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P2P难逃P2P经侦检察院调查

P2P网贷:精细监管终结野蛮生长
正当一些P2P平台风险凸显、备受质疑之际,涉及P2P网贷更为细致的监管办法最终露面。
12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日。
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上述管理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并且明确立法目的“为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保护出借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
此次管理暂行办法共八章四十七条,涉及P2P网贷的方方面面,较之前出台的法律法规更为细致。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稿的出台,预示着P2P网贷监管从较为粗放的监管时代,将进入精细监管时代。
P2P平台:经侦来了
⊙记者 高山 王立三 朱文彬
P2P行业风险问题最终没能熬过年关。2015年末,“e租宝”、大大集团相继遭警方调查,引发行业巨震。根据上证报记者的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遭警方调查。
核查“e租宝”
日网络上开始流传“e租宝”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公司上下40余人被经侦带走的消息。12月8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一锤定音,“e租宝在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涉嫌违法经营,正接受公安部门调查。”
e租宝被经侦调查,让大众瞠目结舌。公司资料显示,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P2P平台注册用户近498万人,交易量突破740亿元。
e租宝涉嫌违规违法的信息已经在网络上传播半年之久。早在今年春夏之初,便有机构发出风险提示直指e租宝有资金池嫌疑、债权集中度高、资金去向成谜等三大问题。自称为“e租宝员工泣血求助”的网络细数e租宝多条“罪状”和事例。
面对质疑,e租宝一度安然过关。e租宝声明称:“我们很欣慰,也更加坚信一点:e租宝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去迎合那些空谈者制定的标准。”e租宝的广告也依然铺天盖地,占据电视、列车、大型户外牌上重要位置,公司公布的交易量也迅猛增加,一度达到740亿元。
但e租宝的自辩最终经不起时间的推敲。12月上旬,数十名警察进入e租宝母公司钰诚集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办公场所。权威消息确认e租宝遭警方调查。
盈灿咨询的统计数据暴露出e租宝更多问题。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共有309个借款公司在e租宝平台发布借款标的,在借款之前有94.5%(292家)发生过注册资本暴增近20倍的情形,97.7%(302家)的借款公司发生了法人变更。在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中有32人多次出现,平均一人控制两到三家公司。
另一方面,e租宝巨额资金的流向亦难理清。作为一家累计交易量高达740亿元的平台,其在银行的风险备用金仅剩10.71亿元。
然而,e租宝类似的“不正常”表现,此前并未引起投资者的过多关注。而待真相大白之时, e租宝事件已经发展成为“2015年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次理财危机”。
经侦主动出击
在e租宝平台被警方立案调查之前,深圳经侦部门就曾对深圳辖区内的P2P平台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查,一些公司的高管甚至被带走调查。
深圳融金所是一家日均交易额达2000多万,累计交易额达47亿的互联网金融“大平台”。
9月9日深圳融金所刚刚开门,便迎来了深圳福田经侦登门调查。亲历者告诉上证报:“当时已有十多个警察在公司门口警戒,只准进,不准出,气氛相当紧张。”
紧接着,融金所的18名高管被带走协助调查。融金所的法律顾问团队代表融金所回答了经侦关于经营模式、资金走向、资金池、自融、拆标等方面的提问。经侦决定带走融金所18名高管协助调查之前,律师还对这些高管进行了法律辅导。
随后,融金所8名高管即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调查。
接到消息后,融金所法律顾问、融关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徐建紧急召集团队人员研究对策: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分析融金所经营模式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起草法律意见书、向政府有关部门紧急汇报情况、与媒体进行积极沟通。
