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升级步伐逐步加快了吗?

经济发展“新风口”: 2018年体育消费有望达万亿_新浪新闻
经济发展“新风口”: 2018年体育消费有望达万亿
经济发展“新风口”: 2018年体育消费有望达万亿
原标题:经济发展“新风口”: 2018年体育消费有望达万亿
本报记者 周慧 实 习 生 穆阳芬 北京报道
8月2日,在扩大消费有关工作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他预计,今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将近1万亿,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长超过2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40万。
体育产业带来了哪些新机会,以及应如何刺激体育消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裕雄以及体育行业代表企业,解读中国体育消费新气象,探讨如何鼓励和扩大体育消费。
“如果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制约因素不断改善和提升,体育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更明显。与投资需求、净出口等两驾马车不同的是,消费需求很稳定不会大起大落,从而让未来中国的增长更稳定、更可预期。”王裕雄说。
体育消费新风口
当海外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国内马拉松名额中签率越来越低,健身塑型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时,体育消费已然成为201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对于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王裕雄分析,体育产业增加值的规模这几年一直在增长,其增速高于GDP的增速,因此占GDP的比重也在增加。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例如美国和欧盟,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说明中国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空间,有成为承担支撑GDP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潜力。
欧晓理在发布会上介绍,当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另外,体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体育产业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集聚区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介绍,2018年上半年,随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不断增加,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逐步加快。比如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增长了39.3%。
对消费的增长,王裕雄的判断比较乐观。他认为,今年体育消费占总消费需求的比重估计会达到1.1%以上。“体育产业在内的新型消费一旦启动,未来可能会加速增长。”
如何刺激体育消费?
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广受看好,比如体育类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Nike公司获得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 Nike大中华区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5%,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0%,大中华区四年时间内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另外,国内体育类创业公司也快速增长。欧晓理介绍,2018年上半年国内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长超过20%。
回溯来看,重视和刺激体育消费的关键年是2014年。当年,《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46号文”)发布,标志着体育产业正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孔多体育创始人艾国永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46号文减少赛事行政许可审批,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间办赛的活力。另外,中国人体育消费的意识也在提升,在他创业的这几年,中国人健身跑步数量持续增加,地方政府办赛事的积极性也在增加,对赛事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46号文发布后的四年来,不论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还是地方政府,均在持续释放产业政策利好。例如,2018年初,江苏省体育局开发布会称,今年将继续发放5000万元体育消费券。
日,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联合发布了《2018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此举旨在建立体银协作机制,为优选体育产业项目提供招商和融资服务。进入本年度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的共有383个项目,拟融资金额1682亿元,拉动投资3528亿元。
根据发达经济体的历史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居民体育消费将快速上升。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但离发达国家的体育消费规模还有差距。2014年我国人均体育消费为926元,而同时期一些国家的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达到了600美元。
那么,中国居民的钱花到了哪里?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157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4%。其中,北京市居民人均居住支出7140元,同比增长22.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3%。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经济学者均提到,居住消费挤占了其他消费的空间,包括体育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7.2%,而2017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增速是8.9%,今年上半年增速出现明显下滑的趋势。
对于如何刺激体育消费,王裕雄分析,制约居民体育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既包括收入水平,还包括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场馆在内的各种体育基础设施。随着383个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建成,将加快创造和释放新的体育消费需求,助力体育在扩内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我的位置:
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光明日报客户端
摘要: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分量越来越足。上半年,消费升级带来的拉动效应点亮了中国经济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8月2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在扩大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分量越来越足。上半年,消费升级带来的拉动效应点亮了中国经济成绩单。
1、 居民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
假日旅游、网络购物、乡村休闲……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做大做优消费“蛋糕”的趋势日益凸显。
“上半年,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4.2个百分点。”刘宇南举出的一连串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和旅游产品多样性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
上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预计今年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达近1万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
不仅在传统领域,网上销售、农村居民消费等新兴领域消费潜力也在持续释放。
随着“互联网+”向更多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渗透融合,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30.1%。此外,随着农村地区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电子商务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很快,乡村市场比重逐步提高,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
2、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今年五六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这一情况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是否意味着消费增长动能放缓?未来我国消费将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消费情况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但它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出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我们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从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我国消费仍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刘宇南回应指出。
刘宇南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40%,占了消费的“半壁江山”。
其实,从实际数据看,反映实物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不算低。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达36.6万亿元。
“在这么大的一个总盘子上,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增长9.4%,增速是不低的。”刘宇南说,我国消费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继续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说明消费品市场的供给比较充裕。
刘宇南判断,随着汽车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一些季节性影响也会逐步消除,短期负面影响因素逐步减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应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时,随着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软硬环境不断健全,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总体而言,我国居民消费仍会保持平稳增长。
3、 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已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特征。
未来应如何增加国内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如何增强居民对国内消费市场的信心,改善消费预期?
