视危机的企业文化也是微软帝国能够实现常青运营的秘诀。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由于蔡桓公不想听到坏消息,所以才导致了自己的死亡。所以当危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欢迎坏消息,而且还要主动倾听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才能避免危机的潜滋暗长。
  胡适先生有一首白话诗《老鸦》: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的欢喜!
  而大到一个公司、小到我们自己,有时身边往往需要多几只这样的乌鸦,才会发现自己的盲点。要知道老鸦虽然叫得令人讨厌,但是总比酿成巨灾后亡羊补牢来得好。  人生的不幸向人们昭示的不纯粹是灾难,它或许告诉你原来的那种活法不适合你,或许告诉你原来的目标和现实有偏差,它用不幸来提示你,让你暂时地心灰意冷,以此给你一个静心思考的机会。
  失业、失恋、股票下跌……也许有的人会问:“一团糟的生活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答案是:厄运对成功也有重要意义。
  日本汽车巨头本田宗一郎说过:“苦难是好事,人没有刺激就不会进步。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一帆风顺就把问题解决了的人和一个经受过10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人,他们如果是同龄人,我会选择经历过失败的那一个,因为痛苦的经历可成为一股力量,成为人生飞跃的基础。”
  人的一生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无尽的烦恼;有波澜不惊的坦途,更有布满荆棘的坎坷与险阻。当苦难的浪潮向我们涌来时,我们唯有与命运进行不懈的抗争,才有希望看见成功女神高擎着的橄榄枝。
  苦难,在不屈的人们面前是礼物,这份珍贵的礼物会成为真正滋润你生命的甘泉,让你在人生的任何时刻,都不会轻易被击倒!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的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造化有时会把它的宠儿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从事着卑微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在某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领域中却让他们脱颖而出。
  霍兰德说:“在最黑的土地上生长着最娇艳的花朵,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木总是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昂首向天。”而高普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并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作斗争不仅磨炼了我们的人生,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
  把困难当做机遇,把命运的折磨当做人生的考验,忍受今天的苦楚,寄希望于明天的甘甜,这样的人,即便是上帝也对他无能为力。人生之路充满选择和转折,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时,可能就预示着转折的来临。
  人生的不幸向人们昭示的不纯粹是灾难,它或许告诉你原来的那种活法不适合你,或许告诉你原来的目标和现实有偏差,它用不幸来提示你,让你暂时地心灰意冷,给你一个静心思考的机会。这个时候,你如果能抓住冥冥之中命运之神给你的这个暗示,你前面的路就会豁然开朗。  机遇好比被你遗忘的物品,虽然你看不到它,它却天天看到你,只是看我们善不善于发现,能不能把握罢了。
  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将在未来几年中继续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可能进一步深化。但是,在大环境艰难的情况下,并不代表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就将持续恶化下去。
  人们常说“好运到,”这个“运”是何意?其实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条件,对人生理智设计及运作,这就是“运”的含义。如果这种选择、设计和把握恰好跟上了时代的节奏,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那就是你的好运来了。
  在我们一生中,机会像流星一样极易逝去。它燃烧的时间虽然很短,却往往能带来巨大的能量。尤其是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许只有那么一次小小的机会,就能让我们大发其财,成为巨富。犹太人总是这样相互鼓励说:“试着去做一件自己早就想做但始终没有勇气去做的事,你会拥有焕然一新的人生。”
  有一个人只花了六年时间,就由一名穷困潦倒的失业青年变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百万富翁,他就是美国人马克·奥·哈德林先生。
  哈德林先生描述说,在他25岁的时候,看了一本书,名叫《我是怎样在业余时间把1000美元变成300万的》,好像看到了一个辉煌世界。于是,他尽可能地了解有关投资和不动产的知识,一有机会便和从事房地产的朋友、亲戚聊天,暗暗为自己定下目标: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
  有一天,一个房地产中间商激动地告诉他一个投资少、收益惊人的买卖:一所坐落在中产阶级住宅区的现代式房子,维护良好,房况极佳,数一流建筑。房主出价14500美元,由于某些原因,她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把房子卖掉。哈德林听后很是动心。
  经过还价,买卖双方定为10000美元。尽管哈德林当时的银行存款不足500美元,但他觉得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即使万一筹不到这笔钱,也不过只是付给中间商100美元酬金而已。他毫不迟疑地和房主签了约,返身直奔城里最大的银行,以借款的形式得到了10000美元,付给了房主。他又来到另一家银行,以新购的房产作抵押,贷款10000美元还清了第一家银行的借款。没几年,他的住户又帮他还清了第二家银行的贷款。就这样循环下去马克·奥·哈德林先生很快成为百万富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大多数人看来,所谓机遇是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其实不然。机遇好比被你遗忘的物品,虽然你看不到它,它却天天看到你,只是看我们善不善于发现,能不能把握罢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突发的事件,往往都能产生无数的机遇。所以,要想成为富翁,就得把握机遇,千万别放过身边每一个可能发财的细节。  工作需要自动自发,工作就是要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不只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才去做的事情。
  美西战争爆发之时,美国总统必须马上与古巴的起义军将领加西亚取得联络。加西亚在古巴的大山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位置。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得到他的合作。
  有什么办法呢?