当晚,徐建律师团队将法律意见书送达深圳福田警方。徐建在法律意见书中认为,融金所P2P平台债权转让模式是行业内通用模式,现行法律也没有禁止性规定,“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融金所不存在自融、拆标等触碰监管红线的行为。
紧急营救起到了效果,两天后,融金所8名高管分别被取保候审。遭遇警察调查的几家P2P公司基本上都是一场虚惊,但在业内却引起不小的震动,经侦主动出击被认为是P2P监管从事后转向事前的标志。
徐建团队发现,融金所客观上因经营模式可能形成资金池,只是资金已委托第三人监管,并未落入个人账户或挪用。
随后,融金所进行了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方案,将平台由债权转让模式改为纯平台模式,由银行进行第三方支付监管。之后融金所还引入投资机构重整。
但经过被经侦调查,融金所等P2P平台从投资人数、成交量、资金流入量都曾出现显著减少。
另据记者了解,除融金所外,还有更多的P2P平台被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公安机关已对约70个P2P平台立案侦查,涉案金额约60亿元。公安机关开展了整治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全国性行动。
是警示,不是遏制
在经济特区深圳,P2P “野蛮生长”。据第一网贷(深圳钱诚)发布的《2015年11月份深圳P2P网贷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纳入P2P网贷指数统计的P2P网贷平台为4782家,深圳为552家,占全国15.53%,全国排名第一。
深圳众多网贷平台中,虽然出众的网贷平台惹人关注,但问题平台也伴之而来。比如,在2013年就因老板跑路引起P2P网贷行业大震动的“网赢天下”,就是注册在深圳。“网赢天下”案三名被告均为1988年出生,初中文化,甚至有人还背负盗窃前科。
关于遭到深圳公安调查的P2P平台,更早要追溯到2014年4月底,深圳钱海创投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深圳网络犯罪侦察局传唤调查。
经侦频繁光顾P2P平台,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一些公司着急啊,很紧张。当夜我们协会组织开了电话会议,又开了现场会议,马上安排帮忙走访、协调、安慰。” 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在第一时间接到融金所被查时感觉很突然。
紧接着,陈宝国开始密集拜访广东省公安厅、深圳经侦等部门。陈宝国告诉上证报:“在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出来之前,有关部门不想让深圳网贷行业发展速度过快。”
陈国宝觉得,多家P2P平台被经侦调查是对这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深圳网贷行业发展太快,容易控制不住。一栋楼里就有十几二十家网贷平台,太快了,是谁都要去做。所以这种举措对行业更多的是警示,不是遏制。”他告诉上证报:“经侦把人带回去更多的是调查和了解情况。经侦带人协助调查是很正常的,实际上,网警部门早就把深圳众多P2P平台纳入关注范围。”
接下来的一个月,陈国宝安排了一场行业企业与深圳经侦的交流会。“盛况空前!当时参加交流会的差不多五六百人,会场坐得满满当当。深圳P2P网贷平台能去的基本上都去了,因为这是个大事啊。”
徐建后来将深圳福田经侦的做法称之为“福田模式”。他觉得这种模式“正确处理了打击与保护,宽容与严格的界限”,“不让企业伤筋动骨,又达到敲山震虎的整改目的”。
P2P成长的烦恼
⊙记者 高山 王立三 朱文彬
P2P从进入中国以来便显现出巨大的吸金能力,我国目前现有约4700家网贷平台,据悉近年累计成交额已突破1万亿元。P2P概念一时热力四射。今年5月,“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的多伦股份,甚至直接更名为“匹凸匹”,一时引发市场热议。
巨额成交量的背后,是一批P2P网贷平台的大面积倒掉。据上证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P2P问题平台已经达到1300家,其中被公安经侦部门调查的有14家,跑路的有667家,提现困难的有435家,倒闭清盘的184家。
有人进场 有人“秒跑”
“现在是趁乱赌一把。”
12月中旬,北京大望路的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刚刚开张,正在大张旗鼓地公开招聘,这里的负责人告诉上证报,公司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发展规划,计划在3年内累计资金规模超80亿。虽然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找到了一个履历光鲜的风控师,但最后一道屏障却让人大跌眼镜:“法人不是老板,随时可以跑路。”
12月18日,宜人贷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海外P2P第一股。宜人贷是宜信公司旗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筹划上市已有一年。