“未来促进消费,就是要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激发潜在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刘宇南说。
刘宇南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
“要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政这些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服务产品。”刘宇南说。
为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刘宇南建议,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政府要积极提供一些制度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加快发展。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消费升级步伐加快,2018年我国物价水平将继续走稳消费升级步伐加快,2018年我国物价水平将继续走稳中国日报网百家号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公布的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CPI涨幅比上年的2.0%回落了0.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1.4%,是从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价格上涨3.0%。从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来看,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表现温和,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全年物价调控目标。2017年12月,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CPI环比上涨0.3%。之所以环比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12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寒冷,鲜果、鲜菜等价格都有所上涨。但这种短期的价格波动并不代表未来的长期趋势。近几年,我国对CPI调控目标都是设定在3%左右,2012年以来的实际物价水平都低于3%,基本保持温和涨势。2017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6.3%,结束了从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数据说明大宗商品、工业产品供求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由于2016年以来工业领域产品价格显著上涨,由于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钢铁、水泥等去产能力度较大的工业行业产品价格短期不会明显回落,涨势可能持续。价格涨势从上游向中下游传导,中游和下游行业产品价格可能有阶段性上行。因此,未来PPI涨幅可能缓慢收窄。从历史数据看,2012年至2016年,我国CPI平均涨幅为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分年份看,年平均涨幅最高值比最低值高1.2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十一五”期间的水平。分月度看,CPI月同比涨幅在年内的振荡幅度逐渐缩小,价格曲线趋于平滑;其次,从CPI的内部结构看,非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进一步增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食品价格在CPI构成成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2016年1月份起,国家统计局根据5年一次基期轮换的规则,对CPI构成分类及相应权重作了相应调整。其中,食品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性消费结构上升。从近两年的情况看,随着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受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以服务为主的非食品价格对CPI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增强;第三,从CPI和PPI走势看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2012年至2015年,PPI持续地负增长,但是期间CPI维持正增长,个别月份涨幅甚至超过3%。2017年2月份,PPI同比上涨7.8%,但CPI同比只上涨0.8%。除了在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方面,我国物价在其他层面存在分化。预计2018年CPI(同比涨幅)会在不到2%或者2%左右的区间里运行,这将使宏观调控有较大的的余地,不用太担心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更为重要的是对社会和民生来讲是一个有利的环境,这个有利的价格环境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机遇。(作者陈新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中国日报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全天候传播权威国际、国内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光明日报百家号“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8月2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在扩大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分量越来越足。上半年,消费升级带来的拉动效应点亮了中国经济成绩单。1、 居民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假日旅游、网络购物、乡村休闲……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做大做优消费“蛋糕”的趋势日益凸显。“上半年,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4.2个百分点。”刘宇南举出的一连串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和旅游产品多样性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上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预计今年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达近1万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不仅在传统领域,网上销售、农村居民消费等新兴领域消费潜力也在持续释放。随着“互联网+”向更多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渗透融合,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30.1%。此外,随着农村地区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电子商务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很快,乡村市场比重逐步提高,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2、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今年五六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这一情况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是否意味着消费增长动能放缓?未来我国消费将呈现出怎样的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消费情况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但它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出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我们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从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我国消费仍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刘宇南回应指出。刘宇南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40%,占了消费的“半壁江山”。其实,从实际数据看,反映实物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不算低。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达36.6万亿元。“在这么大的一个总盘子上,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增长9.4%,增速是不低的。”刘宇南说,我国消费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继续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说明消费品市场的供给比较充裕。刘宇南判断,随着汽车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一些季节性影响也会逐步消除,短期负面影响因素逐步减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应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时,随着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软硬环境不断健全,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总体而言,我国居民消费仍会保持平稳增长。3、 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已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特征。未来应如何增加国内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如何增强居民对国内消费市场的信心,改善消费预期?“未来促进消费,就是要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激发潜在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刘宇南说。刘宇南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要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政这些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服务产品。”刘宇南说。为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刘宇南建议,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政府要积极提供一些制度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加快发展。(本报记者 李慧 刘坤)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日报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知识分子掌上精神家园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责任编辑:杨喜亭
VIDEO NEWS
HPOTO NEWS
 |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居民消费有哪几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