  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至于罗文中尉如何拿了信,用油纸袋包装好,上了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坐了4天的船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
  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像罗文中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他立塑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以表彰他的精神。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他人的一些教诲,而是要铸就一种精神:忠于上级,迅速地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以上的文字出自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这本书首次发表是在1899年,随后就风靡了整个世界。它所阐释的理念,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理性的光辉。
  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正是它倡导了一种理念:对工作积极主动、自动自发。不管是谁,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罗文的这种自动自发的精神,对上级的命令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现代企业,迫切需要罗文,需要具有责任心和自动自发精神的好员工!而我们的人生,也同样渴望罗文精神。
  彼得和查理一起进入一家快餐店,当上了服务员。他俩的年龄一样,也拿着同样的薪水,可是工作时间不长,彼得就得到了老板的褒奖,很快被加薪,而查理仍然在原地踏步。面对查理和周围人士的牢骚与不解,老板让他们站在一旁,看看彼得是如何完成服务工作的。
  在冷饮柜台前,顾客走过来要一杯麦乳混合饮料。
  彼得微笑着对顾客说:“先生,你愿意在饮料中加入一个还是两个鸡蛋呢?”
  顾客说:“哦,一个就够了。”
  这样快餐店就多卖出一个鸡蛋。在麦乳饮料中加一个鸡蛋通常是要额外收钱的。
  看完彼得的工作后,经理说道:“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服务员是这样提问的:‘先生,你愿意在你的饮料中加一个鸡蛋吗?’而这时顾客的回答通常是:‘哦,不,谢谢。’对于一个能够在工作中主动解决问题、主动完善自身的员工,我没有理由不给他加薪。”
  许多公司都努力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对待工作自动自发的人。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会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仅会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会忠心耿耿地为老板考虑,提出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他们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和赏识。要知道比别人多努力一些,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对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员工。
  工作需要自动自发,工作就是要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不只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才去做的事情。
  那些整天抱怨工作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他们或者出发前就胆怯了;或者遇到苦难而中途放弃;或者弄丢了这封重要的信,害怕惩罚而逃走;或者被敌人发现,背叛写信人。这样的人是非常狭隘的,目光只盯在那点儿薪水上,工作对于他们来讲非常的俗气,没有别的意义,只是为了薪水。
  当你尝试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你的生活会因此改变很多,你的工作也会因此而改变。其实,改变的不是生活和工作,而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正是工作态度,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这样一种敬业、主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让你的思想更开阔,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崇高。  经济危机给众多企业出了一道难题:“产品怎样才能不滞销?”其实,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产品出现滞销,并不是市场出现冰期,而是思路陷于凝滞。只要将思维活一活,思路变一变,就能够找到拓展市场的好办法。
  联合国在《关于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中预测,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2.5%下降到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经济增长将放缓脚步。这是否预示着我们的市场将迎来又一个寒冬呢?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是海尔的著名管理思想。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厂家,都有淡季和旺季。当海尔兼并青岛洗衣机厂时,碰到的正是人们公认的淡季,但销售人员并没有做“无用功”,在家里等待。这个时间表面上看起来是淡季,但如果不把它看做淡季,同样也能开拓市场。由此,海尔提出了开发适应淡季销售的产品的要求。市场上出现的“小小神童”洗衣机就是那时的智慧结晶。
  1990年,当海尔调查洗衣机市场时发现,夏天洗衣机卖得特别少。为什么夏天人们洗衣服洗得特别勤,洗衣机反而卖不动呢?经过市场调查才发现,当时市场上只有4公斤、5公斤的大洗衣机,消费者夏天的衬衣、袜子换下来天天洗,用大洗衣机洗又费水又费电,干脆用手洗就行了。
  并不是夏天人们不需要洗衣机,而是没有适合洗衬衣和袜子的小洗衣机。根据消费者这个需求,海尔研制开发了一种“小小神童”洗衣机,洗衣容量为1.5公斤,3个水位,最低水位洗两双袜子。这种洗衣机投入市场后,很快就供不应求了。
  “小小神童”洗衣机于1996年被《中华工商时报》评为全国“十大成功产品之首”。它长期占据洗衣机单一品种销量第一位。海尔员工利用创新把夏天洗衣机销售的淡季做到了淡季不淡,所以,海尔现在的科研人员和销售人员都牢牢地树立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这也说明了:只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只要有赢得市场的必胜信念,再加上一些巧妙灵活的创意,就能够取得不错的效益。