如果说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那么2015年则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P2P平台最多的国家,目前现有4700多家交易平台。网贷之家最新的报告指出,P2P网贷行业单月成交量已突破千亿大关,历史累计成交量已达12314.73亿元。然而,繁华背后,问题也接二连三。资料显示,全国出现问题的P2P平台在2013年是76家,2014年是275家。零壹数据的统计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共新增963家问题平台,平均每天有近3家成为问题平台。仅在6月至8月间,新增问题平台数量就达到416家,成为问题平台暴露期。
每个问题平台的背后,都有巨量的资金和投资者卷入其中。据网贷之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P2P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15.7万人,涉及资金为82.7亿元。
P2P平台跑路正重创着互联网金融的本应具有的诚信体系,P2P跑路已是行业内的一个老话题。2013年就曾出现过“一天成立两家,两天倒闭一家”的景象;2014年,更是出现P2P平台“秒跑”现象,2014年P2P网贷平台最短寿命为半天,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台州恒金贷,开业上线当天就跑路。
2015年P2P平台跑路情况有所改观,行业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跑路类型平台的平均运营时间为11.95个月,更有2家平台上线时间不足一个月就选择跑路。
“跑马圈钱”后的黑天鹅
日,银监会宣布机构调整,新设立普惠金融部监管P2P网贷。第二天,第三方评级机构大公国际旗下大公信用数据有限公司(下称“大公信用”)在北京发布针对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的266个黑名单和676个预警名单。
大公信用指出,全部黑名单平台造成的社会直接经济损失为659亿元,占2014年网贷平台交易总量的26.36%。大公信用分析黑名单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经营不善、投资失败、资金池、金融欺诈;预警观察名单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披露不完全、偿债能力不足、可持续能力不足”等。
这是国内首份针对中国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黑名单及预警名单。名单公布后,大公信用遭到部分网贷公司的集体围攻。
刚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专门发布声明:“黑名单”或“预警名单”具有负向激励作用,易于成为套利工具……协会将建立负面清单,驱逐主观动机不良、形成客观不良事实结果的机构。
大公信用总裁王再祥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名单的发布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和神经。信用评级不是简单的评价,评级是种艺术,是重要的金融工具。互联网金融引入评级工具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王再祥认为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有些平台很狡猾,已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同一个名称下面好几个IP地址,狡兔三窟,我们称之为‘套娃平台’。”一些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已经背离互联网金融发展“做平台”的出发点,以创新名义规避金融监管。目前互联网金融正进入风险集中释放期,开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平安普惠SME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徐北,通过对长期跟踪观察P2P行业,他发现目前很多P2P网贷实质上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化。他估计:“从从业人数上看,95%以上是以前做民间借贷的。从资金量上看,这部分资金可能占到P2P网贷行业的50%。”
如今,P2P “跑马圈钱”的时代已成过往,金融属性逐渐增强成为不争事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部主任、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伍旭川表示:“互联网金融本质仍然是金融,是金融就要控制风险。很多平台由互联网技术企业转化而来,IT技术水平非常高,但是金融风控技术薄弱。我们要讲究效率,但效率要和安全结合。”
这一观点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深圳一家P2P平台创始人强调:“P2P盘子越大,问题可能越大。因为在平台上的客户都是银行筛选过的客户,要求风控做得比银行要严格,也再正常不过。”
根据上证报记者调查,一般投资到P2P平台的资金年化收益在12%-24%之间,这已经是央行基准利率的4-6倍,此外平台还要加收0.6%的管理费,真正的项目融资成本之沉重,可想而知。