  下面这位中国商人在谈到卖豆子时有着一种了不起的智慧,他认为,如果豆子在他的手里,绝不会有淡季现象发生。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他说:如果豆子卖得动,直接赚钱好了。如果豆子滞销,分三种办法处理:
  首先,让豆子沤成豆瓣,卖豆瓣;如果豆瓣卖不动,腌了,卖豆豉;如果豆豉还卖不动,加水发酵,改卖酱油。
  其次,将豆子做成豆腐,卖豆腐;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改卖豆腐干;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太稀了,改卖豆浆;如果豆腐卖不动,放几天,改卖臭豆腐;如果还卖不动,让它长毛彻底腐烂后,改卖腐乳。
  最后,让豆子发芽,改卖豆芽;如果豆芽还滞销,再让它长大点,改卖豆苗;如果豆苗还卖不动,再让它长大点,干脆当盆栽卖,命名为“豆蔻年华”,到城市里的各大中小学门口摆摊和到白领公寓区开产品发布会,记住这次卖的是文化而非食品;如果还卖不动,建议拿到适当的闹市区进行一次行为艺术创作,题目是“豆蔻年华的枯萎”,记住以旁观者身份给各个报社写个报道。如成功可用豆子的代价迅速成为行为艺术家,并完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本回收,同时还可以拿点报道稿费。如果行为艺术没人看,报道稿费也拿不到,赶紧找块地,把豆苗种下去,灌溉施肥,3个月后,收成豆子,再拿去卖。
  经过若干次循环,我想卖豆子就卖豆子,想做豆腐就做豆腐!
  看,这是一种怎样的坚韧和智慧。他总能在看似淡季的时候卖出旺季的气势。他的经历是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境存在,只要用心去寻找创新的方法,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前进的障碍,只会成为激发创意的元素。  如果你很不幸在经济浪潮中被淘汰出局,不妨问问自己,为了改变现状,你努力过吗?对于你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去解决它,而且不止一次地去尝试吗?
  戴高乐说过:“困难,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如果你很不幸在经济浪潮中被淘汰出局,不妨问问自己,为了改变现状,你努力过吗?对于你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去解决它,而且不止一次地去尝试吗?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未能竭尽所能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有一个男孩在报上看到应征启事,正好是适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当他准时到达应征地点时,发现应征队伍中已有20个男孩在排队。
  如果换成另一个意志薄弱、不太聪明的男孩,可能会因此而打退堂鼓,但是这个小伙子却完全不一样。他认为自己应该动动脑筋,运用自身的智慧想办法解决困难。他不往消极面思考,而是认真开动脑筋去想,看看是否有办法解决。
  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走出行列,并要求后面的男孩为他保留位子。他走到负责招聘的女秘书面前,很有礼貌地说:“小姐,请你把这张纸交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
  这位秘书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看起来神情愉悦,文质彬彬,有一股强有力的吸引力,令人难以忘记,所以,她将这张纸交给了老板。
  老板打开纸条,见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先生,我是排在第21号的男孩。请不要在见到我之前做出任何决定。”
  你想,他得到这份工作了吗?像他这样会思考的男孩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有所作为。实际上,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一旦进行认真思考,便很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李嘉诚的资金积累也是这样完成的。
  1966年底,低迷了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复苏。但就在此时,中国内地的“文革”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事件,香港掀起五月风暴。
  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大移民潮。移民者自然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自然,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李嘉诚一直在观察形势,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逆流而行。
  就具体状况而言,他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实际上道理很简单,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何必等到现在?当年保留香港,是考虑保留一条对外贸易的通道,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武力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李嘉诚的行为需要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捏了一把汗,同业的地产商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这场战后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场转旺。这时李嘉诚已经聚积了大量的收租物业,每年的租金收入就达390万港元。
  李嘉诚最终成为这场地产大灾难的大赢家,这为他日后成为地产巨头奠定了基石。
  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但是,李嘉诚的冒险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分析之上的,李嘉诚绝非投机家,他将整个地产业的灾难变成了自己的机遇。  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如果一个人在46岁的时候,因意外事故被烧得不成人形,四年后又在一次坠机事故后腰部以下全部瘫痪,他会怎么办?再后来,你能想象他成为百万富翁、受人爱戴的公共演说家、扬扬得意的新郎官及成功的企业家吗?你能想象他去泛舟、玩跳伞,在政坛角逐一席之地吗?
  米契尔全做到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一块“彩色板”,手指没有了,双腿如此细小,无法行动,只能瘫痪在轮椅上。
  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六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也买了房地产、一架飞机,以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的私人公司。坠机意外发生后四年,米契尔所开的飞机在起飞时又摔回跑道,把他胸部的十二块脊椎骨全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米契尔仍不屈不挠,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以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后来也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入爱河,且完成了终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学位,并持续着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的人生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
  记住:“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不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生之路,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还需正确面对失败。
  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都当做成功前吹响的号角,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风险,所以要有持久心,以不断提高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算作资本,真正重要的事是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一点也是聪明人和傻子之间的区别。
  要想冲破人生难关的人一定要有把负变为正的力量。伟大的心理学家阿佛瑞德·安德尔说,人类最奇妙的特点之一就是“把负变为正”。出于同样的想法,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亚当斯·罗克尔曾说:“如果有个柠檬,就做一杯柠檬水。”更有人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算作资本,任何一个傻子都会这样做,真正重要的事是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之间的区别。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
  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不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建造他们梦想的大桥。然而在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时,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捷。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他唯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表达他的想法,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建成。
  其实“变负为正”的例子并不在少数,英国政治家威伯福斯厌恶自己的矮小,但是,他却为英国废除奴隶制度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所以,著名作家博斯韦尔在听他演讲后对他人说:“我看他站在台上真是个小不点儿。但是我听他演说,他越说似乎人越高,到后来竟成了巨人。”很可能弥尔顿就是因为瞎了眼,才能写出美好的诗篇来;而贝多芬是因为聋了,才能谱出美好的曲子;海伦·凯勒之所以能有光辉的成就,也就是因为她的瞎和聋。
  柠檬,的确很酸,不能称作美味。但是,如果把柠檬做成柠檬水,它却比任何甘甜的果汁饮料都更有味道。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改变一切所能改变的,既要求变,又要遵循规律与原则。改变现状意味着进取,但违背规律,便是自不量力,只有改变可以改变的,才是做人做事的智慧所在。
  在还没有发明鞋子以前,人们都赤着脚走路,不得不忍受着脚被扎被磨的痛苦。某个国家,有位大臣为了取悦国王,把国王所有的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国王踩在牛皮地毯上,感觉双脚舒服极了。
  为了让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舒服,国王下令,把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即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牛皮来铺路,而且由此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正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如何劝说国王改变主意时,一个聪明的大臣建议说:大王可以试着用牛皮将脚包起来,再系上一条绳子,大王的脚就不会忍受痛苦了。国王听了很惊讶,便收回命令,采纳了建议,于是,鞋子就这样发明出来了。
  把全国所有的道路都铺上牛皮,这办法虽然可以使国王的脚舒服,但毕竟是一个劳民伤财的笨办法。那个大臣是聪明的,只用一小块牛皮,就取得了将整个世界用牛皮铺垫起来的效果。
  其实是用牛皮铺所有的路,还是用牛皮包自己的脚?这是每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人所不得不面临的选择,为了摆脱痛苦和不幸,是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实?