“如果金融风险加上杠杆,再加上互联网效应叠加会有黑天鹅事件出现,尽管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但是肯定会发生。我们的责任就应该是预测、预警,想办法去防范和规避黑天鹅事件,避免系统性风险发生。”融360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叶大清表示。
叶大清在“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金融行业,尤其是零售金融行业还没有经历完整的金融周期,也没有经历过压力措施,冬天有多冷我们都不知道。我算是风险行业老兵,经历过几次金融危机。斗胆预测一下,个人觉得90%以上的P2P会在两三年以后就不存在了。”
“大部分投资者都稀里糊涂的,理财经理也都只是懂得半斤八两,业务员获得的信息少,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大家都是无知者无畏。”在天津多家P2P平台做过业务员的孙女士对上证报表示,“签不到单倒不是最让人难受的,最难受的是做这个工作心里会感到不安。”
资金量过千万级的P2P投资达人弈飞告诉上证报,在这个最应该讲诚信的行业里却骗子横行。“一些风险不可预料,即使现场考察也没用。骗子想骗你,怎么都会有办法。有的问题P2P平台老板,连合伙人都骗。” 弈飞告诉上证报记者。
大公信用总裁王再祥对上证报表示:“有些平台恶意欺诈,比如一个标的财产多处抵押,虚假抵押。领导说普惠金融是中小企业的春天,可没说是欺诈平台的春天。”
“70%—80%的互联网金融资金流向了高息渠道,很少流向中小微企业。”王再祥告诉上证报记者。大公信用的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发展方向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的正确方向,主要资金在房地产、影子银行业务和风险性行业追逐暴利,成为行业整体性信用风险的巨大隐患,互联网金融泡沫已经开始酝酿。
毫无疑问,P2P网贷行业仍然处于“蛮荒”时代,亟待监管,行业内外主流意见是寄希望于政府引导并监管。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全面性、专业性、规范性和及时性都存在严重问题,虚假信息、垄断信息、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也成为诱发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对于国内P2P平台来说,个人征信和企业信用评级的不完善是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大瓶颈。
相比之下,美国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完善,P2P公司业务成本低,一笔贷款的审核成本大约需要2.5美元。而中国国内市场上大多数P2P公司需要线上线下配合开展业务,成本较高。
此外,投资不是投机,国内投资者教育也要历经一个漫长的过程。山东喜哥(网名)曾在2015年1月份“踩雷”,1000多万投资有去无回。“今天的投资者绝大多数不是合格投资者。一些人已经没有了理性,已经纯粹是赌徒了。我只不过是相对理性的赌徒。”喜哥觉得自己经历了这件事后,还是没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
退潮之后,方知谁在裸泳。叶大清同时表示:“冬天来临也是个好事情,没有寒冬把害虫冻死,哪里会有春华秋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P2P“经侦雷”是好事 爆炸力度还需控制
来源:网贷之家
摘要:业内人士认为,经侦介入对整个P2P行业都是警示,这对P2P行业的规范、合法、健康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一年前,央行等十部委共同发布的《》(下称指导意见),为野蛮生长中的P2P规划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行业已经嗅到了P2P监管的力度和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而多个平台连续被,则更加凸显了行业监管的风向已变:事后监管到事前监管,大平台成为排查的重点对象… 但各地经侦对的特殊性理解有差异,监管力度也都不一,这当中有过引起争议的代表性事件,也诞生了诸如“”等受到行业肯定的监管方式。如何做好在风险管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的利益,是业内一直关注的重点。 经侦屡掀排查风暴 老平台受关注度高
2015年9月,深圳经侦打响第一枪,先是介入,后又带走高管。两家行业知名老平台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经侦请去“喝茶”,让不少从业者和人一脸懵逼。最终国湘资本证据确凿被依法立案,而融金所则重新回归舞台调养生息。自此,经侦主动排查的行动开始愈发频繁。 据当时媒体披露的消息称,融金所事件之后,深圳经侦部门已经对超过30多家的P2P平台进行检查。作为行业老牌平台,甚至主动刑侦经侦等办案经验丰富的辞职警官加盟红岭。 可见互金指导意见出台以后,经侦对P2P行业的监管更多转化为主动。经侦除了主动摸排平台风险外,在平台风险暴露之后的介入也还在进行。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日至今,共有14家经侦介入类,其中3家已经立案。在已经被经侦介入的14家问题平台中,深圳地区最多,共计9家,占比64.3%。其次是惠州地区,共2家,占比14.3%。此外,合肥、忻州、北京各1家。 从运营时间来看,多是运营1年以上的老平台,有2家在5年以上。而罪名则主要集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上。 经侦介入类问题平台一览表(-)