  有一位遭受癌症折磨的女青年,曾写下诗句: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正是这种对生活的认识,使她能坦然地应对死神的威胁,快乐地生活。 人生要以“改变一切所能改变的”信念作为座右铭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客观地对待这个世界。无论做人、做事、成家、立业,总有些事可以改变,有些事无法强求。能改变则改变,能改变外在环境便努力改变,能改变自己便不断完善,无法改变便让自己学会适应,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种处世方法。  当机遇出现时,立刻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本钱。此时,机遇已不再是机遇,而是创业的资本。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机遇,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机遇不是命中注定的,上天也不会安排,能不能抓住,就看你是否能把握好关键的时机。可见,机遇完全就在你手中,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成功,抓住了财富。
  日本绳索大王岛村芳雄当年在东京一家包装材料店当店员时,薪金只有1.8万日元,还要养活母亲和3个弟妹,因此他时常囊空如洗。
  有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散步,他注意到女性们,无论是花枝招展的小姐,还是徐娘半老的妇人,除了带有自己的皮包之外,还提着一个纸袋,这是买东西时商店送给她们装东西用的。岛村芳雄整个心就被纸袋和绳索抓住了。2天后,他到一家跟商店有来往的纸袋工厂参观。果然,正如他所料,工厂忙得不可开交。参观之后,他怦然心动,将来纸袋一定会风行全国,做纸袋绳索的生意是错不了的。
  岛村虽然雄心勃勃,但身无分文,无从下手。以后几天,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最后他决定到各银行试一试。一到银行,他就对纸袋的使用前景、纸袋绳索制作上的技巧、他的原价推销法,以及对事业的展望等说得口干舌燥,但每一家银行听了他的打算之后,都冷冷淡淡地不愿理睬他。起初态度冷淡得连他的话都不愿听的职员们,过了几天,对他的蔑视的态度就逐渐表面化,终于耐不住厌烦地大发脾气,一看到他就怒目而视。有时他一来,大家就发出一阵哄笑,有时干脆把他赶了出去。
  苍天不负苦心人,前后经过3个月,到了第69次时,对方竟被他那煞费苦心、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答应贷给他100万日元。当朋友和熟人知道他获得银行贷款后,纷纷帮他筹集资金,就这样他很快就筹集了200万日元的资金。于是岛村辞去了店员的工作,设立凡芳商会,开始绳索贩卖业务。他深信,虽然他的条件比别人差,但用自己新创的“原价售销商法”干下去,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界站稳脚跟。
  后来,岛村终于成为日本的富豪。
  不要感叹没有机遇,也不要在机遇面前彷徨无助,因为机遇就在你身边,机遇需要你去发掘。不要白白地浪费了发财的机会,也不要在机遇面前麻木不仁。
当机遇出现时,立刻抓住它,也就抓住了本钱。此时,机遇已不再是机遇,而是创业的资本。创业本身,可以是前途,也可以是“钱”途,无论走哪条路,机遇必然伴随。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一样,他的成就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9月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座谈美国金融危机时道出的一句至理名言。为了振奋大家对抗经济危机的信心,2009年元旦来临之际,温总理又来到山东青岛,鼓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面对人民的担心,温总理动情地说:“现在,我们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我们首先要增强信心,信心就是力量。”
  其实,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健。只有自信的人才有可能在成功的路上健步如飞,而缺乏自信的人一定是步履蹒跚者。在经济低迷、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信心就显得格外重要。
  土耳其谚语说:每个人的心中都隐伏着一头雄狮。中国古语说:人皆可以为舜尧。这些鼓舞人心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每个人都可以成功。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大有作为。
  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讲,在内心树立起自信,用自信激发出内在的勇气和雄心,唤醒隐伏在我们内心的那头雄狮,是每个人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座普通的小城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从小就在父亲严格的管教下成长。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的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父亲这种近乎残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抱着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仅在一年之内便修完了五年的拉丁文课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的体育、音乐、演讲也都出类拔萃。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是在这种“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精神的激发下,40多年以后,玛格丽特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它可以激发你积极进取的精神,促使你努力把梦想变成现实。
  林肯总统说过,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一样,他的成就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如果你想像玛格丽特那样取得骄人的成就,就不能轻视自己的信心。要在内心树立起自信,抛弃无所作为,甘居下游的想法,充满信心地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出身和贫富并没有太大关系,成功并不是天才和伟人的专利,只要我们能够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唤起自己心中的雄狮,就可以和伟人一样取得瞩目的成就。  自卑并不可怕,自卑的情绪谁都会有,只是或多或少、或早或晚的区别。真正可怕的是被自卑所操纵,迷失了自我。
  古希腊一位哲人临终前曾留下一句名言:最优秀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这句话点破了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奥秘,是每一个渴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员工应当奉行的金玉良言。
  风烛残年之际,哲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诚恳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哲人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病入膏肓的哲人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半年之后,哲人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哲人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整个后半生都在自责。
  我们所谓的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接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位置上,并由此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心灵笼罩着永不消散的愁云。助手因为自卑而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结果留下永远的遗憾。
  其实,自卑并不可怕,自卑的情绪谁都会有,只是或多或少、或早或晚的区别。真正可怕的是被自卑所操纵,迷失了自我。只要我们相信自己,不断作出成绩来证明自己,就可以摆脱自卑的情绪
  十几年前,他从一个仅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北方小城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就意味着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肯定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使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同班的女同学说话,以致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很多同班的女同学都不认识他!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占据着他的心灵。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副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20年前,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上学。
  大部分日子,她也都在疑心、自卑中度过。她疑心同学们会在暗地里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样子太难看。
  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生活结束的时候,她差点儿毕不了业,不是因为功课太差,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
  她想跟老师解释,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为恐惧,恐惧自己肥胖的身体跑起步来一定非常愚笨,一定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可是,她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傻傻地跟着老师走。老师回家做饭去了,她也跟着。最后老师烦了,勉强算她及格。
  在最近播出的一个电视晚会上,她对他说:“要是那时候我们是同学,可能是永远不会说话的两个人。你会认为,人家是北京城里的姑娘,怎么会瞧得起我呢?而我则会想,人家长得那么帅,怎么会瞧得上我呢?”
  他,现在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他主持节目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从容、自信。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她,现在也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个完全依靠才气而丝毫没有凭借外貌走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的。她的名字叫张越。
  原来是他们,原来他们也会自卑,原来自卑是可以彻底摆脱的。
  “相信自己,我就是主宰”,这是成功人士的座右铭。我们现在可能不是想象中的某种“人才”,但也要相信自己有潜力成为那样的人。自卑于现状裹足不前,永远不可能成就自己。只有自信者才会努力塑造自己,向着成功迈进。  人生在世,有高峰也有低谷,有顺风顺势也有苦难困境。逆境与挫折犹如生命暗夜,黑暗可能令你踌躇不敢向前,但支持自己走出生命的低谷、照亮生命的暗夜的明灯就是信心。
  一家小型企业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困难重重,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其背负巨额债务,许多债权人威胁着要打官司,甚至有的已告上民事法庭。
  这位企业家以为一切都完了,意志消沉,委靡不振。他害怕上班,甚至害怕公司里的电话铃声,他只想躲起来,远离这一切。
  有一天,他在报摊上随便翻看着报纸,突然,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报上刊登了一则企业家购买破产企业重整旗鼓,获得成功的故事。“他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企业家的心里重新点燃了成功的渴望,他开始重新思考拯救企业的一切可能的方法。
  第二天,他早早去了公司,召集全体部门负责人商讨对策。他要来了所有债权人的电话,开始给他们打电话:“请你再宽延一些时间,我们正在想办法,我们绝不会不讲信誉……”他用真诚的态度去打动对方。
  “你有新的资金?”
  “你有了一大笔订单?”
  “没有,但是我有了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重新振作的勇气和信心。”
  真诚的恳求使债权人终于改变了态度,甚至有人实实在在地开始帮他。
  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一切债务顺利还清,大笔的订单纷至沓来,企业起死回生了。
  这也就是为何信念能开启卓越之门的缘故。世上大部分不能走出困境的人都是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他们就像棵脆弱的小草一样,毫无信心去经历风雨,这就是可怕的自卑心理。
  而世上所有困难的敌人就是自信,自信让人产生强烈的成功欲望,并因此加倍努力去争取。因为自信,我们会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因为自信,我们会藐视一切暂时的艰难险阻;因为自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因为自信,我们的生命会更加精彩。
  人生在世,有高峰也有低谷,有顺风顺势也有苦难困境。逆境与挫折犹如生命暗夜,黑暗可能令你踌躇不敢向前,但支持自己走出生命的低谷、照亮生命的暗夜的明灯就是信心。点亮信心的明灯,重整旗鼓,走出黑暗的谷底,去迎接灿烂的朝阳吧!  不要用想象给自己制造困难,因为困难在想象中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许多困难,其实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不自信的人,往往把困难想象得比实际的大,他们被自己心中想象出来的困难所吓倒,从而丧失了许多成功的机会;而具有积极心态的人,他们能正视困难,他们相信,只要去做,总是有成功的机会的。
  多年前,一个世界探险队准备攀登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到达过那里。新闻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问其中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他回答说:“我将尽力而为。”
  记者问另一名探险者,得到的回答是:“我会全力以赴。”
  记者问第三个探险者,这个探险者直视着记者说:“我没来这里之前,我就想象自己能攀上马特峰的北峰,所以,我一定能够登上马特峰的北峰。”
  结果,只有一个人登上了北峰,就是那个说自己能登上马特峰北峰的探险者。他想象自己能到达北峰,结果他的确做到了。
  不要用想象给自己制造困难,因为困难会在想象中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位叫马维尔的记者采访林肯。马维尔问道: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回答道:可能有这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这段对话发生在林肯去帕特森的途中,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在信里,林肯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得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一块块的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76岁的老人了,就是在这一年,他正式下决心学外语。据说,1922年,他在广州采访时,是以流利的汉语与孙中山对话的。
  是的,“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可惜,能知道这个道理并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总是习惯于夸大困难,不愿去相信自己、去尝试和努力。
  当我们心中充满自信的时候,我们便能在成功的路上步履如飞。因为自信是摘取硕果的手杖,勇敢地伸出手去,困难就会为你让出一条宽敞的大路。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棵小草,那你就是小草;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棵大树,你便真的成了一棵大树。
  我们常说“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是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对自己有公正而客观的认识。认识到这一点容易,但做到这一点,却非人人能及。
  纪伯伦曾在其作品里讲了一只狐狸觅食的故事:
  狐狸欣赏着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只骆驼作午餐呢!”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当正午的太阳照在它的头顶时,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于是说:“一只老鼠也就够了。”