※本表为未完全统计
代表性分析:
国湘资本:
9月1日晚间,有网友在爆料称,深圳平台国湘资本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或达8亿元。目前该平台包括法人代表、CEO和运营总监等在内的22名平台人员已遭警方刑事拘留。 同时,平台于当天在QQ群发公告回应确认平台人员被逮捕一事,并决定自9月2日0时起,暂停国湘资本网平台的所有业务。但截至9月2日上午仍有投资人在平台。 事发后,国湘资本上海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宗爱武接受采访时表示:“事件仍在努力解决中,但是公司并没有,投资人钱都是给酒厂,虽然在这过程中,(国湘资本)确实存在。” 9月14日,国湘资本发布公告称,承认,并称其集团旗下成品酒库存的价值约4亿元左右,完全可以覆盖所有投资人未到期的所有。 虽然国湘集团之后组建了应急工作小组,并在平台上多次公告表明将协助投资人解决问题,但投资人权益维护始终未有明显进展,国湘集团所有关联物资被查封,集团董事长刘厚钦等高管被刑拘。 日国湘资本迎来最新进展,其官网发布了一则警方通报,请在3月28日到4月28日期间,进行报案登记。 国湘资本官网显示,自上线以来,平台累计投资额已超8亿元,投资用户数近4万人。 国湘资本主要是面向酒企提供类服务,其母公司国湘集团为酒产品的销售,借款酒企要向国湘资本提供一定数量的酒作为借款质押。而在2014年10月,国湘资本曾宣布获中国黑钻、上海银来集团1。之家查询《》后发现,在变更信息中,并未发现有东入驻。对此,资深P2P投资人麦芽糖通过国湘资本曾经公布的银行付款回单分析发现,其宣称的1亿元融资实际是向银来拆借而来,且其中并无中国黑钻的身影。 融金所:
9月7日,某微信公众号曝光,融金所疑涉非法集资,被深圳警方联合经侦大队调查。该平台总裁张东波、副总裁刘丰磊、总经理孟楚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18人被带走。董事长行踪不明。融金所当晚发布公告回应,此次系例行常规检查,公司业务运营一切正常。 次日(9月8日),融金所对相关情况作了说明。其公告称,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正常运营,线上平台正常回款、正常,线下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截至8日中午12点,7日协助调查的18位同事,已有10位陆续回到岗位,另外8位同事正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当晚,深圳福田警方对此事件回应称,“融金所8名工作人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另有消息称,此次接受经侦调查的平台共有6家(包括融金所在内),属于例行检查。 9月10日,融金所发布公告称,至昨日(9月9日)晚间,所有融金所员工都已陆续回岗工作,其董事长孙明达则由于身体健康原因,正在进行治疗休养,公司暂由副董事长张东波主持工作。目前公司各项业务运营正常,线上平台正常回款、正常提现,线下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 据网贷之家前方工作人员获悉,此次事情起源是该平台此前被开除的一名员工出于报复而举报。而南都记者从业内获悉,融金所被调查的高管处于取保候审状态。对于上述说法,融金所相关负责人未进行回应。 据其官网显示,9月9日,融金所平台仍然在正常“”,截至当日18:30分,当日成交843万元,而前一日成交1187万元。受融金所事件影响,深圳众多P2P平台于9日晚间组织了一场通气会。 融金所虽然转危为安,平台也恢复了正常运营,但仍对其业务仍有一定的影响。据,在“调查门”事件之后融金所的资金流出量明显比平时要大。 9月25日突然发布消息称,团贷合股东、久奕投资完成了对融金所的战略控股。9月28日,融金所发布公告确认了这一消息。融金所在公告中称,公司与团贷网、九鼎投资、久奕投资正在稳步推进战略合作。 据悉,融金所于2013年5月上线,截至目前(日),该平台累计达49.8亿元。 E速贷:
5月20日上午,相关人士微信曝光了一段视频,广东老牌P2P平台总部出现大批警务人员,平台疑似被查。与此同时,e速贷官网显示无法访问。当日午间,e速贷官方发布公告确认了被调查一事,并称是“例行常规检查”。 当日晚间,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当日“查处了一宗涉嫌网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涉案公司名称为广东汇融公司,目前惠城警方已将该公司总部、营业部的有关责任人、工作人员依法带回审查,现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5月21日早间,e速贷网站已能正常访问,但响应时间较慢,平台在5月21日零时之后陆续有标开始发放,均为资产标或,除了极个别标以外,绝大部分投资进度为零。e速贷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称,“由于目前公司正在配合调查中,所以网站的运营暂时停止。”截至到21日凌晨,e速贷各部门大部分员工已陆续回到家中。 5月24日上午8时许,e速贷发布官方声明称,包括简总、邓总在内的13位高管仍在接受调查。