  狐狸的想法之所以截然不同,与它选择“晨曦”和“正午的阳光”作为镜子有关。晨曦不负责任地拉长了它的身影,使它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万兽之王,并且力大无穷无所不能;而正午的阳光又让它对着自己已缩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如同大师笔下的这只狐狸一样有如此想法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对自己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某种能力或者无根无据地轻视自己。这种情况下,千万别忘记了上帝为我们准备了另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正确评价”,它提醒我们反观自我,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有一个通俗的名词——定位。在心中你将自己定位成什么,你就是什么,因为定位能决定人生,定位能改变人生。
  定位概念最初由美国营销专家里斯和屈特于1969年提出,即商品和品牌要在潜在的消费者心中占有位置,企业经营才会成功。随后,定位外延扩大到大至国家、企业,小至个人、工作等,均存在定位的问题,事关成败兴衰。
  定位是对自己的一种期盼与要求,一个人能否给自己正确定位,将决定其一生成就的大小。志在顶峰的人不会落在平地,甘心做奴隶的人永远也不会成为主人。你可以长时间卖力工作,创意十足、聪明睿智、才华横溢、屡有洞见,甚至好运连连,可是,如果你无法在创造的过程中给自己正确定位,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一切都会徒劳无功。
  所以说,你给自己定位什么,你就是什么。
  迈克尔在从商以前,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务生,替客人搬行李、擦车。有一天,一辆豪华的劳斯莱斯轿车停在酒店门口,车主吩咐道:“把车洗洗。”迈克尔那时刚刚中学毕业,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车子,不免有几分惊喜。
  他边洗边欣赏这辆车,擦完后,忍不住拉开车门,想上去享受一番。这时,正巧领班走了出来。“你在干什么?”领班训斥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你这种人一辈子也不配坐劳斯莱斯!”受辱的迈克尔发誓:“我不但要坐上劳斯莱斯,还要拥有自己的劳斯莱斯!”这成了他人生的奋斗目标。许多年以后,当他事业有成时,果然买了一部劳斯莱斯轿车。
  如果迈克尔也像领班一样认定自己的命运,那么,也许今天他还在替人擦车、搬行李,最多做一个领班。由此可见,人生的定位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现实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因受宿命论的影响,凡事听天由命;或因性格懦弱,习惯依赖他人;或因缺少责任心,不敢承担责任;或因惰性太强,好逸恶劳;或因缺乏理想,混日为生……总之,他们做事低调,遇事逃避,不敢为人之先,不敢担当,不敢定位自己的人生。也许,成功的含义对每个人都有所不同,但无论你怎样看待成功,你必须要对自己进行定位。
  尼采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定位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  一个人没有自信心时,任何事情都不会做成功,就像没有脊椎骨的人是永远站不起来一样。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他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色彩艳丽的氢气球。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在嬉戏,他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
  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后,他才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他一下,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惊诧地看了看黑人小孩,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黑人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松,黑色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拍了拍黑人小孩的后脑勺,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气球内有没有充满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博士自己。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自己对做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立的话,没有人能使你倒下。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的记忆力。据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记忆功能只利用了人记忆潜力的千分之一,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的记忆水平已到头了,不可能再记得更多了,主观上的松懈,使得记忆神经缺乏刺激,因而与人类所应有的记忆水平相距甚远。
其实在一个人的心态与性格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何看待自我。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也很难谈到客观地对待外部世界。自信是在客观地认清自己的现状之后而仍保持的一种昂扬斗志。自信就是成功者必须依赖的精神潜能。
  有人在研究当代世界名人的成长经历后发现,这些名人对自我都有一种积极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出相当的自信。因为他们首先自信,所以才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事业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才会坚持到底,直至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业,仅凭单枪匹马的拼杀是不够的,它更需要众多人的支持和合作,这样,自信就显得尤为关键。一个人只有首先相信自己,才能说服别人来相信你;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这意味着他已失去在这个世界上最可以依靠的力量。  “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巴尔扎克说:“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你可以不相信别人,但绝不可以不相信自己。要知道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是一面充满魅力的旗帜,它会把好运招致旗下,在充满自信的人身边,总会聚集一批受其感染的人。
  他是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顶的方案。
  一年后,市政府请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对他的设计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年轻的设计师十分自信,他说:“只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证大厅的稳固。”他通过详细的计算和列举相关实例加以说明,拒绝了工程验收专家们的建议。