并指出,有部分投资人自发向惠州经侦请愿。但该公告发布后1小时内即被删除。据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e速贷事发是因有因纠纷,对平台不满而举报。 5月25日晚间9时许,惠州经侦通报e速贷案件,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呼吁投资人报案。此举遭到投资人排斥。 5月27日,e速贷在其网站公布了该平台的232笔。 5月29日,会长、董事长微博发表长文,为e速贷发声。 惠城公安5月31日凌晨通报称,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经提请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于日,对广东汇融投资股份公司法人代表简某,以涉嫌被依法执行逮捕。对于警方的快速定性,仍有部分投资人正试图集结起来,推翻e速贷目前的获罪定论。 6月2日下午13时广东协会通过官网微信发布声明:“认同当地警方为‘e速贷’投资人挽回损失所做的各项努力。” 6月29日上午,惠州警方再次通报“e速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最新进展,称e速贷案中丘某琼等11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执行逮捕,对犯罪嫌疑人朱某飞、彭某丽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根据资料显示,e速贷成立于2010年9月份,是中国最早的十多家P2P平台之一。其运营主体“广东汇融投资股份公司”股东全部为自然人,多达81人。工商资料显示,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公司新增数十名,最少出资额仅为6000元。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显示,自日至日,平台累计成交量达54.41亿元,待收总额约为9.68亿元。网贷之家档案显示,平台平均约为13.02%,2016年4月单月成交量超2.5亿元。 业内:经侦“敲门”是好事儿,但还得有个度
在融金所之前,只有当平台、诈骗等问题暴露的时候,经侦部门才介入。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在问题暴露之前,监管部门就已经开始行动。但各地经侦对P2P行业的特殊性理解有差异,可能会造成案件办理的结果完全不同。例如e速贷出事后,融金所事件的处理方式常常被拿做对比。 因此,有人提出,经侦主动介入排查的方式值得推敲,因为过早的介入极易引发恐慌,甚至是行业性的集体恐慌,从而波及一些规范化运营的平台。 但也有人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行业应该欢迎这样的转变。 经侦介入对整个P2P行业都是警示,是一记响亮的警钟。在著名评论家余丰慧看来,对个别企业也许是“坏事”,但对整个行业绝对是“好事”。将震慑一些正在触碰或者将要触碰法律红线的P2P企业,是融金所事件将它们从涉嫌违法的悬崖边拉了回来。这对P2P整个行业的规范、合法、健康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据媒体报道,在国湘资本和融金所被经侦调查后,确实有不少平台开始自我整改,一方面在业务上在做整顿,一方面对公司员工在做风险培训和教育。 有业内人士认为,经侦查处属于警方的正常行为,并非特意针对P2P行业而为之,就经侦介入本身而言,平台的“与不雷”和“查与不查”没有必然联系,不会因为“查”了才变成“雷”。若平台运营一切合规,自然无事,若存在问题,提前将问题暴露,也避免后期损失,岂不也是幸事一件。 资深午夜阳光也指出,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混乱到规范、粗放到精细的过程,P2P也不例外。目前,国家层面支持创新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针对P2P平台的排查,在于通过执法部门清除害群之马,建立行业规范发展的规则和制度。P2P兴起之后所体现出来创新精神和发展势头,不会被扼杀。少数平台暴露出的问题在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能以偏概全。投资人应该看到,一些新兴的快速成长的平台正是借鉴了前人的教训,在资金安全、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吸收了营养,逐步形成了成熟、完善、可靠的平台模型。这样的平台,仍然是值得信赖的。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陈初表示,良性执法更有利于处理网贷刑事案件,但有几点建议:1.警方介入应在有证据证明刑事违法行为的前提下。2.应最大限度减轻执法对投资人心理的负面影响,保障平稳过渡。3.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营,避免引发群体事件。4.应及时发布公开透明的信息,避免引发全行业的群体恐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小而美的平台也不能忽略的~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清盘经侦备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