  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年轻的设计师险些因此被送上法庭。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好在大厅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过,这四根柱子全部都没有接触天花板,其间相隔了无法察觉的两毫米。
  时光如梭,岁月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的时间里,市政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厅坚固如初。直到20世纪后期,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顶时,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这几根神奇的柱子,并把这个市政大厅称作“嘲笑无知的建筑”。最令人们称奇的,是这位建筑师当年刻在中央圆柱顶端的一行字: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就是克里斯托·莱伊恩,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今天,能够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实在微乎其微了,但在仅存的一点资料中,记录了他当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当你们面对这根柱子时,只能哑口无言,甚至瞠目结舌。我要说明的是,你们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我对自信的一点坚持。”
  坚持己见源于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正确的事情需要你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看到质疑你的人都哑口无言。  现在,街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宝马奔驰车驶过,你不曾拥有,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你不敢向往不想拥有。只要你敢赢,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赢的可能。
  从各国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来看,金融危机正从发达国家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摆在人们面前的形势异常严峻。
  如果把大环境比做牌局,那么一个人拿到了手坏牌,是不是就注定了必输的结局呢?其实未必。一个人无论拿到什么样的牌,都要有敢赢的欲望,敢赢的心。
  早在两千年前,有个年轻人向智者苏格拉底询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苏格拉底就把他带到一条小河边,年轻人觉得很奇怪,接着,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苏格拉底“扑通”一下就跳到河里去了。年轻人想:难道大师要教我游泳?这时,苏格拉底向年轻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下来。
  年轻人满腹狐疑地也跳下了水。刚一下水,苏格拉底就把他的头摁到了水里,年轻人本能地挣扎出了水面。苏格拉底又一次把他的头摁到了水里,这次用的力气更大,年轻人拼命地挣扎,刚一露出水面,又被苏格拉底再一次死死地摁到了水里。这一次,年轻人死命地挣扎出了水面后,拼命往岸上跑。跑上岸后,他打着哆嗦对大师说:“大……大……大师,你要干什么?”
  苏格拉底理也不理这位年轻人就上了岸。当他转身远去的时候,年轻人感觉好像有些事情还没有明白,于是,他就追上去对苏格拉底说:“大师,恕我愚昧,刚才你对我的那个动作我还没悟过来,能否指点一二?”
  苏格拉底于是问年轻人:“你在水里时最想要什么?”
  年轻人回答:“空气。”
  苏格拉底终于说出了那句饱含哲理的名言:“如果你对成功有像刚才你需要空气那样的强烈愿望,你就一定能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全部秘密!”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将来的生活能比现在过得好些,更好些。改变现状的渴望是许许多多人拼搏奋斗,经过一道又一道人生坎坷的根本动力。只要你拥有成功的欲望和勇气,就可改变一切。
  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的经历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1921年8月,一位39岁的美国人突然患了小儿麻痹症,双腿僵直,肌肉萎缩,臀部以下全麻木了。而这个沉重的打击发生在他作为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而败北以后,他的亲属、挚友都陷入极度失望之中,医生也预言他能保住性命就是万幸。但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意志使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种娃娃病能整倒一个堂堂男子汉”。
  为了活动四肢,他经常练习爬行。为了激励意志,他把家里的人都叫来看他与刚学会走路的儿子进行比赛,一次次爬得气喘吁吁,汗如雨下……目睹那场面时谁又能想到,十余年以后他当选为美国第37届总统,坐着轮椅进入白宫。他,就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
  勇气的力量是惊人的,只要你用强大的勇气去推动成功的车轮,不管你的起点有多么低,命运发给你的牌有多么不好,你都可以攀上成功之岭,改变生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每天买菜为一毛钱、两毛钱讨价还价,每周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为买各种家用电器伤神费脑,这样的生活不令人窒息吗?何不去努力工作,奋力实现自身价值?做人就要做强者,永远不要比人差,这才不枉在世上走一遭。
  现在,街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宝马奔驰车驶过,你不曾拥有,这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你不敢向往,不想拥有。只要你敢赢,你就会发现坏牌也有赢的可能。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敢于实现自我,敢于喊出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但在现实生活中,要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水平并不高。他宁可拉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进,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炒股开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